历史建筑的环境保护与更新

历史建筑的环境保护与更新
历史建筑的环境保护与更新

关于彼得?卒姆托“永恒性”的启示

摘要:本文从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建筑思想和他的作品入手,阐述关于建筑本质的一些认识,包括在建筑设计中很重要的关于场地环境和历史的契合问题,看看他是如何面对传统、如何重建永恒价值。从而探讨建筑设计的相关方法,并对建筑本质的设计方法进行一些梳理。

关键词:彼得?卒姆托 场所 永恒性 德国科隆科伦巴(Kolumba )艺术博物馆

前言

遇见彼得?卒姆托

我相信在彼得?卒姆托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之前,国内的绝大部分人应该是完全不知晓这样一位大师的存在的。我也不例外。然而跟我一样,也许很多人在之后会发现原来自己早就遇见过他那些动人的作品。当时没有刻意去记,却早已经印在心里,只等着现在再一次的遇见彼得?卒姆托。这或许就是卒姆托建筑的魅力所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性。

1彼得?卒姆托简介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当代世界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教育家。1943年4月26日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父亲是以为家具木匠,成长的环境是“做东西而不是购买和消费”,1958年到1962年做木匠,1963年进入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学习(ETH )。在获得ETH 学历之后决定去海外学习。于是在纽约的普瑞特学院学习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1967年回到瑞士,在格劳宾登(Graubunden )州担任纪念建筑保护部门的建筑师,主要对历史村庄做详细的调查记录和建筑分析以及建造规划顾问。1979年定居在哈尔登施泰因(Haldenstein )并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至今。

卒姆托“建筑师的建筑师”的名声,使他成为“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慕尼黑技术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且在“瑞士建筑研究院的意大利大学”任教。而他的作品也获得多个建筑奖项的认可,1993年瑞士最佳建筑奖,1996年获得恩利希·雪林建筑奖,1998年的嘉士伯建筑奖,1999年获得欧洲建筑密斯·凡·德罗奖,2008年日本美术协会颁发的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以及2009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可以看出卒姆托的职业生活划分为两个方面:从事建筑教育和进行建筑实践,两者相辅相成。并且无论是在初版作品和国际教学中,还是在建筑项目中,卒姆托的思想都根植于本地文化之中,这种文化的时代性和连续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委员会评价卒姆托发展了建筑伟大的整体性和永恒性——不为一时的潮流和狂热所侵蚀。而卒姆托自己也很明确的指出他对于建筑设计的观点:“我基本上对作为一门职业的之上建筑毫无兴趣”,“我仔细观察这个建筑的世界并在工作中尽力容纳看来正在丧失的有价值的领域、修正各式干扰以及再创那些日益匮乏的东西”。这几句话道出了他立足于时代对话的建筑新思想,表达了对艺术久远的传统和建筑永恒性的执着追求,他阐述和追求的很多建筑思想都是源自于对重建建筑永恒性的理想。

2彼得?卒姆托的建筑思想

一个建筑师的风格总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如卒姆托。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善于手工制作,也深刻的理解各种材料以及构造。而十二年的古迹保护则使他非常了解传统城市和古典建筑的精华,不是单纯拷贝表面的形式,而是吸收了潜

藏的本质。同时,成长所处的地区多种族文化的杂糅和冲击,使得卒姆托练就了强大的协调能力和对物质敏感的触觉。

2.1对建筑本质的实践

他主张“每一个建筑物都是为了特定的用途,在特定的地方,在特定的社会而建”,反对建筑师玩弄个人语言和风格,建筑师应该为方案所面临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而不应先入为主的将个人色彩加在建筑方案之上。对卒姆托而言,建筑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当一个设计者发现在他的作品中具有了满足现实需求的特质。而建筑不是某种事物的符号或者象征,那只是它的本质。建筑师必须意识到他的工作在一个崇尚非本质的社会里,可以通过建筑发起一种抵抗,抵抗形式和意义的浪费。

真实(Realm)

“建筑有它自己的真实性。它与生活有一种看得见的特殊联系。”卒姆托所阐释的真实包括两方面:其一,现实社会里人们的真实生活;其二,构成真实生活的真实物质。

他所感兴趣的不是从事物中分离出来的真实性,而是与居住的行为或者状态相关的建筑实体的真实,所以他关注空间中的声响,关注材料那些惊人的特性,关注表面等等,可见,卒姆托关注的是现实,关注的是对生活的体验,关注的是建造的事实,关注的是建筑的本质。在今天如此一个消费主义至上的文化里,在如此一个喧嚣、嘈杂的视觉主义建筑世界里,卒姆托无疑代表了另一种声音。

场所与世界(Site and World)

何为建筑场所,场所不是没有活力没有思想的一个存在,而是一种有所期待的实体,它总是等待着他所期待的建筑物建于其上,通过这个建筑物来表现它另外隐藏着的特性。对卒姆托而言,建筑应该成为一种认知的途径,帮助人们获知自己的特性,通俗点说得知道自己身处何时何地。

那么究竟如何界定建筑与场所之间的关系?卒姆托在演讲中说到“当一个建筑设计独独来源于传统,仅仅重复它所在场所的指示,我觉得这缺少一种对世界和当代生活诚恳的关注。如果一个建筑作品仅仅述说当代的语汇和诡辩的视线而不去引发场所的触动,那么这个建筑与基地是脱节的,我认为它失去了对它所处场所表面的引力。”

而纵观卒姆托的设计作品,无一不是处处体现出他对历史、环境、场所、人文的关注与思考,每一个作品都对城市文脉的传承做出了实际的贡献。卒姆托以其对场所和项目的敏锐感知,对建筑历史和传统城市的深入理解,面对每个项目,都能提出与众不同而又耐人寻味的诗意诠释。缔造场所氛围,是他永恒的设计主题。下面要讲解的德国科隆科伦巴(Kolumba)艺术博物馆项目就很好的展示了这一点。

整体性(Wholeness)

建筑的整体性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卒姆托作品的追求的目标。这其中包括介入的建筑与场所本身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和建筑单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如空间、构造与结构、材料、细部等应在一种共同的构思前提下得到有机的组织,而不是任何多余与附加的元素。

这也是他所强调的真实的联系:确切而真实的内容被放在一起,各个细部被正确定义并且相互形成了一种真实的联系的复合体。

感知(Sensuousness)

卒姆托的作品尝试通过感知唤起埋藏在人们深层的记忆,这种唤起是由于他自身有意识的在作品中注入了从幼年时期开始的记忆,这记忆小道一个门的把手,一片象勺子一样的金属片,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的感觉。

伟大的建筑是涉及真是生命的具体意向,以及它全部的矛盾和不可调和性。真正的建筑借助我们整个身体和精神的构造来表达它存在的重要意义,为我们感知和理解这个作为事件和文化统一体的师姐提供了基础。

静默(Silence)

古语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卒姆托朴素的表达中体验到一种浓缩了的内容与情感的丰富。

静默,没有很多表达,但并不意味着空洞,而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状态,它能够使人领悟到个体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建筑的任务是去创造、保持和守护静默。使之成为永恒的纪念碑。

2.2两个特性

卒姆托工作中最重要的两个特性:

第一个是他的信念“建筑是由许多意喻深远的部份组合起来的艺术。相信所有的建筑工作的真实核心在于建筑的行为。尊敬那些细部与接点处工匠与工程师用心表现的艺术,并且极尽工匠所有的技能来做出最完美的呈现”。

他曾说过,他希望用心去创造新空间,使这些空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区别于对世界的普通模造。在他那里,日常的往往就是永恒的,所以简谱风格和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成为卒姆托的坚定信念。

第二个的是建筑物的根植(rooting)。“当要设计一栋建筑在基地上时,要去探索出它的深度、它的行状、它的历史和所呈现感觉上的品质,会对它有着深深的思考,并且考量他的位置”。

同时从根本上要求建筑必须考虑人,卒姆托认为建筑是为了人的生存和生活而存在的,公众渴望的是建筑成为对于他们具有意义的环境和场所,能真诚地与他们交流和对话,而不是一些深奥晦涩的,如过眼烟云般的“艺术品”。

2.3三种倾向

建筑现象学

卒姆托就像是“炼金术”师一样,将真是物质转化为人类的感知,也就是建筑空间中获得某种情绪或者感受到材质、物质和形式的瞬间。他通过他的工作,塑造着真是,塑造着空间中环境的分为,塑造着那些点燃我们知觉的东西。

现象学对建筑设计的作用是建立在设计能力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理解了现象学就能实现设计的理想。卒姆托对材料以及对空间感受和场地的把握方面的设计技能,通过其简洁的几何空间模式的实践,使得现象学的“事物性”和“意识”得以实现。

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建筑始于密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集大成与密斯。但是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思想跟密斯的“少就是多”的设计思想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卒姆托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建筑自身的语言入手,探寻建筑的本质,创造性的将简洁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结合起来,并在对材质、构造以及光和空间塑造方面表现出极强的个性。其创作过程充满着理性与严谨,并且在简约的表象下赋予建筑复杂的意义。

批判的地域主义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中,建筑的地域性应是指建筑的具体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以及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卒姆托将地域、场所、对象、文化视为创作的必要基础,其作品是对不同地域下的不同对象的具体创作。在卒姆托的作品中我们总能感受到现代文化的价值与地方传统自然交织在一起,他的作品始终存在强烈的地域性倾向,它们回应着特定场所直接相关的问题,又同时吸收来自外界的方法与途径。

3建筑实例解析

“一件令人吃惊的现代艺术品,但是同时和其原有的历史脉络融为一体。”——普利兹克委员会德国科隆科伦巴(Kolumba)艺术博物馆(图1)的评语。

在这里综合卒姆托的建筑思想,简要分析他的一个代表作品:德国科隆科伦巴(Kolumba)艺术博物馆工程。

首先想再定义一下建筑:在文化本质上,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人类所创作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展现于大地的一种空间文化形态,它以其特殊的“词汇”,表达着一定的人生观、宇宙观、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它既是时代特征的综合反应,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所以对于在时间长河中存留下来的建筑,无论是出于对过去的敬畏或者是对民族文化的珍惜我们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不意味着全盘接收,需要结合当代,融入时代特色,可以颠覆,构思新建筑的同时摆脱背景和风格上的束缚,但却不是倾覆,不是抛弃,而要选择性的继承。

从这个角度来说,博物馆的设计,总的说来,在赋予现存遗迹和历史应有的尊严方面柯伦巴非常成功。从而成为人们反思的地方。在这里漏明的砖墙使空气和光像一幕镂空的纱帐,每一种精心选择的材质所散发出的美深深打动着访客,光和暗为博物馆各个房间提供场景,在这些曼妙的场景下,宗教和世俗的艺术作品均被赋予精致的展示空间。这个作品,就像卒姆托自己所说的他追求的是一个准确而批判的答案。

3.1建筑历史环境背景

关于圣柯伦巴教堂最早的文字记述见诸于A.D.988年的一份文献。1945年被毁。柯伦巴博物馆最早于1853年由基督教艺术会创立。二战中,柯伦巴所在的街区几乎被夷平。1949~1950年戈特弗里特·伯姆设计的新教堂在圣柯伦巴的断壁残垣上建起,1956~1957年伯姆设计的另一八角形平面的现代礼拜堂又在此加建。1973年,一处重要的考古遗迹在老教堂下被意外发现,揭示出此处还存在罗马,哥特以及新石器时期的遗迹。1989年拟在圣柯伦巴教堂的遗址上兴建一座新的博物馆,以取代以前的建筑。为此组织了一次设计竞赛,卒姆托脱颖而出。由此,新建的柯伦巴艺术博物馆主要由圣母小教堂、考古遗址和艺术展览三个部分组成。

3.2建筑场所

卒姆托发现,对于整个建筑而言,被毁哥特教堂的遗迹以及周边的现有建筑和其内在的精神是根本无法忽略,并且是及其重要的。

科隆是德国西部莱茵河畔著名的重工业城市。这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现代化气息极强的大都市。市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店比比皆是,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

科伦巴博物馆就坐落在科隆市中心,距科隆大教堂只有几个街区,这里是老城的核心。对于此建筑的基地,可以说这里是科隆所剩无几的能唤起历史回忆的场所之一。为了重新点燃遗迹的历史及文化的传承意义,新建的博物馆正好可以填补空隙并且帮助其再次散发特点。

3.3建筑方法

第一步是需要对场所环境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理解,最重要的是对其周边进行定义,建立建筑的新轮廓线。具体对这个项目,在卒姆托看来,文化传承的力量将占主导地位,因此这个方案应该将关注点聚焦于新建筑与历史的对话和传承的设计上。通过对新建筑和场所的互相配合达到整体上的高度协调与统一,也就是完成其设计的整体性。

卒姆托在认识到整体构成的重要性并确定结构定义是第一步后,第二步就是解决建筑面的设计。建筑面主要通过两大元素,保留的几段圣柯伦巴教堂的残垣断壁(图2)和用条砖砌筑的漏明墙洞建筑形式与周边环境有着良好的融合。

3.4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

博物馆建筑与周围建筑的关系可以被分为3类:

1) 与重要的老建筑的关系;

2) 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3) 与场地上现存遗址的关系。

与最重要的科隆大教堂遥相呼应,从选择历史上使用的长宽比较大的建造砖块,以及简洁的体块与干净的立面表达一种对历史的尊重。

与场地周边建筑相同严格,与街道平行,屋顶轮廓清新鲜明。在入口的设计上,也是选择了谦虚的姿态,这些也表达了对街区历史的尊重与纪念。

利用了基地上被毁哥特教堂的现存墙体和不规则多边形底层平面。新建筑矗立在这块基地—个布满出土文物和墙基的挖掘遗址。一个汇聚着2000年城市历史的遗址。卒姆托如此评价他的设计:将所有历史的残留包裹在一个而巨大的建筑体内部。正是这无需声明的含蓄元素使得这座博物馆完美的与历史共生。

从新建部分与周围环境和场所关系的解析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卒姆托对建筑本质和建筑与场所的重视,体现了卒姆托对历史、环境、场所、人文的关注与思考。建筑的“永恒性”,是他不变的设计主题。

3.5建筑立面思考

面对街道的立面是卒姆托博物馆设计思想的重要体现。

外墙下部保留了几段圣柯伦巴教堂的残垣断壁,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条砖饰面的新墙直接落在这些残留的垣壁上,中部特别是遗址部分周边的墙壁上,有一圈用条砖砌筑的漏明墙洞(图3),其大小不超过条砖的宽度和高度,形成一片细密的墙缝,上部有几扇玻璃窗,并在顶部建有南塔,东塔和北塔。整个外观就像一个石头的纪念物,仿佛数百年来就已经耸立在那里,体现出一种实体性的本质。这种本质激发人们去面对物质与空间,引领人们脱离世俗的世界,进入一个神圣的王国。

远远走在街道上看到博物馆,你会感受到卒姆托创作立面表现出的不是与古典秩序的对抗,是因为条砖砌筑的漏明墙洞对这个建筑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个材料及墙洞的运用强调了在垂直面上现代与过去相互的谦让与对话。通过立面节奏及光影的变化,像是让残垣断壁更加的富有韵味和神秘的魅力。

3.6总结

卒姆托在德国科隆科伦巴(Kolumba)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中不仅考虑了圣柯伦巴教堂的遗址以及相应的背景条件,即不仅仅是遵循了历史,基地和环境,同时它超越了周围的环境而存在,它在体现自身特点的同时保留了现有建筑的属性特征。这个项目证明了卒姆托的设计是建立在对城市背景尊重的基础之上而进行的。他充分考虑了建筑本质和建筑的场所精神。

在这里,卒姆托创造了一个令人回味的场所:他的新建部分,是在以前就存在的建筑场所上新加入的部分。能反映出三个时代:一个真实的过去、一个想象的过去和一个真实的现在。可见,卒姆托正是遵循他的建筑场所思想而工作着,通过对物质与现象的抽取转换,对环境、材料、构造的场所化阐释,他的建筑同时具有了对过去的记忆和对现代的感知,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力,最终成为植根与场址的建筑。

结语:

经过对建筑师卒姆托建筑理念的剖析,以及对于德国科隆科伦巴(Kolumba)艺术博物馆项目的分析,充分认识到了建筑设计中尊重城市文脉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应该是在尊重城市现有的文脉关系基础上创新而来的,它既不是凭空的创新,也不是因循守旧的模仿,而是在两者中寻求平衡,要在实际场所中去感知,设计建筑。

随着卒姆托的作品不断被世人所熟知,各国建筑界人士对他在力挽传统中体现时代精神的努力给予了较高评价。安德鲁·米德把卒姆托的作品誉之为“唤醒感受的建筑”。那么这种感受是什么呢?评论家认为,对于永恒价值的湮灭,卒姆托有着一种深沉的羞罪感,他的工作就是要让这种永恒的价值在价值虚无化的当代重新彰显。因此,卒姆托的作品能够令人体认和感受到千年经验中遗忘已久的永恒价值。这是一种伟大的复兴,但卒姆托的复兴并非

简单化的复古,在他的工作当中隐藏着先锋主义。对有着悠久建筑文明的中国而言,借鉴彼得·卒姆托的建筑经验是十分有益的。新兴的高楼大厦中有多少融入了古老的建筑传统?又有多少貌似古典却揶揄古典的建筑?可以说,卒姆托凸显永恒价值的做法能给我国的历史建筑的环境保护与更新和建筑思想带来良好的指引。

图1(左)图2(左下)图3(右下)

参考资料:

1 寻找建筑的永恒性——解读普利兹克建筑奖新科得主彼得·祖索尔黄建新

2 百度百科彼得?祖索尔

3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世界百度文库

4 解读彼得·卒姆托的建筑世界中国住宅设施安娟

5 Peter zumthor 谈开去百度文库

6 德国科隆柯伦巴艺术博物馆时代建筑陈彦

7 另一种品质一一彼得·卒姆托的柯伦巴艺术博物馆詹和平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 1972年6月5日至16日,世界上第一次国际性的环境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有113个国家派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1972年6月5日是世界是第一个环境日。历届世界环境日主题: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保境识;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98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2000年: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于它;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2006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2008年:促进低碳经济 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会议交流了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制定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了近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会议行将结束时,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有各界代表出席的万人大会,对会议作了总结,向全国发出了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动员令。 中国于1979年加入了联合国环境署的“全球环境监测网”、“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中心”和“国际环境情报资料源查询系统”。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在中国兰州设立了“国际沙漠化治理研究培训中心”总部。 中国自1979年起先后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赛尔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修订本)》、《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2年伦敦公约》等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和议定书。 1980年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到1995年出版各类环境图书860种,500多万册。 1981年,中国成立了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对全国环保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 1982年5月4日,由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国家测绘总局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的部分机构,与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合并,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阐述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阐述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阐述 19世纪60年代,第一个具有国际性意义的宪法——《威尼斯宪法》由文物保护专家和建筑师等共同提出。宪法对历史建筑进行了定义并设定了新的标准,认为历史古迹是以能见的某种文明或历史事件的城乡历史环境。直至现在该宪法仍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处理国际文化遗产事务的准则。1976年颁发的《内罗毕建议》,在《威尼斯宪法》对历史遗产的认识基础上将保护范围发展到“历史地段”,保护内容包括史前遗迹、历史城镇、老村庄遗迹相似的古迹群等。其后的1987年美国编制的《华盛顿宪法》将保护范围扩大至“历史城镇”,明确提出保护历史建筑、街区及城镇的原则、目标和方法,并提出对于历史建筑等考虑保护与部分牺牲的态度。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历史建筑的理论研究开始关注到历史建筑保护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层面。1999年,澳大利亚编制了《巴拉宪法》,依据本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提出“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强调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应该注入“相容”的功能。这一概念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2003年国际颁发的《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法》,对产业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了评价依据和标准。 一、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实践发展 随着历史保护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产业遗存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保护,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也达到了全新的阶段。设计师们利用创新的设计手罚,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生命。产业类历史建筑不再是文明衰落的象征,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城市形象的多样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和北美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与地段保护工作比较成熟,有十多处工业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综合体改造模式。1965年,美国的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旧金山的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Square)将一个巧克力工厂改造成为一个集娱乐、居住、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购物广场。这是第一个产业建筑商业性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运用了建筑再循环理论。该项目在改造之初就本着对原有产业建筑充分尊重的原则,并镶嵌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使得人们在享受娱乐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建筑带来的历史底蕴。很快,吉拉德里广场作为商业性改造的成功典范,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效仿,比如波士顿昆西市场(QuincyMarket)改造,将码头仓库区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又如著名的旧金山渔人码头,将军工厂改建为展览中心。这种改建模式甚至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区域,比如澳洲的岩石区也是直接套用这种改造模式。 “阁楼”(LOFT)模式。这种模式最早是美国自发式地探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与更新,

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Xx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摘要】: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无言的建筑所浓缩和留存的,正是历史沧桑的印痕,正是这些历史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之所在,保留下来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存在整体技术逻辑性的薄弱而造成修复破坏的现状,并从保护理念、劣化分析、拆除加固、保护修复等技术层面,详细说明了保护应该遵循一定保护伦理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历史建筑保护环境原真性风格性劣化分析保护修复 【正文】: 一、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环境 在南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积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经过几百年世代文化传承和中西文化融合形成的独特而又富有创新精神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在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近代历史建筑上。随着南京城市建设新一轮的开发与发展,被视为建筑遗产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实践也越来越多。 南京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几乎都可以在南京的近代建筑中找到。从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样式、拜占廷式、俄罗斯东正教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式,到现代建筑各个流派的风格、中国古典的传统宫殿式建筑和民间传统建筑等,可谓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二、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现状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无言的建筑所浓缩和留存的,正是历史沧桑的印痕。漫长的岁月,磨损了建筑的棱角,折磨了建筑的躯体,却沉淀下了历史文化的厚度。正是这些历史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之所在,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这些本应该得到切实保护的历史风貌在城市化经济建设中以各种理由或被空置颓败、或干脆以拆了之,终能够保存下来的也被无知无畏者们的设计、施工公司改造得面目全非。近代建筑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南京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 1. 使用性破坏 使用者缺乏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对近代历史建筑不合理的使用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随意改变建筑室内的原有平面布局和结构体系,在拆除和加建的过程中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特色毁坏殆尽。 2. 置换性破坏 近代历史建筑的置换再生,必然带来使用功能的改变。建筑通过象征手段发挥着建筑的伦理功能象征赋予一个建筑物的意义和灵魂,通过一连串的符号来表达描绘其功能的特征。近代历史建筑功能置换应该相近不至于因功能相去甚远而大动其筋骨,在修缮改造时只是根据功能使用的需要,对于原有建筑的构件不加保留的拆除、加建,将室内传统的、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建筑装饰随意更改,而失去其建筑象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形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 保护性破坏 保护改造的理念不顾建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之事实,将建筑肌体采用现有材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仅有优美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围融于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建筑元素对细节的把握还应与景观因素相融合,建筑的造型、色彩、立面、风格都应恰如其分地与景观相互呼应。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将是21世纪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位建筑师曾经说过,一个成功的建筑是“意”和“境”的完美结合,随着人们对景观的要求逐步增加,对景观的理解逐步深化,已经改变了人们过去只注重建筑的局面,一个以“人居环境”为关键词的景观新纪元正逐渐显露雏形,让景观融入建筑,让建筑影响景观,使二者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艺术的基础上和谐地融为一体,而再不是孤 立的个体。 关键词:景观建筑学;生态系统;人居环境;和谐交融 一、建筑与景观的和谐交融 在过去的50年中,人们一直在讨论人类活动对大气变暖趋势的影响程度。复杂的大气过程和不确定的数据促使人们对人类的活动的影响产生怀疑。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这需要我们努力探寻世界并且学会与世界的发展相协调,并且服从它的限制。在全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的职责和角色十分重要。他们要劝说决策者和开发商们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正确的抉择,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发展的程序。在面对未来和改善环境方面,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城市地域发展规划方面,做出城市规划如何融入大自然之中的决策。人类的进步改变着世界,同时也带来了众多与大自然交融中的复杂问题。建筑与环境设计思想的发展在于,建筑已经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建筑师对建筑基地的原生环境日益重视,并将之列入建筑设计的内容之中;有的还将恢复和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状况、绿化环境作为建筑的目的之一。时间不可能倒流,环境破坏的结果,不仅在于对自然的直接侵蚀,更在于剥夺了人们心灵中保存的美好的历史性记忆,因此必须探求一条与自然共生的道路。首先应该在恢复自然意识上着眼改革, 这种建筑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着眼点和目标上的转变暗示着建筑设计与绿化景观关系质的跳跃,逐渐向建筑中生态要素的角色转变。“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景观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能持续而不断地生长与完善,整体的生态观体现于建筑环境协调中,就是从宏观创造和谐而适宜的人居环境,达到美学系统,生态系统,人文系统高度融合,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都得以保护而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 城市是包括人工与自然诸多要素综合而成的一个景观空间系统。城市建设本是地景规划、建筑一体化的过程与结果,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艺术品,一个有机的统一体。19世纪中叶西方城市产生了诸多“美化城市”的运动与理论流派,如巴黎的改建、英国的公园运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勒·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在美国以奥姆斯托德(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规划设计中,倡导自然田园风光,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满足了人类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其理论与实践从一开始就从城市及地景的整体概念出发,使景观设计领域涵盖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个层次,并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逐渐发展成为包含风景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等多学科复合的设计体系。从大地的生态规划、区域风景规划国家的生态保护与规划、国家公园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生态空间规划到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景观步行街、校园及居住区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城市小品等,几乎包括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传统景园设计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 二、景观建筑学的发展 景观建筑学是近年来国内刚刚兴起,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和技术。景观设计的范畴不仅包括

景观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景观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727-48 景观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环境保护目标 1.1噪声排放达标 景观结构施工:白天<70dB,夜间<50dB。 园林绿化施工:白天<65dB,夜间<50dB。 1.2现场扬尘排放达标 现场扬尘排放达到当地环保机构的粉尘排放标准要求。 1.3运输遗撒达标 确保运输过程无遗撒。 1.4生活及污水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中的COD达标。 1.5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 施工现场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社区。 1.6消防目标

防止并杜绝施工现场火灾、爆炸的发生。 1.7固体排放 固体废弃物实现分类管理,提高回收利用量。 1.8节约能源 项目经理部最大限度节约水电能源消耗,节约纸张消耗,保护森林资源。 2环境执行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798-96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3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1)施工现场环境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总工 组员:生产管理部部长、各专业工长、各作业队

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方式研究

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方式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在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了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的关系,并提出历史文化环境的多元化保护模式和利用方式。 [关键词] 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模式利用方式 1.引言 历史文化环境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构成老城整体格局的各要素及周围环境受到威胁,其整体风貌特色和城市设计精华就会丧失殆尽,将会失去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氛,所以古城保护的不只是文物点或遗址,对于非文物点或构成这些文物遗址环境大的空间也要加以重视。应将城市、建筑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着眼于维护整个历史地区的生态、文脉的整体环境。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往往导致古城保护中对历史文化环境的漠视和忽视,如何更好的保持城市的多样性,如何有效保护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 2.历史文化环境的界定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成长发展的历程,也必然留存了每个城市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是人们长期生存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发展精华的积淀,是物化了的城市历史和文化,深具文化内涵和精神财富。城市文化环境指的不仅是物理环境,还可包括那些精神实质,传统知识或能体现该历史地点价值的其他无形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环境是能够记录、影响、见证城市发展脉络,见证城市兴衰成败的物理环境,即其空间环境。具体来说,它包括文物点、遗址、古城、古村落的环境,也包括由山川、地貌、水系等这些元素的大环境及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 3.当前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城市历史文化环境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不少城市处于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历史环境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有利的对策,使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得到妥善保护。具体存在的问题有: 3.1城市化高潮的影响 历史古迹大批毁坏,大批古村、古镇被过度改造,自然环境遭到急剧的破坏,古建的恢复只注重表面的物质性环境的改善,而忽视真实的历史环境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风貌是非常脆弱而且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遭到破坏使得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荡然无存,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摘要:文章引用大量的史料,从中国古代的环境意识、环保机构和环保措施等方面考证我们的祖先如何高度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们的祖先自走出茹毛饮血的穴居时代、跨进文明社会的那一时刻起,就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意一识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重要性,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回顾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 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败不掩群,不取糜禾;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认为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必须注意保护,合理开发。反对过度开发,特别是破坏性的开发。 西周时期,人们认识到保护山野蔽泽是国富民强的保证。《管子·立政》篇中讲到富国立法有五条,其中第一条就是“山泽救(救:即防止之意)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将山泽防火,草木生殖生长置于富国之道的首位。《逸周书·文解传》中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署,以成鱼鳖之长。”《国语·周语》中述周制说:“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蔽有圃草,圃有林池,所以御灾也。”这说明当时人们认识到一郊牧、圃蔽、林囿可以用来救饥荒、防灾年。 《国语·周语下》中也讲:“《诗》亦有之,日‘瞻彼旱麓,棒一措济济。恺梯君子,干禄恺梯’。夫旱麓之棒稽填,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若夫山林mf竭,林麓散亡,蔽泽肆既,??君子将险哀之不暇,闻何易亡之有焉?”意思就是说像旱麓一类山麓林木茂盛,君子便可高乐安闲地求禄求食;但如果山林原麓消失,野蔽池泽枯竭,君子只有哀伤地面临危险,还有什么安逸快乐呢?这说明人们已认识到山林蔽泽的丰茂是人民安逸快乐的保证。而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则将诸侯之君能否严格地防守山林原泽的资源而不受破坏作为判断可否立为天下之王的标准。即:“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范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这就足以说明人们对保护山林原泽等生态资源和环境的重视程度了。管仲还认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管子·八观》)。 战国时的荀子根据生物资源消长规律,提出了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措施。他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虫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上》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进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的实例分析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的实例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方法的实例应用研究,在具体和可操作的层面上,为古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例,从而在实践中能够较全面的应用城市古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基本方法,更好的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古建筑;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基本方法 1、历史建筑的分类 1.1文物建筑 文物建筑是指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并公布的各类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文物建筑首先是文物,其次才是建筑,其保护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必须遵从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1.2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革命遗址、纪念性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应当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这实际上是将一切不可移动或不应当移动而需要原地保存的文物统称为“文物保护单位”。 1.3一般历史建筑 不同于文物建筑或文物保护单位,一般历史建筑并不强调重要历史意义。这类建筑物、构筑物数量较多,是历史街区的主体。 2、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方法及适用性 2.1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主要的方法是“修旧如旧”,最大限度的保存历史的原真性,但是对于这类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应该适当赋予建筑新的功能,使其能够被合理的利用。例如重庆湖广会馆的修缮,会馆在重庆明清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社会生活、文化方面都对重庆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重庆湖广会馆见证了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史,反映了明清时期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盛况及兴衰变化,是研究重庆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图1)(图2)。 图1修复前的湖广会馆图2修复后的湖广会馆湖广会馆衰落后,大多都改为它用,或作为工厂、或作为仓库(禹王宫),或为居民居住(齐安公所)使用,使用者对建筑内部进行了大量的改建、加建,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建筑形式。保护工作者通过对湖广会馆院落空间的清理以及对禹王宫、齐安公所内部空间的恢复,使湖广会馆建筑原有的山地院落空间和内部空间特色显露出来,恢复了湖广会馆本体的真实(图3)。① 图3 恢复齐安公所原有院落、天井 而针对历史街区中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其立面造型以修缮为主,内部

包装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自然科学概论》课程考查论文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包装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XX (……………专业081班,………………) 任课教师: [摘要]:最初的包装是以储藏和运输商品而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包装除了它的基本功能外还能体现商品的价值,它已成为一件必不可少的物品,包装和商品成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共同体现商品的价值,可大量的包装丢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命脉,没有自然环境也就没有人类,两者都不能丢失,改如何让它们和谐共处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包装环境和谐共处 1 包装的作用 1.1储藏、运输商品 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包装就已经萌芽了,时候用植物叶、果壳、兽皮等来盛装转移食物和饮水,这些是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加工的,甚至没有出现包装的概念,不过它行使着包装最原始的功能储藏和运输商品。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商品的包装日新月异,但最实质的功能还是用它来储藏和运输商品。 1.2提高商品的价值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全球化扩展,赋予了包装全新的意义,它开始体现商品的价值,体现购买者的身份和地位,即使从商品投入使用的这一刻起包装这层华丽的外衣也就正式的退出了属于它的舞台,可好的包装还是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高档、奢侈的包装受到送礼者的青睐,甚至包装的好坏已成为消费者判断商品质量优劣的先决条件。 1.3保护商品 商品的内在物理的、化学的、生化的特征必须借助适宜的包装,才能保证其使用价值免受损失。只有现代包装技术、包装材料才能使防震、防热、防尘,防辐射、防光、防锈、防霉、防氧化……成为可能,才能使商品更清洁、更新鲜、更长久、更安全。 1.4保护环境 商品包装可保护环境免受某些商品的污染。有些商品其自身的辐射性、有毒性、有害性、污染性等成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只有对这些商品进行有效包装,才能保护环境,所以商品包装就成为环境远离污染的“保护伞”。 2 包装对环境的危害 2.1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包装废弃物是指失去或完成保持内装物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功能,成为固体废物丢弃的包装容器及材料。废弃物最终基本上以固体的形式存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主要采用焚烧、掩埋、磨碎回收再利用,回收再利用对环境的危害性较小,主要是掩埋和焚烧对环境造成影响。有资料显示,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固态废弃物重量的三分之一,体积的二分之一;我国城市固态废弃物占废弃物重量的百分之十五,体积的百分之二十五。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1对水体的污染 商品包装的随意丢弃,随着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入河流、湖泊,长期淤积,导致水面垃圾泛滥,其中的有害物质随着水源进入土壤,被植物摄入,从而进入人体,损害人们的健康。我国有些城市的垃圾掩埋场就发现,周围地下水的浓度、色度、总细菌数、重金属含量等污染指标就严重超标。放眼望去,曾经的碧水青山是何等的让人心旷神怡,如今的垃圾成堆,真的是惨不忍睹。

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

生态园林景观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1.前言 生态园林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因此提倡节能环保型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必然结果。随着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现状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1.2景观,园林设计的概念 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街道景观则涵盖城市街道景色和人造的景色。园林是西晋沿用下来的名词,园林设计是园林学的中心,园林设计因素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林小品、园路和场地、园林植物、置石等。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交融。绿化是建设绿地的行为,城市街道景观不仅有街道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2.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生态园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应用我们所学的园林知识,结合对环境现状的分析,对城市进行设计是必要的。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 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 一、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历程 从全球视野看,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宝贵的觉醒、奋起的飞跃”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随着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八大公害。 (二)第二阶段:宝贵的觉醒。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在环境觉醒历史进程中,出现过著名的3本书。第一本书是《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逊是一位美国海洋生物学

家。这本书揭露了为追求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因而也有人把它叫做《没有鸟鸣的春天》。其代表性语言是,“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第二本书是《增长的极限》,是1972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会聚在罗马提出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的代表性观点是,“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第三本书是《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的。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不进行环境保护,人们将从摇篮直接到坟墓”。 (三)第三阶段:奋起的飞跃。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和宝贵的觉醒之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对发展不断进行深刻反思。以四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期间发生了4次历史性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世界各国开始共同研究解决环境问题。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立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原则。环境宣言原文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会议开幕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

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ISSN 100020054CN 112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ua U niv (Sci &Tech ),2000年第40卷第S 1期 2000,V o l .40,N o .S 110 26 4448   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张 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收稿日期:1999210209 作者简介:张松(19612),男,副教授,博士后 文 摘:历史环境是指与一定范围的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所构成的整体物质环境状态,它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1966年日本制定《古都保存法》来保护古都的历史风土, 1975年修订《文化财保护法》创立“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制度,对一般城镇内的历史街区以及村落聚落景观为代表进行切实保护与利用,与此同时全国综合开发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保护运动中的公众参与和地方自治体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历史环境;保护法律;开发政策;公众参与中图分类号:TU 2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054(2000)S 120044205 历史环境保护是产生于20世纪的课题,现已发展成为有理论有实践的重要学科分支。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中,我国的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历史村落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借鉴1960、1970年代日本在历史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了解其法制建设、开发政策、市民运动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国历史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和公众参与运动的兴起。 1 历史保护制度的创立 1.1 与历史环境相关的社会状况 历史环境是指与一定范围的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所构成的整体物质环境状态。依据日本的《文化财保护法》,主要包括“史迹”、“传统建造物群”、“埋藏文化财的包围地”等内容,按《关于古都内历史 风土保存的特别措施法》(以下简称《古都保存法》),主要指“历史风土地区”。但是,历史环境的保护并不 只局限于这些。历史环境被认为是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可欠缺的内容,也是生活环境创造的基本要素,对社区生活环境的形成极其重要。 1960年代制定的“经济高速发展政策”、“全国 综合开发规划”,促进了产业的急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政策,带来了粗放式开发与巨大城市化的浪潮。与此相随的是对生活环境的破坏,公害问题大量产生,同时也出现了对自然和历史环境的破坏。但当时谈到的环境问题,似乎还只局限于产业公害。 事态到1970年代就发生了转变,经历了公害、关注生活环境的眼光已经迟钝的人们,重新注意到自然破坏的严重性。认识到历史环境的破坏是现代环境问题的重要课题,人们将产业废弃物带来的污染称为第一公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称为第二公害;将开发建设对历史环境和乡土文化的破坏称为第三公害。与公害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健康等肉体方面相对,历史环境的破坏会给居民的精神生活带来严重的创伤。历史环境是地域居民精神纽带的象征,它的毁坏会给居民生活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历史环境一旦丧失之后,居民的精神上就会产生失落感,甚至无法承受这种急剧的变化。各地居民在关注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环境的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反对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直接危及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公害”为起点的环境保护运动,从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景观保护,逐步扩大为包含遗迹、历史街区等在内的历史环境保护运动。1.2 历史环境保护的意义 环境是有机的统一体。公害、自然环境可以看作是横轴上的问题,历史环境则是与时代相关的纵轴上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从空间轴与时间轴双方,综合考虑生活环境问题。 过去人们只重视能够换算为货币价值的东西。经济高速发展期正是这种价值观通行无阻的时代。这些随经济高速发展矛盾的表面化,低增长经济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变化。货币价值无法测算的、对居民生活具有根本价值的东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Xx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摘要】: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无言的建筑所浓缩和留存的,正是历史沧桑的印痕,正是这些历史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之所在,保留下来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存在整体技术逻辑性的薄弱而造成修复破坏的现状,并从保护理念、劣化分析、拆除加固、保护修复等技术层面,详细说明了保护应该遵循一定保护伦理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历史建筑保护环境原真性风格性劣化分析保护修复 【正文】: 一、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环境 在南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积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经过几百年世代文化传承和中西文化融合形成的独特而又富有创新精神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在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近代历史建筑上。随着南京城市建设新一轮的开发与发展,被视为建筑遗产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实践也越来越多。 南京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几乎都可以在南京的近代建筑中找到。从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样式、拜占廷式、俄罗斯东正教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式,到现代建筑各个流派的风格、中国古典的传统宫殿式建筑和民间传统建筑等,可谓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二、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现状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无言的建筑所浓缩和留存的,正是历史沧桑的印痕。漫长的岁月,磨损了建筑的棱角,折磨了建筑的躯体,却沉淀下了历史文化的厚度。正是这些历史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之所在,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这些本应该得到切实保护的历史风貌在城市化经济建设中以各种理由或被空置颓败、或干脆以拆了之,终能够保存下来的也被无知无畏者们的设计、施工公司改造得面目全非。近代建筑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南京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 1. 使用性破坏 使用者缺乏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对近代历史建筑不合理的使用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随意改变建筑室内的原有平面布局和结构体系,在拆除和加建的过程中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特色毁坏殆尽。 2. 置换性破坏 近代历史建筑的置换再生,必然带来使用功能的改变。建筑通过象征手段发挥着建筑的伦理功能象征赋予一个建筑物的意义和灵魂,通过一连串的符号来表达描绘其功能的特征。近代历史建筑功能置换应该相近不至于因功能相去甚远

园林绿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园林绿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摘要:经济繁荣发展与科学进步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还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不仅仅是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准,更为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维持人类正常生活发展的根本基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外在需求,也是人类生存的内在需求。园林绿化建设是人类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其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协调人民的生活行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阐述园林绿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0.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脚步不断 加快,工业生产废弃物品、生活垃圾对城市构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废品、废水、废弃给城市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必经阶段,其不仅带来了更加集中的发展机会,同时还带来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温室效应、噪音污染等等。为了更加和谐的实现生态平衡,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园林绿化建设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1]。园林绿化建设

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绿化水平,扩大绿化面积,给城市与群众带来和谐的生存环境。 1.园林绿化建设概述 1.1园林绿化建设特征 园林绿化建设就是构建社会、自然、人类三者和谐发展的植物群落,其能够促进社会与生态发展一致进步,为人类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设主要包含以下特征:1)能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周围的自然气候进行调节,减少噪音的影响,净化空气;2)具备艺术价值与观赏性,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起到美化调节的作用。给周边的居民构建适宜的生活休闲平台;3)园林绿化建设中利用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给群众构建舒适、休闲的生态环境[2]。通过植物配置与园林规划来体现地域风俗,宣传当地地域特色。 1.2园林绿化的意义 在城市生态平衡逐渐遭到破坏的现代社会,如果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能够达到40%左右就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所 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回归自然,提高绿化率已经成为了人类居住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城市园林绿化不仅仅是针对城市中原有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实行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在城市环境中实现自然的再创造,扩大园林植被的积蓄与利用。因此可以看出,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单单能够强化城市

37景观绿化与环境保护设计

3.7景观绿化与环境保护设计 3.7.1、环保、景观设计理念与总体构思 通过对沿线分析,提出在空间设计的原则上建立自然与城市全方位渗透。设计确定了塑造总体城市空间形象的主题要素为“海洋、森林、城市、家园”。 总体空间意象:强调城市与自然之间全方位渗透的原则,建立“城市-自然-城市”的交融式结构,打造远近期相结合的城市道路景观。 设计理念为“生态走廊·都市家园”。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巴塔市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跨线桥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可以独立成景。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巴塔市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巴塔市的景观特性。 3.7.2、桥梁景观设计内容 Ngolo跨线桥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成为巴塔市建设工程中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适应未来建设的需要,考虑到桥梁的交通意义、经济价值和以后可形成宝贵的旅游资源等因素,因此应确定较高的景观设计目标,以适应未来城市经济增长的需求。 桥梁周围环境是否协调,能否反映出桥梁的独特个性及文化传统,如何充分美化桥梁结构及考虑桥梁工程的配套设施等,是桥梁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对Ngolo跨线桥进行现状调查分析、视点分析以及景观分析的前提下,根据景观设计的定位,制定出了满足Ngolo跨线桥景观效果的总体景观构成和具体开展的项目内容: ?色彩涂装设计 ?景观照明设计 ?桥梁景观元素的CI设计 1、桥梁色彩设计 桥梁色彩是影响桥梁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桥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桥梁外观形象及展示桥梁个性的直接表现。桥梁色彩的选定不但要从视觉效果、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多方面考虑,还要使桥梁结构色彩与环境协调,才能充分展示桥梁的风姿。不同的色彩对桥梁的鲜明度、文化性及独特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对桥梁当地的历史文化色彩以及城市建筑色彩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以使桥梁与环境相和谐构成整体,又能充分展现桥梁的气势。桥梁背景的调查分析如下: ?Ngolo街作为巴塔市的中心区域,赤道几内亚政府按照"连接东西、沟通南北、改造旧城、塑造景观"的建设思路,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最大限度地优化城市资源配置; ?当地其他桥梁色彩分析; ?近年主要建筑的色彩倾向于现代感较强的冷色; ?国际上近现代的桥梁多采用银白色等无彩色系。 根据以上分析,桥梁色彩涂装拟推荐主色调为铅白色,简洁、现代,在蓝天、白云、海洋、森林的映衬下不仅与周边环境很好结合,还能更好地展现桥梁的形态美与功能美。 2、景观照明设计 1)桥梁夜景照明设计 以灯光展示桥梁的形态特征和建筑风格,根据不同桥梁结构的特点,选择照明要素和合适的照明方法表现对象; 以光效改善桥梁的建筑外观,找准结构,确定配光方式,扬长避短。同时结合照度和色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原则及其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法探析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原则及其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法探析 刘萍 (滨州市规划局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本文基于平时对传统建筑改造中的一些平时的思考,针对如何保护传统建筑,延续历史景观的问题上总结出一些保护更新的原则以及一些相应的具体的建筑设计手法。 关键词:传统建筑保护更新设计方法 随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水平和人们认识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传统城市的改造和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近年来,成功的保护与更新的实例越来越多,但是,更多的历史建筑却是陷于一种无序和被动的状态。本文基于平时对传统建筑改造中的一些平时的思考,针对如何保护传统建筑,延续历史景观的问题上总结出一些保护更新的原则以及一些相应的具体的建筑设计手法。 一、保护更新的原则与相应的设计方法 1、立足保护建筑群的古典氛围 对于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建筑物本身的保护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重点还要立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氛围。之前由于不注意环境的保护,将一些传统建筑置于高楼大厦之中,由于传统建筑的体量相对较小,而且建筑多数为单层。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建筑物本身保留下来,然而传统建筑给人的空间感却丧失殆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做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建筑跟周围环境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保留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将原有的自然的、传统的空间延续下来。此外使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群之间保留一定空间,以便借助某种介质实现一部分对传统建筑环境的保护。比如采用绿化的有效隔离使传统建筑的氛围与现代空间有一定有效的过渡。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对于周围环境的设计工作,涉及的利益和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也很多,不过我们应该做到对历史建筑应有的尊敬。 实例:沈阳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的保护改造工程,虽处于闹市之中,但是陈伯超教授在设计时就重点提出:要保留的不仅是作为中共省委机关的两栋平方和刘少奇曾经居住的房屋,重点是要保护当年中共满洲省委工作的环境和气氛。最后通过胡同、院落、场景再现等因素的应用最终较好的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环境和气氛,形成一处有历史文化氛围的城市空间。 2、保留修整的有价值的文物建筑的保护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