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_语文百花园一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一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六年级上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一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本单元“语文百花园”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
“温故知新”重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口语交际”重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习作”要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教学目标:1.学习“温故知新”栏目的五项内容:①字义的理解;②认识破折号;③拓展与交流;④阅读平台;⑤积少成多。
2.学习“口语交际”:开一个讨论会,说说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
3.学习“习作”:写想象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字的丰富,进一步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四课时五、板书设计2 只拣儿童多处行颐和园门知春亭畔儿童多处就是春湖面湖边玉澜堂(花儿——儿童)第三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二、学习第九自然段(一)齐读第九自然段。
(二)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1.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2.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三)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因为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板书儿童是最美的春光三、拓展延伸1.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之外还是儿童。
同学们,我们就带着冰心奶奶对儿童特殊的爱的情感,一起走进冰心的世界。
语文S版小学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百花园中积少成多

语文S版小学三、四、五年级上下册百花园中积少成多三年级〔上〕百花园一:宿新市X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杨万里〕百花园二:蜂不管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与生肖有关的成语:鼠目寸光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画龙点睛打草惊蛇马到成功亡羊补牢呆假设木鸡狗急跳墙百花园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
〔三国·魏·王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读书不趁早,将来徒懊悔。
〔清·陈其德〕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百花园四:鹿柴[zhài]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王维〕百花园五: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百花园六:言行一致诚心诚意废寝忘食坚持不懈表里如一竭尽全力孜孜不倦坚忍不拔光明磊落锲而不舍脚踏实地业精于勤百花园七: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百花园八: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明·唐寅〕三年级〔下〕百花园一:描写春天的成语: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风化雨春色满园春满人间春潮涌动春意盎然春雷滚滚描写美丽风光的诗句:1.千丈青山衬着一道XX。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百花园二: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百花园三: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1.知识就是力量。
〔英国·培根〕2.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语文百花园一:走进奇妙的神话故事》语文S版 (1)(共9张PPT)

搭锅煮海——海生和大家一道按照纺花仙女的指点,
在海边支起煮海锅,舀来一勺东海水,烧旺一堆干柴火, 噼里啪啦煮起来。煮呀!煮呀!一炷香过去了,煮得海水 冒热气;二炷香过去了,煮得海水起白泡;三炷香过去了, 煮得东海龙王老老实实浮出水面,后面跟着一帮气喘嘘嘘 的龙子龙孙、虾兵蟹将,直喊饶命!
神话故事阅读方法小提示
跺得地动山摇!所有埋藏在地下的金子,都被海生跺了出来, 纷纷飞向海岸,落在滩头。
( 勇敢 、力量
)
3、神奇的故事情节
纺花织网——纺花仙女摇身一变,化作一位白发苍苍
的百岁阿婆,拄着拐杖对大家说:“龙王水淹金藏,黎民 百姓遭殃。若要保住金藏,随我把花来纺。纺花织成渔网, 下海斗败龙王!”
大家听了百岁阿婆的话,不论男女老少都来纺花织网。 纺呀织呀!织呀纺呀!整整忙了七七四十九天,织出了一 顶九九八十一斤重的金线渔网。
经典神话故事:
《山海经》、《述异记》、《淮南子》、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鲧禹治水》、《仓颉造字》、
《后羿射日》、《河伯娶妇》、《搜神记》、 《牛郎织女》、《八仙过海》、《嫦娥奔月》、
《封神榜》、《西游记》、《哪吒闹海》、 《济公传》、《镜花缘》、《心灯》、 《昆仑之歌》、《愚公移山》、《女娲造人》 《白蛇传》、《聊斋志异》、《天仙配》、等。
1、书中好的语言可以勾画下来。 2、精彩的故事情节可以反复读。 3、边读边在头脑中进行想象。 4、对人物进行一下评价。 5、还可以做阅读记录。
大家都来阅读神话故事吧
在《年的故事》中,人们用什么方法赶走了“年”这个怪兽? 在《彭祖的故事》里。彭祖是怎样活到八百岁的? 在《试金石》故事中,老头为什么变成了石头? 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为什么阿里巴巴搬运财物时没被强盗发现,而他的 哥哥却被发现了?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一课件语文S版(1)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一课件语文S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秋天的雨》,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通过《落叶》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
3. 让学生掌握相关成语,并能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理解和散文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欣赏:a. 朗读《秋天的雨》,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初步感受。
b. 分析诗歌的意象、韵律、情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
c.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美。
3. 散文阅读:a. 朗读《落叶》,让学生谈谈对散文的理解。
b. 分析散文的表达方式、文章结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c.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成语积累与运用:a. 介绍相关成语,解释成语含义、典故。
b. 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
c. 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5. 随堂练习:a. 根据所学成语,编写一段话,描述秋天的景色。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欣赏——《秋天的雨》a. 意象:秋雨、枫叶、菊花等b. 韵律:优美、抒情c. 情感:对秋天的喜爱、赞美2. 散文阅读——《落叶》a. 表达方式:借物抒情b. 文章结构:总分总c. 主题思想:赞美大自然的神奇、生命的顽强3. 成语积累与运用:落叶归根、秋风扫落叶、一叶知秋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所学成语,编写一段话,描述秋天的景色。
b. 仿写一首赞美秋天的诗歌。
2. 答案:a. 例:秋天到了,树叶纷纷落下,一片片金黄的落叶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
秋风扫落叶,一叶知秋,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语文百花园一》|语文S版 (共29张PPT)

·寓言诗的寓意:
这两则寓言诗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 理——
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只以个人的 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 面貌,才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它们。
●阅读平台
·寓言诗的特点:
1.寓言诗具有寓言的特点:寓意于 “言”,“言”此意彼,“言”小意大。
2.寓言诗主题带有讽刺性和劝喻性, 发人思考。
语文百花园一
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
温故知新
1、字义的理解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 含义也不同。
“望”在字典中有多种释义,如:①看,往远处 看;②拜访;③希图,盼;④名望,声誉,等。
1.她是音乐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 ④ )
2.公主听说国王回来了,喜出望外地跑过来迎接
他。( ③ )
3.我们几个人代表全班同学看望了生病住院的老
师。( ② )
4.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
是无效了。( ① )
垂
• a、东西一头挂下来 b、羡慕,敬辞 c、传下 去,传流后世 d、接近,快要
• 1、马丁垂下翅膀,脖子像破布条似的耷拉下 来。 ( )
• 2、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 )
• 3、医生把生命垂危的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
()
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方法二: 抓住场面描写进行思考,体会作者在文章
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方法三: 抓住重要情节进行思考,体会作者在文章
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当我读到“他的身体本来 是瘦弱的……成了个病人的样 子”这一句时,我深深体会到 稻草人的善良。
卖火柴的小女孩冻儿死时 的场景让我忍不住哭了。我在 想:为什么她的命运这么悲惨 呢?
下,到院子里来觅食。(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一》优质课件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一》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一》内容。
具体包括第一章节《秋天来》和第二章节《成语故事》。
通过这两个章节学习,我们将深入解秋天特点以及相关成语故事,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秋天特点和成语故事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成语故事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秋天特点描绘和成语积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图片,让学生描述秋天特点,引发学生对秋天关注。
3. 例题讲解:讲解成语故事,如“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等,帮助学生理解成语含义和用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句子创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秋天成语,分享学习心得,加强同学间互动。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特点:金黄、收获、凉爽、落叶等。
2. 成语故事: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本节课所学成语,写一篇描绘秋天作文。
(2)积累5个与本节课相关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2. 答案:(1)例文:秋天来,金黄稻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片金色海洋。
树叶纷纷落下,犹如彩色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这个季节,农民们忙着收获,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2)成语积累:秋高气爽、一叶知秋、春华秋实、金风玉露、落叶归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秋天描绘和成语运用较为熟练,但在成语故事讲解上,部分学生还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发现秋天美好,用成语记录下来,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更多关于秋天诗歌、散文,丰富知识储备。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一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六年级上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一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本单元“语文百花园”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
“温故知新”重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口语交际”重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习作”要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教学目标:1.学习“温故知新”栏目的五项内容:①字义的理解;②认识破折号;③拓展与交流;④阅读平台;⑤积少成多。
2.学习“口语交际”:开一个讨论会,说说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
3.学习“习作”:写想象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字的丰富,进一步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四课时五、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注意让学生倾听,指名评价。
]2.找出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叙述的顺序。
3.结合课后习题第 2 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六、布置作业1.抄写喜欢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词语。
(展示课件第四屏)2.回顾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展示课件第五屏)4.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5.为什么“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节课。
我们继续研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研读“钓鱼和放鱼”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一)体会钓鱼的过程。
(展示课件第六屏) 1.理解“涟漪”的意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百花园一精选优质PPT课件 语文S版

用在拟声词“喵”的后面表示声音的延长
◎练一练:你能在下列句子的后面写出句中
破折号的用法吗?(只填序号)
1.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
军进行曲》。(表解释、说)明
2.“叽叽——叽叽——”一大群小鸡在母鸡的带
3.寓言诗还具有诗歌的特点:高 度概括,想象丰富,语言精练。
积少成多
这些成语都出自我国古代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刻舟求剑:比喻方法不对头,死心眼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 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 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 偏要想法子掩盖。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 了。
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方法二: 抓住场面描写进行思考,体会作者在文
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方法三: 抓住重要情节进行思考,体会作者在文
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当我读到“他的身体本来 是瘦弱的……成了个病人的样 子”这一句时,我深深体会到 稻草人的善良。
卖火柴的小女孩冻儿死时 的场景让我忍不住哭了。我在 想:为什么她的命运这么悲惨 呢?
2、认识破折号
破折号的一般用法如下: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的递进。 3.表示意思的转折。 4.表示声音的延长或感情的延续。
(1)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 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公好龙:汉朝刘向《新序· 杂事》记载,古时候有个叶公, 特别爱好龙,用的东西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 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从窗外把头探进来。叶公一见, 吓得失魂落魄逃走了。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但实际 上并不爱好。 对牛弹琴:南朝梁代僧祐所编《弘明集》里说,我国古代 音乐家公明仪善弹琴,一次他看见一头牛在那里低头吃草, 便为牛弹了一曲,但牛仍然照旧低头吃草。后用“对牛弹 琴”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 的人不看对象。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把整个枣吞下去,不加咀嚼,不 辨滋味儿。比喻不加分析,不加辨别,笼统、含糊地接受。 此成语多用在学习上。
寓言诗既具有寓言的特点
• 寓意于“言”,“言”此意彼,“言”小 意大;主题带有讽刺性和劝喻性,发人思 考。它又具有诗歌的特点:高度概括,想 象丰富,语言精练。
有感情的朗读寓言诗两首: 《金鱼和鲤鱼》 《老鼠为狮子担心》
• 优游:生活悠闲。 • 肴馔:宴席上的,或比较丰盛的菜和饭。肴,鱼、 肉等荤菜;馔:饭食。 •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 者辨别它的滋味。 • 慑服:因恐惧而服从。 • 自不量力: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做力不 能及的事。 • 呜呼:哀叹,本文指死亡。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里的
破折号是表示“注释说明”的,说明一年的最后一 天是“大年夜”。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 妈妈穿的。”这里的破折号是表示“补充说明”的, 补充说明“拖鞋为什么那么大”。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 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这里的破折号是表示“意思的变化和承接”的。前 面的“灯光”“香味”“大年夜”和后面的“她可 忘不了”是两个意思,用了破折号,就连接起来了。
语文百花园一
熟: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②(事物)加热到可以 食用的程度;③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④因常见或常用 而知道得很清楚;⑤熟练;⑥程度深。
1、常言道:熟能生巧。() 2、这条路我常走,所以很熟。() 3、这是一块熟铁,还有大用处。() 4、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这样做。() 5、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 6、米饭还没熟,我们已经被锅里的香味馋得直 流口水了。()
解救了小女孩,我迅速地拿来绳子绑住了盗贼的 脚,额就把他压在地上。 小女孩立刻拿起电话 报了警。警察把盗贼抓获后,还表扬我是一个勇 敢的小姑娘,说要把我这件事登在报纸的头版 上…… “吃饭了!吃饭啦!”我睡得正香,妈妈却 拧着我的鼻子,我醒过来,才发现,我英勇的行 为只是一场梦。
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 貌,才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它们。
积少成多
•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察今》上说,楚国有一个人在过江的 时候,剑掉在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上记号,标志出剑落的 地方。等船停下来,再按船上的记号下水去找,结果自然找 不到。比喻方法不对头,死心眼,不知情况已经发生变化。 • 坐井观天:唐朝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也, 非天小也。”意思是坐在井底看天,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 小。后用“坐井观天”比喻目光狭小,所见有限。 • 滥竽充数:竽:一种乐器;充数:凑数。《韩非子· 内储说上》 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一定要搞个三百人的乐队一齐吹奏。 南郭先生混在里面凑数,照样得到赏赐。后宣王死,湣王立, 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就逃跑了。比喻没有本领的人 充作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 亡羊补牢:亡:失去;牢:牲口圈。《战国策· 楚四》:“亡 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 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再受 损失。
• 守株待兔:株:树桩子。《韩非子· 五蠹》上说,有一个人看 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每天守在树旁等待,希望 再得到同样撞死的兔子。原来比喻不经过努力而希望得到成 功的侥幸心理。现在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掩耳盗铃:《吕氏春秋· 自知》里说,有人得到一口钟,想背 走,但钟大,背不了。他便用锤子来敲碎它,钟便发出响声。 他怕别人听见钟声来抢他的钟,便慌慌张张地赶紧用手捂住 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见了,别人也不会听见。后用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编者:此种解释出自文 言文《掩耳盗铃》。《掩耳盗铃》还有另一版本,即“有个 人想偷人家大门上挂的铃铛……”) • 邯郸学步:《庄子· 秋水》上说,战国时代,燕国有一个人到 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赵国的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 学起来,结果不但没学好,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只 好爬着回去。比喻没有学到别人的本领,反而把自己原来会 的东西也忘掉了。
• 1.“哞——”老黄牛一声长叫,精神抖擞地下地干 活了。( ) • 2.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 一下他的新衣服。( ) • 3.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 坐穿!( ) • 4.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
同是破折号 意思不相同
•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 有三处用了破折号。细细品味它 们的用法,是很有意思的。
Hale Waihona Puke 《金鱼和鲤鱼》• 写的是生活在鱼缸里的金鱼,过着悠闲自在的生 活,自以为比邻盆的将要成为盘中美味的鲤鱼要 优越多了,并且嘲讽鲤鱼即将失去自由。而鲤鱼 对金鱼的嘲讽不屑一顾,因为它跟金鱼对“自由” 的看法不同。它认为金鱼虽然每日生活悠闲,却 永远被囚禁在小小的鱼缸里;而自己虽然不幸被 捕捉,将要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但到底是见过 江河湖泊,见识到那里的广阔,享受过那里的自 由。这样的经历,要比金鱼那鱼缸里的“自由” 有价值多了。
下,对小女孩说:“你怎么啦?”突然一个男人从另一 间房里走出来,还凶巴巴地喊:“谁?谁在说话?”幸 好尼尔斯的鹅把我背到转角的楼梯上。我松了一口气, 终于 搞清楚状况了,这小女孩的家被盗,刚刚那个男人就是 盗贼! “咚!”,糟了,我不小心碰到了这家的门,原来 这小女孩家的门是在转角的楼梯上。那盗贼从猫眼看见 了我,说:“你是谁?到这儿干嘛?” “我…我…我是来找…找…找小丽的。”我很不容 易才反应过来,因为我都快吓得半死。 那个盗贼说:“她不在家!”“可她打电话给我说 她在家的!”那盗贼也许等的不耐烦了,就打开门,取 出刀子,说:“那你进来吧!”一直在旁躲着的尼尔斯 的鹅突然挺身而出,用它的爪子把盗贼手中的刀子弄掉, 然后把他推倒在地,还顺手把那绑着的小女孩的绳划断,
破折后作用
• • • • • • 1、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2、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话题的转变; 3、表示声音的延长; 4、表示意思的递进; 5、表示提示或总结全文; 此外,破折号还有表示分行列举、引出下 文、话语中断等作用。
破折号的用法:①表示解释或说明;②表示意思的递进; ③表示意思的转折;④表示声音的延长。
《老鼠为狮子担心》
• 写的是在老鼠看来世间最可怕的动物就是 猫,猫的叫声都可以使它们因恐惧而顺从。 面对这样凶狠可怕的猫,狮子竟敢和它打 架,这岂不是去送死吗?老鼠实在是不能 不对狮子说:你简直太自不量力了,怎么 能打得过这么可怕的猫呢?真担心你已经 丧命了!
这两则寓言诗告诉了我们同样的 道理
• 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只以个人的眼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 习作要求: 1、以“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为题, 想象自己有哪些经历。 2、要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你是 怎样得到尼尔斯的鹅的,发生了怎样的故 事等。 3、通过这个故事,你想告诉别人什么,或 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想象一下再确定习作 内容。
下水文
•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 今天我在家看完了《尼尔斯的鹅》这篇课文,叹了 一声,心想:假如我也有一只这样的鹅,那该多好啊! • 正想着的时候,突然看见在墙角有一个奇怪的东西, 看上去毛绒绒的,像雪一样白。于是我轻手轻脚地走过 去,一看,“呀!那不是尼尔斯的鹅吗?”我急忙打开 课文书,里面的描述与看到的完全一样,羽毛有点儿灰, 远远看起来却很白,不尖不宽的嘴,它真的是那只尼尔 斯的鹅,我兴奋极了,赶忙骑在了它的背上,拍了拍它 的翅膀,哇!飞起来啦! • 我骑着尼尔斯的鹅,飞在了城市的上空,鹅忽上忽 下,真刺激呀!过了一会儿,我拍了拍鹅的脖子,说: “我们到那23层的高楼去吧!”鹅听懂了我的话,背着 我直飞那有23层的高楼。尼尔斯的鹅绕着那栋楼时,我 发现在第18层的一个房间里,有一个小女孩双手被绑, 嘴里还含着一块纸团,在“呜呜”的作声。我让鹅靠窗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