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解说词

合集下载

解读南岳楹联

解读南岳楹联

解读南岳楹联
1. 南岳的楹联那可真是不一般啊!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历史文化的大门。

比如“七二峰雾失云迷,好留佳客寻衡岳;九千丈风迥雪舞,喜看飞花落洞庭”,这写得多有意境啊!
2. 你知道南岳楹联的魅力在哪儿吗?那简直就是文化的宝藏啊!像“天下数名山,五岳之中称独秀;人文传太古,六朝而后见多姿”,是不是让人惊叹不已?
3. 南岳楹联真的太神奇了!就如同璀璨的星星点缀在山间。

像“白云飞去青山在,青山常在白云中”,多有韵味啊!
4. 南岳的那些楹联啊,可真是让人着迷!仿佛是一个个神秘的故事等你去解读。

比如“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尊居五岳,_lock 灵载德会群伦”,这得多有深度!
5. 南岳楹联,那可是充满魅力的存在呀!好似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像“秀气来高宇,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清光满太虚,听一楼钟韵,响入松间”,是不是特别美?
6. 你们想过南岳楹联的意义吗?那简直就是历史的回声啊!比如“祝融峰高,云海在望;藏经殿古,月色当空”,多有意境呀!
7. 南岳楹联真的是太独特了!如同隐藏在山林间的珍宝。

像“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这不是在激励我们吗?
8. 南岳楹联,那是多么让人沉醉啊!好像是一杯陈酿的美酒。

比如“直上祝融峰,四望皆成乐土;行过延寿桥,万家齐颂丰年”,这感觉多棒!
9. 南岳的楹联是不是很神奇呀?就像神奇的魔法一样。

像“我读丹经,向往名山挥梦笔;人登绝顶,纵观云海荡诗怀”,多有气魄!
10. 南岳楹联的美妙,你们感受到了吗?那真的是无可比拟啊!比如“大岳壁立,南天撑一柱;长河东去,北斗焕七星”,这得多壮观啊!。

各地名胜古迹楹联解释(三)

各地名胜古迹楹联解释(三)

各地名胜古迹楹联解释(三)开封梁苑古吹台三贤祠麟庆------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梁苑古吹台,在开封市东南隅。

相传为春秋时晋国音乐家师旷奏乐的地方,故称古吹台。

后西汉梁孝王在此建苑,合称梁苑古吹台。

又因大禹治水时曾住台上,又称禹王台。

清代在台上增建李白、杜甫和高適三诗人的祠庙,称作“三贤祠”。

此联切地怀古,概括地描绘了梁苑古吹台的历史风貌。

上联写景物。

放眼一看,旷远无边,只有古老的梁苑和高大的吹台万古长存。

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

李白《关山月》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下联追怀占人。

天地之间可以放歌长啸,三位著名诗人连同他们的诗篇可与青天明月共垂不朽。

两间,天地之间。

《宋史·胡安国传》:“至刚可以塞两间。

一怒可以安天下。

”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

晋陶潜《饮酒》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此三人,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高適于天宝三年在开封聚会并登台饮酒赋诗。

联语有风景、有人物,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一代诗人的怀念向往之情。

开封龙亭良有为------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亭在市西北隅,原为宋皇宫御苑的一部分。

清康熙三十一年建万寿亭,供皇帝诞辰时文武百官朝贺之用。

上联说,登上皇宫高楼,寒意袭人,只觉白昼漫长,黄河滚滚,东流入海。

中天,河南在中国中部。

下联说,东京繁华的景象如梦般消逝,只叹山河依旧,政权却已变迁了。

东京,北宋称汴京(开封)为东京。

梦华,指繁华景况。

宋孟元老有《东京梦华录》。

作者前期是变法维新的发动者和领导人,此为后期(1923年)之作,思想倾向于保皇,故联中抒发了怀念与悼惜清王朝的消极情绪。

而这层意思又是通过对景物的变化来表现的,怀旧与失落的感情表现得很浓。

末句用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句意。

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联为晚明人集陈抟书法题洞壁,用以赞抟。

景区楹联及景区介绍和故事

景区楹联及景区介绍和故事

景区楹联及景区介绍和故事在我国的众多旅游景点中,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楹联。

楹联以其简洁而富有内涵的文字,成为了景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以下是对某个景区的楹联及其介绍和故事的描述。

介绍:这个景区位于山水秀美的xxxx地区,被誉为自然的明珠。

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领略自然之美的休闲胜地。

这个景区拥有壮丽的山脉、翠绿的湖泊和清澈的溪流,以及丰富多样的植被和野生动物。

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楹联:1. 「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这幅楹联以简洁而优美的文字表达了这个景区的主题: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游客在这里可以逃离繁忙的生活,沉浸在宁静和祥和的环境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2. 「山静水清,人间仙境」这幅楹联表达了游客在这个景区所感受到的美丽和宁静。

山静和水清营造出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使人们仿佛身临仙境。

这个景区的山水之美令人心旷神怡,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

故事:据说在这个景区的山脉之中,有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曾是神仙们修炼的地方。

他们来到这里,借助山脉和湖泊的灵气,修炼自己的修行之道。

一天,一位美丽的仙女因为触犯了仙界的规定被放逐到了人间。

她来到这个景区,发现这里的美丽景色和净化的空气,让她感到无比宁静和放松。

她决定留在这里,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因此,每当游客来到这个景区时,都能感受到一股神秘而又宁静的气息。

这个景区的楹联,正是对这片土地和传说的美丽诠释。

游客们在欣赏楹联的同时,也被这个景区的美丽和故事所打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深深的印象。

总而言之,楹联是景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通过简洁而有深意的文字表达了景区的主题和特色。

这个景区以其壮丽的山水和宁静的环境吸引了无数游客,并以其独特的楹联和神话故事让人们对这里充满向往。

我国景点著名楹联和解释

我国景点著名楹联和解释

我国景点著名楹联和解释
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一些景点还有著名的楹联。

楹联通常由两句对仗的诗句组成,放在门楣或石碑上,具有文化、艺术和教育价值。

以下是我国一些著名景点的楹联和解释:
1. 故宫博物院(北京):
楹联:金粉世家东望郊原绝,碧云国色西开通久。

解释:金粉世家指皇室家族,东望郊原绝指往后望无边的郊外景色,碧云国色西开通久指在西边天空中有着入口之美。

2. 鸟巢(北京):
楹联: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释:这是一句励志的楹联,意思是只要奋发向前,就能克服困难,创造辉煌,最终达到目标。

3. 华山(陕西):
楹联:抱犊寻母峨眉秀,淘沙得金华山雄。

解释:抱犊寻母指峨眉山,淘沙得金指华山。

这个楹联形象地比喻峨眉山和华山的壮美和特色。

4. 黄山(安徽):
楹联:势若奔驰,神如处子,迢递九曲回肠断。

解释:这个楹联描绘了黄山的气势恢宏、美如处子,以及曲折回旋的山势给人的震撼和感动。

5. 泰山(山东):
楹联:千山泰岳信难忘,九州功罪数徘徊。

解释: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令人难以忘怀,在中国历史上也曾一度产生重要影响。

6. 西湖(杭州):
楹联:人间有情天易老,岁岁湖光日日新。

解释:这个楹联表达了人们的情感会随着岁月流逝而变老,而西湖的美景则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新。

这些楹联成为了这些景点的标志性代表,通过其中的诗意展示了景点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中华楹联赏析

中华楹联赏析

中华楹联赏析国土岂容分寸毁资源要为子孙留此联为国土资源联,其思想内容主要是倡导大家守护国土、节约资源。

祖国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寸土必争、寸土不让;同时我们必须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不可肆意浪费和破坏土地资源。

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在今天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前世界面正临资源枯竭的严峻局势,此时我们更要节约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可供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剥夺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本联词性相一致、字句对等、结构对应,戒律对拍、平仄对立;上联为: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联联意既相关联,又不重负雷同,极为工整。

但美中不足的是此联在艺术构思方面缺乏艺术性,使整联读起来平淡直白而无韵味,少有可供品评回味之处。

万类霜天竞自由千江春水比澄澈此联是一环保联,其主题就是环保,本联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大致为提倡大家保护环境,为我们人类的生存提供一个舒适优越的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倡导人人都要不熬湖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此联字句对等、结构对应,上联的“万类霜天”对下联的“千江春水”,上联的“竞自由”对下联的“比澄澈”,词性对品。

本联平仄和谐,上联: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联:平平平仄仄平仄;其对仗工整与韵律和谐不言而喻。

此外,此联在艺术构思上极为精妙,一个“竞”字和一个“比”子将大自然勾勒的极富活力与生机。

整联以自然事物为意象描绘了一幅优美诗意画面。

全联只字未提环保却处处渗透环保思想,可见其构思精巧与独到。

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诗情画意,思想深邃,余韵悠长。

大爱无言,铁脊临危擎一柱;师恩比父,丹心护犊颂千秋。

这是一副敬献给谭千秋老师的挽联,此联高度颂扬了谭千秋老师在危难时刻挺身保护学生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不顾自身安危,用身躯保护学生而献出生命。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楹联解读小学生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楹联解读小学生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这是颐和园南湖岛月波楼的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白天幽径竹阴,下联说的是夜晚月下花影,大意是:小路两边幽竹茂盛,竹丛的影子投下来,路上像是铺满了或浓或淡的云。

入夜后,帘纱半卷,月光如泻,四周好像罩上一层薄纱,各种花木的影子印在窗帘上,深深浅浅的,很是好看。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其实没有具体意思,只是一种意境,形容秋天的景色,到了秋天树叶有红有绿,树有高有低,炊烟有淡有浓,有远有近,这就是秋天的景色。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刘凤诰《咏大明湖》,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宋代名园沧浪亭的美在于借景,通过内外两道长廊,集园内古典建筑、红花绿树、碧水青山等自然景色融一体。

沧浪亭石柱上的联语道出其中情趣:清风明月这样悠然的自然景色原本就是无价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眼前的流水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别有情趣。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字面意思就是:游览了五岳之后回来,就不想再看别的山了;而游览了黄山回来,就不想再看五岳了。

就是说在名山之中,五岳很美,而黄山更美。

也可理解为:黄山集五岳的特点于一身: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嵩山之峻峭,恒山之幽丽,衡山之秀美。

要欣赏大山,看黄山就够了,其他山都可不看。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这是已故的董必武先生1965年1月游成都武侯祠的题联。

上联摘录杜甫《蜀相》诗原句,意思是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于隆中(今湖北襄阳),不辞辛劳地向他请教平治天下的大计。

诸葛亮提出的策略具见于《隆中对》,主要是分析天下大势,先取荆州、益州、安抚南方,内修政治,外联东吴,北伐曹魏,统一全国。

下联是作者赞美他们这番晤对,纵论古今大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奠定了以后事业的基础,古今传为美谈。

三岛春深云气暖;九霄地迥月明多。

(此联是故宫紫禁城养心殿西板门的一副春联)三座仙岛(蓬莱,瀛洲,方丈)春色深遂气息温和,高高的九霄之地辽远开阔明月高照。

山西晋祠牌匾楹联解释

山西晋祠牌匾楹联解释

山西晋祠牌匾楹联解释
嘿,你知道山西晋祠吗?那可是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的地方啊!晋祠里有好多好多的牌匾楹联,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故事。

比如说那块“水镜台”的牌匾,哇,那字写得可真是漂亮!就好像一
面镜子,清晰地映照着历史的痕迹。

这不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珍
贵记忆吗,虽然时光流转,但依然清晰地留在我们心里。

(例子:就
像我小时候第一次得到奖状,那开心的感觉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还有那副“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楹联,读起来气势磅礴!这
文字里蕴含的力量,不就像那些伟大的人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吗?(例子:就像秦始皇统一六国,那是多么
了不起的壮举啊!)
“圣母殿”的牌匾更是不用说了,它高高地悬挂在那里,让人一看就
心生敬畏。

这不就像我们心中的那个目标,虽然高高在上,但却激励
着我们不断努力去追求。

(例子:比如我一直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那就是我心中的“圣母殿”。


晋祠的牌匾楹联啊,那可真是太多了,每一个都能让你感受到历史
的厚重和文化的深沉。

它们就像是一本本打开的书,等待着我们去细
细品读。

在晋祠里漫步,看着这些牌匾楹联,就好像在和古人对话。

你能想
象吗?那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
我觉得啊,山西晋祠的牌匾楹联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仅是几个字、几句话,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应该好好地去保护它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的魅力!。

王家大院楹联赏析

王家大院楹联赏析

王家大院楹联赏析导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家风离不开好的家规家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同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山西晋商宅院,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后人留下诸多的匾文楹联。

这些文字,向我们展示了明清晋商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艺术品位、处世之道以及家风家训,向家族后辈以及普罗大众宣示着“修德”、“敬业”、“耕读”、“履和”等积极的处世理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悬挂在王家大院各院落内的楹联匾额,是王家大院装饰艺术上的又一大特色。

它们不仅增添了宅院的儒雅之气,还赋予了每幢院落妙不可言的精魂神韵。

这些楹联匾额材质丰富、形状多样,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接小编将按照参观的顺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中几幅有代表性的楹联。

01视履堡匾额:寅宾解释:“寅宾”在农耕时代是告诫人们要日出而作,清晨三时至五时,寅时也;寅时之宾,日出也。

寅宾者,恭恭敬敬,迎候日出。

现在的意思是恭恭敬敬地引导。

子 11~1 丑 1~3 寅3~5 卯5~7辰 7~9 巳9~11 午11~13 未13~15申 15~17 酉17~19 戌19~21 亥21~2302敦厚宅敦厚宅和凝瑞居是王氏兄弟的住处,其中敦厚宅是兄长居所。

匾额:履中蹈和楹联:根植悬瓮山下桂荣槐茂水出晋溪园中源远流长解释:“履中蹈和”本意是处世之道,这里意思应该是希望王家子孙“躬行中庸中和之道”。

敦厚宅前院匾额:法司马训楹联:铭先祖大恩大德恒以礼义传家风训后辈务实务本但求清白在人间解释:“法司马训”意思即为效法司马光故事训导后人。

整幅对联的意思是训教子孙不忘先祖恩德,要以礼义传家,保持人格清白,也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03敦厚宅后院楹联:静观星月感百年沧海桑田神思造化乐四时春华秋实解释:这一联说的应该是主人的人生感悟,日月星辰之永恒,世事变化之无常;天地造化之有情,喜春种秋收之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英华园学校成立于1999年,共分为“两园(英华实验第一幼儿园、英华实验第二
幼儿园)、六校(英华实验小学、英华实验初级中学、英华实验高级中学、英华职业学校、英华艺术学校、英华国际语言培训学校),属东营市教育局直属管理,占地210亩,是黄河三角洲地区规模最大、建校最早的全日制寄宿式民办学校。

建校14年来,我校非常注重传统文化,国学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楹联文化更是在这里生根发芽,为了让孩子们喜闻乐见,老
师们把楹联编成楹联歌,每天楹联歌的的旋律都会和孩子们相约课间。

博园,在诗书画廊的中央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博园。

走进园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文化墙,墙上是《少年中国说》的片断。

下面请领导老师们一起跟随我的脚步细细地观看广场周围的青石板图文,全场青石板上刻绘内容丰富,都是由老师们精挑细选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作品,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现祖国文化的精髓。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精心镌刻的《成语故事》图,《二十四孝》图,百善孝为先,我校一直非常推崇孝心教育,把孝心教育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我们从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再次认识到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善待父母。

《励志故事》中包含了许多经典名作,大禹治水、苏武牧羊、林则徐虎门硝烟等,教给我们的是爱国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为国为家忘我贡献精神。

《英雄少年》中的司马迁、孔融、曹冲都是同学们非常敬佩的小英雄。

这里雕刻的是《中国十大名著》,十大经典,这些都让老师和同学们在了解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的兴趣。

映入我们眼前的还有我们正在建设中的国防教育基地,右侧则是我们的乒乓球活动基地,这里不仅是同学们课间休息的乐园,更充实了我们的课余知识和课余生活。

2、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英华书院。

“英华书院”落成于2005年6月1日。

书院石墙上面共刻有真草隶篆行等多种字体,镌刻着历代书法大家的名帖,下面辅着青石板,青石板上的一个个小洞是储水所用,同学们可以以水代墨,以笔蘸水,临帖而练,(边解说边演示)老师同学们抬头看字,低头练字,从国粹中启迪才思,从学习中发现乐趣,是我们休闲之余读书练字的好去处。

现在我们来到了书院的正门,正门两侧是王保理校长亲笔题写的对联“兰秀菊华镂月裁云,百卉含英灵珠荆玉”,教育我们用手中之笔启智慧之门,窥国学之奥,觅成功之诀。

在这幅对联中,英华相对,校名暗藏其间。

书院里边是一片枣园,看,现在园内绿意葱茏,绿色的枝叶与墙头的黄色琉璃瓦互相映衬,一派生机,更加衬托了
英华书院的文采与风华。

3、礼堂红色
4、现在请容许我引领大家走进文化公园,欣赏一下文化公园的处处美景。

文化公园建于2002年,占地约8000平方米,设计独具匠心,展示了“青山秀水出圣人”的别致景象,整个园子里浓缩着齐鲁大地的名山胜水,集结着两千年的浓厚文化精髓。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游览。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园内著名景点之一——圣园。

在我们前方巍然屹立的是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和孙子的雕像,两位圣人若有所思、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讲学,教育后人。

在我们左右两侧的石壁上分别雕刻着《论语》二十篇一万六千余字和《孙子兵法》十三章六千
余字,供老师和同学们阅读和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

(各位领导、老师可以细细观赏一下)
下面请各位领导老师跟随我一起沿着圣人的脚步,穿过面前绿树成荫的小路,正前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园内最具古香古韵的读书台,读书台中央是王保理校长的亲笔题词“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它由汉白玉砌成,分上下两层,每一层的护栏上刻有梅、兰、松、菊的浅浮雕,栩栩如生。

护栏周边是用真、草、隶、篆、行五种字体篆刻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散文等内容共八万余字,并将团中央印发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十二本书篆刻于两侧。

(各位领导老师可以登上读书台进一步观看)早读、课外活动时间,这儿就是我们的天堂,同学们三两成群的,有的看书,有的高声朗读,还有的浏览、学习喜欢的古诗词,小小的读书台将中国几千年的经典古文化浓缩其中,也将我们老师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融入其间。

非常高兴能为各位领导老师继续介绍园内景观——墨水湖,从上空俯视,墨水湖环绕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沿着鹅卵石铺就的石路,我们来到了芳香四溢的花园,园中心是由松柏围成的“爱我中华”四个大字,四周的凭栏是仿真槐枝和竹子,有“胸有成竹”之说,时刻教育着我们要为实现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接下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石拱桥,称为劝学桥,桥两侧刻有“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弘扬民族文化,诚信满园师生”的文字,激励每一位英华学子行古人风,做君子事,立鸿鹄志。

还有十二生肖园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生肖园的后面是百草园,园内翠意葱茏,四季如春。

在这青山绿水间,我们俯视皆知识,放眼皆文化。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亭子称之为兰亭,兰亭的护栏、石桌、石凳上古诗韵文相映成趣,在我们课后休闲时间也能感受到古人文化的熏陶。

在前方,大家看到的是长约36米的黉艺长廊。

长廊内雕刻了芥子园画选,前方是大师名家的书法巨作,再往前是整套的《清明上河图》,雕工精湛,让我们领略了名画的风采。

现在,我们来到长廊外侧,这里是用甲骨文、
金文、隶书、唐楷等各种字体演绎的名人字画,风格别致,意境悠远。

文化公园历时五年建成完工,在这里凝聚着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关心学校发展的热心人士的心血,承载着英华园对圣人的敬仰,是英华园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精神尽的微薄之力,向师生传授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同学们的坚韧性格,激发同学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之情。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匠心独具的设计全部出自王校长的构思,我校所有的石刻文化,无论是字还是画,都是学校教职工自己制作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