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有机肥腐熟度评价指标

有机肥腐熟度评价指标

有机肥腐熟度评价是衡量有机肥料经过堆肥或腐熟过程中是否达到适合施用的程度的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有机肥腐熟度评价指标:
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评价有机肥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般认为,腐熟有机肥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40%左右。

2.碳氮比(C/N比):碳氮比是评价有机肥腐熟性的重要指标。

腐熟程度高的有机肥,其C/N比会较低,通常在10:1至20:1之间。

3.有机质含量:腐熟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通常较高,说明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较为完全。

4.pH值:腐熟有机肥的pH值应接近中性或偏碱性,适合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

5.氮、磷、钾含量:通过分析有机肥中的氮、磷、钾含量来评价其腐熟程度。

腐熟程度高的有机肥,其养分含量会更加平衡和稳定。

6.味道和气味:腐熟有机肥通常具有稳定的土壤气味,不具有刺激性或难闻的气味。

7.微生物活性:有机肥腐熟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微生物活性。

腐熟有机肥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活性,表明堆肥过程中生物降解的程度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指标仅作为评价有机肥腐熟度的参考依据,综合评价更为准确。

同时,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对应的理想腐熟度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的有机肥类型和使用目的进行适当调整和考虑。

有机肥含量标准

有机肥含量标准

有机肥含量标准有机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有机肥的含量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肥的含量标准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方面,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有机肥的含量标准。

首先,有机质含量是评价有机肥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机质含量高的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还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的有机肥,可以被称为优质有机肥,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具有显著效果。

其次,有机肥的养分含量也是评价有机肥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养分含量高的有机肥,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一般来说,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因此有机肥中氮、磷、钾的含量是评价有机肥优劣的重要指标。

除了氮、磷、钾之外,有机肥中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如锌、铜、铁等,这些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有机肥中养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有机肥的肥效。

最后,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由于一些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被用作有机肥原料,其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的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严格控制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以保证有机肥对土壤和植物的安全。

总的来说,有机肥的含量标准是农业生产中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定,合格的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但是如果有机肥的含量不达标,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可能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农民在选择和使用有机肥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肥,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健康。

有机肥执行标准是多少

有机肥执行标准是多少

有机肥执行标准是多少有机肥是指由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经过腐熟发酵而成的肥料。

有机肥作为一种天然的肥料,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的效果。

因此,有机肥的执行标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有机肥的执行标准到底是多少呢?首先,有机肥的执行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严格执行的。

根据《有机肥生产和应用管理办法》,有机肥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具体来说,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30%,氮、磷、钾含量分别应不低于1.5%、1.0%、1.0%,并且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这些指标的制定旨在保证有机肥的质量,确保其对土壤和作物的安全。

其次,有机肥的执行标准还包括了生产和使用的规范。

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原料的来源和质量,保证发酵过程的卫生和稳定性,防止有机肥中含有有害物质。

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量和方法施用,避免过量使用或者不当使用导致的土壤污染和作物品质问题。

这些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保障有机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再次,有机肥的执行标准还需要依托于相关的监督和检测体系。

国家和地方应当建立健全的有机肥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对有机肥生产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同时,应当加强对有机肥质量的检测和评价,确保有机肥符合执行标准,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权益。

综上所述,有机肥的执行标准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推动有机肥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有机肥执行标准体系,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国标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国标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国标有机肥是指经过生物转化处理,由动植物废弃物、人畜粪便等原料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也是评价有机肥肥效的重要因素。

那么,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国标是多少呢?根据我国《有机肥料生产和使用管理条例》,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应当达到45%以上。

同时,该条例还规定了有机肥料的其他指标,如氮、磷、钾含量、总营养元素含量等。

具体的规定如下:1.有机质含量:≥45%2.氮、磷、钾含量(1)总氮含量:≥1.5%,有标明氨态氮时,≥0.8%(2)有效磷酸二氢钾含量:≥1.5%(3)有效钾氧化钾含量:≥1.5%3.总营养元素含量:≥5%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是有机肥的最低标准,只有达到了这些标准,才能被认定为有机肥。

而且,不同类型的有机肥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如堆肥、腐殖酸肥的要求可能比较宽松,而粪肥、饲料残渣等有机肥的标准则更为严格。

因此,在购买有机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肥料。

那么,为什么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这么重要呢?有机质是指含有碳、氢、氧等元素的复杂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

在有机肥中,有机质的含量越高,说明该肥料中含有越多的有机物质成分,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就越好。

同时,有机质还能调节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提高抗逆性等。

因此,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是评价其肥效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国标为45%以上,而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有机肥的肥效,还与土壤质量、农作物品质等相关。

因此,在使用有机肥时,要选择真正能够满足标准的正规有机肥品牌,切勿贪图便宜,购买劣质有机肥。

这不仅会浪费农民的宝贵资金和劳动力,还会对土壤和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有机肥含量标准

有机肥含量标准

有机肥含量标准有机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其含量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机肥含量标准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含量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有机质含量是衡量有机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机质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的有机肥属于优质有机肥,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而有机质含量低于15%的有机肥则属于劣质有机肥,施用效果较差,甚至可能引起土壤污染。

因此,有机质含量标准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有机肥进行科学制定,以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施用效果。

其次,养分含量是评价有机肥肥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养分含量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

合理的养分含量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氮、磷、钾的含量分别在2%以上、1%以上和1%以上的有机肥属于高养分含量的有机肥,适合作为基肥使用。

而养分含量低于这个标准的有机肥则适合作为追肥使用。

因此,养分含量标准的制定应当考虑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和不同土壤的养分状况,以保证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最后,微生物含量是评价有机肥成熟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微生物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有机肥的发酵成熟和施用效果。

一般来说,微生物含量在1亿个/g以上的有机肥属于高微生物含量的有机肥,发酵成熟,施用效果好。

而微生物含量低于这个标准的有机肥则发酵不充分,施用效果差。

因此,微生物含量标准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有机肥进行科学制定,以保证有机肥的发酵成熟和施用效果。

综上所述,有机肥含量标准是保证有机肥质量和施用效果的重要依据。

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含量是有机肥含量标准的重要内容,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和不同农作物的需求进行科学制定,以推动有机肥的生产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机肥含水率标准

有机肥含水率标准

有机肥含水率标准
摘要:
一、有机肥的概念
二、有机肥的含水率标准
三、有机肥含水率对作物的影响
四、如何保持有机肥的含水率
正文:
有机肥是一种通过有机物质发酵、腐熟而成的肥料,包括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化学有机肥等。

有机肥的含水率是评价其质量和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含水率标准也不同。

生物有机肥的含水率标准一般在50%-60% 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使用效果。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含水率标准一般在20%-30% 之间,过高会导致肥料结块,影响施肥效果。

化学有机肥的含水率标准一般在10%-20% 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肥效。

有机肥含水率对作物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含水率过高会导致肥料中的养分流失,对作物生长不利;含水率过低则会导致作物根系缺氧,影响其正常生长。

因此,保持适宜的含水率对作物生长非常重要。

要保持有机肥的含水率,首先要储存条件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

其次,施肥时要根据土壤含水率和作物需求进行适量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含水率下降。

有机肥的主要技术指标

有机肥的主要技术指标

有机肥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机肥是一种由有机物质转化而来的肥料,它具有多种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对于评价有机肥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有机肥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是评价有机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机质是指有机肥中的可分解有机物质的总量。

有机质含量越高,说明有机肥中的养分和微量元素也相对较高,对土壤的改良和植物的生长起到更好的作用。

二、全氮含量全氮含量是有机肥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有机肥中的重要养分之一。

全氮含量高的有机肥能够提供更多的氮素供植物吸收利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三、磷含量磷是植物所需的另一种重要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有机肥中的磷含量越高,对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更好的效果。

四、钾含量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第三大营养元素,对于促进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有机肥中的钾含量高,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钾元素,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微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一类元素,包括铁、锰、锌、铜、硼、钼等。

虽然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量很少,但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有机肥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高,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微量元素,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六、C/N比C/N比是有机肥中碳和氮的比值,也是衡量有机肥的成熟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C/N比适宜的有机肥能够提供充足的氮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又能保持土壤的稳定性,避免氮素的损失。

七、水分含量有机肥中的水分含量对于储存和使用有机肥都具有重要影响。

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有机肥发酵不充分,降低肥料的效果;水分含量过低则会导致有机肥难以施用。

因此,有机肥的水分含量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以确保肥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总结起来,有机肥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微量元素含量、C/N比和水分含量。

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有机肥的养分含量、肥效特点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信息,对于选择和使用有机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有机肥检验方法

有机肥检验方法

有机肥检验方法有机肥是指以动植物粪便、秸秆、落叶等为原料,通过发酵、堆肥等方法制成的肥料。

由于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有机肥的原材料来源复杂、生产工艺不一,其质量也存在差异。

为了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检验和监管。

本文将介绍有机肥的检验方法。

一、有机质含量测定有机质含量是评价有机肥质量的重要指标。

测定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是干燥加热法和酸碱滴定法。

其中,干燥加热法是将制成的有机肥样品干燥至恒重,然后加热烘干,再称重计算出有机质含量。

酸碱滴定法则是将有机肥样品与硫酸、盐酸等强酸处理,使其中的有机质转化为酸性物质,然后用碱溶液滴定酸度,计算出有机质含量。

二、氮、磷、钾含量测定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也是有机肥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测定其含量的方法主要有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色法等。

其中,色谱法是将有机肥样品转化为气态样品,通过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得出各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则是将有机肥样品中的各元素原子化,然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

比色法则是将有机肥样品中的氮、磷、钾与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通过比色计测定其含量。

三、微生物数量测定有机肥中的微生物数量是评价有机肥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厌氧培养法、平板计数法等。

其中,厌氧培养法是将有机肥样品置于无氧条件下培养,利用培养皿中的指示剂来检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平板计数法则是将有机肥样品按照一定的稀释倍数均匀涂布于培养皿上,然后计数培养皿中微生物的数量。

以上是常用的有机肥检验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有机肥类型和检测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速效钾的测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肥料速效钾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泥质有机肥料中速效钾含量的测定。

2 引用标准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及试验方法3 方法原理用稀硝酸提取植物茎叶及粪肥中的钾素和泥土中可转化为作物利用的缓效钾(含速效钾),用火焰光度法进行测定。

4 试剂所用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第5章中三级水的规格。

4.1 硝酸:1mol/L溶液量取62.5mL硝酸(GB/T 626,化学纯)用水稀释至1L。

4.2 钾标准溶液:0.1mg/mL称取0.1907g经110℃烘干2h的氯化钾(GB 646,优级纯)溶于水中,定容至1L。

此溶液1mL含钾(K)0.1mg,贮于塑料瓶中。

5 仪器、设备通常用实验室仪器和5.1 火焰光度计。

5.2 调压电炉:1000W。

5.3 高型烧杯(250mL)或三角瓶(150mL)。

5.4 容量瓶:250mL。

6 试样的制备取风干的试验室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约100g,粉碎,全部通过1mm孔径筛,装入样品瓶中,备用。

7 分析步骤7.1 试样溶液制备称取试样5.00g,置于高型烧杯或三角瓶(5.3)中,加入50.0mL硝酸溶液(4.1)(样液比为1∶10),盖上表面皿或插上小漏斗,在电炉上微煮沸10min,趁热过滤入250mL容量瓶中,用热水洗涤4~5次,冷却后用水定容。

此溶液直接用火焰光度计测定。

同一试样做两个平行测定。

7.2 空白溶液制备除不加试样外,应用的试剂和操作步骤同7.1。

7.3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钾标准溶液(4.2)0,5.00,10.00,15.00,20.00mL分别置于5个50mL容量瓶中,加10.0mL硝酸溶液(4.1),用水定容。

此溶液为1mL 含钾(K)0,10.00,20.00 ,30.00,40.00μg的标准溶液系列。

在火焰光度计上用空白溶液调节仪器零点,以标准溶液系列中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调节仪器满度至80分度处,测量其他标准溶液,记录仪器示值。

根据钾浓度和仪器示值绘制校准曲线或求出直线回归方程。

7.4 测定将制备的试样溶液(7.1)与标准溶液系列同条件上机测定。

每测量5个样品后须用标准溶液校正仪器。

8 分析结果的表述速效钾(K)含量以mg/kg表示,按下式计算:速效钾(K)=c·V/m式中:c── 由校准曲线查得或由回归方程求得测定液钾浓度,μg/mL;V── 测定体积(250mL);m── 称取试样质量,g。

所得结果保留整数。

9 允许差9.1 两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9.2 两平行测定结果的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二、速效磷的测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有机肥料速效磷的柠檬酸浸提-钒钼黄比色法。

本标准适用于含泥质有机肥料中速效磷含量的测定。

2 引用标准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及试验方法3 测定原理柠檬酸是一种弱酸,它提取的磷被认为对作物有效。

在一定酸度下,溶液中的磷与偏钒酸盐和钼酸盐作用,形成黄色三元杂多酸。

在一定范围内其黄色深浅与磷的浓度正相关。

4 试剂所用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

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 第五章中三级水的规格。

4.1 硫酸(GB 625)。

4.2 柠檬酸:2%(m/V)溶液称取20g柠檬酸(HG 3—1108)溶于水并稀释至1L。

此液使用前配制。

4.3 硫酸:5%(V/V)溶液吸取5mL硫酸(4.1)缓缓加入到90mL水中,冷却后加水至100mL。

4.4 氢氧化钠:10%(m/V)溶液称取10g氢氧化钠(GB 629)溶于100mL水中。

4.5 钒钼酸铵试剂A液:称取25g钼酸铵(GB 657)溶于400mL水中;B液:称取1.25g偏钒酸铵(HG 3—941)溶于300mL沸水中,冷却后加250mL硝酸(GB 626),冷却。

在搅拌下将A液缓缓倾入B液中,用水稀释至1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

4.6 二硝基酚指示剂:0.2%(m/V)溶液称取0.2g2,4或2,6-二硝基酚溶于100mL水中。

4.7 磷标准贮备溶液:0.1mg/mL称取0.4390g经105℃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GB 1274),用水溶解后,转入1L容量瓶中,加入5mL硫酸(4.1),冷却后加水定容。

此溶液1mL含磷(P)0.1mg。

4.8 磷标准溶液:50μg/mL吸取50.0mL磷标准贮备溶液(4.7)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此溶液1mL含磷(P)50μg。

5 仪器、设备通常用实验室仪器和5.1 天平:感量0.01g。

5.2 振荡机(往返式,160~170r/min)或其他相同效果的振荡机。

5.3 分光光度计。

6 试样的制备取风干的实验室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约100g,粉碎,全部通过1mm孔径筛,装入样品瓶中,备用。

7 分析步骤7.1 试样溶液制备称取试样5.00g置于200mL塑料瓶或250mL三角瓶内,加入100.0mL25±1℃的柠檬酸溶液(4.2),加塞,在25±1℃下振荡30min,用无磷滤纸干过滤入干燥的三角瓶中,弃去最初少量滤液。

同一试样做两个平行测定。

7.2 空白溶液制备除不加试样外,应用的试剂和操作步骤同7.1。

7.3 校准曲线绘制吸取磷标准溶液(4.8)0,1.00,2.00,3.00,4.00,5.00,6.00mL 于7个50mL容量瓶中,加入与吸取试验溶液等体积的空白溶液,加水至30mL左右,加入2滴2,4或2,6-二硝基酚指示剂溶液(4.6),用氢氧化钠溶液(4.4)和硫酸溶液(4.3)调节溶液至刚呈微黄色,加入10.0mL 钒钼酸铵试剂(4.5),摇匀,加水定容。

此溶液为1mL含磷(P)0,1.00,2.00,3.00,4.00,5.00,6.00μg的标准溶液系列。

在室温15℃以上条件下,放置20min后(最长不超过4h),在分光光度计上波长440nm处用2cm光径比色皿,以空白溶液调节仪器零点,进行比色,读取吸光度。

根据磷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或求出直线回归方程。

7.4 测定吸取5.00mL试样溶液(7.1)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30mL左右,与标准溶液系列同条件显色、比色,读取吸光度。

8 分析结果的表述速效磷(P)含量以mg/kg表示,按下式计算:速效磷(P)=c·V·D/m式中:c── 由校准曲线查得或由回归方程求得显色液磷浓度,μg/mL;V── 显色液体积,50mL;D── 分取倍数,试样提取液体积/分取体积,100/5;m── 称取试样质量,g。

所得结果保留整数。

9 允许差9.1 两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9.2 两平行测定结果的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三、有机肥料有机物总量的测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灼烧法测定有机物总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有机肥料中有机物总量的测定。

2 方法提要试料经525℃灼烧,除去有机质,灼烧前后的烧失质量差,即为有机物总量。

3 仪器、设备通常实验室用仪器和3.1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2 粗天平:感量0.01g。

3.3 电热恒温干燥箱:能控制温度105±2℃。

3.4 高温电炉:有高温计且可控制炉温525±10℃。

3.5 电炉:800W,温度可调控。

3.6 水浴锅。

3.7 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干燥剂。

3.8 瓷坩埚:容积50mL,具盖。

4 样品的制备4.1 一般固体试样的制备取风干的实验室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约100g,粉碎,全部通过1mm孔径筛,装入样品瓶中备用。

4.2 粪尿类、尿类样品的制备取充分混匀的实验室样品约300mL,装入样品瓶中备用。

5 分析步骤5.1 将瓷坩埚(3.8)放入高温电炉(3.4),瓷坩埚盖斜放,在525±10℃下灼烧30min。

取出,稍冷约1min,移入干燥器(3.7)中平衡30min,取出称量。

再放入高温电炉(3.4)在525±10℃灼烧10min。

取出,同上条件冷却、称量,直至两次质量之差小于0.5mg,即为恒重。

5.2 称取试样(4.1)2~3g,精确至0.001g,平铺于已知质量的瓷坩埚(5.1)中,于105±2℃电热恒温干燥箱(3.3)内(坩埚应置于烘箱温度计球部近水平位置,且不靠近烘箱内壁)烘8h。

取出放入干燥器(3.7)中平衡30min,取出称量。

5.3 称取试样(4.2),粪尿类10g或尿类50g,精确至0.01g,置于已知恒重的瓷坩埚(5.1)中,先在水浴锅上蒸干,再放入105±2℃电热恒温干燥箱(3.3)内烘4h。

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平衡30min,取出称量。

5.4 将装有试料的瓷坩埚(5.2)或(5.3)放在电炉(3.5)上,瓷坩埚盖斜放,让试料小心缓慢炭化,在炭化过程中应在较低温度状态下灼烧至无烟,然后升高温度灼烧至试料呈灰白色,再放入高温电炉(3.4)内,瓷坩埚盖斜放,于525±10℃灼烧6h。

取出稍冷1min,移入干燥器(3.7)中平衡30min,取出称量。

6 分析结果的表述有机物总量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下式计算:有机物总量(烘干基)=〔(m1-m2)/(m1-m0)〕×100 (1)有机物总量(风干基)=〔(m1-m2)/m〕×100 (2)有机物总量(湿基,液肥)=〔(m2-m0)/m〕×100 (3)式中:m── 称取试样的质量,g;m0── 瓷坩埚质量,g;m1── 灼烧前瓷坩埚及内容物质量,g;m2── 灼烧后瓷坩埚及内容物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一位小数。

7 允许差7.1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7.2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符合下表要求:有机物总量,%绝对差值,%<50 ≤0.5≥50 ≤1四、种子发芽率实验一般种子发芽率在50%以上则表示有机肥基本腐熟。

以小青菜种子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步骤如下:①准备两个培养皿,分别放入一张滤纸,编号1号,2号。

②在1号培养皿中倒入有机肥浸提液30ml,2号培养皿中倒入30ml的清水。

③每个培养皿中撒入20粒种子,21℃下恒温培养2天。

④记录1,2号中发芽种子数分别为a,b。

记录1,2号种子平均根长分别为c,d。

⑤种子发芽率=[(a/20)*c]/[(b/20)*d]*100%种子发芽率(G1)是最具说服力的堆肥腐熟度指标,以GI>85%时为基准,通过对比确惫僦腐熟度的快速测定指标闽值及临界值:WSC含量下降到O.3%~O.6%时;或水溶性NH4+-N下降为200~300mg/kg 时;或E4,E6下降到1.5~1.9之间时,可以认为堆肥已经完全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