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ASTM D1298-99密度、相对密度_比重_或API重度的标准方法

ASTM名称:D1298-99API MPMS章节号:9.1IP:160/99密度计法测定石油产品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重度的标准试验法本标准按固定名称D1298进行发布,后面紧跟的数字指的原标准被采纳的年限或修订年限。
括号内的数字指的是最近推荐的年限。
黑体e指自从最后修订或推荐后版本存在变化。
1 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试验室使用玻璃密度计测定原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石油产品或通常条件下Reid蒸汽压小于等于101.325kPa(14.696psi)的液体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重度。
1.2本标准可测指定温度或其他任意温度下的密度,测定结果可通过石油换算表修正成为指定温度下的密度,非指定温度下所得到的示值是密度计读数而不是测定密度。
1.3通过石油换算表密度、相对密度或API重度值可转换为其他温度下相当的单位。
1.4附件A1包含本测试方法所用仪器校验的步骤。
1.5本标准未涉及使用本方法过程中的安全考虑(如果有)。
建立和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是采纳本标准用户的职责。
在采纳本标准前用户应确定采用本标准的局限性。
2 参考文档2.1 ASTM标准D97 石油产品倾点测试法D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法(Reid法)D1250 石油换算表指南D2500 石油雾点测试法D3117 蒸馏原油析蜡点测定法D4057 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D4177 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法D5854 石油和石油产品液体样混合和处置方法E1 ASTM温度计规范E100 ASTM密度计规范2.2石油标准协会IP 389 差热分析(DTA)或差热扫描(DSC)法中度蒸馏石油的析蜡点(WAT)的确定IP标准方法手册,附录A,IP标准温度计规范2.3ISO标准ISO 649-1 一般用途玻璃密度计——第一部分:规范3 术语3.1本标准特定术语的定义3.1.1密度,n:15℃、101.325kPa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单位为kg/cm3。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概述

n
t m
xiti
i1
中平均沸点tme(℃):
t tm tcu
me
2
P28换算
三、密度和相对密度 (一)石油及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定义:该油品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单位为g/cm3或kg/m3 。
油品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其密度也 随之变小,提及密度时应标明温度。
标准密度:我国规定油品在20℃时的密度为其标
表征油品的粘温性质的指标有两种: 粘度指数(简称VI)
H油:人为规定粘温性质良好的宾夕法尼亚 原油所有窄馏分的粘度指数均为100。 L油:人为规定粘温性质差的德克萨斯海湾 沿岸原油所有窄馏分的粘度指数均为0。
当VI为0~100时: VI L U 100
LH
当VI≥100时:VI 10N 1 100
0.00715
N lgH lgU lgY
式中:U—试样在40℃时的运动粘度 Y—试样在100℃时的运动粘度 H—与Y相同的H标准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 L—与Y相同的L标准油在40℃时的运动粘度
粘度指数VI越大,表明油品的粘温性质越好。
粘度比 50℃时的运动粘度与100℃时的运动粘度的 比值。对于粘度水平相当的油品 ,粘度比 越小,表示该油品的粘温性质越好。
0.80
0.75
烷烃
0.70
0.65
6
7
8
9
10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图3-1 各族烃类的相对密度
比较各种烃类的相对密度: 碳数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烃类,
➢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同族烃类,随着碳数的增加:
➢正构烷烃的相对密度增加 ➢正烷基环己烷的相对密度增加 ➢正烷基苯的相对密度减小
ASTM D4052-18 数字式密度计标准 中文

名称:D4052-18用数字式密度计测定液体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的标准试验方法本标准以固定名称D4052发布;紧接在指定之后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如果是订正,则表示最后订正的年份。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上次重新批准的年份。
上角标(')表示自上次修订或重新批准后的编辑更改。
这个标准已经被美国国防部的机构批准使用。
该标准已被美国国防部的机构批准使用。
1.范围1.1 本试验方法包括使用手动或自动进样设备,测定石油馏分油和稠油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和在试验温度下可作为液体正常处理的稠油。
本试验方法的应用仅限于在试验温度下,总蒸汽压(参见测试方法D5191)通常低于100kpa,粘度(参见测试方法D445或者D7042)通常低于15000mm2 /s的液体。
然而,总蒸汽压限制可以扩展到> 100kpa,前提是首先确定U形振荡管中没有气泡形成,这可以影响密度测定。
本方法可测试的产品包括:汽油和汽油-氧合混合物、柴油、煤精、碱性燃料、蜡和润滑油。
1.1.1蜡和高粘度样品未纳入1999年实验室间研究(ILS)样品集,用来确定该方法的当前精度声明,因为分析了当时在15°C的测试温度下评估的所有样品。
蜡和高粘性样品需要一个升温的温控过程,必须确保引入液体试样以进行分析。
有关1999年ILS的更详细信息,请参阅该方法的精度和偏差部分和注9。
1.2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参照6.3或6.4中手动引入样品的仲裁方法,视样品类型而定。
1.3检测不透明样品时,以及不使用能够自动检测气泡的设备时,应制定适当的程序,以确定样品池中是否存在气泡。
原油样品中密度的测定采用D5002试验方法。
1.4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以SI单位表示的值为标准。
密度的公认计量单位为克/毫升(g/mL)或千克/立方米(kg/m3)。
1.5本标准并非旨在解决与使用本标准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如果有的话)。
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健康和环境规范,并在使用前确定法规限制的适用性。
石油及油品基础知识

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其液面上的蒸汽呈 平衡状态,这时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 蒸汽压,简称为蒸汽压。
22
(1)纯烃蒸汽压
蒸汽压仅取决于温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蒸汽压与温度间的关系可用克-克方程表示:
d ln P HV
dT
RT 2
Hv :摩尔蒸发热,J/mol ; P :化合物在T 时的蒸汽压,
有时也可根据产品规格要求,以98%或97.5%时 的馏出温度来表示终馏温度。
在大多数液体燃料规格中,只要求测定其具有代表 性的10%,50%和90%的馏出温度及干点。
以气相馏出温度为纵坐标,以馏出体积分数为横坐标作 图,即可得到该油品的蒸馏曲线。
其中10%到90%这段很接近直线,用蒸 馏曲线的10%到90%之间的斜率来表示该 油品沸程的宽窄,即当石油馏分的沸程愈宽 时,其蒸馏曲线的斜率愈大。
原油名 称
含硫量 m%
第一关键馏 分d420
第二关键馏 分d420
原油的关键 馏分特性分
类
建议原油 分类命名
大庆 混合
克拉 玛依
胜利 混合
大港 混合
0.11
0.814
0.850
(K=12.0) (K=12.5)
石蜡基
低硫石蜡基
0.04
0.828
0.895
(K=11.9) (K=11.5)
中间基
低硫中间基
Pa R :摩尔气体常数, 8.314J/(mol K); T: 温度, K
23
实际应用中,用经验方法程来计算纯 烃的蒸汽压(如Antoine方程:)
ln P A B T C
式中 A、B、C是与烃类有关的常数,可 从有关数据手册查得,此式的使用范围在 1.3~200kPa。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及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
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
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
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平安问题都提出建议。
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平安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2.1 ASTM标准: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2.2 API标准MPMS Chapter 8.1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057〕MPMS Chapter 8.2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177〕MPMS Chapter 8.3石油及石油产品混合和处理方法〔ASTM Practice D 5854〕2.3 石油学会标准IP 389 中间馏分燃料油蜡出现温度〔WAT〕的差热分析〔DTA〕和差示扫描量热〔DCS〕测定法IP Standard Methods Book,附录A,IP标准温度计规格2.4 ISO标准ISO 649-1 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密度比重计—Part 1:规格3 术语3.1此标准特指术语的定义:API比重,n—以60℉时的比重为函数的特殊方程如下:ºAPI = 141.5/〔60℉时的比重〕- 131.5〔1〕.1 Discussion—没有规定参考温度,定义中包含了60℉。
浅谈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浅谈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在当前的油品检测领域中油品密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评价指标。
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的檢测结果出现一定不准确的现象。
本文主要就当前整个油气检测领域中石油以及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检测手段以及检测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石油以及石油产品密度检测不精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标签:石油产品;液体石油;密度检测;不准确引言在实际针对石油产品数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石油产品以及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在炼厂指导生产装置操作的重要指标,而且石油密度同样也是进一步确定油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整个石油产品的销售领域中中石油密度指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实际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结果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实现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技术的进一步优化。
1 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检测标准以及检验手段分析1.1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的检验标准在实际针对石油产品以及液体石油产品密度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密度计法以及比重瓶法是非常重要的两种检验方法。
在当前针对石油以及液体石油产品内容进行测量《石油和液体石油电频密度测定法》是主要的依据。
而在实际针对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进行密度测评的过程检验比重瓶法检测结果的主要标准是《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测评法》。
在新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的过程中密度计法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检测方法,而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因此这也是当前在实际针对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密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主要的一种检验手段[1]。
1.2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检验手段分析测定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主要指的是针对产品的具体视密度以及标准密度来进行严格检测。
在实际进行检定的过程中,相关检测人员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充分借助专业的密度计,来针对具体产品的视密度进行测定,与此同时,还需要将最终视密度的检测结果经过转化后形成标准密度值。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2021修订版)

ASTMD1298-99є2名称:160/99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计法〕1 (吕晓华贺国庆张金龙新疆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本标准发布采用固定标示D1298:标示后的数字表示首次采用本标准的年份或最后一次对标准的修订年份。
破折号后的数字表示最近一次标准通过的年份。
上标є表示最近一次修订或通过时,编辑上的修改。
本标准使用已通过防护部代办处批准。
є1注-为了遵守ASTM-API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合同2007年10月脚本1和标准文本都做了编辑和修订。
警告的注释也于2002年10月移到了本标准的文本中。
є2注-2003年10月对表4内容作了编辑上的修改。
1.范围1.1本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使用玻璃密度计在实验室测定液体原油及雷德蒸汽压为101.325kpa 或小于该值的原油,石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物和非石油产品。
1.2通过密度计测得的数值既是在标准温度下的也是在其他温度下的测定值。
密度值既可以在标准温度下测定也可以在其他任意温度条件下测得。
在其他温度下的刻度读数〔视密度〕通过石油计量表修正为标准密度;在其他温度下的密度计读数仅是视密度而不是在标准温度下的密度值。
1.3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通过使用石油计量表可转化为标准温度下的其他单位的密度值。
1.4在Annex A1中为测定方法提供了一个数据修正和鉴定的程序。
1.5该标准不是为了单纯阐述各种平安因素,如果可能的话,建立与使用该方法有关的适当的既平安又健康的操作程序是使用该标准人员的责任。
因为确定标准的操作要比单纯使用更重要。
2.引用标准D97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2D323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2D1250石油计量表指南2D2500石油浊点检测法2D3117石油馏分浊点测定法3D4057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见API MPMS 8.1节〕3D4177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法〔见API MPMS 8.2节〕3D5854液体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混样法〔见API MPMS 8.3节〕4E1ASTM 温度计标准5E100ASTM密度计标准56MPMS8.1石油石油产品手工取样〔ASTM D4057〕MPMS8.2石油石油产品自动取样〔ASTM D4177〕MPMS8.3液体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手工混样〔ASTM D5854〕组成7IP389石油中馏馏分结晶蜡点测定法〔热重-差示扫描量法〕IP标准法读本,附录A,IP标准温度计说明。
SH-T 0604-2000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

SH/T 0604-2000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2185:1996《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对SH/T 0604-94《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测定法(数字密度计法)》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ISO 12185:1996在技术内容上有以下主要差异:1. 由于“蜡析出温度”的方法在我国目前较难实现,所以本标准未采用“蜡析出温度”的定义及相关内容。
2. 为了使用方便,本标准将ISO 12185:1996附录A中内容改为标准正文。
3. 为了使用方便,将英国石油学会(IP) 《石油和相关产品分析和试验方法标准汇编》(1999)附录G中的水密度表和附录H中的空气密度表作为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对SH/T 0604-94的技术内容作以下修订:1. 标准名称由原来的《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测定法(数字密度计法)》改为《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
2. 增加了用数字密度计测定原油密度的相关内容。
3. 删除了相对密度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薄艳红、林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4年10月。
1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e(U形振动管法)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U形振动管密度计测定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试验温度和压力下可处理成单相液体,其密度范围为600kg/m3~1100kg/m3的原油和石油产品。
本标准可用于任何蒸气压的液体,但要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样品在处理及密度测定过程中,保持成单相并没有轻组分损失和组成及密度改变。
注:如果使用石油计量表将测定的密度换算到标准温度下的密度,测定密度的温度应尽可能地接近标准温度。
这样可以将由于使用通用表而带来的不确定度减少到最小值。
本方法不能用于在线密度计的标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
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
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 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
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
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2.1 ASTM标准: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2.2 API标准MPMS Chapter 8.1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057)MPMS Chapter 8.2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177)MPMS Chapter 8.3石油及石油产品混合和处理方法(ASTM Practice D 5854)2.3 石油学会标准IP 389 中间馏分燃料油蜡出现温度(WAT)的差热分析(DTA)和差示扫描量热(DCS)测定法IP Standard Methods Book,附录A,IP标准温度计规格2.4 ISO标准ISO 649-1 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密度比重计—Part 1:规格3 术语3.1此标准特指术语的定义:3.1.1 API比重,n—以60℉时的比重为函数的特殊方程如下:ºAPI = 141.5/(60℉时的比重)- 131.5(1)3.1.1.1 Discussion—没有规定参考温度,定义中包含了60℉。
3.1.2 浊点,n—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冷却试样的过程中,蜡晶体出现使试样变得浑浊的温度,即为浊点。
3.1.3 密度,n—在15℃,101.325kPa下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以kg/m3作为标准单位。
3.1.3.1 Discussion—可能有一些产品或一些地方选用其他参考温度(如20℃)。
如kg/L或g/mL,很少作为首选单位。
3.1.4 观测值,n—在某温度,而不是参考温度下的观测值。
这些值仅仅是液体比重计读数,并不是其他温度下的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值。
3.1.5 倾点,n—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原油或石油产品试样在冷却过程中,能够连续流动的最低温度。
3.1.6 相对密度(比重),n—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液体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在相同或不同温度下的质量之比。
两个参考温度应明确说明。
3.1.6.1 Disccusion—常用参考温度包括60/60℉、20/20℃和20/4℃。
可能能找到废除使用的术语比重。
3.1.7 蜡出现温度(WAT),n—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原油或石油产品在冷却过程中,蜡固体开始形成的温度。
4 试验方法概要4.1 使试样处于规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液体比重计量筒中,将合适的液体比重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试样中,让其静置下来。
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液体比重计的读数和试样温度。
用石油计量表把观察到的液体比重计读数换算为参考温度下的密度。
如果需要,在试验过程中,可将液体比重计量筒及内装的试样一起放入恒温浴中,以避免在测定期间温度变动太大。
5 意义和应用5.1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的精确测量,对于密闭输送情况,从测量体积转化为参考温度下的体积或质量或者体积和质量,是必须的。
5.2 此试验方法非常适合测定低粘度透明液体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
如果允许足够长的时间使液体比重计达到平衡,也适用于粘稠液体的测定。
如果进行合适的弯月面修正,还可以用于测定不透明液体。
5.3 当用于散装油测量时,通过观测与散装油温度接近的试样的液体比重计读数,体积修正误差会减到最少。
5.4 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是影响原油质量和价格的因素。
然而,石油的此项性质并不能完全确定石油质量,除非与石油其他性质一起综合考虑。
5.5 密度是汽车、航空和航海燃料质量的重要指示,能影响存储、处理和燃烧。
6 仪器6.1 液体比重计:玻璃制,按照要求在比重计上刻有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的单位,应符合E 100或ISO 649-1的技术规格,有关要求见表1。
表1 推荐液体密度计单位范围刻度弯月面总范围每个单位间隔误差修正值密度,kg/m3(15℃)600 –110020 0.2 ±0.2 +0.3 600 –110050 0.5 ±0.3 +0.7 600 - 1100 50 1.0 ±0.6 +1.4相对密度(60/60℉)0.600 –1.1000.020 0.0002 ±0.0002 +0.00030.600 –1.1000.050 0.0005 ±0.0003 +0.00070.600 –1.1000.050 0.001 ±0.0006 +0.0014相对密度(60/60℉API)0.650 –1.1000.050 0.0005 ±0.0005 -1 - +101 12 0.1 ±0.16.1.1 使用者应确定本试验所用液体比重计的材料、尺寸、刻度误差能满足要求。
如果仪器上带有公认的标准化组织的校准合格证,则仪器应按照合格证进行分类,观察到的读数应按照合格证的规定进行合适的修正。
仪器应满足此试验方法的要求,如果仪器没有进过公认的标准化组织认证为合格,则将该仪器划为未认证仪器。
6.2 温度计:测量范围、刻度间隔、最大允许刻度误差见表2,应符合技术规格E 1或IP Appendix A。
6.2.1 可能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温度测量设备或系统,如果校准系统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总不确定度。
6.3 液体比重计量筒:由透明玻璃、塑料(见6.3.1)或金属制成,其内径至少比比重计外径大25mm,其高度应使应使液体比重计在使用中漂浮时,液体比重计底部与量筒底部的间距至少有25mm。
6.3.1 塑料制液体比重计量筒应不褪色、抗油样冲击,且材料不能受试样影响。
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不会变得模糊。
6.4 恒温浴:如果需要,其尺寸大小应能容纳装有试样的液体比重计量筒,使试样完全浸没在恒温浴液体表面以下,在试验期间,温控系统应能保持试验温度在±0.25℃以内。
6.5 搅拌棒:可选,玻璃或塑料制,长约400mm。
表2 推荐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刻度表格刻度误差℃-1 - +38 0.1 ±0.1℃-20 - +102 0.2 ±0.15℉-5 - +215 0.5 ±0.257 取样7.1 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非挥发性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取样应按操作规程D 4057(API MPMS Chapter 8.1)和D 4177(API MPMS Chapter 8.2)。
7.2 挥发性原油或石油产品取样,更适合按照操作规程D 4177(API MPMS Chapter8.2),用体积可变的取样器使轻组分的损失减到最少,而轻组分的损失会影响到密度测量的准确度。
将样品移出取样器,包括取样后转移试样到冷冻容器,需要特别小心使损失最少。
7.3 样品混合—混合试样是使用于试验的试样尽可能地代表整个试样所必须的步骤,但在混合操作中,应始终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
对含水或沉淀物的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混合,或含蜡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加热时,可能会引起轻组分损失。
7.3.1-7.3.4给出了一些保持样品完整性的指南。
7.3.1 RVP大于50kPa的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为减少轻组分的损失,样品应在原来的密闭容器中混合。
Note 1—在开口容器中混合挥发性试样,会引起轻组分的损失,从而影响所测密度值。
7.3.2 含蜡原油—如果石油的倾点高于10℃,或浊点(或WAT)高于15℃,在混合样品前,要加热试样到高于倾点9℃,或高于浊点(或WAT)3℃。
只要可能,为减少轻组分损失,样品应在原来的密闭容器中混合。
7.3.3 含蜡馏分油—样品在混合前,应加热到浊点3℃以上。
7.3.4 残渣燃料油—在样品混合前,把它加热到试验温度(见8.1.1和Note 4)。
7.4 有关液体试样的混合和处理的其他信息,见操作规程D 5854(API MPMS Chapter 8.3)。
8 试验步骤8.1 试验温度8.1.1 把试样加热到使它能充分地流动,但温度不能高到引起轻组分损失,或低到样品中的蜡析出。
Note 2—用液体比重计法测定的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在参考温度或接近参考温度时最精确。
Note 3—石油计量表中的体积、密度、相对密度、API密度的修正值,是基于许多典型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率得到的。
由于对每个计量表采用相同的系数编制,试样材料系数和标准系数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差别引起的误差,因而相同温度间隔的修正可使误差减到最少。
试验温度偏离参考温度的影响更大。
Note 4—要在被测样品物化性质合适的温度下试验得到密度计读数,这个温度最好接近参考温度。
当密度值是用于散装石油计量时,在接近散装石油±3℃下测定密度。
8.1.2 对原油样品,要加热到接近参考温度,或倾点9℃以上,或高于浊点3℃以上较高的一个温度。
Note 5—对原油样品,用50μL±5μL的试样进行修正,按照IP 389可以测出WAT。
按照IP 389得到的原油WAT准确度还没有确定。
9 仪器检定9.1 液体比重计和温度计的检定按照Annex A1的试验步骤。
10 试验步骤10.1 使比重计量筒和温度计的温度在试验温度的±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