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教育孩子的故事
比尔 盖茨传记

比尔盖茨传记比尔·盖茨传记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盖茨三世(William Henry Gates III),生于1955年10月28日,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和计算机科学家。
作为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盖茨被公认为电脑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对现代计算机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传记将为您展示比尔·盖茨的成长经历、创业历程以及他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一、成长与教育比尔·盖茨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出生并长大,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则是一个爱好志愿工作的人。
从小,比尔就表现出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并参与了家庭使用的第一台计算机的编程工作。
他在学校中表现出色,在高中时就获得了全美数学考试的满分成绩,这为他获得了进入哈佛大学的机会。
然而,盖茨在哈佛的两年学习中,他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编写程序上,而不是课堂上。
最终,他决定辍学并与合作伙伴保罗·艾伦共同创办了微软公司。
二、微软的崛起和成功微软公司成立于1975年,最初的主要业务是为计算机开发基于BASIC语言的解释器。
然而,真正推动微软崛起的是1980年代推出的DOS操作系统。
DOS操作系统迅速赢得了IBM的青睐,此后微软公司与IBM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1990年代初,盖茨看准了个人电脑市场的潜力,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其用户友好的界面使得个人电脑普及开来。
Windows从此成为微软的招牌产品,使得微软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而盖茨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
三、比尔·盖茨的慈善事业虽然盖茨通过微软公司获得了巨额财富,但他并没有把财富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和享乐。
相反,他致力于慈善事业,并成立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该基金会的目标是改善全球卫生、减少贫困、推动教育发展和支持科学研究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盖茨与妻子梅琳达在2010年加入了“捐献誓言”(Giving Pledge)运动,承诺将大部分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
关于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7篇

关于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7篇关于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7篇关于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精选篇1)莫泊桑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还记的初中课文中那个老水手于勒吗《我的叔叔于勒》正是出自他手,当然了还有《羊脂球》。
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他的贡献,其实他是一个很好色的人。
我们高中历史老师这个说过,越是那些性格乖张奇特的怪人越是在某些方面有独特认识。
然而无论多奇特的怪人都躲不过自然规律。
色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把刀。
他风流一辈子,仅仅43岁死于梅毒。
他看到弟弟“艾尔维德莫泊桑”的墓碑时,一下子就崩溃了,他说墓里卖的是他自己,他歇斯底里地大放悲声,他彻底疯了,成了不折不扣的狂人。
莫泊桑发病频率高,头疼不能思维,风湿痛得他颤颤巍巍,眼睛也看不见,但他顽强地写作。
当乙醚和嘛啡都难以止疼时,他便想自杀,他割喉自杀未死,想用枪自杀,可枪中子弹已被家人退出膛了。
莫泊桑无力站立,趴在地上,痉挛,抽搐,痴呆,声音嘶哑,时而休克,他痛苦地捱着日子,同时很多人讲到最后极其痛苦的三年他在精神病医院度过。
致死风流。
戒色吧还有这样一句话,你劝他他不听,让症状去教训他吧。
奈何这位大师再被症状折磨到死都不知悔改,最后依旧在女人堆里沉迷。
其实国外很多大师是好色。
他们有超越常人的思维,异常敏锐的头脑,然而无论是身体素质超强的体育明星还是头脑敏捷的科学大师在女色面前都倒下了。
关于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精选篇2)林肯的少年时代家境困窘,他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参加劳动。
在空闲的时候,就抓紧学习,认真读书。
他用木炭在木板上做算术,蘸着自制的黑墨水练字。
到了夜晚,就利用火炉里射出来的亮光看书作文。
他读的书,大都是借来的。
有时为借一本书要跑上十几英里的路。
有一次,他向邻村大叔借到一本向往已久的《华盛顿传》,高兴极了。
但这本书却因为屋漏被雨淋湿了。
真是乐极生悲,林肯皱着眉头,暗暗思忖:向人家借来这样珍贵的书,现在弄湿了,该怎么办呢?第二天清早,林肯哭丧着脸赶到邻村那位大叔家里,先诚恳地道了歉,接着说:“我没钱赔书,请让我给您干三天活吧!”于是,他拼着力气,在大叔家劈柴、烧炊,整整忙了三天。
世界十大名门的教子十训

世界十大名门的教子十训世界十大名门的教子十训一、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克服贫穷,梦想世代成为政治世家的父母们1.亲手制作孩子的育儿日记与读书记录,然后对此进行彻底检查2.帮助孩子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3.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讲述他在事业上所发生的故事4.吃饭时要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讨论氛围5.教授孩子取得第一名成绩的人不会被人无视的世界法则6.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7.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进行学习,使之获得最好的人脉关系8.让孩子明白起初的笨拙与不适应将会通过反复努力而变得熟能生巧的道理9.告诉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切勿急躁,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10.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要形成一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氛围二、瑞典首富:瓦伦堡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想把子女培养成为受人敬仰的富翁或CEO的父母们1.在海军服兵役,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2.通过在世界知名大学学习与在跨国企业里就职开阔眼界3.构筑国际性人脉关系4.遵守并重视世代相传的原则5.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6.每周日早晨与孩子们一起散步7.弟弟接着穿哥哥穿过的衣服,从而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8.做事不能鲁莽,避免锋芒毕露的行为9.爷爷作为孙子的人生导师,传授智慧和经验(隔代教育)10.如果想要成为继承人,必须首先具备一颗爱国心三、西雅图的银行名门世家:盖茨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准备把子女培养成为第二,第三个比尔盖茨的父母们1.留给孩子巨额资产势必阻碍他成为创意性人才2.父母帮助孩子开创人脉网络3.保留缺点,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4.年少时多读科幻小说(电影)5.母亲的礼物可能会换孩子的命运6.通过阅读报纸,拓宽视野7.富家子弟也不可娇生惯养8.机会来临时,毫不犹豫地迎接挑战9.经年累积的经验将成为日后创业基础10.孩子们以言传身教的父母为学习榜样四、犹太人的至尊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子女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成为富翁的父母们1.重视兄弟间和睦与家族间团结的传统2.不追求金钱,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3.教育子女拥有正确的金钱观4.信息就等于金钱,从小开始重视信息的重要性5.世代相传收集情报信息的传统6.警惕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倾向7.坚持不是儿子就不参与经营的原则8.不忘促使五兄弟和解的五支弓箭的教训9.世界保持捐赠的慈善传统10.犹太人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事业五、天下第一世家:孔子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希望贫困生活得到安慰,以及希望在子女教育中获得勇气的父母们1.虽然生活贫困,但绝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2.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亲依然倾注所有的热情教育子女3.越是伟人,越要自我学习与自我感悟4.失败也绝不气馁,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5.通过长途旅行考验和锻炼自己6.凡是精明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7.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8.不亲自教授子女,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情况9.人性的弱点有时反而会成就一代伟人六、诺贝尔名门世家:居里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准备将子女培育成为优秀科学家的父母们1.即使不在学校里学习,也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2.实践夫妻平等的原则也是优秀的子女教育3.在大自然中培育子女探求真理的心4.父亲既是家庭教师,又是领导人5.通过爷爷教育孙女,实现隔代教育6.即使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也应该重视与孩子建立互相依赖的关系7.母亲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8.绝不为继承和发扬家族的荣誉而强迫子女成为科学家9.让子女自觉培养自立意识10.在探求学问中寻找互相有默契的配偶七、科学名门世家:达尔文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想要创建可以世代相传的家业的父母们1.父母作为子女的人生导师,一定要起到领导作用2.时刻营造充满音乐的欢快的家庭气氛3.通过旅行制造人生的折点4.无论是哪一方面,如果与子女的性格不适合,则不要强求5.一旦发现子女具有学者的潜质,就要全力支持6.如果反对的人占多数,就采用长期说服的方法7.举行聚会,建立珍贵的人际关系8.创建可以世代相传的家业或家学9.制定每天的计划表,并努力完成10.结交可以为子女开创崭新人生的良师益友八、印度教育世家:泰戈尔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因为孩子无法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而苦恼的父母们1.营造书香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2.通过阅读,弥补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3.当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时,寻找积极的对策4.通过聘请家庭教师,培养孩子的多种才能5.将钱包交给孩子,对他进行经济教育6.消除对其他宗教的偏见7.成为富翁后积极支持文化艺术8.通过与子女一同漫游大自然,从而培养子女的想象力9.制订周密的计划,使子女从旅行中学到更多的道理10.引导子女从小接触音乐与美术九、俄罗斯延续了六百年的名门世家:托尔斯泰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想要与子女一起实践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的广大父母们1.让孩子每天通过写日记反省一天的行为2.拟定彻底的计划表,并且付诸行动3.使整个家族的成员都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4.从小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5.有意识地开发子女在音乐与美术方面的才能6.发现孩子的才能后聘请家庭教师为其辅导7.向当地的家庭教师学习外语8.经常陪伴在年幼的孩子身边,并为他讲述童话故事9.讲述家族的发展历史,让孩子对家族产生自豪感10.努力帮助贫困的邻居十、英国延续了六百年的名门世家:拉塞尔世家拉塞尔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以此献给那些准备将进步而又自由的家风传给下一代的父母们1.过分严格和禁欲主义教育不可取2.有效管理时间3.不强求特种教育4.世代相传自由进步主义精神5.享受自由的同时,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6.为吸引自己的目标倾注所有精力,并不断进取7.认为是真理,那么就不要计较得失8.不可孤立自己,要在人中寻找幸福9.尽可能地养成写信的习惯10.一流父母培育出一流子女。
分享比尔盖茨的教育新观念

“她之前对于电脑并不熟悉,在进入学校之后才对电脑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她十分喜欢Xbox360主机上一款名为Viva
Pinata的游戏,游戏中她要管理自己的花园。”比尔盖茨先生在渥太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她每天花费2到3小时来整理自己的花园。”
实际上,盖茨先生和其夫人并不赞成儿女长时间玩电脑游戏,据悉他们甚至制定了每天最多45分钟的游戏上限,当然这个上限在周末会被延长到1小时。在剩余时间里,盖茨的儿女们必须将精力花费在学习上。
盖茨的这种家长管理制度也被灌输到了最新的Vista操作系统当中,其中整合了家长管理系统,对孩子网页浏览等行文作出了控制,另外该功能还可以监控孩子的网上聊天行为。“对于某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长一定程度的监控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十分高兴能够在操作系统中加入该功能。”
பைடு நூலகம்
“当我的孩子问我,‘是否我一辈子都要被约束’的时候,我就会说,当你独立之后,你将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制定自己的计划。“盖茨先生这样描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沟通。
在外界心目中,比尔盖茨先生就是现代计算机的开山鼻祖,而对于比尔盖茨的儿女,似乎电脑并不是父亲认可的最佳伙伴。微软创建者表示,他目前最大的10岁的女儿
在外界心目中,比尔盖茨先生就是现代计算机的开山鼻祖,而对于比尔盖茨的儿女,似乎电脑并不是父亲认可的最佳伙伴。
微软创建者表示,他目前最大的10岁的女儿,并不是互联网和电脑的沉迷者。只是到了去年的时候,女儿进入了学校,必须使用电脑完成每天的功课之后,她才开始长时间使用电脑。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的慈善伟业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的慈善伟业比尔·盖茨是世界著名的商人和慈善家,也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他以其在计算机领域的成就而闻名于世,但他的慈善事业同样令人瞩目。
比尔·盖茨秉持着"把财富用于改善世界"的宗旨,通过自己的慈善基金会,致力于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贫困、疾病和不平等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比尔·盖茨在慈善伟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首先,比尔·盖茨慈善事业的重点之一是教育领域。
他坚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因此投资并支持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项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与妻子梅琳达共同创办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该基金会的教育项目包括提供资金和资源,改善全球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杰出的教育师资力量等。
此外,比尔·盖茨还通过个人捐赠和基金会合作从事其他教育项目,为世界各地的贫困地区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
其次,比尔·盖茨关注全球卫生和医疗领域。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健康和医疗服务,尤其是那些身处发展中国家或贫困地区的人们。
根据盖茨基金会的数据,他们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防治疟疾、艾滋病、结核病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比尔·盖茨并不仅仅只是提供资金,他还积极参与疫苗研发和推广工作,为全球医疗保健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慈善事业不仅仅关注疾病治疗,也致力于改善医疗条件和卫生设施,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帮助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
此外,比尔·盖茨也关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
他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关键,因此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投资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是盖茨基金会的重点领域之一。
他的慈善事业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最后,比尔·盖茨通过他的慈善事业影响了全球。
他不仅仅通过资金支持和项目合作来改善世界,还积极倡导其他富有能力的人士加入慈善事业。
比尔盖茨的家庭教育

比尔盖茨的家庭教育比尔盖茨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在我眼里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家长,是一位对家庭教育有着独到见解的父亲。
比尔盖茨有一儿两女,他认为13岁是孩子用手机最合适的年龄。
于是他决定在孩子十三岁生日那一天,给他们买手机。
当其它同学都有手机,而自己没有手机时,女儿回家会抱怨父亲,恳求父亲给自己买手机,比尔盖茨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到13岁绝对不能用手机。
抱怨即使抱怨,孩子们不得不接受父亲的原则,等待着自己13岁的生日,那一天是他们最兴奋的一天,因为能够用手机了。
家庭教育当中原则非常重要,制定了原则一定要遵守,让孩子从小养成遵守原则的习惯,作为家长,一定要负起监督的责任,监督孩子遵守原则,不能一味的迁就,更不能纵容孩子,让孩子懂得什么叫说话算数。
反观我们的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也懂得原则,可当孩子一撒娇,或者一发脾气,马上好好好,什么都答应,只要孩子不再吵闹。
结果呢?孩子学会了说话不算话,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原则,却学会了什么叫变通。
作为美国首富,比尔盖茨提出裸捐,把财产全部捐出来做慈善,成立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本来打算只留给每个子女百万美元,后决定不留任何财产给子女。
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不爱孩子,而是认为留财产给孩子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
留给他们的应该是奋斗的精神,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不应该是物质层面的东西。
精神是能够传承的,而物质是无法传承的,太多的财产只会消磨一个人的斗志,让人懈怠,缺少奋斗的动力,这对孩子是百害无一利的。
这样的觉悟太令人敬佩了,反观我们的家长,不想让孩子过苦日子,自己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条件,这可能就是当代青年人成为颓废的一代人的根源吧。
比尔盖茨离职后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担任了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主席,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当中,他的目标是六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他无意于从政,他认为战胜疾病是一项艰巨有意义的神圣事业,他愿意为之奉献余生。
比尔盖茨慈善事业的巨人

比尔盖茨慈善事业的巨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家、慈善家,也是全球首富之一。
他以其巨额财富和广泛的慈善事业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重点介绍比尔·盖茨慈善事业的巨人,探讨他的慈善行为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
该基金会于2000年成立,旨在改善全球健康、教育和贫困问题。
自成立以来,盖茨夫妇捐赠了数十亿美元用于全球各类慈善项目。
他们关注的领域包括艾滋病、疫苗研发、教育改革等。
盖茨夫妇致力于打击全球贫困和疾病,为全球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资源。
其次,比尔·盖茨通过慈善事业对全球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将全球艾滋病的防治作为慈善事业的重点之一。
盖茨基金会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艾滋病研究、防治和治疗。
他们资助了许多艾滋病防治项目,包括疫苗研发、抗艾药物的生产和分发、宣传教育等。
盖茨的慈善行为改变了很多人的生命,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为全球艾滋病防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比尔·盖茨的慈善事业还关注全球的教育问题。
他认为教育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因此致力于推进教育改革。
盖茨基金会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提高全球教育水平,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他们资助了许多教育项目,包括学校建设、教师培训、教育技术创新等。
盖茨的教育慈善行为改善了无数儿童和青少年的受教育机会,为他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比尔·盖茨的慈善事业也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资助了大量科技研究和创新项目。
盖茨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解决全球挑战的创新方法,包括改善农业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盖茨通过慈善事业将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为创造更好的未来做出了巨大努力。
总结起来,比尔·盖茨的慈善事业无疑是一座巨人。
他通过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积极改善全球健康、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问题。
比尔盖茨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比尔盖茨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家里有一个10岁左右的女儿。
很多人都很好奇和想了解,这个现代计算机的伟大天才,除了开发软件很在行,在培养子女方面有什么经验可借鉴呢?我们来分先改一下比尔盖茨对家庭子女教育的新观念。
微软的同事谈到比尔盖茨的严格限制自己的女儿使用计算机,他并不反对接触互联网和电脑,但是不能让女儿成为互联网沉迷者。
孩子上学后,每天只有在完成作业后,才能被允许玩45分钟电脑,在周末会延长到1个小时。
比尔盖茨主张孩子必须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盖茨自己在新闻发布会上也会谈到,自己女儿在进入学校后对电脑游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比如十分喜欢Xbox360主机上一款名为Viva Pinata 的游戏。
比尔盖茨的这种家庭教育理念也被应用在了vista的操作系统当中,建立了家长管理系统,对孩子上网浏览网页做出了限定,还加入了聊天监控功能。
“对于某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长一定程度的监控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十分高兴能够在操作系统中加入该功能。
”“当我的孩子问我,‘是否我一辈子都要被约束’的时候,我就会说,当你独立之后,你将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制定自己的计划。
”,这就是比尔盖茨先生描述的与孩子沟通的教育观念。
总结:比尔盖茨严格限定自己女儿的上网时间,只有在完成功课的情况下允许玩电脑1个小时左右。
同时把家长监控的功能体现到了微软开发的操作系统当中。
比尔盖茨认为只有孩子独立了以后,才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时间,制定计划。
这些都是值得分享的家庭教育子女的新观念。
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家里有一个10岁左右的女儿。
很多人都很好奇和想了解,这个现代计算机的伟大天才,除了开发软件很在行,在培养子女方面有什么经验可借鉴呢?我们来分先改一下比尔盖茨对家庭子女教育的新观念。
微软的同事谈到比尔盖茨的严格限制自己的女儿使用计算机,他并不反对接触互联网和电脑,但是不能让女儿成为互联网沉迷者。
孩子上学后,每天只有在完成作业后,才能被允许玩45分钟电脑,在周末会延长到1个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尔盖茨教育孩子的故事
比尔盖茨,作为微软创始人之一,曾经的世界首富,他的一举一动都很受关注,他在商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那么他在家庭教育方面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是由整理的比尔盖茨教育孩子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比尔盖茨教育孩子的故事在微软成功初期,当比尔;盖茨开始成为世界知名人士时,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会问老盖茨:“你是怎么培养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的?有什么秘密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他常常自言自语:“就算是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吧,因为连我自己都没有搞清楚!”
小盖茨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父亲老盖茨从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进入律所,而是选择回到家乡西雅图的布雷默顿镇,从委托代理人做起;;这并不是一份显贵的职业,他必须通过代理离婚案、酒后驾车案等琐碎辛苦的工作积攒经验。
母亲玛丽是银行家的女儿,也是美国联合慈善总会的领导者之一,同时还要照顾包括比尔;盖茨在内的三个孩子。
“小时候,父亲总是早早地收拾文件夹,出去做法律咨询。
”比尔;盖茨回忆说。
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与书和母亲相伴度过的,他很早就通读了《世界大百科全书》,还经常拿国际关系、经济学和诸如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为难父母。
而父亲能做的,就是不停
地购书、去图书馆借书来满足儿子不竭的阅读量。
老盖茨认为,在比尔;盖茨的学前教育中,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老盖茨并不讳言他为小盖茨的学前教育花费的心血,钢琴课、体育课……即便后来证明小盖茨并没有这方面的特长。
比尔盖茨父亲教育孩子的故事“我们在早期学前教育上每投资1美元,将可使我们的纳税人节省矫正教育上的7美元投资。
”老盖茨说,为何不把花费在矫正教育、修监狱上的数十亿美元用于学前教育呢?
比尔;盖茨那时还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虽然并没有染上叛逆时期的种种恶习,但他的爱好就只是读书,思考那些成年人认为理所应当或无暇顾及的问题,以至于老盖茨夫妇担心儿子患上自闭症。
小盖茨的动作有时非常迟缓,经常迟到。
似乎每次外出时,家里其他人都已收拾停当,坐在汽车上等候出发,这时唯独不见小盖茨。
母亲会在临行前一次又一次喊他:“你还在干吗?”
有一次,小盖茨扬着脑袋反问她:“我在思考问题啊,妈妈,难道你们从不思考吗?”
老盖茨夫妇刻意找机会让他与外界接触,比如在晚会上做引路员、在父亲的事务所里做杂役,而老盖茨认为家庭聚会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在比尔;盖茨很小的时候,老盖茨和妻子就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家庭聚会,在西雅图的郊区齐尔诺,每个夏天都能看到11个人大[微博]家庭的身影,他们做着两人三条腿、用勺子掂鸡蛋等游戏,培养孩子
的协作和竞争能力。
比尔;盖茨曾说,“他们总让我做那些当时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游泳、足球、橄榄球……这种活动给了我培养领导能力的机会。
”聚会延续到他17岁时才结束。
“这些活动使孩子们能够从一个延伸型的大家庭中感受并理解关爱。
我相信这些是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要素。
”老盖茨说。
比尔盖茨少年时期的教育故事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银行家女儿玛丽来说,小盖茨并不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他做事磨磨蹭蹭,经常迟到,总是咬铅笔头,吃饭时读书,很少叠被子;;这一恶习还被他带到了哈佛大学。
他的妹妹说:“他真的很脏。
”
儿子的行为与母亲格格不入,他们总是为琐事争吵。
老盖茨说:“我和玛丽都在老式家庭中成长,父母说什么我们都得服从。
这种模式不适合于儿子。
”处在叛逆期的小盖茨不想让唠叨的母亲插手自己的生活。
“他十一二岁开始,感情方面就很独立了。
他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都想自己做主。
这使我们很难受,尤其是玛丽。
”
当类似的冲突又一次在餐桌上爆发时,11岁的小盖茨对着母亲大喊大叫,总是做调停人的老盖茨将一杯水泼到儿子脸上。
随后,他们将儿子带进了心理诊所。
比尔;盖茨回忆,“医生说和父母作对毫无益处,父母做什么都是为我好。
我竟然由此改变了想法。
”医生同时也开导盖茨夫妇,他们应该给儿子更大的自由。
这次心理咨询让夫妇俩下定决心给儿子转学。
他们将小盖茨送到
西雅图收费最高的私立学校之一;;湖滨中学,这里正是以自由闻名。
学校里的各种协会和兴趣班让孩子们得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小盖茨很喜欢这里的气氛,觉得大人们不会装模作样。
小盖茨与父母的关系慢慢缓和起来。
1967年,教学理念前卫的湖滨中学就率先开办了电脑课,学校用母亲们的捐款购进了一台笨重的计算机,16位出类拔萃的学生可以首先进入这个学习班,数学尖子比尔;盖茨是其中之一,在这里,他结识了比他大两届的高中生保罗;艾伦。
老盖茨夫妇早已帮他设计好了未来;;进入哈佛法学院,以后成为律师。
1973年,比尔;盖茨在SA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当时的满分为1600分)中取得了1590分的成绩而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老盖茨的梦想几乎实现了一半。
然而,除了计算机比尔;盖茨对什么课程都提不起兴趣。
大二时他终于向父母宣布,决定从哈佛辍学以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等到他从哈佛毕业时,早已“错失改变世界的良机”。
“我们很揪心,”老盖茨说,“我们和其他父母一样,仅仅是想让孩子得到一个大学学位。
”
1975年,儿子跑到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创办微软公司,夫妇俩嘴上却表现出支持,因为大学生休学一段时间去社会实践在美国是很普遍的现象,儿子也承诺,“随后”会回到哈佛完成学业。
没想到“随后”这一天直到32年后才姗姗来迟。
2007年,哈佛大学法学院授予比尔;盖茨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比尔盖茨教育孩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