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银行核心网络的三层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银行系统架构介绍

银行系统架构介绍

--银行系统整体架构及发展方向:1.网络结构:1.1中国国家金融通讯网(China National Financial NetWork):该系统使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连接在一起。

1.2 CNFN三层网络结构:1.一级节点:国家处理中心(National Processing Center,NPC)2.二级节点:城市处理中心(City Processing Center,CPC)3.三级节点:人行县支行处理中心(Country Level Bank,CLB)2.硬件结构:2.1 服务器:UNIX/LINUX中继器2.2 网络设备:组网设备:网卡、传输介质互联设备: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集线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2.3 存储设备:磁带机磁带库2.4 自助设备:ATM CDM POS 打印机(包括打印存折、回单)3.软件系统3.1 中央银行系统北京:中国现代支付系统(CNAPS)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BS)中央银行国库业务处理系统(TBS)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上海:全国银行间外汇交易系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系统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中国银联系统3.2商业银行系统综合业务系统综合前置系统中间业务系统电子银行系统(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其他电子银行,未来电子商务)灾难备份系统银行其他系统4.发展方向:4.1 数据集中化4.2 数据标准化4.3 业务多样化4.4 渠道多元化--必须掌握的技术1.编程语言1.1 c/c++,java1.2 编译器原理1.3 使用vi/vim1.4 使用Makefile1.5 调试工具gdb/dbx等2.操作系统2.1 Linux/Unix原理2.2 系统命令2.3 shell编程2.4 系统管理3.数据库3.1 SQL语言3.2 Oracle/DB2/Informix/MySql/Sybase等数据库原理3.3 数据库编程3.4 数据挖掘/数据分析3.5 数据库管理(DBA)4.网络通讯4.1 中间件通讯(Tuxedo/MQ/CICS/Weblogci(Java)) 4.2 进程间通讯IPC4.3 跨主机通讯TCP/IP4.4 中间件管理5.系统架构5.1 了解银行硬件(IBM)5.2 熟悉B/S体系结构和C/S三层体系结构5.3 熟悉银行整个网络系统结构5.4 网络系统管理--必须掌握的业务1. 银行会计1.1 会计科目按照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1.资产类2.负债类3.所有者权益类4.共同类5.损益类按照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1.表内科目2.表外科目1.2 记账原则1.同向相加,异向相减2.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 银行核心业务2.1 资产类:1作为首位科目代号,1011表示现金1.银行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2.现金管理,金库管理3.系统:信贷管理系统2.2 负债类:2作为首位科目号,2011表示对公存款1.单位存款:活期存款,协定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保证金存款2.个人存款:活期存款,定活两便,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教育储蓄),通知存款,整存零取,存本取息3.定期计提,活期结息4.票据结算类业务: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本票,支票5.系统:同城清算系统,现代化支付系统,票据影像交换系统(小额)2.3 所有者权益类:3作为科目号,312表示利润分配1.日常业务2.年终结算业务2.4 共同类:资产负债共同类,通常表示往来账户,4作为科目号,4070104表示准备金存款1.业务:金融机构往来,资金拆借/资金划拨,票据结算类业务2.系统:同城清算系统,现代化支付系统,票据影像交换系统(小额)2.5 损益类:5作为首位科目号,501,表示利息收入1.收入类业务2.支出类业务3.年终结算业务:成本和费用核算,利润及利润分配2.6 表外科目:或有资产负债类科目,6作为首位科目号,601表示承兑汇票1.业务:凭证管理业务(有价单证,主要空白凭证,凭证出售等),贷款业务转表外等3. 银行外围业务3.1 中间业务1.代收代付业务2.代理证券业务3.代理保险业务4.代理国债业务5.代理财税库银3.2 外汇业务1.外汇买卖业务2.外汇存款业务3.外汇贷款业务3.3 信用卡业务3.4 银联卡业务1.本代他/他代本存取款2.本代他/他带本跨行转账3.Pos消费,Pos退货4.预授权、预授权完成、预授权撤销、预授权完成撤销5.商户划账3.5 IC卡业务(城市一卡通)1.IC复合卡:使IC卡和磁条合二为一2.小额消费支付:支付水电煤费用3.公共交通支付:公交,出租4.公共设施收费:汽车加油,停车5.其他便民服务:餐饮超市,数字电视3.6 现代化支付系统1.大额支付系统2.小额支付系统3.票据影像交换系统3.7 理财类业务:基金保险3.8 其他业务:反洗钱,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如何学习银行系统--软件工程--银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综合业务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综合前置系统--中间业务系统--进程控制shell脚本--如何保障运营维护--如何和客户谈需求。

某银行储蓄业务的网络安全设计

某银行储蓄业务的网络安全设计

某银行储蓄业务的网络安全设计1. 引言网络安全已成为银行业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银行的储蓄业务是其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来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和个人隐私。

本文将探讨某银行储蓄业务的网络安全设计,包括网络架构设计、用户身份验证、数据加密、漏洞管理等方面。

2. 网络架构设计网络架构设计是网络安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某银行储蓄业务的网络架构应采用三层结构,分别为外部网络、内部网络和数据存储区域。

外部网络是指连接银行系统与客户终端设备的网络,它需要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安全设备,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内部网络是银行系统内部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交互网络,也是银行内部员工进行工作的网络。

内部网络应采取网络分隔技术,将不同的业务系统隔离开来,避免一台被攻陷的设备传播到其他设备。

数据存储区域是储存客户资金和个人隐私信息的地方,需要严格控制访问权限和加强访问审计。

数据存储区域应采用专用服务器和分布式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3. 用户身份验证用户身份验证是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关键。

某银行储蓄业务的用户身份验证应采用多因素认证方式,包括账号和密码、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等。

用户在进行储蓄业务操作前,需要通过多重身份验证才能获得授权,提高安全性。

应设置密码策略,要求用户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并提醒用户定期检查账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4.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保护客户隐私和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某银行储蓄业务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采用加密通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常用的加密算法有SSL/TLS协议和AES算法等。

在数据存储过程中,敏感数据也需要进行加密,包括客户的账户信息、交易记录等,并将密钥独立保存,确保数据在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

5. 漏洞管理漏洞管理是保障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

某银行储蓄业务的网络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补系统中存在的漏洞。

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

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

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核心银行系统是一家银行的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被称为银行的“大脑”。

核心银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对于银行的业务效率、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讲述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

一、需求分析在开发一个核心银行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个过程需要和银行的各个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理解各部门的业务需要和要求。

需求分析的结果将会对核心银行系统的功能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银行的所有需求都被充分考虑到,同时需要注意系统的可扩展性,以便在未来根据需求进行升级和扩展。

二、架构设计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关键之一。

针对需求分析的结果,需要设计出一个可靠、安全、稳定、高效的系统架构。

根据银行的规模和业务需求,核心银行系统的架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数据层、逻辑层和表示层。

1. 数据层数据层是核心银行系统最基础的层次,包括数据库、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等。

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需要保证足够的容量和高速的读写性能。

数据中心需要根据银行的规模和业务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保证银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能力。

网络设备需要保证银行内外部网络的安全和高效。

2. 逻辑层逻辑层是核心银行系统的核心,包括业务逻辑、数据库连接池、事务管理和缓存等。

在此层次中,需要设计出清晰、高效、可维护和可扩展的业务逻辑。

一个良好的数据库连接池和事务管理可以保证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缓存的使用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性能。

在逻辑层的设计中,需要确保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 表示层表示层是核心银行系统服务的最外层,包括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接口。

用户界面需要保证用户体验的良好,同时需要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应用程序接口的使用可以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同时也是外部服务接口的实现。

三、开发实践在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完成后,核心银行系统的开发实践就可以开始了。

在实践中,需要将架构设计转化为实际代码和系统功能。

银行局域网设计方案

银行局域网设计方案

银行局域网设计方案一、概述随着现代化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局域网的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高效、安全、稳定的局域网能够提升银行内部信息共享和处理效率,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提升银行整体业务水平。

本文将针对银行局域网的设计需求,提出一套完善的方案。

二、网络拓扑结构为满足银行内部复杂且多样化的业务需求,我们建议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作为网络架构的中枢,提供高性能的交换和路由能力;汇聚层用于连接核心层与接入层,承担汇聚和策略控制的功能;接入层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和访问服务。

三、网络安全设计3.1 物理安全银行局域网的物理安全至关重要。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在重要设备和房间设置门禁控制系统,仅授权人员可进入;- 安装闭路监控摄像头,定期检查并保存录像数据;- 对关键设备进行防水、防潮、防尘等防护措施;- 设立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3.2 逻辑安全在银行局域网的设计中,逻辑安全是必不可少的保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 设立带宽和流量控制,防止大量数据传输导致网络拥堵;- 采用虚拟专网(VPN)技术,建立安全的远程访问通道;- 定期更新和升级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软件等安全设备;- 严格管理网络账号和权限,设置密码复杂度要求,并进行定期更换;- 建立网络日志和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漏洞。

四、网络设备选择针对银行局域网的需求,我们建议选择具备高性能和稳定性的网络设备,如思科(Cisco)的交换机和路由器。

这些设备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银行业务的高要求。

五、网络监控与维护为确保银行局域网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定期监控和维护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 使用网络监控系统对网络设备和链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巡检,清理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建立网络设备的备份机制,以应对设备故障或数据丢失的风险。

六、总结银行局域网的设计方案是保障银行信息处理和客户资金安全的重要一环。

银行骨干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银行骨干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银行骨干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业务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保障银行业务的高效、稳定、安全,银行骨干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一、银行骨干网系统的定义与特点银行骨干网系统是指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最重要的通讯网络,主要用于实现银行内的信息传输和数据交换,保障银行业务的高效、稳定、安全。

其特点主要包括高可靠性、高带宽、高速度、快速响应等。

二、银行骨干网系统的结构银行骨干网系统的结构包括三部分:核心设备、接入层设备和用户设备。

其中核心设备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接入层设备是负责接入用户的设备,主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接入服务器等;用户设备则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包括电脑、手机等。

银行骨干网利用现代通信技术,采用分层结构的模式进行设计,保证了通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核心设备负责网络的数据中心交换和路由转发,接入层设备则用于链接核心设备与用户间的交换和路由转发,而用户设备则是银行内部用户的工作终端。

三、银行骨干网系统的实现1.物理部署银行骨干网系统的物理部署应该充分考虑网络拓扑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可以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或者分布式拓扑结构。

物理部署的重点在于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健性,减少系统的单点故障,降低系统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2.逻辑设计银行骨干网系统的逻辑设计应该契合银行的业务需求,确保系统具备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

有关银行骨干网系统的逻辑设计,应以完善的安全管理、完备的流量控制和灵活的网络拓扑为基础,采用虚拟化技术等方式来监管数据流量的安全性,保障网路整体的稳定性。

3.软件架构银行骨干网系统的软件架构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应用服务和管理工具等。

应当结合业务需求,设计一套符合银行业务特点的操作系统体系架构,使它具备多样化的业务功能,同时采用专属的协议体系,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和可靠。

大型商场网络设计方案

大型商场网络设计方案

大型商场网络设计方案1. 引言网络在现代商场的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大型商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一个可靠、高效的网络设计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大型商场网络设计方案,旨在实现高性能、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2. 网络拓扑设计大型商场网络可以采用层次化的拓扑结构,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和安全策略。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三层网络设计方案:2.1 核心层核心层是网络的顶层,负责处理所有进出商场网络的流量。

核心层交换机应具备高性能和可靠性,并实现冗余设计以防止单点故障。

此外,核心层还应该允许对进出商场网络的流量进行访问控制,以确保安全性。

2.2 分布层分布层连接核心层和接入层,负责实现不同业务区域之间的流量隔离和策略控制。

分布层应部署多个分布层交换机,以提高可靠性并减少故障影响范围。

此外,分布层还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和链路聚合,以提高网络性能。

2.3 接入层接入层是商场内部各个业务区域的网络接入点。

接入层应提供足够的端口数量以支持商场内各类终端设备的连接需求。

接入层交换机还应支持802.1X认证和VLAN划分,以保证网络安全性和流量隔离。

在大型商场网络中,合理的IP地址规划是确保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

以下是IP地址规划的几个关键考虑因素:3.1 网络划分商场网络可以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以实现对不同业务区域的流量隔离和安全策略控制。

每个VLAN应拥有独立的IP地址范围,以充分利用IP地址资源。

3.2 IP地址分配方式可以采用静态IP地址分配或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进行IP地址分配。

静态IP地址适用于需要固定IP地址的服务器或网络设备,而DHCP适用于大规模终端设备的IP地址分配。

应该保留一部分IP地址用于特殊用途,如管理IP地址、服务器IP 地址等。

4. 网络设备选型大型商场网络设备的选型应基于性能需求、可靠性、功能需求和可扩展性等方面考虑。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网络设备类型:4.1 核心层交换机核心层交换机应具备高性能和冗余设计。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三层服务架构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三层服务架构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三层服务架构张胜;王耀力;张刚【摘要】当前我国金融企业运营模式正经历着从"部门银行"转型为"流程银行"的重大变革,引进国外先进IT平台系统加以改造,建设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已成必行趋势.本文提出了需求+语义+服务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BCBS(Bank Core Business System)三层服务架构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商业银行企业应用集成建议草案IFE,包括:IFE总体框架模型、金融业应用层通信协议FL7、IFE核心构件库IFE-Infrastructure、系统测试标准以及相应的测试资产库.商业银行可以基于IFE建议草案通过差异化分析规划设计出适合于本行的IT平台及BCBS,避免重复引进.还可以对业务流程及各种流程再造的方案开展评估和测试,规避流程银行变革过程中的风险.【期刊名称】《金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3页(P58-60)【关键词】BCBS;银行应用集成;金融应用层协议;流程银行;银行IT平台【作者】张胜;王耀力;张刚【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华夏银行,北京,100005;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33一、引言银行核心业务系统BCBS(Bank Core Business System)也称为核心银行系统CBS(Core Bank System),是商业银行处理核心业务诸如:客户信息、存款产品、贷款产品、支付结算服务、业务和财务总账的系统。

国际上BCBS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上世纪50年代,欧美主要银行用电子化手段代替手工记账,产生了第一代BCBS,即银行的会计记账系统。

以此为基础,许多银行开始合并会计和结算体系,将“钱”和“账”做在一个系统中,产生了第二代BCBS。

商业银行骨干网

商业银行骨干网
通过这张逻辑架构图,我们就可以知道骨干网的重要程度。当然各级骨干网之间根据其重要程度的不同也会 有所差异,具体就会表现在对于网络可靠程度、广域网类型支持丰富程度、汇接能力等需求方面。
2
2.2 业务流量模型
银行主要有生产、OA 办公、音/视频三大类业务,其中生产是最核心、最关 键的业务。数据大集中,使得这些业务的服务器逐步上收。通常在网点只会有 CLIENT 端,而前置端的服务器一般已经集中至一级分行,应用端、数据库端的 服务器则在数据中心集中。当然,由于业务类型的不同,仍然会存在着差异,但 是集中的大趋势是不变的。
၊࠱‫ັیܨ‬
ቁҎ
၊࠱ऍჟັ
၊࠱‫ྣٻ‬
‫ັیܨ࠱م‬
‫࠱م‬ऍჟັ
‫ྣٻ࠱م‬
ೠ࠱ࠀࢬັ
ັ‫׌‬ ᆮྣ
ັ‫׌‬
ັ‫׌‬
ቁྣ
‫ັྗފ‬ ගऔᇗྗħᄡЩ
၊࠱‫ັیܨ‬
ቁҎ
၊࠱ऍჟັ
Ӵ൯‫ྣٻ‬
‫ັࢬࠀ࠱م‬
ັ‫׌‬
ັ‫׌‬
ᆮྣ
ັ‫׌‬
上图是银行的网络整体逻辑架构图,通过各级的骨干网,把局域网连接起来。末端网点,支行汇接至上级 行,上级行的下联汇接平台,根据其下挂网点数量的多寡具备不同密度的汇接能力。一级分行与二级分行之间 的联接称为二级骨干网,包含一级分行的下联部分及二级分行的上联部分。总行、数据中心与一级分行之间连 接称为一级骨干网,包含总行、数据中心的下联部分及一级分行的上联部分。总行、数据中心、灾备中心之间互 联需要核心网。
QOS 设计:局域网内都是线速交换,而只有广域网线路才会是带宽的瓶颈。骨干网承载多种业务,不同的 业务,对优先级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同,因此在骨干网上带宽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需要根据业务优先级的不 同提供相应的传输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域网接入层运行单纯的TCP/IP,用于WAN连接的Cisco 7513路由器利用ATM OC3接口划分多条PVC,连接下属多个分支,两台Cisco 7513选用不同运营商的广域网线路,避免双线故障发生。

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不断转变,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新兴业务的需求也不断出现。

各家银行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都在力争多开办新的业务种类,即传统金融业务以外的中间业务,如各类代收/代付业务、银证联网、电话银行等。

对银行而言,开展各种中间业务,既能稳固原有的客户,又能不断吸引新客户和更多的资金,从而提升银行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

目前银行的大机延伸工作使得网点上执行的各种交易全部在大机上运行,这样做对规范传统金融交易,统一维护很有好处。

因此,各商业银行都在着手进行大机上收、数据集中的工作,对原有网络系统的改造势在必行。

改造后的网络系统能支持多种通信协议,能承载多种业务数据,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和可维护性。

银行总部网络作为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它的改造成为重中之重。

作为核心网络应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并且能够实现大机系统的接入、协议转换(将SNA的数据通过TCP/IP的网络进行传输)、WAN接入等功能。

案例分析:
总部核心网络根据功能模块划分,采用三层结构:
主机接入层:用Cisco 7513路由器的CIP模块实现与IBM ES9000大型机的通道化连接,替换传统的前端机3745/3746,用两台大机,两套CIP路由器互作备份;
协议转换层:由两台Cisco 7513路由器作DLSw协议转换,将其上层的SNA 数据封装在TCP/IP数据包中,传递至下层TCP/IP网络,两台设备互为备份;
WAN连接层:由两台Cisco 7513路由器作为WAN路由器,实现到全辖范围内多省市分支机构的连接,两台7513互为备份;
三层结构的层间连接如下:
1、主机接入层和协议转换层之间运行的为SNA数据流,通过两台Catalyst 5500交换机的百兆以太网互连,在以太网上运行Token Ring ISL技术(将Token Ring帧封装在100M以太网帧中传递,带宽较传统的16M令牌环网络大大提升),多条Token Ring ISL线路互为备份;
2、协议转换层和WAN连接层之间运行的是TCP/IP数据,通过两台Catalyst 6500第三层交换机作千兆以太网交叉互连,运行路由协议EIGRP;
3、广域网接入层运行单纯的TCP/IP,用于WAN连接的Cisco 7513路由器利用ATM OC3接口划分多条PVC,连接下属多个分支,两台Cisco 7513选用不同运营商的广域网线路,避免双线故障发生。

这样的一个分工明确、功能清晰的三层核心网络从最大程度上对系统运行的性能、可靠性提供保障--核心网的特点是业务量巨大,业务类型繁多,并且任何时候都不应有停机、断网、超负荷事件发生,本结构中的各台设备各司其职,在核心网中均衡地负担起庞大的工作量,为负载沉重的网络提供性能保证;同时,三层功能划分、双重设备+链路的冗余避免了任何单点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使网络长期不间断运行,即使发生了故障,也因故障点功能单一,易于修复,可在短时间内将该功能模块替换或排错来恢复全网的正常运行。

方案特点:
高度的可靠性:整个网络为双线双点连接实现冗余备份,网络将采用EIGRP动态路由;多条链路连接的同时工作,确保在故障条件下能够实现自动愈合,实现网络在连接失败的时候能有自动迂回路由的能力;
高性能线速全交换,千兆骨干,满足大负荷网络运行需求,满足数据流量的未来增长需求;
通过EIGRP实现传输线路的负载均衡,实现对数据流向和流量的可预测管理;
通信线路选用不同的通信服务商,提高可靠性,在连接骨干传输域的路由器设置路由认证,以保证网络路由安全;
高度的安全性:可通过策略路由和访问列表控制数据的分流和安全,能防止网络的非法访问,保护关键的数据不被非法窃取、篡改或泄漏,使数据具有极高的可信性。

可管理性:整个网络系统的设备、安全性、数据流量、性能等得到很好的监视和控制,并可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诊断
良好的可升级性:基于不同功能的设备配置和管理,有利于根据网络的运行情况和业务发展对可能出现的数据瓶颈做有针对性的优化及调整。

拥有高性能、高效率、全网范围的网络管理软件系统,功能完善、手段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