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结构钢筋图解(梁)
钢筋图集系列图集梁板柱钢筋平法图解

D型(有低端和高端平板一 跑楼梯)
钢筋计算
梁钢筋的计算
上通筋:跨长和-左边支座的右半边-右边支座左半边+锚固*2: 箍筋(根 数): 【L(净
跨)-50*2】/箍筋 间距 + 1
左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右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连梁
• 纵筋 – 顶层连梁,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 – 中间层连梁,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
• 箍筋 –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
中间支座上部负筋: 1、上排:L(净跨)/3+ L(净跨)/3+支座宽 2、下排: L(净跨)/4+ L(净跨)/4+支座宽 【注:L (净跨) 为该支座相邻两跨跨长值大者】
下部纵筋:跨长-左边支座的右半边-右边支座左半边+左边锚固+右边锚固 吊筋:次梁宽+50*2+2*【梁高-2*砼保护层】/SIN 45 +2*20*D
架立筋:净跨长- L(净跨)/3【左边支座】- L(净跨)/3【右边支座】+搭接*2
悬臂梁钢筋计算 下图钢筋形式:全跨长-砼保护层-右支座+下弯长度+锚固长度
下弯长度:梁高-2*砼保护层+次梁宽-砼保护层+50+斜 长+锚固值
柱钢筋的计算
基础插筋:基础层高+上层
上层非连接区长度+搭接长度+ 锚固长度-砼保护层(35)
中间支座负筋(上排)2 22 中间支座负筋(下排)2 22
梁配筋图解_(超全)_真心好方案

谢 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小提示:也有的设计图,把对梁 的集中标注,用习惯方法标注。 把第二行中的通长筋,写在了第 三行。规则中的三、四行,依次
改成了四、五行。
注释
图 2-1-2 梁的集中标注(习惯法)
第二节 梁集中标注逐项图解
一、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一行的习惯注法
小提示:设计院自已的习惯标注或该设计院 内部规定
图 2-2-1地下室层 梁的集中标注第一行
等级由HPB235提高到HRB335
图 2-2-10以框架梁第二行集中标注 图 2-2-11框架梁集中标注的四肢箍筋
(三)抗震梁同时有四肢或两肢箍筋的标注法
图 2-2-12框架梁同时有四肢或两肢箍筋的标注 在一根抗震梁中,同时配置双肢和4 肢:在加密区配置4肢;在非加密区 配置双肢。这种情况在园林景观中
第六节 箍筋集中标注与箍筋原位标注兼有情况
图 3-6-1梁的箍筋原位标注与集中标注并存 如某跨没有原位标注的,就执行集中标注内 容;如某跨有不同于集中标注的原位标注时, 便执行原位标注的内容。如集中标注与原位 标注的内容不一致时,原位标注内容优先原 则。
图 3-6-2梁的箍筋传统工程图
第七节 原位标注抗扭筋 图 3-7-1框架梁的抗扭筋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结构平法
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
03G101平法图集(梁)部分讲解

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 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 (60度)+2*20d
4、单跨梁钢筋计算-KL4
附加箍筋的计算03G101-1P62
该区域梁正常箍筋或加 密区箍筋照设
4、单跨梁钢筋计算-L1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
1
1
• • • • • • • •
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1、上通筋计算03G101-1 P54
屋面框架梁箍筋构造
★软件重点功能
1、自动按名称识别梁类型 2、属性自动记忆功能 3、添加、删除支座 4、应用到其它同名称梁 5、梁跨格式刷、梁跨数据刷 6、分层梁
单面悬挑梁钢筋在软件中的型号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的平法标注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43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配筋构造图03G101-P43、55、56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一)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二)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1、上通筋计算
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剪力墙平法识图—剪力墙梁钢筋构造

4.4.1 剪力墙连梁钢筋构造
2.连梁的箍筋构造
4.4.1 剪力墙连梁钢筋构造
3.连梁的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
剪力墙连梁是上下楼层门窗洞口之间的那部分墙体,是一种特殊的深 梁,因此连梁截面较高,连梁的侧面应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当设计未注写 时,墙身水平分布钢筋可作为连梁的侧面纵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
连梁的拉筋直径规定为:当梁宽≤350mm时为6mm;当梁宽>350mm时 为8mm。拉筋间距为2倍箍筋间距,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4 剪力墙梁钢筋构造
4.4.1 剪力墙连梁钢筋构造
剪力墙连梁(LL)的 钢筋种类包括上部纵筋、 下部纵筋、箍筋、拉筋、 侧面纵筋等,并在剪力墙 梁表中进行标注,见下表 示例。
4.4.1 剪力墙连梁钢筋构造
1.连梁的纵筋构造 剪力墙连梁有端部洞口、中间单洞口、中间双洞口三种情况。 连梁以暗柱或端柱为支座,连梁纵向钢筋的锚固起点应当从暗柱或 端柱的边缘算起。
平法结构钢筋图解 ppt课件

图 2-2-12框架梁同时有四肢或两肢箍筋的标注
在一根抗震梁中,同时配置双肢和4 肢:在加密区配置4肢;在非加密区 配置双肢。这种情况在园林景观中 比较少见。
ppt课件 20
(四)抗震梁中在箍筋加密区标注箍筋数量的方 法
图 2-2-13加密区箍筋数量的标注法
图 2-2-14框架梁加密箍筋的构造示意
注释
图 2-1-2 梁的集中标注(习惯法)
ppt课件
13
第二节 梁集中标注逐项图解
一、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一行的习惯注法
小提示:设计院自已的习惯标注或该设计院 内部规定
图 2-2-1地下室层 梁的集中标注第一行
ppt课件
图 2-2-2二、三层 梁的集中标注第一行 14
图 2-2-3二、三层 不等跨梁的集中标注第一行
图 3-3-1单跨框架梁的原位标注
下部“2Φ16”是梁下部布在角部 的通长筋,形状如下:
图 3-3-2单跨框架梁轴测投影示意图
ppt课件
35
图 3-3-3不等跨梁的原位示意
ppt课件
36
第四节 梁的箍筋原位标注与负筋省略标注
图 3-4-1梁的箍筋原位标注
ppt课件
37
第五节 梁的箍筋全部为原位标注 梁宽 为 350, 故箍 筋为 四肢
17
图2-2-8中被标注的梁,并不是框架梁。该梁的支承点是框架梁。因此它的构 件代号是“L”。
图 2-2-8非框架梁的标注第一行
图 2-2-9以框架梁为支承的梁的标注第一行
小提示:非抗震梁的构件代号,规则中规定的是“L”,习惯上也有用“LL”
的,但剪力墙中的连梁代号,也是“LL”。这点请注意》
ppt课件 18
24
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墙身水平筋计算总结:
无论墙身转角为直角、丁直角、十字角甚至斜交角,墙身水平钢筋的长度计算只区分墙端为端柱还是暗柱,总的来说就是墙身端为暗柱时,水平钢筋算墙长;墙端为端柱时,水平钢筋算净长+锚固。
长度 基础层,需要增加插筋。 中间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 顶层=净高+锚固
根数=墙净长-2*50 /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左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右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下部纵筋:跨长-左边支座的右半边-右边支座左半边+左边锚固+右边锚固 吊筋:次梁宽+50*2+2*【梁高-2*砼保护层】/SIN 45 +2*20*D
01
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
02
连梁
中间层纵筋: 层高-非连接 区长度+上层非连接区长度+搭接长度
顶层柱纵筋(中柱):
层高-梁高-非连接区长度+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梁高-砼保护层+12d
顶层柱纵筋(角柱、边柱): 层高-梁高-上层非连接区长度+顶层锚固长度
插筋: 与上层钢筋的搭接长度+非搭接区长度+伸入下层的锚固长度
箍筋(根数): 【L(净跨)-50*2】/箍筋间距 + 1
1
2
墙身竖向钢筋
长度=墙厚-2*保护层+弯钩
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水平方向间距*竖向间距。
教你读懂平法标注(梁)

教你读懂平法标注(梁)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三、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四、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梁平面布置图及详图(很好很实用的)

箍筋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100mm
1001m00m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2002m00mmm
箍筋
非加密区箍筋: Φ6@200mm
适用范围:常用于基础详图的配筋,雨篷,阳台,女儿墙 等结构构件的配筋表达,以及形状复杂的结构 构件,如设备基础等。
平法:
优点:用数字化,符号化来表达结构。图面简明, 清晰。设计绘图工作量小。
缺点:需要掌握平法知识才能够读懂施工图。 钢筋的锚固,搭接等构造,需要查看平法图 集,才能够得知。
适用范围:广泛采用,用于表达,梁,板,柱,剪 力墙等结构构件的配筋。
井字梁 JZL
框架梁 KL
井字梁 JZL
框架梁 KL
井字梁 JZL
第1跨
第2跨
框架梁2, 2跨,一端悬挑
一端悬挑
左端悬挑
右端端悬 挑
第1跨
第2跨
框架梁1, 2跨,两端悬挑
返回
第二项:梁尺高寸度 h
宽度 b
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 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
第三项:梁箍筋 包括钢筋级别、钢筋直径与间距,钢筋肢数。当 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梁端箍筋加密区与 梁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03G101》规定
附加横向钢筋与附加吊筋构造
(4)其他
2、原位标注
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如:截面尺寸、箍筋、通长
筋、架立筋、梁侧构造筋、受扭筋或梁顶面高差等,不
适用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3-6梁的上下部通长筋及架力筋的注法
图 2-3-7框架梁的上下部通长筋及中部架力筋的注法
四、梁的集中标注中第四行的习惯注法
图 2-4-1梁的集中标注中第四行习惯注法 提示:第四行的习惯 注法包含两个内容: 一个是构造钢筋;另一 个是抗扭钢筋
图2-4-2是将构造筋放在梁的两侧中间 部位(沿高度三等分)。构造筋是由 箍筋和拉筋来固定它的位置
第二节 原位标注梁的箍筋
图 3-2-1框架梁的原位标注 小跨梁的箍筋直径小, 需要原位补充。
图3-1-2的框架梁是四跨。其中三跨比较大,而右边 跨的跨度比较小。因此,箍筋的集中标注规格数据 代表不了右边小跨梁的箍筋。
第三节 原位标注梁的箍筋
“4Φ16”它包含了集中标注 里的“2Φ16”。除去集中标 注的二根“2Φ16”,还剩下 一个“2Φ16”,注意剩下的 不再是长的纵向筋了,这是 两根直角形钢筋 。
简支梁钢筋轴测投影示意图
小提示:只有图1-3-1这样的平 面图,还是不能施工。还要根据 设计说明,知道该梁是不是抗震 设防?如是抗震,是几级抗震? 根据这些信息去查《03G101-1》 构造详图
图 1-3-3 三、四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 KL
图 1-3-4 三级抗震等级框架梁KL箍筋配 置
第二讲 梁的集中标注
图2-2-5画的是一端具有悬挑梁 的框架立体图。为了想把框架 示意清楚,没有将柱子把梁包 起并升向上层
图 2-2-5单端悬挑梁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 2-2-6两端悬挑双跨梁集中标注第一行
图 2-2-7两端悬挑双跨梁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2-8中被标注的梁,并不是框架梁。该梁的支承点是框架梁。因此它的构 件代号是“L”。
注释
图 2-1-2 梁的集中标注(习惯法)
第二节 梁集中标注逐项图解
一、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一行的习惯注法
小提示:设计院自已的习惯标注或该设计院 内部规定
图 2-2-1地下室层 梁的集中标注第一行
图 2-2-2二、三层 梁的集中标注第一行
图 2-2-3二、三层 不等跨梁的集中标注第一行
图 2-2-4带悬挑梁的双跨梁的集中标注第一行
第一行“KL1”梁的截面尺寸为 300*500; 第二行φ6@100/200(2)表示箍筋采用直 径为6mm的HPB235级钢筋,加密箍距 为100,非加密箍距为200,代区钢箍均 为双肢; 第三行2Φ16表示采用两根直径为16mm 的HRB335级钢筋作为梁的通长筋(也 叫贯通筋)。
图 1-3-2
当梁属于抗震梁时,箍筋的布置 才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之分。
(一)抗震梁的两肢箍筋标注法
图 2-2-10以框架梁第二行集中标注
(二)抗震梁的四肢箍筋标注法
小提示:当梁的宽度≥350时,采
用4肢箍筋。 当梁的荷载较大时,应梁中纵向钢 筋多的要求,有时是配置4肢箍。 如图2-2-11,由于梁的荷载较大, 靠支座处梁的斜抗拉裂的力量,是 由箍筋能与工作,所以,箍筋强度 等级由HPB235提高到HRB335
第七节 原位标注抗扭筋
图 3-7-1框架梁的抗扭筋原位标注
有的梁中,上部有两排钢筋布置的表示方法如下: 上部钢筋标注“2Φ25+( 3Φ22 )/ 2Φ22”,横线左边的“2Φ25+ ( 3Φ22 )”表示位于上部筋的第一排角点2Φ25和中间3Φ22;横 线右边的“2Φ22”表示位于上部筋的第二排。
第一节 梁的构件代号与梁的集中标注形式 一、 梁的构件代号
二 、梁的集中标注 小提示:如果贴近梁的地 方,没有不同于梁的集中 标注的内容时,全梁都要 执行集中标注的内容。
图 2-1-1 梁的集中标注 注释
小提示:也有的设计图,把对梁 的集中标注,用习惯方法标注。 把第二行中的通长筋,写在了第 三行。规则中的三、四行,依次 改成了四、五行。
三、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三行的习惯注法
“+”前的上部“通长筋”,位 于一排角部。“+”后的是“架 力筋”位于一排中部
图 2-3-1框架梁集中标注第三行习惯注 法
图 2-3-2框
架梁中通长筋的标注
位于角部
位于梁底部
图 2-3-3梁集中标注的通长筋和架力筋
图 2-3-4梁通长筋和架力筋轴测图
图 2-3-5梁的上下部通长筋的注法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传统制图与平法制图表示法的对比
图 1-2-1 传统的梁板结构平面图,只是给出梁板结构的 水平投影平面图,也就是梁板的施工模板轮廓。 也可以说是给梁画配筋的索引图。根据图上的 KL1、KL2去找它们的钢筋绑扎施工图。如下 图示
图 2-2
第三节引入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平法制图的基本概念
图 3-3-1单跨框架梁的原位标注
下部“2Φ16”是梁下部布在角 部的通长筋,形状如下:
图 3-3-2单跨框架梁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 3-3-3不等跨梁的原位示意
第四节 梁的箍筋原位标注与负筋省略标注
图 3-4-1梁的箍筋原位标注
第五节 梁的箍筋全部为原位标注 梁宽 为 350, 故箍 筋为 四肢
图 2-2-11框架梁集中标注的四肢箍筋
(三)抗震梁同时有四肢或两肢箍筋的标注法
图 2-2-12框架梁同时有四肢或两肢箍筋的标注
在一根抗震梁中,同时配置双肢和4 肢:在加密区配置4肢;在非加密区 配置双肢。这种情况在园林景观中 比较少见。
(四)抗震梁中在箍筋加密区标注箍筋数量的方 法
图 2-2-13加密区箍筋数量的标注法
图 3-5-1梁的箍筋原位标注
第六节 箍筋集中标注与箍筋原位标注兼有情况
图 3-6-1梁的箍筋原位标注与集中标注并存 如某跨没有原位标注的,就执行集中标注内 容;如某跨有不同于集中标注的原位标注时, 便执行原位标注的内容。如集中标注与原位 标注的内容不一致时,原位标注内容优先原 则。
图 3-6-2梁的箍筋传统工程图
图 2-4-2轴测投影示意图
上图特意将构造筋从图 2-4-2中移出,再添画 拉筋
图 2-4-3梁的第四行标注纵向受扭筋
如果梁两侧荷载不对称,梁又将承 受扭矩。具体说,梁两侧楼板宽度 不同,或一侧是边梁,都会使梁产 生扭矩
图 2-4-4受扭纵向筋轴测投影示意图
五、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五行的习惯注法
梁的顶面结构标高是集中标注 中的最下边的一行:是规则注 法的第四行;也是习惯注法的 第五行。此项为选注值.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结构平法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
在上图中,水平方向的梁是1号框架梁 (KL1)。从这个框梁的上边缘,引出一条铅 垂线。在铅垂线的右侧,注有几行字:
图1- 3-1 梁的左右两端上方所标注的4Φ16,包 含了2Φ16通长筋。剩下的2Φ16是两段 直角形筋。直角形筋和2Φ16通长筋是 承受端部的负弯矩的。梁的上部中间的 4Φ16是承受梁中下部的正弯矩的(抗 拉作用),钢筋贯通全梁。
• 框架梁在接近柱时,梁的高度逐渐变高,见图4-6。梁多出的这部分叫作梁腋。其水平 部分叫作腋宽,垂直部分叫作腋高。梁腋处增设腋筋,而且,箍筋的高度像悬挑梁箍 筋那样也有变化。
谢 谢!
图 2-2-8非框架梁的标注第一行
图 2-2-9以框架梁为支承的梁的标注第一行
小提示:非抗震梁的构件代号,规则中规定的是“L”,习惯上也有用“LL”
的,但剪力墙中的连梁代号,也是“LL”。这点请注意》
二、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二行的习惯注法
小提示:梁的集中标注中的第二 行,按规则是写箍筋。但是,也 有的设计图,把通长筋(也叫贯 通筋)写在了第二行。
平法结构钢筋图解讲义
(梁部分)
第一讲
概述
第一节 框架的构件要素及次梁
框架的构件要素
构件分类: 框架梁:屋面框架梁 楼层框架梁 框架柱: 顶层角柱 顶层边柱 顶层中柱 中层角柱 中层边柱 中层中柱 底层角柱 底层边柱 底层中柱 基础梁和筏形基础 或承台、承台梁和桩基础
次梁的概念
构成框架的元素: 框架柱和框架梁。 次梁不同于框架 梁,因框架梁的 支点是框架柱, 而次梁的支点是 框架梁。从而, 它们的钢筋配置 也不一样。如图12中 提示:梁的顶面结构标高是相 对于同层楼板顶面结构标高差 值(以m计,小数点保留3位), 写在括号中.没有标高差不注。
第三节 梁的宽度与钢筋摆放数量
图 2-6-1梁的纵向筋摆布
第三讲 梁的原位标注
第一节 原位标注梁的截面
原位标注补充了 集中标注的不 足!!!
设置构造筋的梁是根据梁的高度 来确定的,在框架梁设计中,梁 没有承受外部扭力,但是,当梁 腹板的高度≥450时,必须在梁的 纵向两侧面配置构造钢筋。
第四讲 悬挑梁与加腋梁的标注及图示方法
悬挑梁与加腋梁的共同几何特点,沿梁的长度方向,其截面是变化的。但是,它们截面宽 度是不变的。
第一节悬挑梁
第二节 加腋梁
图 3-1-1梁截面原位标注示意
图3-1-1是具有四跨的连续框架梁,在集中标注里,梁的截面300*500,也就是说, 如果跨中没有对梁的截面尺寸专门作出原位标注时,便一律执行集中标注的截面 尺寸。但是,这是的右边跨跨度比其他三跨跨度短。由荷载引起的弯矩小,设计 的高度变小(因梁上部有通长筋,考虑施工,梁宽不宜变窄)。因而,从右边跨 的原位标注可看出,它的截面是300*450。
图 2-2-14框架梁加密箍筋的构造示意
(五)非抗震梁且为两肢箍筋标注箍筋法
图 2-2-15非抗震梁两肢箍筋集中标注
图 2-2-16非抗震梁两肢箍筋构造示意
(六)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二行的规则示例注法
图 2-2-17梁的集中标注第二行规则示例 注法
图 2-2-18双跨通长筋轴测投影示意图
提示:在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二行的规则 示例注法,是把通长筋的数量、钢筋强度 等级及直径,写在箍筋行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