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必读资料)

电流 种类
~ ~ 或 3~
A
mA uA kV kW
测量 对象
V W
kW · h
V
f
Ω
MΩ
欧姆表、兆欧表
常用电工仪表的符号和意义
磁电式仪表 电磁式仪表 工作 原理 电动式仪表 整流式仪表 感应式仪表 准确度 等级 绝缘等级 工作 位置 1.0
1.5
电流、电压、电阻 电流、电压 电流、电压、电功率、功率因数、 电能量 电流、电压 电功率、电能量 以标尺量限的百分数表示 以指示值的百分数表示 表示仪表绝缘经过 2kV 耐压试验
电工技术
第一章 电工基础知识
• 1-1 常用低压供配电系统 • 1-2 电工安全的基本知识 • 1-3 常用仪表与测量
1.1.1电力系统概述
• • 电力系统中,由升压和降压变电所和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连接在一起的部分称电力网 。 电力系统的运行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并不一样,即使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或车间,对供电持续性的 要求也有所差别。根据对供电持续性的要求,可把用户分为三级。 一级负荷:如停止供电,将会危害生命、捐坏设备、产生废品和使生产过程混乱,给国民经济 带来重大损失,或者使市政生活发生重大混乱。 二级负荷:如停止供电,将造成大量减产,城市大量居民的正常活动受到影响。 三级负荷:指所有不属于一级及二级的负荷,如非连续生产的车间及辅助车间和小城镇用电等。 • • •
电缆外皮 电缆芯 内层绝缘
E L G
MΩ
500V- 50V- 5V- 50μ A 5mA 50mA -
+
(1)直流电流的测量。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档,被测电流 从+、-两端接入,便构成直流电流测量电路。图中RAl、RA2、 RA3 是分流器电阻,与表头构成闭合电路。通过改变转换开关 的档位来改变分流器电阻,从而达到改变电流量程的目的。 (2)直流电压的测量。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被测电压 接在+、-两端,便构成直流电压的测量电路。图中RVl、RV2、 RV3 是倍压器电阻,与表头构成闭合电路。通过改变转换开关 的档位来改变倍压器电阻,从而达到改变电压量程的目的。 (3)交流电压的测量。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档,被测交流 电压接在+、-两端,便构成交流电压测量电路。测量交流时 必须加整流器,二极管D1和Dl组成半波整流电路,表盘刻度反 映的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RVl'、RV2'、RV3'是倍压器电阻,电 压量程的改变与测量直流电压时相同。 (4)电阻的测量。转换开关置于电阻档,被测电阻接在+、- 两端,便构成电阻测量电路。电阻自身不带电源,因此接入电 池E。电阻的刻度与电流、电压的刻度方向相反,且标度尺的 分度是不均匀的。
大一电力专业知识点

大一电力专业知识点一、电力工程概述电力工程是指利用能源转化设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输配电设备将电能传输、分配给用户的工程领域。
电力工程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涉及电力系统、电力设备、电力调度等多个方面。
二、电力系统1. 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由电源、输电线路、变电站和用户组成。
电源包括火电、水电、风电等不同形式的发电厂;输电线路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变电站和用户;变电站主要起到电能转换和分配的作用;用户则是指各种用电场所。
2.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连接发电厂、变电站和用户的纽带,主要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
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铁塔或电缆进行架设,以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低压配电线路则通过电缆或电线将电能送达用户处。
3. 变电站变电站负责将输送至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进行变压、变频等处理,以适应用户的用电需求。
变电站还承担电能调度和保护的功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电力设备1. 发电设备发电设备是电力工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火电机组、水电机组、风电机组等。
火电机组通过燃烧煤炭、油气等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从而产生电能;水电机组则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风电机组则利用风能驱动风轮转动产生电能。
2. 输配电设备输配电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断路器、开关柜等。
变压器用于承担电能转换的任务,将输送至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用户的低电压电能;断路器用于在电路过载或故障时进行断电,以保护电力设备和用户安全;开关柜则用于控制电能的传送和分配。
四、电力调度电力调度是指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和发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合理安排电力生产和供应的过程。
通过电力调度,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总结大一电力专业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电力工程概述、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和电力调度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将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电气工程基础-0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4.1.2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
3.电压闪变 负荷急剧的波动造成供配电系统瞬时电压升 高,照度随之急剧变化,使人眼对灯闪感到不 适,这种现象称为电压闪变。 4.不对称度 不对称度是衡量多相负荷平衡状态的指标, 多相系统的电压负序分量与电压正序分量之比 值称为电压的不对称度,电流负序分量与电流 正序分量之比值称为电流的不对称度,均以百 分数表示。
4.1.1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
2.电能的特点 (1)电能不能储存 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同时完成。 (2)暂态过程非常迅速 电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传播速度为 300km/ms。 (3)和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关系密切 。
4.1.1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
3.对电力系统提出的要求 (1)保证供电可靠性 (2)保证电能质量 (3)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环境保护问题
思考题、习题
1-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1-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3.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 1-4.何为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其运行方式如何?它们有 什么特点?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情况如何? 1-5.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 相对地电压有什么变化?单相接地电流的性质如何?怎 样计算? 1-6.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补偿方式有哪些?电 力系统一般采用哪种补偿方式?为什么?
7.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指标是根据用电负荷的等 级要求制定的。 衡量供电可靠性的指标,用全年平均 供电时间占全年时间百分数表示。
4.1.3 电网接线方式与特点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大致分为两大类: (1)无备用电源接线 (2)有备用电源接线 具体表现型式有 (1)放射式 (2)树干式 (3)混合式 (4)环网式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1.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1电力系统及电力网1.1.1.1电力系统的定义把发电、变电、电网、配电和用电等各种电器设备相连接在一起的整体,称作电力系统。
它包含发电厂的电气部分、降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及各类用电设备等。
1.1.1.2电力网的定义、作用、分类1.定义:由相同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和输配电线路形成的网络结构称作电力网。
2.作用:汇聚、传输、变换、分配电能。
3.分类:为了分析排序电力网可以分成地方电网、区域电网和远距离输电网。
地方电网电压较低(110kv以下),运送功率较小,线路较短(100km以下),排序时可以搞较多精简;区域电网电压较低(110kv-330kv),运送功率很大,线路较长(100km-300km),排序时就可以搞一定精简;远距离输电网(电压在330kv及以上),运送线路少于300km,排序时无法精简。
按电压多寡,电力网可以分成扰动电网,(1kv及以下)、中压电网(3、6、10kv)、高压电网(35、60、110、220kv)、超高压电网(330kv、差值500、差值600、差值750)、特高压电网(差值800、1000kv)。
按接线方式,电力网分成一端电源可供电网、两端电源可供电网、多端电源可供电网。
1.1.2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做为一种特定的商品,它的生厂、运送、分配和采用同时展开;生产与国民经济及人名生活关系密切;电力系统运行的过度过程非常短暂。
要求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需要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投入,实施实时监控。
1.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建议;2.安全、平衡、可信的供电;3.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电能;4.满足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应考虑合理分配各个发电厂的负荷、降低发电厂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降低电力网的电能损耗和管理成本。
1.2电能质量的标准良好的电能质量可以使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L2
L3
L4
QS12
QF2
QS11
W
QS1 QF1
G2
单母线分段接线
• 特点:1)减少母线故 障或检修时的停电范 围。2)断路器检修期 间必须停止该回路的 供电。 应用范围:6~10kV配 电装置出线6回及以上 ;35kV出线数为4~8 回;110~220kV出线 数为3~4回。
L1
L2
L3
L4
一、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1. 什么是电力系统 2. 电力负荷 3. 变电站介绍 4. 供电质量 5. 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
1 什么是电力系统?
• • • •
电力系统的发展史 电力系统描述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 电力系统接线方式
1.1 电力系统的发展史
电力系统发展图示:
1891年,德 1882年,法国, 国,奥斯 冯· 密勒, 德波列茨,世 卡· 界上第一个直 三相交流输 流电力系统; 电系统,近 代输电技术 的基础;
单选题
• 1、在分析用户的负荷率时,选一天24h中负荷最高的一个小 时的( )作为高峰负荷。 • A计算负荷,B最大负荷,C平均负荷。 • C • 2、突然中断供电时造成的损失不大或不会造成直接损失的负 荷是( )类负荷。 • A一类,B二类,C三类。 • C • 3、突然中断供电将会造成人身伤亡或会引起对周围环境严重 污染,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或在 政治上产生严重影响的负荷,称为( ) • A一类,B二类,C三类。 • A
• 1. 2. 3. 4.
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 作息时间 生产工艺的影响(工业企业班制) 气候的影响 季节的影响
3 变电站介绍
• 变电站类别/规 模 • 一次系统与二次 系统 • 主控室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重点复习newer

例:
变电所运 算负荷SB
发电厂运算 功率SC
S B S LD
1 1 ST 1 S0T 1 ( j QCAB j QCBC ) 2 2
1 S C S G S P S T 2 S 0T 2 ( j QCBC ) 2
变压器T2的二次侧供 电距离较短,可不考 U2N=1.1×110=121(kV ) 虑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T1的变比为:10.5/121kV
变压器T2的额定电压:U1N=110(kV) U2N=1.05×6=6.3(kV)
变压器T2的变比为:110/6.3kV
二.电力系统的负荷
1、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的要求
和三类负荷。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就是要保证一级负荷在 任何情况下都不停电,二级负荷尽量不停电,三级负荷可以停 电。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保证系统的电压、频率、波形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动。
电压偏移:一般不超过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5%。 频率偏移:一般不超过±0.2Hz。 3.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电能。
SB IB 3U B
2 UB UB ZB 3I B S B
近似计算法
在实际计算中,总是希望基准电压等于(或接近于)该电压级 的额定电压。考虑到电力系统中同一电压等级的各元件额定电 压也不同,取该电压级的平均额定电压Uav。将变压器的变比 用其两侧网络的平均额定电压之比来代替,称近似计算法。 采用近似计算法后,各段的基准电压即为该段网络的Uav, 不需再计算。 必需注意:采用近似法时,各元件的额定电压一律采用该元件所 在段网络的平均额定电压代替,只有电抗器除外。
2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阻抗支路中的功率损耗(变动损耗)
S
电力系统概述

表1-1 第三类额定电压(单位:KV)
1.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电力线路(或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 发展的需要及电力工业的水平,经全面技术经济分析 后确定的。它是确定各类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基本依 据。 2.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由于用电设备运行时,电力线路上要有负荷电流流过,因而在 电力线路上引起电压损耗,造成电力线路上各点电压 略有不同。但成批生产的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不可 能按使用地点的实际电压来制造,而只能按线路首端 与末端的平均电压即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U来制造。 所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规定与同级电力线路的额定 电压相同。
(3)核能发电厂:核能发电是利用原子反应堆中核 燃料(例如铀)慢慢裂变所放出的热能产生蒸汽 (代替了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驱动汽轮机再带 动发电机旋转发电。以核能发电为主的发电厂 称为核能发电厂,简称核电站。根据核反应堆的 类型,核电站可分为压水堆式、沸水堆式、气冷 堆式、重水堆式、快中子增殖堆式等。 (4)风力发电场:利用风力吹动建造在塔顶上的大 型桨叶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称为风力发电,由数 座、十数座甚至数十座风力发电机组成的发电 场地称为风力发电场。 (5)其他还有地热发电厂、潮汐发电厂、太阳能发 电厂等。
3.电力线路 电力线路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并把发电厂、变配电所和电 能用户连接起来。 水力发电厂须建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火力发电厂一般也多 建在燃料产地,即所谓的“坑口电站”,因此,发电 厂一般距电能用户均较远,所以需要多种不同电压等 级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 到各级电能用户。 通常把电压在35kV及以上的高压电线路称为送电线路,而 把10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电力线路按其传输电流的种类又分为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 按其结构及敷设方式又可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及 户内配电线路。
(完整版)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烟囱
储煤场
输煤皮带 江河或水库
蒸汽管道 汽轮 发电机 升压站 机
锅炉 冷却水
冷凝器
第二节 发电厂的类型和变电所的类型
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 核心设备。
火电厂生产系统包括:制粉系统 供气系统 给水系统 冷却系统
图1-2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示意图
第二节 发电厂的类型和变电所的类型
• 配电线路:分6-10KV厂内高压配电线路 和380/220V厂内低压配电线路。
• 车间变电所:6-10KV降到380/220V,给 用电设备供电。
第一节电力系统组成及特点
电力系统为什么要联网?
水 库
0.38/0.22kV
M
M
0.38/0.22kV
M
M
动力系统 电力系统
电力网
220kV
220kV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见习一个电力 系统
厂水力发电
简 单 变电站 电 力 大型工厂 系 统
变电站
输电线
第一节电力系统组成及特点
小型电能用户
配电站
学校 住宅乡村
商店
小型配电站
发电厂
第一节电力系统组成及特点
电能的输送和分配
升压
主传输线 500 kV
三相
降压
电压分配 10 kV
降压 变电站
单相
第一节电力系统组成及特点
三大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及用户等所 组成的统一整体。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原动力部分(如水库、水轮机、 锅炉、核反应堆、汽轮机等)。
电力网:变电所、输电线路。
简 单 电 力 系 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单元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电路系统的基本知识包含很广泛,有电路的基本知识,有磁路的基本知识,有电磁感应现象,还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等很多知识,只有把这些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后才能更好的进行电气线路的相关操作。
1)能够知道电路基础知识;2)能够掌握电磁感应和磁路的基本知识3)能够知道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电路基本知识;电磁感应和磁路;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1.1.1电路基础知识一、电流和电路1.电荷与电流失去电子或得到的电子的微粒称为正电荷或负电荷。
带有电荷的物体称为带电体。
电荷的多少用电量表示。
其单位为C(库或库伦)。
库是很大的单位,常用的电量是uC(微库或微库伦),1C=106uC。
电流是带电微粒的定向移动。
通常以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正方向。
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流;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流。
电流的符号是I、i,电流的单位是A(安)、mA(毫安),1A=1000mA。
2.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用符号I表示。
如果在t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Q,则:Q=It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计算微小电流时以毫安(mA)或微安(uA)为单位,它们的关系是:36==A mA uA11010电流很大时,以千安(kA)为单位。
3=KA A1103.电路在电的实际应用中,从最简单的手电筒的工作到复杂的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都是由电路来完成的。
(1)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的作用电路就是电流所流经的路径,它由电路元件组成。
当合上电动机的刀闸开关时,电动机立即就转动起来,这是因为电动机通过导线经开关与电源接成了电流的通路,并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电动机、电源等叫做电路元件,电路元件大体可分为四类: ①电源 ②负载 ③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 ④导线 电路的作用是产生、分配、传输和使用电能。
(2)电路的状态 ①通路 ②短路 ③断路二、电场、电场强度 1.电场 电场存在于带电体周围,能对位于该电场中的电荷产生作用力——电场力、电场力的大小与电场的强弱有关,这又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多少有关。
2.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衡量电场强弱的一个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电场中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放在该点的单位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其方向是正电荷受力的方向,即:F E Q= 式中E ——电场强度,e Nt∆Φ=∆; F ——电荷所受的电场力,N ; Q ——正电荷的电量,C 。
三、电位、电压、电动势 1.电位 在电场力作用下,单位正电荷由电场中某一点移到参考点(电位为零)所做的功叫该点的电位。
2.电压 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点移到低电位点所做的功叫这两点间的电压。
电压也是指电场中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即:WU Q=式中,W ——电荷所做的功,J ; Q ——电荷量,C 。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
3.电动势 要使电流持续不断沿电路流动,就需要一个电源,把正电荷从低电位移向高电位,这种使电路两端产生并维持一定电位差的能力,叫做电动势,单位是伏特(V )。
四、导体、绝缘体与导体电阻 1.导体 能够传导电流的物体为导体。
常用的导体是金属,如银、铜、铝等。
金属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
当导体与电源接成闭合回路时,这些自由电子就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朝一定方向运动形成电流。
2.绝缘体 能够可靠地隔绝电流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如橡胶、塑料、陶瓷、变压器油、空气等都是很好的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般状态下是很好的绝缘体,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为导体。
例如干燥的木头是很好的绝缘体,但把木头弄湿后,它就变得容易导电了。
3.电阻 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从物体的微观结构来说,电子的运动必然要和导体中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碰撞,使电子在导体中的运动受到一定阻力,导体对于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
不同材料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
有的导体电阻很小,则表示它的导电能力好;有的导体电阻很大,则表示它的导电能力差。
电阻用R 表示,单位是欧姆,其符号为“Ω”。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 Ω)和兆欧(M Ω)。
在实验中发现各种材料的电阻率会随温度而变化。
一般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人们常利用金属的这种性质制作电阻温度计。
但有些合金,例如康铜和锰铜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特别小,用这些合金制作的导体,其电阻受温度影响也特别小,所以常用来作标准电阻。
五、欧姆定律 在电路中,电压可理解为产生电流的能力。
欧姆定律是表示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这3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
该定律指出,在图2-1所示的局部电路中,流过电阻R 的电流I 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而与电阻成反比。
其表达式为U U U IR I R R I===或或式中U ——电路上的电压,V ;I ——流经电路的电流,A ; R ——电路的电阻,Ω。
从欧姆定律可知,在电路中如果电压保持不变,电阻越小则电流越大;而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小。
当电阻趋近于零时,电流很大,这种电路状态称为短路;当电阻趋近于无穷大时,电流几乎为零,这种电路状态称为开路。
图1.1.1 局部电路的欧姆定律全电路欧姆定律表明,在闭合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中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之和成反比。
六、电功、电功率与热效应 1.电功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时,电流都要做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根据公式Q I t=及AU Q=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功A 的数学式为A UQ IUt == 或 22t .U A I R t R== 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
2.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 表示,其表达式为A P t=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常见功率的计算式。
22U P UI I R R===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
在实际工作中,功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 )、毫瓦(mW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W=103W=106Mw电源的电功率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和电流的乘积。
1P EI =负载功率等于负载两端电压和通过负载的电流乘积。
2P UI =3.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值的平方、导体本身的电阻值以及电流通过的时间成正比。
用公式表达就是:2t Q I R =这个关系式又叫楞次——焦耳定律,热量Q 的单位是J 。
为了避免设备过度发热,根据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度,对于各种导线规定了不同截面下的最大允许电流值,又称安全电流。
七、串联与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 在电路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按顺序联成一串,使电流只有一条通路,这种联接方式叫电阻的串联,如图1.1.2所示。
图1.1.2 电阻的串联下面以图1.1.2为例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1)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都相等且等于总电流。
即:123n ....I I I I I ====式中的角标1、2……n 代表第1、第2、第n 个电阻(以下表示相同)。
(2)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即:123n ....R R R R R =+++(3)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即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123n ....U U U U U ===+2.并联电路 在电路中两个活两个以上的电阻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使每一电阻两端都承受同一电压的作用,这种联接方式叫并联,如图1.1.3所示。
图1.1.3 电阻的并联下面以图1.1.3为例分析并联电路的特点:(1)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路两端的电压,即:123n ....U U U U U ===+(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电阻中的分电流之和,即:123n ....I I I I I =+++(3)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值(即总电阻值)的倒数,等于各电阻阻值倒数之和,即:123n11111R R R R R =+++ 如果有n 个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总等效电阻值nR R n=。
由此可见,并联等效电阻值总比任何一个支路的电阻值小。
(4)在电阻并联电路中,各部分分配的电流与该支路的电阻值成反比,即:n.nR I IR =上式称为分流公式,nRR 称为分流比。
1.1.2 电磁感应和磁路 一、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就是电产生磁、磁产生电的现象。
电磁感应技术在变压器、电动机、电度表、无线电设备等电气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电流的磁场 磁场是一种看不见的、没有不可进入性的空间。
磁场的表现是引进场域内的磁针发生偏转和取向,引进场域内的电流受到力的作用。
磁感应强度是表征磁场强弱及其方向的物理量。
其大小为单位长度的单位直线电流在均匀磁场中所受到的作用力,其方向与受力的方向和载流直导线的方向垂直。
磁感应强度的符号是B ,其常用单位是T (特斯拉)和G (高斯),1T=1×104G 。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前进方向上某一面积的乘积叫做磁通。
磁通是磁路中与电路中电流相当的物理量。
磁通的符号是Φ,单位是Wb (韦伯)和Mx (麦克斯韦),1Wb=1×108Mx 。
如一面积S 与磁感应强度B 垂直,则Φ=BS 。
因为B SΦ=,所以磁感应强度也叫做磁通密度。
2.电磁感应 如图1.1.4所示,当线圈内的磁通Φ发生变化时,线圈内即产生感应电动势e 。
如果线圈不是开路的,线圈内即产生感应电流。
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变化的速率成正比。
对于N 匝的线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 Nt∆Φ=∆这一规律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图1.1.4电磁感应图1.1.4中,当磁通Φ增大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和感生电流的实际方向是与所表示的电动势e 的方向相反的;而磁通Φ减小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和感生电流的实际方向是与所表示的电动势e 的方向相同的。
即感生电流的磁场总是力图阻止原磁场发生变化的这一规律称为楞次定律。
二、磁路1.磁路组成 磁路是磁通的闭合电路。
依靠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各种电磁铁都带有不同类型的磁路。
图1.1.5所示为两种磁路的示意图。
有的磁路由线圈和铁心组成,有的磁路由线圈、铁心和空气隙组成。
图1.1.5磁路载流线圈是产生磁通的来源。
线圈匝数N 与线圈电流I 的乘积NI 称为磁动势。
磁通在磁路中遇到的阻力称为磁阻。
磁阻的符号是R m ,单位是1/H ,磁阻的表达式为sin()m u U t i ωψ=+式中l 、S ——导磁体的长度和截面积; U ——材料磁导率。
一般情况下,空气隙的磁阻比铁心的磁阻大得多。
2.磁路欧姆定律 在磁路中,当磁阻不变时,磁通Φ与磁动势NI 成正比。
这一规律就是磁路欧姆定律。
其表达式为m NI R =Φ1.1.3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路一、交流电所谓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动势(电压或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