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生命周期与繁殖管理要素共52页文档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强化奶牛饲养管理,根据奶牛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手段,推行先进的科学饲养方法,做好奶牛各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不断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疾病发病率,延长奶牛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一、奶牛阶段划分奶牛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和生理阶段分为后备和成母牛,后备牛又可被分为0-6月令的犊牛、7-15月令的育成牛、16月令到产犊前的青年牛。
青年牛妊娠产犊后转入成母牛群,成母牛又可划分为干奶牛和泌乳牛。
干奶牛,指成乳牛经过一个泌乳期的泌乳,妊娠7个月后,奶牛停止泌乳,进入恢复休整期,一般为2个月,可分为干奶前期(停奶-产前21天)与干奶后期(产前21天-分娩)。
泌乳牛指从产犊后开始泌乳,直至停奶的牛,可分为泌乳早期(分娩—产后21天)、泌乳盛期(产后22天—100天)、泌乳中期(101天—200天)、泌乳后期(201天—停奶)。
通常情况下,把干奶后期和泌乳早期称为围产期。
(一)犊牛期饲养管理犊牛期饲养分为断奶前和断奶后两个时期。
1、断奶前犊牛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粘液,确保呼吸畅通,让母牛舔干身上的羊水,利于子宫收缩复原,排出胎衣,如果脐带已断裂,可在断端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在距腹部6-8cm 处用用消毒剪刀剪断,挤干脐带内血液,然后充分消毒。
新生犊牛在一个小时内必须吃上母亲的初乳,饲喂量为2-2.5kg,温度39O C+1℃,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小时,对小母犊,应持续饲喂3天初乳,如果母牛患病或头胎牛,可饲喂分娩日期相近的其它健康母牛的初乳或以前冷冻的其他健康母牛的初乳。
3天后饲喂混合奶或犊牛代乳料,每次喂完后擦干嘴部,一周后训练吃草料,逐渐增加喂量,尽量提高日增重,日增重不低于700克。
犊牛出生10日内,打号、谱系登记。
犊牛出生后20—30天,用电烙铁或药物去角。
出生后2—6周去副乳头,最好避开夏季。
奶牛繁殖管理

1 - 3 分群 管理
2 0 1 4 ・ 0 9 期・ 总第 2 8 9 期
根 据 奶 牛 生长 阶段 和 泌 乳 阶段
分群 , 后备 牛 在达 到 配种 年龄 后 , 要 分为待 配群 、
初妊 前 期群 ( 妊娠 3 ~ 5个 月 ) 、 初妊 后 期群 ( 妊娠 6 个 月 以上 ) 。要 将体 格相 近 的牛 分为一 群 , 每 圈头 数 要 少于 牛颈 枷 数 ,以确 保每 头 牛 能正 常 采食 。 产犊 1 5 0 d后 牛 ( 包 括 经产 牛 ) , 有 胎 牛 和 无 胎 牛 要分群 饲养 。有条 件 的牛场 , 乳房 炎 、 子 宫炎 患牛 应 单 圈饲养 。
阳性 牛。做好配种计划 , 避免母 牛在炎热季节产
犊。 2 . 2 . 2 治疗。 疾病 早期 ( 产后 5 - 6 h) 用催 产 素 5 0 ~
1 0 0单 位 肌注 , 如 胎衣 仍 不下 , 2 h后 再注 射 一 次 ,
如 仍不 下 , 则进 行子 宫投 药。不提 倡 剥离胎 衣 , 因 为在 剥离过 程 中容 易损 伤 子 宫黏膜 , 增 加子 宫 感
2 . 2 胎 衣 不 下
2 . 2 . 1 预 防 。注 意饲 料钙 、 磷精料 , 要用全价 日粮满足妊娠母
牛 的 营养 需要 。母 牛产 前 可 适 当补 充 一 些硒 和 V E, 并 适 当运动 。 定 期进行 布 氏杆 菌病 检 测 , 淘 汰
中 图分类 号:∽ ∞ - 9 1 _
文 献标识 码:
李
波
文章 编号 : 8 8 6 4 一 0 _ 一 0 . o o 4 - 0 清洁 、 安 静- 、 舒 适 的环 境 , 避 免母 牛 产 生应 激 , 准
奶牛养殖技术

谢谢!
第2后各15天内,临产前母牛 应逐渐增加精料喂量,同时减喂食 盐,防止母牛便秘。分娩后补饮热 麸皮及盐钙汤10~20公斤,以利母 牛尽快恢复体力和排出胎衣。
第2页/共21页
泌乳盛期(产后16~100天内) 产后4~6周奶牛达到泌乳高峰,此时可采用引
导饲养方法饲喂,即产后5~7天开始,给母牛饲喂 优质干草和充足饮水,精料每日增加0.5公斤,饲 养水平为饲养需要标准的1.2倍直至泌乳量不再上 升为止,然后开始正常饲养。 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 )
第13页/共21页
引起应激的因素及措施
生产上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较多,不同 的应激因子对奶牛所产生的影响不同,造成 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应激因子越多,危害越 大。因此,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 虑,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防止奶牛应激的 发生。
第14页/共21页
饲养管理方面,应注意合理的饲养密度。牛舍的通 风换气,将温度、湿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避免 温差过大。不要出现缺水、缺料的现象。如需要 换饲料,应采用逐渐替换的办法。要配制营养合 理的全价日粮,做好饲料原料的检测工作,杜绝 使用假的、劣质、霉变或有污染的原料。要使用 清洁的饮用水。拴系式饲养的奶牛应根据季节适 时进行室外运动。在冬季奶牛白天应散放在运动 场上。除自由运动外,还可以接受紫外线照射, 呼吸新鲜空气,这无疑对增加食欲,提高产奶量, 改善繁殖功能有益。夜露降临时,应收牛入舍, 以免引起胃肠疾病。夏天,中午日照强烈,运动 可改在夜间或早晨进行。
第17页/共21页
环境治理
不管在什么样的外界条件下,必须使奶牛外部 环境与内部功能保持一个动态平衡,才能使其健康 生长。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产奶量,冬、夏季都要 提高日粮营养物质的浓度,增强牛抗寒防暑的能力。 冬季要将牛舍的窗户关闭,牛床上要铺厚垫料。夏 季要在牛舍内安装喷淋与通风系统或采用其他降温 设施。遇到高温气候,白天不要在室外放牛,夜间 应增加饲喂的次数,尽可能地提高奶牛的采食量。 另外,还应做好杀虫灭鼠工作,防止虫、鼠及其他 动物对牛只的骚扰等。
奶牛场的繁殖管理

韩金生伊利集团第一示范牧场繁殖管理是奶牛场生产管理的关健环节,奶牛只有经配种、怀孕、产犊后才能产奶。
奶牛理想的繁殖周期是一年产一胎,即胎间距(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365天,减去60天干奶期,一胎的正常泌乳期为305天。
低产奶牛的胎间距可以适当缩短,因为低产奶牛的泌乳期较短,泌乳后期的产奶量较低。
高产奶牛的胎间距可以适当延长,因为高产奶牛的泌乳期较长,泌乳后期的产奶量较高。
奶牛适宜的胎间距范围为340-400天,适宜的泌乳期范围为280-340天,产后适宜的配种时间为60-120天。
胎间距过短,影响胎次产奶量,胎间距过长,影响终生产奶量。
奶牛若失去了繁殖能力,也就失去了饲养价值,而不得不被淘汰。
奶牛因繁殖问题被淘汰的,占成母牛淘汰数的比例,一般达30%以上。
奶牛因健康原因淘汰占成母牛淘汰数的70%,其中因繁殖而被淘汰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淘汰胎次最低,奶牛因繁殖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高于其它疾病,如肢蹄病和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搞好奶牛的繁殖管理,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饲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使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奶牛繁殖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发情管理、配种管理、妊娠管理、分娩管理。
A. 奶牛的发情管理:发情和排卵是母牛繁殖活动的主要生理现象,也是母牛能否配种受胎的首要条件,排卵是发情的目的和结果。
奶牛每隔一定时间要发情一次,两次发情的间隔天数称发情周期。
奶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左右,而18-25天的占80%以上。
发情周期的出现,主要是由卵巢上黄体和卵泡周期性活动的结果。
母牛在下次发情前5天黄体开始萎缩,卵泡开始发育,逐渐成熟,成熟的卵泡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引起母牛发情。
母牛的排卵时间在发情开始后(12-36小时,平均27小时左右)。
排卵后6-8小时开始形成黄体,经4天黄体开始分泌孕酮,排卵后8天黄体体积最大。
若母牛配种妊娠,妊娠黄体维持到分娩后30天才萎缩,未妊母牛的性周期黄体于排卵后14-15天或下次发情前5天开始萎缩。
奶牛的繁殖管理

目标:生殖管理
达到产犊间隔: 最大化的时间花在泌乳曲线的最高盈利周期
如何完善产犊间隔
在不同条件的最理想的产犊间隔中: 1.牛群(当地的经济条件) 2.在牛群之内的奶牛(牛奶产量)
摘要:
产犊间隔使牛群的生产潜力完善 12个月的产犊间隔使我们最想达到的
延长产犊间隔对牛奶生产的期限有负面影响(牛奶单 产)
生殖管理的一般定义 所有人的活动是为了达到牛群受精率和坚实,持久的生殖
生殖管理 最佳的产犊间隔
牛群中最佳的产犊间隔是根据: 1.牛奶生产的水平(延长) 2.持久的奶产量(延长) 3.小牛的价格(不再重要)
产犊计划对牛奶供应是有益的(短暂的/延长的)
目标:生殖管理
是为了获得:
奶牛在泌乳早期怀孕率能有高的比例
W.V.P.和A.V.P.的关系
实际的自愿等待期 影响持续时间的因素: 1.发情不规律牛的比例(%) 2.发情期的探测效率(%)
繁殖间隔-浪费的天数 第一次人工输精直到有效人工输精间隔的天数(怀孕)
如何把WVP和AVP的间隔减小到最低 1.增加发情期探测的效率 2.减少牛群中发情不规律牛只的比例% 对在发情期检测不到发情的牛只注射PG
好的管理
好的管理意思是能做更多正确的小细节
自愿等待期 从产犊到第一次配种所预计的时间 从产犊到第一次配种现在的时间
第一步:产后的常规检查 兽医检查最近产犊的动物(直肠检查)。产后的5-12天 早的检查到亚临床疾病和尽早的治疗 奶牛要在治疗后的3-7天再检查直到治愈
第二步:在发情周期不得检出免疫证计划的疾病
开始配种 等待时期+配种时期
繁殖间隔持久受这些因素影响:
4.牛在配种间隔时期出现繁殖障碍的比例(膀胱,子宫炎,乳腺炎)
奶牛的饲养繁殖技术及日常管理方法

时 ,对高产奶 牛必须根据 其嗜好 和特性 来进行饲养。个别 的喜欢吃湿料 , 个别 的
喜欢吃干料 ,要使用不 同的调制方 法来
良好 的 时机 。但 是要 获得 更 高 的产 奶 量 ,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 的是如何保证 奶牛 的
健 康 和 繁 殖性 能 不 受 影 响 。 因此 , 本 文针
要 以优质 干草为基础 和青绿多 汁饲料为
主 ,营养 物质不足部分 用其他少 量添加 剂和精料补充。就干物质来说 , 精饲料 占 2 0 %, 粗 饲料 占 3 0 %, 青绿 多汁饲料 可 占 5 0 %。 特别在产奶期奶牛的 日粮要务必多 样化 ,最少 应两种 以上 的粗饲料 如玉米 皮 、稻草或青干草等 ; 2 - 3种多汁料如甜
关键 词 : 奶牛 ; 饲养繁 殖技 术 ; 管理
方 法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 饮水 要充足。 日产 5 0公 斤奶 的奶
、
间, 方可制定分娩配种计 划。母 牛的繁殖 特点季节性 特点不明显 , 为全年分娩和散
发性交配。所谓 的根据计划控制产犊 , 其 实就是把母 牛 的分 娩时 间安 排到最适 宜 产奶的季节 , 这样有利于提高生产性能。
奶牛 的饲 养繁殖 技 术及 日常 管理 方 法
口 黄 瑞
摘 要 :牛奶价 格的上 涨为我们提 高
牛 奶 的 利 润 和 增 加 生 产 效 益 提 供 了一 个
2 . 讲究饲喂方法 。喂奶 牛要定 量定
在适当时机配种 、 分娩的一个 过程 , 同时 , 也是制定 牛群周转计划 的重要条 件 。制 定配种分娩计划 , 不可仅从 自然生产规律 出发 , 配种多少就 分娩多少 ; 而要 在全 面
奶牛繁殖期间的各项管理措施

奶 牛因繁殖原 因造成 的经济损失高 于其他疾 病。因此 , 搞好奶 牛繁殖管理 , 对提高奶 牛产奶量和增加饲养奶牛 的经
济效益有重要 意义。 1 繁 殖管理 繁殖管理是奶 牛生产 的关健环节 ,奶 牛只有 经配种 、 怀 间一 般 为 1 8 — 2 1 d , 一 般 来说 , 奶牛 发情开始 后 1 8 2 4 h配 种 效 果 最 好。 春秋两季母牛发情较旺 , 发情时 间一般为 1 ~ 3 d ,发情多在午前 , 发
、 钴1 、 锰 、 钙 、 磷等。 同时 , 可注射药物保胎 , 于妊娠后 2 个月 跨 时站立不 动 , 即所 谓站立 同时爬跨 其他母 ; 性 兴 一 黑 龙发情 江省, 拜泉 县畜 牧 水 产 技牛 术推 广 中心。铜 拜泉 6 0 0 —
奋, 即精 神不 安 , 不停走 动 , 不 时哞 叫 , 食 欲减退 , 产 奶量 下
生产奶量。
渐变 白而浓 厚 , 具有牵缕性 , 有时带 有少量 的血样分泌物流出。发情母
牛食欲下降 , 产奶量 明显减少 , 体温
升0 . 5 — 1 . 0 ℃。如出现上 以上 特征 , 应及时考虑配种 , 以免错过时机。
母牛 比平时烦躁 , 喜哞叫 , 不安
静, 愿 接近其它母牛或公牛 , 并 主动 爬跨 。有时伴有滴 尿或发 出低短 的 呻 吟。 发情 时食 欲减退 , 产奶量 明显
张 德 伟
下降 。青年母牛 比老年母 牛的性兴
奋强烈 , 但各 自不尽相 同, 必须 注意 观察 。 在外部观察 的基础上 , 还应请 技术员进一步做直检。养 牛者每天 要观察不少于 3次 ,以便发现发情 牛及接受爬跨的时间 ,及 时请人工
情周期的出现主要是 卵巢上黄体和卵泡周期活动 的结果。 母 牛在下次发情前 5 d黄体开始萎缩 ,卵泡开始发 育 ,逐渐 成 熟, 成 熟的卵泡分泌大量雌激素 , 引起母 牛发情 。 母牛的排卵
牛的繁殖种牛的饲养管理牛的繁殖力及提高繁殖率措施护理课件

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选择繁殖性能高的品种,通过基因改良和 育种手段提高繁殖力。
确保牛生活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 空气质量等条件下,以提高繁殖性能。
合理的营养供给
有效的繁殖管理
根据牛的营养需求,提供充足、均衡的营 养,保证健康和提高繁殖力。
实施有效的繁殖管理措施,如合理安排配 种计划、控制发情期和采用繁殖新技术等 。
卫生
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预防 疾病的发生。
防疫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疾病 预防和控制。
记录管理
建立牛群饲养管理记录,包括饲料消 耗、饮水情况、健康状况等,以便及 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03
CATALOGUE
牛的繁殖力及提高繁殖率措施
繁殖力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品种、基因等遗传因素对牛的繁殖力有 重要影响,优良品种的繁殖力通常较高
饲料管理
粗饲料
提供足够的干草、秸秆等 粗饲料,满足牛的咀嚼和 消化需求。
精饲料
提供适量的全价配合饲料 ,包括能量饲料、蛋白质 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
饲料搭配
根据牛的生长阶段和营养 需求,合理搭配粗饲料和 精饲料,保持营养均衡。
日常管理
饮水
保证水源清洁,提供充足的饮水量, 以满足牛的生理需求。
胚胎移植技术
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实现优良基因的快速繁殖。
02
CATALOGUE
种牛的饲养管理
饲养方式
01
02
03
放牧饲养
利用天然草地或人工草地 ,让牛自由采食,适合气 候温和、雨水充沛的地区 。
舍饲饲养
在牛舍内进行饲养,提供 全价配合饲料,适合气候 寒冷、干旱少雨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