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串并联1精品PPT课件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ppt课件

练
知 识
3.(2022青海)如图15-4-1所示,定值电阻R1 = 5 Ω ,
要 点
R2 = 10 Ω ,开关S闭合时,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U1、
分 U2,通过的电流分别是I1、I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类 练
A. I1: I2 = 1: 1
B. I1: I2 = 1: 2
C. U1: U2 = 1: 1
创 新
17.[科学论证]如图15-4-9所示是“伏安法”
情 境
测电阻电路图。一般情况下电流表
拓 (电阻较小)和电压表(电阻很大)的电
展
练 阻对实验的影响是忽略不计的,但它们都
还是有电阻且能形成通路。我们称图示方
图15-4-9
法为外接法,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电阻值与真实值相比_偏__小__
(选填“偏大”或“偏小”),为减小外接法带来的测量误差,
应选用内阻__大__(选填“大”或“小”)的电压表。
相关解析
5.串 15 [解析] 把标有“24 V 0.8 A”的灯泡接入电压为 36 V 的电 路中正常使用,需串联一个能够分压 12 V 的电阻,由于串联电路的电 流是 0.8 A,则 R 分= 分= . =15 Ω。
9.D [解析] 由图可知,R1 和 R2 并联,电流表 A1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2 测通过 R2 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 R1、R2 两端的电
。
图15-4-4
知 识
(2)电源电压U。
要 [答案] 电源电压:
点
分 U = U1 = I1R1 = 0.1 A × 30 Ω = 3 V。
类 练
(3)干路电流I。
[答案]
干路电流:I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精编)PPT课件

2)电表的改装
改装电压表 R(n1)Rg n指放大的倍数
改装电流表
R Rg n 1
n指放大的倍数
三、限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RUU R0 R
0U
限流电路
分压电路
限流电路:滑动变阻器部分接入电路;负载电压表变化范围
RUU
是 电压变化范围小 。
R0 R
总=R+12R=12 Ω+6 Ω=18 Ω.
即时应用: 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 计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 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 中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D.上述说法都不对 解析:选B.电压表电阻分压,串联;电流表电阻分 流,并联.所以甲表为电流表,乙表为电压表.并 联电路电阻大时分流少,所以R增大时量程减小; 串联电路电阻大时分压多,所以R增大时量程增大.
例3、用伏安法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电阻,已知金属丝的 电阻大约是4Ω。提供的器材有:
A.恒定电压为4V的直流电源; B.电流表A1:量程是0-0.6A,内阻0.125Ω; C.电流表A2:量程为0-0.3A,内阻0.025Ω; D.电压表V:内阻3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是2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是100Ω; G.开关、导线若干.
+
R1
R2
_
R3
例2、如图所示,R1=2Ω,R2=3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为 R3=5Ω,则当滑动变触头P从a滑到b的过程中,安培表的示 数的最小值是多少?
高三物理电阻的串并联PPT精品课件

图828
在电路中电容器 C1、C2 相当于断路.当 S 断开时,电 路中无电流.B、C 等势,A、D 等势,因此,UAB=UAC= UDC=18V.
联后接入6V的电路上就能正常工作;而今
电路的电压是8V,大于6V,故应串联一
个分压电阻Rx,使其分担2V的电压,这
个附加电阻通过的电流,应等于通过两用
电器的电流之和,电路连接情况如图(a)所
示.
• I=0.1A+0.3A=0.4A,Rx=
U
=
I
x
86
Ω0 . 4
=5Ω • Px=
U
2 x
Rx
22
5=W0.8W
• 即:
U R1 1U R2 2 U Rn nI.
• (5)串联电路功率与电阻成 正比,即:
P 1P2 PnI2
R 1 R2
Rn
• 2.并联电路的特点
• (1)各支路电压 相,等即: U1=U2=…=U.n
• (2)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 电流之,和
即:I=I1+I2+…+In
.
• (3)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
当 S 闭合时,R1 和 R2 串联,C1 两端的电压等于 R1 两 端电压,C2 两端电压为 R2 两端电压,C1 电荷量变化的计算 首先从电压变化入手.
当 S 断开时,电容器 C1 带电量为 Q1=C1UAC=C1UDC=6×10-6×18C=1.08×10-4C.
THANKS FOR WATCHING
第二课时电阻的串联和并联ppt课件

V
R1 A2 L
A1
R2 P
S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U2 = I2 R2 = 0.5A×15Ω=7.5V
答: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R1、R2两端的电压分 别为2.5V、7.5V。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例2.已知两个定值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5Ω、15Ω, 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用10V的电源供电,求: 电路中的电流及R1、R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R1=
U1 =
I
50V 0.5A
=100Ω
R2=R总-R1=400Ω-100Ω=300Ω
答: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R1、R2两端的电压分 别为2.5V、7.5V。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或:U1:U总=R1:R总
或:I1:I总=R总:R1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电流 特点
电压 特点
串联电路 I=I1=I2 U=U1+U2
电阻 特点 R总=R1+R2
并联电路 I=I1+I2
U
并联电路中: I总=I1+I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ppt课件

C.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读数之比为1∶5
D.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读数之比为1∶4
[针对训练4]某同学要把一个阻值为15 Ω、正常工作电压为3 V的灯泡接在9 V的电源上使
其正常工作,那么需给灯泡( C )
1
2
若R2两端的电压变为0.5 V,则R2的电阻为
1
10 Ω。
2
9.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相等,且R1<R2,则下列选项中,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是(
A
B
C
D )
D
10.(多选题)两个电阻R1和R2,阻值分别为R1=3 Ω,R2=6 Ω,将它们以不同方式连接,关于它
们的等效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1和R2串联,等效电阻为9 Ω
电阻的串联
1.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Ω
路,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化范围是(
A.0~30 Ω
B.0~50 Ω
C.0~80 Ω
D.30~80 Ω
1.5 A”字样,把它和30 Ω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入电
D )
50 Ω,引入“总电阻”概
2.阻值为10 Ω和4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
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等效替代 (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
B.阻值为6 Ω,10 Ω两电阻并联
C.阻值为30 Ω,20 Ω两电阻串联
D.阻值为30 Ω,10 Ω两电阻串联
[针对训练1]一个5 Ω的电阻和一个10 Ω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比5 Ω还小,是因为并联后
相当于( B )
A.减小了导体的长度
B.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课件PPT

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左端a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由I
=
U
U
13.5 V
可得:R0的阻值R0= =
=25 Ω。
R
Ia
0.54 A
感悟新知
知2-练
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b时,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
U
R的全部电阻串联,由I= 可得,R0两端的电压:U0=
A. I1 ∶ I2=1 ∶ 1,U1 ∶ U2=2 ∶ 1
B. I1 ∶ I2=1 ∶ 2,U1 ∶ U2=1 ∶ 1
C. I1 ∶ I2=1 ∶ 1,U1 ∶ U2=1 ∶ 2
D. I1 ∶ I2=1 ∶ 2,U1 ∶ U2=1 ∶ 2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判断串联电路各部分电路电流之比,可用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1
如图2 所示,小灯泡的电阻为100 Ω,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范围为“0 ~ 20 Ω”,则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
120 Ω;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
联后电阻的最大值是______
器滑片由b 往a 移动,小灯泡
变亮 (填“变亮”
的亮度________
“变暗”或“不变”)。
感悟新知
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什么?电阻并联后的总
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感悟新知
知1-讲
1. 电阻的串联
(1) 研究方法:分析电路或进行计算时,可用总电阻去
代替各串联电阻,这里用到等效法。
(2)电阻串联时的规律: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代数表达式:R=R1+R2。
感悟新知
知1-讲
(3)表达式的推导: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精编)课件

未来电阻串并联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阻串并联技 术将不断进步和完善,以满足更加复 杂和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未来电阻串并联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 化和自动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 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电路的智能分析 和优化。
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的涌现,将为电 阻串并联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 挑战。
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 的重要议题,电阻串并联技术将在节 能减排和环保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 用。
感谢观看
电压分压
在需要将电源电压分压的 场合,可以使用并联电阻 实现电压分压。
电流分流
在需要将电流分流的场合, 可以使用并联电阻实现电 流分流。
匹配阻抗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可以 使用并联电阻实现阻抗匹 配,以减小信号反射和能 量损失。
03
电阻的串并联组合
串并联组合的定义
串联组合
将两个或多个电阻器首尾相连, 电流通过每个电阻器时都经过整 个电路。
05
电阻串并联的实验操作
实验设备准备
电源
电阻器
导线
测量仪表
提供稳定的直流或交流 电源,用于驱动电阻元件。
选择不同阻值的电阻器, 用于模拟串联或并联电路。
用于连接电阻器和电源, 形成完整的电。
实验操作步骤
0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阻器 和导线,确保连接正确 无误。
并联组合
将两个或多个电阻器并排连接, 每个电阻器两端分别连接到电路 两端,电流通过每个电阻器时只 经过一部分电路。
串并联组合的特点
串联组合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总电流等于各电阻电流之和。串联组合可以增加电路 的电阻值,限制电流。
并联组合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总电流等于各电阻电流之和。并联组合可 以减小电路的电阻值,增加电流。
《串联和并联》精品课件

《串联和并联》精品课件ppt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串联和并联的概述•串联电路的分析•并联电路的分析•串联和并联的混联电路分析•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关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习题与思考题01串联和并联的概述串联电路将所有电器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并联电路将所有电器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串联和并联的定义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串联电路多用于电器控制电路、调节电路等。
并联电路多用于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电路等。
02串联电路的分析总结词:分压详细描述: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由于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所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均小于电源电压。
串联电流处处相等详细描述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电流相等,且电流总和等于电源的电流。
总结词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详细描述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值之和。
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03并联电路的分析同一电源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不同电源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互不相等,电源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
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分流原则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阻大的支路电流小,电阻小的支路电流大。
节点电流定律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总电阻倒数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计算公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 R = 1/(1/R1 + 1/R2 + ... + 1/Rn)。
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04串联和并联的混联电路分析电源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适用于串联和并联电路。
支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在混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与电压成正比,即电阻越大,电压越高。
混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在混联电路中,电流会根据电阻大小分流,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电流汇合原则在混联电路中,电流会根据电阻大小汇合,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 并由联I欧电姆路定的UR律电:I流1I特2 点:URURI1=122I1+I2
U U1 U2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 R并 R1 R2
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 之和。
1 11 R并 R1 R2
并联电阻的电流分配规律
• 推导:由
•
U 1 I 1R1
U 2 I 2R2
U1= U2
伏=0.9伏
串联电路电路中的电流
I U1 3.6伏 0.45安 R1 8欧
• 电路中的电流需要串联的电阻
RL
U2 I
0.9伏 0.45安
2欧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推导I:1 = I2 =
U1 UR21 R2
= U1 U2
R1 R2
I1 = I2 ,
I A R1 R2
U1 U2
US
= U1
R1
U2
R2
结论:电阻串联的电压分配与电 阻成正比
例1、
R1=5Ω R2=15 Ω U=6V
S
已知: U=6V R1=5Ω R2=15 Ω
求:U1= V U2= V
解:由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 阻的倒数之和.
即: 1 = 1 + 1 R总 R1 R2
例、已知:R1=20欧,R2=60欧, 求R1和R2并联时的总电阻是多大?
解: 由 1 1 1
R R1 R2
得 R R1R2
R1 R2
代入数据 得
R 20 60 15 20 60
答: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5欧。
R1 R2
=
1 3
= U1
R1
U2
R2
U1 U2
=
1 3
U1= 1.5 V U2= 4.5 V
电阻的串联总结
学到了什么?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R=R1+R2
2、串联电阻的电压分配
= U1
R1
U2
R2
[例题1] 把10Ω的电阻和20Ω的电 阻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伏特的电源 上,求这个电路中的电流。
已知:R1 =10Ω R2 =20 Ω
U=6V
求:I=?
U=6V
解:由R=R1+R2
=10Ω+20Ω
=30Ω
U 6V
I= =
= 0.2A
R 30Ω
答:
2.电阻的并联
•
I
I1 R1 I2 R2
电阻的并联效 果等于把电阻 加粗了
推导:并联电路的总阻值
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U= U1= U2
I I1 R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A R =20Ω
电路中R1和 R2 串联与电 路中只有R 效果是等效 的。
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 1、电路图: I A R1 R2
U1 U2
US
• 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I1=I2 • 电压的特点:U=U1+U2
由欧姆定律可知:
U IR U 1 I1R1 U 2 I 2R2
U U1 U 2 IR I1R1 I 2R2
实验研究结论:
1、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长度,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2、几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 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比其 中任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小结:
•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 阻之和R=R1+R2+R3+…+Rn
•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 总=nR
I I1 R
I R1 2
2
结论:并I1联R电1路中I电2II流1R2 的2 R分R12配与IIII12电12阻成RRRR反12比12
电阻并联总结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 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 数之和.
即: 1 = 1 + 1 R总 R1 R2
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I1R1 I2R 2
I1 R 2 I2 R1
R R1 R2
3讨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
的电阻大。 +=
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讨论2:若有n 个电阻R1、R2、···、Rn串 联,则它们的总电阻R 等于多少?
R总=R1+R2+···+Rn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总=nR
串联电阻的电压分配规律
人教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复习: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
2.公式: I = U R
I(A) 单位:U(V)
R(Ω)
U=IR
3.变换公式:
R=
U I
IR U
1.电阻的串联
A R1 =10Ω R2= 10Ω
是 12Ω ,通过它们的 电流比I1 :I2 = 1:1 ,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
U1 :U2 = 1:3 。
3.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滑片P
向( 右C移动)C时,关于两表示数的变化下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
考验你的时 候到啦!
B.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训练达标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变阻器滑片P向
左滑动时,则 ( c )
A
P
R2
R1
V1
A. V1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减小
B. V1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减小
C. V1表示数增大,A表示数增大
D. V1表示数减小,A表示数增大
2.有两个电阻,R1=3Ω,
想一想 R2=9Ω,把它们串联后接 到电路中,它们的总电阻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4、一个小灯泡的电阻是8欧,正常工作 时的电压是3.6伏,现在要把这盏灯直接接 在4.5伏的电源上能行吗?怎样做才能使这 盏灯正常发光?
•解:不行,必须串联一个电 阻。根据题意画出电路
•图,则电阻R2分担部分的电压U2=U-U1=4.5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