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
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1~4册习题全集

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1~4册习题全集第一编先秦文学(上古神话,《诗经》,《左传》先秦叙事散文,《孟》《庄》先秦说理散文,屈原《楚辞》)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关雎》、《氓》、《采薇》、《蒹葭》。
《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
《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3、风雅颂4、赋比兴5、四家诗6、叙事散文7、《左传》8、《国语》9、《战国策》10、说理散文 11、百家争鸣 12、《论语》13、《孟子》14、《庄子》 15、《荀子》16、《韩非子》17、《楚辞》 18、《离骚》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载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篇作品。
5、《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6、《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7、《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8、《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9、《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10、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11、《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12、《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13、《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版)习题集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习题集1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歌谣与古代神话一、简答题1.为什么说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2.神话的性质是什么?3.什么是神话的劳动起源说?4.什么是神话的宗教起源说?5.简说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二、论述题1.试论中国神话的主要特征2.试论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三、名词解释原始歌谣的综合性第二章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一、简答题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是什么?3.概述《诗经》的流传。
4.简要说明下层人民社会政治诗的具体内容。
5.简要说明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的具体内容。
6.简要说明称颂执政者的诗的具体内容。
7.简说《诗经》中歌唱爱情和婚姻的诗大胆直率与温文典雅的两种风格。
8.周人最著名的五篇史诗,是哪些诗篇。
9.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10.简述《芣苢》的艺术特点。
11.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1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二、论述题1.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2.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成就。
3.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4.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三、名词解释1.《诗经》2.采诗说3.献诗说4.删诗说5.“风”6.“雅”7.“颂”8.“弃妇诗”9.《诗经》中的“赋”(朱熹说)10.《诗经》中的“比”(朱熹说)11.《诗经》中的“兴”(朱熹说)第三章历史散文一、简答题1.《春秋》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2.简述《左传》及其作者。
3.概述《国语》简况。
4.概述《战国策》简况。
二、论述题1.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2.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论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三、名词解释1.《尚书》2.《今文尚书》3.《古文尚书》4.伪《古文尚书》5.《逸周书》6.《春秋》第四章诸子散文一、简答题1.老子及《老子》简况。
2.孔子及《论语》简况。
3.墨子及《墨子》简况。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最全)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1.先秦文学一、填空l._______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_______、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3.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自《________》。
4.在先秦诸子著作中,《______》中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
5.______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
6.《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______篇。
7.《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著作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不过《诗经》被称为经始见于《_______》。
8.《诗经》中有6篇______,有目无辞。
9.《诗经》中被认为是周民族史诗的作品有《生民》、《公刘》、《绵》、《皇矣》、《______》五篇。
10.“风”又称“国风”,共______篇,是15个地方的歌谣,称为“十五国风”。
参考答案:1.神话2.后羿射日3.山海经4.庄子5.甲骨卜辞6.诗经3057.庄子·天运8.笙诗9.大明10.16011.________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1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________”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13.“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提出的,他以《________》为《国风》之始,《鹿呜》为《小雅》之始,以《文王》为《大雅》之始。
以《清庙》为《颂》之始。
14.南宋朱熹集宋代《诗经》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________》。
15.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诗经》研究著作是《________》。
16.《诗经》中的“二南”指的是《国风》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现象做描述和解释,通常以神为主人公,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的。
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内容驳杂,保存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资料。
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中。
三、简答1、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①体现了慎重的忧患意识。
比如女娲、后羿和大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出境,主人公们则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Iran灾难。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于现身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女娲、后羿、龙、凤等;中国神话充满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炎黄二帝为了百姓不惜以身试毒;中国神话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掌管日月,还要“敬授人时”,以利生产。
③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神话英雄,如精卫填海、刑天段首仍对天地大舞干戚,体现了先民顽强的抗争精神。
2、神话的思维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己和自然界分开,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转移到自然直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宋辽金元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

选择题宋代文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1,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并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的人是( A ).A,柳开B,田锡C,穆修D,王禹偁2,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愈,柳宗元求通变的文学精神的人是(B ).A,柳开B,田锡C,穆修D,王禹偁3,搜集校刻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对古文的承传起了积极作用的人是(C ).A,柳开B,田锡C,穆修D,王禹偁4,《小畜集》的作者是(D ).A,柳开B,田锡C,穆修D,王禹偁5,开创宋诗中学习杜甫的风气的人是(D ).A,柳开B,田锡C,穆修D,王禹偁6,晚唐体的代表人物是( D).A,柳开B,田锡C,穆修D,林逋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出自林逋的诗歌(A ).A,《山园小梅》B,《戏答元珍》C,《东溪》D,《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8,提出了文章"传道而明心"的主张的人是(D).A,柳开B,田锡C,穆修D,王禹偁9,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B ).A,"白体" B,"西昆体" C,"晚唐体" D,"江西诗派"10,西昆体与晚唐体的繁盛,均在(C )一朝.A,宋太宗B,宋徽宗C,宋真宗D,宋高宗11,西昆体诗人师法的对象是晚唐的(A )(近体律诗).A,李商隐B,贾岛C,姚合D,杜牧1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是(C ).A,柳开B,王禹偁C,欧阳修D,梅尧臣13,欧阳修的美学风格被称为"六一风神"所针对的文体是( B).A,诗歌B,散文C,词D,诗话14,欧阳修的诗歌长于七言古体,注重"以文为诗",其师法对象是(C ).A,柳宗元B,贾岛C,韩愈D,姚合15,下列诗歌中属于欧阳修的代表作有(A ).A,《戏答元珍》B,《东溪》C,《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D,《山园小梅》16,"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诗句是自梅尧臣的诗歌(B ).A,《戏答元珍》B,《东溪》C,《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D,《山园小梅》17,苏舜钦的诗风以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为主要特色,其代表作是(C ).A,《戏答元珍》B,《东溪》C,《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D,《山园小梅》18,宋代"熙宁变法"的主将,论文以适用为本,长于议论说理的文学家是( ).A,梅尧臣B,苏轼C,欧阳修D,王安石19,被王安石称为"奇才",他的诗歌具有阔大而雄健的特色的诗人是(D ).A,王令B,苏轼C,欧阳修D,苏舜钦20,曾巩的文集名为( A).A,《元丰类稿》B,《西昆酬唱集》C,《嘉佑集》D,《栾城集》21,苏洵的文集名为(C ).A,《元丰类稿》B,《西昆酬唱集》C,《嘉佑集》D,《栾城集》22,苏辙的文集名为(D ).A,《元丰类稿》B,《西昆酬唱集》C,《嘉佑集》D,《栾城集》23,子瞻是(B )的字.A,苏洵B,苏轼C,苏辙D,苏舜钦24,苏轼在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时主考官为(A ).A,欧阳修B,王安石C,曾巩D,司马光25,"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出自苏轼的(D ). A,《书摩诘蓝田烟雨图》B,《桂枝香·金陵怀古》C,《六国论》D,《自题金山画像》26,苏轼的思想和创作个性真正树立起来是在贬谪(D )之后.A,密州B,黄州C,儋州D,惠州27,苏词最大的特色是(D ).A,"以赋为词" B,"以文为词" C,恪守词的传统D,"以诗为词"28,"苏黄"是苏轼在诗歌上与( A)的并称.A,山谷B,后山C,简斋D,诚斋29,江西诗派的宗主是(D ).A,吕本中B,陈师道C,陈与义D,黄庭坚30,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以学(C )为宗旨.A,苏轼B,杨亿C,杜甫D,陆游31,黄庭坚的词与( B)并称为"秦七黄九".A,东坡B,淮海C,稼轩D,易安32,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B ).A,陈师道B,杜甫C,陈与义D,黄庭坚33,提出"诗穷而后工"之说的人是(A ).A,欧阳修B,王安石C,梅尧臣D,苏舜钦35,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且也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来论诗人群体的人是(A ). A,吕本中B,陈师道C,陈与义D,黄庭坚36,在诗歌创作上提出"活法"说的人是( A).A,吕本中B,陈师道C,陈与义D,杨万里37,北宋时期以专工令词而且以词名世的第一人是( B).A,欧阳修B,晏殊C,柳永D,苏轼38,晏殊的词集名为(B ).A,《乐章集》B,《珠玉词》C,《东坡乐府》D,《小山词》39,慢词体制的开创者是(C ).A,欧阳修B,晏殊C,柳永D,苏轼40,柳永的词集名(A ).A,《乐章集》B,《珠玉词》C,《东坡乐府》D,《小山词》41,柳永慢词重要的创作特点是( A ).A,"以赋为词" B,"以文为词" C,恪守词的传统D,"以诗为词"42,秦观的词集名( A).A,《乐章集》B,《珠玉词》C,《淮海集》D,《小山词》43,《小山词》的作者是(B ).A,贺铸B,晏几道C,周邦彦D,柳永44,作词数量在北宋仅次于苏轼的词人是(A ).A,贺铸B,晏几道C,周邦彦D,柳永45,被陈廷焯,王国维称为是北宋词的集大成的词人是( C).A,贺铸B,晏几道C,周邦彦D,柳永46,李清照的词被称为( C).A,"小山体" B,"稼轩体" C,"易安体" D,"樵歌体"47,《樵歌》的作者是( B).A,贺铸B,朱敦儒C,周邦彦D,辛弃疾48,辛弃疾追忆当年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经历的词是(C).A,《清平乐》(茅檐低小) B,《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C,《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D,《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9,《稼轩词甲集》的编者是辛弃疾门人( B).A,刘过B,范开C,张元干D,张孝祥50,辛弃疾的词被称为(B ).A,"小山体" B,"稼轩体" C,"易安体" D,"樵歌体"51,张元干著有(D ).A,《龙洲词》B,《龙川词》C,《于湖词》D,《芦川词》52,张孝祥著有(C ).A,《龙洲词》B,《龙川词》C,《于湖词》D,《芦川词》53,陈亮著有(B ).A,《龙洲词》B,《龙川词》C,《于湖词》D,《芦川词》54,刘过著有(A ).A,《龙洲词》B,《龙川词》C,《于湖词》D,《芦川词》55,陆游年轻时曾从( B)学诗.A,吕本中B,曾几C,陈与义D,杨万里56,陆游的诗集名为( C).A,《入蜀记》B,《栾城集》C,《剑南诗稿》D,《元丰类稿》57,今存诗9200多首,也因此成为古代作家中最多产的诗人是(C ).A,白居易B,苏轼C,陆游D,杜甫58,《示儿》是(A )的绝笔诗.A,陆游B,陈亮C,刘过D,文天祥59,杨万里的诗被称为(A ).A,"诚斋体" B,"简斋体" C,"后山体" D,"后村体"60,著有《使金记事诗》72首绝句和《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的诗人是(B ). A,陆游B,范成大C,杨万里D,尤袤61,最能体现南宋散文繁荣状况,类似今之小品文的是(D ).A,议论文B,叙事文C,理学家的语录体文字D,笔记文62,清雅词派的开山人物是(B ).A,张炎B,姜夔C,吴文英D,史达祖63,姜夔词集名( C).A,《花外集》B,《梦窗词》C,《白石道人歌曲》D,《词源》64,评论姜夔词的特色是"清空","骚雅"出自张炎的(D ).A,《花外集》B,《梦窗词》C,《白石道人歌曲》D,《词源》65,存词数量在两宋词人中仅次于辛弃疾的词人是(C ).A,张炎B,姜夔C,吴文英D,史达祖66,史达祖的词集名为(C ).A,《山中白云词》B,《草窗词》C,《梅溪词》D,《花外集》67,周密的词集名(B ).A,《山中白词》B,《草窗词》C,《梅溪词》D,《花外集》68,王沂孙的词集名(D ).A,《山中白云词》B,《草窗词》C,《梅溪词》D,《花外集》69,张炎的词集名(A).A,《山中白云词》B,《草窗词》C,《梅溪词》D,《花外集》70,"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诗风的主要代表.他们都师法( D).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71,江湖诗派的宗师是(A ).A,刘克庄B,刘过C,刘辰翁D,陈起72,《江湖集》的刊刻者是(D ).A,刘克庄B,刘过C,刘辰翁D,陈起73,宋代理论性最强,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是严羽的(D ).A,《六一诗话》B,《岁寒堂诗话》C,《韵语阳秋》D,《沧浪诗话》74,《过零丁洋》和《正气歌》的作者是(D ).A,陆游B,范成大C,辛弃疾D,文天祥元代文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1、在辽代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诗人民族是(C )。
(完整版)袁行霈主编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

汉魏六朝文学试题部分:一、填空1.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______________ 》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______________ ),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
3.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多出自( _______________ )之手,除《琅邪台》铭文外,都是三句一韵的特殊诗体,质实雄壮,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
4.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到西汉(_______________ )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人才辈出。
5.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 _____________ )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
6.西汉时期,解读(《》)是一种专门学问,例如武帝时的朱买臣、淮南王刘安都擅长此学,宣帝亦修武帝故事,深推重之。
7.汉宣帝时,宫中曾经用诵读奇文及自己作品的方法为宣帝的太子、亦即后来的元帝治病解闷的方法,这种精神疗法效果明显,不但太子得以康复,而且经他倡导在后宫形成了诵读()的风气。
8.诵读()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9.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著名作家,武帝朝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宣帝朝有王褒,成帝朝有()等。
10.自武帝起,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的是创作辞赋,由此形成了向天子()的制度。
11.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
12.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13.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一个从事(14.东汉后期,长期把持政权身居显位的(名作家都当过他们的幕僚。
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出自(《》))还有诗赋传世。
)创作的群体。
),大量招纳宾客,东汉许多16.“披坚执锐”、“破釜沉舟”、“作壁上观”、沭猴而冠”出自》。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着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着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 ?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 和 ?,前者有 ?篇,后者有? 篇,共?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 颂、? 颂、 ?颂,它们分别有 ?篇、? 篇和? 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 ?,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 笺,唐 ?疏。
《诗集传》是南宋 ?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 、 ? 、 ?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文学五、名词解释1四家诗、2诗三百、3赋比兴、4风雅颂、5春秋笔法、6四书、7春秋三传、8楚辞、9风骚、10笙诗、11庄骚、六、简答题(一)中国神话蕴涵着怎样的民族精神?(二)神话具有怎样的思维特征?(三)《魏风伐檀》在复叠章法中所更换的词语,对充实深化诗歌的主题等方面有何作用?(四)《左传》描写人物有何特点?(五)《左传》的语言有何特点?(六)《战国策》的语言有何特点?(七)我国说理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八)《论语》有什么文学特点?(九)《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两类意象?在诗中起什么作用?(十)《九歌》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七、论述题(赏析题)1、《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与《庄子》的有何异同?2、赏析《桃夭》3、赏析《氓》4、赏析《静女》5、赏析《秦风蒹葭》6、赏析《君子于役》7《硕鼠》8、赏析《山鬼》9、《国殇》赏析10桔颂》赏析答案:五、名词解释1、四家诗:汉代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
后齐鲁韩三家诗亡,毛诗独存。
2、诗三百: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称诗三百或诗三百篇是举其成数作其代称。
西汉初年,诗三百被奉为经典,才尊之为诗经。
3、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既可以是叙事,也可以是议论抒情。
比就是比方。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4、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雅分为大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5、春秋笔法: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
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为春秋笔法。
6、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
“四书”被儒家奉为经典,宋以后成为封建统治者科举取士的范本。
7、春秋三传: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公羊传》的作者是齐人公羊高。
《谷梁传》的作者是鲁人谷梁赤。
三传中《左传》成就最高,《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旨在解说春秋的微言大义,历史和文学价值不高。
8、楚辞:战国时,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诗体。
它“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并大量运用语气词“兮”,形式自由,句式多变,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此外也指以屈原为首的楚辞作家的诗歌总集。
9、风骚:诗经和楚辞的代称。
国风和离骚分别是诗经和离骚的代表性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座高峰,成为艺术创作的典范。
10、笙诗:笙诗又称“六笙诗”,指《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声无辞。
据《礼仪》记载,这六篇诗都以笙奏,故名笙诗。
11、庄骚:《庄子》和《楚辞》的并称,语出唐代韩愈《进学解》。
《庄子》是我国第一部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散文著作,与《楚辞》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其相似之处,故庄骚并称。
六、简答题(要点)(一)中国神话蕴涵着怎样的民族精神?答: 1、忧患意识。
2厚生爱民意识。
3反抗精神。
(二)神话具有怎样的思维特征?答: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思维。
2具体、形象的思维。
3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从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三)《魏风伐檀》在复叠章法中所更换的词语,对充实深化诗歌的主题等方面有何作用?答:《伐檀》运用了复叠的章法,全诗三章,文字基本相同,只更换相对应的几个字,起到了加强诗歌的热烈气氛、渲染奴隶的反抗精神、充实深化诗歌主题的作用。
如(举例)(四)《左传》描写人物有何特点?答:《左传》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集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人物的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是在叙事中写人,因事及人,事起人起,事讫人讫,但却能抓住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加以描写,所以尽管写人的文字往往只具片断,却也鲜明生动。
如《重耳出亡始末》。
(五)《左传》的语言有何特点?答:1、《左传》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
这类记言文字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
如:“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
2、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义丰。
如(举例)(六)《战国策》的语言有何特点?答:《战国策》的语言艺术取得空前成功:1、说辞:(1)说辞的主要特点是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这也与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
(2)说辞常用譬喻、寓言故事来说理。
2、叙述语言:(1)长于铺张渲染。
如“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说秦王不行时的狼狈之状,发迹后路过家乡时的踌躇满志。
(2)叙述语言有时描写相当精细,如苏秦刺股,邹忌窥镜等,写的都是所屑细节,却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七)我国说理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答: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语录体阶段,以《论语》、《老子》为代表。
(2)对话式论辩文阶段,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3)专题论文,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
(八)《论语》有什么文学特点?答:(1)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
(2)语言形象。
(3)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其语言更为委婉。
(九)《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两类意象?在诗中起什么作用?答:美人、香草。
起着比喻的作用。
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香草在《离骚》中种类繁多,其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十)《九歌》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答:在描写人物时:1、描写心理十分细腻深入,除了那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敘写了一些细节,如《湘君》言:“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由爱之深、思之切,而生焦虑疑惑之心,对痴情心态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
2、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
《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嬝嬝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七、论述题(赏析题)1、《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与《庄子》的有何异同?(1)《韩非子》使寓言故事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韩非子》与《庄子》的寓言故事都很多,但《庄子》的寓言故事只是说理文的构成部分,并非是独立的文学体裁。
《韩非子》则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分门别类,辑为各种形式的寓言故事。
像《内储说》、《外储说》、《说林》等都是寓言故事专集。
(2)风格不同。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庄子》的则奇幻玄虚、怪诞神奇。
两者风格截然不同。
(3)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如《韩非子》让自己笔下的孔子形象法家化;《庄子》也一样,让孔子的形象道家化。
2、赏析《桃夭》《桃夭》共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复沓的形式,反复吟咏的是对新娘子的祝愿,祝愿她婚后家庭生活美满幸福。
全诗均以起兴开头,兴中含比,是带有象喻性的兴。
桃花象喻着“之子”的美丽、馨香,富于青春气息。
全诗分别以桃李、桃花、桃叶作比兴,同中有异。
“有其实”,不仅形容桃实的硕大圆润,还可以使人想见桃实的色彩,嗅到它的香味。
三章的“其叶蓁蓁”,仿佛使人置身于枝叶繁茂的桃荫之中。
三章的比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那艳丽盛开的桃花,那随风摇曳、妸娜多姿的桃枝和浓厚的树荫,使人联想到新娘艳若桃花的面庞、秀丽窈窕的身材和浓厚的青春气息。
三章的比兴,绘成一副“绿叶成子满枝”的图像。
象喻着新婚之后的多子多福。
比兴的成功运用,使祝愿之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等增色增光,耐人寻味。
《桃夭》的又一特色,是善于练字,巧于变化,虚实结合。
用“灼灼”形容桃花,千百年来,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
3、赏析《氓》本篇是弃妇的怨诗。
篇中自敘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
全诗分为六章:第一章写恋爱,第二写待嫁,第三章、第四章叙述中断,插入怨愤之辞,第五章写受虐,第六章写决绝之情。
全诗塑造了女主人公与“氓”两个人物形象。
全诗写女主人公的经历与情感交相发展,结构上故事情节与作者思绪相适应,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炉。
另外善于运用比兴也是这首诗的特点。
4、赏析《静女》诗中写一对恋人相会,先是调皮的姑娘故意惹逗,躲藏起来,逗得小伙子心急如焚,抓耳挠腮;再又郑重其事地赠给对方小草,试探其对自己的情意。
而小伙子也知趣、凑趣,说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洵美且异”,“美人之贻”,用双关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深情,显示了自己一片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
诗很短,但却能生动地写出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刻画出人物性格。
这首诗语言简练,构思巧妙,人物心理和形象刻画生动,生活气息非常浓烈。
5、赏析《秦风蒹葭》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
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
中间阻隔千重,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此诗共三章,每章八句,上四句写景,下四句述事抒情。
诗中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气氛,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
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此诗采用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
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尽其意。
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之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6、赏析《君子于役》这首诗表现了一位农家妇女对其久役在外,不知归期的丈夫深切而痛苦的怀念之情,从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此诗言情写景,真实纯朴。
通过鸡栖于巣、牛羊归栏等农村日常生活的细节,既描画出思者的家庭生活环境与气氛,又起衬托比喻的作用,亲切自然地表达了盼望丈夫归来的心情。
7、赏析《硕鼠》此诗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诗序》说:“《硕鼠》,刺重敛也。
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
”全诗分为三章,采用重叠的结构方式,反复唱叹。
借喻是主要的表现方法:被责骂的对象在文中隐去,而用硕鼠来直接喻指替代。
这种手法,使诗篇既委婉又富于形象性,富有感染力。
8、赏析《山鬼》以人神杂糅的手法,鲜明地塑造了巫山女神的优美形象,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赋予巫山女神以人和神的双重特性,她的衣食住行,服饰车舆,都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带有强烈的神异和野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