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 #组培技术#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是进行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研究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实验室能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实验室的功能布局、实验设备、环境控制等因素。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布局、设备选择、环境控制、安全防护和实验室管理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一、实验室布局1.1 实验室功能区划: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将实验室划分为培养区、准备区、分析区和储存区等功能区域,以便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1.2 实验室工作流程:根据实验室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实验室内各个功能区的位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便利性。

1.3 实验室通道设计:合理设置实验室通道,确保通道宽度和通畅度,以便于人员和设备的进出。

二、实验设备选择2.1 培养箱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合的培养箱,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的控制能力。

2.2 培养基配置设备:选择适合的培养基配置设备,如自动培养基配置仪,以提高培养基配置的准确性和效率。

2.3 显微镜选择:选择具备高分辨率和高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以便于观察和分析植物组织的细微结构。

三、环境控制3.1 温度控制:选择具备精确温度控制能力的空调系统,以确保实验室内的温度稳定在适宜的范围。

3.2 光照控制:安装可调节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的照明设备,以摹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环境。

3.3 湿度控制:选择具备湿度调节功能的加湿器和除湿器,以保持实验室内的适宜湿度。

四、安全防护4.1 灭菌设备:配置高效的灭菌设备,如高压灭菌器,以确保实验器具和培养基的无菌状态。

4.2 消毒设备:设置消毒设备,如紫外线消毒灯,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4.3 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实验室安全警示标识、紧急出口指示牌等,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装备,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五、实验室管理5.1 实验室规章制度: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明确实验室的使用管理、设备维护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要求。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是一个专门用来培养和研究植物的组织、细胞和器官的实验室。

它通常包括组培室、分生室、显微室和储藏室等区域。

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下面将提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的规划设计。

首先,组培室的布局应该合理,能够提供充足的工作空间和足够的存放设备和试剂的柜子。

考虑到实验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培养,室内应该设置舒适的工作台和高质量的椅子,以减少操作人员的疲劳和不适。

其次,组培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应该能够适应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通常情况下,温度应该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保持在60-70%的范围内。

光照条件也至关重要,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设置不同强度和光周期的光照装置。

第三,组培室的通风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室内的空气污染和异味积聚。

通风系统应该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并排除有害的气体和颗粒物。

此外,室内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定期检测室内空气的质量,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组培室的洁净度也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组培室的干净度应该达到一定的标准。

室内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操作台、试剂柜、设备和器皿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最后,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和实验材料的安全,组培室应该配备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

例如,实验室应该配备化学品柜来储存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化学试剂,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安全眼镜和口罩等。

此外,实验室还应设置火警报警器和紧急应急方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的规划设计主要关注布局合理、温湿度控制、通风系统、洁净度和安全设备等方面,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这些设计要素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标题: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是进行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研究的重要场所,设计合理的实验室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和保障实验质量。

本文将从实验室布局、设备选购、环境控制、安全管理和实验流程等方面,为您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方案。

一、实验室布局1.1 实验室功能区划:根据实验需求,将实验室划分为培养区、操作区、准备区和储存区。

1.2 实验室通风布局:确保实验室内空气流通良好,避免气体积聚,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

1.3 实验室灯光设计:根据植物生长需要,配置适宜的光照设备,保证光照均匀和稳定。

二、设备选购2.1 生物安全柜: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生物安全柜,确保操作人员和实验样品的安全。

2.2 培养箱和培养皿:选择适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箱和培养皿,保证培养环境的稳定。

2.3 显微镜和成像设备:选购高质量的显微镜和成像设备,用于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三、环境控制3.1 温度控制:配置恒温设备,保持实验室内温度稳定在适宜的范围。

3.2 湿度控制:安装加湿设备,控制实验室内湿度,提供适宜的培养环境。

3.3 光照控制:根据实验需求,调节光照设备,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

四、安全管理4.1 实验室标识:在实验室内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包括紧急出口、危险警示等。

4.2 实验室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遵守规定,提高实验安全性。

4.3 废物处理:建立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保证实验室环境清洁和安全。

五、实验流程5.1 样品准备: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准备植物组织样品,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5.2 培养操作:遵循操作规程进行培养操作,注意操作细节,确保实验结果准确。

5.3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并改进实验方案。

结语: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科学的实验室布局、设备选购、环境控制、安全管理和实验流程的规范,能够提高实验效率,保障实验质量,为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
首先,设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空间应尽量大,可以容纳多种不同
的生物材料和仪器,这样可以满足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多种需求,例如:植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生理实验等。

其次,考虑到实验室里操作不同的实验,所以应分别设置培养室和实
验室,并且根据不同的实验功能,将不同的实验室分别装修成不同的室内
样式,以保持室内环境的稳定。

此外,设计这个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时,窗户应尽量放置在阴凉的位置,以防受到太阳光的照射而使室内温度过高,影响培养室内植物的生长。

最后,实验室内部要设备防护措施,以防止培养室内植物和实验仪器
等的污染或破坏。

例如,为了避免容易发生污染的情况,可以在室内安装
洁净空气过滤系统,并在关闭实验室的时候开启这个系统,以帮助保持实
验室内空气的洁净和新鲜状态。

同时,还应在室内安装牢固的安全门,以
防止实验室内植物和仪器被外人偷窃或破坏。

总之。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是进行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的重要场所,对于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提出一个符合实验室需求的设计方案,包括实验室布局、设备选型、环境控制、安全措施和实验室管理等五个方面。

一、实验室布局:1.1 实验室分区:将实验室分为无菌区、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以满足不同实验需求。

1.2 实验台设计:选择耐酸碱、易清洁的材料制作实验台,设置抽风装置,保持实验台面洁净。

1.3 通风系统:安装通风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二、设备选型:2.1 培养箱:选择具备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功能的培养箱,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2 培养基配制设备:选用精确的称量仪器和搅拌设备,以确保培养基配制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2.3 显微镜:选择具备高分辨率和高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三、环境控制:3.1 温度控制:安装恒温设备,保持实验室温度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3.2 光照控制:选择具备可调节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功能的照明设备,以摹拟不同生长阶段的光照条件。

3.3 湿度控制:安装加湿器和除湿器,保持实验室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培养的成功。

四、安全措施:4.1 无菌操作:建立无菌操作区,配备无菌工作台和必要的无菌器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4.2 废弃物处理:设置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区,对实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密封和安全处理。

4.3 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

五、实验室管理:5.1 设立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明确实验室使用流程和责任分工。

5.2 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3 实验室清洁与消毒:建立实验室清洁与消毒制度,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实验环境的卫生和无菌性。

综上所述,一个符合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需求的设计方案应包括实验室布局、设备选型、环境控制、安全措施和实验室管理等五个方面。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一、引言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是进行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培养、繁殖和转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个科学、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满足实验需要。

二、实验室布局设计1. 实验室整体布局实验室总面积约100平方米,采用开放式布局,分为样品处理区、培养区、设备区和办公区。

样品处理区设在实验室入口处,用于样品的接收、处理和消毒。

培养区设在实验室中央,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和繁殖。

设备区设在实验室后部,用于存放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办公区设在实验室侧面,提供工作和讨论的空间。

2. 实验室设备和家具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家具,如无菌工作台、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冰箱、洗涤槽等。

实验台和储物柜应具备防腐蚀、耐酸碱的特性,以便于清洁和消毒。

3. 实验室安全措施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应设置紧急出口、灭火器、洗眼器和紧急淋浴等安全设施。

实验室内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并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口罩和实验服等。

三、实验室操作流程1. 样品处理流程(1)样品接收:工作人员在样品处理区接收植物样品,并记录样品信息,如名称、来源和数量等。

(2)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消毒处理,采用适当的方法,如酒精消毒或高温消毒。

(3)样品准备:将消毒后的样品进行分类和切割,以便于后续的培养和繁殖操作。

2. 培养操作流程(1)培养基配制:根据实验需求,配制适当的培养基,包括基本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激素培养基等。

(2)组织培养:将样品放置在无菌条件下的培养箱中,进行细胞和组织的培养。

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可采用悬浮培养、固体培养或液体培养等方法。

(3)培养环境控制:通过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为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4)培养周期管理:根据实验需要,定期观察和记录培养样品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条件和培养周期。

四、实验室管理规范1. 设立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实验室的日常操作和管理流程。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是进行植物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和植物生长调控等研究的重要场所。

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室对于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空间布局、设备配置、环境控制、安全管理和实验操作等方面,提出一个完善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一、空间布局1.1 实验室整体布局应合理,包括工作区、操作区、设备区和储藏区等功能分区,以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1.2 工作区应设有实验台和操作台,方便实验人员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操作,同时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1.3 设备区应根据实验室需要配置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平板振荡器等设备,确保实验设备的充足和运行稳定。

二、设备配置2.1 培养箱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应选择具有恒温、恒湿和光照控制功能的培养箱,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2 显微镜是进行细胞观察和分析的重要设备,应选择具有高清晰度和高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以便实验人员观察细胞结构和细胞分裂等过程。

2.3 平板振荡器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设备,应选择具有多功能和可调节振荡幅度的平板振荡器,以促进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三、环境控制3.1 实验室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以保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3.2 实验室应设有恒温、恒湿和光照控制系统,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

3.3 实验室应设有紫外线消毒设备和无菌操作台,以确保实验操作的无菌和安全。

四、安全管理4.1 实验室应设有紧急处理设备和应急预案,以应对实验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4.2 实验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4.3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五、实验操作5.1 实验人员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2 实验人员应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避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操作和污染。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重要场所,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对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布局、设备选购、环境控制、安全防护和实验室管理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设计方案。

一、实验室的布局1.1 实验室功能区划分:根据实验室的不同功能需求,将实验室划分为培养区、前处理区、检测区和办公区等,以提高工作效率。

1.2 实验室通道设置:合理设置实验室通道,保证人员和物品的流动,避免交叉污染。

1.3 实验台设计: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宜的实验台材料和尺寸,方便操作和清洁。

二、设备选购2.1 基础设备选购:根据实验室需求,选购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等基础设备,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

2.2 特殊设备选购: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选购适合的特殊设备,如PCR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以满足实验需求。

2.3 设备布局:合理布局实验室设备,保证设备之间的通风和安全间距,减少实验干扰。

三、环境控制3.1 温度控制: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设置合适的温度控制系统,保持恒温环境,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3.2 光照控制:根据植物生长需求,选用适宜的光照设备,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摹拟自然光照条件。

3.3 湿度控制:根据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要求,设置湿度控制系统,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

四、安全防护4.1 灭菌设备:选购高效的灭菌设备,如高压灭菌器、紫外线灭菌器等,确保实验器具和培养基的无菌状态。

4.2 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如实验室洗眼器、紧急淋浴等,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4.3 废物处理:建立规范的废物处理流程,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封存和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五、实验室管理5.1 人员管理:建立科学的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交流机会,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组培技术#一、实验室要求理想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该建立在安静、清洁、远离污染源的地方,最好在常年主风向的上风方向,尽量减少污染。

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培养实验室最好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培养产品的运送。

实验室的建设均需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所从事的实验的性质,即是生产性的还是研究性的,是基本层次的还是较高层次的;二是实验室的规模,规模主要取决于经费和实验性质。

无论实验室的性质和规模如何,实验室设置的基本原则是:科学、高效、经济和实用。

一个组织培养实验室必须满足3个基本的需要:实验准备(培养基制备、器皿洗涤、培养基和培养器皿灭菌)、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

此外,还可根据从事的实验要求来考虑辅助实验室及其各种附加设施,使实验室更加完善。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工作中需要哪些最基本的设备条件有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房屋,或新建、改建实验室。

实验室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的目的和规模。

以工厂化生产为目的,实验室规模太小,则会限制生产,影响效率。

在设计组织培养实验室时,应按组织培养程序来没计,避免某些环节倒排,引起日后工作混乱。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

要做到无菌的条件,需要一定的设备、器材和用具,同时还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光照、湿度等培养条件。

二、实验室组成(一)基本实验室基本实验室包括准备室、洗涤灭菌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缓冲间,是组织培养实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如进行工厂化生产,年产4万-20万,需3-4间实验用房,总面积60平方米。

1、准备室(化学实验室)功能:又叫化学实验室,进行一切与实验有关的准备工作:完成所使用的各种药品的贮备、称量、溶解、器皿洗涤、培养基配制与分装、培养基和培养器皿的灭菌、培养材料的预处理等。

要求:最好有20平方米左右。

要求宽敞明亮、以便于放置多个实验台和相关设备,方便多人同时工作;同时要求通风条件好,便于气体交换;实验室地面应便于清洁,并应进行防滑处理。

分类:分体式-研究性质实验室,分开的若干房间将准备室分解为药品贮藏室、培养基配制与洗涤室和灭菌室等,功能明确,便于管理,但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通间式-规模化实验室,准备室一般设计成大的通间,使试验操作的各个环节在同一房间内按程序完成。

准备试验的过程在同一空间进行,便于程序化操作与管理,试验中减少各环节间的衔接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还便于培养基配制、分装和灭菌的自动化操作程序设计,从而减少规模化生产的人工劳动,更便于无菌条件的控制和标准化操作体系的建立。

设备:准备室应具备实验台、药品柜、水池、仪器、药品、防尘橱(放置培养容器)、冰箱、天平、蒸馏水器、酸度计及常用的培养基配制用玻璃仪器等。

2、洗涤灭菌室功能:完成各种器具的洗涤、干燥、保存、培养基的灭菌等。

要求:洗涤灭菌室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决定其大小,一般面积控制在30-50m2。

在实验室的一侧设置专用的洗涤水槽,用来清洗玻璃器皿。

中央实验台还应配置2个水槽,用于清洗小型玻璃器皿。

如果工作量大,可以购置一台洗瓶机。

准备1-2个洗液缸,专门用于洗涤对洁净度要求很高的玻璃器皿,地面应耐湿并排水良好。

设备:水池、落水架、中央实验台、高压灭菌锅、超声波清洗器、干燥灭菌器(如烘箱)等。

3、无菌操作室(接种室)功能:也叫接种室,主要用于植物材料的消毒、接种、培养物的转移、试管苗的继代、原生质体的制备以及一切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技术程序,是植物离体培养研究或生产中最关键的一步。

要求:接种室宜小不宜大,一般7~8平米(10-20平米)即可,其规模根据实验需要和环境控制的难易程度而定。

要求封闭性好,干爽安静,清洁明亮,能较长时间保持无菌,因此不易设在容易受潮的地方;地面、天花板及四壁尽可能密闭光滑,易于清洁和消毒;配置拉动门,以减少开关门时的空气扰动;为便于消毒处理,地面及内墙壁都应采用防水和耐腐蚀材料;为了保持清洁,无菌室应防止空气对流。

接种室要求在适当位置吊装1~2盏紫外线灭菌灯,用以照射灭菌。

最好安装一小型空调,使室温可控,这样可使门窗紧闭,减少与外界空气对流。

一般新建实验室的无菌室在使用之前应进行灭菌处理,处理方法是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并需定期灭菌处理,还可用紫外线照射1-2h/周,或每次使用前照射10-30min。

设备:紫外灯、空调、解剖镜、消毒器、酒精灯、接种器械(接种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实验台、和搁架,还有超净工作台和整套灭菌接种仪器、药品等。

4、培养室功能:对接种到培养瓶等器皿中的植物离体材料进行控制条件下的培养,无论是研究性实验室还是生产性实验材料进行培养的场所。

要求:约需10-20平方米左右,培养室的大小可根据需要培养架的大小、数目、及其他附属设备而定,其设计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节省能源为原则。

基本要求是能够控制光照和温度,并保持相对的无菌环境,因此,培养室应保持清洁和适度干燥;为满足植物培养材料生长对气体的需要,还应安装排风窗和换气扇等培养室的换气装置;为节省能源和空间,应配置适宜的培养架,并安装日光灯照明。

研究用实验室,通常可根据光照时间设置成长日照、中日照、短日照培养室,也可以根据温度设置成高温和低温培养室,每一个培养室的空间不宜过大,便于对条件的均匀控制。

进行精细培养类型如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可采用光照培养箱或人工气候箱代替培养室。

为了控制培养室的温度和光照时间及其强度,培养室的房间不要窗户,但应当留一个通气窗,并安上排气扇。

室内温度由空调控制,光照由日光灯控制。

天花板和内墙最好用塑料钢板装修,地面用水磨石或瓷砖铺设,一般要分两间,一为光照培养室,一为暗培养室。

培养室外应有一预备间或走廊。

培养材料放在培养架上培养。

培养架大多由金属制成,一般设5层,最低一层离地高约lOcm,其他每层间隔30cm左右,培养架即高1.7m左右。

培养架长度都是根据日光灯的长度而设计,如采用40W日光灯,则长I.3m,30W的长lm,宽度一般为60cm。

日光灯一般用40W,固定在培养架的侧面或搁板的下面,每层有两支日光灯,距离在20cm,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

培养室最重要的因子是温度,一般保持在20—27℃左右,具备产热装置,并安装窗式或立式空调机。

由于热带植物和寒带植物等不同种类要求不同温度,最好不同种类有不同的培养室。

室内湿度也要求恒定,相对湿度以保持在70%~80%为好,可安装加湿器。

控制光照时间可安装定时开关钟,一般需要每天光照10-16h,也有的需要连续照明。

短日照植物需要短日照条件,长日照植物需要长日照条件。

现代组培实验室大多设计为采用天然太阳光照作为主要能源,这样不但可以节省能源,而且组培苗接受太阳光生长良好,驯化易成活。

在阴雨天可用灯光作补充设备:培养架(控温控光控湿)、摇床、转床、自动控时器、紫外灯、光照培养箱或人工气候箱、生化培养箱、边台实验台用于拍摄培养物生长状况,除湿机、显微镜、温湿度计、空调等。

5、缓冲间3 G,亚龙组培系统-中国植物组织培养系统建设第一品牌功能:是进入无菌室前的一个缓冲场地,减少人体从外界带入的尘埃等污染物。

工作人员在此换上工作服、拖鞋,戴上口罩,才能进入无菌室和培养室。

进入无菌操作室前在此更衣换鞋,以减少进出时带入接种室杂菌。

要求:缓冲间需3-5平方米,可建在准备室外或无菌操作室外,应保持清洁无菌;备有鞋架和衣帽挂钩,并有清洁的实验用拖鞋、已灭菌过的工作服;墙顶用1-2盏紫外灯定时照射,对衣物进行灭菌。

缓冲间最好也安一盏紫外线灭菌灯,用以照射灭菌。

缓冲间的门应该与接种室的门错开,两个门也不要同时开启,以保证无菌室不因开门和人的进出带进杂菌。

设备:1-2盏紫外灯、水槽、实验台、鞋帽架、柜子、灭菌后的工作服、拖鞋、口罩。

(二)辅助实验室根据研究或生产的需要而配套设置的专门实验室,主要用于细胞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等。

1、细胞学实验室功能:用于对培养物的观察分析与培养物的计数,对培养材料进行细胞学鉴定和研究,由制片室和显微观察室组成。

制片是获取显微观察数据的基础,配备有切片机、磨刀机、温箱及样品处理和切片染色的设备。

应有通风橱和废液处理设施。

显微观察室主要是显微镜和图像拍摄、处理设备。

要求:明亮、清洁、干燥、防止潮湿和灰尘污染。

设备:双筒实体显微镜、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等。

2、生化分析实验室)功能:培养细胞产物为主要目的的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分析化验实验室,随时对培养物成分进行取样检查。

大型次生代谢物生产,还需有效分离实验室。

三、仪器设备和器皿用具一、基本设备配置(一)常规设备1、天平组织培养实验室需要2-3台不同精度的天平。

感量0.001g的天平(分析天平)和感量0.0001g的天平(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微量元素和一些较高精确度的实验用品。

感量0.01g和0.1g的天平,用于大量元素母液配制和一些用量较大的药品的称量。

2、冰箱各种维生素和激素类药品以及培养基母液均需低温报存,某些试验还需植物材料进行低温处理,一般普通冰箱即可。

3、酸度计用于测定培养基及其它溶液的pH,一般要求可测定pH范围1-14之间,精度0.01即可。

4、离心机用于细胞、原生质体等活细胞分离,亦用于培养细胞的细胞器、核酸以及蛋白质的分离提取。

根据分离物质不同配置不同类型的离心机。

细胞、原生质体等活细胞的分离用低速离心机;核酸、蛋白质分离用高速冷冻离心机;规模化生产次生产物,还需选择大型离心分离系统。

5. 加热器用于培养基的配制。

研究性实验室一般选用带磁力搅拌功能的加热器,规模化大型实验室用大功率加热和电动搅拌系统。

6、其它纯水器、分装设备(二)灭菌设备维持相对得无菌环境是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1、高压灭菌锅用于培养基、玻璃器皿以及其它可高温灭菌用品的灭菌,根据规模大小有手提式、立式、卧式等不同规格。

2、干热消毒柜用于金属工具如镊子、剪刀、解剖刀,以及玻璃器皿的灭菌。

一般选用200℃左右的普通或远红外消毒柜。

3、过滤灭菌器用于一些酶制剂、激素以及某些维生素等不能高压灭菌试剂的灭菌,主要有真空抽滤式和注射器式。

4、紫外灯方便经济的控制无菌环境的装置,缓冲间、接种室和培养室必备。

(三)无菌操作设备1、接种箱是使用较早的最简单的无菌装置,主体为玻璃箱罩、入口有袖罩,内装紫外灯和日光灯,使用时对无菌室要求较高。

2、净化工作台其操作台面是半开放区,具方便、操作舒适优点,通过过滤的空气连续不断吹出,大于0.03um直径的微生物很难在工作台的操作空间停留,保持了较好的无菌环境。

由于过滤器吸附微生物,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易堵塞,因此应定期更换。

(四)培养设备培养设备是指根据需要所选用的不同规格和控制精度的用于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的设施和设备。

1、培养架目前所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植株繁殖培养的通用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