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III)I V 第1章总体方案设计...................................................................................................... - 1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 1 -1.2、工艺要求........................................................................................................ - 1 -1.3、要求实现的基本功能: ............................................................................... - 2 -1.4、对象分析........................................................................................................ - 2 -1.5、系统功能设计................................................................................................ - 2 -第2章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 3 -2.1、微机选型........................................................................................................ - 3 -2.2、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 ............................................................... - 3 -2.3、设计输入输出通道........................................................................................ - 5 -2.4、温度传感器.................................................................................................... - 7 -2.5、元器件的选择................................................................................................ - 8 -第3章数字控制器的设计.............................................................................................. - 9 -3.1、控制算法:................................................................................................. - 9 -3.2、计算过程:.................................................................................................... - 9 -第4章软件设计............................................................................................................ - 11 -4.1系统主程序框图 ............................................................................... - 11 -4.2、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 ................................................................ - 12 -4.3图LED显示流程............................................................................. - 12 -4.4、数字控制算法子程序流程图 ........................................................ - 14 -第5章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 15 -第6章抗干扰措施........................................................................................................ - 16 -6.1、硬件方面抗干扰措施主要包括: ............................................................. - 16 -6.2、软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施有: ..................................................................... - 16 -第7章系统调试............................................................................................................ - 17 -第8章设计总结............................................................................................................ - 18 -第9章参考文献............................................................................................................ - 19 -附录:程序代码................................................................................................................ - 20 -电阻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控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动调节电阻炉温度系统也备受关注。
微机交通灯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092班学号: 000000000l 姓名: xxx2011年 12月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XXX(电子信息工程学系)摘要:本文介绍了以8086微处理器为核心.利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的软硬件功能,实现对交通灯控制,主要是模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介绍了交通灯控制器的原理以及电路接线。
在设计中所用到的编程语言是汇编语言,延时采用的是软件延时(即通过汇编指令)。
关键词:8086微处理器;交通灯;8255A一、课程设计任务1.1 设计目标利用ZY15MicInt12BB微机原理及接口实验箱上的8086微处理器模块、并行接口8255A模块,地址译码单元以及0—1LED灯显示等模块,根据所学的微机原理知识,按照实际交通情况设定一种交通灯规则,设计一个简单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1.2 设计要求在一个十字路口,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各有两组交通指示灯,每组有红、黄绿三个灯。
东西方向同色灯连在一起,南北方向同色灯连在一起。
对各组的交通灯进行控制,以保证车辆在各道上通畅运行。
两组组的交通灯工作过程为:1.南北方向亮绿灯允许通行,东西方向亮红灯禁止通行2.当延时25秒后,南北方向的黄灯同时变亮,且延时5秒。
3.延时后,东西方向转为绿灯,南北方向转为红灯,且延时25秒。
4.25秒后,转为东西方向黄灯亮,延时5秒后,回到第一步,以次重复进行,不断循环。
5.当遇到道路障通,或紧急情况时,A、B道全为红灯。
二、原理说明与硬件设计2.1原理说明在本次课程设计当中,采用的是以8086微处理器为核心,以8255A芯片作为接口芯片,运用软件定时(即通过汇编指令)控制LDE灯(即交通灯)按照设定的交通规则显示。
2.2 8086简介8086微处理器是Intel系列的第三代微处理器,拥有四个16位的通用寄存器,也能够当作八个8位寄存器来存取,以及四个16位索引寄存器,其主频为5MHz/10MHz,地址总线宽度为20位,可寻址的内存空间打1MB。
微机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微机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微处理器、接口技术、中断处理等;2. 使学生了解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3.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微机控制技术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微机控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微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开发需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微机控制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使其认识到微机控制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微机控制原理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微机控制系统概述:介绍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微机控制技术的背景及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2. 微处理器及其接口技术:讲解微处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用的接口技术。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章3. 中断处理与定时器/计数器:分析中断处理的过程,介绍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五章4. 微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阐述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六章5. 微机控制系统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微机控制系统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材章节:第七章6.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微机课程设计报告-风扇控制

10
·家用电扇控制与驱动电路设计报告·
流程图 1-3:小键盘检测
11
·家用电扇控制与驱动电路设计报告·
流程图 1-4:带键盘检测的延时模块
12
·家用电扇控制与驱动电路设计报告·
流程图 1-5:不带键盘检测的延时模块 特别说明:汇编语言的程序流程和 C 语言的大同小异,只是标志符号有所不同。
七、程序清单及程序注释 1、C 语言程序清单
8255 内部包含 3 个 8 位的输入输出端口 A、B 和 C,端口 A 和端口 B 都可以 用作一个 8 位的输入口或 8 位的输出口, 端口 C 既可以作为一个 8 位的输入口或 8 位的输出口,又可以作为两个 4 位的输入输出口(C 口上半部分和 C 口下半部 分)使用,还可以配合 A 口和 B 口工作,分别用来产生 A 口和 B 口的输出控制信 号和输入 A 口和 B 口的端口状态信号。
六、实验程序的流程图
流程图 1-1:MAIN 函数流程图
9
·家用电扇控制与驱动电路设计报告·
流程图 1-2:风扇运行模式 特别说明:圆点线部分由于页面大小无法全部画出,该部分与风速标志值为“1” 时只在风速上有差别(分别为‘3’对应‘强风’ , ‘2’对应‘中风’ ) ,未画出的 两个部分和中间的部分一起构成三个分支。
(4)带键盘检测的延时模块 DELLY2 由于希望“睡眠”和“自然”类型下风扇能实时响应小键盘的控制,所以 在这两种类型中的延迟用的是带键盘检测的延时模块。
2、C 语言的特别模块——风扇控制集成模块 WIND_MODE 本模块将风扇的转速和类型控制集于一体,先检测风速强弱的标志 FLAG, 再检测类型标志 FLAG2,从而对直流电机和 LED 灯进行相应的控制。在电机的运 行过程中实时调用小键盘检测模块以及时响应输入。
微机课程设计报告

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I一、概述在STAR ES598PCI 实验系统的基础上,应用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定时/计数器8253等I/O 接口芯片,设计一个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
二、设计目的通过设计一个十字路口交通灯系统掌握8255、8253等接口芯片的编程和应用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设计要求要求绘制流程图、编写源程序,并在实验系统上调试通过程序。
四、设计内容1、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设置某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系统在4个路口均装设红、绿2个灯,并装设数码管显示倒计时。
东南西北图1 交通信号灯设置实验时用LED (发光二极管)代替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其分布自行定义)。
2、交通信号灯亮灭规律交通信号灯系统初始状态为所有红灯闪烁N1秒钟(不必在数码管显示);之后东西向车行道绿灯亮,车辆放行N 秒钟,此时南北向车行道红灯亮,之后转为南北向车行道放行N 秒钟,如此循环重复。
要求数码管能够显示倒计时。
参数选择:N1≤10s ,闪烁次数为3–8次各小组自行选择N 、N1及闪烁次数方案。
3、参考方案采用8255、8253组成系统,采用8253产生定时。
如果加入紧急车辆通过功能或其他任何先进功能,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创新分。
如果采用8255、8253、8259组成系统,则加创新分(用8259产生中断,其功能自学)。
目录1、方案说明 (7)1.1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设置1.2实验接口芯片选择1.2.1 82551.2.2 82532、硬件设计 (9)2.1硬件接线图2.2引脚连接详细说明3、软件设计 (10)3.1程序流程图3.2 源程序清单4、调试现象 (13)5、心得体会 (15)6、参考文献 (15)一.方案说明1.1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设置某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系统在4个路口均装设红、绿2个灯,每个路口均装设一个数码管显示倒计时。
向红灯亮(此时东西方向绿灯亮),南北方向亮10S,并用数码管显示所有方向的倒计时。
微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书

微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书班级:自动化112学号:姓名完成日期:14 年 5 月一、课程设计功能描述电加热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已经在冶金、化工、机械等各类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时变性、升温单向性等特点的控制对象,很难用数学方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很难达到好的控制效果。
单片机以其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在工业控制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单片机进行炉温控制,可以提高控制质量和自动化水平。
在本控制对象电阻加热炉功率为800W ,由220V 交流电供电,采用双向可控硅进行控制。
本设计针对一个温度区进行温度控制,要求控制温度范围50~350C ,保温阶段温度控制精度为正负1度。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计算机输出信号经转换后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器控制加热电阻两端的电压。
其对象为温控数学模型为:1)(+=-s T e K s G d sd τ 其中:时间常数Td=350秒放大系数Kd=50滞后时间τ=10秒控制算法选用改PID 控制二、课程设计分析设计2.1课程设计目的:大学本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何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迅速掌握应用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自动化专业学生通过课程设计,首先熟悉认识微机控制的理论基础,根据实际的系统设计要求,掌握初步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设计两个方面得到实际的提高,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运用微机控制理论,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微机控制系统控制结构方框图,绘制微机控制系统主电路图、控制电路图,编制系统程序流程图、根据系统程序流程图编制C 语言程序。
2、课程设计应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完成,严禁抄袭(对自己的设计不熟悉,读不懂设计中的关键功能部分,对设计的结构不清楚,对设计的功能不了解等),一经验收教师认定其抄袭行为,成绩即为不及格。
计控报告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所在学院完成日期目录一.设计任务概述1.1任务说明甲车车头紧靠起点标志线,乙车车尾紧靠边界,甲、乙两辆小车同时起动,先后通过起点标志线,在行车道同向而行,实现两车交替超车领跑功能。
跑道如图所示:1.2基本任务(1)甲车和乙车分别从起点标志线开始,在行车道各正常行驶一圈。
(2)甲、乙两车按图1所示位置同时起动,乙车通过超车标志线后在超车区内实现超车功能,并先于甲车到达终点标志线,即第一圈实现乙车超过甲车(3)甲、乙两车在完成(2)时的行驶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1.3发挥部分(1)在完成基本要求(2)后,甲、乙两车继续行驶第二圈,要求甲车通过超车标志线后要实现超车功能,并先于乙车到达终点标志线,即第二圈完成甲车超过乙车,实现了交替领跑。
甲、乙两车在第二圈行驶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2)甲、乙两车继续行驶第三圈和第四圈,并交替领跑;两车行驶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3)在完成上述功能后,重新设定甲车起始位置(在离起点标志线前进方向40cm范围内任意设定),实现甲、乙两车四圈交替领跑功能,行驶时尽可能的短。
二.系统方案选择与论证根据题目中的设计要求,本系统主要由微控制器模块、电源模块、避障模块、循迹传感器模块、直流电机及其驱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等构成。
本系统的方框图如图所示:2.1车体方案的选择与论证自己制作电动车。
经过反复考虑论证,我们制定了左右两轮分别驱动,在小车前面加万向轮转向的方案。
即左右轮分别用两个转速和力矩基本完全相同的步进电机进行驱动,车体首部装一个万向轮。
这样,当两个步进电机转向相反同时转速相同时就可以实现电动车的原地旋转,由此可以轻松的实现小车坐标不变的90度和180度的转弯。
当小车前进时,左右两驱动轮与前万向轮形成了三点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小车在前进时比较平稳。
为了防止小车重心的偏移,前万向轮起支撑稳定的作用。
对于车架材料的选择,我们经过比较选择了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布板。
微机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件的功能;2. 掌握微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3. 学会使用微机进行简单的数据采集、处理和输出。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微机的基本操作和编程;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微机控制系统;3. 能够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微机课程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微机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3.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微机基本原理与组成- 教材章节:第一章 微机系统概述- 内容:微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2. 微机编程与控制- 教材章节:第二章 微机编程基础、第三章 微机接口技术- 内容:编程语言(汇编语言、C语言)、常用指令、程序结构、接口技术、中断处理等。
- 实践项目:设计简单的微机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器、交通灯控制系统等。
3. 微机应用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 微机应用系统- 内容:微机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 实践项目:分析并仿照实际应用案例,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微机应用系统。
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微机基本原理与组成- 第2-3周:微机编程与控制- 第4-5周:微机应用案例分析及实践项目设计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III)I V 第1章总体方案设计...................................................................................................... - 1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 1 -1.2、工艺要求........................................................................................................ - 1 -1.3、要求实现的基本功能: ............................................................................... - 2 -1.4、对象分析........................................................................................................ - 2 -1.5、系统功能设计................................................................................................ - 2 -第2章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 3 -2.1、微机选型........................................................................................................ - 3 -2.2、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 ............................................................... - 3 -2.3、设计输入输出通道........................................................................................ - 5 -2.4、温度传感器.................................................................................................... - 7 -2.5、元器件的选择................................................................................................ - 8 -第3章数字控制器的设计.............................................................................................. - 9 -3.1、控制算法:................................................................................................. - 9 -3.2、计算过程:.................................................................................................... - 9 -第4章软件设计............................................................................................................ - 11 -4.1系统主程序框图 ............................................................................... - 11 -4.2、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 ................................................................ - 12 -4.3图LED显示流程............................................................................. - 12 -4.4、数字控制算法子程序流程图 ........................................................ - 14 -第5章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 15 -第6章抗干扰措施........................................................................................................ - 16 -6.1、硬件方面抗干扰措施主要包括: ............................................................. - 16 -6.2、软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施有: ..................................................................... - 16 -第7章系统调试............................................................................................................ - 17 -第8章设计总结............................................................................................................ - 18 -第9章参考文献............................................................................................................ - 19 -附录:程序代码................................................................................................................ - 20 -电阻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控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动调节电阻炉温度系统也备受关注。
其中微机及其应用已经成为高、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正在发挥着引人注目的作用。
微机控制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智能控制系统,是一种能耗相对来说比较低的温度控制系统。
一直以来,人们采用了各种方法来进行温度控制,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
起先由于电阻炉的发热体为电阻丝,传统方法大多采用仪表测量温度,并通过控制交流接触器的通断时间比例来控制加热功率。
由于模拟仪表本身的测量精度差,加上交流接触器的寿命短,通断比例低,故温度控制精度低,且无法实现按程序设定的升温曲线升温和故障自诊断功能,因此要对传统的温度控制方法进行改造。
如今,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用微机取代常规控制已成必然,因为它确保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提高了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节约了能源,并且能够使加热对象的温度按照某种指定规律变化。
而且微型计算机在智能温度测量和控制电器中的控制作用是一种智能行为,所以,它在能量消耗上是比较少的,和普通仪表温度测量相比,智能温度测量与控制电器是一种节能电器。
这不但对用户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微机;电阻炉;温度;控制Resistance Furnac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Summary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control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utomatically adjust temperature resistance furnace system is also of concern.One computer and its applications have become a high and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and sign it in all area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playing a dramatic puter-controlled resistance furnac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ctually a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s a relativel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All along, people used various methods to carry out temperature control, do not get a good result.At first as resistance heaters resistance wire heating elements,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most used instrument to measure temperature, and by controlling the AC contactor off time to control the ratio of heating power.As Moni instrument itself,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is poor, with AC contactor life is short, on-off ratio low,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precision is low, and can not be achieved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 set temperature curve heating and fault self-diagnostic function, and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Reconstruction of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s.Now, with the core temperature by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o replace conventional control with a computer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because it ensures the normal production process, improv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roducts, reducing labor intensity and conservationenergy, and can heat the object to a specific rule in accordance with changes in temperature.And micro-computer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controlling yes one kind of intelligent behavior, Therefore, it i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o Bi Jiao Shao's, and Putongyibiao comp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Zhineng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ppliances are a kind of Jienengelectrical appliances.This not onl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ers, but for the entire commun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words: computer; resistance furnace; temperature; control第1章 总体方案设计1.1、设计任务及要求电阻加热炉用于合金钢产品热力特性实验,电加热炉用电炉丝提供功率,使其在预定的时间内将炉内温度稳定到给定的温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