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plc课程设计设计报告

plc课程设计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PLC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编程语言和常用模块。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
此外,学生还需具备阅读和分析PLC技术文档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认识到PLC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PLC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PLC编程方法:讲解PLC编程语言、编程步骤、程序结构以及常用编程技巧。
3.PLC应用案例:分析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典型应用,如生产线控制、物料搬运等。
4.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教授如何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调试和优化。
5.PLC系统维护与故障分析:介绍PLC系统的日常维护方法、故障诊断和排除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PLC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
2.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PLC技术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PLC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PLC技术参考书籍,便于学生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备PLC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的实践和探索

划 。在开课 前给 出指 导性 的时 间和 内容 安排计 划 , 并强调 侧重 点 , 学生在 整个设 计 过程做 到心 中有 让 数 , 高设计 效 率 ; 提 二有 加强 能力 培养 的具 体 目标 。
电路 、 微机原理及应用 、 自动控制系统 、 计算机控制 技 术等 多 门专业 基 础课 内容 的综合应 用 , 于这 样 对 门综合 应 用 型课 程 教学 , 们 开 设 了 8 5 我 2 5并行 接 口实 验 、/ A D转换 、/ D A转换 、2 3定 时器 、 85 步进 电机等 实验 , 同时 也 开设 了该 门课 程 的课 程设 计 , 目的是通 过 大量 的软 、 件实验 , 硬 由浅人深 的实践 , 才可能使 学生 理解 和掌握 所学 知识 。 1严把课程设计质量关, . 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为开 好课 程设 计 , 正 培养 学 生 的 实践 能 力 。 真 在 实际操 作 中做到 “ 三有 、 两严 、 一宽 ” 。其 中 : “ 三有 ” : 指 一有指导性的时间和内容安排计
参考 文献 :
[ ] 吴泳华 、 1 霍剑青等. 大学物理实验. 第一册[ . M] 北京 : 高等教
育 出 版社 ,0 1 ( : 2 0 ,7)4—5 .
直 观 、 妙而 又准 确 , 巧 具有 丰 富 的物理 实 验 思 想方 法, 实验结 果具 有无 可置 辩 的说 服 力 , 称 物 理实 堪 验 的样板 。在 实验物 理 的发展进 程 中 , 具有 众多 的 卓越 的实 验 , 以 利用 学 术讲 座 的形 式 , 其 闪耀 可 将 着 智慧光 芒 的物理 实验思 想方法 介绍 给学生 , 使学
:
净
2 O 第 5期 0 8年
L AB0RAT0RYS I C ENCE
(完整word版)造纸原料蒸煮过程温度微机控制系统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设计名称造纸原料蒸煮过程温度微机控制系统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3)造纸原料蒸煮过程温度微机控制系统 (4)控制要求........................................................................................................................................ 4 要求实现系统基本功能....................................................................................................................... 5 硬件设计.. (5)传感器选择.................................................................................................................................... 5 执行机构的选择............................................................................................................................ 5 选择计算机机型与现场总线........................................................................................................ 6 温度变送及A/D 电路 ................................................................................................................... 6 D/A 转换及隔离输出电路 ............................................................................................................ 8 键盘显示接口与设计.. (9)键盘选择................................................................................................................................. 9 LED 显示器. (10)软件设计 (11)系统流程图...................................................................................................................................11 内存地址分配.............................................................................................................................. 13 数字控制器.................................................................................................................................. 13 附录1.. (16)系统电路图.................................................................................................................................. 16 附录2.. (17)程序清单 (17)……………………………………装………………………………………订…………………………………………线………………………………………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课程设计报告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Word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时间: 2008.12.29-01.04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居住条件也越来越宽敞;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也要求进一步提高制冷和空调系统的利用率。
此外,人们对舒适的生活品质与环境愈来愈重视,要求也愈来愈高,不仅对室内温、湿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希望室内环境趋于自然环境。
综观空调器的发展过程,有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1)从异步电机的定频控制发展到变频控制。
(2)从异步电机变频控制发展到无刷直流电机的变频控制。
(3)控制方法从简单的开关控制向智能控制转变。
随着对变频空调器研究的日渐深入,控制目标逐渐从单一的室温控制向温湿度控制、舒适度控制转移;控制方法从简单的开关控制向PID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控制等智能控制方向发展。
由于神经网络控制和专家系统控制实现难度较大而且效果不一定很理想,因此本设计采用PID控制算法。
本设计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完成了空调的温度控制系统,主要是以PIC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设计,采用PID控制算法,即通过A/D转换器将温度传感器采集来的温度数据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将采集的数据与设定温度相比较决定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单片机通过对制冷压缩机的控制,调节压缩机的转速,实现了空调的制冷。
空调的硬件电路只是起到支持作用,因为作为自动化控制的大部分功能,只能采取软件程序来实现,而且软件程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它既经济又灵活方便,而且易于模块化和标准化。
同时,软件程序所占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来说比硬件电路的开销要小得多。
同时,与硬件不同,软件有不致磨损、复制容易、易于更新或改造等特点,但由于它所要处理的问题往往远较硬件复杂,因而软件的设计、开发、调试及维护往往要花费巨大的经历及时间。
对比软件和硬件的优缺点,本设计采用软硬件结合的办法设计。
计算机控制应用课程设计与实践

重 点突出学 生的创新 意识 , 并对使用新技术 、 新器 件的综合 项 目, 给予相 应 的加 分 。在 教学 的 1 2 ~ 1 3 周 安排智 能小 车竞赛 - - 成绩 优 胜者可以免除期末 的结业性 考核。最 终成 绩由以下形式组成 : 过 程性 考核 5 0 %、 综合性 考核 1 5 %、 结业性考核 3 5 %。
域课 程 的情境教 学设计 , 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作 为主体 , 教师在教 学过程 中祈祷 咨询服务 的辅 助作用 。在 老师的辅助下让 学生完 成学习计 划 , 让学生进行全面 的 自我评价 。 3 《 单片机应用技术》 教学大纲
课程学 习情 境设计 以一个完整 的综合 机器人开 发工作过 程 实施教学 , 从设计要 求开始 明确 做什么 , 怎么做 , 到跟我想 、 跟 我 学、 跟我做 , 功能扩展等几个工作环节 , 进行基 于单 片机的控制 系
学 习情境设计具有 : 完整性 、 系统性 、 扩展性 、 和适应性 。
参 考文 献 :
… 唐炜. 基于“ 项 目驱动 ” 的单 片机 类课程 实践教 学 改革 实验 室研 究 与探 索 , 2 0 1 0 , ( 5 ) : 1 3 0 — 1 3 3 .
【 2 】 许 萍, 王 勤, 陆文灏等 . “ 智能小车” 控制 器的设 计和应 用卟 电子
《 计算 机控 制技术 应用 》 是 一 门理 论与 实践相 结合 的课 程 。 对 以往所 学知识进行 了复习巩固的同时 , 也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
力进 行了有效 的训 练。 目前市场上 占有量较 高的单片机 8 9 C 5 1 , 是工业测 量 以及 控制 领域 中应用较 为广泛 的芯 片 , 性价 比非常
1 课程体 系结构和课 程性质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习报告1

1 实习内容及要求1.1 实习内容通过温度的设定值和反馈值,计算其偏差,并使用基本PID、或不完全微分PID或微分先行PID或死区PID或积分分离PID或积分限幅PID控制算法输出控制信号,整定PID参数,使被控的温度达到设定值。
具体实训内容包括AC6611过程卡的接线和测试、数据采集程序设计、PID算法程序设计、控制输出程序设计、人机界面程序设计、PID参数整定、实训报告。
1.2 实习要求完成一个基本PID或不完全微分PID或微分先行PID或死区PID或积分分离PID或积分限幅PID单回路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过程。
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提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初步学会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及调试的方法,具备技术实现能力;基本上能够处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2 AC6611多功能过程通道卡2.1 功能特点及技术指标AC6611是一款廉价通用A/D、D/A板,AD工作在查询方式,采用PCI总线支持即插即用、无需地址跳线。
AC6611具有16路单端模拟输入、32路开关量(16路输入及16路输出)、一路12位D/A。
AC6611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设计。
AC6611性能参数●A/D转换器: 120KHZ ,12位A/D,ADS7816,A/D内置采样保持器。
●工作方式:软件查询。
●16路单端输入,输入阻抗:1MΩ●最大输入耐压电压:< +12V / -5.5V,瞬时输入耐压:-25V - +30V●连接器:DB25孔式输入连接器。
●A/D最大通过率: 70KHZ,输入通道建立时间<8uS。
●双极性输入范围:± 5V,单极性输入范围:5V、10V。
输入范围跳线器选择,对应输入幅度及精度如下:(2)模拟量输出(D/A)●1路12位DA,分辨率12位,精度:0.2%,●电压输出,最大输出电流:5毫安。
●输出零点误差小于±10毫伏。
计算机控制最小拍有波纹控制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开课实验室304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年级2011 专业班电气一班学生姓名鑫晟学号************开课时间2013 至2014 学年第二学期一、实验目的1.熟悉最少拍计算控制系统的原理,掌握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对已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s s s W d 1.0110+=;采样周期为0.1s ① 试设计单位速度输入时的最少拍有纹波数字控制器;② 将按单位速度输入时的最少拍有纹波设计的数字控制器,改为按单位速加度和单位阶跃信号输入时,分析其控制效果。
三、实验设备Matlab 软件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试设计单位速度输入时的最少拍有纹波数字控制器()()()()()1111717.0115.01368.013587.1----+---z z z z z D 其设计仿真图如下所示:其控制器的输出与系统的输出如下所示:(上图为系统的输出,下图为控制器的输出)输出与输入的对比图如下:(2)当输入信号改为按单位加速度输入时,其输出的结果为:(上图为系统的输出,下图为控制器的输出)输出与输入的对比图如下:通过观察图形可以看出运用单位速度输入时最小拍有纹波数字控制器的设计的控制器,当输入为单位加速度输入时,输出有输入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但是偏差不是很大。
在一定的条件下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
(3)当输入信号改为按单位阶跃信号输入时,输出的结果为:(上图为系统的输出,下图为控制器的输出)输出与输入的对比图如下:通过观察图形可以看出运用单位速度输入时最小拍有纹波数字控制器的设计的控制器,当输入为单位阶跃输入时,输出的超调量很高,不过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以后,系统也能够达到稳定。
说明在某些对超调量要求的高的场合是可以运用这样的进行控制。
基于STM32的直流电机PID调速系统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基于STM32的直流电机PID调速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2-5 学号:姓名:任课教师:完成时间:——基于STM32的直流电机PID调速摘要电机转速控制在运动控制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本设计将电机转速控制作为研究对象;以PID为基本控制算法,STM32F10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产生受PID算法控制的PWM脉冲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的控制。
同时利用光电传感器将电机速度转换成脉冲频率反馈到单片机中,实现转速闭环控制,达到转速无静差调节的目的。
在系统中采320×240TFTLCD显示器作为显示部件,通过4个按键通过界面切换方式设置P、I、D、V四个参数和正反转控制,启动后可以通过显示部件了解电机当前的运行状态和系统的CPU温度。
该系统控制精度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PID 直流电机反馈调节Based on the STM32 PID speed control of dc motorAbstractMotor speed control occupies a crucial position in the motion control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motor speed control for the study; in the basic PID control algorithm, STM32F103 microcontroller core, by the PID control algorithm generates a PWM pulse to achieve DC speed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photoelectric sensors to convert the motor speed to pulse frequency feedback to the microcontroller to achieve closed-loop speed control, to speed static error adjustment purposes. Mining 320 × 240TFTLCD monitor as a display unit in the system, through four key settings P, I, D, V four parameters and reversing control through the interface switching mode, star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motor and the system through the display unit CPU temperature. The system control and high precision, has a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Keywords: PID DC motor feedback regulation目录1. 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2. 设计方案与论证 (2)系统设计方案 (2)控制器模块设计方案 (2)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整体电路设计 (3)整体理论 (3)整体简单结构图和资源分配图 (3)最小单片机系统设计 (4)STM32F103复位电路 (6)电源电路 (6)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7)光电码盘编码器电路设计 (7)显示电路设计 (8)按键电路设计 (10)4. 系统软件设计 (10)PID算法 (10)PID参数整定方法 (11)电机速度采集算法 (12)程序流程图 (12)5. 系统调试 (13)软件调试 (13)系统测试与分析 (14)6. 总结与展望 (15)参考文献 (16)附录一部分程序源程序 (17)附录二系统界面实物图和PCB图 (20)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电动机在现代的工业中,是主要的驱动设备,尤其是直流电动机,由于它的平滑调速性和结构上的简单,使其成为许多电器,如洗衣机,电梯等的驱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 程 设 计 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1 设计目的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集微机原理、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控制过程等课程基础知识一体的应用性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理解,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路,以及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提高运用已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培养独立自主、综合分析与创新性应用的能力。 2 设计任务 2.1 设计题目 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实现一个单闭环直流电机调压调速控制,用键盘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起/停、正/反转控制,速度调节要求既可用键盘数字量设定也可用电位器连续调节,需要有速度显示电路。扩展要求能够利用串口通信方式在PC上设置和显示速度曲线并且进行数据保存和查看。 2.2 设计要求 2.2.1 基本设计要求 (1)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控制整体方案;包括微处理芯片选用,系统构成框图,确定参数测围等; (2)选用参数检测元件及变送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包括输入接口电路、逻辑电路、操作键盘、输出电路、显示电路; (3)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控制算法; (4)设计功率驱动电路; (5)制作电路板,搭建系统,调试。 2.2.2 扩展设计要求 (1)在已能正常运行的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串口与PC连接; (2)编写人机界面控制和显示程序;编写微机通信程序;实现人机实时交互。 3方案比较 方案一: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
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慢、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 方案二: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但是电阻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一般电动机的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效率,而且实现很困难。 方案三:采用由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H型PWM电路。用单片机控制电力电子器件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精确调整电动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电力电子器件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电路保证了可以简单地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开关的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极佳,是一种广泛采用的PWM调速技术。 兼于方案三调速特性优良、调整平滑、调整围广、过载能力大,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三。 4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4.1单闭环调速原理 4.1.1 闭环系统框图
4.1.2 调速原理 直流电机转速有: 常数Ke Ka不变,Ra比较小。 所以调节Ua就能调节n。
nnIKRKUKRIUnddaeed0
aaaUIU 4.2 系统框图 4.3系统基本原理 通过键盘按键控制电机的启停、正反转、加速和减速,单片机接收键盘信号与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处理,也可以通过电位器调速,将模拟调节量转换为数字量后送给单片机处理,电机的速度由传感器测量后回馈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接收到各路信号后控制显示器显示特定的容,同时控制电机驱动电路工作,从而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 5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1电机驱动电路
电机驱动电路主要有L298N和四个二极管组成,其中PWM驱动原理如下
i. Ud是有效值,调节占空比就能调节Ud进而调节n. ii. PWM驱动器由L298来实现的,L298是SGS公司的产品,比较常见的是15脚Multiwatt封装的L298N,部同样包含4通道逻辑驱动电路。可以方便的驱动两个直流电机,或一个两相步进电机。 3 iii. 如图4,L298的封装和功能表。通过改变C、D的状态来改变电机的正反转和急停和调节占空比进而调速;Ven直接接高电位。是对C、D分别输出0和PWM波或者PWM波和0来进行的,初始化的占空比为50%。
5.2 测速电路 测速电路用自制的光电编码盘,通过红外接收发射管和施密特触发器组成。当接收管接收到发射管发出的低电平信号,再通过施密特整形送给单片机的INT0,进而通过程序进行计算速度。
图5测速整形电路 5.3 显示电路 LCD 1602显示电路用于显示转速设定值与当前值。 5.4 键盘
0-9按键为数值的设定,CLR为后退按键,ENT为确定键,KEY为键盘输入按键,REP为电位器调速按键,RUN为运行/正转按键,F为运行/反转按键, STOP为停止按键。
图6 LCD显示电路 图7键盘控制电路 5.5 模拟调速电路
模拟调速电路由电位器分压输出给定电压,再经过AD转换器ADC0831输入的单片机中。 5.6 电源电路 5
6V /0.5A的外部输入电压Vin经过由MC7805ACK与两个由470Pf、一个100uf的电解电容组成的稳压电路,稳压成5V的电压,供系统使用。
图8 模拟调速电路 图9 电源电路 5.7 串口通信电路
主要用来烧写程序进去单片机。MAX232将ttl电平转换成可以和电脑串口匹配的电压。从而与PC机进行通信。 6
图10 串口通信电路
图11 STC-ISP 上图位stc单片机专用ISp下载软件。 5.8 晶振和复位电路
左边为复位电路、右边为12M的晶振电路,这两块与单片机组成最小系统。 7 6 软件设计 如图12,主程序是先初始化LCD1602和中断,然后进入转速设定和调节循环。其中INT0中断是用来测试辅助的,TO和T1配合参数PWM波和调节占空比(其中PWM为一个8位二进制数0-255),转速的反馈调节主要是进行优化的P调节。 如题13和图14,是T0和T1的中断服务程序,TO设定256us的循环和初始化T1,然后对电机进行正转、反转、停机(急停)三个判断;T1中断服务程序只负责关闭T1中断。 如图14,外部中断INT0处理调理好的测试脉冲,中断服务程序对每一个测速脉冲对变量n进行加+,返回到主函数的测速程序。 PWM的优化型P控制算法,对转速比较尽兴分级调节,当实际值无设定值相差超过1000rpm时PWM调整15,相差超过500rpm时调整10,相差超过300时调整6,相差超过100时调整2,相差小于100时调整1。
图12 晶振和复位电路 8 9
图12 主程序程序框图 10 7 电路与程序仿真和软件调试 7.1 Proteus仿真电路 可以导入HXE文件,对编写好的程序和电路图进行仿真。
11 7.2Keil程序编写与编译。
12 8 硬件焊接与调试 8.1 焊接与高度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焊接,成功后进行下一步。 串口通信电路焊接,焊完进行串行通信,通过与PC机进行通信、刷写程序进入单片机,成功进行下一步。 键盘电路与LCD1062显示电路焊接,程序已经写进单片机里面,可以进行参数设置来检查按键与显示是否正常,成功进行下一步。 模拟调速电路焊接,焊完进行模拟调速设置,从显示器能观察是否正常。 电机驱动电路焊接,焊完进行调试,发现电机接上之后系统不稳定,经分析发现是电源功率不足,电源是一个6V0.5A的小型电源,正好驱动芯片L298的电源电路分开供电,用另外的电源给电机供电,改装完后系统正常,进行下一步。 测速电路焊接,连接到单片机后一切正常。 整体焊接完成后对软件进行实物调试,通过不断的运行测试和重新刷写程序,主要克服的问题有:调速反应迟钝、速度显示精度、PWM调试算法。 成品系统。 13 8.2 系统参数与实验数据 系统的调试参数: 转速测量误差围:+ —30 rpm 所使用电机PWM调压围:0—7.5V 所使用电机PWM稳定调速围:正转时390—2460rpm 反转时390—2700rpm 调试结果表格 设定转速 420 610 1000 1200 1600 1800 2000 2400 实际转速 420 600 990 1200 1580 1800 2010 2400 偏差值 0 10 10 0 -20 0 10 0 上述调试结果表明:实际转速跟设定转速的差值不超过30rpm,效果较好,符合设计要求。 14 9 结论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设计了PWM单闭环调速系统,它由STC89C52RC单片机的I/O口输出PWM信号,直接用TTL电平控制驱动芯片L298实现对电动机进行调速,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单片机的效能,对于简易速度控制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软件方面,它采用计数法加软件延时法进行设计的思路,为采用纯软件对电机速度的平滑调节提供了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运行实验表明,系统硬件接口电路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满足了调速的功能要求,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维护性,具有较大的理论及实用价值。 10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致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课程设计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对我们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实习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11 致 感我们的指导老师,不管在选题阶段,还是在设计阶段,在制作阶段,正是她给予我不断的指导与鼓励,我们才能顺利地完成我的课程设计,她那种对待学生和蔼亲切,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借此,向我们的指导老师毕老师表示衷心的感。 在此我要感我的同学们,在电路设计、程序编写和焊接过程遇到困难时,正是由于同学们的指导我们才能顺利地完成本次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