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免疫应答概述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概述(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 MHC限制性:抗原的处理、提呈以及TCR对抗原的识别均需要自身 MHC分子参与。
P260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机体针对抗原刺激的应答过程,即免 疫细胞识别、摄取、处理抗原,继而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 疫效应的过程。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 渐形成,与生俱来,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又称获得性免疫应 答或特异性免疫应答,由抗原刺激产生,表现为免疫活性细胞对抗 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
微生物与免 疫学
免疫应答
01
目
02
录
03
04
概述 免疫应答的类型 免疫应答的过程 免疫应答的特点
概述
第一部分
知识要点
• 机体免疫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应答可 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 答。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表现为无应答 状态,称为免疫耐受。免疫应答的过程受到不同水平的调 节,以维持免疫应答的适度和有效。
➢ 效应阶段:免疫应答产生的效应产物(抗体、细胞因子和效应T细胞)分别发 挥体液免疫效应和细胞免பைடு நூலகம்效应,清除非己抗原或诱导免疫耐受,维持机体平 衡或诱发免疫相关性疾病。
第四部分
免疫应答的特点
三、免疫应答的特点 P263
➢ 特异性:机体受到特定抗原刺激后,一般只产生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 疫应答,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效应T细胞)只能对该种抗原和表达 此抗原的靶细胞产生作用。
推荐-基础医学11 免疫应答 精品

2.CD8+T(Tc/CTL)细胞 (1)TH细胞依赖性的 APC一般低表达或不表达协同刺激分子
CD4+T(TH)细胞 分泌 IL-2、IL-4、
CD8+T细前 IL-12、IFN-γ Tc(CTL)细胞 体细胞 IL-1、IL-6、IL-7
单核-巨噬细胞分泌
(2)TH细胞非依赖性的 APC是高表达协同刺激分子的病毒感染 D细胞
Mφ在递呈微生物抗原中是功能最活跃的。
一般,大量抗原初次进入时,DC为APC。
少量抗原再次进入时,B细胞为主要的APC 。
MHC-Ⅱ类分子-Ag肽(外源性)
(APC )
递呈 CD4+T细胞
MHC-Ⅰ类分子-Ag肽(内源性)
(靶细胞)
递呈 CD8+T细胞
前体细胞
超抗原可直接与TCR的Vβ片段和MHCⅡ类 分子的Ig样区结合,只是结合的部位在 二者的外侧。
效应和进行免疫调节的阶段。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也称细胞免疫应答。 主要有TCRαβT细胞介导。 T细胞只能识别由APC表达的MHC-Ag肽
复合体。 免疫应答 免疫反应
一、抗原的识别与递呈(感应阶段)
(一)APC对抗原的递呈
Ag 被被吞动噬吸、附吞饮APC降解形、成处理
Ag肽-MHC 分子复合体
(2)能增加细胞内bcl-xl基因(抑凋亡基 因)的表达,从而减少T细胞凋亡,使T 细胞加强对抗原的应答活性。
T细胞活化后期——表达CTLA-4分子
B7结合CTLA-4 T细胞发出抑制信号
逐步降低子代T细胞对Ag刺激的反应,
以控制T细胞免疫应答的范围。
3.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
T细胞活化的第三信号 (有人)
免疫应答概念

免疫应答概念
免疫应答是机体对病原体侵袭或其他外源性物质的一种防御反应。
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免疫系统会识别并针对其进行攻击,以保护机体免受损害。
免疫应答包括两种主要类型: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存在于出生时就具备的免疫防御机制,它不依赖于过去曾经接触过的病原体或抗原。
先天性免疫包括机体的物理屏障(例如皮肤、黏膜等)、炎症反应和天然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这些机制可以迅速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获得性免疫是机体在接触到病原体或抗原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免疫应答。
当机体初次接触到某种病原体或抗原时,免疫系统会识别并生成特定的抗体和记忆淋巴细胞,以便在再次遭遇同一病原体时能够更加迅速和有效地进行应答。
获得性免疫可以通过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来获得。
免疫应答的过程涉及到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免疫因子的释放和免疫调控因子的调节。
当免疫系统发现入侵的病原体时,免疫细胞会释放多种免疫因子,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抗体等,以促进炎症反应、消灭病原体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
同时,免疫系统中的调节因子能够平衡免疫应答,避免过度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总之,免疫应答是机体对病原体侵袭的防御反应,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类型。
通过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免疫因子的释放和调节因子的调控,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伤害。
免疫应答

ADCC作用
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类型与后果
1、免疫应答的分类
2、免疫耐受
3、免疫损伤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T细胞
T细胞 T细胞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
初次应答:
免疫活性细胞首次接触抗原后出现的反应格 局——一种无免疫记忆细胞参与的应答。
再次应答:
免疫活性细胞再次接触抗原后出现的反应格 局——一种有免疫记忆细胞参与的应答。
反馈性调节
一、抗原含量变化引起的反馈性调节
1、Fc阴性信号作用 2、CTL杀伤后负信号作用
二、免疫细胞活化过程中的反馈性调节
1、激活诱导凋亡现象
2、细胞因子撤离性凋亡现象
3、细胞因子增强性级联反应 4、细胞因子受体表达的反馈作用
抗原
成熟B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活化受阻
Fc阴性信号作用
CTL不再活化
3、免疫应答的分类与后果
4、免疫耐受现象 5、免疫调节的概念与机制
预习提纲
1、免疫病理的概念涵盖了哪些方面? 2、什么是超敏反应,有哪些类型?
3、自身免疫病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叫免疫缺陷病? 5、你了解艾滋病(AIDS)吗?
TCR
ICE底物
靶细胞
穿孔素
P34cdc2 (凋亡)
粒酶
CTL的细胞毒作用机制
TDTH
抗原肽
靶组织
细胞因子(IL-2、TNF、IFN-) 活化巨噬细胞
TDTH的效应作用机制
第三节
B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抗原识别阶段
2、细胞活化阶段
3、抗原清除阶段
CD4
T细胞
TCR MHC 分子
B细胞
免疫应答ppt课件

1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图4-2 抗原的提呈示意图
12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外源性抗原
内源性抗原
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示意图
50
(三)体液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分子
1、补体 2、细胞因子 3、防御素:直接杀伤 4、溶菌酶:作用于G+菌。 5、乙型溶素:由血小板释放,作用于G+菌。
5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特点:
1、有明显的特异性。 2、又称后天免疫或获得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活化
增殖
分化
29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TI-1抗原
细菌脂多糖
TI-2抗原
荚膜多糖
特点:
♫ 1、直接刺激B1细胞 ♫ 2、不产生记忆细胞。 ♫ 3、抗体均为IgM
30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特点:1、潜伏期长, 2、抗体效价低, 3、在体内维持时间短, 4、抗体类型:IgM,随后出现IgG, 5、低亲和力抗体。
方法:①应用免疫原或免疫应答分子②感染早期综合抗感染 ③合理使用细胞因子及其抗体
4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第五节 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
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以维 持机体生理稳定的一种免疫防御功能。
医学免疫学PPT:免疫应答

疫应答而获得的免疫力。 2.被动免疫 机体因接受外来免疫物质而产生
的免疫力。
三、效应
(一)保护效应 1.自己——不排己 2.非己——排异 (二)损伤效应 1.自己——排己 2.非己——不排异或高应答
生理性免疫应答
病理性免疫应答
抗原 异己抗原
(1)释放活性溶解颗粒 毒性蛋白质(穿孔素) 形成膜孔道 细胞死亡 ( 2)颗粒酶 进入靶细胞(通过穿孔素在靶细胞 表面所形成的孔道) 降解DNA 靶细胞凋亡 (3)FasL(CTL)与Fas(靶细胞)结合 降解DNA 诱导细胞凋亡
CTL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 特异性结合阶段、致死性打击阶段、
意义:加强BCR传递的信号,使B细 胞对抗原的敏感性增强100~1000倍。
BCR复合物识别抗原后的意义
1)产生刺激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2)mIg-Ag复合物内化,经加工处理
(APC),以MHC II—抗原肽提呈 在B细胞表面,被Th细胞识别,并 诱导Th活化。
B细胞与Th细胞相互作用
Th活化信号
类型 正应答
效应 抗感染免疫
类型
正应答 过强
负应答
效应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自身抗原 负应答 自身耐受 正应答 自身免疫(病)
肿瘤抗原 正应答 抗肿瘤免疫 负应答
肿瘤生长
移植抗原 正应答 排斥移植物 负应答 移植物存活
四、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 感应阶段
2. 反应阶段 3. 效应阶段
APC对抗原的摄取、加工、提 呈;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 T、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效应细胞(致敏T细胞)和效 应分子(抗体、细胞因子等) 共同发挥效应,产生细胞免 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应答概述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介导的细胞 参与的细胞 MHC-限制性 引发的抗原
T 细胞 T细胞 、APC
有 TD-Ag
B细胞 B细胞 、Th、APC
无 TD-Ag、TI-Ag
效应产物 效应方式
生物学 功能
Th细胞、Tc细胞
特异性细胞介导细胞毒、 DTH
抗细胞内感染 抗肿瘤 DTH 移植物排斥反应
Ab
Ag-Ab复合物形成
识别“自己”与“非己,并清除“非己”
又称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 特异性免疫应答(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获得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根据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活性细胞不同分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区别(掌握)
四、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3步曲
抗原被APC处理,形成抗原肽-HLAⅠ/Ⅱ复合物
特定淋巴细胞识别、结合该复合物后, 活化、增殖、分化
效应细胞(Tc)或效应分子(Ab,CK) 发挥效应
五、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pCTL
TD抗原+ APC提呈 静止Th 活化Th Th1
CTL 靶细胞 细胞 TDTH 淋巴因子 免疫
记忆B 浆细胞
体液免疫 免疫球蛋白
识别启动阶段
增殖分化阶段
效应阶段
一、免疫应答: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体内的抗 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发生活化、增殖、 分化,从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整个生理过 程。 意义:及时清除外来异物,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 定,但不适当的免疫应答也会造成机体的损伤。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正常:生理性,免疫保护。 正免疫应答:抗感染,抗肿瘤。 负免疫应答:自身耐受
简述免疫应答的概念

简述免疫应答的概念
免疫应答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入侵的病原体或其他刺激因素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免疫记忆、炎症反应和免疫逃逸等。
免疫记忆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在遭受同样的病原体或其他刺激因素时,能够迅速产生针对该病原体或其他刺激因素的更为有效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记忆可以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实现。
炎症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在对病原体或其他刺激因素产生反应时,产生的炎症物质对身体的损伤进行修复和抗炎的过程。
炎症反应可以导致身体组织受损和器官功能下降,但也可以通过治疗和药物治疗控制炎症。
免疫逃逸是指人体免疫系统能够逃避病原体或其他刺激因素对其身体的攻击,继续保持健康状态。
这种免疫逃逸可以通过吞噬病原体和细胞凋亡等方式实现。
免疫应答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入侵的病原体或其他刺激因素进行有效抵抗的重要机制。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我们可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因此,了解免疫应答的概念和机制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疾病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应答
目录
免疫应答概述1
抗原提呈2
细胞免疫应答3
体液免疫应答4
固有免疫应答5
免疫应答概述
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从而清除“非己”抗原性物质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反应过程。
狭义的免疫应答一般指适应性免疫应答
是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
巴细胞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无能、
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1. 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
2. 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生理性免疫应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排斥异己,保护自身)
病理性免疫应答可导致免疫损伤
(超敏反应、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自身免疫病)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