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SQLServer环境》
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与实践教程(第2版) 实验文档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与实践教程(第2版)实验文档的大纲示例,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教材和实验要求有所不同:实验一:SQL Server的安装和配置1. 实验目标:理解并掌握SQL Server的安装过程和基本配置。
2. 实验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SQL Server安装介质。
3. 实验步骤:准备安装环境。
运行SQL Server安装程序。
选择安装类型和功能。
设置服务器配置(如实例名称、账户、密码等)。
完成安装并验证安装结果。
4. 实验问题与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安装选项?实验二: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使用1. 实验目标: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SSMS)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实验环境:已安装SQL Server的计算机,SSMS软件。
3. 实验步骤:启动SSMS并连接到SQL Server实例。
浏览对象资源管理器中的服务器对象。
创建新的数据库和表。
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数据。
使用Transact-SQL编写和执行简单查询。
4. 实验问题与思考:如何利用SSMS提高数据库管理的效率?实验三:数据库设计与ER图1. 实验目标:学习并实践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实验环境:数据库设计工具(如Visio、PowerDesigner等)。
3. 实验步骤:确定业务需求和数据实体。
设计实体关系图(ER图)。
将ER图转换为数据库模型。
根据数据库模型创建实际的数据库和表。
4. 实验问题与思考:如何处理数据库设计中的冗余和异常情况?实验四:事务与并发控制1. 实验目标:理解事务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并发控制的方法。
2. 实验环境:SQL Server实例,多用户环境。
3. 实验步骤:创建并执行包含多个操作的事务。
观察事务的ACID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探讨并发访问可能导致的问题(如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数据库实验一 SQL Server 2008环境

实验1 SQL Server 2008 环境1.目的与要求(1) 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对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2) 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3) 对数据库及其对象有一个基本了解。
2.实验准备(1) 了解 SQL Server 2008 各种版本安装的软、硬件要求;(2) 了解SQL Server 2008 支持的身份验证模式;(3) 对数据库、表及其其他数据库对象有一个基本了解。
3.实验内容(1) SQL Server 2008的安装。
检查软、硬件配置是否达到SQL Server 2008的安装要求,参照第1章内容安装SQL Server 2008,熟悉SQL Server 2008的安装方法。
(2) 对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①进入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单击“开始”,选择“程序”,选择“SQL Server 2008”,单击“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打开“连接到服务器”窗口,如图T1.1所示。
图T1.1 连接到服务器在打开的“连接到服务器”窗口中使用系统默认设置连接服务器,单击“连接”按钮,系统显示“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
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中,左边是对象资源管理器,它以目录树的形式组织对象。
右边是操作界面,如“查询分析器”窗口、“表设计器”窗口等。
②了解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库的对象。
在SQL Server 2008安装后,系统生成了4个数据库:master、model、msdb和tempdb。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单击“系统数据库”,右边显示4个系统数据库,如图T1.2所示。
选择系统数据库master,观察SQL Server 2008对象资源管理器中数据库对象的组织方式。
SQL SERVER综合实验报告

SQL SERVER综合实验报告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次综合实验主要涉及 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实验操作以及数据管理、查询、维护等基本操作,结合具体案例来探索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范例和优势。
一、实验环境本次实验环境为 Windows 10 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17 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17.9 数据库管理软件,实验所需数据通过 SQL Server Express LocalDB 2017 嵌入式数据库系统存储。
二、实验目的1. 掌握 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实验操作,熟悉数据库概念、体系结构与 SQL 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命令;2. 学习基本的数据管理、查询和维护等操作,探讨其应用范例和优势;3. 掌握实现数据导入和导出、备份和恢复等操作;4. 实践结合案例分析,增强对 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三、实验内容与流程1. 通过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创建并连接到目标数据库,创建包含多个表的完整数据库;2. 通过 SQL 语句创建数据表及其数据,包括数据类型、主键、外键等;3. 学习基本的数据查询语句,包括 SELECT、FROM、WHERE、ORDER BY 等;4. 实现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并掌握事务的概念与应用;5. 掌握数据导入和导出操作,并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6. 结合案例分析实现更多实际应用场景,以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四、实验操作及演示1. 创建数据库并创建数据表与数据通过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工具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SQL_Experiment,如下图所示。
在“SQL_Experiment”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包含四个数据表的完整数据库。
实验一SQLServer数据库应用环境

实验一SQLServer数据库应用环境一、实验目的1.熟悉SQL Server应用环境;2.了解SQL Server相关工具。
二、实验内容1、使用服务管理器,打开/关闭数据库。
2、使用企业管理器,新建数据库。
3、使用企业管理器,备份/恢复数据库。
4、使用企业管理器,查看各种数据库对象。
实验基础知识提要SQLServer数据库由包含数据的表集合和其它对象(如视图、索引、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组成,目的是为执行与数据有关的活动提供支持。
SQL Server 能够支持许多数据库。
每个数据库可以存储来自其它数据库的相关或不相关数据。
例如,服务器可以有一个数据库存储职员数据,另一个数据库存储与产品相关的数据。
强烈建议不要在master数据库中创建任何用户对象(如表、视图、存储过程或触发器)。
master数据库包含系统表,这些系统表存储SQL Server 所用的系统信息(如配置选项设置)。
有三种文件类型可用于存储数据库:●主文件:这些文件包含数据库的启动信息。
主文件还用于存储数据。
每个数据库都包含一个主文件。
●次要文件:这些文件含有不能置于主要数据文件中的所有数据。
如果主文件足够大,能够容纳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则该数据库不需要次要数据文件。
有些数据库可能非常大,因此需要多个次要数据文件,或可能在各自的磁盘驱动器上使用次要文件,以便在多个磁盘上存储数据。
●事务日志:这些文件包含用于恢复数据库的日志信息。
每个数据库必须至少有一个事务日志文件(但是可以有多个)。
日志文件最小为512 KB。
三、实验步骤启动数据库1、进入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Service Manager2、点击Start/Continue按钮进入Enterprise Manager控制台进入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Enterprise Manage r查看数据库●展开服务器组,然后展开服务器。
实验1 熟悉SQLSERVER2005环境

实验1 熟悉SQLSERVER2005环境时间:2012-9-28 地点:D202,D203 实验机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SQL Server2005服务器的安装;2、了解management studio的界面及基本使用方法;3、对数据库及其对象有一个基本了解.二、实验内容1、学习SQL Server2005服务器的安装(看视频了解)2、使用management studio进行简单操作3、进行简单的数据库操作三、实验步骤1、看视频,了解如何安装SQL Server 2005,能否简要说明安装步骤;2.认识management studio的登录窗口服务器类型:服务器名称(实例名):身份验证(方式):用户名:sxx001 (sxx0+班级座位号,初始密码同用户名)该实例下所含对象包括哪些。
3.退出连接,改用本机登录1、登录本机的SQL SERVER 2005,WINDOWS验证2、在SSMS查询窗口分别输入northwind安装脚本.txt中代码,运行后观察结果3、展开数据库文件夹:a.点击数据库,点击northwind数据库,包含了哪些大项呢?1)点击表,会发现该数据库下包含了好多张表a.找一张表吧,它的名字是:employees,右键点击,弹出菜单选择“打开表”,右边窗口多了一选项页来显示该表的内容,记录下你观察到的结果:多少条记录(元组)?多少个字段(属性)?你能找到lastname、是“KING”的那条记录吗?找到了,他的FirstName又是什么呢?b.上面找表找记录的方法称为可视化的操作,我们还可以通过写查询语句来完成:首先在SSMS的左上角找到快捷按钮:新建查询,点击,将跳出登录窗口,如实填写就好了,因为你的查询语句要连接到服务器上才能执行,所以就跳出该窗口了,之后,中央窗体右将添加一空白选项页,你可以开始写SQL代码了:(注意大小写)use Northwind --打开一个数据库select * from employees在SSMS的左上角找到快捷按钮:!执行补充说明:第一行作用是打开数据库,只有这样,下面操作的对象——表,才知道是哪个数据库的表了第一行可以不用写,但是你要找到快捷下拉组合框,对当前查询的可用数据库进行可视化选择,找找看吧第二行是查询表里的所有记录的所有字段,“*”:表示输出所有字段,你也可以把第二行再改写一下,如下:select LastName from Employees观察现在的输出内容,和上面有什么不同?你还可以再做如下改写:Select FirstName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Name='KING'观察输出的内容吧!四、实验结果简述实验完成情况、实验过程中各自碰到的问题、各自对实验目的掌握情况。
SQL Server系统使用入门——实验一报告

实验一 SQL Server系统使用入门实验名称:SQL Server系统使用入门实验课时:2课时实验地点:艺术楼417机器编号:ST22实验时间: 2018年10月 25日10:20-12:00 第14周星期四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熟悉 SQL Server 图形化界面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要求(1) 掌握创建 SQL Server 服务组,注册 SQL Server 服务,创建 SQL Server 服务账号,启动与停止 SQL Server 服务器。
(2) 了解 SQL Server 的启动,熟悉如何在 SQL Server 图形化界面下建立数据库和表。
三、实验环境(1)硬件设备:PC机一台(2)操作系统:Windows 7(3)应用工具:SQL Server四、实验内容:1.启动数据库服务软件 SQL Server 2008:启动,暂停和停止服务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 SQL Server 配置管理器完成这些操作,其操作步骤如下:如图 1.1 所示,单击“开始”->“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配置工具”,选择“SQL Setver 配置管理器”,打开 SQL Setver配置管理器。
单击“SQL Server 服务”选项,在右边的对话框里可以看到本地所有的 SQL Server 服务,包括不同实例的服务(如图1.2 所示)。
如果要启动、停止、暂停SQL Server服务的话,鼠标指向服务名称,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键菜单里选择“启动”、“停止”、“暂停”即可(如图 1.3 所示)。
图 1.1 启动SQL Server 配置管理器图 1.2 SQL Server 配置管理器图 1.3 管理SQL Server 服务2.启动管理工具:首先,启动命令行窗口(启动菜单中,直接输入 cmd)。
输入 ipconfig /all 显示如图 1.4所示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确认主机名和 IP 地址。
sqlserver 实验2012(实验1-3)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管理》课程实验【说明】本文档介绍的是本学期课程实验内容,其中有四次实验需要提交实验报告或设计报告,前三次每份报告记平时成绩4分,第四份报告(同时要提供建立数据库、数据表的代码)记平时成绩8分。
请各位同学注意按时提交报告,按实验报告格式打印。
目录实验一 SQL SERVER 2005的安装和使用 (4)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 (5)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和管理 (9)实验一 SQL Server 2005的安装和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SQL Server 2005的安装过程2、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环境3、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对象资源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4、掌握创建服务器组和注册服务器的方法二、实验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5软件。
三、实验课时2课时。
四、实验内容1、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SQL Server 2005系统2、练习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环境的使用3、查询分析器的使用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中单击“新建查询”按钮。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的右边就会出现“查询分析器”窗口,在该窗口中输入下列命令: Use masterSelect * from dbo.spt_valuesGO单击执行按钮,查看执行结果5、创建服务器组和注册服务器创建一个服务器组group1,在此组下注册一个服务器。
查看有哪些数据库及数据库有哪些对象。
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2、掌握修改数据库、数据库更名的方法3、掌握删除数据库的方法二、实验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5软件。
实验一熟悉SQL SERVER 平台环境

实验一熟悉SQL SERVER 平台环境及创建数据库实验目的:1.掌握SQL Server服务器的安装及启动。
2.了解SQL Server系统功能。
3.掌握企业管理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4.掌握数据库、表的创建及简单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 启动SQL Server 2000点击电脑“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启动点击:开始/继续启动2 了解SQL Server2000系统功能1)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到企业管理器。
2)查看SQL Server系统中个菜单及其子菜单的功能。
文件:操作:查看:工具:窗口:帮助:3 通过企业管理器了解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组件1)在企业管理器的树形目录中展开数据库。
2)了解所列出该数据库的所有对象(如表、视图、存储过程、默认和规则等)的功能。
表:每个数据库最多有20亿个表,表中每行最大字节数为8060(除文本和图像列)存储过程:一个存储过程最多可以有1024个参数和最多32级嵌套4 创建数据库和表实验1:(1)创建数据库(student),设置数据库的主文件名为student_data,大小为10M;日志文件为student_log,大小为2MB,其他参数取默认值。
·新建数据库:·点击“新建数据库”后:·设置student_data大小:·设置student_log大小:(2)在student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名为undergraduate的表,要求:(sno char(6) not null,sname char(10) not null, ssex char(2) not null, birthday datetime not null, politychar(20))(3)将undergraduate表的sno设置为主键;(4)将undergraduate表的sname设置为唯一性索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实验1 SQL Server 2008环境一、实验目的SQL Server 2008是Mircosoft公司推出的关系型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逐步成长起来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1、了解SQL Server 2008的安装过程中的关键问题;2、掌握通过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管理数据库服务器、操作数据库对象的方法;熟悉如何在SQL Server 2008图形环境下建立数据库和表,建立多个表的关系图及设置主码和外码,并在表中实现对记录的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3、掌握数据库的还原与备份操作。
二、实验内容2、启动SQL server服务启动SQL Server 2008,选择开始菜单中的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下的“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启动SQL Server服务,如图1-20、1-21所示。
图1-20图1-213、建立数据库选择开始菜单中的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下的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出现“连接到服务器”界面。
如图1-22所示,如果以SQL Server身份登录,输入密码,点击“连接”按钮,进入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主界面,如图1-23所示。
图1-22图1-23点击左边“对象资源管理器”树状控制栏的+/-号可以打开和关闭SQL Server组中的本地服务项目,在选中“数据库”后,单击鼠标右键,出现数据库的菜单,如图1-24所示。
图1-24点击“新建数据库”,出现新建数据库窗口,如图1-25所示。
输入数据库名称:Student,点击“确定”按钮。
图1-25如图1-26、1-27所示,刷新后,可见新建的用户数据库Student。
图1-26图1-274、建立表点击数据库Student前面的+号,打开数据库的各种属性,如图1-28所示。
图1-28选中用户数据库Student下的“表”,单击鼠标右键,出现表的菜单,如图1-29所示。
图1-29点击“新建表”,出现新建表窗口,按表1的要求定义列,如图1-30所示。
表1 Student列名说明数据类型约束Sno 学号字符串,长度为8 非空Sname 姓名字符串,长度为10 允许空Ssex 性别字符串,长度为2 取值为“男”、“女”Sage 年龄小整型取值在0-200之间Birthday 出生日期日期型允许空Deptment 所在学院字符串,长度为20 允许空图1-30输入列名,数据类型,长度等信息之后,点击图标,出现选择表名窗口。
如图1-31所示,输入表名,点击“确定”按钮,将新建的表存盘。
图1-31选中表Student,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计”,可以重新打开Student表的结构窗口,如图1-32所示。
图1-32如图1-33所示,在Student 表的结构窗口中,设定属性“Sno ”为主码,点击图标后退出Student 表的结构窗口。
图1-33步骤同上,分别按照表2和表3的要求建立Course 表和ChooseClass 表,设定属性“Cno ”为Course 表的主码,属性“Sno ,Cno ”为ChooseClass 表的主码,如图1-34、1-35所示。
列名 说明 数据类型约束 Cno 课程号 字符串,长度为10 非空 Cname 课程名 字符串,长度为20允许空 Credit 学分 浮点型 大于0 Property 课程性质字符串,长度为14允许空列名 说明 数据类型 约束 Sno 学号 字符串,长度为8 非空 Cno 课程号 字符串,长度为10非空 Grade成绩整型允许空图1-34表3 ChooseClass表2 Course图1-355、建立关系图,并设置外码如图1-36所示,选中“数据库关系图”,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数据库关系图”。
图1-36在“添加表”窗口中将表全部添加。
点击“添加”按钮,进入数据库关系图设计窗口。
图1-37数据库关系图设计窗口如图1-38所示。
图1-38如图1-39所示,用鼠标指针指向Student表主码列左边的选择栏,然后按下鼠标左键,并向ChooseClass表中的外码列处拖动。
图1-39出现“表和列”对话框,列出了当前所选择的主码和外码,点击“确定”按钮。
图1-40在出现的“外键关系”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
图1-41建立了ChooseClass表的外码Sno,对应被参照关系Student的主码Sno。
图1-42采用同样的方法,建立ChooseClass表的另一个外码Cno,对应被参照关系Course的主码Cno。
图1-43点击图标,出现保存该数据库关系图的窗口。
图1-44输入关系图名,点击“确定”按钮,将新建的关系图存盘。
6、录入数据在每个表中录入以下数据,录入数据时注意数据的录入顺序,先在被参照关系中录入数据,再在参照关系中录入数据。
Sno SnameSsex Sage Brithday Deptment09105101 孙天男21 1986-7-5 农学09105102 覃祥女20 1987-12-9 农学09105103 陈旭男20 1987-4-8 水建09105104 李丽女17 1990-4-17 生命09105105 韩振兴男18 1989-6-13 资环09105106 田野男23 1984-1-2 信息09105107 赵永亮男20 1987-7-15 信息09105108 侯玉女23 1984-7-20 资环09105109 白晓鹏男20 1987-4-22 外语系选中表Student,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编辑前200行”,进入Student表的数据录入窗口。
图1-45Student表数据在Student表的录入窗口中实现数据录入。
在退出窗口前,点击“运行”图标以保存对表的修改。
图1-46采用同样的方法录入Course表和ChooseClass表中的数据,如图1-47、1-48所示。
Course表数据Cno Cname Credit Property001 人工智能 3 选修002 网络编程 2.5 选修003 DB_Design 2 选修004 操作系统 3 必修005 计算机网络 3.5 必修006 Java语言 2.5 选修007 编译原理 3 必修008 Internet基础 2 选修ChooseClass表数据Sno Cno Grade Sno Cno Grade09105101 003 55 09105103 003 10009105101 007 50 09105104 001 9109105101 005 94 09105104 008 7009105101 002 65 09105104 005 4509105102 001 23 09105105 006 7709105102 002 66 09105106 00709105102 008 96 09105106 004 6109105102 006 89 09105106 005 6009105103 001 77 09105107 002 7709105103 004 80 09105107 005 100图1-47图1-487、修改数据库(1)在Course表中添加一个授课教师列,列名为Tname,类型为varchar(8)录入数据后,将表关闭。
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左侧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下找到表Course,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计”。
在打开的窗口中添加列名为Tname,类型为varchar(8)授课教师列,允许Null 值,并点击保存。
图1-49(2)将学生表中的Brithday属性列删除同上述添加时相同,打开Student表,选中Birthday属性列,单击右键,选择“删除列”,并保存。
修改完成后的表Student如图1-50所示。
图1-508、数据库的备份还原(1)备份“Student”数据库在窗口左侧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下选中用户数据库“Student”,单击鼠标右键,选择“任务”下面的“备份”。
图1-51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需要备份的数据库,并修改保存路径(将原有路径删除后重新添加新的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库备份。
图1-52图1-52(2)还原“Student”数据库(可先删除“Student”数据库,后完成还原。
)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左侧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下找到“数据库”,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还原数据库”。
图1-53如图1-54所示,在“还原数据”窗口输入目标数据库名字,选择“源设备”,找到相应文件。
图1-54如图1-55所示,点击“添加”按钮,弹出“定位备份文件”对话框。
图1-55如图1-56所示,找到备份的数据库路径,选中Student1数据库,点击“确定”按钮。
图1-56勾选用于还原的备份集,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库的备份。
图1-579、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实验任务(1)在SQL Server 2008图形环境下自行设计一组关系表;(2)为这组关系表建立一个关系图,并设置主码和外码;(3)在表中实现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4)删除表格;(5)实现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
三、实验方法运行SQL Server 2008的安装程序,同学们可以按照上述步骤安装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8;启动和停止SQL Server服务;在SQL Server 2008图形环境下建立数据库和表,建立关系图及设置主码和外码,并在表中实现对记录的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报告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