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精选多篇)

合集下载

合同诈骗案例大全最新判决

合同诈骗案例大全最新判决

合同诈骗案例大全最新判决合同诈骗案例大全最新判决案例一:甲方:李某身份证号码:XXXXXX联系方式:XXXXXXX乙方:王某身份证号码:XXXXXX联系方式:XXXXXXX故事背景: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装修合同,合同金额为50万人民币。

在合同签订后两个月,乙方以各种理由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开始施工,并且一再要求甲方支付相关费用。

甲方发现乙方在合同签订时有意隐瞒若干重要事实,其施工能力、人员素质等存在重大问题,属于合同诈骗。

最后,案件进入法院判决阶段。

法院裁决:1、甲方与乙方的装修合同无效;2、乙方需返还甲方已支付的款项,并按照法定利率支付相关违约金;3、乙方需承担甲方合理支出的费用;4、乙方需承担合同诈骗的法律责任。

案例二:甲方:张某身份证号码:XXXXXX联系方式:XXXXXXX乙方:李某身份证号码:XXXXXX联系方式:XXXXXXX故事背景: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期限为两年。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乙方发现自己无力按时支付租金,于是他冒充甲方以虚假方式向一位有意租赁房屋的人员进行骗取贷款,属于合同诈骗。

法院裁决:1、甲方与乙方的租赁合同无效;2、乙方需退还已经骗取的款项,并按照法定利率支付相关违约金及赔偿金;3、乙方需承担甲方由于合同诈骗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赔偿。

结语:以上两个案例是典型的合同诈骗案例,合同是私人之间的约定,但在其中可能隐藏着不少利益纷争以及法律风险,作为人民调解员或律师,一定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确保其所草拟的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要求,同时理智而又细致地为当事人服务,保障和谐的法律关系的良好建立。

金融合同冯某某票据诈骗合同诈骗案7篇

金融合同冯某某票据诈骗合同诈骗案7篇

金融合同冯某某票据诈骗合同诈骗案7篇篇1甲方:[甲方姓名或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乙方:[乙方姓名或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鉴于:1. 甲方因冯某某票据诈骗及合同诈骗行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2. 乙方同意协助甲方处理此案,并为此提供法律服务。

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案件概述1. 甲方确认冯某某通过金融合同诈骗及票据诈骗手段,造成甲方经济损失的具体金额。

2. 乙方将对上述案件进行全面法律评估,并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

二、法律服务内容1. 乙方将指派专业律师团队负责本案,确保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2. 乙方将协助甲方收集证据,确保证据链完整、有效。

3. 乙方将代表甲方与司法机关、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方进行沟通、协调。

4. 乙方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就案件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专业意见。

三、合作方式及费用1. 甲方应支付乙方法律服务费用,具体金额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及实际工作量确定。

2. 法律服务费用支付方式为:[具体支付方式]。

3. 乙方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如诉讼费、鉴定费等,由甲方另行支付。

四、保密条款1. 双方应严格遵守保密义务,对案件涉及的机密信息予以保密。

2. 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案件相关信息。

五、违约责任1. 如乙方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存在过失或违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如甲方未按约定支付法律服务费用,乙方有权中止服务。

六、争议解决1. 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协商解决。

2.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其他条款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3. 未尽事宜,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盖章):[甲方名称或盖章处]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手写签名]日期:XXXX年XX月XX日乙方(签字/盖章):[乙方名称或盖章处]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手写签名]日期:XXXX年XX月XX日篇2甲方:[甲方姓名或单位名称],地址:[甲方详细地址]乙方:[乙方姓名或单位名称],地址:[乙方详细地址]鉴于甲、乙双方就冯某某金融合同诈骗及票据诈骗案一事,为明确各方权益和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双方在公平、公正、平等自愿的原则下,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案件概述冯某某涉及金融合同诈骗及票据诈骗行为,导致甲方经济损失。

金融合同李某票据诈骗合同诈骗案5篇

金融合同李某票据诈骗合同诈骗案5篇

金融合同李某票据诈骗合同诈骗案5篇篇1甲方:[甲方姓名或单位名称]乙方:[乙方姓名或单位名称]鉴于:甲方与乙方涉及金融合同及票据诈骗问题,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妥善处理此事,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案件概述双方确认本次事件涉及金融合同及票据诈骗问题。

具体细节经双方调查并确认如下:[此处详细叙述案件事实、涉及金额、诈骗手段等]。

二、声明与承诺1. 甲方声明,对于因票据诈骗行为导致的损失,乙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2. 乙方承认其参与或导致的票据诈骗行为,并愿意就其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双方共同承诺,本协议签订后,将全力配合相关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如实陈述案件事实,提供必要证据。

三、资产返还与赔偿1. 乙方应将通过诈骗手段获得的资产全部返还给甲方,包括但不限于票据、现金、财物等。

2. 乙方应赔偿甲方因票据诈骗行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具体赔偿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并在本协议签订后XX日内支付。

四、法律责任与风险承担1. 乙方承认其违法行为,自愿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2. 双方共同承担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风险分担比例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

3. 若因乙方未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义务,导致甲方损失进一步扩大,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五、保密条款1. 双方应对本协议内容及相关案件信息严格保密,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2. 若因一方泄露信息导致对方损失,泄露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六、争议解决1. 本协议的履行过程中,如双方发生争议,应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双方同意,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程序,尊重司法机关的判决。

七、其他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3. 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协商补充。

甲方(签字/盖章):[甲方签字或盖章]日期:XXXX年XX月XX日乙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或盖章]日期:XXXX年XX月XX日解释:此协议是一份关于金融合同票据诈骗案的合同协议范本。

合同诈骗罪完整篇.doc

合同诈骗罪完整篇.doc

合同诈骗罪-; 一、诈骗罪的概念; 合同诈骗罪(刑法第224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 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秩序。

合同亦称契约,是指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

合同是商品交换关系化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法律制度则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商品经济关系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一般规则,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模式。

因此,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合同法律制度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基本保证。

但近年来,一些不法之徒无视国家的法律,利用各种经济合同进行诈骗,表现出极大的欺骗性、贪婪性和危害性,国家工商局披露的最新资料表明,我国合同签汀的规范程度和履约率不容乐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合同的鉴证工作,严厉打击合同诈骗。

据介绍,去年各级工商行政机关对499657个企业的85973I2份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合同有429024份;到期未履行的合同有285690份;违约合同10804份;解除合同9l944份。

据了解,目前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情况仍较突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去年共查处1.4万起,涉及金额70多亿元。

利用经济合同欺诈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无合法经营资格的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签订买卖或承揽合同,骗取定金、预付款或材料费;利用中介机构签订转包合同骗取定金或预付款;虚构建筑工程或转包建筑工程合同,骗取工程预付款;双方当事人串通利用合同将国有或集体财产转移或据为己有;本无履约能力,弄虚作假,蒙骗他人签订合同,或是约定难以完成的条款,当对方违约后向其追偿违约金。

; 合同诈骗,直接使他方当事人的财产减少,侵害了他方当事人的所有权,同时,合同诈骗对于社会主义市场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妨害,本条从诈骗罪中分离出来,明定合同诈骗罪,对打击合同诈骗活动,意义深远。

合同诈骗罪案例及分析

合同诈骗罪案例及分析

合同诈骗罪案例及分析
案例:
合同诈骗罪案例
甲方:张某,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居住地址:XXXXXX。

乙方:李某,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居住地址:XXXXXX。

案件事实:
甲方为公司员工,负责公司采购工作。

一日,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乙方向甲方提供货物,并由甲方以公司名义支付货款。

合同生效后,乙方仅向甲方提供了部分货物,而甲方却支付了全部货款。

分析:
1.甲方签订合同时,乙方以提供货物为条件,约定甲方支付货款,但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向甲方提供全部货物,构成合同欺诈罪。

2.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甲方作为合同当事人,享有与乙方共同约定、修改、解释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乙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承担违约责任。

甲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并在利益受损时采取合法的维权措施。

3.根据我国《合同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合同属于民事关系,涉及到经济利益的交换。

乙方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合同约定,还涉嫌构成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甲方的合法利益,应被追究刑事责任。

4.在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以及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等内容,以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综上所述,甲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全部货物,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同时,甲方可将乙方涉嫌的合同欺诈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合同借款诈骗控告书(精选5篇)

合同借款诈骗控告书(精选5篇)

合同借款诈骗控告书(精选5篇)合同借款诈骗控告书篇1控告人:某某公司,住所地:法定代表人:被控告人:李某身份证号:被控告人:陈某某身份证号:被控告人:张某某身份证号:控告请求:三被控告人涉嫌合同诈骗罪,请求公安机关对本案立案侦查,依法追求三被控告人刑事责任。

控告事实与理由:被控告人李某、陈某某均系控告人派往分公司的管理人员,被控告人张某某系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

20xx年3月至20xx年8月被控告人李某共向张某某借款人民币元; 年月至年月被控告人陈某某共向张某某借款人民币元,上述借款系被控告人李某、陈某某与张某某之间的个人借款。

20xx年8月、20xx年12月控告人与张某某控制的XX公司签订了2份《》,约定由XX公司供应控告人施工的工程所需钢筋。

后由于李某、陈某某无钱归还张某某借款,张某某要求李某、陈某某利用控告人管理人员身份,在控告人与XX公司《购销合同》履行期间,以虚增供货钢筋数量的方式将李某借款元,陈某某借款中的元转化为XX公司提供给控告人的钢筋款,已达到非法占有控告人资金元的目的。

李某、陈某某分别按照张某某的要求签收了相应的钢筋送货单,并出具了结账单,将上述个人借款元虚增为XX公司提供给控告人的钢筋款。

现被控告人控制的XX公司到控告人公司,以李某、陈某某出具的签收单和结账单要求控告人支付虚增钢筋款元。

基于以上事实,控告人认为三被控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控告人与XX公司《购销合同》履行过程中,采用虚增钢筋供货数量的方式,骗取控告人资金元,张某某到控告人公司要求控告人支付虚增钢筋款,该诈骗行为发生地为控告人公司住所地。

因此三被控告人的行为已构成了刑法第224条第5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合同诈骗罪。

控告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打击犯罪,特向贵局提出控告,请求贵局依法追究三被控告人李某、陈某某、张某某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此致XX市公安局控告人:20xx年3月23日合同借款诈骗控告书篇2控告人:某某公司,住所地:法定代表人:被控告人:李某身份证号:被控告人:陈某某身份证号:被控告人:张某某身份证号:控告请求:三被控告人涉嫌合同诈骗罪,请求公安机关对本案立案侦查,依法追求三被控告人刑事责任。

合同诈骗事实模板

合同诈骗事实模板

合同诈骗事实模板一、案情概述本案为一起合同诈骗案件,被告人王某以谎称有一笔订单需要签订合同为由,诱骗多名被害人支付定金或货款,共计数十万元。

经警方调查,确认被告人王某实际并无该笔订单,系以虚假事项骗取他人钱财,构成合同诈骗罪。

本案涉及被害人共计10人,案情复杂,社会影响较大。

二、被告人王某行为经过2019年5月初,被告人王某通过电话联系被害人张某,谎称其所在公司面临紧急订单,需要签订合同并支付定金。

由于被害人张某相信王某的说辞,于5月10日支付了10万元定金。

之后,王某又以类似方式诈骗了其他被害人,共计数万元。

在调查中,警方发现被告人王某并无任何与订单相关的事实依据,其所谈所说皆为虚构,系欺诈行为。

被告人王某面对调查时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懊悔并表示愿意赔偿被害人损失。

三、被害人损失情况根据调查,本案涉及被害人共计10人,其损失金额分别为1万元至5万元不等,总计共计数十万元。

其中部分被害人已向警方报案,并提供了相关证据支持。

根据被害人提供的相关证据,警方确认了被害人损失情况,并根据每位被害人的详细情况进行了定损评估。

四、案件审理过程根据对案情的初步审查,我院认为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对其立案侦查。

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我院依法对被告人王某提起公诉,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王某对犯罪事实进行了如实供述,对其所犯罪行深感懊悔并表示愿意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

同时,被害人们也在庭审上进行了陈述,详细说明了自己受到的损失和影响。

五、案件结论及建议根据本案各方当事人的陈述及证据,结合警方调查的情况,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我院建议对被告人王某依法判处刑事处罚,并责令其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为了维护社会正义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院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警惕类似合同诈骗行为,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合同诈骗罪典型案例及解析

合同诈骗罪典型案例及解析

合同诈骗罪典型案例及解析合同诈骗罪典型案例及解析
基本信息
甲方:某公司地址:XX市XX区XX路XX号法定代表人:XXX联系方式:XXX
乙方:某企业地址:XX市XX区XX路XX号法定代表人:XXX联系方式:XXX
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
甲方身份:合同订立方,为原告乙方身份:合同签署方,被告
甲方权利:甲方享有合同订立的权利,并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收取相关费用。

乙方权利:乙方享有合同签署的权利,并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关费用。

甲方义务:甲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关服务,并应当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

乙方义务:乙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关费用,并应当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

合同履行方式: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可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确认和记录。

合同期限:自合同签署日起XX年、月、日至合同约定结束日止。

违约责任: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一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向对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双方应当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应当按照法律要求开展日常经营活动。

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
双方均应当明确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并应当在合同中详细规定,以确保合同能够得到充分履行。

明确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
本合同条款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具有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

其他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如有任何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无法协商的可向相关仲裁机构提起仲裁。

以上为《合同诈骗罪典型案例及解析》的内容,如有需要可作参考,具体执行应当根据法律要求和双方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诈骗罪(精选多篇)/article_9889.htm
冯志坚票据诈骗、合同诈骗案 _9891.htm
何裕修等票据诈骗、合同诈骗案 _10160.htm
黄泽文等合同诈骗案 _10751.htm
贺雅翠合同诈骗案
廖升旗、陈年徕、刘光波合同诈骗案 _10948.htm
杨斌虚假出资、非法占用农用地、合同诈骗、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伪造金融票证案
秦文虚报注册资本、合同诈骗案_13626.htm
合同诈骗罪相关论文
浅析合同诈骗罪的构成与处罚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_6103.htm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犯罪目的探析 _6497.htm
擅自卖掉运输货物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试论合同欺诈行为与合同诈骗犯罪 _6605.htm
试论对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_8127.htm
对合同诈骗七种手法的认定 _3484.htm
合同诈骗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_3494.htm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诈欺行为界限分析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应包括非法占用_4552.htm
更多相关内容:合同诈骗罪
(八)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九)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个人合同诈骗,犯罪数额4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犯罪数额4万元,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14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个人合同诈骗,数额10万元,并具有上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个月;
(二)个人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的,法定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6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4、【单位犯罪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单位合同诈骗,数额5万元以上不满8万元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金刑;8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拘役刑;10万元,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14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0万元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更多相关内容:
【刑法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四川刑事律师网亲办案例】
【合同诈骗专题链接】
第五篇:合同诈骗罪
刑法分论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在本罪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定、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法定的五种行为方式:
1. 虚构主体。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定合同,骗取对方财物。

以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的单位,或假冒其他单位的名义,利用被撤消的、已解散的单位的名义,骗取对方的信任,签定合同,在对方履行合同后自己获得不法利益。

2. 虚设担保。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骗取对方财物。

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如伪造的或通过其他非法途径获得的证明其对本来不享有权利的财产享有权利的证明文件,如虚假的房屋产权证、存单、股票等。

3. 设置陷阱。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签定合同或继续履行合同,骗取对方财物。

4. 卷款潜逃。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予的财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此时即使有履约能力、签定合同时也没有违法行为,也构成犯罪。

5. 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的行为。

客观方面的特征: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也没有履约诚意,故意制造假象使与之签定合同的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觉,“自愿”地与行为人签定合同,从而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

客观方面的另一要件:结果,即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

(二)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故意可以产生于订约前、订约后履行合同的过程中。

(三)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
关键是看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实践中认定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看是真面目签定的合同还是假面目签定的合同。

按其内容是否真实又可以分为三类:
a、内容真实的合同。

b、内容半真半假的合同。

行为人客观上有履约的部分可能性,所以关键是看行为人的主观心理及实际中是否为履约作了最大努力。

积极作了努力的,即使未履行合同,也不是犯罪,而是合同纠纷;相反则表明了其主观上非法占有的目的。

c、内容虚假的合同,即行为人在根本没有履约能力的情况下签定了合同,一般均为合同诈骗。

(2)看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及违约后的态度。

法庭论辩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唐伟杰合同诈骗案
告人唐伟杰,男,37岁,河南省长葛县人,汉族,大专文化程度,系咸阳市健生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2014年12月,被告人唐伟杰和另外二人成立了咸阳市健生商贸有限公司,该唐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其他二人未参与经营。

健生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汽车租赁、电脑买卖等,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三股东实际投入资本230万元,其中唐伟杰投入170万元)。

2014年4月,唐伟杰以咸阳市健生公司名义,和咸阳市恒昌有限公司先后签定了一份《分期付款购车合同书》,购得恒昌公司富康牌小轿车50辆(每辆价值14万元)、捷达牌小轿车20辆(每apple 第 1 页 2014-4-16
刑法分论合同诈骗罪
辆价值12万元)、桑塔纳牌小轿车10辆(每辆价值11万元)。

合同约定在首付价款的20%后,其余款项分期18个月按月支付车款(每月支付车款50万元),余款未结清前,唐伟杰不得将车转让、出卖。

唐伟杰在签定合同后,按照合同要求支付了首期货款,之后并按合同要求按月支付至2014年11月。

同时,唐伟杰以每辆车10万元、9万元、8万元的押金和每月500元的租金,将上述全部车辆租赁给他人使用。

2014年2月以后,唐伟杰不再向恒昌公司支付其余车款,恒昌公司多方催要,唐伟杰一直推脱,借故不还。

2014年5月,恒昌公司向咸阳市某公安分局提出控告,公安局立案侦查,以唐伟杰涉嫌合同诈骗罪将其刑事拘留。

后唐伟杰被逮捕。

经查,唐伟杰先后共向恒昌公司支付600万元,所收取的押金和租金除向恒昌公司支付应分期支付的车款外,其余款项被其用于买卖电脑的经营活动,因债务人逃匿,现资金已无法追回。

检察机关以合同诈骗罪将唐伟杰起诉至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庭论辩要求
1、公诉机关以合同诈骗罪对唐伟杰提起公诉;
2、辩护方以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为理由进行辩护。

非法经营罪
非法经营罪,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该罪的主要特征如下:
1.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5种行为: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物品的;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3)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的。

该种行为规定在1998年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犯罪的决定》中;
(4)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

该种行为是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增加规定的行为;
(5)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如出版、印刷、发行淫秽物品、侵犯著作权的出版物等以外的其他非法出版物的行为等。

2. 犯罪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
3.主观方面是故意。

apple 第 2 页 2014-4-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