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屏蔽技术分类
《电磁屏蔽技术》课件

电磁场屏蔽
总结词
通过抑制或减少电磁场的影响,保护电子设备免受干扰。
总结词
电磁场屏蔽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导电和导磁材料、设计 合理的屏蔽结构和接地方式,以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
详细描述
电磁场屏蔽主要采用导电和导磁材料组合使用,如金属网 和铁板等,将电子设备包围起来,以同时减少外部电场和 磁场对设备内部电子元件的影响。
根据屏蔽方式的不同,电磁屏蔽技术 可分为被动屏蔽和主动屏蔽两种。
电磁屏蔽技术的原理
利用导电材料将电磁波限制在一定区 域内,阻止其传播,从而减少电磁辐 射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电磁屏蔽技术的应用场景
电子设备
在电子设备中,电磁屏蔽技术可以用于保护敏感元件免受电磁干 扰,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信系统
在通信系统中,电磁屏蔽技术可以用于防止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 输的稳定性和保密性。
新型电磁屏蔽材料的研发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电磁屏蔽材料不断涌现,为电磁屏蔽技术提供了更多选择 和可能性。
详细描述
新型电磁屏蔽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能、更轻的重量、更好的加工性能等特 点,能够满足现代电子产品对轻薄、高性能、环保等方面的需求。目前,新型电 磁屏蔽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碳纳米管等。
电磁屏蔽技术的环保问题与解决方案
总结词
电磁屏蔽技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解决环保问题。
详细描述
在生产过程中,电磁屏蔽材料可能会产生废料和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环 保型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料和污染的产生。在使用过程中,电磁屏蔽设备可能会 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了降低能耗,可以采用节能型的电磁屏蔽设备和技术,同时加强设
电磁兼容和电磁屏蔽的主要工程技术方法

电磁兼容和电磁屏蔽的主要工程技术方法在实际工程中,为了实现电磁兼容和电磁屏蔽,常常采用以下几种主要的工程技术方法:1.地线提取技术:通过在电路中添加地线,将电磁波的电势差降低到足够小的水平,从而减小电磁干扰。
地线提取技术包括地面平衡技术、地线填埋技术等。
2.电磁波吸收技术:通过在电子系统内部或其周围设置电磁波吸收材料,将电磁波吸收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小电磁干扰。
常用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包括吸波墙、吸波垫等。
3.屏蔽罩技术:通过在电子系统或设备的外部设置屏蔽罩,将电磁波阻挡在外部,不让其进入系统内部,从而减小电磁干扰。
常用的屏蔽罩材料包括金属、导电涂层等。
4.过滤技术:通过在电子系统内部设置滤波器,对电磁波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干扰信号,从而减小电磁干扰。
常用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5.接地技术:通过良好的接地系统设计和实施,确保电子系统各个部分的电势相等,并将电磁波导入地面,从而减小电磁干扰。
接地技术包括单点接地技术、多点接地技术、星形接地技术等。
6.电磁分离技术:通过对不同电磁设备或系统之间进行分离,减小彼此之间的电磁干扰。
电磁分离技术包括物理隔离、时间隔离等。
7.抑制串扰技术:通过合理的布线设计和电磁波传输路径的选择,减小电磁波在电子系统之间的串扰,从而减小电磁干扰。
抑制串扰技术包括电缆绝缘层设计、电路板布线规划等。
综上所述,电磁兼容和电磁屏蔽的主要工程技术方法包括地线提取技术、电磁波吸收技术、屏蔽罩技术、过滤技术、接地技术、电磁分离技术以及抑制串扰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使用,通过多种手段综合控制电磁干扰,实现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电磁环境的和谐共存。
电磁兼容技术-屏蔽-第四讲

7
r f r
1 20 10 6.68 10 5 0.61
3
7
z wm 2f 0 r 2 20 107 4 10 7 0.5 0.08
故多次反射修正因子为:
B 20 lg[1 ( z m z wm ) 2 /( z m z wm ) 2 10 0.1 A (10 s 0.23 A j sin 0.234 )] 20 lg[1 (0.08 6.68 10 5 ) 2 /(0.08 6.68 10 5 ) 2 10 0.17.235 (10 s 0.23 7.235 j sin 0.23 7.235 )] 1.81 dB
第四讲-----电磁屏蔽
4.1电磁屏蔽基本概念
抑制以场的形式造成干扰的有效方法是电磁屏蔽。 所谓电磁屏蔽就是以某种材料〔导电或导磁材料) 制成的屏蔽壳体(实体的或非实体的)将需要屏蔽的 区域封闭起来,形成电磁隔离,即其内的电磁场不 能越出这一区域,而外来的辐射电磁场不能进人这 一区域(或者进出该区域的电磁能量将受到很大的 衰减)。
吸收损耗:电磁波在屏蔽材料中传播时,会有一部分 能量转换成热量,导致电磁能量损失,损失的这部分 能量称为屏蔽材料的吸收损耗。 多次反射修正因子:电磁波在屏蔽体的第二个界面 (穿出屏蔽体的界面)发生反射后,会再次传输到第 一个界面,在第一个界面发射再次反射,而再次到达 第二个界面,在这个截面会有一部分能量穿透界面, 泄漏到空间。这部分是额外泄漏的,应该考虑进屏蔽 效能的计算。这就是多次反射修正因子。
4.3.1电磁屏蔽效能
屏蔽前的场强E1 屏蔽后的场强E2
对电磁波产生衰减的作用就是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作用的大小用屏蔽效能度量: SE = 20 lg ( E1/ E2 ) dB
EMC中屏蔽技术的机理和分类

卜
_一 J 1 I 2
同线 1
T ]广
图l 静 电感应
T
接地
’
一
,
l
线
图3 电磁 感应
由于 电磁屏蔽需遮断磁场 q 和 d 。 只要在其中 间装入磁板 , ) )
控制 电压 V: 的就 是静 电屏蔽 。
l 科技资讯 S IN E & T C N L G N O MA IN 2 1 CE C E H O O Y IF
T 技
术
8 E  ̄ & T CH OL GY IF H ]ON OI E N E N O N O MA I
中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配置
陈伟 ( 福建省沙县城关水 电有限公司 350 ) 650
中图分类号 : P 8 T 3
文献标识码 :A
控 。计算机监控 系统应保证 电站稳定运 行下实现 自动控制 。操 作 人员只要校验运行条件和进行某些关键的操作 ,如 :断路器和 隔离开关 的操作 、水轮发 电机组的启动和停 I及负荷调整等。在 卜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 术 日 益成 熟 ,计算 机控制设 备价 格的下 降, 越来越多的水电站开 始采 用计算机监控 系统 ,根据 水电站计 算机监控系统 中的作用及其与常规 控制的关系 , 水电站计算机控 制模式可分为下列 几种 :1 () 以常规 控制为主 , 计算机监控为辅的 监控模式 。2以计算机监控为丰 , () 常规控制为辅的监控模式 。() 3
维普资讯
S EC & TO N I O r R OIN E E H 0 Y I MATO O N O IN
T 技 术
E MC中屏蔽技术的机理和分类
张斌 秦 会斌 ( 杭州 电子科技大学 C E A 所 浙江杭 州
常用的干扰抑制技术

Rs1 RL
Us
a)
Rs1
RL
Us
b)
1.5 滤波
滤波器是一种只允许某频带信号通过或只阻止某 一频带信号通过的电路,是抑制噪声干扰最有效的手 段之一。下面分别介绍在检测设备中的各种滤波器。
1. 交流电源进线对称滤波器
任何使用交流电源的检测装置,噪声经电源线传 导耦合到测量电路中去,对检测装置工作造成干扰是 最明显的。为了抑制这种噪声干扰,在交流电源进线 端子间加装滤波器,后面的图a为线间电压滤波器、图 b为线间电压和对地电压滤波器、图c为简化的线间电 压和对地电压滤波器。这种高频干扰电压对称滤波器, 对于抑制中波段的高频噪声干扰是很有效的。
信号电路一点接地是消除因公共阻抗耦合 干扰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 下 图 a 所 示 的 测 量 系 统 。 当 Un=100mV,Rn=0.01Ω, Rs=500Ω,Rc1=Rc2=1KΩRi=10KΩ时,代入公式
通 过 计 算 , 则 放 大 器 输 UN
Ri
Ri R c1 Rs
R c2 R c2 R n
在一个不平衡系统中,电路的信号传输部分可
用两个变压器得到平衡,其原理如上图所示。下图 a表示原不平衡系统,b表示接变压器后构成的平衡 传输系统。因为长导线最容易检拾噪声;所以这种 方法在噪声抑制上是很有用的。同时,变压器还能 断开任何地环路,因此消除了负载与信号源之间由 于地电位差所造成的噪声干扰。
层D之间有寄生电容Cs2存在,但是,因B与D是等电位,
故此寄生 电容也不起作用。
Cs1 A
Cs2
D
B
因此,驱动屏蔽
能有效地抑制通
En
Zi
过寄生电容的
R
耦合测装置电路接地是为了如下目的:安全;对信 号电压有一个基准电位;静电屏蔽的需要。在这里主 要研究用接地技术来抑制噪声干扰。
六类屏蔽技术参数及介绍

六类十字骨架布线系统-C3技术为了适应网络速率飞速发展的需要,1997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JTC1/SC25/WG3提出了关于六类/ClassE和七类/ClassF布线系统的建议,带宽分别为200MHz和600MHz,并很快提出了草案。
阿尔卡特作为ISO组织的重要成员,积极推动标准化的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标准ISO/IECIS11801中建议的是ClassE链路及信道的指标,并没有给出六类电缆或六类接插件的指标。
可见,新一代布线系统更加强调端到端的链路或信道的性能,因为六类/ClassE布线系统应用频率将达到200MHz,测试到250MHz。
在这样高的频率下,必须要求整个信道的匹配必须非常好,包括电缆与接插件之间的匹配、接插件之间的匹配等。
到目前为止,各个厂家具有不同的匹配技术,不能兼容。
所以,只有采用同一厂商的产品,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链路或信道的ClassE传输性能。
耐克森双层屏蔽系统-F2TP技术耐克森(原阿尔卡特)综合布线系统开发出一套基于双层铝箔屏蔽电缆的高性能布线系统。
NEXANS的FTP电缆是在UTP电缆的外面纵包两层25um厚的铝箔,对于10MHZ 以上的电磁波,利用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的机理来抵消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频率越高,屏蔽层的效果越明显。
对于低频(<5MHZ)电磁波,则利用双绞线的平衡特性抵消。
另外,由于屏蔽层的存在,相当于在UTP周围人为地制造了对称的金属层,与外界隔离开,保证了双绞线的平衡特性不受电缆外部环境的影响。
所以,在安装时不必考虑电缆周围是否存在金属或隐蔽的地。
前面提到,UTP被金属包围会使其特性阻抗减少,造成衰减增大。
但是,FTP电缆在制造过程中已经考虑到这个因素,利用特殊的工艺加以补偿,保证FTP电缆的特性阻抗等于标称值(100,120,或150)。
实验证明,FTP电缆抵消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的能力比UTP电缆高40dB。
屏蔽布线系统的接地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电磁接地和安全接地。
超导磁体的电磁屏蔽与隔离技术

超导磁体的电磁屏蔽与隔离技术引言:超导磁体是一种利用超导材料的特殊性质来产生强大磁场的装置。
它在医学成像、能源储存和核磁共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电磁屏蔽与隔离技术成为了超导磁体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超导磁体的电磁辐射问题超导磁体在工作时会产生强磁场,这个磁场的强度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会干扰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因此,如何有效地屏蔽和隔离超导磁体的电磁辐射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电磁屏蔽技术电磁屏蔽技术是指通过材料或结构设计来减弱或阻止电磁辐射的传播。
在超导磁体中,常用的电磁屏蔽技术包括金属屏蔽、超导屏蔽和磁屏蔽。
1. 金属屏蔽金属屏蔽是最常见的一种电磁屏蔽技术。
通过将超导磁体周围包裹上一层金属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反射电磁波,从而减小电磁辐射的范围和强度。
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铜、铝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磁导率,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波。
2. 超导屏蔽超导屏蔽是一种利用超导材料的特性来屏蔽电磁辐射的技术。
超导材料在超导态下具有完全的电磁屏蔽性能,能够将外部的磁场完全屏蔽在内部,从而减小电磁辐射的范围和强度。
超导屏蔽技术在超导磁体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超导磁体的电磁辐射抑制效果。
3. 磁屏蔽磁屏蔽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的特性来屏蔽磁场的技术。
通过在超导磁体周围放置磁性材料,可以吸收和分散磁场,从而减小磁场的范围和强度。
磁屏蔽技术在超导磁体的电磁屏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小磁场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的干扰。
三、电磁隔离技术电磁隔离技术是指通过设计和布置超导磁体及其周围设备的结构,来减小电磁辐射的传播范围和强度。
电磁隔离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隔离、电磁屏蔽和地下布置等。
1. 物理隔离物理隔离是一种通过物理距离来减小电磁辐射的传播范围和强度的技术。
五类屏蔽双绞线技术参数

五类屏蔽双绞线技术参数五类屏蔽双绞线作为一种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其技术参数对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速率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五类屏蔽双绞线的带宽、传输速率、电缆长度、屏蔽类型和电缆指标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带宽。
五类屏蔽双绞线的带宽为100MHz,比四类屏蔽双绞线提高了一倍,可以支持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用于传输不超过100 Mbps的数据。
其次是传输速率。
五类屏蔽双绞线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00 Mbps,即千兆位每秒,也可以称为Gigabit Ethernet,相比于四类屏蔽双绞线的100 Mbps,传输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接着是电缆长度。
五类屏蔽双绞线的最大单段传输距离为100米,而且每台设备与交换机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90米。
如果超过距离,需要使用中继器来加强信号。
其次是屏蔽类型。
五类屏蔽双绞线有两种屏蔽类型,分别是STP和FTP。
STP为全屏蔽双绞线,每个绞线对之间被覆盖着一层不同于地线的屏蔽层,整个电缆还包裹在一个屏蔽层中,以减少干扰。
FTP为类似于UTP无屏蔽双绞线的结构,但每个绞线中间被覆盖了一层铜箔屏蔽层,可以有效的减少电磁干扰。
最后是电缆指标。
五类屏蔽双绞线的电缆指标包括:直径、绞距、双绞线之间的对称度、电缆弯曲半径、导线直径和数量等。
这些指标对于电缆的性能和可以传输的数据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五类屏蔽双绞线作为企业级网络设备中的主要传输介质之一,其技术参数对于网络传输的性能和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时,应该根据具体需求来进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屏蔽技术分类(电场屏蔽、磁场屏蔽、电磁场屏蔽)
1.电场屏蔽
A、屏蔽机理:将电场感应看成分布电容的耦合。
B、设计要点:
①屏蔽板以靠近受保护物为好,而且屏蔽板的接地必须良好。
②屏蔽板的形状以对屏蔽效能的高低有明显影响。
全封闭和金属盒最好,但工程中很难做到!
③屏蔽板的材料以良导体为好,但对厚度无要求,只要有足够的强度就可了。
2、磁场屏蔽
磁场屏蔽通常是指对直流或低频磁场的屏蔽,其效果比电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要差的多。
A、屏蔽机理:主要是依靠高导磁材料所具有的低磁阻,对磁通起着分路的作用,使得屏蔽体内部的磁场大为减弱。
B、设计要点:
①选用高导磁材料(如坡莫合金)减小屏蔽体的磁阻;
②增加屏蔽体的厚度,减小屏蔽体的磁阻;
③被屏蔽的物体不要安排在紧靠屏蔽体的位置上,以尽量减小通过被屏蔽物体内的磁通;
④注意屏蔽体的结构设计,凡接缝、通风空等均可能增加屏蔽体的磁阻,从而降低屏蔽效果。
⑤对于强磁场的屏蔽可采用双层磁屏蔽体的结构。
对需要屏蔽外部强磁场的,则屏蔽的外层选用不易饱和的材料,如硅钢:而内部可选用容易达到饱和的高导磁材料,如坡莫合金等。
反之,如果要屏蔽内部强磁场时,则材料的排列次序要倒过来。
在安装内外两层屏蔽体时,要注意彼此间的绝缘。
当没有接地要求时,可用绝缘材料做支撑件。
若需接地时,可选用非铁磁材料(如铜、铝)做支撑件。
3、电磁场屏蔽
电磁场屏蔽是利用屏蔽体阻止电磁场在空间传播的一种措施。
A、电磁场屏蔽的机理:
①当电磁到达屏蔽体表面时,由于空气与金属的交界面上阻抗的不连续,对入射波产生的反射。
这种反射不要求屏蔽材料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只要求交界面上的不连续。
②未被表面反射掉而进入屏蔽体的能量,在体内向前传播过程中,被屏蔽材料所衰减。
也就是所谓的吸收。
③在屏蔽体内尚未衰减掉的剩余能量,传到材料的另一表面时,遇到金属—空气阻抗不连续的交界面,会形成再次反射,并重新返回屏蔽体内。
这种反射在两个金属的交界面上可能有多次的反射。
总之,电磁屏蔽体对电磁的衰减主要是基于电磁波的反射和电磁波的吸收。
B、吸收损耗: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厚度对于电磁波的吸收效果不一样,可根据材料吸收损耗的列线图得出。
C、反射损耗:分为三类:低阻抗磁场、高阻抗电场、平面波场。
其中低阻抗磁场和高阻抗电场的反射损耗列线图计算方法相同,与金属材料、辐射源到屏蔽体的距离有关。
对于平面波,波阻抗为一常数,而与辐射源到屏蔽体的距离无关,在列线图中只需连接金属材料和感兴趣的频率就可求出此时的反射损耗值。
4,实际的电磁屏蔽体(结构材料):
①适用于底板和机壳的材料大多数是良导体,如铜、铝等,可以屏蔽电场,主要的屏蔽机理是反射信号而不是吸收。
②对磁场的屏蔽需要铁磁材料,如高导磁率合金和铁。
主要的屏蔽机理是吸收而不是反射。
③在强电磁环境中,要求材料能屏蔽电场和磁场两种成分,因此需要结构上完好的铁磁材料。
屏蔽效率直接受材料的厚度以及搭接和接地方法好坏的影响。
④对于塑料壳体,是在其内壁喷涂屏蔽层,或在汽塑时掺入金属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