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历史练习题7)德国史专项练习题 答案

合集下载

专题6:德国史练习

专题6:德国史练习

德国史练习一.选择题: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

”下列各项中最正确的理解是A.工业化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客观要求和物质基础B.容克地主控制了国家的煤铁等资源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矿产资源D.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了王朝统一战争2.19世纪末,德国先后与欧洲列强结盟,最终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

与德国结盟的另外两个国家分别是A.奥匈帝国和俄国B.英国和意大利C.俄国和法国D.奥匈帝国和意大利3.俾斯麦“铁血政策”的实质是A.以武力巩固普鲁士的统治B.镇压新兴的工人运动C.以王朝战争实现统一D.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体系4.二战前夕,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事件是A.对西班牙实施“不干涉”政策B.策划慕尼黑阴谋C.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D.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5.1936年在柏林奥运会上,美国一黑人运动员夺取了三枚金牌,使当时观看比赛的希特勒十分恼火。

希特勒恼火的原因是A.该黑人运动员不是德国人B.该黑人运动员夺冠驳斥了纳粹种族的“优越论”C.该黑人运动员不是纳粹党人D.该黑人运动员夺冠证明了内存种族“优越论”6.一战前法德矛盾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B.争夺北非突尼斯C.争夺巴尔干D.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7.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说:凡尔赛条约“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因为A.它建立在对战败国割地赔款分赃基础上B.它建立在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C.它建立在不平等的经济军事制裁基础上D.它建立在对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基础上8.纳粹党在经过希特勒的改造后,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强烈的A.沙文主义色彩和专制特征B.种族主义色彩和侵略特征C.帝国主义色彩和垄断特征D.封建主义色彩和腐朽特征9.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德国史》判断题(含答案)

《德国史》判断题(含答案)

《德国史》判断题1.1923年,德国通货膨胀时期,1美元等于4.2万亿马克。

(√)2.俾斯麦铁血政策的实质是要以武力镇压工人运动。

(×)3.德国的教育是国有化的,国家需要承担教育新人的责任。

(√)4.德国人对广告的喜爱程度是比较低的。

(√)5.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的。

(√)6.《凡尔赛条约》既有对德国物质上的损害,也有对德国人心理上的损害。

(√)7.妇女解放斗争在魏玛共和国时代并不凸显。

(×)8.联合国是一个邦联。

(√)9.《女公务员地位法》切实保障了女大学生的就业。

(×)10.生产合理化运动对工人的技能结构没有影响。

(×)11.生产合理化运动与纳粹运动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12.《圣日尔曼条约》中受到约束和制裁的国家是意大利。

(×)13.通货膨胀对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无产阶级是一场灾难,对于中产阶级是一种补偿。

(×)14.通货膨胀只能使大企业主获得实惠,工人和中产阶级都是受害者。

(×)15.维也纳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围绕意大利问题而展开的。

(×)16.魏玛共和国的法律对年轻人特别重视。

(√)17.魏玛共和国时代是一个妇女解放的时代。

(√)18.魏玛共和国时期,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中产阶级的年轻人都有丰富的娱乐活动。

(×)19.魏玛共和国时期,在青年人中存在很严重的结构性失业。

(√)20.魏玛时代的经济称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

(√)21.《魏玛宪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2.现代化本身就具有排挤劳动力的功能。

(√)23.越南在二战后也发生了国家政权的分裂。

(√)24.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美国主义的文化受到人们的一致拥护。

(×)第1页共1页。

近代德国历史题库及答案

近代德国历史题库及答案

近代德国历史题库及答案1. 德国统一运动的背景是什么?答案:德国统一运动的背景包括民族主义的兴起、经济一体化的需求以及政治力量的推动。

特别是普鲁士的崛起,为德国的统一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

2. 德国统一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答案:德国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包括1866年的普奥战争、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3. 俾斯麦在德国统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答案:俾斯麦作为普鲁士首相和德意志帝国的首任总理,是德国统一的关键人物。

他通过巧妙的外交策略和军事行动,成功地将德国各邦统一起来。

4. 魏玛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答案:魏玛共和国的成立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必须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以取代君主制。

5.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特点有哪些?答案: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特点包括多党制、议会民主以及总统权力较大。

然而,由于经济危机、政治分裂和极端主义的兴起,魏玛共和国最终未能稳定发展。

6. 纳粹德国的兴起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纳粹德国的兴起与经济大萧条、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以及希特勒的个人魅力和政治手腕等因素有关。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欧洲的扩张策略是什么?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扩张策略包括闪电战(Blitzkrieg)和对占领区的残酷统治。

德国迅速征服了波兰、法国等国家,并在东线对苏联发起了进攻。

8.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分裂是如何形成的?答案: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分裂主要是由于冷战的影响。

1945年,盟军将德国分为四个占领区,随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为西德,而苏联的占领区成为东德,两者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政治和经济道路。

9. 柏林墙的建立与倒塌分别代表了什么历史意义?答案:柏林墙的建立代表了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德国分裂的深化。

而柏林墙的倒塌则象征着冷战的结束和德国统一的开始。

10. 德国统一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答案:德国统一后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东西部经济差距、社会整合问题、民族认同的重建以及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德国试题及答案

德国试题及答案

德国试题及答案
1. 德国的首都是哪里?
A. 柏林
B. 慕尼黑
C. 法兰克福
D. 汉堡
答案:A
2. 德国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A. 英语
B. 法语
C. 德语
D. 荷兰语
答案:C
3. 德国的国花是什么?
A. 玫瑰
B. 郁金香
C. 紫罗兰
D. 百合
答案:C
4. 德国最大的城市是哪一个?
A. 柏林
B. 慕尼黑
C. 科隆
D. 汉堡
答案:A
5.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哪个阵营的国家?
A. 同盟国
B. 轴心国
C. 中立国
D. 非战斗国
答案:B
6. 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全名是什么?
A. 伊曼努尔·康德
B. 弗里德里希·尼采
C. 亚瑟·叔本华
D. 卡尔·马克思
答案:A
7. 德国的货币单位是什么?
A. 欧元
B. 英镑
C. 美元
D. 法郎
答案:A
8. 德国的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全名是什么?
A.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B.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C.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D. 理查德·瓦格纳
答案:A
9. 德国的国旗由哪三种颜色组成?
A. 红、白、蓝
B. 红、白、绿
C. 黑、红、金
D. 蓝、黄、红
答案:C
10. 德国的汽车工业非常发达,以下哪个汽车品牌不是德国品牌?
A. 宝马
B. 奔驰
C. 奥迪
D. 雪铁龙
答案:D。

德国史尔雅满分答案分解

德国史尔雅满分答案分解

—————————————————————————————德国史序言(一)已完成1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灭亡是在:()。

A、962年B、1806年C、1640年D、1038年正确答案:B2普鲁士联合奥地利首先对抗的国家是:()。

A、丹麦B、比利时C、意大利D、俄罗斯正确答案:A3下列德国各诸侯国中,最突出的是:()。

A、意大利B、科隆C、奥地利D、普鲁士正确答案:C4维也纳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围绕意大利问题而展开的。

()正确答案:×5联合国是一个邦联。

()正确答案:√德国史序言(二)已完成1德意志第三帝国是由()建立的。

A、拿破仑B、俾斯麦C、希特勒D、罗斯福正确答案:C2俾斯麦成就的是:()。

A、德意志第一帝国B、德意志第二帝国C、德意志第三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确答案:B3德意志吞并奥地利是在()。

A、1918年B、1923年C、1928年D、1937年正确答案:D4柏林墙成为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界线。

()正确答案:√5德意志第一帝国灭亡后出现了魏玛共和国。

正确答案:×德国史序言(三)已完成1两德统一是在:()。

A、1960年B、1990年C、1961年D、1991年正确答案:B2德国历史上极端民主时期是:()。

A、俾斯麦统治时期B、纳粹时期C、魏玛共和国统治时期D、奥地利统治时期正确答案:B3魏玛共和国结束的时间是:()。

A、1919年B、1923年C、1933年D、1937年正确答案:C420世纪前半叶,德国政治剧烈动荡。

()正确答案:√5妇女解放斗争在魏玛共和国时代并不凸显。

()正确答案:×德国史序言(四)已完成11923年,德国通货膨胀时期,1美元等于()。

A、4.2马克B、4.2万马克C、4.2亿马克D、4.2万亿马克正确答案:D2现代化革命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现代化B、政治现代化C、人口现代化D、科技现代化正确答案:C3西方人口发展经历的阶段有:()。

德法党史考试题及答案

德法党史考试题及答案

德法党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国社会民主党成立于哪一年?A. 1863年B. 1871年C. 1890年D. 1919年答案:A2. 法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早期领导人?A. 卡尔·马克思B.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C. 罗莎·卢森堡D. 列宁答案:D4. 法国共产党在二战期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A. 领导抵抗运动B. 协助纳粹占领C. 保持中立D. 流亡海外答案:A5.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党纲《哥达纲领》是在哪个城市制定的?A. 柏林B. 哥达C. 慕尼黑D. 汉堡答案:B6. 法国共产党在战后初期的国内政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A. 反对派B. 执政党C. 合作党D. 边缘党答案:C7.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地位如何?A. 执政党B. 反对党C. 边缘党D. 流亡党答案:A8. 法国共产党在冷战时期与苏联的关系如何?A. 紧密合作B. 保持距离C. 敌对状态D. 断交答案:A9.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二战后重建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A. 柏林墙的建立B. 德国统一C.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重建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答案:C10. 法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的政治立场有何变化?A. 转向极左B. 转向极右C. 保持不变D. 转向中间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德国社会民主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包括哪些?A. 哥达纲领的制定B.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C. 第二国际的成立D. 德国统一答案:A, B, C12. 法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几次重大事件包括?A. 1919年的图尔代表大会B. 1936年的人民阵线政府C. 1944年的抵抗运动D. 1968年的五月风暴答案:A, B, C, D13.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二战后的主要政策方向有哪些?A. 经济重建B. 社会福利C. 民主改革D. 军事扩张答案:A, B, C14. 法国共产党在冷战结束后的政策调整包括?A. 放弃共产主义B. 支持欧洲一体化C. 转向环保主义D. 加强与社会党的合作答案:B, C, D15.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有哪些?A. 移民问题B. 经济全球化C. 欧盟一体化D. 国内恐怖主义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发展历程。

德国大学往届考试题及答案

德国大学往届考试题及答案

德国大学往届考试题及答案德国大学考试题及答案:历史学入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国统一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完成的?A. 拿破仑时代B. 19世纪末期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 冷战结束后答案:B2. 下列哪场战争不是德国历史上的战争?A. 七年战争B. 普法战争C. 越南战争D. 两次世界大战答案:C3. 德国的首都是?A. 慕尼黑B. 法兰克福C. 柏林D. 汉堡答案:C4.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著名作品是什么?A. 《纯粹理性批判》B. 《自由意志的幻觉》C. 《存在与时间》D. 《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答案:A5. 下列哪位不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A. 贝多芬B. 勃拉姆斯C. 瓦格纳D. 肖邦答案:D6. 德国在哪个世纪开始了工业革命?A. 17世纪B. 18世纪C. 19世纪D. 20世纪答案:C7. 德国的货币单位“欧元”是在何时开始使用的?A. 1999年B. 2000年C. 2001年D. 2002年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德国文化的特点?A. 啤酒节B. 哲学传统C. 极简主义D. 汽车工业答案:C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A. 萨拉热窝事件B. 柏林墙倒塌C. 法国大革命D. 冷战结束答案:A10. 德国的哪个城市被誉为“音乐之都”?A. 柏林B. 慕尼黑C. 莱比锡D. 维也纳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特点。

答案:德国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科学和个人自由,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迷信。

它倡导民主和法治,对后来的德国统一和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描述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及其后果。

答案: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导致了大规模的战争和破坏。

战后,德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直到1990年才重新统一。

战争还导致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即“大屠杀”。

13. 解释德国经济奇迹的原因。

答案:德国经济奇迹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德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高考大国历史练习题7德国史专项练习题

高考大国历史练习题7德国史专项练习题

(大国历史练习题7)德国史专项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三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17)苏格拉底说:“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 )A.素养低的人不应享有民主权利 B.抽签选举有其自身的局限性C.雅典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专政 D.知识是美德存在的重要条件2.(2017.9·浙江绍兴选考诊断性考试·28)【加试题】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

下列对这场改革的解读,正确的是( )A.起因是教皇以修缮西斯廷小教堂为名大量兜售赎罪券B.马丁·路德据个人观点的《九十五条论纲》为开始的标志C.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有利于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形成D.受中国雕版印刷术影响的欧洲印刷术的进步推动了这一运动3.(2017·浙江“超级全能生”高三12月联考·28)【加试题】西方某著名人物曾发表演说:“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

……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

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

……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

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

”据此判断,该演说者最有可能是( )A.罗马教皇朱理二世 B.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C.浪漫主义作家雨果 D.建筑师布鲁内列斯齐4.(2018·江苏苏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6)康德生活于启蒙运动的晚期,有人认为只有他把此前这段时期的社会思想概括得最准确、最入木三分,而又最简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历史练习题7)德国史专项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题干主要论述国家应该由谁去治理,没有涉及民主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认为统治者‚……不是偶然选中的人……‛,说明雅典的抽签选举存在弊端,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谈及雅典的统治者是奴隶主的专政,故C项错误;题干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统治知识的人,没有涉及美德问题,故D项错误。

2.【答案】C【解析】宗教改革的起因是教皇以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大量出售‚赎罪券‛,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把大家的意见写成《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关于赎罪券的辩论,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有利于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形成,故C项正确;受中国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影响进一步推动宗教改革,故D项错误。

3.【答案】B【解析】据材料‚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

……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

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

……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

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可以判断这是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改革家的言论,罗马教皇朱理二世不是宗教改革家,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故B 项正确;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故C项错误;布鲁内列斯齐是建筑师,故D项错误。

4.【答案】D【解析】‚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是伏尔泰的言论,故A项错误;‚这不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而是全体人民之间的契约‛是卢梭的言论,故B项错误;‚当司法权和行政权为同一个人或同一机构独揽时,就没有自由的存在‛是孟德斯鸠的言论,故C项错误;‚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是康德的思想,故D项正确。

5.【答案】C【解析】他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与材料中‚不久便可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不符,故A项错误;他没有涉及财产不平等,与材料中‚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不符,故B项错误;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与材料中‚他是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相符,‚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观点,故C项正确;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但未涉及材料中‚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故D项错误。

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卢梭建议根据‘普遍意愿’完全解除统治政府。

最高权力由所有的人通过集体大会而不是民主代议机构来共享,这种统治是绝对的、不可分离的‛可知,卢梭主张推行直接民主制,故A项正确;卢梭赞同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卢梭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者是孟德斯鸠,故D项错误。

7.【答案】B【解析】表二反映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变化,故①正确;各主要强国实力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故②正确;根据表二,结合所学,到1900年,英国依旧是世界霸主,故③错误;根据表二,1900年美德的排序,说明美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益最大,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8.【答案】D【解析】政治制度只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但不可能成为决定因素,故A 项错误;中国1750-1900年期间手工业依然处于发展中,中国所占份额的减少并不是手工业衰退,而是西方国家实行机器生产所带来的经济差距,故B项错误;材料仅对中、美、德三国的制造业产量所占份额进行对比,没有体现国际分工,故C项错误;1750-1900年期间,美国、德国先后进行两次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大大推动制造业产量,而中国此时期的制造业主要仍是手工生产,因而与美国、德国产生较大的经济差距,故D项正确。

9.【答案】A【解析】由‚英国与普鲁士之间确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英国与法国消除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是自由贸易的表现,是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推行自由贸易的结果,故A项正确;重商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设臵贸易壁垒,保护自己国家财富不致于外流,故B项错误;自由主义的要求政府不得对经济进行干预,反对国家干预,故C项错误;非歧视性原则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缔约国在实行某种限制或禁止措施时不得对其他缔约国实施歧视待遇,他主要适用于最惠国待遇,而材料中只是谈到关税,没有其它的证据,不能用为这一原则证明,故D项错误。

10.【答案】D【解析】富尔顿发明汽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故A项错误;爱迪生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故B项错误;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制造出最早的汽车,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故C项错误;1866年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进步的表现,故D项正确。

11.【答案】A【解析】由材料‚英国到1914年,已在国外投资了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450亿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在海外投资了220亿至250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可知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的重大转变,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而非资本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整体,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而非世界金融秩序,故D项错误。

12.【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使用,并非从蒸汽机开始,故甲题目错误;工业革命大大提高英国的生产率,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乙题目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故丙题目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积极更新技术,使德国工业生产位居世界第二位,但英国依然为世界经济霸主,故丁题目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13.【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

‛、‚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

可以得出议会分为两院制,一是由贵族组成,二是由资产阶级组成,选举产生;国家权力的中心在‚乡绅房‛。

同时制度中存在国王。

故应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的上下两院制。

选A。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中权力中心在国王,另,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于1871年,文章成书于19世纪中期。

14.【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皇帝‛‚宰相‛‚联邦议会‛‚帝国议会‛得出,考查的是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结合所学知识,在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之下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故B 项正确;此是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并非民主共和制,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形式上有议会、内阁,但是内阁的首脑——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国家的权力中心是皇帝,专制色彩浓厚,故D项错误。

15.【答案】B【解析】‚上院联邦议会代表各邦。

议员为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伟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那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可以判断这是《德意志帝国宪法》,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故A项错误;根据宪法的规定,皇帝权力很大,有解散议会的和废除法律的特权,实质是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在当时德国的君主存在并且统治者德国,故C项错误;德国政体的形式是由本国容克军事贵族建立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故D项错误。

16.【答案】D【解析】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故A项错误;都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故B项错误;回应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区别但是不是主要的,故C项错误;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D项正确。

17.【答案】B【解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主要体现的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共产主义运动纲领性文献,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政权的必然,故B项正确;《莱茵报》是马克思任编辑的一份资产阶级性质的报纸,故C项错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代表作,故D项错误。

18.【答案】C【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抨击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但这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故A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还不够健全,这也不是其根本缺陷,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根本缺陷‛是指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不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和伟大力量,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故C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甚至主张暴力革命,所以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良心发现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19.【答案】C【解析】马克思撰写的第一部代表作是《神圣家族》,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个战斗纲领,但这不是《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故B项错误;《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故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故D项错误。

20.【答案】C【解析】A项出现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罗马条约》只反映出西欧走向经济一体化,故B项错误;六国签署《罗马条约》,加强经济合作,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而非仅仅是能源领域,故D项错误。

21.【答案】A【解析】①是1951年,②是1958年,③是1975年,④是1991年,选择A 项符合题意。

22.【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判断在1950年左右,该声明即‚舒曼计划‛,推动了法国和德国首先在煤炭和钢铁资源方面合作,故A项正确;‚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是60年代以后提出的,故B项错误;欧共体是在1967年成立,故C项错误;西德加入北约是在1955年,故D项错误。

23.【答案】C【解析】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故A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有‚经济联合国‛之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21世纪初,部分欧洲国家之间的交易由外贸变成了内贸,使这些国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汇率变化的风险‛1995年12月确定统一货币为欧元,欧元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面退出流通领域,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并存期结束,故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