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合集下载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一--含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一--含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一--含答案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下面哪个机构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A)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D.国务院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2.目前各医院中最常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电离辐射类型是哪一类?(C)A.α射线B.β射线C.光子(γ射线和X射线)D.中子3.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变造、转让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收缴伪造、变造的许可证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并处(B)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C.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4.关于放射性活度衰减规律,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A.加压、加热可以改变指数衰减规律B.加电磁场可以改变指数衰减规律C.机械运动可以改变指数衰减规律D.放射性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外部条件不能改变衰减规律5.探伤室建成投入使用后常规监测频次为(C)A.两年一次B.一年两次C.一年一次D.一季度一次6.下列医学行为中,每次检查对病人带来的有效剂量最高的为:(D)A.胸部x射线透视B.上胃肠道透视C.胸部x射线摄影D.血管造影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扩建甲级非密封工作场所属报告书项目B.生产III类射线装置属报告表项目C.放射性同位素野外示踪实验属报告书项目D.使用医用I类放射源属报告表项目8.取得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应当每(C)接受一次再培训。

A.二年B.三年C.四年D.五年9.我国采纳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剂量限值一致的标准,即各种人工辐射源所致公众的年有效剂量为:(A)A.1mSvB.2mSvC.3mSvD.4mSv10.表面污染水平可按一定面积上的平均值计算:皮肤和工作服取(B)。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A(含答案)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A(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辐射事故发生时警戒区的设置,下述初始手经描述错误的是:A:未加屏蔽或已损潜在危险源,散落区域周围再增加30m B:从潜在危险源大量散落,散落区域外再增加100m C:涉及潜在危险源的火灾、爆炸或烟雾,半径100m D:怀疑为脏弹,半径400m 或更大2、——是用来度量不带电粒子(如光子和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转移的物理量,适用于中子、光子照射的剂量计算.A:比释动能 B:吸收剂量 C:剂量当量 D:照射量3、下列射线中,由带电粒子组成的是()o A:X射线 B:中子射线 C:y射线 D:a射线4、闪烁探测器是利用闪烁体()后退激时会发出荧光,光敏器件将光信号变为电脉冲来实现对辐射粒子的探测.A:原子或分子电离 B:原子或分子包容C:原子或分子激发 D:原子或分子碰撞5、当年圣诞前夕,()拍摄了一张手部的X光照片,这是人类第一张X光片.A:贝克勒尔 B:伦琴 C:威廉康拉德 D:居里夫人6、在工作人员年满----岁之前,应为他们保存职业照射记录A:65 B:70 C:75 D:807、.工作场所中氢的年平均活度浓度达到()Bq222Rn/m3时宜考虑采取补救措施.A:500 B:600 C:700 D:8008、关于电子对效应的发生概率,叙述正确的是().A:与单位面积内的原子个数成反比 B:与入射光子的波长成正比C: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成正比 D:与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四次方成正比9、210Po自然界含量极低,常利用人工方法获得,其可以当作是纯()放射体,放出能量为5.3Mev 的a粒子,其半衰期较短,仅为138天.A:β B:X C:Y D:α10、一个物种死亡50%,所需的吸收剂量D50,最大的是() A:人 B:电 C:杆菌 D:病毒11、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对明显受到照射的器官或组织所接受的平均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作出估算,进而限制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并且证明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其附加目的是提供().A:工作人员所受剂量的趋势 B:工作场所的条件C:在事故照射情况下的有关资料 D:以上三者均包含12、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T1/2),其定义是().A: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时的概率B:放射性核素衰减时间为其寿命一半时的原子核数目C: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D:A、B、C都不对13、中子不带电,不能使物质直接电离.利用中子与() 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来测量中子. A:电子 B:质子 C:原子核 D:原子14、下列关于当量剂量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辐射权重因子比光子的辐射权重因子高B:当量剂量定义式为:H=WRRDC:相同能量的y射线与a射线的当量剂量相同低D:质子的辐射权重因子比光子的辐射权重因子15、监测仪器使用必须按规定进行检定.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16、产生电子对效应的入射光子能量应该是().A:>10.2Mev B:<1.02Mev C:>0.51Mev D:<0.51Mev17、用辐射的权重因子修正后的吸收剂量是().A:有效剂量 B:当量剂量 C:照射量 D:比释动能18、GB18871-2002的中文说法是().A: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B: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C:国标2002年18871号文件 D:射线装置管理办法19、根据GB18871-2002 规定,职业照射人员四肢的年当量剂量限值是A:20mSv B:100mSv C:500mSv D:1000mSv20、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A:贝可勒尔(Bq) B:居里(Ci) C:当量剂量(Sev) D:半衰期(T/z)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电离辐射对生物物质的电离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是直接使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发生电离作用,继而引发辐射效应的出现B:也可以使机体内环境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作用并产生活性基团,继而引发辐射效应的出现C: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转移并沉积在生物大分子上,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与激发,导致核酸、蛋白质等分子结构的改变D:离辐射将自身的能量转移至水分子,并引起水分子的电离与激发,产生原发辐解产物,这些活性产物进一步攻击生物大分子,引起后者的结构功能破坏E: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2、常用来测量Y射线的能量和强度的是().A:硫化锌ZnS (Ag)B:锂玻璃闪烁体Li20·2SiO2(Ce)C:碘化钠Nal(TI)探测器D:碘化铯CsI(TI)探测器E:蒽(C14H10)3、诊断慢性放射病需要考虑因素A:辐射接触史B:临床表现C:实验室检查D:剂量估算4、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A:辐射实践正当化B:辐射防护最优化C:废物最小化D:个人剂量限值5、内照射的一般防护措施有.A:距离B:隔离C:净化D:稀释E:包容6、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有A: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B:放射治疗C:核医学D:核电E:核子仪7、个人剂量监测管理有A:个人剂量监测应有专人管理B:个人剂量计未使用期间,应妥善保管,防止受到误照射C:有监测能力的单位可以自行监测;不具备自行监测能力的单位,可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机构监测D:发现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的,应当立即核实和调查E:辐射工作单位应将个人剂量档案保存至辐射工作人员年满七十五周岁,或者停止辐射工作三十年8、()电离福射不带电.A:β粒子 B:a粒子 C:y射线 D:X射线 E:中子9、事故的应急响应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全面负责的有A:重大辐射事故B:较大辐射事故C:一般辐射事故D:特别重大辐射事故E:医疗事故10、放射工作人员佩戴的热释光个人剂量计下班后不正的处理方法是().A:摘下放在工作区B:交给下一位接班者C:摘下放在非工作场所的干燥、低本底处D:携带出工作区即可11、工作场所辐射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了解工作场所及邻近地区的辐射水平与辐射分布情况B:评价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辐射防护标准,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C: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情况,防止工作人员受到不必要或超剂量照射,工作场所受到污染D:为优化工艺过程,完善防护措施提供资料E:在某些情况下,监测结果可以用来评价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12、y射线穿过单位厚度物质时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或被吸收的概率)称作线性吸收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性吸收系数包含了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三者的总贡献B:线性吸收系数随y光子能量而变化C:线性吸收系数随介质的原子序数Z而变化D:y光子能量增高,线性吸收系数值减小E:介质原子序数高、密度大的物质,线性吸收系数也高13、外照射的防护方法有().A:时间防护B:距离防护C:屏蔽防护D:以上都不是14、.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A:吸入B:通过伤口侵入C:通过皮肤渗入D:食入15、关于职业健康监护,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A:按国家审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报送职业照射的监测记录和评价报告B:禁止工作人员和健康监护主管人员查阅照射记录及有关资料C:当工作人员调换工作单位时,向新用人单位提供工作人员的照射记录的复制件D:当工作人员停止工作时,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按审管部门或审管部门指定部门的要求,为保存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记录做出安排E: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停止涉及职业照射的活动时,应按审管部门的规定,为保存工作人员的记录做出安排16、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A:电离B:激发C:散射D:吸收作用E:弹性碰撞17、放射性衰变根据放射出粒子的种类不同分为( )A:a衰变B:衰变C:电子俘获D:y衰变E:中子俘获18、辐射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职责是:A:遵守有关防护与安全规定规则和程序B:正确使用监测仪表和防护设备与衣具C:在防护与安全方面与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合作%提供有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与信息D:不故意进行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和他人违反本标准要求的活动E:学习有关防护与安全知识%接受必要的防护与安全培训和指导%使自己能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工作19、热释光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是A:组织等效好B:灵敏度高C:可测量较长时间内积累的剂量D:可测量α、β、Y等各种射线及粒子E:辐射照射后的热释光体可以反复使用绝密★启用前2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 C2、A3、D,4、C5、B,6、C7、A8、D,9、D10、A11、D12、C,13、C14、B, 解析:当量剂量=吸收剂量*辐射权重因子15、B,16、A17、B,18、A,19、C20、A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A.B.C.D.E.2、CD3、A,B,C,D,4、A,B,D5、B,C,D,E,6、A,B,C7、 ABCDE8、C,D,E9、A,B,C,D,10、A,B,D11、A,B,C,D,E,12、A,B,C,D,E,13、A,B,C14、A,B,C,D15、A,C,D,E,16、A,B,C,D,17、A,B,C,D18、A,B,C,D,E,19、A,B,CD,。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一--含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一--含答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成绩无效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A)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D.国务院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2.目前各医院中最常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电离辐射类型是哪一类?(C )A.α射线B.β射线C.光子(γ射线和X射线)D.中子3.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变造、转让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收缴伪造、变造的许可证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并处(B)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C.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4.关于放射性活度衰减规律,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 )A.加压、加热可以改变指数衰减规律B.加电磁场可以改变指数衰减规律C.机械运动可以改变指数衰减规律D.放射性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外部条件不能改变衰减规律5.探伤室建成投入使用后常规监测频次为(C )A.两年一次B.一年两次C.一年一次D.一季度一次6.下列医学行为中,每次检查对病人带来的有效剂量最高的为:(D)A.胸部x射线透视B.上胃肠道透视C.胸部x射线摄影D.血管造影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扩建甲级非密封工作场所属报告书项目B.生产III类射线装置属报告表项目C.放射性同位素野外示踪实验属报告书项目D.使用医用I类放射源属报告表项目8.取得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应当每(C )接受一次再培训。

A.二年B.三年C.四年D.五年9.我国采纳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剂量限值一致的标准,即各种人工辐射源所致公众的年有效剂量为:( A )A.1mSv B.2mSv C.3mSv D.4mSv10.表面污染水平可按一定面积上的平均值计算:皮肤和工作服取( B )。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含答案)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1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是()A:一种化学变化B:一种生物变化C:电离辐射与物质之间能量转移的过程D:物质把能量转移给电离辐射的过程2、在内照射条件下,下述粒子或射线,其危害作用最大的是A:Y B:β C:a D:中子3、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日等效操作量为:A:>3×10E+9Bq B:>4×10E+8Bq C:>5×10E+9Bq D:>6×10E+9Bq4、关于个人剂量计的佩带,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个人剂量计一般佩带在左胸前B: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C:四肢特别是手部所受剂量较大时,应佩带附加的剂量计D: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均佩带在围裙内侧5、ICRP 和IAEA 分别是什么国际组织/机构的简称() A:国际放射委员会、国际原子能机构B:国际放射委员会、中国原子能机构C: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原子能机构D: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6、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日等效操作量为:A:1×10E+7-3×10E+9Bq B:2×10E+7-4×10E+9Bg C:3×10E+7-5×10E+9Ba D:4×10E+7-6×10E+9Bq7、我国基本标准中公众个人剂量限值是每年A:20mSv B:1mSv C:10mSv D:50mSv8、放射源0405CS000013名词解释().A:IV、V类放射源B:2004年05月生产的C:国内2005年生产的00001号III类放射源D:CS-1379、中子不带电,不能使物质直接电离.利用中子与() 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来测量中子. A:电子 B:质子 C:原子核 D:原子10、下列哪个不属于内照射防护的措施?().A:包容、隔离 B:净化、稀释C: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等 D: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11、.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A:电离辐射,最优化 B:电离辐射,安全第一C:放射性物质,最优化 D:放射性物质,安全第一12、常用来测量a射线的强度的是().A:硫化锌ZnS(Ag) B:锂玻璃闪烁体Li20·2Si02(Ce)C:碘化钠Nal(TI)探测器 D:碘化艳Csl(TI)探测器13、有关单位应按照要求将辐射工作场所将分为:A:洁净区和污染区 B:控制区和监督区C:安全区和危险区 D:辐射区和非辐射区14、典型成年受检者头部X射线CT检查的剂量指导水平A:30mGy B:40mGy C:50mGy D:60mGy15、根据国际基本安全标准,下述哪种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可视为职业照射().A:高空飞行的民航机组人员 B:磁共振检查的医生C:抱着婴儿患者做X线检查的母亲 D:到医院做X线、CT检查的病人16、第一次发现了放射性A:居里夫人 B:贝克勒尔 C:伦琴 D:查德威克17、下面关于决定原子核的稳定性的因素是().A:温度 B:压力 C:质子和中子数 D:最外层轨道电子数18、天然辐射源对世界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A:2.4 mSv B:5.0mSv C:10 mSv D:1 mSv19、对于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后的内照射而言,同样吸收剂量的不同辐射射线对人体伤害的程度顺序是().A:y>β>a B:a>y>βC:a>B>y D:以上都不对20、在下列哪个工作场所工作的人员要注意内照射防护()A:开放型放射性场所 B:操作钻60放疗设备或电子直线加速器C:X射线机周围 D:使用小型密封源。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试一、单选题1.公众照射的剂量约束是公众成员从一个受控源的计划运行中接受的年剂量的()。

[单选题] *A、上界√B、中间值C、下界D、最低值2.下列关于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的设置,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警告标志可设置在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运输工具上B、警告标志通常只设置在放射性工作场所入口,出口不需要设置√C、警告标志可设置在室外、野外作业安全防护区域D、警告标志可设置在放射性同位素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附录7规定了电离辐射的标志。

以下图标中,正确的电离辐射标志是()。

[单选题] *A√BCD4.辐射工作单位每季度开展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为()。

[单选题] *A、常规监测√B、任务相关监测C、特殊监测D、场所监测5.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证()年为一个周期。

[单选题] *A.2B.3C.4D.5√6.放射线危害程度依次为()[单选题] *A.α>β>γB.γ>β>α√C.γ>α>βD.β>α>γ7.CT属于几类射线装置()。

[单选题] *A.Ⅰ类B.Ⅱ类C.Ⅲ类√D.IV类8.外照射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

[单选题] *A、2个月B、3个月√C、半年D、1年9.辐射工作单位每季度开展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为()。

[单选题] *A、常规监测√B、任务相关监测C、特殊监测D、场所监测10.从辐射产生的来源可将辐射源分为天然辐射源和()。

[单选题] *A、核电厂B、医疗照射C、氡照射D、人工辐射源√11.辐射的本质是()。

[单选题] *A、能量√B、质量C、数量D、速度12.在下图所示X射线管示意图中,()部分称之为X射线靶。

[单选题] *A、AB、BC、C√D、D13.X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或者说是光子,对X射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C、有质量D、不带电√14.射线的射程()。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二--含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二--含答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单位名称:学员姓名:成绩:从事工种:培训机构:※※※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成绩无效※※※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 A )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D.国务院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2.如果能量相同,下面哪种粒子的电离能力最强:( C )A.γ光子B.β粒子C.α粒子D.中子3.放射性同位素生产、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放射性废物或废放射源。

主要来源是:( D )A.核设施产生的放射性废物B.铀矿冶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C.核技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D.A B C都是4.关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依据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名录,应当设立辐射安全关键岗位,担任该岗位得的应当是:( C )A.注册环境工程师B.注册环评工程师C.注册核安全工程师D.单位法人5.探伤室建成投入使用后常规监测频次为( C )A.两年一次B.一年两次C.一年一次D.一季度一次6.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控制水平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控制。

其中规定:设备、墙壁、地面经采取适当的去污措施后,仍超过表中所列数值时,可视为固定污染,经审管部门或审管部门授权的部门检查同意,可适当放宽控制水平,但不得超过表中所列数值的(D)。

A.1倍B.2倍C.10倍D.5倍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扩建甲级非密封工作场所属报告书项目B.生产III类射线装置属报告表项目C.放射性同位素野外示踪实验属报告书项目D.使用医用I类放射源属报告表项目8.取得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应当每( C )接受一次再培训。

A.二年B.三年C.四年D.五年9.我国采纳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剂量限值一致的标准,即各种人工辐射源所致公众的年有效剂量为:( A )A.1mSv B.2mSv C.3mSv D.4mSv10.表面污染水平可按一定面积上的平均值计算:地面取( A )。

2023年3月份版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考核(电离辐射法律法规)题库及答案

2023年3月份版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考核(电离辐射法律法规)题库及答案

2023 年 3 月份版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考核〔电离辐射法律法规〕题库及答案1、〔〕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类别,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监视检查打算。

A、县级正确答案:BB、县级以上C、省级D、省级以上2、依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安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

A、Ⅰ类、Ⅱ类B、Ⅰ类、Ⅱ类、Ⅲ类C、Ⅰ类、Ⅱ类、Ⅲ类、Ⅳ类D、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正确答案:B3、监视检查打算应当依据〔〕,规定不同的监视检查频次。

A、辐射安全风险大小C、辐射单位地点正确答案:A B、辐射工作时间D、辐射工作人员数量4、〔〕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根本标准》及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射线装置、放射源或者非密封放射性的物质的豁免出具备案证明文件。

A、县级正确答案:DB、县级以上C、省级D、省级以上5、〔〕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监视检查大纲,明确辐射安全与防护监视检查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实施程序、报告制度、重要问题治理等内容,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相应的监视检查技术程序。

A、县级正确答案:DB、县级以上C、省级D、省级以上6、〔〕对已获得豁免备案证明文件的活动或者活动中的射线装置、放射源或者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定期公告。

A、国务院C、生态环境部正确答案:C B、国家卫生安康委员会D、公安部7、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辐射事故和运行故障进展汇总,并将汇总报告报送生态环境部,同时抄送同级公安部和卫生主管部门。

A、每半年正确答案:AB、每一年C、每季度D、每两年8、辐射事故和运行故障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责任,以及由事故、故障导致的应急处置费用,由〔〕担当。

A、发生辐射事故或者运行故障的单位B、发生辐射事故或者运行故障单位的主管部门C、发生事故或故障单位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部门D、发生事故或故障的肇事者正确答案:A9、生态环境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组织核实,确认事故类型,在〔〕小时内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公安部和国家卫生安康委员会。

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及答案2•是用来度量不带电粒子(如光子和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转移的物理量,适用于中子、光子照射的剂量计算。

A:比释动能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D:照射量正确答案是A2.人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射线,其中是带电粒子的是A:X射线B: B粒子C:中子D:y射线正确答案是B3.当一个光子与物质原子中一个核外电子作用时,可能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能量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这一过程叫作--A:康普顿效应B:电子对效应C:光电效应D.吸收正确答案是:C4.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一A:贝可勒尔(Bq) B:居里(Ci) C:当量剂量(SeV)D:半衰期(T∕z)正确答案是A5..()第一个提出了放射性术语,发现了铺。

A:贝克勒尔B:伦琴C:威廉康拉德D:居里夫人正确答案是D6.第一次发现了放射性A:居里夫人B:贝克勒尔C:伦琴D:查德威克正确答案是B,7.发现了X射线。

A:居里夫人B:贝克勒尔C:伦琴D:查德威克正确答案是C8.定期出版关于电离辐射防护的推荐书。

A:国际原子能机构B: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C:WHO D: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答案D9.《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要求》(GBZl65-2012)规定CT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距离机房外表而0.3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μ Sv/hoA:0.5 B:2.5 C:3 D:1.5正确答案是B10.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中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有害效应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ICRP 第60号出版物指出辐射防护的目的是()。

A: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B:防止发生躯体效应,避免发生遗传效应C:防止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减少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率D:防止发生遗传效应答案A1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木标准》(GB18871-2002)规定: 公众中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除特殊情况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及答案1.是用来度量不带电粒子(如光子和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转移的物理量,适用于中子、光子照射的剂量计算。

A:比释动能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D:照射量正确答案是A2.人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射线,其中是带电粒子的是---- A:X射线B:β粒子C:中子D:y射线正确答案是B3.当一个光子与物质原子中一个核外电子作用时,可能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能量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这一过程叫作---A:康普顿效应B:电子对效应C:光电效应D.吸收正确答案是:C4.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A:贝可勒尔(Bq) B:居里(Ci) C:当量剂量(Sev) D:半衰期(T/z) 正确答案是A5..()第一个提出了放射性术语,发现了铺。

A:贝克勒尔B:伦琴C:威廉康拉德D:居里夫人正确答案是D6.第一次发现了放射性A:居里夫人B:贝克勒尔C:伦琴D:查德威克正确答案是B,7.发现了X射线。

A:居里夫人B:贝克勒尔C:伦琴D:查德威克正确答案是C8.定期出版关于电离辐射防护的推荐书。

A:国际原子能机构B: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C:WHO D: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答案D9.《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要求》(GBZ165-2012)规定CT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距离机房外表面0.3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μSv/h。

A:0.5 B:2.5 C:3 D:1.5正确答案是B10.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中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有害效应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ICRP 第60号出版物指出辐射防护的目的是()。

A: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B:防止发生躯体效应,避免发生遗传效应C:防止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减少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率D:防止发生遗传效应答案A1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公众中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除特殊情况外)。

A:年有效剂量1mSv B:年有效剂量5mSv C:年有效剂量10mSv D:年有效剂量20mSv正确答案是A12.《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应该大于()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天。

A:1,2 B:2,4 C:2,3 D:2,2正确答案是D1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 )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A:新建、改建、扩建B:改建、扩建C:施工新建D:规划建设正确答案是A,1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开始施行,()年进行了修订。

A:2010 B:2012 C:2013 D:2017正确答案是D,15.137Cs射线与物质的主要相互作用是(),A:光电效应B:电子对效应C:康普顿效应D:光核反应正确答案是C16. 1居里(Ci)=()贝可(Bq) A:3.7×10E+9B:3.7×10E+10 C:3.7×10E+11 D:3.7×10E+12正确答案是B17. 210Po自然界含量极低,常利用人工方法获得,其可以当作是纯()放射体,放出能量为5.3Mev的a粒子,其半衰期较短,仅为138天。

A:βB:X C:Y D:α答案D18. I 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请问属于()辐射事故。

A:特别重大辐射事故B:重大辐射事故C:较大辐射事故D:一般辐射事故正确答案是B19. ICRP 和IAEA 分别是什么国际组织/机构的简称()?A:国际放射委员会、国际原子能机构B:国际放射委员会、中国原子能机构C: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原子能机构D: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正确答案是A,20. Nal(TI)就地y谱仪的特点是()。

A:计数效率高,能量分辨率高B:计数效率高,能量分辨率低C:计数效率低,能量分辨率低D:计数效率低,能量分辨率高正确答案是B,21.单选β射线的辐射权重是()。

A:1 B:5 C:10 D:15正确答案是A,22.单选y射线穿过单位厚度物质时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或被吸收的概率)称作线性吸收系数,其单位为()。

A:cm B:cm2 C:/cm D:/cm2正确答案是C23.单选比释动能K的单位是焦耳/千克,专用单位为----A:J/kg B:Gy C:J/m2 D:sev正确答案是B,24.单选比释动能是为了描述()过程的辐射量。

A: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将能量转移给次级带电粒子B: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将能量转移给次级带电粒子C:次级带电粒子将从带电粒子获得的能量授予物质D:次级带电粒子将从不带电粒子获得的能量授予物质正确答案是B25..单选表示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限值的辐射量是:() A:吸收剂量B:有效剂量C:当量剂量D:剂量当量正确答案是C26.单选表征放射源放射性强弱的是A:放射性活度B:半衰期C:衰变常数D:核素质量正确答案是A,27.单选不适合用于瞬发辐射场的探测器是()。

A:电离室B:闪烁体探测器C:热释光探测器D:计数器型探测器正确答案是D28.单选产生电子对效应的入射光子能量应该是()。

A:>10.2Mev B:0.51Mev D:29.单选常见辐射活动使用的放射源所对应的类别,下面工作中不使用丨类(极高危险源)的是A:骨密度仪B:辐照装置C:远距放射治疗仪D:固定多束远距放射治疗仪(伽马刀) 答案A 30.单选常用来测量a射线的强度的是()。

A:硫化锌ZnS(Ag) B:锂玻璃闪烁体Li20·2Si02(Ce)C:碘化钠Nal(TI)探测器D:碘化艳Csl(TI)探测器正确答案是A31.单选穿透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排序正确的是A:中子、y射线、a粒子、β粒子B:y射线、中子、β粒子、a粒子C:中子、Y射线、β粒子、a粒子Dy射线、β粒子、a粒子、中子正确答案是C,32.单选当Y光子通过物质的原子核附近时,与原子核的核外电子相互作用,光子将其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轨道电子,使其发射出去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光子消失,这个过程称为A:光电效应B:电子对相应C:康普顿效应D:湮灭答案A33.单选当辐射源为点源时,剂量率与距离成关系。

A:剂量率与距离成反比B: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C: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D:剂量率与距离成正比正确答案是B,34..单选当量剂量单位的专用名称为A:Kev B:Gy C:Bq D:Sv正确答案是D35.单选当量剂量是用吸收剂量乘以()。

A:反映物质性质的参数-密度B:反映组织对射线敏感性的因子-组织权重因子C:反映射线照射于组织引起随机效应的几率-危险度D:反映射线种类和能量的因子-辐射权重因子正确答案是D,36.单选当年圣诞前夕,()拍摄了一张手部的X光照片,这是人类第一张X光片。

A:贝克勒尔B:伦琴C:威廉康拉德D:居里夫人正确答案是B,37.单选当入射X射线光子和原子内一个轨道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光子损失一部分能量,并改变运动方向,电子获得能量而脱离原子,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损失能量后的X射线光子称为散射光子,获得能量的电子称为反冲电子。

入射光子被散射时波长的改变,错误的是()A:波长变长B:与电子的静止质量有关C:与散射角有关D:与入射光子的波长有关正确答案是D38.单选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是() A:一种化学变化B:一种生物变化C:电离辐射与物质之间能量转移的过程D:物质把能量转移给电离辐射的过程正确答案是C39.单选电子对效应是描述()。

A:X线与原子的内层电子的相互作用B:X线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C:X线与原子的内层电子和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D:X线与原子的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正确答案是D,40.单选对于60Co,137Cs和192Ir三种放射性核素,他们的半衰期由短至长排列顺序为()。

A:60Co,137Cs和192Ir B:192lr,60Co和137Cs C:137Cs,60Co和192Ir D:192Ir,137Cs和60Co正确答案是B.41.单选对于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后的内照射而言,同样吸收剂量的不同辐射射线对人体伤害的程度顺序是()。

A:y>β>a B:a>y>βC:a>B>y D:以上都不对答案C42.单选对于能量大于2MeV的X/y射线,----效应逐渐变为重要的相互作用过程。

A:电子对B:康普顿效应C:康普顿效应D:光核反应答案A43.单选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电离辐射的粒子为()。

A:a、β带电粒子B:y光子、中子C:a带电粒子、中子D:y光子,α、β带电粒子,中子正确答案是A,44.单选防护β射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β射线一般采用双层材料组合屏蔽,第一层用高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致辐射,第二层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β射线B:低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射线,可以减少致辐射,常用的材料有烯基塑料、有机玻璃及铝等C:屏蔽致辐射的材料,常用铅板、铁板等D:需要重点关注其次级辐射的屏蔽正确答案是A45.单选放射机房内要保持良好通风,以便排出射线与空气作用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和()等有害气体。

A:硫化氢B:臭氧C:氨气D:氯气正确答案是B46.单选放射性的衰变遵循指数规律,()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因衰变而减少到它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A:活度B:半衰期C:剂量当量D:有效剂量正确答案是B47.单选放射性工作场所辐射分区按照GB 18871规定分为()。

A:密封区B:非密封区C:控制区和监督区D:监测区正确答案是C48.单选放射性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计佩戴位置为()。

A:左胸侧B:腰间C:可能接受照射最大处D:任何地方都可以正确答案是A49.单选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T1/2),其定义是()。

A: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时的概率B:放射性核素衰减时间为其寿命一半时的原子核数目C: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D:A、B、C都不对正确答案是C50.单选放射性衰变规律是由原子核()所决定的。

A:组成结构B:内部运动规律C:内的核子数D:内的中子数正确答案是B51.单选放射性衰变是指()。

A:被加速的带电粒子作用于靶物质产生电离辐射的现象B:一些稳定的核素受到中子的照射后变成放射性核素的过程C:原子自发地发生核的结构转变或内部能量变化并放出射线的现象D: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质量为同一量级的原子核的现象正确答案是C52.单选放射源0405CS000013名词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