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河南综合类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河南综合类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河南综合类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生态等多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具体的大纲:
一、政治方面
1.中国国情及我国的基本国策;
2.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
3.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建设;
4.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
二、经济方面
1.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政策;
2.宏观经济运行及其政策;
3.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管理;
4.城市化进程和农村经济;
5.国际贸易和公共财政。
三、法律方面
1.宪法基本原则和法律体系;
2.治安管理和刑事诉讼;
3.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
4.环境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
四、文化方面
1.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
2.文物保护和旅游景区;
3.新闻传媒和网络安全;
4.教育体制和教育改革。
五、科技方面
1.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
2.信息化和网络安全;
3.能源发展和环保技术;
4.健康医疗和生物技术。
六、生态方面
1.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
2.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
3.气候变化和应对措施;
4.城市规划和建设。
考生需要掌握以上知识点,并且能够特别关注河南省的情况,了解河
南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河南省在以上各方面的贡献和成就。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查阅相关教材、参加培训班或者在线视频学习等多种途径。
同时,建议考生多进行模拟测试,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和不足之处,提高复习效率。
贵州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选择题:
贵州省的省会是?
A. 贵阳(正确答案)
B. 遵义
C. 安顺
D. 毕节
下列哪项是贵州省的主要民族之一?
A. 汉族
B. 苗族(正确答案)
C. 维吾尔族
D. 哈萨克族
贵州省的著名景点黄果树瀑布位于哪个市?
A. 贵阳市
B. 安顺市(正确答案)
C. 遵义市
D. 毕节市
下列哪项是贵州省的特产?
A. 龙井茶
B. 茅台酒(正确答案)
C. 普洱茶
D. 铁观音
贵州省的哪个节日是苗族的传统节日?
A. 春节
B. 苗年节(正确答案)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下列哪项是贵州省的地理特征之一?
A. 平原广阔
B. 高原山地为主(正确答案)
C. 盆地众多
D. 丘陵连绵
贵州省的哪条河流是长江的重要支流?
A. 黄河
B. 珠江
C. 乌江(正确答案)
D. 闽江
下列哪项是贵州省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A. 丽江
B. 遵义(正确答案)
C. 大理
D. 桂林
贵州省的哪个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喀斯特地貌为主的?
A. 神农架
B. 梵净山(正确答案)
C. 黄山
D. 张家界。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概述
为了提高公众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促进公众素质的不断提高,针对历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经验和教训,特制定以下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主要包括以下科目:
1.政治常识
2.历史知识
3.科学常识
4.文化艺术常识
考试形式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为选择题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数为100分。
考生必须选择并回答所有考题。
考试内容详解
政治常识
1.国家制度与法律法规知识
2.政治理论知识
3.经济财政知识
4.社会文化知识
历史知识
1.中国古代史
2.中国近现代史
3.世界史
4.中国革命史
科学常识
1.物理知识
2.化学知识
3.生物学知识
4.地理知识
文化艺术常识
1.中国文化知识
2.国际文化知识
3.音乐、舞蹈、美术知识
4.体育知识
参考书目
以下是本次考试的参考书目:
1.《大众文化常识》
2.《现代政治常识》
3.《科学常识与常识性问题》
4.《中国历史大事典》
5.《世界文化名人大辞典》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
2.考生必须选择并回答所有考题。
3.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每题分值不等。
4.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辅助工具。
5.考试期间必须保持安静,禁止交谈。
6.考试结束后必须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上为本次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考试大纲,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参加考试,以确保考试的公正、公平和严谨。
公基大纲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要掌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和意义。
4.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要教训。
第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节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了解社会主义各国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基本经验教训。
第二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1.了解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三种企业制度形式的涵义及其优缺点。
2.深刻理解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掌握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4.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第四章实践、认识、真理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1.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着重理解和掌握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理解并掌握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意义,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第二节认识和真理
1.掌握真理概念,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
3.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政治基础知识。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包括: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2.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3.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4.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5.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二、法律基础知识。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主要包括:1.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2.熟悉行政法、民法、刑法、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等,了解常见犯罪种类、特点与刑罚种类、裁量,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等。
三、经济学知识。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包括:1.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四、公民道德建设。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认识理解及应试人员的基本道德素质和修养。
主要包括:了解道德的含义、特征及作用,理解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含义、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五、科技基础知识。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常识的了解情况。
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等新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
六、文史常识。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的发展、变迁,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理解认识及中外文学常识。
七、国情、省情、市情。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3.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2.掌握运动的涵义,理解并掌握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规律的涵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1.理解意识的本质。
2.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3.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基本要点;了解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第二节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1.掌握质、量、度、量变、质变等基本概念;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懂得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而上学。
第四章实践、认识、真理第一节认识和实践1.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
(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种类和构成要件等。
(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赔偿的范围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和行政赔偿的方式等。
(九)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范围、管辖、程序及行政复议参加人。
(五)劳动争议的处理处理方式和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与程序。
(六)劳动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和制度。
第二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
一、公民道德建设知识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公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四)家庭美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
(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
(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
(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
(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
(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要素。
(五)立法的概念、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立法程序。
(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和法的效力。
五、刑法部分
(一)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
(二)犯罪的概念、特征及构成。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五)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石家庄市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石家庄市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基:140道题,100分;单选100道;多选10道;判断30道;
单选:100*0.7=70分
多选:10*1.2=12分
判断:30*0.6=18分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的时政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方法
《公共基础知识》笔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文学和历史、公文写作、计算机基础知识、国情省情和时事政治、事业单位管理和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b5E2
政治: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包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物质和意识、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 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p1
经济: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9E
法律: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主要包括:熟悉掌握宪法的基本内
容,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等;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道德: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认识理解及应试人员的基本道德素质和修养。
主要包括:了解道德的含义、特征及作用,理解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含义、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57H 文学常识和历史知识: 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文学常识和历史知识的掌握。
主要包括:中外文学常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以及世界历史知识。
公文写作: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公文写作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
主要包括:熟悉公文的特点、基本格式及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把握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74J 国情省情和时事政治: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我国、我省地理历史、人文社会、政治经济等基本概况和时事政治的了解。
时事政治主要涉及2015 年 6 月 1 日至2016 年 6 月 1 日期间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事业单位管理和制度等知识: 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事业单位概况、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规和制
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62L
笔试《教育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方法《教育基础知识》笔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教育学绪论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二)教育的本质、起源和发展
1. 教育的概念
2. 教育的起源
3. 教育的发展
4. 教育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形态
(三)教育基本规律
1.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2. 教育与人的发展
(四)教育目的
1. 教育目的概述
2. 我国教育目的
(五)教师与学生
1. 教师
2. 学生
3. 师生关系
(六)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1. 班主任工作
2. 班级管理
(七)课程
1. 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2. 课程理论流派
3. 课程的文本形式
4. 课程编制
5.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八)教学与教学过程
1. 教学的概念
2. 教学意义与任务
3. 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4. 教学过程的特点与规律(九)教学原则与方法
1. 教学原则
2. 教学方法
(十)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基本环节
1. 教学组织形式
2. 教学基本环节(十一)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
1. 教学模式
2. 教学评价
(十二)德育
1. 德育的概述
2. 德育过程及规律
3.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部分:普通心理与教育心理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体系及其任务
2.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方法与程序
(二)人的心理发展
1. 心理发展的实质与特点
2. 心理发展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三)学习理论
1.学习的概述
2.学习的类型
3. 学习的基本理论
(四)知识的学习
1.知识的概述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3. 知识学习的策略
(五)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1. 智力与创新力的概述
2.问题解决
3. 创造力的培养
(六)技能的学习
1.技能的概述
2.智力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3. 动作技能的学习
(七)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概述
2. 学习动机的基本理论
3.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八)品德心理
1.品德心理概述
2.品德心理的发展理论
3.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九)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2.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干预
第三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一)道德与职业道德 1.道德的内涵 2.职业道德的内涵与特点(二)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点与作用 2.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3. 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
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5.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6.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四、教育政策法规
1. 依法治教的概述、基本原则
2.教育法的基本理论
3. 学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5. 教育法律责任
6. 教育法律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