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五种典型模式

合集下载

EPCO文旅模式4个成功案例研究

EPCO文旅模式4个成功案例研究

EPCO文旅模式4个成功案例研究EPCO(Entertainment,Personalization,Collaboration,Ownership)文旅模式是一种融合了娱乐、个性化、合作和所有权的综合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文化旅游产业。

这种模式通过创新的方式满足了人们对于娱乐和文化体验的需求,下面将介绍四个成功案例。

1.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第一个由迪士尼公司全资建设的主题公园,采用了EPCO文旅模式。

乐园中各项设施提供了各种娱乐活动,如过山车、表演、游戏等,满足了游客对于刺激和乐趣的需求。

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和合作方式,乐园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如为儿童提供梦想成真的机会、为情侣提供浪漫的场所等。

此外,乐园还鼓励游客分享他们的游园体验和意见,与游客一起创造一个共同拥有的乐园。

2.马来西亚云顶高原:云顶高原是马来西亚一座集娱乐、酒店、购物和美食为一体的综合度假区,采用了EPCO文旅模式。

度假区内有多个主题公园、赌场、酒店和购物中心,吸引了大量游客。

娱乐设施丰富多样,包括过山车、水上乐园、游戏厅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度假区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和合作方式,为游客提供了定制化的体验,如提供各种套餐、旅游活动以及特殊的节日庆祝等。

此外,游客也可以购买到限量版的纪念品和其他商品,拥有独特的所有权体验。

3.日本东京迪士尼乐园:东京迪士尼乐园是迪士尼公司在日本的分支,采用了EPCO文旅模式。

乐园中有多个主题公园,每个公园都有独特的设施和活动,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乐园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根据游客的需求给予推荐、提供特殊的场所和服务等。

此外,乐园还鼓励游客参与到乐园的创作中,例如参与演出、制作手工艺品等,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4.美国迪士尼乐园:美国迪士尼乐园是迪士尼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也是EPCO文旅模式的发源地。

乐园中有多个主题公园和度假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和设施。

乐园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和合作方式给予游客特殊的体验,例如为游客提供VIP景点通行权、定制化的节日和活动等。

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创新模式与案例

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创新模式与案例

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创新模式与案例在当今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园区作为这一产业的重要载体,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

这些园区不仅为创意人才提供了创作和交流的空间,还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一、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背景随着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创意和创新的重视,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园区作为集聚文化创意企业和人才的空间,应运而生。

它们通常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二、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创新模式1、产业融合模式文化创意园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产业,而是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例如,一些园区引入了先进的数字技术,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和展示提供了新的手段;还有的园区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了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2、众创空间模式众创空间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平台。

在文化创意园区中,众创空间汇聚了大量的创意人才和初创企业,通过共享资源、交流合作,激发了创新活力。

3、主题特色模式一些文化创意园区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地域优势,确定了独特的主题。

比如,以动漫为主题的园区,聚集了动漫创作、制作、发行等相关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园区,则注重传承和创新传统工艺,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4、生态社区模式将文化创意园区打造成为一个生态社区,不仅有工作空间,还有生活配套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

这种模式营造了一个舒适、便捷、富有创意氛围的环境,有助于吸引人才和企业入驻,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创意园区的成功案例1、北京 798 艺术区798 艺术区原本是废弃的工厂区,经过改造成为了著名的文化创意园区。

这里汇聚了众多的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艺术机构等,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其成功得益于独特的工业建筑风格、丰富的艺术活动和展览,以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必须了解产业园区运营的5种创新模式

必须了解产业园区运营的5种创新模式

必须了解产业园区运营的5种创新模式产业园区是为了推动特定行业的发展而设立的经济区域,它集聚了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创新资源,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创新生态系统的打造,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产业园区的运营方式决定了其能否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因此必须了解产业园区运营的5种创新模式。

1.开放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下,产业园区不仅为企业提供土地和办公场所,还会开放创新资源和技术支持。

通过建立开放平台和合作网络,园区进一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引导企业共享资源、互通信息、协同研发,实现创新创业的良性发展。

例如,硅谷就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创新模式的产业园区,在这里,不同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互相交流和合作,形成了一个具有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

2.人才培育模式:这种模式下,产业园区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产业园区通过建立人才培育平台和提供教育资源,吸引和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同时,产业园区还与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加强技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

例如,中国的科技园区就积极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培育和吸引一流的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3.全球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下,产业园区通过建立国际交流和合作平台,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园区进行合作和联动。

园区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和投资吸引,推动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就与新加坡合作建立了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产业园,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国际企业进驻,促进了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4.金融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下,产业园区注重金融服务和创新金融模式的引入。

园区通过建立金融服务平台和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风险投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例如,深圳的前海自贸区就是一个以金融创新为特色的产业园区,通过引入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包括股权融资、债券发行、风险投资等,支持了众多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

5.生态雇佣模式:这种模式下,产业园区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员工福利。

文化创意企业的运营模式有哪些

文化创意企业的运营模式有哪些

文化创意企业的运营模式有哪些?文化创意企业的运营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产品销售模式:这是最常见的运营模式之一,企业通过设计、制造和销售具有文化创意的产品,如艺术品、手工艺品、设计产品等。

这些产品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实体店铺、展览会等渠道进行销售。

文化创意服务模式:企业提供各种文化创意服务,如设计咨询、文化活动策划、艺术表演、文化节庆组织等。

这些服务可以面向个人客户、企业机构、政府部门等不同群体提供,通常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资源。

IP 开发与授权模式:企业开发自有的文化创意IP(知识产权),如动漫角色、文学作品、品牌形象等,并通过授权、衍生品销售等方式实现盈利。

这种模式通常需要具备创意设计、版权管理和市场推广等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模式:企业在特定区域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相关企业和机构,形成产业集群,共享资源和配套服务。

这种模式有助于促进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跨界合作模式:企业与其他行业或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如文化创意与科技、旅游、教育、健康等领域的合作。

通过跨界融合,创造出更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平台运营模式:企业建立线上或线下的文化创意平台,为文化创意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交流、展示、销售等服务。

这种模式通常涵盖多种形式,如在线市场、文化社区、创意工作室等。

社群运营模式:企业通过建立文化创意社群,集结志同道合的创意人才和爱好者,共同分享资源、经验和机会,推动创意项目的孵化和发展。

这种模式有助于激发创新创意和促进合作交流。

以上所述的运营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实际上很多文化创意企业可能会结合多种模式进行运营,根据企业的定位、业务需求和市场情况进行灵活组合和调整。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在当今社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它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那么,文化创意产业究竟有哪些发展模式呢?一、创意集群模式创意集群模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常见模式之一。

这种模式通常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聚集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企业、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创意工坊等相关机构和个人。

它们相互交流、合作与竞争,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氛围的创意生态系统。

以北京的 798 艺术区为例,原本是废弃的工厂厂房,经过改造和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创意集群。

这里汇聚了众多的画廊、艺术工作室、创意店铺等,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创意人才。

他们在这里展示作品、交流创意、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了艺术和创意的发展。

创意集群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

企业和个人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市场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同时,不同背景和专业的人才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能够激发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二、版权运营模式版权运营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商业模式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通过对文化创意作品的版权进行开发、管理和运营,实现版权价值的最大化。

比如,一部热门的小说可以通过版权出售,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多种形式,从而实现版权的多次增值。

迪士尼公司就是版权运营的成功典范,其拥有众多经典的动画形象和故事版权,通过电影制作、主题公园、衍生品开发等多种渠道,将版权价值发挥到极致。

要实现成功的版权运营,需要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加强对版权的管理和开发,同时拓展多元化的版权运营渠道,以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融合发展模式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将文化创意元素融入到传统产业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例如,在制造业中,通过工业设计为产品注入文化创意元素,使其在外观、功能和用户体验上更具吸引力。

国外文化创意园案例

国外文化创意园案例

国外文化创意园案例那我给你讲一讲美国的苏荷(SoHo)艺术区这个文化创意园案例吧。

你知道吗?苏荷艺术区以前可没这么酷。

它原本是一些废旧的工厂仓库啥的,就像被遗忘在角落的大盒子。

但是呢,一些艺术家就像是发现宝藏的探险家。

他们看中了这里宽敞又便宜的空间,于是就慢慢搬了进来。

这些艺术家可不得了,他们把那些破旧的厂房改造成了超级有个性的工作室。

墙上到处是涂鸦,奇奇怪怪但又特别酷的雕塑也随处可见。

一开始,周围的人可能还觉得这些艺术家有点怪,在这么个破地方捣鼓啥呢?可是啊,艺术这东西就像魔法一样。

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聚集,这里就像是被施了魔法的小镇,变得超级有吸引力。

慢慢地,画廊也开起来了,一家接着一家,就像春笋冒尖儿似的。

这些画廊里展出的作品也是五花八门,从超现代的抽象画,到那种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思考人生的行为艺术照片,啥都有。

然后呢,咖啡店、特色小餐厅也跟着冒出来了。

你想啊,人们在看艺术品的时候,总得有个地方喝杯咖啡,聊聊对那些奇奇怪怪作品的看法吧。

这些小店也都很有创意,菜单可能都是艺术字体写的,店里的装修也是充满艺术气息。

再后来,苏荷艺术区就出名啦,全世界的游客都往这儿跑。

它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创作和展示的地方,还成了纽约的一张超级酷的名片。

而且呢,它还带动了周边的发展,就像一个活力满满的小宇宙,不断向外散发着创意的能量。

还有英国的谢菲尔德文化产业园区也很有趣。

这个地方啊,就像是一个被音乐和创意填满的大派对。

谢菲尔德以前是个工业城市,有很多老工厂。

后来工业不景气了,这城市可没坐以待毙。

他们就想啊,咱这儿有这么多空间,为啥不搞点新花样呢?于是就有了这个文化产业园区。

这里面音乐产业特别发达。

你随便走进一个小工作室,可能就会听到超级震撼的摇滚音乐从里面传出来。

那些年轻的乐队就像是一群充满热血的战士,在小小的房间里创作着能让全世界都疯狂的音乐。

除了音乐,还有很多做电影后期制作的公司。

这些公司就像是电影背后的魔法工匠,把那些粗糙的拍摄素材变成超级酷炫的大片。

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5种模式

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5种模式

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5种模式
1、服务型园区运营模式:以企业服务、公共服务为特色,结合各类产业特性,提供企业所需的高效服务,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2、股份制园区运营模式:以全体企业为主体,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组织运营,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3、集团式运营模式:以集团形式组织运营,利用集团优势,拟定发展规划,把控战略管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4、外资式运营模式:采用外资拓展方式,结合政府部门支持和引导,实施国际化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5、混合式运营模式:以混合投资形式运营,政府和市场力量共同发挥,兼顾政策空间和市场机遇,实现共赢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

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

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一、引言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的经济领域,其包括影视、音乐、游戏、动漫等多个行业。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具有竞争力,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就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二、商业模式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包括内容生产、渠道分发、消费者服务和衍生品开发四个环节。

1.内容生产内容生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环节,它关乎到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

在内容生产环节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人力物力,以确保创作出有创意、有内涵的文化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产品本身的创新性,也在于产品的品质和市场适应性。

随着消费者利益需求的不断变化,内容生产环节要不断寻求新的创意和产品形态,以满足市场需求。

2.渠道分发渠道分发是确保文化创意产品进入市场、并广泛传播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建立多种不同的销售渠道和分发渠道,例如:线上商城、线下实体店、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等。

渠道分发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量和品牌知名度。

因此,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掌握不同市场渠道的特点和规律,以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和推广计划。

3.消费者服务消费者服务是确保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和可信赖性要求较高。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客户关系管理。

在销售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包装、售后服务、质量保证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归属感。

4.衍生品开发衍生品开发是一种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二次开发的商业模式。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质名作被赋予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基于影视、游戏等产品的周边衍生品。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充分发掘文化产品的内涵和价值观,并将其转化成消费品。

随着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衍生品的市场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

三、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在商业模式的支撑下不断发展,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是确保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五种典型模式近年来,文化创意园区这一载体在世界各地发展的有声有色。

我们在考量与反思创意文化园区的同时,也跳出我们现有的目光,用更宽阔的视野,抱着真诚学习的心态,去了解国外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模式以及他们的成功之道,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产业集聚的形式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

按园区形成方式和核心竞争力的划分,可以将欧美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为“艺术联姻商业”的模式、政府引导为核心的模式、“文化底蕴助推创意区”的模式、产业链为核心的模式和科技为核心的模式五种模式。

美国纽约SOHO区:“艺术联姻商业”的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国,美国文化创意产业是对经济增长拉动最大的产业门类,也是全美出口份额最大的产业,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版权制度的保护。

纽约SOHO(苏荷)区是美国最知名的创意园区之一,它曾是一个被废弃的地下工厂,因有大量闲置房屋且租金极其低廉,被一些从欧洲移居纽约的艺术家看中,发展成一个艺术家聚集区。

20世纪50年代,为促进园区发展,纽约市政府出台法规,规定非艺术家不得进驻。

全盛时期,面积不足纽约市区1%的SOHO区内,居住全纽约30%以上的艺术家。

如今,SOHO区成为一个集商业与艺术于一体的完善社区。

由于商业化的侵蚀,苏荷区的房价飞涨,生活成本飞涨。

苏荷区画廊林立而豪华,艺术市场多被画廊老板所垄断。

自由的前卫艺术家已成为一代元老,新一代的艺术家认为苏荷“堕落”了,商业气氛已从根本上取代了艺术气氛。

纽约依靠自身的国内外地位和综合实力,很自然地成为人才高地,各类人才的大量汇聚又激发城市建构创意资本的能力,进而为其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纽约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能够创造大量机会释放不同群体的创意,因而可以引致文化创意人才的聚集,并为其提供激发创意的永久动力,推动创意产业园区不断发展。

纽约是著名的移民城市,自由、宽容、生活方式多元化,对艺术家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

艺术家在苏荷区集聚之后,这种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又进一步促进园区的创造活力,造就了如今时尚、个性、前卫,集艺术、时尚、购物、休闲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创意产业园区苏荷。

苏荷区所在的曼哈顿岛是世界金融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创意园区的发育,园区的欣欣向荣又反过来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城市与园区的循环互动成为此类园区的重要生命体征。

英国伦敦西区:政府引导为核心的模式英国伦敦西区是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聚集了49家剧院,平均每晚约3万人前来观演,经济连锁效益显著。

英国政府鼓励创新剧作向商业化发展,很多剧目往往在国家资助剧院首演,成功后再转入商业剧院续演。

有些经典剧目在一些固定剧院连演几十年,成为西区的经典和象征。

据伦敦剧院协会统计,仅2007年,伦敦西区就上演了268部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作,共演出1.7万场次。

中国舞台剧《功夫传奇》就曾在伦敦大剧院连演28场。

开放创新的艺术思维使西区舞台上充满了话剧、歌剧、喜剧、悬念剧、音乐剧、舞台剧、芭蕾舞、现代舞等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各种形式与风格的表演。

正是这种不断创新的艺术活力,才使得西区魅力经久不衰。

伦敦西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会的热情支持。

据伦敦剧院协会统计,2007年西区演出各类剧目331部,吸引观众约1363万人次,创20多年来新高,比2006年增加10%约125万人次,全年票房收入高达约4.7亿英镑。

在收益的背后,英格兰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England)、伦敦发展机构(the London Development Agency)、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DCMS)、剧院托拉斯(The Theatres Trust)等一批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对西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伦敦剧院协会也将募集资金作为其重要任务之一。

直接或通过半官方机构与民间机构,以项目的形式资助园区内的文化艺术创作,是欧美政府对此类园区最常见的支持方式。

英国和加拿大的“一臂之距”(Arms’Length Principle)文化管理模式在这方面已经非常成熟。

所谓“一臂之距”模式,是指政府不直接干预文化产业各公司和组织的运行,而是通过建立不属于官方的中间组织,由一些中立的艺术或文化事业方面的专家为政府提供指导意见并负责文化经费的具体划拨,其监管主要依靠各种行业委员会和完善的法律体系。

这种文化管理模式有助于保证创意产业园区的自主性,保持文化的延续性。

法国巴黎左岸艺术区:“文化底蕴助推创意区”的模式“左岸”,最早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而已,它指的是塞纳河左岸圣日耳曼大街、蒙巴纳斯大街和圣米歇尔大街构成的,一个集中了咖啡馆、书店、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的文化圣地。

到过巴黎的人都说巴黎的世俗与文化是隔河相望的。

缓缓前进塞纳河的两边,右边是银行家,左边是艺术家。

人们诙谐地称“右岸用钱,左岸用脑”。

在左岸,一不留神你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的灯下,或靠在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旁。

塞纳河左岸可以说是一处强力体现巴黎艺术生命,使巴黎人引以为豪的地方。

直至今日,它那辉煌的历史,艺术的声名仍然使它立于众多巴黎艺术之地的重心位置。

塞纳左岸还是巴黎建市之初的见证人,它的腹地集中了巴黎城创建初期的历史遗迹。

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区文化艺术氛围比较浓厚,其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是促使创意工作者入驻的主要原因,也是吸引游客参观、引发交易行为并推动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左岸的出名不仅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还因为这里的整体文化氛围。

这里最特别的地方是遍布着不计其数但各具特色的咖啡馆、酒吧和啤酒馆。

如果说塞纳左岸的这片区域在巴黎人眼中是非常值得永远保存着它的原貌的地方,并不只是因为这里有一些历史遗迹,最主要的是左岸保留下来的是它无形的艺术声望。

无数的艺术家、作家和诗人,如海明威、毕加索、魏尔伦等都曾经常出入于这里的咖啡馆和啤酒馆中,与朋友相聚或寻找灵感。

美国好莱坞影视制作基地:产业链为核心的模式好莱坞(Hollywood)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这是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

最先是有摄影师寻找外景地所发现的,大约在20世纪初,这里便吸引了许多拍摄者,而后一些是为了逃避专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

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好莱坞电影城迅速兴起,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电影则进一步纳入经济机制,成为谋取利润的一部分。

如今好莱坞也无形成了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随着当地发达的娱乐工业,不过电影制片厂分布的范围早已不局限在好莱坞一隅,好莱坞与其周边的城市共同构成了美国影视工业的中心地区,形成了发达的电影业产业链。

随着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等七大影业公司的相继落户,这些企业相互合作、紧密关联,相互构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今天庞大的好莱坞影视制作基地。

这些核心企业资金雄厚、人才密集、经验丰富,而且品牌价值较高,它们主导着园区的发展方向。

各个企业和机构配置合理、相互依赖,充分发挥各自的角色优势,不仅增强企业整合外部资源的动力,也为企业创造和积累了内部资源。

创意产业链条主要包括内容创意、加工生产、市场营销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涉及若干服务商。

今天好莱坞呈现出了这样一种局面: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制造企业为核心,信息咨询机构服务于内容创意,后期制作、设备供应商服务于加工生产,中介机构、经纪公司服务于市场营销,更有政府、行业协会、民间组织提供综合性服务和必要的支持。

加拿大BC省动画产业园区:科技为核心的模式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简称“BC省”)位于加拿大西部,是北美通向亚太地区的重要门户。

BC省的温哥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一直是北美影视拍摄和制作的重要基地,被列为北美三大影视制作中心之一(另两个中心分别是纽约和洛杉矶)。

除传统的影视拍摄及后期制作外,BC省近年来也致力于发展动画及相关产业,目前其动画制作水平、规模及发展速度引人注目,已成为北美动画产业的中心。

2003年,BC省动画产业收入达6.68亿加元,省内共有12所动画电脑学校、60多家动画制作公司。

初期,BC省动画产业只为美国提供代加工服务,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原创作品越来越多,也因此分享到更丰厚的市场利润。

园区另一种模式为本土制片,投资及制作的所有权均属BC本地动画公司所有,目前这块总收入占BC省游戏动画总收入75%。

文化创意企业看重所在区域重点大学的科研优势,首先在大学附近聚集,或与其合作孵化,依托那里的教授、专家、优秀学生等人才力量开始从事文化创意活动。

在这些活动产生效益以后,大批类似或相关企业紧随其后进驻该地区,慢慢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意产业园区。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正是BC省动画产业园区发展的最初支撑点。

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溢出效应。

在科技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任何一家企业使用了新技术后,其他企业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而快速掌握这种技术,并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中。

这种现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BC省动画产业园区中集中了大量的从事文化创意活动的企业,它们在业务范围、经营方式、产业种类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共性,甚至是完全相同的。

由此引发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

为了避免技术溢出导致竞争优势的丧失,园区内的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在吸纳众家所长的同时竭力寻求超越,以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这样的竞争,既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又使BC省动画产业园区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