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插秧机.
手扶步行式水稻插秧机

( 1 ) 离合器拉线的调整。①主离合器手柄在“ 切断” 的
“ 切” 位 置 时 开始 起作 用 , 此 位置 为 最佳 状 态 , 如 主离 合器
拉线 ( 黄色 ) 过 紧将 导致 主离 合器 皮 带磨 损过 快 , 降 低其使 动机时用 , 热机状态下将黑手柄推到最大位置 ; 冷机状态 用 寿命 ; 如 过松 则 导致 皮 带 打滑 , 行 走无 力 。① 插 植 离合
( 9 ) 反 冲 式起 动 手 柄 及 转 向 离合 器
手柄。 反 冲式起 动手 柄设 置在 手把 附 近 ,
手扶步行式插秧机 , 就是手握机器手柄 、 步行前进操 容易操作 ;转 向离合器手柄用于分别切断左右侧驱动轴 纵机器作业 , 是一种适合丘陵区 自然及经济条件 , 价格较 动力 , 而改变转 向的操作手柄 。 为低廉的插秧机。这种机器结构简单 、 轻巧、 操作灵便, 使
围为 4挡 , 往上 拨动 为浅 、 相反 则深 。 浮板 支 架上还 有 6个 插孑 L 可 以调 解插 深 。
表 1 步 行式插秧机主要技术参数表
型号名称 种类 驱 动 轮 整机质量 ( k g ) 发动机型号 输 出功率( 马力 / 转数 ) 变速 插秧效率 ( 亩/ s ) 行数 行距( c m) 株数 , 穴 万穴 / 亩( 穴/ 3 . 3 m2 标牌 ) 株距( c m) P F 4 5 5 S四行插秧机 2轮 3浮板型 包胶叶轮
前2 挡, 倒 1 挡 2 . 2 — 4 ( 理论值 )
0. 3 4  ̄ 0. 7 4 1 . 4 4
4行
3 0
立、 倒退 顺序 排列 。注意 : 当操 作 变速杆 时 , 须 在发 动机 低 速并 在 主离合 器 “ 断 开” 状态 下进行 。当倒退 时 , 须 注 意机 身 后部 , 并通 过 油压 操 作手 柄 将 机体 提 升 , 此 时 不能 让 手
农用插秧机使用和维护

(5)维护与保养
②齿轮箱油的更换:必须运转热机下才能放油。 旋开注油塞,松开检油螺栓,松开放油螺栓放出 齿轮油。排放干净后,拧紧放油螺栓。把机器放 平后,再在注油口处加入干净的齿轮油,直到螺 栓口处出油为止。基本为3.5升。齿轮油可每个 作业期更换一次。 ③驱动链轮箱的加油:把机体前端提高,松开侧 浮板支架,取出油封,注入300ml齿轮油,装好 油封,正确固定好侧浮板支架。(字幕--两侧 驱动链轮箱加油方法相同。)
(3)作业方法
秧苗要求播种均匀,苗的高度一般要求在12-18厘 米,小苗长到3叶,中苗至少3.5叶时才能插秧。同时 要求盘根比较紧密,不容易松散,且土层的厚度为 2.5厘米左右。同时,苗盘水份不能太大,适合的苗 盘用手摁下秧块土层时会有水渍。基本上土层的含 水率在30%-40%之间。取苗的时候,一定要用取苗板, 以免伤害到秧苗。 进入田块时,要从田块的一个角进入,最好留 出两个机器的宽度,以方便拐弯。油压手柄要放在 “下降”位置,将机器下降。下面要装秧苗。
农用插秧机使用和维护
插秧机使用与维护
1、手扶插秧机使用与其维护保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 食作物,水稻机械化种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一个重要环节。水稻机械化种植包括机插秧、 机直播、机抛秧等。为了能正确操作和使用插 秧机,我们首先来了解和熟悉插秧机各部位的 名称和作用。
1、手扶插秧机使用与其维护保养
(4)手扶插秧机的调整
插秧离合器拉线的调整(绿色):当插植部不能正常结 合与分离时,调整插秧离合器拉线,通过调整拉线上的 螺母,在主离合器连接时,使插秧离合器手柄在“切断” 位置时插植臂开始运转,此位置为最佳状态。 油压离合器拉线的调整方法(蓝色):当机器上升 下降不灵敏时,应检查油压离合器拉线。先把油门开到 最大,切断主离合器和插秧离合器,调整油压离合器上 的调节螺母使手柄在“上”的位置时,机器3-4秒钟能升 起来,0-2秒钟下降,升起来以后一定要“固定”。此位 置为最佳状态。倘若线太紧,则上升快,下降慢;线太 松,则会上升慢,下降快。
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作者:韦壮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09期[摘要]文章针对现代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对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的整个操作应用和维护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性能介绍、操作运用、维护和保养等,以期能对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与推广产生引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插秧机;SPW-48C;使用;维护[作者简介]韦壮,广西柳江县农机学校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广西柳江,[中图分类号] TP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9-0045-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各项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
柳江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0万亩(含复种),水稻插秧机的应用与推广,将有效地解决柳江县农村因大量劳动力外出而不足的矛盾,对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提高工效发挥重要的作用。
久保田牌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是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适合南方稻区作业的产品。
该产品在柳江县试用推广结果表明,其具有工效高、插秧质量好、操作简便的优点,现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方法与维护技术介绍如下。
一、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的主要性能概况SPW-48C型手扶式插秧机机身重量为160kg,其发动机为手拉起动式MZ175-B-1型风冷4冲程OHV汽油发动机,燃料消耗量2.0~4.7kg/hm2,输出功率/转速:2.6{3.5}/3000(最大3.2{4.3})KW{PS}/rpm,行驶部变速级数为前进2级(插秧1级)、后退1级,插秧行数为4行,插秧行距为30cm,插秧株距为:12cm、14cm、16cm、18cm、21cm5个规格,插秧深度为0.7~3.7cm(5级),插秧速度为0.34~0.77m/s,纯工作小时生产率为0.091~0.21hm2/h,适应高度为10~25cm,叶龄为2~4.5叶水稻秧苗移栽。
探究久保田手扶式插秧机正确使用与调整

中图 分类 号 :S 2 2 3
文献标 识码 :A
D O l :1 0 . 1 1 9 7 4 / n y y j s . 2 0 1 6 1 0 3 3 0 5 5
1 久保 田 S P W- 4 8 C手扶式插秧机正确使用方法
一
油门手柄至 “ 中间”;再之后拉动启动绳 ,启动发动机 , 推回将风门 ,进而正式启动运转。 1 . 2 行走 事项 在行走过程中,必须结合路面状况选取恰 当档位 , 缓慢加 油且接合总离合器,不可在没有停车的情况下换 挡 ,也不 可 强 行 挂 挡 。在 经 过 水渠 的 时 候 ,不 可 让 排 气 筒进水 ,以免损坏发动机 。
6 4 2 0 1 6 , V o L 3 6 , N o . 2 0
农 业 与 技 术
※ 农机水利
探究久保 田手扶式插秧机正确使 用与调整
张 涛
( 黑龙 江省 - X山农场 第 七管理 区 ,黑龙 江 鸡 西 1 5 8 4 2 0 )
摘 要 :在 水稻 机械 化生 产 中 ,机械 插秧 发挥 着 十 分重要 的作 用 ,对促 进水 稻生 产有 着非 常积极 的 意 义。 自久保 田 S P W-
1 . 1 启 动
1 6 c m、1 8 c m、2 1 c m。通 常 情 况 下 ,1 4 c m、1 6 c m 株 距 较 为 常 用 。在 实 际插 秧 过 程 中 ,也 可 以根 据 田块 的具 体 情 况 予以选 择 。 2 . 2 取 苗量调 整
在启动之前 ,先查看机油 、燃油是 否足够 ,在加油
4 8 C 手扶 式插 秧机 开 发以来 ,就 在我 国 水稻生 产 中得 到 了广泛 运 用 ,具有 功率 大、省 种 、省 工等优 势 ,极 大的提 高 了水稻 生产 效率 。本 文在介 绍 久保 田 S P W- 4 8 C手扶 式插 秧机 正确 使 用方 法的基础 上 ,对 其相 关调 整予 以阐述 。
手扶插秧机梯田间转移力学分析

方 向为农业机械化。E— a : e cog2 26 6 .o 。 m i c n hn5 00 @13 1n lh 3l 通信作者 : 曹光乔 , 博士 , 副研究员 , 研究方 向为农业机 械化与农村发
展 。T l(2 )4 4 2 0 E—ma :ag agio 16 CI。 e:0 5 83 6 1 ; i counqa@ 2 .Ol l 1
由于我 国人 口众 多, 人地矛盾 突出 , 民依 山垦 田, 农 尤其
是 改革开放后 , 随着我国农 田建设 装备技术 的发展 及对水 土 保持 的重视 , 田建设稳步推进 , 田耕作成为丘陵 山区保收 梯 梯 的重要农业 生产模 式… 。然 而 , 由于 地形崎 岖 , 陵山 区机 丘
转移 已经成 为农机 手生命 财产 安全 的最大 威胁 。本 研究
大量转 移的情况下 , 人工作业成本居高不下 , 机械化作业成为 农 民的必然选择 , 但在条件恶劣的丘陵山区 , 机具在 田间强行
行、 四行 、 六行手 扶式插秧机 的代表机 型 , 3种机 型的参数详
见 表 1 。
表1 3种典型插秧 机的基本参数
手扶式插秧机结构复杂 , 无法通过拆卸分部件转移 , 同时
R n + + R t 导 L一 a
由和角三角函数公式可得 :
sn j
志 竿 + 志
:
机 的相关技术参数代入 式 ( 3 、 (4 、 ( 5 中 , 1 ) 式 1 ) 式 1 ) 联立计
算 得到适用坡度 ( 2 。 表 )
表 2 S一 5 2 S- P 1 、Z 4及 S W 一6 C手扶步进式插秧机适用坡度 P 8
2 力 学 模 型 的 建 立 2 1 插 秧机 能 顺利 上 桥 的最 大桥 面 夹 角 的计 算 .
手扶插秧机的调整及日常保养

植系统容易 出现松 动 、 磨损等情况 , 也需要进行 检查 及调整 。 首先应该 检查秧针 和推秧器是 否变 形 , 如果变 形 , 要用螺
丝 刀 将 秧 针 向 上 撬 或 向 下 压 ,调 整 到 秧 针 和 推 秧 器 之 间 的 间 隙 达 到 07 2 .~ . 米 为 止 。 0毫
可按照 以下的方法对插秧机进行正确 的 日常保 养。 发 动机机油 的更换 。打开前 机盖 , 旋开机油 汁 , 开放油 松 螺 栓 , 热机状态下将 机油排放干净 。排放完毕 后 , 在 上紧放 油
螺 栓 , 注新机油 , 油加 到机油汁上 、 刻度线 中间位置 , 加 机 下 每
1 插 植 系统 . 2
第 2步检查秧针 和取苗 口的间隙是否一 致 。秧针 如果不
在取 苗 口中间 , 容易使 秧针 变形 , 剧橡胶 导板 的磨损 , 则 加 影 响插秧质 量。其调 整方 法为松开插植 曲柄锁销 上的螺母 , 敲松
曲柄 锁 销 , 开 摇 杆 上 的 螺 母 , 整 插 植 臂 , 松 调 如果 调 整 不 了 , 松 开 摇 杆 上 的螺 母 , 减 垫 片 。如 秧 针需 要 向里 移 动 , 减 少 垫 增 就
第 4步检查苗箱与秧 针的侧间隙 , 当苗箱 移动到最 “ ” 左
或“ 右”端时 , 4个秧针 不能与苗箱取苗 口侧边相摩擦 。 如发生 摩擦 , 则容易使秧针变形 , 影响插秧质量 。调整时 , 可松开苗箱 两端支 持臂 的紧固螺母 ,轻轻敲 击苗箱支持臂 ,使其 到位 即
可 , 后拧紧螺母 。 最
机 械 设 备
手 扶 插 秧 机 的 调 整 及 日 常 保 养
种植技术-手扶式插秧机使用技术要领

种植技术-手扶式插秧机使用技术要领近年来随着我省耕种的农机化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地区都实现了机械化育、插秧,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作为机械化插秧的设备,插秧机的使用有其独特的操作要领,下面将一一讲述。
一、插秧机的正确启动方法1、按照说明书要求对插秧机各部进行润滑。
检查,加注发动机机油。
向油箱加注90#汽油(注意不能象弥雾机一样加注汽油与机油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油,否则会造成发动机积炭严重,堵塞化油器)2、将液压升降手柄放在“下降”的位置;主离合器手柄,插秧离合器手柄放在“分离”的位置;变速杆放在“中立”位置(空挡位置)3、如果是冷车启动,拉出阻风门;油门放在“中大”位置;旋转启动钮至“打开”位置,拉动反冲式启动器拉绳,发动机启动着火。
运转平稳后,推进阻风门。
二、插秧机的起步和栽插插秧机有2个前进挡(其中1个是行走挡,1个是插秧工作挡),1个倒车档。
起步时要注意观察插秧机的四周是否安全。
发动机启动后,挂上挡位,将主离合器手柄放在“结合”位置,插秧机起步行走,利用左右转向手把操纵机器的行驶方向。
应该注意的是新手操纵机器时,前进挡应选用插秧工作挡,油门放在中油门位置,这样机器行走速度稍慢,以保证行驶的安全。
当插秧机以插秧工作挡前进时,再结合上插植离合器手柄,这时机器进入机插秧工作状态,插秧机边前进,边插出4行的秧苗。
三、装秧和补秧第一次向插秧机的秧箱装秧时,务必将秧箱移到最左或最右的极限位置,然后将4块秧块分别装入秧箱。
机插时,秧箱内的秧苗不断被插出,秧块逐渐变短,就需要向秧箱及时补秧。
补秧需在补给线之前补上一块秧块,注意新补的秧块要与剩余的秧块之间的接缝对齐,靠紧。
以免造成漏插。
补秧时不必把秧箱移至左右的极限位置。
四、插秧机的试插插秧机在进行大面积的栽插之前,需进行试插,通过试插来检查调节插秧机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插的秧苗能够满足农艺的要求。
必要时进行调整,一般根据栽插的时间,水稻的品种等因素,对每亩的基本苗数,每亩的穴数,每穴株数等指标进行调节,通过调节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栽插。
手摇插秧机工作原理

手摇插秧机工作原理
手摇插秧机是一种农业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可以描述如下:
手摇插秧机的主要部件包括插秧杆、夹板、链条、滚轮、手把等。
当人们操作手把进行踩踏时,通过链条的传动作用,使得滚轮开始旋转。
在插秧机上,插秧杆固定在夹板上。
当滚轮旋转时,插秧杆同时也会跟随旋转。
在插秧的整个过程中,夹板和插秧杆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当用户拿起手握插秧杆的一头,将其插入地面并抬起时,夹板会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
这个压力足以使插秧杆穿透土壤并顺利抵达指定的深度。
同时,插秧杆两端的夹板在地面上形成一定的阻力,使得插秧杆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向前或向后滑动。
当用户在手摇插秧机上进行连续的踩踏动作时,插秧杆可以在一段距离上持续地插入并拨弄土壤。
这种连续的插秧动作有效地提高了插秧效率。
手摇插秧机的工作原理充分利用了人力的动力,通过不断重复的踩踏动作,使插秧杆在地面上插入和移动,实现了高效的插秧操作。
同时,手摇插秧机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依赖人力操作,无需额外的能源驱动,节省了成本,适用于农田中的小型农户或地块。
需要注意的是,手摇插秧机的插秧效果和速度取决于操作者的
经验和技巧,以及土壤的湿度和状况等因素。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入田块时:要从田块的一个角进入,最好留出两个机器的宽
度,以方便拐弯。油压手柄要放在“下降”位置,将机器下 降。下面要装秧苗。
3.正确使用
2.作业方法
装秧苗之前,变速杆要放到中立位置,油压手柄拨
到下降,启动发动机,将主离合器和插植离合器连 接,使苗箱移动到导轨的最左边或最右边,熄火后 拔出秧苗延伸板。用取苗板来装载秧苗。秧苗应装 送到导轨的前沿位置,既不能留有空隙,又不能压 在导轨上。预备苗支架上可再放入几盘秧苗,以便 于及时供给。如果秧块过于干燥,可适当洒一点水 使其变得潮湿,方便秧块容易下滑。
4. 插秧机调整
1、拉线的调整
转向拉线的调整(灰色):当插秧机转向不灵或原地打转的时候, 可以调节转向拉线。调整拉线上的调整螺杆,使转向手柄的间隙调 整为1毫米即可。左右转向拉线的调整方法一致。 主离合器拉线的调整(黄色):当插秧机行走无力或主皮带磨损 时,可以调整主离合器拉线。调节拉线上的调整螺母,使主离合器 手柄连接到“切断”字位置时动力开始传递或插植臂开始运转,此 位置为最佳状态。
3.正确使用
2.作业方法
机器在首次作业时,可以先试插一段距离,检查一
下秧苗插秧深度及取苗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再正 式插秧。这里,取苗量一般按照粳稻每穴3-5株进行 (字幕-杂交稻每穴1-2株)。秧苗插入的深度为 2.6cm,株距在12cm(字幕-杂交稻株距为20cm), 行距是固定的,为30cm。
3.正确使用
2.作业方法
在田里作业时,应考虑插秧作业顺序,尽量减少人
工插秧的面积。根据插秧作业田块的大小、形状有 所不同,所以在作业前,一定要策划好作业的路线, 然后有效的完成插秧作业。无论是四角形田块还是 异形的田块,最好四个角都留出两个机器的位置方 便拐弯,最后只要确保田里每行都满幅插秧就可以 了。
手扶插秧机的使用、维修与保养技术
1.主要结构
手扶插秧机主要由发动 机控制系统、驾驶操作 系统、插植系统、油压 系统、行走系统等组成。
2.工作原理
插植臂运转带动秧针工作,把秧苗从苗盘 上取下,再利用推秧器把秧苗插入地下,从 而插秧完成。
3. 正确使用
1、准备工作
田块的状态:首先要求田块相对平坦,耕深在13-15cm之间,
最适宜的水深在20cm左右,如果水过深,插秧时会冲倒先 插好的临近苗,水过浅或没水,秧爪可能会带回秧苗。
秧苗:播种均匀,苗的高度一般要求在12-18cm,小苗长到
3叶,中苗至少3.5叶时才能插秧。盘根比较紧密,不容易松 散,且土层的厚度为2.5cm左右。苗盘水份不能太大,适合 的苗盘用手摁下秧块土层时会有水渍。基本上土层的含水率 在30%-40%之间。取苗的时候,一定要用取苗板,以免伤 害到秧苗。
纵向取苗量,主要是指秧针切秧块的高度范围。其调节
3. 正确使用
3.手扶插秧机的调整
株距调节 在齿轮箱右侧株距变速手柄,共有六档调节,从外向内 分别是:12、14、16、17、19、21cm。当变速杆处于插秧 一档时对应的株距分别是12、14、16,用于栽插粳稻;当 变速杆处于插秧二档时,对应的株距分别是17、19、21。 用于栽插杂交稻。出厂时穴距为中间档,也就是14或19。 改变插秧密度,可调整变速档。调节方法为:变速杆在 中立位置,主离合器、插秧离合器接合,插植臂慢速运转。 推或拉株距手柄,调节到所要的位置,然后加大油门,使插 植臂高速运转,确认株距无掉档现象即可。
3. 正确使用
3.手扶插秧机的调整
插秧深度调节 插秧深度可通过改变插深调节手柄的位置来选择4个档位; 还可以通过换装浮板后部安装板的孔位,选择6个档位,插 上面的孔,插深变浅;插下面的孔,插深变深。在调节安装 板孔的位置时,要注意保证三个浮板安装孔的位置一致。插 秧深度一般情况下不漂不倒,越浅越好。这里我们用的中苗, 插秧的标准深度可为5-1cm,插深调节手柄每移动1个档位, 插秧深度就会改变6mm左右。
4. 插秧机调整
1、拉线的调整
插秧离合器拉线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整(绿色):当插植部不能正常结合与分离 时,调整插秧离合器拉线,通过调整拉线上的螺母,在主离合器连 接时,使插秧离合器手柄在“切断”位置时插植臂开始运转,此位 置为最佳状态。
3.手扶插秧机的调整
取苗量的调节
范围是8-17mm,标准为11mm。如果取苗量过大或过小, 通过苗移送辊上端的螺母来调节。螺杆往上调,也就是螺母 往下调,取苗量变大,反之则相反。 横向取苗量,是指苗箱由一端移到另外一端时插植臂运 动的次数。它的调节有三个档位,20、24、26。通常,根 据苗的大小调节,大苗应放到20的档位,中苗24,小苗26。 这里我们把它放到24的位置。调节时,一定要与苗移送拨叉 组合相对应。
3.正确使用
2.作业方法
如果秧苗插得不直,可随时握住手把使机器
左右移动达到目的。插秧时,操作人员一定 要走猫步,不能叉开腿走路,否则会导致机 器不平衡,影响插秧效果。油门手柄可逐步 增大来增加作业的速度。
3.正确使用
2.作业方法
如需要转弯时,降低发动机的转速,切断插
秧离合器手柄,收回划印器,握住旋转方向 的侧离合器转弯。注意:应留下一个机器的 宽度后再转弯。待旋转结束后,连接插秧离 合器手柄,打开划印器,继续作业。
3.正确使用
2.作业方法
秧苗的补给,将主离合器和插秧离合器都放在切断
位置,把预备秧苗支架拉向身体方向,调到补给方 便的位置。将预备秧苗缓慢的放入苗箱,注意,一 定要对准剩余的秧苗,不能有空隙,同时也不能重 叠在一起,补给秧苗结束后将预备秧苗支架向前推 回。继续作业。基本上每亩需要18盘秧苗。
3. 正确使用
3.正确使用
2.作业方法
装好秧苗后,启动机器,将变速手柄拨到插秧位置,
连接插秧离合器,这时苗箱开始移动。需要特别注 意的是,插秧机设有划印器和侧对行器,这是为了 保持行距一致而设定的。侧对行器有两个位置,一 个是行距33cm,一个是30cm,可根据作业要求搬 到合适的位置,我们这里种的是粳稻,一般用30cm 就可以了。展开划印器,同时,对准邻接秧苗或田 埂展开侧对行器。最后,缓慢连接主离合器开始进 行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