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矿产地质报告

合集下载

河北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

河北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

河北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30Km,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含钒钛铁矿-磁铁矿矿床。

矿区地质概况地层和构造:矿区位于内蒙地轴东端,处在受东西向宣化—承德—北票深断裂控制的基性—超基性岩带内。

区内广泛分布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主要有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其上局部被侏罗—白垩纪沉积岩和火山岩及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图2-1)。

图2-1 河北大庙区域基性超基性岩体分布图1.粗面岩;2.砾岩;3.火山岩;4.煤系;5.花岗闪长岩;6.老花岗岩;7.苏长岩—辉长岩;8.斜长岩;9.超基性岩;10.变质岩;11.矿床或矿点;12.岩层产状;13.断层;14.深大断层15.地质界线岩浆岩:区内以辉长岩和斜长岩分布最广,亦有大面积中生代花岗岩出露(图2-2)。

辉长岩、斜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侵入于前震旦纪地层中。

斜长岩出露在矿区西南部,包括绿泥石化斜长岩,矿染绿泥石化斜长岩,呈NNE向产出。

岩石呈白色到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80%),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等。

中至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辉长岩出露在矿区东部,近SN向分布。

岩石主要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还有星点状分布的磁铁矿及绿泥石化现象。

矿床特征:矿体主要产在斜长岩和矿染辉长岩中以及两类岩石的接触带上,受NNE向构造裂隙控制,共有40余个。

主要矿体长达数百米,最大宽度>100m,最大延深可到750m。

在地表,单个矿体不相连,在深部往往几个矿体连成一个较大的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呈脉状,倾角陡,向下延深几百米逐渐尖灭。

此类矿体有较大工业意义。

产于辉长岩中的矿体主要由浸染状矿石组成,与围岩界线不清,产状与岩体原生条带构造一致。

有用矿物浸染密度在矿体内有变化,由底部向上为稠密浸染状矿石—稀疏浸染矿石—矿染围岩。

此类矿体为贫矿,工业意义次要(图2-3)。

图2-2 大庙矿区地质图及剖面图1.细粒花岗岩;2.中性脉岩;3.细粒辉长岩;4.矿染辉长岩;5.绿泥石化辉长岩;6.斜长岩;7.贫矿;8.富矿图2-3 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综合剖面示意图1.斜长岩;2.绿泥石化辉长岩;3.矿染辉长岩;4.绿泥石化斜长岩;5.细粒辉长岩脉;6.细粒花岗岩;7.中性脉岩;8.浸染状矿体;9.贯入式富矿体矿石类型及矿石物质成分:致密块状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钛铁矿和少量黄铁矿。

河北省承德地区超贫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综述

河北省承德地区超贫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综述

河北省承德地区超贫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和民营铁矿矿业经济发展概况教授李万亨、教授级高工李佩基、工程师潘才一、超贫钒钛磁铁矿的含义及其意义在现行《铁矿地质勘探规范》中,规定了铁矿的质量指标,边界品位为TFe≥20%(指单个样品),工业品位为TFe≥25%(指单个工程)。

这里把TFe低于20%,易采易选、符合市场需求,而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磁铁矿,特称为超贫磁铁矿,或超低品位磁铁矿,以便与一般所谓的贫铁矿相区别。

由于在这种类型的超贫磁铁矿中往往伴生钒钛等有用组分,故全称为超贫钒钛磁铁矿。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国经济发展时期,对钢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因而铁矿石的需求缺口也更为突出。

虽然从国外进口了大量铁矿石,但仍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以致近年来国内市场上铁精粉价格直线上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自进入本世纪以来,河北省承德市掀起了开发利用超贫磁铁矿的高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缓解了我国铁矿资源不足的紧张形势。

二、超贫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该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和燕山台褶带的交接部位。

1区内基底地层主要发育有中太古代迁西岩群,分布在兴隆八卦岭-孤山子一带,新太古代早期遵化岩群,分布在宽城县东南部。

新太古代晚期的红旗营子岩群,主要分布在滦平县北部和丰宁县南部的广大地区是贮存超贫钒钛磁铁矿的主要岩群。

所有地层均遭受强烈混合岩化作用。

2区内构造以东西向平行的深断裂为主。

由北向南依次有丰宁-隆化、红石砬-大庙、大庙-娘娘庙、尚义-平泉等深断裂。

深断裂带有几百米至数公里宽,走向近东西。

从新太古代开始断裂活动,在中元古代进一步增强,在丰宁-隆化和红石砬-大庙两条深断裂之间,生成了大庙和头沟斜长岩体并伴随有苏长岩体。

进入海西期大庙-娘娘庙深断裂活动加剧,沿断裂两侧生成众多规模不同的超基性-基性岩体,它们对该地区超贫钒钛磁铁矿的成矿起着重要控制作用。

3区内岩浆岩发育。

与超贫钒钛磁铁生成关系密切的超基性岩沿深断裂展布,如大庙-娘娘庙断裂带,由东向西有娘娘庙、上台子、头沟、高寺台、马剑子沟、铁马、团榆树等处,分布大小不等的超基性岩体总计百余个,岩体大的多有超贫钒钛磁铁矿产出,且规模也大。

河北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

河北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

河北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30Km,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含钒钛铁矿-磁铁矿矿床。

矿区地质概况地层和构造:矿区位于内蒙地轴东端,处在受东西向宣化—承德—北票深断裂控制的基性—超基性岩带内。

区内广泛分布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主要有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其上局部被侏罗—白垩纪沉积岩和火山岩及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图2,1)。

图2-1 河北大庙区域基性超基性岩体分布图1(粗面岩;2(砾岩;3(火山岩;4(煤系;5(花岗闪长岩;6(老花岗岩;7(苏长岩—辉长岩;8(斜长岩;9(超基性岩;10(变质岩;11(矿床或矿点;12(岩层产状;13(断层;14(深大断层 15(地质界线岩浆岩:区内以辉长岩和斜长岩分布最广,亦有大面积中生代花岗岩出露(图2-2)。

辉长岩、斜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侵入于前震旦纪地层中。

斜长岩出露在矿区西南部,包括绿泥石化斜长岩,矿染绿泥石化斜长岩,呈NNE向产出。

岩石呈白色到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80%),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等。

中至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辉长岩出露在矿区东部,近SN向分布。

岩石主要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还有星点状分布的磁铁矿及绿泥石化现象。

矿床特征:矿体主要产在斜长岩和矿染辉长岩中以及两类岩石的接触带上,受NNE向构造裂隙控制,共有40余个。

主要矿体长达数百米,最大宽度>100m,最大延深可到750m。

在地表,单个矿体不相连,在深部往往几个矿体连成一个较大的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呈脉状,倾角陡,向下延深几百米逐渐尖灭。

此类矿体有较大工业意义。

产于辉长岩中的矿体主要由浸染状矿石组成,与围岩界线不清,产状与岩体原生条带构造一致。

有用矿物浸染密度在矿体内有变化,由底部向上为稠密浸染状矿石—稀疏浸染矿石—矿染围岩。

此类矿体为贫矿,工业意义次要(图2-3)。

图2-2 大庙矿区地质图及剖面图1(细粒花岗岩;2(中性脉岩;3(细粒辉长岩;4(矿染辉长岩;5(绿泥石化辉长岩;6(斜长岩;7(贫矿;8(富矿图2-3 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综合剖面示意图1(斜长岩;2(绿泥石化辉长岩;3(矿染辉长岩;4(绿泥石化斜长岩;5(细粒辉长岩脉;6(细粒花岗岩;7(中性脉岩;8(浸染状矿体;9(贯入式富矿体矿石类型及矿石物质成分:致密块状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钛铁矿和少量黄铁矿。

河北省承德市大庙东沟钒钛磁铁矿床特征浅析

河北省承德市大庙东沟钒钛磁铁矿床特征浅析
技 信 息
河 北省承 德市大庙 东沟钒钛磁铁矿床特 征浅析
华 北地 质勘 查局 五一 四地 质 大队 王 亚 民
[ 要] 摘 承德 市大庙 东沟钒钛磁铁矿 区位 于 中晚元古代大庙一 头沟斜 长岩体成矿带上 , 章 系统阐述 了矿 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 , j 并 对矿床 的成 因进行 了探讨 。认 为本 区矿床 受岩 浆岩和 断裂 构造联合控制 , 于岩浆晚 期分 凝一 贯入式矿床 。并指 出了矿床 的找 属
矿 标 志及 找 矿 方 向 。
[ 关键词 ] 钒长岩 ( 绢云母钠黝 帘石化斜长 岩 )为 白色 、 白色 , : 瓷 呈半 自形粒 状 结构 , 状构造 。矿 物成分主要 为斜长石 , 长石呈半 自形板柱状 , 块 斜 粒 径一般 l m, m 最大 2 f 普遍有钠黝帘石化 、 mr, i 绢云母化 , 少量 暗色矿物 蚀 变为绿泥石。副矿物有磷灰石 、 方解石等。 苏长岩( 铁矿化苏 长岩) 磷 : 为深 灰色 、 灰黑 色 , 呈它形 晶粒状结构 , 构 造有斑状构结 、 块状构造 。矿物 成分 主要由辉石 、 斜长石组成 。副矿 物 有磁铁矿 、 钛铁矿 、 灰石及少量 黄铁矿等组 成。辉石呈 短柱状 , 磷 部 分 已纤闪石化 , 斜长石黝帘石化 、 云母 化 , 绢 沿裂隙被绿泥石交代 , 个别 还有 碳酸盐化。 ’ 22 .地球 物理特 征 从 △T等值线平 面图( 1看 , 50 T圈定为呈多峰 的带状体 , 图 ) 以 0n 呈 北东 向分布 , 长约 2 0 宽 6 ~ 1m, 5 m, 0 10 异常最高值 80 n 。结合异 常区 00T 地质条件及岩石标本磁参数测定结果 , 认为磁异常 由磁铁矿体所引起 。
承德 市 大庙 东 沟钒 钛磁 铁矿 位 于河 北省 承德 市 35方 位 , 3。 直距

河北承德张营子钒钛磁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浅析

河北承德张营子钒钛磁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浅析

河北承德张营子钒钛磁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浅析张营子钒钛磁铁矿床位于红石砬-大庙-娘娘庙深断裂南侧,产于超基性岩体内,受区域次级构造控制,侵入于晚太古代变质岩中,矿床成因为岩浆晚期分异式铁矿。

标签:超基性岩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张营子钒钛磁铁矿位于河北省承德县高寺台镇,是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于2011年在分析冀C-2010-194的航磁异常基础上开展异常验证工作时发现的。

经2013年度普查,预测资源量(334)工业品位钒钛磁铁矿石为1.01亿吨,达到大型铁矿床。

本区的钒钛磁铁矿是以铁、钒、铜、钪等同时开发利用的综合性矿种,经济价值较高。

对该矿床的勘查开发可满足国内、省内对铁矿石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地质背景张营子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与内蒙地轴的交接地带,属台褶带边缘的断裂隆起区大庙穹断束(Ⅳ级)构造单元中。

区域上超基性岩体呈带状分布,自西向东较大岩体有铁马、高寺台、张营子和唐杖子超基性岩体,产出的矿产有钒钛磁铁矿、铁磷矿和铬铁矿(图1)。

通过与相邻超基性岩体年龄相类比,初步确定张营子超基性岩体形成时代为海西期。

2矿区地质2.1地层矿区位于张营村北部,地表局部有少量太古代地层出露,岩性为黝帘石化斜长角闪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

总体上片麻理产状: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44°~80°,以60°~70°为主。

片麻岩构成了中生代盆地基底,为海西期超基性岩体侵入围岩,它们与上覆的中生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侏罗系中统地层在本区分部广泛,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太古代变质岩及超基性岩体之上。

侏罗系中统九龙山组(J2j),按岩性可分为三层:底部为紫红色粉砂岩夹少量砂岩、砾岩;中部为紫灰色岩屑熔结凝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砂砾岩。

髫髻山组(J2t)岩性以灰紫~灰黑色安山岩为主,局部夹红褐色砂岩、粉砂岩、砾岩。

后城组(J2h)为典型的“承德砾岩”,是一套河流相红色砂砾岩地层,岩性为紫红色砾岩、砂砾岩。

承德钒钛磁铁矿储量和品位

承德钒钛磁铁矿储量和品位

2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1 设计品方案
钛精矿(TiO246.5%) 3.0
次铁精矿(TFe46%)
1.95
硫钴精矿(S30%)
0.143
3 职工定员人数
二、尾矿选钛项目 从选铁尾矿中选取高品位钛精粉是公司拟建的高钛渣项目的上游工序,项 目运用成熟的强磁—浮选工艺,可年产高品位钛精粉 3 万吨,效率高、成本低, 资源有保证。工程总投资为 2500 万元。工程建成投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 2201.89 万元,新增利润 575.77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29.53%,投资回收期为 4.35 年。 公司拟将调整的部分资金用于建设该项目,可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延伸 钛产品生产链,对含钒钛尾矿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及为公司钛产品的开发 提供原料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原污水处理工程计划总投资 4601 万元,拟替换的尾矿选钛项目投资为 2500 万元,剩余募集资金 2101 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经审查公司及相关方面提供的有关资料,基于独立的立场,我们认为承德钒钛 股票发行上市后,公司按照《招股说明书》所披露的募集资金投向,积极组织了项 目的实施,但由于个别项目客观条件的变化,公司做出调整变更,是采取主动措施, 确保募集资金投资收益的必然选择。新投资的项目是对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符合 公司发展战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
储量丰富,而且矿石中伴生的钒钛品位也较高,其中原矿中的 TiO2 平均含量为 7.92%,总储量达 2.4 亿 t,可供矿山开采数十年之久,
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钛资源基地。

承德已探明钒钛磁铁矿资源总量3.57亿t

承德已探明钒钛磁铁矿资源总量3.57亿t
利用 ,较好地 实 现 了低 投 入 、高 产 出 。
( 自中国太 白网) 摘
能够满 足年产 钒渣 8 O万 t 、产 钛精 粉 2 5万 t 开采 年 限 5 以上 的发 展需要 。 0年
为 了更好 地发 展钒 钛产 业 ,承德 市正 在 谋 划 建设 国家 钒钛 新 材 料 高新 技 术 产业 化 基 地 。该 基 地 建 成 后 , 将形 成 配套 的现代 化钒钛 新 材料产 业 体系 ,生 产高纯 钒 等系列 钒 制 品 和高 钛渣 等 系列 钛 制 品 。同时 ,对 钒 制 品进 一步 深加工 ,生产 全钒 液流储 能 等新 型钒 电池 及铝 钒钛合 金 等高端 产 品 。
ho e a d a o d. Th m n br a e VCF so ii a e n d m e tc ma ke. Co p rng wih s m e tp q p e ta r a wa rg n td i o si r t m a i t a y e e uim n b o d, t e VCF Sauo tz to h tma ia in
i l y p ae i v ain a d s a e ih r a o u o n r n lo tk o s si n o ih—e d p o u t r e f i nu a d i l y t al lt n a it n p c f g tae fo rc u ty a d a s ep s e so f g s o o l a h n rd c ma k t t i m n t al o ta s o
i lu n e o nf e c t“ma e i i a d n Ch n .”
Ke r s t a im n t al y p ae c re t n; ce p; u f t e s r s u lsrs y wo d : i n u a d i l l t ; o rc i t s o o re n a n s ; e i a te s l d

承德地区超贫钒钛磁铁矿矿石特征

承德地区超贫钒钛磁铁矿矿石特征
P 2 Os 1 . 71 %。
孤 山子矿 区:角 闪石岩类型超 贫钒 钛磁铁矿矿石 。有用
资源储量极为丰富, 且分布较 为集 中, 开发规模也较大。超贫 组 分 含 量 T F e I 5 . 3 6 % ,mF e 7 . 8 5 %,V2 O5 0 . 1 2 % ,T i O 2 1 . 6 9 %,
钍磁铁矿
杖铁矿
黄赣矿
赤铁矿
麓黄长矿
金虹石
孔雀石
镌兰
孔雀石
赤铁矿
嚣泥石
1 0 — 2 6
绿帘石 斜长石 碑灰石 景 云母 ■石 姑石 滑石 高 崎土 纤闪石 遗阿石
赠帘石
北梁矿区:苏长岩型超贫钒钛磁铁矿石 。有用组分含量
T F e 2 0 . 7 1 %, mF e 7 . 5 2 %, V: O 0 . 1 8 %, Ti O2 5 . 7 7 %, P 2 O 3 . 3 5 %。
0 6 已有资料 的收集与野外调研, 总结承德地 区超贫钒钛磁铁矿矿石特 征, 为承德地 区钒钛资源勘查
及 其资源远景规划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 承德 超贫钒钛磁铁矿 矿石 特 征 文章编号 : 1 0 0 7 . 3 9 7 3 ( 2 0 1 3 ) 0 0 4 - l 】 2 — 0 3 中图分类号 : P 6 1 文献标识码: A
尊盒■矿物
7 4 _ 9 0
石 确灰石
徽柱石 石英
甩 起石 方解石
蛇蚊石
蜗云母 方解石
刁窝矿区:橄榄二辉辉 长岩型超贫钒钛磁铁矿矿石。有
用组分含量 T F e I 3 . 5 4 %, mF e 5 . 7 2 %, V2 O s 0 . 0 9 6 %, T i O 2 1 . 9 4 %, 3 矿 石 的 结 构构 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矿产地质报告(一)矿区自然简况河北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31km 处,属承德县高寺台镇王营村管辖,面积1. 58km2。

地理坐标: 东经117°51'39″~117°52'15″,北纬41°09'28″~41°10'28″。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地近京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唐两个沿海城市和张家口市相邻。

全市辖八县三区,即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隆化县、滦平县、平泉县、承德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兴隆县、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

市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境内有京承、锦承、京通、承隆四条铁路线,正线延展里程632公里,共有国家干线公路5条,公路通车里程5358公里,总人口340多万人。

承德境内资源丰富,自然风景、名胜古迹闻名遐迩。

承德经济发展注重发挥旅游、资源、区位三大优势。

承德地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钒钛生产基地,钒钛磁铁矿资源蕴藏量仅次于攀枝花,居全国第二位。

截止2006年底,全区共探明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3. 99亿吨,保有储量3. 58亿吨;查明超贫钒钛磁铁矿资源总量75. 54亿吨。

黑山铁矿属危机矿山,2002年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地质四队承担并开展黑山铁矿补勘工作,补勘范围在0~28号勘探线之间,标高为650~450m。

①、②号矿体群在28 线以西继续延开,根据矿体侧伏和低缓地磁异常预测矿体群向南西西延长200~400m ,铁矿储量至少可增加500万吨以上。

①、②号矿体群近外围预测有铁矿体存在,在南侧有M31号中间和南侧两个地磁异常。

2006~2009年黑山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主要采用地表钻探的手段对矿区①、②、③、⑥、⑧号矿体开展勘查工作。

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钻探16000m。

2008年度完成实物工作量地表钻探9000m;1∶2000地面高精度磁测剖面10km;井中三分量磁测和磁化率测井9000m。

预期提交333铁矿资源量(矿石量) 1000万吨。

(二)矿区地质概况地层和构造:矿区位于内蒙地轴东端,处在受东西向宣化—承德—北票深断裂控制的基性—超基性岩带内。

区内广泛分布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主要有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其上局部被侏罗—白垩纪沉积岩和火山岩及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图2-1)。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变质表壳岩系,古元古界变质深成岩类、中元古界、中生界火山及陆相碎屑沉积岩亦有广泛分布。

新太古界地层为单塔子群。

由老至新划分为燕窝铺组、白庙组、凤凰嘴组、南店子组。

燕窝铺组主要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位于燕窝铺背斜核部,变质相为高角闪岩相,原岩恢复为基性岩及火山碎屑岩。

白庙组地层分布在背斜两翼,以二长片麻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磁铁石英岩,变质相为角闪岩相,原岩为砂岩、粉砂岩及硅铁质泥岩。

凤凰嘴组地层以黑云斜长片麻岩夹多层大理岩,变质相为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原岩为砂页岩和碳酸岩。

南店子组分布于丰宁—隆化深断裂带上,以黑云变粒岩、浅粒岩为主,变质相为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原岩为砂页岩。

矿区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物,其中冲洪积物主要出露王营北沟主沟中,厚度1~5m。

斜长岩原生流动构造因蚀变形迹不明显。

受丰宁——隆化和红石——大庙两条深断裂的控制和影响,次生构造较发育,控制苏长岩及铁矿的生成(图2-2)。

区域内构造以东西向——近东西向深大断裂带为主体,并发育一系列北东、北西及南北向断裂。

东西一近东西向断裂带为红石砬——大庙断裂带的一部分,在本区约10Km,宽几十至百余米,倾向北,倾角在60°~80°之间,沿走向表现为舒缓波状。

沿此带形成大庙基性杂岩体。

北东——北北东向及南西、南北向断裂构造,为一些规模不大,延长不远的断裂带或断层,远不如东西向断裂带发育。

这些断裂带在形成时间上一般较晚于东西向断裂带的形成,但部分东西向、北西向断裂带可能属东西向断裂同时或稍晚形成的配套构造。

在空闻分布上,不论北西向或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均表现出一定的等距性,在活动上具有继承性和多期性。

岩浆岩区域岩浆活动强烈,广泛分布着元古宙、晚古生代超基性岩、基性岩,其中大庙岩体以斜长岩为主体,东西长18 km,南北宽10 km。

南部为红石砬—大庙—头沟断裂带所截,呈一向北突出的三角形。

面积72.8 km2,其中斜长岩体分布面积达63.3 km2,淡色苏长岩分布面积9.5 km2。

岩石以中—粗粒、不等粒及伟晶状结构为主,局部有巨晶结构,以块状、斑状、斑杂状构造为主,局部见有流动构造。

除了西北侧与太古宇变质岩为冷侵入接触外,南部和东北部与围岩呈断层接触。

区内以辉长岩和斜长岩分布最广,亦有大面积中生代花岗岩出露(图2-3)。

辉长岩、斜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侵入于前震旦纪地层中。

斜长岩出露在矿区西南部,包括绿泥石化斜长岩,矿染绿泥石化斜长岩,呈NNE向产出。

岩石呈白色到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80%),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等。

中至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辉长岩出露在矿区东部,近SN向分布。

岩石主要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还有星点状分布的磁铁矿及绿泥石化现象。

图2-1 河北大庙区域基性超基性岩体分布图1.粗面岩;2.砾岩;3.火山岩;4.煤系;5.花岗闪长岩;6.老花岗岩;7.苏长岩—辉长岩;8.斜长岩;9.超基性岩;10.变质岩;11.矿床或矿点;12.岩层产状;13.断层;14.深大断层15.地质界线图2-2 大庙地区斜长岩体、矿源苏长岩体、二长岩体分布图图2-3 大庙矿区地质图及剖面图1.细粒花岗岩;2.中性脉岩;3.细粒辉长岩;4.矿染辉长岩;5.绿泥石化辉长岩;6.斜长岩;7.贫矿;8.富矿(三)矿床地质特征矿床产状矿体的生成是在含矿母岩形成之后,富含挥发分的铁矿浆沿北北东向为主的断裂、裂隙贯入而成。

主要矿体赋存在斜长岩断裂裂隙中,或在斜长岩与苏长-辉长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呈形态不规则和大小不等的扁豆状、透镜状、脉状、团块状等,产状陡立,向下延深数百米,在斜长岩中尖灭,部分矿体往往呈雁行排列,成群出现,并与含矿岩体相穿插,组成三个大致平行的矿化带。

矿体规模该区域矿产较丰富,主要有: 铁、钒、钛、金、银、铂、铬、磷等。

较大的矿床有罗锅子沟、大乌苏沟两个大型铁磷矿床( 资源储量达3.1亿t) ,大庙、黑山、东大洼、压青地—龙潭沟、乌龙素沟等5个中型钒钛磁铁矿床( 东大洼有望成为大型矿床) 资源储量达2.1 亿t 以上; 最近由河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新发现的M24大型钒钛磁铁矿,预测资源量可达3亿t,还有铁马大型超贫磁铁矿( 资源储量大于7亿t) 和中小型的超贫磁铁矿床,在高寺台岩体找到的小型铬铁矿。

黑山钒钛磁铁矿田铁矿体呈带呈群产出,盲矿体较多,单矿体规模不大,一般延深大于延长。

矿田位于王营北沟至压青地——龙潭沟,面积约10km2。

矿田包括黑山①、②号矿体、东大洼矿段、③、⑥、⑧矿体、压青地——龙潭沟矿段、还有72、73号铁磷矿体。

累计探明资源/储量:铁矿14724.08 万t,属大型矿床;铁磷资源/储量1070.00万t。

罗锅子沟——大乌苏沟铁磷矿田该矿田位于承德市罗锅子沟至隆化县大乌苏沟,面积约15km2,位于c59—18航磁异常带的中心部位,矿田内有M21—24四个地磁异常。

矿田由罗锅子沟铁磷矿、大乌苏沟铁磷矿和罗锅子沟深部铁矿组成。

累计探明铁磷矿资源储量31861.07万t,深部铁矿资源储量400万t。

围岩蚀变矿体围岩可分两类:一类是斜长岩类,包含了白色钠黝帘石化斜长岩和绿泥石化斜长岩,它们多作为高品位铁矿石的直接围岩,接触的边缘往往显示贯入式矿床特征,矿体与围岩界限明显,围岩边部常出现一种厚度不等的绿泥石反应边;另一类矿体围岩是苏长岩类,包含了苏长岩经强烈蚀变后的纤长岩和次闪石化苏长岩,该类岩石与矿体界线往往呈过渡关系,其具体分界需要借助样品分析结果,这类矿体在整个矿带上往往处于顶、底板位置,矿体品位显示了分异型矿床特点,矿石多为浸染型,Ti、Fe品位偏低。

黑山①、②号矿体及部分盲矿体内,含有夹石大多属斜长岩包体,包体可分俘虏体及残留体两部分。

俘虏体多为不规则的残块,小者几个平方米,大者20×20m~20×40m,其形态不一;残留体多为贯入式铁矿体内部围岩,其形态及规模远大于俘虏体,它多平行矿体分布,属未动位置的斜长岩。

矿石物质成分致密块状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钛铁矿和少量黄铁矿。

非金属矿物很少,主要是辉石。

块状构造,固溶体分离结构。

浸染状矿石:金属矿物有磁铁矿,分布零星,含少量黄铁矿。

非金属矿物为斜长石和辉石,已全部或部分绿泥石化。

浸染状构造,海绵陨铁结构。

本类矿石含磷灰石较多,可综合利用。

矿石中还含有钒,未见独立矿物,以类质同象存在于磁铁矿中。

含钒钛磁铁矿:指含钒磁铁矿母晶中,由固溶体分离出来的钛铁矿或钛铁晶石等钛铁氧化物矿物集合体,钛铁矿片晶沿含钒磁铁矿(100) 和(111) 节理产出,常构成格状结构,它们被称为含钒钛磁铁矿, 具强磁性, 含量3 %~60 %。

在致密块状铁矿石中含钒磁铁矿中钛铁矿板条最发育,含量亦高,其钛铁矿板条亦最长、最宽。

含钒磁铁矿:少数呈自形八面体,多数呈不规则粒状,粒径0. 5~5mm ,常与钛铁矿、含钒钛磁铁矿镶嵌,具强磁性。

含量7 %~27 %。

钛铁矿:指粒状钛铁矿,不包括含钒钛磁铁矿中固溶体分离的钛铁矿片晶。

呈半自形板柱状和不规则粒状,具强电磁性。

粒径0. 5~5mm ,含量2 %~19 %。

含钴黄铁矿:分布广泛,多呈自形立方体和半自形粒状,粒径小于2mm,交代上述铁矿物,含量一般小于1 %。

浸染于铁矿石中,具强电磁性,为气成热液阶段产物。

还有与磁黄铁矿、黄铜矿共生的晚期黄铁矿。

一般为细粒,含量很少。

黄铜矿: 呈半自形—它形不规则粒状,粒径较细,常与磁黄铁矿镶嵌,溶蚀含钴黄铁矿,含量很少。

磁黄铁矿:产出较少,呈半自形—它形不规则粒状,与黄铜矿镶嵌。

具较强磁性。

绿泥石:以铁绿泥石和叶绿泥石为主,为铁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呈显微鳞片状集合体,交代斜长石及上述铁矿物,有时充填于铁矿物的解理、裂隙中。

含量7 %~33 %。

斜长石:分布不均匀,呈残余不规则粒状,常有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分布不均匀,含量变化不大,0 %~45 %。

氟磷灰石:呈残余不规则粒状,被绿泥石等矿物溶蚀交代,含量小于1 %。

金红石和榍石:为钛铁矿片晶蚀变产物;有的是新生矿物。

前者交代钛铁矿片晶;后者与绿泥石嵌生。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矿物由磁铁矿、钛磁铁矿及钛铁矿组成。

脉石矿物为斜长石,次生矿物为绿泥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