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单元综合检测课件鲁教版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单元综合检测课件鲁教版

11.救灾行动困难重重的原因有( )
①河网密集,阻碍灭火物资运送和人员往来
②地势起伏大,山区交通不便
③天气晴朗,降水稀少
④森林高大茂密,过火面积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为了更科学地指挥调配灭火工作,紧急疏散并撤离相关人员,当地消防
部门必须及时掌握火情,首先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 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或分 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山体滑坡与岩土的抗剪强度关系密切,岩土 的抗剪强度越大,岩土越稳定;岩土的抗剪强度与岩土的颗粒、密度、孔隙 大小和含水量紧密相关,同时还受到温度、植被状况、降水强度等因素的影 响。据此完成 9~10 题。
长江武汉段洪水受到顶托,下泄速度缓慢,即“下顶”。“两边灌”主要是指 来自北面汉江和南面洞庭湖的洪水汇入长江,导致长江武汉段峰高量大,水 位猛涨,防洪压力巨大。 (3)长江武汉段水位长时间高于沿岸地面,溃坝风险加大,威胁沿岸地区人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江武汉段水位较高对沿岸入江径流顶托作用加大,甚 至出现长江水倒灌,加剧沿岸低洼地区的内涝。
答案:(1)2020 年 6 月初至 7 月底,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团北上,与南下的冷 气团在江淮地区相遇,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相持时间长,带来 持续性强降水。 (2)此时正值梅雨季节,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河湖水位上涨。由于 上游地势高,坡度陡,长江上游的下泄洪水量大且速度快,即“上泄”。位 于长江武汉段下游的鄱阳湖等湖泊,由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水位升高,导致
解析:第 9 题,昼夜温差小,岩体膨胀收缩变化小,有利于提高岩土的抗剪 强度,A 不符合题意。石灰岩岩性柔软,反映的是岩土自身的特征,并不是 自然环境的影响,B 不符合题意。土壤含水量少,岩土干燥、坚硬,有利于 提高岩土抗剪强度,C 不符合题意。夏季炎热,遭遇强降水,岩土含水量增 加,岩土变得松软,抗剪强度会降低,D 符合题意。第 10 题,植被增加, 降低地表径流速度,会增加下渗量,增加岩土含水量,从而降低岩土抗剪强 度,加剧滑坡的发生,A 正确。根系蔓延,岩土抗剪强度提高,不利于滑坡 的产生,B 错误。植被对岩土的密度影响较小,C 错误。坡体稳定性增加不 利于滑坡的产生,D 错误。

新高中地理高考 (新高考)2021届小题必练11 自然灾害 学生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 (新高考)2021届小题必练11 自然灾害 学生版

小题必练11: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020·山东高考)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为A.3到5月B.6到9月C.10月到12月D.12月至次年2月2.下列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完善抗洪排涝系统B.培育推广耐涝作物C.改变熟制和土地利用方式D.开展防灾减灾教育2020年2月13日,澳大利亚燃烧了7个月的森林大火终于熄灭了。

图a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图b是达尔文市气候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3.澳大利亚火灾分布的特点是A.3-5月火灾分布的范围最广B.12-2月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30°S大陆东西两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D.12-次年5月火灾主要分布在南部沿岸4.达尔文市在火灾易发季节A.盛行东南风,降水较少B.盛行西北风,气温较高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5.统计发现,每一次森林火灾过后,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某些树种占比都会有所提升,其原因最可能是A.大火把枝叶烧成灰,提高了土壤肥力B.大火清除地面有害病菌,减少病虫害C.该树种种子坚硬需要高温的刺激才能够萌发,大火减少了与其竞争的物种D.该树种树干枝叶含油脂少不易燃烧,大火对其危害小易成活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主要是因为A.纬度较高,冷气团势力较强大B.地势较高,暖湿气流难以到达C.冷空气南下时受地形阻挡并在此堆积D.其西侧高大山地对冷空气有明显阻挡7.我国受冷冻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季节是A.初春B.夏末C.初秋D.隆冬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低分区。

(12)自然灾害——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12)自然灾害——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12)自然灾害——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时间:25分钟干旱是对台湾岛生产和生活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

2021年3月以来,台湾日月潭因缺水“见底”的新闻频频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台湾旱灾的关注。

下图示意台湾岛多年降水的月平均分配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干旱灾害使水循环环节()A.降水量增多B.下渗量减少C.蒸发量增大D.径流量增大2.造成台湾岛干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年均降水量较少B.生产用水总量大C.气温高蒸发量大D.降水季节变化大3.以下缓解台湾旱灾的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B.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C.修建水库调节径流D.发展节水农业2016年1月20日是农历节气大寒,受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影响,南方多地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降温幅度达10℃。

下图是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9日夜间~21日夜间,图中四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5.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如图所示),可有效地防止冻害,其原理是()A.增强大气逆辐射B.阻挡地面辐射C.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022年1月8日1时45分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37.78°N,101.17°E)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监测此次地震发生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VR7.地震发生时,人们的做法正确的有()①位于室外时,需远离高大建筑物②高层住户应迅速乘电梯逃离③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下或床下④若被埋压在废墟下,要尽量保存体力,然后设法脱离险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磨西镇(29.59°N,102.08°E)。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冰泡湖、冰间湖、冰海啸、湖冰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冰泡湖、冰间湖、冰海啸、湖冰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冰泡湖、冰间湖、冰海啸、湖冰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湖泊在冬季会产生一种冰泡奇观,气体被“冻”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

加拿大亚伯拉罕湖的“冰泡”景观灵动壮美。

读冰泡景观形成示意图和亚伯拉罕湖位置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冰泡湖中气泡内气体的成因可能是A.水草呼吸产生的气体B.湖泊中人工生成的气体C.湖底岩层断裂上升的气体D.湖泊底部微生物分解大量腐殖质产生气体2.亚伯拉罕湖的“冰泡”景观的成因有①冬季降温速度快①多大风,冰面积雪多①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高①大坝的建造使湖水相对静止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1.D 加拿大亚伯拉罕湖夏季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湖中水草的生长,湖底死亡的生物体在微生物的分解下产生气体,并形成上升气泡;冬季气温迅速降低,湖水快速向下封冻,冻住了向上运动的气泡,从而形成“冰泡”景观。

故冰泡湖中气泡内气体的成因可能是湖泊底部微生物分解大量腐殖质产生气体,选D。

2.C 亚伯拉罕湖的“冰泡”景观是湖泊快速结冰的结果,冬季降温速度快和湖水相对静止有利于湖泊快速结冰;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高利于看到“冰泡”景观。

“冰泡”景观与大风,冰面积雪多没有关系,故选C。

冰冻气泡由湖底植物腐烂后释放的甲烷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冻结形成。

加拿大落基山脉中的亚伯拉罕湖(52°N)冬季“冰泡”景观异常惊艳,吸引众多游客。

下图为该湖“冰泡”景观。

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不属于亚伯拉罕湖“冰泡”形成必备条件的是A.冬季多大风B.冬季气温低C.降温速度快D.湖底多水草4.人们能直接观察到“冰泡”景观主要得益于A.人烟稀少,人类破坏小B.湖水较浅,透明度高C.湖底气体丰富,气泡数量多D.风力强盛,吹散湖面积雪3.A 冬季气温低,有利于结冰;降温速度快,能使湖底保存大量生物;湖底多水草,可以产生大量气泡,故BCD都是有利于冰泡形成的必备条件,而冬季多大风对冰泡的形成影响不大,对观赏冰泡有影响,故选A。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10讲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避课件鲁教版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10讲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避课件鲁教版

四、地震灾害的防避 1.社会层面 (1)加强地震__监__测__体__系____建设、地震预报科技攻关、防震避灾制度建设及执 行情况督查等。 (2)做好地震__应__急__方__案____制订及组织实施等。 (3)加强防震避灾教育,提高公民__防__震__避__灾____意识及能力等。
2.个人层面
思考 地震会诱发哪些次生灾害? 地震会诱发火灾、滑坡、泥石流、海啸、疫病、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 等灾害。
辨析 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震级
概念
根据释放能量大小将地震划分 的不同等级,可用仪器测定
影响 因素
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个数 一个,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
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震 区的地面组成和房屋结构
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用下向下快速运动的特殊 _洪__流___
发生 机制 特点 危害
滑坡
泥石流
不稳定的__山__坡__形__态___、 大量松散的_堆__积__物___、较大的沟谷坡度, 以及由_暴__雨___、快速融水或者堤坝溃决
岩土软弱面、触发因素 s 等导致的突发性巨大水流
_突__发___性
在短时间内摧毁桥梁、道路、房屋,堵塞_河__道___,埋没农田,给
(2019·高考北京卷)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 读图,回答下题。
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危害: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2021·哈尔滨高三模拟)凌汛是指因下游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 塞河道,使水流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 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读图,完成 1~2 题。

2021年高考地理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影响素材

2021年高考地理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影响素材
2021年高考地理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影响素材
自然灾害
类型
分布
成因
影响
其他典型
灾害
气象
灾害
(热带
气旋)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广阔的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结
狂风、暴雨、风暴潮
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地质
灾害
(地震)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
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能的急剧释放
建筑物破坏、交通线中断、人员伤亡等
滑坡和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区,危害极大
水文
灾害
(洪涝)
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
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
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
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生物
灾害
(病害)
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
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
农作物、树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枯死
虫害:松材线虫是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
7H20856 5178典29339 729B犛33189 81A5膥
940779 9F4B齋24790 60D6惖32742 7FE6翦30510 772E眮25767 64A7撧37292 91AC醬2y

高考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高考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选择题1、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本地水库分布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其工作步骤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D.遥感技术、虚拟现实(2)某山区发生地震后,由于道路毁坏、通讯中断,救灾指挥部急需掌握抢险队所在位置、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等信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理信息技术是①地理信息系统②卫星遥感③全球定位系统④雷达预警⑤虚拟现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答案:BA【提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解析:(1)读图,确定水库位置,使用全球定位系统。

调查水库用途、库容,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需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B对。

遥感技术是获取遥感图像,不能定位、分析数据,A错。

虚拟现实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C、D错。

故选B。

(2)获取地震受灾面积需要用卫星遥感技术,分析受灾程度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掌握抢险队位置需要全球定位系统,雷达预警和虚拟现实没有用处,结合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故选A.【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重庆市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近年来其人口吸引力逐渐增强。

如表为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的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大数据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大数据公司获取数据使用的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视频传输(2)与短期流入相比,长期流入在两个年龄段比重明显偏高的主要原因是()A.教育B.经济水平C.家庭D.国家政策(3)上述两个年龄段长期流入比重偏高对重庆市的影响是()A.劳动力人口减少B.社会负担适当加重C.失业率快速增加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答案:ACB【提示】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Word版含答案

[最新考纲] 1.主要自然灾难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难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难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难(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难的产生气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难的形成缘由)。

3.自然灾难与环境(同一自然灾难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应对自然灾难的方法或应急措施;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考纲解读] 1.以当前发生的重大地质灾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灾难的成因、危害、分布规律、防备措施等。

2.以近几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难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气象灾难的成因、时空分布规律、防灾减灾措施及气象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结合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难,分析我国洪水灾难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洪水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洪水灾难的防备措施,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4.以一些新颖的时事(如海水入侵、咸潮等)作为背景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原理,考查同学的学习探究、学问迁移力气。

考点一用辩证观点生疏自然灾难疑难剖析1.自然灾难的分类自然灾难种类繁多,分类思路也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标准包括种类按成因分地质灾难、气象灾难、生物灾难、人为诱发灾难等按表现特征分突发型灾难、缓发型灾难、过渡型灾难按进展过程分原生灾难、次生灾难等按承灾体的性质分城市灾难、农业灾难、矿山灾难等按损失程度分轻度灾难、中度灾难、重大灾难等2.自然灾难的特点特点含义突变和渐变双重性自然灾难大多具有突发性特点,但发生、进展又往往表现为缓慢孕育、突然爆发、渐渐消退的渐变过程联系和分异双重性自然灾难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各次自然灾难之间、各种自然灾难之间往往存在着确定的联系。

同时,自然灾难的分布又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规律自然和社会双重性自然灾难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它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难免和可防双重性引发自然灾难的原动力是自然所固有的,目前人类无法转变其进程,但人们可以生疏它们发生、进展的规律,转变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而规避风险,削减损失3.自然灾难的规律自然灾难的发生、进展有规律可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规律表现(含义) 举例空间分布的规律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灾难、不同的灾难组合和不同的灾难后果倒塌、泥石流、水土流失、滑坡主要分布在山区,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时间分布的规律性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各种自然灾难总是表现出在某些时间发生或增多,而在另一些时间不发生或削减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并且这种变动的时间间隔往往是有规律的,表现为周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难发生频率的变化与太阳黑子变化相关,表现出确定的周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考前冲刺复习——自然灾害专题
班级: 姓名: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3分)
(2)分别说明A 、B 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

(4分)
(3)C 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3分)
2.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

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

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台风转向点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

(3分)
A.5-6月
B.6-8月
C.8-10月
D.10-11月
20°
25°


台风中心
经度
纬度
25°N 20°N 15°N 10°N
126°E 130°E
134°E 138°E
11月
(34次) 10月
(53次) 9月
(52次) 8月
(40次) 7月
(16次) 6月
(13次)
5月
(14次) 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2)图2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3分)
A.5-6月
B.6-7月
C.9-10月
D.10-11月
(3)图2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4分)
3.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

图1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3分)
A.广东
B.福建
C.海南
D.山东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3分)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山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

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4分)
图2
图1
4.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1)~(3)
(3分)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3分)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

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

(4分)
5.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3)题。

(1)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2分)
(2)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 坡、 、 等自然灾害。

当你遭遇泥 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

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