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诗词集锦
咏竹古诗词100首超短

咏竹古诗词100首超短《咏竹古诗词100首超短》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竹浪词为刘珥江赋其六(明代-杨慎)鸾暮笼烟还漏月,凤晨防露更来风。
宽闲不似城中地,水碧金膏五百弓。
2、画竹七首其三(元代-吴镇)愁来白发三千丈,戏写清风五百竿。
幸有颖奴知此意,时来几上弄清寒。
3、题王黄鹤墨竹(元代-德祥)辋川竹里旧题诗,画里如今似见之。
满耳秋声人不到,弹琴长啸月来时。
4、题姜舜民竹深处次苏雪溪韵(元代-陈颢)结茅竹里似岩栖,面面窗开翠色迷。
长听雨来虚榻外,不知日转曲阑西。
奚奴扫地收新箨,吟客敲门看旧题。
几欲相寻无路入,鹧鸪何处隔烟啼。
5、戊辰闰八月归临安观旧题脩竹黄杨丁香慨然有感复书三绝于后其二(宋代-王十朋)同日种松今合抱,后来栽柳已参天。
笑看轩外黄杨树,我亦如君厄闰年。
6、出留守府之东游李相园赵令竹林观楚家桂树余去岁数从元献公为此行作三绝句以道悲怆之意其三(宋代-韩维)曾陪樽酒咏芳丛,今日迟留意不同。
红萼似知人惨淡,乱随清泪落春风。
7、九日姑苏台酬卢蒲江赵静斋钱竹岩诸名胜(宋代-释居简)岁晚登临似仲宣,可胜来此拍阑干。
水围绿野日将夕,露浥紫萸秋未寒。
欲雨天痕云气湿,不风庭树子声乾。
悠然吊古无穷恨,付与西风一永叹。
8、千秋岁·梅妆竹外(宋代-丘崈)梅妆竹外。
未洗唇红退。
酥脸腻,檀心碎。
临溪闲自照,爱雪春犹带。
沙路晓,亭亭浅立人无对。
似恨谁能会。
迟见江头盖。
和鼎事,终应在。
落残知未免,韵胜何曾改。
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
9、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宋代-晁补之)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
兴来雷出土,万箨起崖谷。
君今似与可,神会久已熟。
吾观古管葛,王霸在心曲。
遭时见毫发,便可惊世俗。
文章亦技尔,讵可枝叶续。
穿杨有先中,未发猿拥木。
词林君张舅,此理妙观烛。
君从问轮扁,何用知圣读。
10、早发竹下(宋代-范成大)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咏竹的 古诗

咏竹的古诗1.《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杜甫流落四川时,接到四川节度使严武的信,让他去当差。
杜甫本来要回成都草堂,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就改道去了严武府上。
严武的宅中,种有绿竹、新松。
于是,杜甫就写下了《严郑公宅同咏竹》和《严郑公阶下新松》两首诗,以此明志,希望得到严武的重用。
箨,指笋壳。
竹子刚破壳,竹梢刚过墙。
竹色映照在书套上,竹阴下酒杯变得也清凉。
细雨过后,绿竹洁净,微风吹来,淡香袭人。
只要不剪伐,很快就能与云齐了。
看来,杜甫把自己比作竹子,希望得到重用,如此便能很快做出一番事业。
看到此处,大家可能感到杜甫对竹子是很有感情的。
其实,就在严武给杜甫写信前,杜甫还不知道去哪里找事儿干,因此,正忿忿不平,牢骚满腹,埋怨得不到重用。
他的成都草堂前,新种了几棵松树,原来还种着不少竹子。
所以,杜甫就写下了著名的两句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并把这首诗寄给了严武。
后来,杜甫在严武宅中又自比竹子,总感觉有点儿打自己脸啊。
2.《咏竹》宋王安石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王荆公的诗总是与众不同。
人们怜惜竹子,有气节但很瘦弱,本是高才,老而弥坚。
曾经与其他杂草一同接受过雨露的滋润,但也能够像松柏一样傲对冰霜。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反向对比,描写了竹子的独特气节,展现了作者卓尔不群的特质和不向困难低头的抱负,气场十分强大。
3.《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苏轼爱竹子,这一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堪称千古名句,使竹子的君子之风不可驳斥。
这也是一个典故。
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字子猷,爱竹如命。
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去借宿,朋友家没有种竹子,王徽之命家仆移植竹子来。
朋友说:你就住一晚上,还种什么竹子啊。
咏竹诗词集锦

咏竹诗词集锦咏竹火笼诗(南北朝·沈约)结根终南下。
防露复披云。
虽为九华扇。
聊可涤炎氛。
安能偶狐白。
鹤夘织成文。
覆持鸳鸯被。
百和吐氛氲。
忽为纤手用。
岁暮待罗裙。
咏竹诗(南北朝·沈约)无人赏高节。
徒自抱贞心。
咏竹槟榔盘诗(南北朝·沈约)梢风有劲质。
柔用道非一。
平织方以文。
穹成圆且密。
荐羞虽百品。
所贵浮天实。
幸承欢醑余。
宁辞嘉宴毕。
咏竹火笼(南北朝·谢朓)庭雪乱如花。
井冰粲成玉。
因炎入貂袖。
怀温奉芳褥。
体密用宜通。
文邪性非曲。
本自江南墟。
[女便]娟修且绿。
暂承君玉指。
请谢阳春旭。
咏竹诗(南北朝·谢朓)窗前一丛竹。
青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
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
风来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
黄口得相窥。
但恨从风萚。
根株长别离。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唐·张九龄)五言律诗押支韵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五言律诗押阳韵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咏竹根珓子(唐·贯休)五言律诗押阳韵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
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咏竹(唐·唐彦谦)七言绝句押庚韵醉卧凉阴沁骨清,石床冰簟梦难成。
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
一字至十字成章二首·咏竹(宋·文同)竹,竹。
森寒,洁绿。
湘江滨,渭水曲。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
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
化龙杖入仙陂,呼凤律鸣神谷。
月娥巾帔静苒苒,风神笙竽清蔌蔌。
林间饮酒碎影摇樽,石上围棋轻阴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
若论檀栾之操无敌于君,欲图潇洒之姿莫贤于仆。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七言律诗押阳韵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咏竹诗大全

咏竹诗大全(一)七律·答友人毛泽东 1961 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 1952 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愿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叶剑英 1963 年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困难考验时。
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仍旧与天齐。
竹(题画诗)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浪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熊文愈 1991 年 4 月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到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文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正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遇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扬仍自持。
朔风常凛凛,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周芳纯 1991 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认真看。
阅读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天性,高节贵平生。
暴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寒冷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优秀,砍伐更为烈。
此风若不只,竹林尽毁坏。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珍爱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没心品自端。
几经暴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咏竹最出名的十首诗词

咏竹最出名的十首诗词一、郑燮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诗就像一位硬汉的自白。
我仿佛看到郑燮站在那竹林间,指着那竹子说:“看呐,这竹子就像有一股倔强劲儿,紧紧咬住青山,在那破岩里扎根,不管啥风来吹,就是不倒下,咱做人要是能有这竹子的劲儿就好了!”二、苏轼的中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对竹子那可是真爱啊。
好比你有个朋友,特别爱干净,他就说:“宁可住在小点的房子,也不能住在脏地方。
”苏轼这就是宁可少吃肉,也不能没竹子在身边,觉得没竹子就变得俗气了,这境界多高啊。
三、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想象一下王维自己一个人坐在竹林里,弹着琴大声呼啸,就像在跟竹林倾诉自己的心事。
这竹林就像他的一个秘密小天地,别人都不知道他在这儿,只有那明月来陪着他,像一个默默的好友。
这诗读起来就感觉很清幽,让人也想找这么个竹林静静待着。
四、刘长卿的里有“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你看那竹林寺在苍苍的竹林环绕之中,傍晚的钟声远远传来,灵澈上人戴着斗笠,背着斜阳,独自走向那青山深处。
这竹林就像是送别之地的守护者,默默见证着离别的场景。
就像我们在车站送别朋友,那车站的建筑就像这竹林一样,是离别的一种背景。
五、李白的“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李白笔下的竹子充满了生机与灵动。
就好像一群调皮的孩子簇拥在石头旁边生长,那竹子含着烟雾映照在江岛之上。
那翠绿的颜色映在深深的水波里,就像把一片绿色的梦投进了水里,风一吹,竹子发出的声音仿佛带着早早到来的寒意,真绝了。
六、韦应物的“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这刚从笋壳里钻出来的新竹子啊,寒色之中就已经透着青葱的气息。
就像刚出生的小婴儿,虽然还很稚嫩,但已经有了蓬勃的生命力。
它渐渐变得有粉白色,在风中萧萧作响,像是在和这个世界打招呼呢。
历代咏竹诗

历代咏竹诗1.《绿竹》(南北朝)吴均婵娟鄣绮殿,绕弱拂春漪。
何当逢采拾,为君笙与篪。
2.《枯叶竹》(南北朝)刘孝威枯杨犹更绿,卧柳尚还生。
勿嫌凤不至,终当待圣明。
3.《咏竹》(南北朝)萧放怀风枝转弱,防露影逾浓。
既来丹穴凤,还作葛陂龙。
4.《赋得临池竹》(唐)李世民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
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
5.《赋得临阶竹》(唐)卢照邻封霜连锦砌,防露拂瑶阶。
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
6.《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唐)刘长卿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8.《绝句三首》(选一)(唐)杜甫会须上番看成竹,客主从嗔不出迎。
9.《竹里径》(唐)司空曙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
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10.《竹楼》(唐)李嘉佑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11.《将往滁城恋新竹》(唐)韦应物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
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回日看。
12.《乞竹》(唐)王建乞取池西三两竿,房前栽着病时看。
亦知自惜难判割,犹胜横根引出阑。
13.《竹岩》(唐)张籍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
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
14.《竹》(唐)朱放青林何森然,沉沉独曙前。
出墙同淅沥,开户满婵娟。
15.《竹溪》(唐)韩愈蔼蔼溪流漫,梢梢岸筱长。
穿沙碧簳净,落水紫苞香。
16.《题竹诗两首》(选一)(唐)薛涛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17.《葺夷陵幽居》(唐)李涉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18.《题李次云窗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19.《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20.《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予手种十二茎》(唐)柳宗元檐下疏篁十二茎,襄阳从事寄幽情。
只应更使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咏竹诗欣赏

咏竹诗欣赏咏竹诗欣赏中国历代咏竹诗集锦清·郑板桥《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清·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郑板桥《篱竹》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竹》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郑板桥《题画》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清)郑板桥《题画》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清)郑板桥《题画》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清)郑板桥《题画》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清)郑板桥《题画》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清)郑板桥《题画》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清·郑板桥《竹石》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清·郑板桥《题画竹》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清?郑板桥《题画竹》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清)郑板桥《效李艾山前辈体》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清)郑板桥《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清)郑板桥《题画竹》画松亦是真松树,待我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有三株。
咏竹诗词100首

咏竹诗词100首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壑壑,它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
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
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它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竹轻盈细巧、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
竹在清风中瑟瑟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文人墨客深深感动。
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依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中大多植有竹子。
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无可医。
”显示出竹的悠久文化精神已经深入文人骨髓。
由于竹的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不作媚世的姿态,成了文人喻物诗和画作中最常见的题材,千百年来留下来无数的杰作。
本篇收集到100首,(加附郑板桥咏竹诗15首)。
001.贾岛·【竹】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002.韩愈·【题百叶桃花】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
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003.胡曾·【咏史诗·湘川】虞舜南捐万乘君,灵妃挥涕竹成纹。
不知精魄游何处,落日潇湘空白云。
004.曾巩·【南轩竹】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005.方干·【越州使院竹】莫见凌风飘粉箨,须知碍石作盘根。
细看枝上蝉吟处,犹是笋时虫蚀痕。
月送绿阴斜上砌,露凝寒色湿遮门。
列仙终日逍遥地,鸟雀潜来不敢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竹诗词集锦1.咏竹南朝梁·刘孝先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洁,徒自抱贞心。
2.咏竹(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3.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4.赋得阶前嫩竹(陈·张正见)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5.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6.堂成唐·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7.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8.食笋诗唐·白居易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9.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0.长竹唐·陈陶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11.竹里径唐·司空曙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
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13.宋·范成大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14.庭竹唐·刘玉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15.斑竹唐·元稹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帝痕。
16.咏竹(唐·李峤)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17.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唐·令狐楚)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18.秋日白沙馆对竹(唐·许浑)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19.初食笋呈座中(唐·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20.咏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22.竹风(唐·唐彦谦)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23.春日山中竹(唐·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24.咏竹(唐·张必)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25.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26.霜筠亭(宋·苏轼)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27.赋园中所有(宋·苏辙)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28.咏竹宋·黄庭坚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29.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30.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1.衡阳道中二绝宋·范成大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32.新竹(宋·杨万里)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33.咏东湖新竹(宋·陆游)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34.野竹(元·吴镇)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35.新笋歌(明·岳岱)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36.咏竹著明·陈良规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37.竹里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38.咏竹清·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39.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0.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41.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42.石门竹枝词清·王慕兰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43.外山竹月清·王慕兰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44.题画竹清·戴熙《题画竹》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45.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46.七律·答友人毛泽东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47.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48.题竹叶剑英1963年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49.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50.竹(题画诗)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51.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
52.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53.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唐)李贺一、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二、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初食笋呈座中(唐)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诗台历湘竹词(唐)李商隐万古湘江竹。
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
只是泪痕多!酬人雨后观竹(唐)薛涛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竹离亭(唐)薛涛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摘自《薛涛诗笺》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诗竹)(三国)关羽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弧叶淡,终久未凋零。
诗谜想当年幽居深山,绿鬓婆娑,引多少骚人墨客。
自归郎手,经了多少风波,受了多少折磨。
到如今,直落得青少黄多!休提起—提起来,珠泪满江河!栽竹(唐)杜甫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墨竹图轴(明)夏昶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
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题兰竹卷(明)文彭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
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摘自《题画诗绝句百首赏析》笋竹二首(清)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题画竹二首(清)丘逢甲(一)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二)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
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摘自《清诗精华录》竹石轴(清)李方膺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咏竹(清)纪琼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摘自1988[size=+0]年《绝句千家台历》咏竹(明)李日华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效李艾山前辈体(清)郑板桥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清)郑板桥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清)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清)郑板桥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清)郑板桥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清)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竹(明)李日华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
七律·答友人毛泽东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