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标题:蓝莓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蓝莓(学名:Vaccinium corymbosum)是一种被广泛栽培的小型灌木果树,其果实呈蓝色,富含营养成分,深受人们喜爱。
本报告旨在研究蓝莓种植的可行性,分析其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为相关农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市场前景分析1. 国内蓝莓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高营养、有益健康的水果需求不断上升。
蓝莓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功能性水果。
因此,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2. 市场竞争分析尽管蓝莓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蓝莓种植基地和进口水果。
为保持竞争优势,种植者需要从品种选择、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加以优化和改进。
三、蓝莓种植可行性分析1. 适宜地区选择蓝莓适宜生长于气候凉爽、日照充足、相对湿度适宜的地区。
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符合种植要求,如东北地区和四川盆地。
通过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进行详细研究,可确定种植地点的可行性。
2. 栽培技术要点成功种植蓝莓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栽培技术。
包括品种选择、土壤改良、适宜的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成本收益分析蓝莓种植的成本主要包括苗木采购、土壤改良、施肥投入、劳务成本等。
同时,收益主要来自于蓝莓的销售收入。
通过对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评估种植蓝莓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四、经济效益评估基于实际情况,我们对蓝莓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以一定规模的蓝莓种植基地为例,预计年产出量为XXX吨,平均售价为XX元/公斤。
根据成本和收益的综合分析,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到XXX万元,全年净利润为XXX万元。
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蓝莓种植具有一定的盈利潜力。
五、风险与对策蓝莓种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气候变化、病虫害、市场波动等。
蓝莓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蓝莓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蓝莓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蓝莓基地,生产高质量的蓝莓成为了一个可行的商业项目。
本报告旨在对蓝莓基地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潜在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市场分析1.蓝莓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蓝莓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备受青睐。
据统计,蓝莓的市场需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此外,蓝莓还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酱、饼干等食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蓝莓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国内外都有许多蓝莓生产基地,竞争较为激烈。
在国内,一些省份如山东、山西、云南等地都有蓝莓基地,市场占有率较高。
在国外,美国、加拿大、智利等国也有大规模的蓝莓生产基地,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较高。
因此,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需要具备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
三、投资分析1.投资规模建设一个蓝莓基地需要考虑土地、设施、种植资材、劳动力等方面的投入。
根据初步估算,建设一个占地100亩的蓝莓基地的投资规模约为1000万元。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后续的经营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总投资额将逐年增加。
2.投资回报蓝莓基地的投资回报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蓝莓的销售价格较为稳定,但是要达到较高的销售价格,则需要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特色。
一般来说,蓝莓基地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约在5-8年左右。
四、生产管理1.土地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地是建设蓝莓基地的首要条件。
一般来说,蓝莓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地适合种植蓝莓。
此外,还要考虑土地的水源和气候条件,确保植株生长良好。
2.品种选择蓝莓的品种选择对基地的生产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选用适宜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蓝莓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章总论1、项目概要1.1 项目名称:蓝莓产业化开发项目1.2 建设单位:某某县林业局1.3 建设性质:新建。
1.4 建设地址:某某县1.5 建设内容及规模:1.5.1 在某某县建立引种示范基地,地点选择在白马镇,占地200亩,引进兔眼蓝莓类的乡铃(Homebell)、蓝铃(Blue bell),园蓝(Gardenblue)与北高丛类的考林(Collins)、蓝光(Blueray)、蓝丰(Bluecrop)、伯克利(Berkeley)和达诺(Darrow)等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示范。
1.5.2 在某某县选择适宜栽培区,确定适宜的推广品种,推广发展10000亩。
地点选择在白马镇及其周边的长坝镇、和顺镇、赵家乡和白马山林场。
1.5.3 建立蓝莓加工厂一个,年处理蓝莓鲜果7000吨,年产蓝莓系列食品4500余吨。
其中鲜果汁1588吨,蓝莓果醋531吨、蓝莓果酒1598吨、低糖蓝莓果酱532吨,浓缩果汁266吨,蓝莓花青甙色素11吨,引进浓缩果汁生产线、PET瓶装生产线、纸盒无菌灌装生产线及果醋生产线等。
1.6 建设年限:2013—2017年,2013年为引种试验阶段,2014年为初步推广阶段,2015—2017年为扩大推广阶段。
1.7 项目总投资:总投资8863万元。
其中原料基地投资4413万元,加工基地投资4450万元。
1.8 资金来源:项目资金来源主要由国家项目资金、公司自筹和申请银行贷款解决,该项目总投资为8863万元,其中国家项目资金解决204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411.5万元,银行贷款3411.5万元。
1.9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4300万元,年利润5924万元。
同时,项目的实施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项目区剩余劳动力就业。
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某某县林业局始建于1958年,历经多次机构变革,至2011年底,为某某县人民政府29个组成部门之一,现下设7个机关科室、5个直属单位、2个国有林场、26个乡镇林业站,林业系统职工287人,其中在职职工158人,退休职工129人。
农村蓝莓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性质 (1)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建设内容 (1)1.5项目申报单位、法人代表 (1)1.6概算投资 (1)1.7效益分析 (1)第二章项目背景...................................................... .2 2.1项目的由来. (2)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2.3项目拟建区域的基本情况 (3)2.4项目实施单位的基本情况 (3)第三章市场预测与分析 (4)3.1产品市场现状与预测 (4)3.2产品价格预测 (5)第四章项目地点的选择 (6)4.1项目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 (6)4.2场址选择 (8)4.3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8)第五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8)5.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8)5.2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9)5.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9)5.4项目平面布置 (9)5.5项目实施计划 (9)第六章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10)6.1项目筹建期间的组织与管理 (10)6.2项目运营期间的组织与管理 (11)第七章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7.1总投资估算 (11)7.2资金筹措方式与渠道 (11)7.3投资使用计划 (12)第八章效益分析与评价 (12)8.1经济效益分析 (12)8.2风险分析 (12)8.3社会效益 (13)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13)9.1可研性研究的结论 (13)9.2主要建议 (14)第十章附件10.1附图附件1:村民代表大会照片附件2:村民代表大会记录附件3:投资估算汇总表附件4:照片附件5:贫困户人员名单附件6:特困户人员名单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蓝莓基地项目1.2项目性质新建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项目建设单位:xxxyyy人民政府法人代表:yyy政府镇长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建设内容建设地点:xxxyyyzzz 村建设规模:新建蓝莓基地2公顷建设期限:2012年8月一11月建设内容:新建蓝莓基地2公顷,发展蓝莓种植产业。
蓝莓种植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泗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内有自然 秀美的“虹乡八景”,有楚汉之争的古战场—霸王城古迹遗址,有目前 国内保持最完整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
泗县地处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地近沿海,背靠中原,是“中国 山芋之乡”、计生工作国家先进县、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县、国家扶贫开 发重点县和安徽省扶贫开发连片地区县。现辖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 开发区,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耕地约170万亩,人口93.7万。2015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0.5亿元、财政 收入10.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2.4亿 元,分别是2010年的1.6倍、2.3倍、3.03倍、2.2倍、2.2倍。全县企业 达到 3430家,是2010年的3.7倍,其中“四上”企业达到287家,比 2010年增加114家。
发展该项目,进而全面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改善群众的物质文化生 活。
泗县资源丰富。境内气候温和,平原广袤,沟河纵横,林地面积 59.6万亩,可养水面5万亩,是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生猪调出大县、 林业绿化达标县和安徽粮棉油生产大县、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县、绿 化先进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大豆、玉米、山芋、绿豆、红 小豆等,常年产小麦4亿公斤,玉米2亿公斤,薯类10亿公斤,豆类4000 万公斤,稻谷1亿公斤;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西瓜、蔬菜等, 常年产花生9000万公斤,皮棉25万担,蚕丝300吨。森林覆盖率达25%, 活立木蓄积量达460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为65.3万立方米,现年采 伐量为55万立方米,是皖北地区重要林业县。
弱枝,保留强旺枝,短截长果枝,根据枝条强弱,保留3~5个花芽,每 个结果枝要有足够的叶片,以满足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和保证果实品 质。花量大时,要进行疏花疏果,
农村蓝莓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蓝莓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概述近年来,蓝莓由于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同时,农民对于发展新的农业种植业态也提出了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项目旨在通过建设农村蓝莓基地,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1.市场调研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统计,近年来蓝莓市场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消费者对蓝莓的健康功能和风味品质有较高的追求,市场潜力巨大。
2.需求分析当前蓝莓市场主要供应依赖于进口和少数几个大型的种植基地,因此市场上蓝莓价格相对偏高,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而农村蓝莓基地建设,将有效提高蓝莓种植规模和质量,减少中间环节,使得市场供应更加稳定,价格更加合理。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现有的农业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蓝莓的大规模种植。
蓝莓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泛的特点,可以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降低了风险。
2.经济可行性蓝莓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销售前景广阔。
蓝莓属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每公顷的收益相对较高。
通过农村蓝莓基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环境可行性蓝莓的种植不需要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低。
而且蓝莓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低,可以利用农村闲置的土地进行种植,有效利用资源。
四、项目投资分析1.投资规模2.资金筹措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政府支持资金以及与合作伙伴进行募资合作等方式筹措项目所需资金。
五、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蓝莓市场需求虽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剧。
因此,应对市场风险,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形象十分重要。
2.自然风险蓝莓的种植容易受到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需要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和防治措施,以降低自然风险。
六、项目实施方案1.土地选择选择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以及容易获取水源的地块进行蓝莓种植。
2.种植技术结合科学的种植技术,合理进行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工作。
农村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营养食品的需求增加,蓝莓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蓝莓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众多的保健功效,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农村蓝莓种植基地的建设对于满足市场需求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蓝莓作为一种高营养的水果,在市场上的需求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消费者对于蓝莓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都在不断提升,因此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2.供给分析:与需求相比,蓝莓供给量仍然有限,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供给相对不足。
农村蓝莓种植基地的建设将有效提升蓝莓的供给量,满足市场需求。
3.竞争分析:目前,蓝莓市场上竞争对手相对较少,但随着消费者对蓝莓认知度的提高,市场竞争将会加剧。
因此,建设农村蓝莓种植基地能占据市场先机。
三、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蓝莓种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根据当地土地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蓝莓的品种,结合科学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
2.经济可行性:蓝莓是高附加值的水果,出售价格相对较高。
同时,蓝莓种植基地的建设能够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合理的投入和管理,蓝莓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将会显著。
3.市场可行性: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大幅度断层,为农村蓝莓种植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
通过合理策划和营销手段,将产品销售到城市市场和高端渠道,能够获取稳定的市场收入。
四、项目实施方案1.选址与规模: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气候适宜的地方作为蓝莓种植基地,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技术确定,初期可考虑约100亩。
2.品种选择与技术引进:根据当地土地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蓝莓品种,并引进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
3.资金筹措和管理:通过政府支持、银行贷款以及合作社或农民合作社等方式筹措资金,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营。
五、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由于蓝莓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存在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市场推广计划,降低市场风险。
蓝莓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导语: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属高氨基酸、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的营养保健果品。
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下面是采集的蓝莓种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欢迎阅读。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份,要综合表达研究报告中各部份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工程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蓝莓种植工程背景(一)工程名称(二)工程的承办单位(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四)工程的主管部门(五)工程建立内容、规模、目标(六)工程建立地点二、工程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工程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工程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工程产品市场前景(二)工程原料供应问题(三)工程政策保障问题(四)工程资金保障问题(五)工程组织保障问题(六)工程技术保障问题(七)工程人力保障问题(八)工程风险控制问题(九)工程财务效益结论(十)工程社会效益结论(十一)工程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份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份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工程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工程的主要问题发展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这一部份主要应说明工程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工程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蓝莓种植工程建立背景(一)国家或者行业开展规划(二)工程发起人以及发起原由(三)……二、蓝莓种植工程建立必要性(一)……(二)……(三)……(四)……三、蓝莓种植工程建立可行性(一)经济可行性(二)政策可行性(三)技术可行性(四)模式可行性(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工程,其生产规模确实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干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r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 况本公司前身主要从事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当前主要在国内外从事房地产 开发项目,并在湖北自主经营一矿山开采及市场销售,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 精英团队。
目前本公司参与青岛市蓝莓种植科研,发现蓝莓市场前景发展广阔, 而国内蓝莓市场空缺严重,不能保证蓝莓供给,今决定在##市##县南台乡建设蓝莓种植基地,带动项目区域及周边地区农民增收致富。
该报告针对蓝莓产业进行总体分析,认为蓝莓种植业本身就是一项利润空 间极大的投资项目。
在今后十到二十年,蓝莓产业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 润。
公司将聘请青岛市蓝莓生产科研机构资深专家毛云海当顾问,以他多年来 在蓝莓产业上资源积累,帮助我们在 ##地区建立蓝莓种植基地。
公司将首先建立 1000亩蓝莓种植园。
其目的在于: 1)消化吸收蓝莓的种植 技术,建立自己的种植管理模式; 2)展示蓝莓种植的可行性,为以后推广蓝莓 种植打下基础。
其次,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在 5年内建立至少 3000亩的种植园。
然后着重发展深加工品种。
首期基本投入为 1500万元左右,预计 5年能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
其后每年 可得毛利至少 1000万元,甚至多达 3000万元(见效益分析)。
第一节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 ##市 ##县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江西鄱阳湖生态蓝莓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3.建设地点: ##县南台乡4.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5. 项目建设期限:二年6.项目总投资: 6500 万元 7.项目建设目标:蓝莓种植基地 1000 亩8. 项目发展目标:到 2016 年规模扩大到 3000亩,着重发展深加工品种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国家、某省、 ##市《2011 年远景目标纲要》 《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某省当前产业政策重点的决定》 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文件5. 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7.其他有关法规文件及委托本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1. 2. 3. 5.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无公害生态果园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项目农业结构调整布局,种植场地选择,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选择一流的种植技术,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拟建规模、投资估算,项目经济效益测算作为重点,具体内容有: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 建设条件和规模3. 市场预测4. 生产技术方案5. 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6. 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 财务效益分析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第五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1. 建设生态蓝莓种植园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也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
2. 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
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 项目建成后,保证了##市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种植园的建设可带动##市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 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供应##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5. 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6. 建议: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
本项目区地处##市##县南台乡,得到乡党委、政府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的重视。
可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基础雄厚,科技贡献率咼。
第二章项目开发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第一节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县具有农业“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张、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2011 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
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随着人类进入21 世纪,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生态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蓝莓被誉为“ 21 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 ,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其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更重要的是蓝莓还富含抗氧化剂、细菌生长抑制剂。
其保健功能包括:眼保健作用、保护毛细血管及体内抗氧化作用、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记忆、消除体内炎症作用。
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保健意识的多民族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相信不远的将来蓝莓及其产品会走进普通百姓之家。
##市是一个绿色生态城市,红色、古色历史人文景观和绿色美丽市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市##县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蓝莓种植园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 市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区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因此,发展生态蓝莓种植园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节市场分析随着人类跨入21 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农业代表了21 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创新果蔬品种、发展果蔬生产是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绿色无公害、保健型的果蔬,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
蓝莓不仅作为鲜果供应市场,其深加工产品也在不断地被开发。
目前约有30 多个国家栽培蓝莓,总面积约12万公顷,产量仅能满足需求量的40〜50%。
在国内一些大城市的高级酒店出售的蓝莓鲜果,多数是从欧美进口,价格高达400元人民币/kg 。
由于蓝莓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功能,在市场上需求量极大,且售价昂贵,产品供不应求。
所以发展蓝莓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发达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以每年25%-30%速度增长,而且大部分依赖从发展中国家进口。
另外,由于蓝莓果实采摘不适宜机械化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我国国情,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利用我市目前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开发蓝莓产业具有较广阔的前景。
就果蔬一项国外价格一般是我国国内的5-8倍,加入WTC以后,果蔬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果蔬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其市场前景广阔。
##县有较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和军山湖的水资源,合理开发荒山荒坡资源,建立具体生产与环境改善相结合的蓝莓生态果园,亦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方向。
建立生态果园,为改善市场供应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果消费将逐步上升,特别是符合世界健康潮流的有机水果,将进入世界水果市场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第三章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第一节自然优势我国酸性土面积较大而且土类较多,主要分布于亚热带、热带、东部湿润季风区和东北地区。
##县南台乡属酸性土壤,且军山湖区域水源充足,适合栽培蓝莓的土地面积较大,可以栽植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
除此之外,可利用农用温室可用来发展蓝莓,实现反季节栽培以提高蓝莓的商品价值。
也可利用一些废弃的温室进行冬季简易防寒来种植蓝莓。
第二节劳动力资源优势蓝莓生产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采收及管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欧美地区每公斤蓝莓采收费为10〜16元,日本为18〜20元,而中国为0.5元。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欧美及日本的1/20〜1/30,因此中国发展蓝莓具有较高的劳动力优势。
第三节市场优势目前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国内市场空缺严重,开发潜力巨大。
##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条件便利,适宜组织蓝莓鲜果向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出口。
第四节技术优势特请蓝莓科研资深专家毛云海为蓝莓栽培负责人,他专门针对日本的技术和市场进行蓝莓的产业化开发研究,目前我国蓝莓科研中心已先后从日本引进蓝莓优良品种102个,现保有品种86个,开发了适宜我国各地区的保护地、半保护地以及露地栽培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确立了适合##地区露地防寒越冬的3种技术方法。
开发了蓝莓组织培养配方和具有特色的炼苗技术,并进行了部分苗木培育。
开发了蓝莓扦插育苗和壮苗抚育技术。
开发了蓝莓专用种植土。
开发了培育无籽蓝莓技术。
确立了就地取材解决土地改良的技术方法。
编写了《 2 1 世纪天然保健浆果-蓝莓的特性与栽培管理》专着一部。
与大连轻工学院合作进行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和产品深加工研究。
第四章建设场地选择、规模及方案第一节建设场地南台乡生态蓝莓种植园经过实地考察比选论证,比较##市近郊各地实际情况后确定,按市总体规划选择在城市郊区和生态农业开发规划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