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威力测试的技术概述
杀伤和爆破威力试验

第四章杀伤和爆破威力试验§4-1破碎性(破片质量分布)试验破碎性试验亦称破片质量分布试验。
它主要用来评定和研究榴弹破片的数量以及按其质量分布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分析、改善弹丸结构,改善弹体或预制破片的材料、尺寸与炸药种类、质量等参量的匹配关系。
通过破碎性试验可进一步分析研究弹丸爆炸后破片的形状、预制破片的变形,测量破片在空气中飞行时的迎风面积以及在不同速度时的空气阻力系数。
破碎性试验是评定杀伤威力、计算杀伤面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内容之一。
一、试验原理及方法破碎性试验的目的是回收弹丸爆炸后的破片并按质量分组获取破片质量分布。
必要时可进一步利用该试验结果测定各质量组破片的平均迎风面积以及空气阻力系数。
为了能使回收的破片尽量真实的反映弹丸在空气中爆炸后破片的质量和形状,通常是把被试验弹丸放置在一个具有一定尺寸的容器二、影响试验精度的主要因素破碎性试验后所获得的破片能否较真实的反映弹丸在空气中爆炸时破片的质量和形状,主要取决于容器A的尺寸、减速介质的种类以及减速介质的厚度,而这些参量的选择又与破碎性试验的设备、试验规模、环境条件、劳动强度以及试验成本有关。
1.容器尺寸容器尺寸影响着弹丸爆炸形成的破片飞至减速介质的时间。
当容器尺寸太小时可能影响破片在到达减速介质之前的“自发”分离,而不能真实的反映弹丸在空气中破碎的情况。
容器尺寸越大回收的破片就越接近真实情况。
根据瑞典国防研究所与荷兰的技术实验室进行的试验表明当容器直径(内圆筒)从小逐渐增加到6倍弹丸直径时,试验所得结果的精度逐渐提高,而当容器直径由6倍弹径再逐渐增加时,试验结果没有明显变化,当达到8倍弹径时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容器的直径可选为6倍弹径。
弹丸顶端至容器上盖的距离以及弹底至容器底的距离亦可参照容器直径为6倍弹径时,弹体壁至容器壁的距离来确定。
根据减速介质的不同容器可用纸板、纤维板、胶合板或塑料板制成。
2.减速介质减速介质的种类以及减速介质的厚度影响着破片在该介质中所受的阻力和速度衰减过程。
6-1工业炸药的理化分析测试

2工业炸药炸药密度的测定 • 工业炸药炸药密度的测定主要有直接测量 法、量筒法、密度杯法和称量法 1)接测量法( WJ9003 - 92 ) 2)量筒法( GB 18095 - 2000 ) 3)密度杯法( GB 18095 - 2000 ) 4)称量法( GB 18094 - 2000 )
1)接测量法
二、工业炸药密度的测定
1两种密度指标: • 一种称为工业炸药的药卷密度, • 一种为工业炸药的炸药密度。 2工业炸药药卷密度的测定 • 有两种方法: • 直接测量法(GB 12438 - 90 标准) • 量筒法(GB 18095 - 2000 标准)
• 粉状炸药一般采用直接测量法;乳化炸药 两种方法均可采用。 1)直接测量法 a用天平分别称量药卷的质量和倒净炸药后纸 卷的质量,二者之差即为炸; c用炸药的质量除以药卷的体积便可测得药卷 的密度。
工业炸药
6-1工业炸药的理化分析测试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工业炸药测试概述
1工业炸药的检测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 理化测试、感度测试、爆轰性能测试、安全性能 测试等 2工业炸药常规的理化分析项目: • 1)密度测定 • 2)水分测定 • 3)组分测定 这些项目的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对炸药的爆炸 性能有直接影响
一般用于测量太乳炸药密度
2)量筒法 适用于抗水炸药 (胶质硝化甘油炸药、 抗水炸药 水胶炸药 、乳化炸药) 主要测定步骤: a .用天平准确称量试验药块的质量; b .在装有定量水的量筒中放入药卷,通过测定水 的增量获得试验药块的体积; c .用药块的质量除以药块的体积便是所测药块的 炸药密度。 3)密度杯法适用于混装车产品——露天自产自用乳 化炸药的密度测定
1实验原理 1)本方法仅适用于不含有易挥发性油类的粉状炸药 的水分的测定。 2)将定量的试样在负压及规定温度下烘干,损失量 即为水分。 用干燥好的称量瓶称取试样5g,精确至0.0002g, 将其摊平。打开称量瓶盖,放人真空度不低于 0.08 MPa(600 mmHg),温度65-70℃的真空烘箱 中,烘20 min后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 15 min,称 量。
火药能量释放能力参数

火药能量释放能力参数引言火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爆炸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和民用领域。
火药的能量释放能力是评估其爆炸威力和使用效果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药能量释放能力的相关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
火药能量释放能力概述火药是一种由硝酸盐、炭素和硫等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在受到点火或者撞击等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快速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从而产生爆炸效应。
火药的能量释放能力即指在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下所释放出的能量。
火药能量释放能力测量方法球形爆轰法球形爆轰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火药能量释放能力的实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火药装入一个密闭球形容器中,并在其中点燃以引发爆轰反应。
利用压强传感器记录爆轰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并通过积分计算得到火药的能量释放能力。
火焰速度法火焰速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火药能量释放能力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点燃待测火药的表面,观察火焰在火药中传播的速度,并根据火焰传播时间和距离计算出火药的能量释放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颗粒状或细粉末状的火药。
影响火药能量释放能力的因素化学成分火药中不同化学成分的比例和类型会直接影响其能量释放能力。
一般来说,硝酸盐含量越高,火药的爆炸威力就越大。
此外,添加剂、稳定剂等辅助成分也会对火药的能量释放能力产生影响。
粒度和压实度火药颗粒大小和压实度也会对其能量释放能力产生影响。
较小粒度和较高压实度可以增加燃烧表面积和气体产生速率,从而提高爆炸威力。
点燃方式火药的点燃方式也会对能量释放能力产生影响。
不同的点燃方式会导致火药燃烧速率和气体产生速率的差异,进而影响爆炸威力。
外界环境条件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对火药能量释放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较高温度和干燥环境有利于火药的燃烧和气体产生,从而增加爆炸威力。
结论火药能量释放能力是评估其爆炸威力和使用效果的重要参数。
通过球形爆轰法和火焰速度法等测量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火药的能量释放能力。
化学成分、粒度和压实度、点燃方式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都会对火药的能量释放能力产生影响。
燃料空气炸药爆炸参数测量及毁伤效应评估

燃料空气炸药爆炸参数测量及毁伤效应评估为了更好地开展燃料空气炸药(FAE)武器毁伤威力的测评工作,促进FAE武器的研制与发展,本文建立冲击波超压测试系统、比冲量测试系统与多谱线测温系统,测量了FAE的爆炸场参数,进而结合毁伤理论,分析了FAE冲击波、破片、热辐射与窒息等单项伤害效应,建立了FAE综合毁伤效应评估模型,并根据研究结果开发了爆炸毁伤效应综合测评软件。
建立了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超压测试系统,实验研究了TNT爆炸相似律,拟合出能更好地描述冲击波超压峰值与对比距离关系的表达式。
结果表明:拟合值与试验数据之间相对偏差小于5.3%,与参考文献内试验数据相对偏差的平均值为5.57%。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探索了一种新的比冲量测量方法——滑块法。
试验结果表明:与TNT相比,一次型燃料空气炸药(SEFAE)的冲量及作用时间均有较大的提高;该方法可有效地测量爆炸波传播过程中比冲量的变化规律。
在原子光谱理论基础上,研制了一套瞬态多谱线连续测温系统,对几种SEFAE爆炸过程中温度的测试试验表明:由于后续燃烧作用,存在两个温度峰值;多谱线测试系统相对偏差低于2.6%。
同时根据红外热成像仪和高速录像测试结果,分析得到爆炸火球尺寸、持续时间等参数,并给出了基于等效热辐射强度的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根据红外热成像仪所测的SEFAE和TNT爆炸火球的表征参量数据,分析建立了火球热辐射动态模型,与静态模型相比,其能够较好地模拟火球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更合理地评估炸药的热辐射毁伤效应。
并借助所建立的动态模型,对比分析了SEFAE和TNT爆炸火球热毁伤效应。
结果表明:SEFAE的热辐射剂量可达TNT的3.58~4.84倍;在研究具有后燃效应的SEFAE的热辐射时,需要考虑CO2对热剂量值的影响。
建立了两种综合毁伤评估模型:1)以毁伤后果为基础,建立了FAE综合毁伤后果模型,毁伤结果可量化为经济损失或丧失战斗力规模等;2)针对人员目标,建立了FAE综合毁伤概率模型,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得出FAE对人员的综合毁伤概率。
Removed_实验测定炸药猛度

实验一炸药猛度测定一、基本概念猛度是指炸药爆轰时粉碎与其接触介质破坏能力,它是衡量炸药爆炸时对介质产生的冲击波和应力波的强度,对与其接触的局部固体介质的破碎程度的指标。
爆速越大,猛度超高。
猛度测定的常采用方法是铅柱压缩法。
本实验是利用一定规格的铅柱体,在一定重量、一定形状尺寸炸药爆炸作用后的铝柱体被压缩剩余量,作为该炸药的猛度计量,单位以毫米计。
本实验为国家部颁标准WJ302-65。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铅柱压缩法”测试炸药猛度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炸药猛度的概念。
三、实验用器材设备及耗材名称规格数量/组备注发爆器起爆能力100发1起爆线30m 以上爆破电表 1 天平0.5g 感量1台 铅柱Φ40×60mm 1 钢片Φ41×10mm 1 钢板座200×200×20mm 纸筒Φ40×150 mm 1带孔园纸片 1.3~2.0mm 厚Φ外30mm×Φ内8.5mm1炸药硝铵p=1g/cm350g 本实验所需专用设备及耗材电雷管即发型8#1个四、实验准备试验时,按图1-1所示,将纯铅制的圆柱放置于钢垫板(钢)中央,将50g炸药放入装药纸筒内,密度控制在1g/cm3,在药卷中心插入雷管,深度为15mm将园钢片放在铅柱上面并对准中心,再将装好的雷管的药卷放在钢片上部中央,用线绳拉紧进行定位。
(a)(b)图1-1炸药猛度试验a—试验装置:b—压缩后的铅柱1—钢板; 2—铅柱; 3—钢片; 4—受试炸药; 5—雷管五、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场地应选在空旷,周围无人及无保护设施的地方,将铁板按上图1所示,水平放置,按照实验装置和测试原理,称量炸药,安装实验装置,测试连接起爆网络,完成以上工作后,学生撤至30米以外的安全距离,由实验安全组长负责拿发爆器钥匙,将起爆线与电雷管脚线相连接。
待全部实验人员回到安全起爆位置后,用爆破电表对电爆网路进行导通检测正常后,发出起爆命令,即可进行起爆。
(整理)爆破工程实验

工程爆破实验报告学院:矿业工程学院专业:地工1201姓名:王东亮学号:2012003154指导教师:白老师实验一炸药猛度和爆力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常用炸药作功性能(爆力、猛度)的测定方法;完成爆破漏斗实验,测定爆破漏斗的各主要参数。
二、实验项目1、实验原理炸药猛度是炸药爆炸性能的重要指标,衡量的是炸药爆炸时对临近介质所产生的局部破坏能力。
它反映了爆轰所发生的冲击波对周围介质动效应的强度。
所以,猛度主要取决于爆轰波波阵面参数。
炸药的爆轰压力或爆速愈高,其猛度愈大,对邻近介质的破坏作用愈强。
测定炸药猛度常用铅柱压缩法,如图5—1所示。
实验原理是,利用炸药爆炸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爆轰产物对其邻近介质的强烈冲击、压缩作用,将铅柱压缩,以铅柱被压缩的高度来衡量炸药的猛度。
2、仪器和实验材料(1)铅柱:高度60土0.5mm;直径40±0.3mm。
上下两端面按粗糙度Ra为6.3μm加工,要求平行。
如图1-1所示。
选择经过标定的标准铅柱。
(2)钢片:优质碳素结构钢,高度10±0.1mm;直径41±0.2mm,两端面粗糙度按1.6μm加工成圆形,要求平行,硬度为HBl50~200,如图1-2所示。
(3)钢座:中碳钢板,厚度不小于20mm,最短边长(或直径)不小于200mm.正面加工按粗糙度Ra为6.3μm,硬度为HBl50~200,钢座四角(或圆角)分布有四个小钩。
(4)钢管:焊接钢管,外径φ48mm,壁厚3.5mm,高度60mm,上下两端面按粗糙度Ra为6.3μm加工,如图1-3所示。
(5)纸筒:用厚0.15~0.20mm,长³宽为150³65mm的纸(纸质要求结实)粘成内径为40mm的圆筒,并用同样的纸剪成直径为60mm的圆纸片并沿边剪开到直径为40mm的圆周处,再将剪开的边翻迭,粘在纸筒的外面。
(6)带孔圆纸板:厚度0.3~1.2mm,外径38~39mm,内径7.5mm。
火炸药技术体系

火炸药技术体系
火炸药技术体系是指对火炸药的研究、生产、应用等环节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的技术体系。
火炸药是一种能够在燃烧过程中迅速释放大量能量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工业等领域。
火炸药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火炸药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火炸药的化学成分、反应机理、能量释放及传递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
2. 火炸药生产技术: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与储存、配方设计、制备工艺、生产设备的选择与管理等环节的技术研究。
3. 火炸药性能评估与测试技术:包括对火炸药的燃烧速度、爆轰特性、爆炸威力等性能进行评估与测试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4. 火炸药应用技术:包括火炸药在军事、民用、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如军事爆炸装置、炮弹、导弹、炸药品质检测与定级等。
5. 火炸药安全技术:包括火炸药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措施与管理技术研究,防止火炸药造成的意外事故。
6. 火炸药环境影响与处理技术:火炸药的生产与使用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该技术体系包括对火炸药残留物、有毒气体、废水废气等的处理与防范技术研究。
火炸药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带动了火炸药的科研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也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第7章穿甲弹威力试验

弹丸靶场实验技术
概述
穿甲弹丸、战斗部以直接命中目标并主要以其自身的碰击动能毁伤装甲目 标,如坦克、舰艇和其它有坚固装甲的防御工事。
穿甲弹的威力常指穿甲弹能在某一距离上穿透某种规定结构、材料、厚度 和倾角的装甲目标,并具有对坦克内乘员和设施起毁伤、纵火等后效作用 的能力。其穿透能力的表征量:有效穿透距离(m)——靶板类型、厚度 (mm)/法向角。
本章的主要内容:靶板与靶架、穿甲过渡带与临界速度试验设计、极限穿 透速度试验、穿甲威力试验等四部分。
第7章 穿甲弹威力试验
弹丸靶场实验技术
概述
典型的穿甲过程-穿透
12.7mm机枪子弹弹芯穿透20mm厚装甲钢数值计算
第7章 穿甲弹威力试验
弹丸靶场实验技术
概述
典型的穿甲过程-未穿透
12.7mm机枪子弹弹芯侵彻30mm厚装甲钢数值计算
弹丸靶场实验技术
穿甲过度带与临界速度试验设计
装甲靶板的破坏指标 贯穿—是指侵彻体完全穿透装甲靶板的现象; 穿透—是指弹丸着靶后,在靶背面有孔 未穿透—弹丸侵彻到一定深度又未达到穿透程度者。
临界情况下,这两个试验结果本身没有明显的分界可言,对于靶板破坏 指标的问题,下面结合美国的陆军试验操作规程介绍:陆军型、海军型、和 防护型三种失效指标。 该规程给出的两个试验结果是完全侵彻和部分侵彻。完全侵彻是指弹丸 以其规定的破坏程度“摧毁”了装甲;部分侵彻是指弹丸着靶产生的破坏装 甲的低于完全侵彻。
第7章 穿甲弹威力试验
弹丸靶场实验技术
靶板与靶架
反应装甲作用原理
第7章 穿甲弹威力试验
弹丸靶场实验技术
靶板与靶架
反应装甲作用原理
第7章 穿甲弹威力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课题背景炸药是人们经常利用的巨大能源之一,它不仅用于军事目的,而且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1,2],前者称为军用炸药,后者称为民用炸药(也叫工业炸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炸药发展十分迅速,新产品不断涌现。
爆破理论提出和实践证明:为使矿山爆破作业能获得较好效果,除了对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有足够的了解之外,还必须详知所用炸药的爆炸性能[3]。
了解炸药的爆破性能,需要做爆力、猛度、爆速和殉爆距离等项检测试验。
炸药的猛度、爆速和殉爆距离三项,一般炸药生产厂和矿山都能做,炸药爆力因检测比较复杂,价格昂贵,通常很少有人去做。
但是炸药爆力性能对爆破破岩效果的好坏起着很大作用,因为,炸药爆力是爆破的基本因素,炸药的威力是爆炸强度、爆破作用或做功能力的一个度量,表征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爆轰气体产物作用于介质,对介质产生压缩、破碎和抛移的作功能力[4,5]。
炸药的威力取决于爆热的大小和爆炸生成气体的体积[6,7]。
从宏观来看,炸药的爆力愈大,破坏岩石的量就愈多。
而炸药的其它检测项目,因其作用不同是不能代替炸药爆力试验的,因此,炸药爆力这项重要试验,不论是生产炸药的工厂还是矿山都应该经常进行检测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炸药的生产工艺有较大改进和提高,而炸药威力测试技术件重71kg便;弹道臼炮法可以测出功的数值,直接衡量炸药威力,但设备较复杂。
国内对展,对炸药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工业炸药的威力测试普遍采用[8],不仅对于含水的乳化炸药、粉状乳化炸药等新型工业炸药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威力,而对于一些对非雷管感度的炸药更是束手无策,因此寻找更佳方法来评定工业炸药是十分必要的。
测定的要求。
此外,对于弹道抛体法测定炸药威力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不同配方的工业炸药性能,为开发新品种炸药提供依据。
研制炸药威力的测试装置,为炸药研究同行提供经验;分析弹道抛射运动轨迹,建立数学模型,为完善炸药威力的测试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一种弹道抛体测试炸药威力的方法,克服现有的炸药威力测试方法的单一和不足;通过对新型工业炸药威力的测试,考察影响工业炸药威力的基本因素,对炸药的制备工艺和配方设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与开发;建立一种弹道抛体测试炸药威力的方法,为炸药研究同行提供必要的检测手段,为提高炸药威力的研究做贡献;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对炸药的选用提供依据;可优化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省人力、物力,推动炸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课题的提出工业炸药是一种威力巨大而廉价的能源,它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交通、采矿、建材等多种工业领域,被视为基础工业的基础[9 ]。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炸药品种、生产工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均有不断的发展[10,11,12],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技体系。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产品的开发研究方面十分活跃,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呈现了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但随着产品开发研究的发展,对炸药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工业煤矿许用型乳化炸药和粉状乳化炸药等新型工业炸药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威力。
为解决国内工业炸药测试技术发展单一、落后状况,受国防科工委民爆局委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炸药与爆破研究所将承担国家标准<<工业炸药威力测试方法>>的编写工作。
因此进行工业炸药威力测试方法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炸药的威力是爆炸强度、爆破作用或做功能力的一个度量,表征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爆轰气体产物作用于介质,对介质产生压缩、破碎和抛移的作功能力。
炸药的威力取决于爆热的大小和爆炸生成气体的体积。
炸药威力一般是以相对于标准炸药威力的百分比来测定,常用相对质量威力和相对体积威力两种[13]爆破漏斗法、水下爆破法等。
现将这几种方法的原理、设备和材料、实验方法分别叙述如下,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简要评述:3.1.弹道臼炮法[14,15]弹道臼炮是一沉重的钢制炮体,悬挂在支架上,炮体有互相连通是爆炸室和膨胀室,爆炸室内装有带雷管的10克被试炸药,膨胀室在炸药爆炸前装有沉重的弹丸;炸药爆轰时,气态爆轰产物首先充满膨胀室全部空间而不作功(忽略掉冲击波的能量和热传导)这时压力降低,而温度和内能实际维持不变;当产物继续膨胀推出弹丸时,产物对外作功;弹丸飞出后,产物向空气中膨胀,作功停止;与此同时臼炮体向后摆动的角度,根据基本的机械定律,就可以计算出爆轰炸药施予炮弹和反冲摆的动量和能量,就可算出炸药所作的功。
爆炸功的计算爆炸时臼炮及弹丸所得到的总机械能为:E m =Em′+Ec= Em′(1+ Ec/ Em′)式中Em-总机械能Em′—臼炮体的动能Ec—弹丸的动能臼炮体的动能转变为臼炮体向后摆动α角所增加的位能,因此有Em′=Mgh=Mgl(1-cosα)式中M-臼炮体的质量g-重力加速度h-臼炮摆动升高的高度l-臼炮重心到悬挂支点的距离α-臼炮摆动的角度Ec=mv2/2式中m-弹丸的质量v-弹丸的初速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弹丸的动量等于臼炮体的动量mv=Mu式中u-臼炮体摆动的初速度Mu2/2=Mgh=Mgl(1-cosα)Ec= mv2/2=M2/2m=M[Mgl(1-cosα)/mE m =Em′+Ec= Em′(1+ Ec/ Em′)=(1+M/m) Mgl(1-cosα)对于每一弹道臼炮,M,m、l均为定值,因此令C= (1+M/m) Mgl式中C-摆的结构常数Em=C (1-cosα)由式可知,对于一定结构的臼炮,C为常数,因此由臼炮偏转的角度就可求出爆炸产物所作的功。
尽管弹道臼炮法的原理相同,但不同国家试验装置和炸药威力表征略有不同。
这里较详细地介绍各国弹道臼炮法试验。
3.1.1弹道臼炮MK.ⅢD试验 [6]本试验是英国用于测量炸药威力的方法。
其原理是引发放在炸药中的雷管,而炸药则封闭在臼炮的炮膛内。
测量臼炮的后坐距离(摆度),在扣除雷管的效应后,计算用苦味酸炸药标准的百分比等值表示炸药的威力。
设备和材料臼炮是一个长457毫米,外直径203毫米的钢管,一端封闭,有一个长229毫米、内直径25毫米的炮膛,开口端呈喇叭形。
臼炮用4条不锈钢缆悬吊,钢缆两端各用瓶形螺丝和轴销固定,从而使臼炮可以自由摆动。
总重量约为113.2公斤,悬挂长度为2080毫米。
固定在臼炮上的一个铰接拖臂的末端装有一支笔,用来在水平台上划一条与臼炮的水平摆动相同的线。
臼炮壳体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软钢外壳和一个用热处理至试验应力772兆帕的维布拉克(vibrac)V30钢制造的内圆柱体。
这个圆柱体用环形固定板固定。
填塞用的砂是清洁、干燥的白砂,过筛时通过英国标准600微米筛,但留在英国标准250微米筛上。
苦味酸是干燥的重结晶体,用同样方式过筛。
硼酸(分析级)通过英国标准500微米筛过筛。
装料袋为圆筒形,直径25毫米,用薄纸做成,内装料袋长90毫米,外装料袋长200毫米。
试验步骤:1.通常对炸药进行撞击、摩擦和电火花试验,然后再放在臼炮中进行试验。
将10.00±0.01克炸药填塞进内装料袋。
用一个铜棒在炸药中挖出的6毫米孔穴,把雷管插入,并把装料袋颈缠绕雷管上,然后将该装料塞进外装料袋,并用特别工具压至底部,将57克筛过的砂倒入外装袋,轻轻拍打压实。
外装料袋颈缠绕在雷管导线上,将整个装料袋塞进臼炮膛,并用特别工具捅入。
将雷管点火,测量整个水平摆度(S)。
试验进行三次,计算物质的平均摆度(Sm)。
2.试验液体时使用体积约16毫升的圆筒形玻璃容器,而不用纸装料袋。
容器的开口端缩小成直径8毫米、长8毫米的细管。
标准雷管封装在适当长度的聚乙烯管内成为玻璃容器颈部的推入配合密封装置。
然后将玻璃容器象在固体试验中那样塞进外装料袋。
3.用纸装料袋确定的苦味酸标准值和雷管标准值可用于计算液体装在玻璃容器里发射的爆炸力等值。
4.将新的内圆柱体插入臼炮外壳时,应测量硼酸(Bm)和苦味酸(Pm)得到的平均摆度(10次发射的平均值)。
用苦味酸爆炸力值的百分比(四舍五入至最近的整数)表示的爆炸力(p)如下计算:P=100x(Sm 2- Bm2)/(Pm2- Bm2)3.1.2弹道臼炮试验[16]本试验是法国用于测量炸药威力的方法。
其原理是引发放在炸药中的雷管,而炸药则用钢弹丸封闭在臼炮膛内。
测量臼炮的后坐距离,计算用苦味酸-炸药标准-的百分比等值表示的爆炸力,设备和材料臼炮用铬镍钢制成,重量248.50±0.25公斤,它是圆柱形,轴向空腔从前到后由弹丸夹,点火室和雷管导线入口组成。
臼炮体积在使用中会改变(特别是点火室会扩大),从而使发射特定装料产生的反冲力减少。
使用的参考装料是10.00克苦味酸。
当最后10次发射释放的平均能量小于开头10次发射产生的平均能量的90%(在相同温度下使用状态良好的弹丸)时,用过的臼炮需要换成新的。
弹道摆:臼炮用钢壁悬挂在装有滚柱轴承的水平轴上。
臼炮摆下面装有一个钢锤,使其摆动呈弹道。
它具有下列主要特点:摆动周期 3.47秒摆动重量 479公斤转动轴与臼炮轴之间的距离2.99米扇形刻度尺上的游标由固定在臼炮上的一个横臂带动,用于测量后坐距离。
刻度尺上的刻度与(1-cosA)成正比,A是臼炮摆的反冲角度,亦即与所做的功成正比。
弹丸:弹丸是钢圆柱体,它的尺寸(直径127毫米、长162毫米)实际上按下列条件调整:新弹丸与它在臼炮里的支柱之间的空隙应小于0.1毫米。
新弹丸的重量应为16.00±0.01公斤。
如旧弹丸与它在臼炮里的支座之间的空隙超过0.25毫米,即应更换。
发射时弹丸的推进速度通常为100至200公里/小时。
使用衬有减振材料的接受器可使它停止而不受损坏。
试样容器:在进行液体试验时,使用重量16克、有一个注入孔和一个放置雷管的凹口的玻璃安瓿装试验样品。
其他炸药(固体、颗粒、糊状等)则装在厚0.03毫米、重约2克的锡箔做成的直径20毫米的圆柱形试样容器里。
支架:使用一个有三只脚是钢丝圈支架,把装料固定在点火室中央(以减少臼炮的磨损)。
雷管:欧洲标准雷管,装有0.6克季戊炸药。
苦味酸:这是压碎的纯苦味酸,粒径小于0.5毫米,在100℃下烘干,保存在紧紧塞住的烧瓶里。
步骤①准备装料密实固体必须做成直径20±1毫米的圆柱块进行试验,圆柱块是一端有一个轴向孔穴(直径7.3±0.2毫米,深12毫米),用于放置雷管。
圆柱块的重量应为10.0±0.1克。
为了准备装料,将圆柱块用厚0.03毫米、重约2克的锡箔包起来,雷管放在孔穴里,锡箔包皮末端裹在雷管头上。
液体以外的炸药以其正常密度包在锡箔里,每个试样装料中10.00±0.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