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3

最新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3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1. 组网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问题?答:(1)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区域覆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支撑网络有序运行的要素;(4)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5)无线资源的有效共享。

2. 为何会存在同频干扰?同频干扰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答: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的干扰,这些无用信号和有用信号一样,在超外差接收机经放大、变频而落在中频通带内,接收系统无法滤出无用信号,从而产生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会带来的问题:影响链路性能、频率复用方案的选择和系统的容量限制等问题3. 什么叫同频复用?同频复用系数取决于哪些因素?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用同的频率,这称为同频复用。

影响同频复用系数的因素有:一个区群(簇)中小区的个数(区群的大小),小区的大小,形状等。

4. 为何说最佳的小区形状是正六边形?答:小区形状的设计要求:小区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服务区域。

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为圆形,不能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区域。

在考虑交叠之后,实际上每个辐射区的有效覆盖区是一个多边形。

满足无空隙、无重叠条件的小区形状有三种: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而在服务区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正六边形小区的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用它覆盖整个服务区所需的基站数最少,也就最经济。

5. 证明对于六边形系统,同频复用系数为22Q N i j ij ==++。

证明:同频复用系数Q 的定义为在同频些小区距离)(D 与小区半径)(R 的比值。

同频小区的距离也就是两个同频小区的中心距离,对于正六边形系统它是这样确定的,从一个小区的中心出发,沿着一边的中垂线数i 个小区,在向顺时针转060再向前数j 个小区,起点和终点的两个小区的距离就是同频小区的距离。

由余弦定理可得R ij j i D )(322++=,又因为ij j i N ++=22 所以N RR N R D Q 33===即得证。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 何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和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特点:(1)无线电波传播复杂(2)移动台受到的干扰严重(3)无线电频谱资源有限(4)对移动设备的要求高(5)系统复杂2. 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有何特点?各有何优缺点?答:单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轮流工作、设备简单、省电、只允许一方发送时另一方进行接收;优点:设备简单、省电。

缺点:通信的时间长、使用不方便。

双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使用方便,电源的消耗大;优点:使用方便、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

缺点:发射机总是工作的,电源消耗大。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1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典型电波传播方式有哪些?答:典型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

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无障碍物时,电波直接到达接收天线;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遮挡向前传播形成绕射波;当电波在平坦地面上传播时,因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而使入射波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当电波入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形成散射波。

2 设工作频率分别为900MHz 和2200MHz ,移动台行驶速度分别为30m/s 和80m/s ,求最大多普勒频移各是多少?试比较这些结果。

解:当工作频率为900MHz ,行驶速度为30m/s 和80m/s 时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当工作频率为2200MHz ,行驶速度为30m/s 和80m/s 时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知道,最大多普勒频移与移动台的速度和工作频率有关,速度越大;最大多普勒频移越大,频率越大,最大多普勒频移。

3 如果某种特殊调制在/0.1s T ∆≤时能提供合适的误比特率(BER),试确定下图(图P14)所示的无均衡器的最小符号周期(由此可得最大符号率)。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 第3版 章节习题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 第3版 章节习题

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1、信号可分为数字信号和信号。

2、通信是人与人、人与机、______________之间信息传输和交换的过程。

3、世界电信日是每年的。

4、产生信息的人或机器叫。

5、接收信息的人或机器叫。

6、三网融合包括、和。

7、TMN的中文含义是。

8、通信按传输媒质分为有线通信和。

9、电信业务分为基础业务和。

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电信日是每年的()A、5月20日B、5月30日C、5月17日D、6月17日2.电话通信技术是在哪一年产生的()A、1906B、1896C、1876D、18373.ITU的中文含义是()A、国际电报联盟B、国际电信联盟C、国际数据联盟D、国际电话联盟4.发明电话的人是()A、贝尔B、莫尔斯C、奈奎斯特D、高锟5.莫尔斯电报是在哪一年产生的()A、1906B、1896C、1876D、18376.在电话网中传输的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A、100~3400HzB、100~4000HzC、300~3400HzD、300~4000Hz7.6比特最多可表示的信息数为()A、8B、32C、64D、2568.一路模拟电话占用的带宽是()A、0.3kHzB、3.1kHzC、3.4kHzD、4kHz9.用光缆作为传输的通信方式是()A.无线通信B.明线通信C.微波通信D.有线通信10.产生信息的人或机器叫做()A、信道B、信源C、信宿D、信号11.中国移动获得的3G牌照是()A、TD-SCDMAB、WiMAXC、CDMA2000D、WCDMA12.电信重组发生在()A、2007年B、2008年C、2009年D、2010年13.天翼品牌属于()A、中国电信B、中国铁通C、中国联通D、中国移动14.国际长途业务属于()A、增值业务B、第一类基础业务C、第二类基础业务D、补充业务15.中国电信获得的3G牌照是()A、TD-SCDMAB、WiMAXC、CDMA2000D、WCDMA16.中国3G牌照发放在()A、2007年B、2008年C、2009年D、2010年17.沃品牌属于()A、中国电信B、中国铁通C、中国联通D、中国移动18.3G的标准包括()A、TD-SCDMAB、GSMC、CDMA2000D、WCDMAE、WiMAX19.中国联通获得的3G牌照是()A、TD-SCDMAB、WiMAXC、CDMA2000D、WCDMA20.全球通属于()A、中国电信B、中国铁通C、中国联通D、中国移动21.手机上网属于()A、增值业务B、第一类基础业务C、第二类基础业务D、补充业务三、多项选择题1.模拟通信系统的特点()A、存在噪声积累B、近距离传输C、对信号加密,安全性强D、抗干扰能力弱E、传输可靠2.按照服务范围划分,通信网可以分为()A、本地网B、国内长途网C、国际长途网D、同步网E、信令网3.简单的通信系统组成包括()A、信源B、接收设备C、发送设备D、信宿E、信道4.电信支撑网包括()A、业务网B、信令网C、管理网D、同步网E、电话网5.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A、不可消除噪声积累B、远距离传输C、对信号加密,安全性强D、传输可靠性高E、便于集成化6.按照业务划分,通信网可以分为()A、移动通信网B、信令网C、数据通信网D、同步网E、固定电话网7.三网融合包括()A、电信网B、有线电视网C、计算机网D、数据网E、电话网8.增值业务分为()A.在线数据与交易处理业务B. 存储转发类业务C.固定通信业务D.蜂窝移动通信业务E.信息服务业务9.目前我国的三大运营商为()A、中国电信B、中国网通C、中国联通D、中国铁通E、中国移动10.三网融合的含义是()A、技术趋同B、网络互通C、业务渗透D、经营竞争合作E、终端统一11.下列属于中国的设备制造商的是()A、摩托罗拉B、诺西C、三星D、华为E、中兴四、判断题1.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汇编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汇编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 何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和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特点:(1)无线电波传播复杂(2)移动台受到的干扰严重(3)无线电频谱资源有限(4)对移动设备的要求高(5)系统复杂2. 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有何特点?各有何优缺点?答:单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轮流工作、设备简单、省电、只允许一方发送时另一方进行接收;优点:设备简单、省电。

缺点:通信的时间长、使用不方便。

双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使用方便,电源的消耗大;优点:使用方便、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

缺点:发射机总是工作的,电源消耗大。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1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典型电波传播方式有哪些?答:典型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

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无障碍物时,电波直接到达接收天线;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遮挡向前传播形成绕射波;当电波在平坦地面上传播时,因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而使入射波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当电波入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形成散射波。

2 设工作频率分别为900MHz 和2200MHz ,移动台行驶速度分别为30m/s 和80m/s ,求最大多普勒频移各是多少?试比较这些结果。

解:当工作频率为900MHz ,行驶速度为30m/s 和80m/s 时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 61118309001090()310m f f Hz c ννλ⨯⨯====⨯ 622288090010240()310m f f Hz c ννλ⨯⨯====⨯ 当工作频率为2200MHz ,行驶速度为30m/s 和80m/s 时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6111830220010220()310m f f Hz c ννλ⨯⨯====⨯ 6222880220010586.7()310m f f Hz c ννλ⨯⨯====⨯ 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知道,最大多普勒频移与移动台的速度和工作频率有关,速度越大;最大多普勒频移越大,频率越大,最大多普勒频移。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课后_思考题答案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课后_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1.1 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 1-1 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1.2 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 1.抗干扰能力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5. 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6. 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 4KHZ 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 所示。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

第四章 思考题与习题1. 移动通信对调制技术的要求有哪些?在移动通信中,由于信号传播的条件恶劣和快衰落的影响,接收信号的幅度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因此,在移动通信中必须采用一些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的调制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频带内传输数据的比特速率以适用于移动通信的要求。

具体要求:①抗干扰性能要强,如采用恒包络角调制方式以抗严重的多径衰落影响;②要尽可能地提高频谱利用率;③占用频带要窄,带外辐射要小;④在占用频带宽的情况下,单位频谱所容纳的用户数要尽可能多;⑤同频复用的距离小;⑥具有良好的误码性能;⑦能提供较高的传输速率,使用方便,成本低。

2. 已调信号的带宽是如何定义的?信号带宽的定义通常都是基于信号功率谱密度(PSD)的某种度量,对于已调(带通)信号,它的功率谱密度与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有关。

假设一个基带信号:)}2ex p()(Re{)(t f j t g t s c π=其中的)(t g 是基带信号,设)(t g 的功率谱密度为)(f P g ,则带通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如下: [])()(41)(c g c g s f f P f f P f P --+-= 信号的绝对带宽定义为信号的非零值功率谱在频率上占据的范围;最为简单和广泛使用的带宽度量是零点-零点带宽;半功率带宽定义为功率谱密度下降到一半时或者比峰值低3dB 时的频率范围;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采纳的定义为占用频带内有信号功率的99%。

3. QPS K 、OQPSK 的星座图和相位转移图有何差异?如图所示IQ(+1, +1)(-1, +1) (-1, -1) (+1, -1)QPSK 相位星座图 OPSK 相位星座图QPSK 信号的相位有900突变和1800突变。

OQPSK 信号的相位只有900跳变,而没有1800的相位跳变。

4. QPSK 和OQPSK 的最大相位变化量分别为多少?各自有哪些优缺点?OPSK 的最大相位变化量为1800,OPSK 最大相位变化量为900。

移动通信(第三版)课后答案部分第五章习题

移动通信(第三版)课后答案部分第五章习题

计算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频谱利用率定义
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方法
频谱利用率是指单位频谱资源上所能 传输的信息量或者服务能力,是衡量 频谱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可以采用高效 调制技术、频谱复用技术、多天线技 术等,以充分利用频谱资源,提高通 信系统的容量和传输速率。
频谱利用率计算公式
频谱利用率(bit/s/Hz)=系统总信 息速率/频谱带宽。在实际应用中,还 需要考虑信号衰减、干扰等因素对频 谱利用率的影响。
Part
04
案例分析题
分析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总结词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步骤
详细描述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是确保网络覆盖、容量和质量的关键 过程。其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网络规模估算、网络布局 、频率规划、覆盖和容量规划等。需求分析涉及收集用 户需求、业务类型和流量数据;网络规模估算基于用户 数量和业务需求进行设备配置;网络布局涉及基站、中 继站和核心网等设施的选址和配置;频率规划通过合理 分配频谱资源来减少干扰和提高效率;覆盖和容量规划 则要确保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
时变性和随机性
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会随着时间 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时变 性和随机性。
干扰和噪声
移动通信信道中存在多种干扰和 噪声源,如其他用户的信号干扰、 背景噪声等。
Part
02
论述题
论述移动通信中多径传播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信号衰减
2
多径传播导致信号在传输
1
过程中发生反射、折射和动通信中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
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采用扩频技术,将信息扩展 到更宽的频带上,通过相关解扩实现 信号的解调与恢复。

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答案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答案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仅是一种通信方式,更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知识,我们需要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来加深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设备、基站和核心网组成。

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电波与基站进行通信,基站则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将信息传输到核心网进行处理和转发。

2. 什么是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是指网络信号可以覆盖的地理范围。

根据不同的网络技术和频段,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从几十米到几十公里不等。

一般来说,城市地区的网络覆盖范围较广,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范围较窄。

3. 什么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是指系统能够同时支持的用户数量。

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系统的带宽、频率资源和调制解调技术等因素。

提高容量的方法包括增加基站数量、优化频谱资源分配和改进信号处理算法等。

4. 什么是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移动通信中的信道是指无线电波用于传输信息的通道。

根据不同的通信需求和技术标准,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信道,如语音信道、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等。

不同类型的信道有不同的带宽和传输速率。

5.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有哪些?移动通信中常用的调制解调技术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不同用户的信号通过不同的调制方式进行编码和解码,从而实现多用户同时通信的目的。

6. 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速率有哪些?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速率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提高。

常用的技术包括调制解调技术的改进、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的优化以及多天线技术的应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 何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和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特点:(1)无线电波传播复杂(2)移动台受到的干扰严重(3)无线电频谱资源有限(4)对移动设备的要求高(5)系统复杂2. 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有何特点?各有何优缺点?答:单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轮流工作、设备简单、省电、只允许一方发送时另一方进行接收;优点:设备简单、省电。

缺点:通信的时间长、使用不方便。

双工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使用方便,电源的消耗大;优点:使用方便、收发信机可以同时工作。

缺点:发射机总是工作的,电源消耗大。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1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典型电波传播方式有哪些?答:典型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

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无障碍物时,电波直接到达接收天线;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遮挡向前传播形成绕射波;当电波在平坦地面上传播时,因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而使入射波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当电波入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形成散射波。

2 设工作频率分别为900MHz 和2200MHz ,移动台行驶速度分别为30m/s 和80m/s ,求最大多普勒频移各是多少?试比较这些结果。

解:当工作频率为900MHz ,行驶速度为30m/s 和80m/s 时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 61118309001090()310m f f Hz c ννλ⨯⨯====⨯ 622288090010240()310m f f Hz c ννλ⨯⨯====⨯当工作频率为2200MHz ,行驶速度为30m/s 和80m/s 时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6111830220010220()310m f f Hz c ννλ⨯⨯====⨯ 6222880220010586.7()310m f f Hz c ννλ⨯⨯====⨯ 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知道,最大多普勒频移与移动台的速度和工作频率有关,速度越大;最大多普勒频移越大,频率越大,最大多普勒频移。

3 如果某种特殊调制在/0.1s T ∆≤时能提供合适的误比特率(BER),试确定下图(图P14)所示的无均衡器的最小符号周期(由此可得最大符号率)。

0 dB-10 dB5075100(a )0 dB -10 dB 510(b )00图2-26 习题14的两个功率时延分布解:对于(a ),ns 725.27]01.01.011[)100)(01.0()75)(1.0()50)(1()0)(1(=++++++=τ 2222228.149801.01.011)100)(01.0()75)(1.0()50)(1()0)(1(ns =++++++=τ 所以rms 时延扩展为:ns 27)725.27(8.14982=-=τσ 由于1.0/≤s T δ,即ns T s 27010=≥τσ所以最小符号周期ns T s 270min = 对于(b ),(0.01)(0)1*(5)(0.1)(10) 5.41[10.10.01]s τμ++==++ 22222(0.01)(0)1*(5)(0.1)(10)31.530.0110.1s τμ++==++所以rms 时延扩展为: 1.50s τσμ== 由于1.0/≤s T δ,即1015s T s τσμ≥=所以最小符号周期min15s T s μ= 若同时满足(a )和(b )两个环境,则最小符号周期为15s μ。

4 信号通过移动信道时,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平坦衰落?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答:如果信道相关带宽远大于发送信号的带宽,则信号经历平坦衰落;如果信道的相关带宽小于发送信号带宽,则信号经历频率选择性衰落。

5 简述快衰落、慢衰落产生原因及条件。

答:快衰落产生原因:信道的相关(相干)时间比发送信号的周期短,且信号的带宽B s 小于多普勒扩展D B ,信道冲击响应在符号周期内变化很快,从而导致信号失真,产生衰落。

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是:s cs D T T B B ><慢衰落产生的原因:信道的相关(相干)时间远远大于发送信号的周期,且信号的带宽B s 远远大于多普勒扩展D B ,信道冲击响应变化比要传送的信号码元的周期低很多,可以认为该信道是慢衰落信道。

信号经历慢衰落的条件是:cs cs B B T T >< 6 某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率为1800 MHz ,基站天线高度为40 m ,天线增益为6dB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 m ,天线增益为1 dB ;在市区工作,传播路径为准平坦地形,通信距离为10 km 。

试求:(1)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2)若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信号功率为10W ,不考虑馈线损耗和共用器损耗,求移动台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功率。

解:(1)由传播路径的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公式()32.4420lg ()20lg ()fs L dB d km f MHz ⎡⎤=++⎣⎦可得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117.5455dB)1800lg(20)10lg(2044.32≈++=fs L由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图表可查的dB d h H b b 14),(-=由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图表可查得dB f h H m m 4),(-=由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地区的基本中值损耗图表可得dB d f A m 33),(=由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公式(,)(,)(,)M fs m b b m m L L A f d H h d H h f =+-- 可得dB L M 5455.168144335455.117=+++=(2)由(,)(,)(,)M fs m b b m m L L A f d H h d H h f =+--和d m b m b M T R L L L G G L P P ---++-=可得:dBW G G L P P m b M T R 5455.151165455.16810)lg(10-=++-=++-=7 设某系统工作在准平坦地区的大城市,工作频率为900MHz ,小区半径为10km ,基站天线高80m ,天线增益为6dB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5m ,天线增益为0 dB ,要使工作在小区边缘的手持移动台的接收电平达-102dBm ,基站发射机的功率至少应为多少? 解:(1)由传播路径的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公式()32.4420lg ()20lg ()fs L dB d km f MHz ⎡⎤=++⎣⎦可得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111.5249dB)900lg(20)10lg(2044.32≈++=fs L 由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图表可查的dB d h H b b 8),(-=由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图表可查得dB f h H m m 3),(-=由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地区的基本中值损耗图表可得dB d f A m 7.29),(=由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公式(,)(,)(,)M fs m b b m m L L A f d H h d H h f =+--可得dB L M 2249.152837.295249.111=+++= (2)由(,)(,)(,)M fs m b b m m L L A f d H h d H h f =+--和d m b m b M T R L L L G G L P P ---++-=可得:dBW P G G L P P T m b M T R 132062249.152)lg(10)lg(10-=++-=++-=W P T 4539.26=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1. 组网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问题?答:(1)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区域覆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支撑网络有序运行的要素;(4)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5)无线资源的有效共享。

2. 为何会存在同频干扰?同频干扰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答: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的干扰,这些无用信号和有用信号一样,在超外差接收机经放大、变频而落在中频通带内,接收系统无法滤出无用信号,从而产生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会带来的问题:影响链路性能、频率复用方案的选择和系统的容量限制等问题3. 设某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小区辐射半径为8km ,根据同频干扰抑制的要求,同频小区之间的距离应大于40 km 。

问该网的区群应如何组成?试画出区群的构成图、群内各小区的信道配置以及相邻同信道小区的分布图。

答:因为R N D 3=,km D km R 40,8>=,所以有403>R N 即335>N ,又因为ij j i N ++=22且N 应取最小的,所以有N=3。

该网的区群是由三个六边形的小区构成的,如右图采用顶点激励,每个基站配置三组信道,向三个方向辐射,则每个区群需要9个信道组,群内各小区的信道配置以及相邻同信道小区的分布图如下图:10. 移动通信网的某个小区共有100个用户,平均每用户C =5次/天,0t =180秒/次,K=15%。

问为保证呼损率小于5%,需共用的信道数是几个?若允许呼损率达20%,共用信道数可节省几个? 解: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375.0360015.018053600Erl CTK A =⨯⨯==α 这个小区的总的话务量为)(75.30375.0100Erl UA A =⨯==α查Erl 呼损表可得公用的信道数为8个,若允许的呼损率达%20,通过查表可得所需的信道数为5个,由此可以节省三个信道。

12. 通信网中交换的作用是什么?移动通信中的交换与有线通信网中的交换有何不同? 答:交换网络的作用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任一输入线与输出线接通。

移动通信中的交换具有有线通信网中的交换的三个阶段,即呼叫建立、消息传输和释放。

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交换机与有线网络中的交换机的主要不同是除了要完成常规交换机的所有功能外,它还负责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包括越区切换、漫游、用户位置登记管理等)。

13. 什么叫越区切换?越区切换包括哪些问题?软切换和硬切换的差别是什么?答:越区切换是指将当前正在进行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从当前基站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

该过程也称为自动链路转移。

越区切换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越区切换的准则,也就是何时需要进行越区切换;越区切换如何控制;越区切换时信道分配;硬切换是指在新的链路建立之前,先中断旧的链路。

而软切换是指既维持旧的链路,又同时建立新的链路,并利用新旧链路的分集合并来改善通信质量,并于新基站建立可靠连接之后再中断旧链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