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大气污染控制基础知识(2)
环境卫生学 第3章 大气卫生

(2)大气颗粒物 有固体和液体 两种形态。
常用空气动力学直径 表示颗粒物的大小: 在气流中,如果所研究的颗 粒物与一个有单位密度的球形颗 粒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相同,则 这个球形颗粒物的直径就定义为 所研究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颗粒物按粒径分为: 总悬浮颗粒物(TSP) φ ≤100μm 可吸入颗粒物(IP) φ ≤10 μm 细颗粒物(PM2.5) φ≤2.5μm 超细颗粒物(PM0.1) φ≤0.1μm
对健康的影响
(1)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2)其它作用 · 对大脑皮层机能的影响 · 致突变作用和促癌作用 · 影响新陈代谢 · 变态反应 (3)SO2和颗粒物的联合作用
(二)氮氧化物 (NOx nitrogen oxides)
来源 (1)自然源 (2)人为源
对健康的影响
(1)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2)对血液的影响 (3)促癌作用 (4)神经衰弱症候群 (5)形成光化学烟雾
酸雨腐蚀雕刻
(四)大气棕色云团
(五)其他
影响居民的生活人体 健康的影响
大气中的主 要污染物 SO2 NOx 颗粒物 CO
O3
多环芳烃
Pb
二 噁英
(一)颗粒物
来源 (1)自然源 (2)人为源
对健康的影响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进入肺部对局部组织具有堵塞作用 载体作用 (2)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颗粒物的致癌作用 (4)颗粒物对人群死亡率的影响
多诺拉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
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在日光紫外线照射 下经光化学反应形成
过氧酰基硝酸酯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全部答案

第一章 概论1.2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求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二级标准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表1—6查得三种污染物二级标准(日平均质量浓度)为: SO 2 NO 2 CO Cm(mg/m 3) 0.15 0.08 4.00 以SO 2为例计算体积分数 C v =3104.222-⨯⨯SO mM C 33104.22641015.0--⨯⨯⨯==0.053×10-6=0.053×10-4%同理得:SO 2 NO 2 CO 体积百分数(%) 0.053×10-4% 0.039×10-4% 3.20×10-4% 1.3 CCl 4气体和空气混合成体积百分数为1.5×10-2%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量为10m 3/s ,试确定。
(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C m (单位g/m 3)和浓度C m ′(单位mg/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kg 解:已知 1544=CCl M 1.5×10-2%=1.5×10-4(1)C m ′=334/03.1154104.22105.1m g =⨯⨯⨯--C m=1.5×10-4×154×10-3=2.31×10-5kg/mol(2)已知:1d=86400s每天流经管道的CCl4质量:1.03×10×10-3×86400=889.92kg/d1.4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3,假如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为200μg/m3。
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上的颗粒物质量。
已知颗粒物在肺泡上的沉积系数为0.12。
解:成人每次吸入空气量:500cm3=5.0×10-4m3每小时吸入空气量:5.0×10-4m3×15×60=0.45m3/h每小时吸入颗粒物量:0.45×200=90μg/h沉积在肺泡上颗粒物量:90×0.12=10.8μg/h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2.1 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为:C:85.5% H:11.3% O:2.0% N:0.2% S:1.0% 试计算:⑴燃烧1kg重油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⑵干烟气中SO2的质量浓度和CO2的最大质量浓度;⑶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 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 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 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 环境。
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过程
大气扩散
人、动植物
接受者
1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依用途分为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大气污染警报标准 国家标准 依适用范围分为 地方标准 行业标准
y w y w C x H y S z Ow x z O2 3.78 x z N 2 4 2 4 2 y y w xCO2 H 2O zSO2 3.78 x z N 2 Q 2 2 2
15
2烟流型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晴朗的夏天午后
波浪型(不稳) 锥型(中性or弱稳) 扇型(逆温)
阴天﹑风速较大﹑中性
晴朗夜间或早晨
出现在傍晚
爬升型(下稳,上不稳)
漫烟型(上逆、下不稳)
日出后辐射逆温被破坏时
16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一、大气湍流 1、大气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大气湍流。 2、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 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二、高斯扩散模式
9
元素 C H
质量/g 855 113
摩尔数/mol 71.25 113
需O2量/mol 71.25 28.25
产生的烟气量/mol 71.25 (CO2) 56.5 (H2O)
O N
S
20 2
10
1.25 0.143
0.3125
-0.625 0
工程考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各章考试重点 精品

第1章概论1、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的概念分别是什么?答: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2、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有哪些?答: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3、大气污染物如何分类?答: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在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还可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气体状态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包括:含硫化合物(SO2)、含氮化合物(NO和NO2)、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
4、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以哪种类型为主?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什么?答:以煤烟型为主,主要大气污染物是SO2和烟尘。
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如何分类?答: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以上三类区分别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第2章燃烧与大气污染1、煤中硫的存在形态有哪些?哪些形态的硫最终以SOX的形式排放?答: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和元素硫。
2、煤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的概念?答:收到基(ar),以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亦即锅炉燃料的实际成分,(ar)C+H+O+N+S+A+W=100%;空气干燥基(ad),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为100%成分,(ad)C+H+O+N+S+A+W=100%;干燥基(d),以去掉全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d)C+H+O+N+S+A=100%;干燥无灰基(daf),以去掉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daf)C+H+O+N+S=100% 。
《空气污染与保护》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A .发展燃煤发电 B . 研发新能源汽车
C . 禁止焚烧秸秆 D .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三、随堂练习
3.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
确的是( A )
A. 焚烧落叶,减少垃圾
B.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C. 采用集中供热代替小煤炉 D. 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4.为防止污染空气和温室效应,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B ) A .煤 B .太阳能 C .石油 D .酒精
四、课堂小结
二、新课讲解
二、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2)合理规划工业区与非工业区; (3)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保护空气的直接、有效的 方法是植树造林。
森林的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净化大气。
二、新课讲解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环保的?你可以做到哪几件事儿? 1.尽力乘坐公共汽车; 2.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3.尽量利用太阳能。 4.不燃放烟花爆竹; 5.不焚烧秸秆; 6.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7.在房前屋后种树等; 8.自己不吸烟,也劝别人不吸烟。
二、新课讲解
火山爆发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
随意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 有害气体
二、新课讲解
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 大气污染物已知的约有100多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
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
污染物的来源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 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并且以后 者为主要因素。
二、新课讲解
污染物的来源 (SO2)
含硫燃料的燃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要点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蒸气和各种杂质。
2、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P3(名词解释/选择)3、按照大气污染范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4、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P3(填空)5、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P3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P42、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3、对于气体污染物,有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P54、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类。
P75、人为污染源有各种分类方法。
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线源。
P76、人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7、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氮氧化物。
8、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SO2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的主要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2、大气污染物的影响: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②对植物的伤害③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④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P192、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为了控制城市和工业区的大气污染,必须在进行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做好全面环境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及汽车排放控制 第3章 汽车发动机的排放特性

第3章汽车发动机的排放特性3.1 发动机的稳态排放特性¾一、汽油机的稳态排放特性¾二、柴油机的稳态排放特性3.2 发动机的瞬态排放特性¾一、汽油机的瞬态排放特性¾二、柴油机的瞬态排放特性教学要求:¾掌握汽油机和柴油机稳态条件下转速和负荷对各排放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起动、加减速等瞬态工况下的各排放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内燃机的排放特性定义:内燃机各种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随运转工况参数(如转速n、平均有效压力p m等)的变化规律,称为内燃机的排放特性,包括稳态排放特性和瞬态排放特性,以及耐久性等。
作用:根据排放特性,可以找出排放最严重区域,从而为低排放改造指明方向.排放指标:¾排放物的浓度¾质量排放量¾比排放量¾排放率定义:排放物在总排气量中所占的比例气态排放物,如CO ,HC 和NO x 来说,常用体积分数来表示。
内燃机的气态排放物都作为理想气体处理.为了数据的普遍性,气体的体积要换算到标准大气状态(标准的大气状态为总压力101.3kPa,水蒸气分压为1kPa,温度273k). 用百分数%或百万分比(10-6)或十亿分比(10-9)¾CO 、CO 2用%¾HC 排放10-6 固体排放物,如柴油机的微粒等用质量浓度表示,常用单位为,对于排放物中的特殊微量物质,单位为.3/mg m ϕ3/g m μ排放指标——排放物的浓度排放指标——质量排放量质量排放量:单位时间或按某排放标准规定,进行一次测试,在实验期内测出的污染物质量。
通常以g/h,g/测试(g/test)表示。
(单位)里程质量排放量:安装内燃机的车辆按规定的工况组合(称为测试循环)行驶后折算到单位里程的排放量。
常用单位为g/km.——也称为排放因子环保实践中用于对污染源的环境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排放指标——比排放量定义:内燃机针对单机进行排放测量时,每单位功排出的污染物质量,常用g/(kW·h)表示用以评价不同种类,排量的内燃机的排放性能.比排放量与内燃机的燃料消耗率类似,也称为污染排放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点

第一早:①TSP当量直径w 100卩m②PM10当量直径w 10卩m酸雨:pH小于5.62. 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什么?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现状有什么规律性?答: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和SO2规律:①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②城市的大气污染比乡村严重;③南方的大气污染比北方严重;④冬季的大气污染比夏季严重;⑤酸雨现象集中在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出现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PM10 SO2 NO2 CO 034. 大气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答:⑴干燥清洁的空气,如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⑵水蒸气⑶各种杂质,如细菌,病菌等第二章:①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空气。
5. 燃烧过程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金属盐类、醛、碳氧化合物等。
6. 什么叫理论烟气量?它包括哪几部分?答:指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
包括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
10. 论过剩空气系数(思考题)答:供入锅炉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锅炉空气系数。
为使煤完全燃烧需要供入大于理论空气量的空气,是空气过剩系数大于 1.当空气过剩系数不够大时,燃料燃烧不完全,造成热损失;当空气过剩系数过大时,排放的烟气量增大,带走的热量增大,同样造成热损失,所以对空气过剩系数存在一最佳值,以使热损失最小。
第三章(选择、判断题居多)3. 大气压力的垂直分布有什么规律性?答:大气压力的垂直分布总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4. 大气中的温度层结有哪些类型?如何判断大气的静力稳定度?答:大气中的温度层有四种类型:①正常分布层结或递减层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中性层结:气温直减率接近等于1K/100m③等温层结:气温不随高度变化④逆温层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判断大气是否稳定,可用气块法来说明:当厶Z>0时,有以下判据:r-rd>0,a>0不稳定r-rd<0,a<0稳定r-rd=0,a=0中性r< 0,a<0逆温,非常稳定5 •烟流在大气中扩散的形状有哪些类型?它们与大气稳定度有什么关系?答:以下5中类型:气温垂直递减率r ,干绝热直减率r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 2.23ReD1/ 8 Pe −5 / 8 Pe
η 1 从理论上讲, BD > 是可能的
扩散沉降效率
惯性碰撞、直接拦截和布朗扩散的比较
静电沉降
力平衡关系
FD = FE = qE
静电沉降的末端速度习惯上称为驱进速度, 用 ω 表示,对于Stokes粒子:
qE ω= C 3πµ d p
惯性沉降
颗粒接近靶时的运动情况
惯性碰撞
惯性碰撞的捕集效率取决于三个因素
气流速度在靶周围的分布,用ReD衡量
ReD = u0 ρ Dc
µ
颗粒运动轨迹,用Stokes数描述
2 xsC u0τ C d p ρ pu0C = = St = Dc Dc 18µ Dc
颗粒对捕集体的附着,通常假定为100%
惯性碰撞
惯性碰撞分 级效率与 St 的关系
拦截
直接拦截发生在颗粒距捕集体dp/2的 d 距离内 R= D 拦截效率用直接拦截比R表示 圆柱形捕集体 对于惯性大的颗粒 η = R 球形捕集体 η =R 对于惯性小的颗粒
2
若仅考虑Stokes区域
u = u0e − t / τ (m/s) 积分得
du 18µ u =− 2 u=− dt d P ρp τ 其中 τ=
2 d P ρp
18µ
-驰豫时间或松弛时间
x = τ (u0 − u ) = τ u0 (1 − e − t / τ )
速度由u0减速到u所迁移的距离 若引入坎宁汉修正系数C x = τ u0C (1 − e − t /τ C ) 停止距离 xs = τ u0C
CD =
18.5 Rep 0.6
Rep > 500 湍流区(牛顿区) FD = 0.055πρ d p 2u 2
CD = 0.44
流体阻力
流体阻力与雷诺数的函数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πd p ρ u 2 du ρp = − FD = −CD ⋅ 6 dt 4 2 ρ u2 du 3 即 = − CD ⋅ ⋅ dt 4 ρp d p πd p 3
扩散沉降
标准状态下布朗扩散平均位移与重力沉降的 比较
扩散沉降效率
扩散沉降效率取决于皮克莱数Pe和雷诺数ReD 粘性流单个圆柱体的效率 势流单个圆柱体效率 孤立球形捕集体 ηBD =
ηBD
1.71Pe −2 / 3 = (2 − ln ReD )1/ 3
Pe =
u0 Dc D
ηBD =
3.19 Pe1/ 2
第三章 大气污染控制基 础知识( ) 础知识(2)
2010年03月15日
对颗粒施加外力使颗粒相对气流产生一定位 移并从气流中分离 颗粒捕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作用力:外力、 流体阻力、颗粒间相互作用力
外力:重力、离心力、惯性力、静电力、磁力、 热力、泳力等 颗粒间相互作用力:颗粒浓度不高时可以忽略
流体阻力
ηDI = 1 + R −
(R<0.07,ReD <0.5) 圆柱体粘性流
3(1 + R) 1 3R 2 ηDI = (1 + R) − + ≈ 2 2(1 + R) 2
2
(R<0.1) 球体粘性流
扩散沉降
扩散系数和均方根位移 布朗扩散作用对于小粒子的捕集影响较大 颗粒的扩散类似于气体分子的扩散 ∂n ∂ 2n
p c
DI DI
2
1 ≈ 2 R (R<0.1) 圆柱体势流 1+ R 1 ηDI = (1 + R)2 − ≈ 3R (R<0.1) 球体势流 1+ R 1 R(2 + R ) R2 ηDI = ≈ [(1 + R )ln(1 + R ) − 2.002 − ln ReD 2(1 + R) 2.002 − ln ReD
us = 1.74[d p ( ρ p − ρ ) g / ρ ]1/ 2
ds =
18µ us 1000 gCa
湍流过渡区
18µ us ρ p gC
牛顿区
da =
离心沉降
力平衡关系
π 3 ut 2 FD = FC = d p ρ p 6 R
Stokes颗粒的末端沉降速度
d p 2 ρ p ut 2 uc = ⋅ ⋅ C = τ acC 18µ R 其中 ut 2 ac= R
流体阻力=形状阻力+摩擦阻力 阻力的方向和速度向量方向相反
1 FD = CD Ap ρ u 2 2 CD = f ( Rep ) (N) Rep = dp ρu
Rep ≤ 1 (层流)时
24 CD = Rep (N)
µ
得到
Stokes公式:FD 500 湍流过渡区
重力沉降
力平衡关系 F = F − F = 6 ( ρ − ρ ) g Stokes颗粒的重力沉降末端速度(忽略浮 力影响) u = d ρ gC = τ gC
D G B p
πd p 2
2
p
p
s
18µ
us =
0.153d p1.14 ( ρ p − ρ )0.714 g 0.714
µ 0.428 ρ 0.286
∂ 2n ∂ 2n = D( 2 + 2 + 2 ) ∂t ∂x ∂y ∂z
对于粒径约等于或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的颗粒
D=
4kT 8RT 3πd p 2 P πM
对于粒径大于分子但小于气体平均自由程的颗粒
D= (m 2 /s)
CkT (m 2 /s) 3πµ d p
颗粒的均方根位移(时间t秒钟)
x = 2 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