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J__《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一章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定律。
3. 学会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1.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1.2 功率、能量的概念及计算2. 电路的基本组成2.1 电路的定义及组成要素2.2 电路的基本元件2.3 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3. 电路定律3.1 欧姆定律3.2 基尔霍夫定律3.3 电路功率计算4. 电路分析方法4.1 串并联电路分析方法4.2 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4.3 频率响应分析方法教学资源:1.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2. 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3. 实验设备及器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工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演示:2.1 利用课件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动画演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2 利用电路仿真软件演示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定律。
2.3 利用实验设备进行电路实验,验证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
3. 课堂互动:3.1 提问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3.2 让学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二章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半导体器件的分类、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 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是安培(A)。
电压: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单位是欧姆(Ω)。
1.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公式:U = 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应用示例:给定电压和电阻,计算电流;给定电流和电阻,计算电压等。
1.3 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在各个元件中相同,电压分配。
并联电路:电压在各个元件中相同,电流分配。
第二章:电子元件2.1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如硅(Si)、锗(Ge)。
PN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接触形成的结构,具有单向导电性。
2.2 二极管结构、符号和性质。
应用:整流、滤波、稳压等。
2.3 晶体管结构、符号和类型(NPN、PNP)。
放大作用和应用。
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3.1 交流电路交流电: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
交流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3.2 频率和相位频率:单位是赫兹(Hz),表示单位时间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相位:表示电压或电流波形的时间关系。
3.3 谐振电路谐振条件:L和C的组合使电路的阻抗最小,电流最大。
应用:滤波、选频等。
第四章:电子测量技术4.1 测量仪器和工具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毫安表等。
4.2 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电压、电流等。
注意事项:正确选择测量范围、避免测量误差等。
4.3 故障诊断与维修常用诊断方法:观察、测量、替换元件等。
维修技巧:查找故障原因、排除故障、修复电路等。
第五章:电力电子技术5.1 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GTO、IGBT等。
5.2 电力电子电路应用交流调速、变频调速、电力控制等。
5.3 节能技术和环保电力电子技术在节能和环保领域的应用。
第六章:电机原理与应用6.1 直流电机构造、原理和分类(永磁直流电机、励磁直流电机)。
特性:转速、扭矩与电流的关系。
6.2 交流电机构造、原理和分类(异步电机、同步电机)。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一、电工技术基础1. 电路基础- 电路定义:电流的路径,由电源、导线、负载和开关组成。
- 欧姆定律:电压(V)、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V = I * R。
- 基本电路类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
2. 电源- 直流电源(DC):电压和电流方向恒定的电源。
- 交流电源(AC):电压和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源。
- 电池、发电机、变压器等都是常见的电源设备。
3. 导线与连接- 导线材料:铜、铝等,具有低电阻率。
- 导线规格:根据负载电流选择合适截面积的导线。
- 连接方式:焊接、压接、螺栓连接等。
4. 负载- 电阻性负载:如电热器、电阻器。
- 电容性负载:如电容器。
- 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
5. 开关与控制- 开关类型:单刀单掷、单刀双掷、三刀双掷等。
- 控制元件:继电器、接触器、定时器等。
二、电子技术基础1. 电子元件- 被动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
- 主动元件: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 半导体材料:硅、锗等。
2. 数字电子基础- 数字信号:二进制信号,0和1表示低电平和高电平。
- 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 触发器: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
3. 模拟电子基础- 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 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
- 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
4. 电子测量与测试- 测量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 测试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
5. 电子电路设计- 电路原理图设计:使用绘图软件绘制电路图。
- PCB布局:电路板设计,包括元件布局和走线。
- 电路仿真:使用软件模拟电路工作情况。
三、安全与维护1. 电工安全- 遵守电气安全规范。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
2. 电子设备维护- 清洁电路板和元件。
- 定期更换老化元件。
- 存储环境要求:防潮、防尘、防静电。
电工电子技术完整课件全套课件

0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概述
1 2
数字信号的特点与分类 介绍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常见的数 字信号分类,如二进制、多进制等。
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阐述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包括逻辑门、触 发器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3
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介绍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步骤,包括逻辑 代数、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等。
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和积分运算等。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03
阐述集成运算放大器在非线性电路中的应用,如电压比
较器、方波发生器等。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整流电路
介绍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 类型,包括半波整流、全波整流
和桥式整流等。
滤波电路
详细讲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和主要 类型,包括电容滤波、电感滤波
包括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根轨迹法等。
经典控制理论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包括PID控制器设计、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等。
经典控制理论的局限性 对于复杂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难以实现最优控制等。
现代控制理论在复杂系统建模和仿真中的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鲁棒控制等。
现代控制理论在复杂系统建模和仿真中的应用
包括系统辨识、状态估计、最优控制设计等。
现代控制理论的优点
能够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能够实现最优控制和鲁棒控制等。
智能控制方法简介
01
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等。
02
智能控制方法的应用
包括机器人控制、智能家居控制、智能交通控制等。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第一章:电工电子技术基础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1.2 欧姆定律的应用1.3 电路的基本元件1.4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1.5 电路的基本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第二章:直流电路分析2.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2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2.3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2.4 电路的简化方法2.5 电路的故障检测与排除第三章:交流电路分析3.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的相位和频率3.3 交流电路的电阻、电抗和容抗3.4 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3.5 交流电路的谐振现象第四章:电子元器件4.1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作用及应用4.2 半导体器件的二极管和三极管4.3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4.4 场效应晶体管和功率晶体管4.5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应用第五章:基本放大电路5.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5.2 放大电路的分类及特点5.3 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5.4 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5.5 放大电路的故障检测与排除第六章:电源和稳压电路6.1 电源的分类及工作原理6.2 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应用6.3 电源滤波电路的作用与设计6.4 电源保护电路的设计与实现6.5 电源电路的故障检测与排除第七章:电动机及其控制7.1 电动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7.2 电动机的启动和制动方法7.3 电动机的保护与维修7.4 常用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7.5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与排除第八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8.1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原理与结构8.2 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3 常用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应用实例8.4 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与排除8.5 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系统的优化与改进第九章:数字电路基础9.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9.2 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9.3 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9.4 数字电路的仿真与实验9.5 数字电路在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第十章:数字电路应用实例10.1 数字电路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10.2 数字电路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10.3 数字电路在测量技术中的应用10.4 数字电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0.5 数字电路应用实例的故障检测与排除第十一章:传感器与信号处理11.1 传感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11.2 传感器的选用与安装11.3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11.4 信号调理电路的应用实例11.5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的故障检测与排除第十二章:电气控制与PLC编程12.1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原理12.2 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2.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基本原理与应用12.4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与编程实践12.5 电气控制与PLC编程的故障检测与排除第十三章:变频器与调速控制13.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与选用13.2 变频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13.3 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技术13.4 变频器在工业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3.5 变频器与调速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与排除第十四章:电力电子技术14.1 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与应用14.2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14.3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4.4 电力电子设备的故障与保护14.5 电力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五章:电工电子项目的实践与创新15.1 电工电子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流程15.2 项目实践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5.3 创新性项目的选题与设计思路15.5 项目实践与创新的经验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重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基本元件和基本连接方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
2.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常见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4.能够使用电工电子技术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实验和测量。
二、教学内容:1.电工电子技术概述-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
2.电路基础知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基本电路元件:电源、开关、电线、电阻、电容和电感。
-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电源与稳压电路-常见的电源类型和基本原理。
-稳压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测试和调试稳压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4.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两级放大器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放大器的参数和性能指标。
5.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常见的滤波器类型和性能指标。
-根据要求设计和调试滤波器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6.信号发生与调制电路-信号发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调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应用常见调制电路进行实验和测量。
7.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
-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数字逻辑门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实验和实例讲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2.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电工电子技术仿真软件辅助教学。
4.开展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考核:-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实验或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2.期末考核:-笔试:主要测试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五、教学资源:1.主要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2.辅助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3.数字电路仿真软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完整ppt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直流电流、电阻的测量
4. 直流电流的测量 (1)测量时,万用表必须串入被测电路,不能并联。 (2)必须注意表笔的正、负极性。测量时,红表笔接电路断口高电 位端,黑表笔接低电位端。 (3)在不清楚被测电流大小情况下,量程宜大不宜小。严禁在测量 中拨动转换开关选择量பைடு நூலகம்。 5. 电阻的测量 (1)正确选择电阻倍率档,使指针尽可能接近标度尺的几何中心, 可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严禁在被测电路带电的情况下测量电阻。 (3)测量时,直接将表笔跨接在被测电阻或电路的两端,注意不能 用手同时触及电阻两端,以避免人体电阻对读数的影响。 (4)测量热敏电阻时,应注意电流热效应会改变热敏电阻的阻值。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1单元 电路基础
1.
直流电路
2
电容与电感
3
磁场及电磁感应
4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5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1.1 实训室认识及安全电压
1.2
电路
1.3
电路常用物理量
1.4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1.15.5
电电阻阻的的连连接接
1.6
基尔霍夫定律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实训室认识及安全用电
图3.16 ZC-8型接地电阻测定仪外形及附件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使用方法
ZC-8型接地电阻测定仪测量连接如图3.18所示。
图3.5 直流电流的测量
图3.6 用分流器扩大量程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电压的测量
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并联。 1.交流电压的测量 测量交流电压通常采用电磁式电压表。 在测量量程范围内将电压表直接并入被测电路即可,如图3.8所示。 用电压互感器来扩大交流电压表的量程,如图3.9所示。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1.1 电路的基本元素电源开关电阻电容电感1.2 电路的基本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1.3 欧姆定律电流(I)电压(V)电阻(R)1.4 功率与能量功率(P)能量(E)第二章:简单电路分析2.1 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KCL)电压定律(KVL)2.2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欧姆表的使用2.3 电路的简化串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的计算2.4 电路的功率分析电功率的计算电能的计算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定义交流电的表示方法3.2 交流电路的电阻分析电阻对交流电的影响电阻的阻抗计算3.3 交流电路的电容分析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电容的阻抗计算3.4 交流电路的电感分析电感对交流电的影响电感的阻抗计算第四章:磁路与变压器4.1 磁路的基本概念磁通量磁感应强度4.2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构造4.3 变压器的特性变压器的变压比变压器的效率4.4 变压器的应用电压变换电流变换第五章:半导体基础5.1 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半导体的定义半导体的分类5.2 PN结的形成与特性PN结的形成过程PN结的特性5.3 半导体器件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5.4 半导体电路的基本分析直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第六章:数字电路基础6.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数字电路的组成6.2 逻辑门电路与门(AND Gate)或门(OR Gate)非门(NOT Gate)与非门(NAND Gate)或非门(NOR Gate)6.3 逻辑函数与逻辑表达式逻辑函数的定义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逻辑函数的简化6.4 逻辑电路的设计半加器全加器译码器编码器第七章:触发器与计数器7.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触发器的定义触发器的作用7.2 常见的触发器SR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D触发器7.3 计数器的基本概念计数器的定义计数器的作用7.4 常见的计数器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双向计数器第八章:模拟电子技术8.1 放大器的基本概念放大器的定义放大器的作用8.2 放大器的类型静态放大器动态放大器功率放大器8.3 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8.4 反馈在放大器中的应用反馈的定义反馈的类型反馈的作用第九章:电力电子技术9.1 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整流器逆变器9.2 电力电子电路的应用电力控制电力调节电力转换9.3 电力电子技术的优势与挑战优势挑战9.4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调试10.1 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与分析10.2 电工实验电阻测量电压与电流测量功率测量10.3 电子技术实验逻辑门电路测试触发器与计数器测试放大器测试10.4 综合实验与调试电路设计与搭建故障诊断与排除性能测试与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的电路简化与功率分析:理解和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简化方法,以及电功率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ΔP=ΔPCu+ΔPFe=ΔPCu+ΔPh+ΔPe
跳转到第一页
6.3 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传输电能或信号的器 件,具有变压、变流、变阻抗和隔离的作用。它的种 类很多,应用十分广泛,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 相同的。
i1 u1 Ф N2 N1 u2
(a) 示意图
(b) 符号
跳转到第一页
i1 0
i2 0
u1
e1
N1
N2
e2
u2 0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
跳转到第一页
由于副边开路, 这时变压器的原边电路 相当于一个交流铁心线圈电路。其磁动势i10N1 在铁心中产生主磁通Φ, 主磁通Φ通过闭合铁 心, 在原、 副绕组中分别感应出电动势e1、 e2。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得
d e1 N1 dt d e2 N 2 dt
跳转到第一页
[例6-1] 已知某变压器铁心截面积S=150 cm2, 铁 心中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不能超过1.2T,或要用它把 6000V的工频交流电变换为230V的同频交流电,则变 压器一、二次绕组的匝数N1、 N2应各为多少?
[解] 铁心中磁通的最大值
m Bm S 1.2 150 10 Wb=0.018Wb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宫迎新 制作 高英霞
2006年7月
跳转到第一页
第6章 磁路与变压器 学习要点
磁路的概念和主要物理量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的电磁关系 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跳转到第一页
第6章 磁路与变压器
6.1 磁路的基本知识
6.2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6.3 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4 变压器的额定值和运行特性
跳转到第一页
6.1 磁路的基本知识
实际电路中有大量电感元件的线圈中有铁心。 线圈通电后铁心就构成磁路,磁路又影响电 路。因此电工技术不仅有电路问题,同时也 有磁路问题。
+ -
(a) 电磁铁的磁路
(b) 变压器的磁路
(c) 直流电机的磁路
跳转到第一页
6.1.1 磁路的概念
1.磁路
当线圈中通过电流时,铁心即被磁化, 使得其中的磁场大为增强,故通电线圈 产生的磁通主要集中在由铁心构成的闭 合路径内,这种磁通集中的路径便称为 磁路。
d e N N m cos t Em sin(t 90) dt
跳转到第一页
式中 Em 2 fN m 是主磁通电动势的最大 值,而有效值则为: E 2 fN m
E 2 2 4.44 fN m
故 u e Em sin(t 90 )
(a)整块铁心
(b)硅钢片叠成的铁心
跳转到第一页
为了减小涡流,可采用硅钢片叠成铁心,它不仅 有较高的磁导率,还有较大的电阻率,可使铁心 的电阻增大,涡流减小,同时硅钢片的两面涂有 绝缘漆,使各片之间互相绝缘,可把涡流限制在 一些狭长的截面内流动,从而减小了涡流损失, 如上图(b)所示。所以各种交流电机、电器和变压 器的铁心普遍用硅钢片叠成。 综上所述,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的功率损耗为:
0 a B μ c b μ =f(H) H
跳转到第一页
B=f(H)
3.磁滞性:铁心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H的大 小和方向都会改变,铁心在交变磁场中反复磁 化,在反复磁化的过程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 总是落后于磁场强度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磁 滞现象,下图所示的封闭曲线称为磁滞回线。
B Bm
图中的Br称为剩磁;
一次绕组的匝数应为
N1 U1 6000 1502 4.44 f m 4.44 50 0.018
4
二次绕组的匝数应为 N 2
U2 58 4.44 f m
跳转到第一页
2.负载运行
变压器的原绕组接交流电压u1,副绕组接负载 ,变压器向负载供电, 这种运行状态称为负载运行, 如下图所示。 负载运行后一次侧电流由i10增大到i1, 二次侧的电流为 i2。二次侧的电流越大,一次侧的 电流也越大。
2.涡流损耗
铁磁材料不仅有导磁能力,同时也有导电能力, 因而在交变磁通的作用下铁心内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和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在垂直于磁通的铁心平面 内围绕磁力线呈旋涡状,如下图(a)所示,故称为 涡流。
跳转到第一页
涡流使铁心发热, 其功率损耗称为涡流损耗, 用ΔPe表示。
Ф i i Ф
(a)
(b)
跳转到第一页
不同类型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
B B B
0
H
0
H 0
H
(a)软磁材料
(b)硬磁材料
(c)矩磁材料
跳转到第一页
6.1.4 磁场的欧姆定律
右下图为绕有线圈的铁心,当线圈通入电 流,在铁心中就会有磁通通过。理论分析和实 验都表明:铁心中的磁通与通过线圈的电流、 线圈匝数以及磁路的截面积成正比,与磁路的 长度成反比,还与组成磁路的材料磁导率成正 比。即 I
高压绕组 铁心
(a) 心式
低压绕组
(b)壳式
跳转到第一页
图6-12 变压器的结构
6.3.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变压器空载运行
变压器的原绕组接交流电压u1, 二次侧开 路,这种运行状态称为空载运行。 这时二次绕组中的电流为零,电压为开路 电压u20, 原绕组通过的电流为空载电流i10, 该电流就是励磁电流, 如下图所示。 各量的方 向按习惯参考方向选取, e1、 e2与Φ符合右手 螺旋法则。
非铁磁材料没有磁畴结构,所以不具有磁化特性。
由铁磁材料组成的磁路磁阻很小,在线圈中通入较 小的电流即可获得较大的磁通。
跳转到第一页
2. 磁饱和性: 在铁磁材料的磁化过程中,随着励
磁电流的增大,外磁场和附加磁场都将增大,但当 励磁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几乎所有的磁畴都与外 磁场的方向一致,附加磁场就不再随励磁电流的增 大而继续增强,这种现象称为磁饱和现象。 材料的磁化特性可用磁化曲线 B f ( H ) 表示。 工程上称a点为附点, 称b点为膝点, 称c点为饱和点。
根据6.2节中对交流铁心线圈的分析可知: U1 ≈E1=4.44fN1Φm U20≈E2=4.44fN2Φm
跳转到第一页
上式表明,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原、副绕 组上电压的比值等于两者的匝数比,这个比值 K称为变压器的变压比或变比。当原 副绕组匝 数不同时,变压器就可以把某一数值的交流电 压变换为同频率的另一数值的电压,这就是变 压器的电压变换作用。 当K>1时,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 当K<1时,变压器为升压变压器; 当K=1时, 变压器为隔离变压器。
跳转到第一页
6.2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6.2.1 电磁关系
右图是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线 圈的匝数为N,当在线圈两端加上正 弦交流电压时,就有交变励磁电流 流过,在交变磁通势的作用下产生 交变的磁通,其绝大部分通过铁心, 称为主磁通,但还有很小部分从附 近空气中通过,称为漏磁通。这两 种交变的磁通都将在线圈中产生感 应电动势。
跳转到第一页
4.磁场强度H
H B
或 B H
磁场强度只与产生磁场的电流以及 这些电流分布有关,而与磁介质的磁导 率无关,单位是安/米(A/m)。是 为了简化计算而引入的辅助物理量。
跳转到第一页
6.1.3 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根据导磁性能的好坏,自然界的物质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铁磁材料,如铁 、钢、镍、钴等,这类材料的导磁性能好 ,磁导率 值大;另一类为非铁磁材料, 如铜、铝、纸、空气等,此类材料的导磁 性能差, 值小(接近真空磁导率)。 铁磁材料的磁性能主要表现为高导 磁性、磁饱和性和磁滞性。
Br H H
c
Hc称为矫顽磁力它表示
铁磁材料反抗退磁的能力
-Hc
0 -Br -Bm
跳转到第一页
铁磁材料的类型:
软磁材料:磁导率高,磁滞特性不明显,矫顽 力和剩磁都小,磁滞回线较窄,磁滞损耗小。 硬磁材料:剩磁和矫顽力均较大,磁滞性明显, 磁滞回线较宽。 矩磁材料:只要受较小的外磁场作用就能磁化 到饱和,当外磁场去掉,磁性仍保持,磁滞回 线几乎成矩形。
跳转到第一页
6.3.1 变压器的结构
变压器由铁心和绕组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图6-10 是它的示意图和符号。这是一个简单的双绕组变压器 ,在一个闭合的铁心上套有两个绕组,绕组与绕组之 间以及绕组与铁心之间都是绝缘的。绕组通常用绝缘 的铜线或铝线绕成,一个绕组与电源相连,称为一次 绕组;另一个绕组与负载相连,称为二次绕组。为了 减少铁心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变压器的铁心大 多用厚的硅钢片叠成,为了降低磁路的磁阻,一般采 用交错叠装方式,即将每层硅钢片的拉缝错开。如图 6-11所示为几种常见的铁心形状。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中, 除了在线圈电 阻上有功率损耗外,铁心中也会有功率损 耗。线圈上损耗的功率I2R称为铜损,用 ΔPCu表示;铁心中损耗的功率称为铁损, 用ΔPFe表示。铁损又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 损耗两部分。
跳转到第一页
1.磁滞损耗
铁磁材料交变磁化, 由磁滞现象所产生的铁损 称为磁滞损耗, 用ΔPh表示。 它是由铁磁材料内 部磁畴反复转向, 磁畴间相互摩擦引起铁心发热 而造成的损耗。 为了减小磁滞损耗, 应采用磁滞 回线窄小的软磁材料。 例如变压器和交流电机中 的硅钢片, 其磁滞损耗就很小。
+ u e - i e
Φ Φσ
跳转到第一页
设线圈的电阻为R,主磁通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漏通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σ,由KVL,有:
u e e iR
由于线圈电阻上的电压降和漏磁通电动势都很小, 与主磁通电动势比较,均可忽略不计,故上式可写 成 u e
设主磁通按正弦规律变化: m sint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