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一、电工技术基础1. 电路基础- 电路定义:电流的路径,由电源、导线、负载和开关组成。
- 欧姆定律:电压(V)、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V = I * R。
- 基本电路类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
2. 电源- 直流电源(DC):电压和电流方向恒定的电源。
- 交流电源(AC):电压和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源。
- 电池、发电机、变压器等都是常见的电源设备。
3. 导线与连接- 导线材料:铜、铝等,具有低电阻率。
- 导线规格:根据负载电流选择合适截面积的导线。
- 连接方式:焊接、压接、螺栓连接等。
4. 负载- 电阻性负载:如电热器、电阻器。
- 电容性负载:如电容器。
- 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
5. 开关与控制- 开关类型:单刀单掷、单刀双掷、三刀双掷等。
- 控制元件:继电器、接触器、定时器等。
二、电子技术基础1. 电子元件- 被动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
- 主动元件: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 半导体材料:硅、锗等。
2. 数字电子基础- 数字信号:二进制信号,0和1表示低电平和高电平。
- 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 触发器: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
3. 模拟电子基础- 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 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
- 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
4. 电子测量与测试- 测量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 测试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
5. 电子电路设计- 电路原理图设计:使用绘图软件绘制电路图。
- PCB布局:电路板设计,包括元件布局和走线。
- 电路仿真:使用软件模拟电路工作情况。
三、安全与维护1. 电工安全- 遵守电气安全规范。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
2. 电子设备维护- 清洁电路板和元件。
- 定期更换老化元件。
- 存储环境要求:防潮、防尘、防静电。
电工电子知识点总结

电工电子知识点总结一、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1. 电流(I):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称为电流,用安培(A)表示。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
2. 电压(U):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具有的能量,也称为电势差。
用伏特(V)表示。
电压是衡量电流推动力大小的指标。
3. 电阻(R):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用欧姆(Ω)表示。
电阻决定了电流通过电路时的阻力大小。
4. 电功率(P):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用瓦特(W)表示。
电功率是描述电路的工作状态的指标。
5. 电路:由电源、导线、电器元件等组成的路径,用于电流的流动和电能的传输。
二、电路元件1. 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的设备,包括电池和电源适配器等。
2. 电线:连接电路中各个部分的导线,通常使用铜线。
3.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常见的有手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 电阻器:用来调节电流和电压大小的元件,可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
5. 电容器:存储电荷,具有储能功能,常用于滤波和存储电源。
6. 电感器:具有电感作用,能储存磁能量,常用于滤波和振荡电路。
7.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器件,可用于整流、节流等电路。
8. 三极管:具有放大、开关等功能,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元件。
9. 继电器:用来实现电磁和机械的相互转换,常用于电路的控制。
三、常见电路1. 直流电路:电流方向恒定的电路,如直流电源供电的家用电器。
2. 交流电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路,如交流电压驱动的照明灯具。
3. 并联电路:各个电器元件并联连接的电路,电流在分支中分流,电压相同。
4. 串联电路:各个电器元件串联连接的电路,电流相同,电压在不同元件中分压。
5. 混联电路:并联和串联的组合电路,常见于复杂的电子设备中。
四、常见电子设备1. 变压器: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可实现升压和降压。
2. 整流器:用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常用于电子设备中。
3.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常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等。
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知识点总结

电子技术知识点总结模拟电路处理模拟信号,数字电路处理数字信号第14章半导体器件1.本征半导体概念2.N型和P型半导体的元素、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复合〞运动3.PN结的单向导电性,扩散运动,漂移运动4.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等效电阻〔14.3.8〕5.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区6.三极管的放大电流特性〔非放大电压〕、输出特性曲线〔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判断硅管和锗管、PNP型和NPN型〔14.5.1,14.5.2,14.5.3〕第15章根本放大电路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远大于1,输入输出电压反相〕、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2.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3.非线性失真: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高〕、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低〕4.射极输出器的组成、静态分析〔估算法、图解法〕、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法〕,计算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但小于1,输入输出电压同相〕、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5.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耦合方式三种:变压器耦合、阻容耦合〔静态工作点相对独立〕、直接耦合〔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零点漂移〕6.差分(差动)放大电路:针对缓慢变化的信号,采用直接耦合,共模信号,差模信号,抑制零点漂移,电路对称性要好7.功率放大电路状态:甲类、甲乙类、乙类,为防止交越失真,需工作在甲乙类状态下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开环输出电阻0,共模抑制比∞,工作区:线性区和饱和区2.虚短、虚断3.运算放大器的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4.电压比拟器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应1.负反应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降低放大倍数、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善波形失真2.深度负反应的条件〔AF>>1〕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1.整流电路的作用2.滤波器的作用3.稳压环节的作用第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1.二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的转化2.根本逻辑门电路概念:与、或、非3.逻辑代数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反演律4.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5.例:判奇电路第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1.触发器的触发条件、触发时间、功能2.可控RS触发器可能会出现空翻现象3.JK触发器如何转化为T触发器和D触发器4.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存放器〔数码和移位〕、计数器。
电工电子知识点内容总结

电工电子知识点内容总结电工电子知识是现代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许多与电气设备、电路、电子元件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本文将从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电路、电子元件、电机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总结和介绍。
一、电工电子基本概念1. 电流、电压、电阻电流是电子在导体中移动的载体,单位是安培(A);电压是电子的电位差,单位是伏特(V);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单位是欧姆(Ω)。
它们是电工电子中最基本的概念,贯穿于整个电路理论。
2. 电路电路是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的闭合路径,用于传输电能和信号。
电路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种,通过其结构和特性的不同可分为串联、并联、混合联等类型。
3.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导体中的电流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这一概念与电磁场、法拉第定律、洛伦兹力等相关,是电机、发电机等电动机械原理的基础。
4. 电工安全在进行电工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电工安全规范。
例如,使用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接地保护等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可靠。
二、电力电子1. 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改变交流电压大小的设备,包括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
通过变压器可以实现电能的输送、分配和转换。
2. 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包括二极管、晶闸管、场效应管、三极管等,用于电路的整流、调速、控制等。
其中,晶闸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器件,具有电压控制和功率控制的特点,应用广泛。
3. 变频器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改变电机转速的设备,通过调节输入电压频率和幅值,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中。
例如,变频器可以实现电梯、风机、水泵等设备的调速功能。
三、电路与电子元件1. 电路分析电路分析是电工电子中的重要学科,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电压分压定律、电流分配定律等方法,用于分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2. 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它们是电路中的基本构成单元,用于实现对电流、电压、频率等信号的调理和控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重点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重点内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重点内容一、电路基础理论1.电路的概念与基本定律1) 理解电路模型及抱负电路元件伏安特性, 抱负电路元件分有无源〔R L C〕和有源(电压源电流源)两大类。
2) 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 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2.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娴熟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1) 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掌控电阻和电源的'等效变换。
2) 掌控支路电流法。
3) 掌控结点电压法,能娴熟应用弥尔曼定理。
4) 掌控并能娴熟应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1.基本知识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极数、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铭牌数据和选择。
第三部分电子技术一、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的的基础知识; PN结的形成及其特性;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主要应用非常二极管;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二、半导体三极管与基本放大电路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分析―估算法和图解法;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和典型偏置电路的分析;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基本知识;抱负运算放大器的两个重要结论;集成运放中的反馈;四、门电路与时序电路基本门电路〔与门、或门和非门〕;常用门电路;规律代数及其化简;五、触发器与时序电路 R-S、JK、D触发器的符号和规律功能;集成计数器功能、分类及运用方法。
时序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区分组合规律电路的输出仅与输入的状态有关。
时序规律电路的特点是:输出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的状态还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描述时序规律电路功能的两个重要方程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点一、电工电子技术概述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代电气工程和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学科,涵盖了电路理论、电子设备及其应用、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这一学科在工业、通信、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因此学习和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对于提升个人职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电工电子技术主要涉及电路分析、电子线路设计、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电路分析是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主要研究电流、电压、功率等基本电学量的分析和计算;电子线路设计则涉及电子设备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信号处理则是电工电子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领域,涉及信号传输、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基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创新。
本文将简要介绍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种涉及电力和电子系统的应用技术,主要研究电磁现象、电路分析、电子元件及电路的应用与性能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无论是电力传输、电机控制,还是电子设备的设计与运行,都离不开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其基础知识点广泛涵盖电路设计、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学等领域。
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期,当时的电磁理论的研究与实验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器件的出现和发展。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全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一、填空练习题1、正弦电压和电流统称为正弦量,正弦量的特征分别用幅值、角频率和初相位来表示。
2、晶体三极管是由_三_个电极、__两—个PN结组成的,按结构不同可分为—NPN ________ 型和PNP 型两大类。
3、理想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它的端电压—为定值_U_或为一定的时间函数u(t)=f(t) 与流过的电流无关.4、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具有两个重要特点①、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电位近似相等,即U- = U+称为虚短②、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即I- = 1+ = 0称为虚断。
5、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直接起动和降压起动两种。
丫/ △换接起动属于降压起动。
所谓丫/ △换接起动就是把正常工作时作三角形联接的定子绕组,在起动时接成星形,待转速上升到接近额定转速时,再换接成三角形。
6正弦电压和电流统称为正弦量,正弦量的特征分别用幅值、角频率和初相位来表示。
7、逻辑函数F= A® B,它的与或表达式为F=7、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三相对称电动势,相序A-B-C-A,已知A相电动势为eA=Emsin(^ t+120 °),贝卩eB= Emsin 31 , eC= Emsin( 31-120 °) .8、我国工频电网供电的周期T是20 ms, 频率f是50 HZ,角频率3是314 rad/s 。
9、点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较小,允许通过的电流小,但它的等效结电容小,适用于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工作。
面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大,允许通过的电流大,但相应等效结电容也大,一般用于_________ 。
10、分析异或门逻辑关系,当两个输入端相同时输出为“ 0 ”,当两个输入端不同时输出为 _________________ 。
11、逻辑函数F = A B + A B 表示的逻辑关系为同或。
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复习知识要点第一章: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复习要点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和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理解电压和电动势、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伏-安特性,以及电压源(包括恒压源)、电流源(包括恒流源)的外特性;理解电路(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特点;理解电器设备(元件)额定值的概念和三种工作状态;理解电位的概念,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关系。
基本定律和定理: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和欧姆定理及其应用,特别强调Σ I=0和Σ U=0时两套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欧姆定理中正负号的意义。
分析依据和方法:理解电阻的串、并联,掌握混联电阻电路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以及分流、分压公式的熟练应用;掌握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负载、电源的判断方法,掌握电路的功率平衡分析;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电源等效变换等方法分析、计算电路;掌握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的计算。
基本公式:欧姆定理和全欧姆定理Rr E I R U I +==0,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212121,R R R R R R R R +=+=串串 KCL 、KVL 定律0)(,0)(=∑=∑u U i I 分流、分压公式U R R R U U R R R U I R R R I I R R R I 2122211121122121,;,+=+=+=+= 一段电路的电功率ba ab I U P ⨯= 电阻上的电功率R U R I I U P 22=⨯=⨯= 电能tP W ⨯=难点:一段电路电压的计算和负载开路(空载)电压计算,注意两者的区别。
常用填空题类型:1.电路的基本组成有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个部分。
2.20Ω的电阻与80Ω电阻相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为 100 Ω,相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为 16 Ω。
3.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 电压 源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要点第一章电路分析方法一、学习内容1.电路的基本组成及模型;2.电路元件的定义约束及连接约束;3.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概念及特点;4.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及应用两定律分析复杂电路的方法和技能;5.支路电流法与结点电压法;6叠加定律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和适用场合及应用它们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二、学习目的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了解电气设备额定值及电路工作状态;2.理解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3.掌握理想电路元件与实际元器件的区别;4.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概念及特点;5.理解电源模型与实践电源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互换方法;6.掌握电能与电功率概念;7.理解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内容,熟练掌握应用两定律分析复杂电路的方法和技能;8.掌握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以及与电压、电流实际方向的联系;9.掌握支路电流法与结点电压法,掌握应用这两种方法分析电路的方法和技能;10.了解叠加定律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和适用场合,并能应用它们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三、自我测试一) 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1. 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 )A.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相反方向B.正电荷运动的相反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相反方向C.正电荷运动的相反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方向D.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方向2.若某个元件对外只有两个联接端钮,这样的元件称为端元件。
()A.一B.二C.三D.四3.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是由相互联结而成,它是组成电路模型的。
( )A.理想电路元件,必要元件B.最小单元必要元件C.理想电路元件,最小单元D.必要元件,最小单元4.在分析计算电路时,常可选定某一方向作为其。
( )A.任意,实际方向B.任意,参考方向C.固定,实际方向D.固定,参考方向2.简述题5.实际电气设备包括和两个部分。
( ) A.电器设备联接设备 B. 电工设备并联设备C.电器设备并接设备 D. 电工设备联接设备6.端电压的方向规定为指向。
( )A.高电位端低电位端 B. 低电位端高电位端C.高电压端低电压端 D. 低电压端高电压端7.电源短路时电路的负载电阻为、电源的端电压为。
()A.零,无穷大B.无穷大,无穷大C.零,零D.无穷大,零8.对负载而言,多个电压源串联可用一个电压源等效,其电动势为多个电压源电动势的、内阻为多个电压源各自内阻的。
()A.代数和,和 B.代数差,和C.代数和,差D.代数差,差9.电路中的每一分支称为,电路中3条或3条以上的支路相联接的点称为。
( ) A.支路,节点 B. 干路,结点C.支路,结点 D. 干路,节点10.如果两个二端网络的相同,那么,它们对二端网络的作用也就相同( ) A.伏安关系,内部电路 B. 所含电源,内部电路C.伏安关系,外部电路 D. 所含电源,外部电路11.题所示电路,假定E1=6V ,I1=1A时,I3的值为正值还是负值?()A.正值 B. 负值C.零 D. 不确定12.如题所示,假定I2=3A,计算I3的值?()A.-1A B. -2A C.-3A D. -4A13.回路是一个的电路。
从回路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行一周(回到原出发点),则在这个方向上的电位降之和等于电位升。
( )A.闭合,之差 B. 断开,之和C.断开,之差 D. 闭合,之和14.电压源模型是用和内阻R0串联来表示电源的。
( ) A.电流I ,电路模型 B. 电动势E ,电压模型C.电动势E,电路模型 D. 电流I ,电压模型15.多个电压源可用一个电压源等效,多个电流源可用一个电流源等效。
( ) A.串联,并联 B. 并联,串联C.并联,并联 D. 串联,串联二) 多选题(在每小题列出六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六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1.受控电源可分为____和_____两个部分。
如果控制端不消耗功率,受控端满足理想电压源(或电流源)特性,这样的受控电源称为______。
()A、控制端B、受控端C、正极D、负极E、理想受控端F、理想受控电源2.利用支路电流法选择独立的方程的原则为()A.对n个结点、m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n-1个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
B.对n个结点、m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m-n+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
C.对n个结点、m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m-n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
D.对n个结点、m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n个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
E.对n个结点、m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n-m+1个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
F.对n个结点、m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m-1个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
3.电路如下图,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4条支路和2个结点B.图中电路只有一个独立结点电流方程C.图中共有3条回路D.图中电路可以列出三个独立的回路方程E.上面描述至少有一个不正确4.二端网络(或元件)上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比,称为该网络(或元件)的____。
用大写字母___表示。
( ) A、阻抗B、电压C、V D、Z E. I5.当电压源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等于____ ,电路的电流为____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____ 。
()A. 电源电动势B.正值C. 0D. 0E.以上都不对6. _____是制作厂为了使产品能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正常运行而对电压、电流、功率及其它正常运行必须保证的参数规定的正常允许值。
在电路中实际测量出来的值是____ ( ) A、实际值B、超出值C、额定值D丢失值 E.最大值三)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
)1.实际电气设备包括电工设备、联接设备两个部分。
通过联接设备相互联接,形成一个电流通路便构成一个实际电路。
2.所谓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就是具有 个端线路的电路部分,其中含有电源元件。
3.当电源 时,电源开关断开、电源的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电路电流为零、电源输出功率为零。
4.所谓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就是具有 出线端的电路部分,其中含有电源元件。
四)简答计算题1.如下图,假定I 1= 4A ,I 2= 3A ,2R =6Ω,3R =20Ω,请计算E2的值?2.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R 0=1Ω,R L =49Ω,E=5V ,计算开关闭合与断开两种情况下的电压U?3.有一直流电压源,其额定功率N P =300W ,额定电压N U =60V ,内阻0R =0.5Ω,负载电阻L R ,其电路如下图所示。
请求: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L R 的大小;4.如下图所示电路,假定2I = -1A 、请计算3I 、2E 、1E 的值?5.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假定I 1=3A 、R1=2Ω,E1为正值,请判断I3为正值还是为负值?当E1=-7V 时,请问I3为正值还是为负值?6.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R0=1Ω,RL=49Ω,E=5V ,计算开关闭合与断开两种情况下的电压U .五)综合题1.电路如下图所示,求电流I2.有一节未知参数的电池,我们想知道其电动势及内阻,给你一个电压表和一个10Ω电阻,应如何测量,请说明方法并画出电路(电压表内阻非常大)?3.如图所示电路中,R 1=4Ω、R 2=R 4=3Ω、R 3=R 5=6Ω、U=6V 请求I 、U 1四、参考答案:(可以省略提问)一)单选题、1.A 2.B 3.A 4.B 5.D 6. A 7.C 8.A 9 A 10. C 11.D 12.A 13.D 14.C 15.A二)多选题 1.ABF 2. AB 3..ABDE 4.AD 5. ACD 6.CA三)填空题、1. 电工设备 2. 两个 3. 开路 4. 两个四)简答计算题1. 解:由节点电流法知:I 3=I 1+I 2 即I 3=4+3I 3=7(A)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知:E2=3R *I 3+2R *I 2E2=20*7+6*3E2=140+18=158(V)答:E 2=158V4. 解:当开关断开时,端电压U=E=5V当开关闭合时,E=I*R0+I*RLU=I*RL由题意知:E=5V ,R0=1Ω,RL=49Ω,带入上式得U=4.9V3. 解:N P =N U *N IN I =60300=5AN U —N I *(0R +L R )=0RL=11.5Ω答: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RL 分别为:5A , 11.5Ω4. 解:I1+I3=I2I3= -5A由闭合回路中升降电压之和为0可得:E2-20*I3-6*I2=0E2= -106VE1+20*I1+6*I2=0E1= -74V答:I3、E2、E1的值分别为-6A 、-106V 、-74V5. 解:由回路电压法知道:E1=I1*R1+I3*R3I3=(E1-I1*R1)/R3当I 1=3A 、R1=2Ω时,如果E1大于6V ,I3为正,E1小于6V ,I3为负。
当I 1=3A 、R1=2Ω,E1=-7V 时,I3为负。
6. 解:当开关断开时,端电压U=E=5V当开关闭合时,E=I*R0+I*RLU=I*RL由题意知:E=5V ,R0=1Ω,RL=49Ω,带入上式得 U=4.9V五)综合题1.解:由图知,电流I 即两个电流源和一个电压源流过的电流叠加而成的,此电路可以看成以下三个电路的叠加I1=2*1/3=0.67A I2=2/(2+1+1)=0.5A I3=2*2/4=1A所以I=I1+I2+I3=2.17A2.解:测量电路如图所示,具体的测量方法说明如下:先将开关K断开,读取电压表的读数(设为U1),该数据等于电源的电动势,所以E= U1将开关闭合时,读取电压表的读数(设为U2)I *R0= U1–U2电压表内阻非常大,有:I = U2/10所以R0=10( U1–U2)/ U23.解:简化后的电路如下图所示由上图知:bc两点间的电阻Rbc=R3*R5/(R3+R5)=6*6/(6+6)=3Ωac两点间的电阻Rac=R4*(R2+Rbc)/(R4+R2+Rbc)=3*(3+3)/(3+3+3)=2Ω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知: U=I*(R1+Rac)I=U/(R1+Rac)=6/(4+2)=1A-U1=I*R1U1=-I*R1=-1*4=-4V由以上知,I=1A,U1=-4V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一、学习内容1.正弦量的几种表示方法;2.电阻、电容、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功率关系;3.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相量模型;4.基本元件串联、并联组成的正弦交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5.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二、学习目的1.了解正弦量的几种表示方法,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的概念;2.掌握单电阻、电容、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功率关系;3.掌握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相量模型;4.掌握对由基本元件串联、并联组成的简单正弦交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5.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