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滴定溶液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 CaIn + Y ===== CaY + In
• (红色) (无色)
(无色) (蓝色)
8
❖ 测定水的总硬度原理
测定水的总硬度就是测定水中钙、镁 的总量,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 用pH=10氨性缓冲液,以EDTA作为络 合滴定剂剂,与水中的钙、镁反应,生成 EDTA-钙和EDTA-镁络合物,根据滴定消 耗的EDTA体积和EDTA浓度可求得水中 钙和镁的含量。
1
一.基础知识
➢配位滴定法: 又称络合滴定法
以生成配位化合物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滴定条件:
定量、完全、迅速、且有指示终点的方法
➢配位剂种类:
无机配位剂:形成分级络合物,简单、不稳定 有机配位剂:形成低络合比的螯合物,复杂而稳定
➢常用有机氨羧配位剂 ——乙二胺四乙酸
2
乙二胺四乙酸:EDTA
EDTA(乙二胺四乙酸)结构 H
14
3.滴定为什么要在缓冲溶液中进行?如果没有缓冲 溶液存在,将会导致什么现象发生?
✓ 答案要点:在络合滴定过程中,随着络合物的
生成,不断有H+释出: M+H2Y=MY+2H+ 因此,溶液的酸度不断增大,酸度增大的结果, 仅降低了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使滴定突 跃减小,而且破坏了指示剂变色的最适宜酸度 范围,导致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在络合滴定 中,通常需要加入溶液来控制溶液的pH值。
C→a定CO容3→完计全算溶C解a→2+冷的却浓→度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 (2)、EDTA溶液的配制 天平称取计算量的EDTA二钠盐于200ml烧杯中→温热溶解
→冷却。 (3)、EDTA的标定 用CaCO3为基准物质,铬黑T为指示剂标定EDTA 移液管准确平行移取25.00ml Ca2+标准溶液三份于锥形瓶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溶液,它通
常用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氢氧化钠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方法、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操作步骤。

首先,制备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需要准备一定质量分数的氢
氧化钠固体和蒸馏水。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准确称取一定质量分数
的氢氧化钠固体,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直至完全溶解。

在溶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溶解度的限制,避免过高浓度的溶液对
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受潮和受光。

其次,使
用前需要进行标定,确保溶液浓度的准确性。

最后,在滴定实验中,需要严格控制滴定速度,避免由于滴定速度过快而导致误差的产生。

在实验操作步骤中,首先需要准备好滴定管、容量瓶等实验器材,并将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与待测溶液进行滴定。

在滴定过程中,需要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轻轻摇晃容器,直至溶液颜色
发生明显变化。

在滴定结束后,需要记录滴定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
用量,并进行计算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总的来说,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溶液浓度、保存条件以及滴定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制备方法、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操作步骤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滴定分析基础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 (2)

滴定分析基础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 (2)

mS 为供试品取样量,单位为g。
25
第二节 滴定分析计算
1.利用被测物质的摩尔质量计算被测物质质量分 数
由式(3-7)和式(3b-1cT0V)T M得B :
Bt m s
式(3-11a)
如果体积的单位为B mbt clT,VmTs则MB:10 3
式(3-11b)
质量分数也可以用含b cT量VTM百B 分103数10表0% 示,则:
②移液管法 2)比较法标定
19
第一节 滴定分析概述
【点滴积累】 1.滴定反应必须符合的基本条件是①反应必须按化学反应式定量完成; ②反应速率要快,反应要求在瞬间完成;③必须有适宜的指示剂或简便 可靠的方法确定终点。 2.滴定液是滴定分析中用于测定样品含量的一种标准溶液,其浓度的 表示方法有两种 ①物质的量浓度(国家法定计量单位);②滴定度 (药物分析或生产实际中应用较多),两种浓度可以相互进行换算。 3.化学计量点是理论值,滴定终点实验测定值,两者之间的差称作终点 误差。 4. 凡是基准物质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滴定液反之只能用间接配制滴定液。 5. 凡是间接法配置的滴定液必须进行标定,标定方法有基准物质标定 法和比较法标定。前者准确度比后者高。
质量,即为滴定液对被测物质的滴定度:
T b c M 103
T/B
tT
B
式(3-9)
24
第二节 滴定分析计算
(四)测定被测物质含量的计算公式
被测物质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质量分数是指
供式试 为品 :中所含纯物质的质量,B 用
表示,其公
m B
Bm s
式(3-10)
mA 为供试品中纯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
的表示、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滴定分析的 有关计算。 2.熟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以及基准物质 的条件。 3.了解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是

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是

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是
首先,选择适当的标准溶液是滴定分析中的关键步骤。

通常情况下,标准溶液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待测物质的性质、滴定试剂的性质、滴定终点的选择以及实验条件等。

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选择适当的滴定试剂,并确定适当的滴定终点。

在实验条件方面,需要考虑温度、压力、溶剂等因素对滴定反应的影响。

基于以上因素,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对于滴定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其次,制备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首先,需要准确称取所需的物质,并根据实验要求将其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

在溶解过程中,需要充分搅拌以保证物质的均匀溶解。

其次,根据所需的浓度,通过稀释或浓缩的方法调整溶液的浓度。

在调整浓度的过程中,需要精确计量和充分混合,以确保溶液浓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对制备好的标准溶液进行验证和校准,以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总之,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选择和制备是化学分析实验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制备,才能保证滴定分析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您在滴定分析实验中的标准溶液选择和制备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滴定分析基础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

滴定分析基础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

滴定分析基础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滴定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滴加一个已知浓度的溶液与待确定浓度的溶液反应,通过测定滴定过程中所需要滴加的溶液体积可以确定待测溶液的浓度。

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溶液的反应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根据滴定反应的不同性质,滴定分析可分为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络合滴定等。

酸碱滴定是滴定分析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待测酸或碱的浓度。

在进行酸碱滴定时,一般使用指示剂来反应的终点进行判断。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反应中改变颜色的物质,当酸或碱已经完全反应消耗时,指示剂的颜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确定反应的终点。

氧化还原滴定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待测物的浓度。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常见的是使用还原剂滴定氧化剂或使用氧化剂滴定还原剂。

滴定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气体的产生或电流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终点。

络合滴定是通过络合反应来确定其中一种离子或物质的浓度。

在络合滴定中,滴定剂通常是一种具有络合性质的物质,它能与待测物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滴定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滴定剂与待测物质络合物的形成、溶液颜色的变化或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的终点。

进行滴定分析时,有几个基本实验技术是必须掌握的。

首先是溶液的制备技术。

由于滴定过程中要求溶液浓度精确,所以需要掌握制备溶液的方法,如利用称量方法或稀释法来制备溶液。

其次是溶液的保存技术,因为滴定溶液需要长时间保存,所以需要掌握适当的保存方法,如防止溶液受到光照、空气或杂质污染等。

再次是滴定仪器的使用技术,包括滴定管的使用和操作技巧,乃至于电位滴定仪、自动滴定仪的使用等。

在进行滴定分析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滴定过程中滴定剂的选择,要根据待测物的性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滴定剂。

其次是滴定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和控制,要保持滴定过程的速度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以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新)标准滴定溶液基础知识

(新)标准滴定溶液基础知识

直接标定法

用适当的基准试剂来准确的标定相应的标准 溶液的浓度,因为其浓度直接来自基准试剂, 所以准确度较高,为首选的方法。
基准试剂: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试剂就是基准 试剂。基准试剂要具备下列条件:

(1)易获得,易精制、易干燥、易溶于水或稀酸、
稀碱液。 ( 2 )稳定性好,不易吸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不 被空气氧化,干燥时不分解便于精确称量和长期保 存。 (3)纯度高,杂质含量不超过0.01%。 ( 4 )标定过程符合化学反应的要求,反应快速, 并按化学反应式定量完成,无副反应和可逆反应。 (5)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标定时称样量大,从而减 少因称量造成的误差。

V=8.07mL
一、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复杂的含氮有 机物,蛋白质又是食品的重要成分之一,也 是食品的重要营养指标。测定食品中蛋白质 的含量不仅是评价食品质量高低的指标,而 且还关系人体的健康。
凯氏定氮法原理

食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有 机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然 后加碱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用硫 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 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

五、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法

浓度即物质的量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 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常用的单位是mol/L
例题:

配制0.1mol/L盐酸溶液1000mL,需密度为 1.19g/L,浓度为38%的盐酸多少mL?(盐酸的 摩尔质量为36.5g/mol)
答案:
1.19 g / L V (mL) 38% m 物质的量 盐酸摩尔质量 36.5 g / mol 1000 0.1mol / L 体积 1000mL 1000

滴定分析法基本知识

滴定分析法基本知识

滴定分析法基本知识滴定分析法,是指把试样制成溶液,滴加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直到应终了为止,按照所用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被测成分的含量的办法。

滴定分析法包括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配位滴定法。

2.1 滴定分析法基本学问 1. 概述滴定分析法是将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剂)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物质间的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按照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办法。

滴定的关键是能否精确地指示化学反应计量点的到达。

为此,加入指示剂,利用指示剂的色彩变幻指示化学反应计量点的到达。

我们把上述用滴定管滴加已知精确浓度的标准溶液的操作称为滴定;物质间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时的等量点称为化学计量点;指示剂色彩转变的转折点称为滴定尽头;滴定尽头和化学计量点可能全都,也可能不全都,两者的差值称为滴定误差。

滴定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办法。

化学反应无数,但是适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需具备下列条件。

(1) 反应定量地完成,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举行,无副反应发生,而且反应举行彻低,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 反应能快速地完成,对于速度慢的反应,应实行适当措施提高其反应速度。

(3) 有适当的办法确定滴定尽头。

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中重要的一类分析办法,按其利用化学反应的不同,滴定分析法又可分为4种类型: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按照滴定方式的不同,滴定分析法还可以分为挺直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等。

滴定分析法是定量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办法。

其特点是加入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符合化学计量关系。

该法迅速精确、操作简便、用途广泛,适合于中、高含量组分的滴定。

2.滴定分析中的计算在挺直滴定法中,被测物质A与滴定剂B反应式如下:当滴定到达化学计量点时,a mol A恰好与b mol B作用尽全,即例如C2O42-与MnO4-是按5:2的摩尔比相互反应的: 5C2O42-+2MnO4-+16H+=2Mn+10CO2+8H2O 故若被第1页共2页。

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标准溶液的标定是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标定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首先,准备好待标定的标准溶液和滴定溶液。

标准溶液的浓度应该是已知的,并且要求纯度高,滴定溶液的浓度一般要比标准溶液低一个数量级。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标定方法有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等,这里以酸碱滴定法为例进行介绍。

其次,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加入适量的指示剂,通常使用酚酞指示剂或溴甲酚绿指示剂。

然后用滴定管从容器中取出一定量的滴定溶液,滴定管的刻度要清晰可见,滴定时要保持滴定管垂直,滴液要缓慢且均匀。

在滴定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溶液,直到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为止。

记录滴定溶液的用量,根据滴定溶液的浓度和用量,可以计算出标准溶液的浓度。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定结果进行修正。

在标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误差,比如滴定时的滴液速度不均匀、指示剂的使用不当等,这些都会对标定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标定完成后,需要
对结果进行修正,以提高标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标准溶液的标定是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
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标定时,需要严格按照
标定方法进行操作,并且要对标定结果进行修正,以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滴定分析的方法 (1)直接滴定法(主要方法) 凡符合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以用标准溶液 直接滴定被测定的物质,即直接滴定法。 如:葡萄酒、醋等产品中酸的测定 (2)回滴定法 当反应速度较慢或被测定物质是固体,或 者没有合适指示剂的反应,可先准确加入 过量的滴定剂,待反应完全后,再用另外 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滴定剂。根据反 应消耗滴定剂的量就可以算出被测定物质 的含量,这样的滴定方法称为回滴定法。 如:干红中总糖的测定、饮用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 的测定。
用量滴/10ml试液
1~2 1
1
1 1~3 1 1 1 1 1~3 1~4 1~2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A. 指示剂用量的影响 指示剂用量过多,会使终点颜色变化不明 显,同时指示剂本身是酸或碱,会多少消耗 一定的滴定剂,从而带来误差 B. 温度的影响 温度变化时,指示剂的离解常数和水的质子 自递常数(KW)都会发生变化,因而指示剂 的变色范围也随之变动。 C. 溶剂的影响 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具有不同的变色范围
化学分析方法
一、重量分析法
二、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1. 滴定分析法的定义 使用滴定管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 液即标准滴定溶液,滴加到待测物的溶液中, 直到待测组分恰好完全反应,然后根据标准 滴定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 组分的含量,这一类分析方法统称为滴定分 析法。 C1V1= C2V2



分类:氧化还原滴定反应必须符合滴定分析的基本 要求,因此不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用作滴定 反应,已经建立起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 几类: A. 高锰酸钾法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 B. 重铬酸钾法 重铬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 C. 碘量法 碘是一种较弱的氧化剂:①将纯碘配成标准溶 液,可以滴定若干种较强的还原剂,称为直接碘量 法。②碘离子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能被一般氧化 剂定量氧化而析出点,可用还原剂硫代硫酸钠 (NaS2O3)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可间接测定氧化 性物质,称为间接碘量法。
直接标定法

用适当的基准试剂来准确的标定相应的标准 溶液的浓度,因为其浓度直接来自基准试剂, 所以准确度较高,为首选的方法。
基准试剂: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试剂就是基准 试剂。基准试剂要具备下列条件:

(1)易获得,易精制、易干燥、易溶于水或稀酸、
稀碱液。 ( 2 )稳定性好,不易吸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不 被空气氧化,干燥时不分解便于精确称量和长期保 存。 (3)纯度高,杂质含量不超过0.01%。 ( 4 )标定过程符合化学反应的要求,反应快速, 并按化学反应式定量完成,无副反应和可逆反应。 (5)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标定时称样量大,从而减 少因称量造成的误差。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解后,在容
量瓶内稀释到一定体积,然后算出该溶 液的准确浓度。
例:重铬酸钾的配制:

直接称取在 120℃的电热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的工作基准试剂重铬酸钾 4.9015g 溶于水,移 入 1000mL 的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计算公 式:
m 1000 4.9015 1000 c 0.09997mol / L VM 1000 49.031
(二)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

A. 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成 正比。一般来说,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的 速度越快。 B.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实践证明,对大多数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可 提高反应速度。通常每增高10℃,反应速度 越增大2~3倍。
C. 专属指示剂 有的物质本身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它能与 氧化剂或还原剂产生特殊的颜色,因而可以 指示终点,这种指示剂称为专属指示剂。 如:在碘量法中,用淀粉作指示剂,淀粉本 身是无色的,因极少量的碘能与淀粉形显著 的蓝色,当I2被还原为I-时,深蓝色消失,因 此,可利用深蓝色的消失表示终点到达。
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灰红色,碱性溶液中呈绿色)
混合指示剂是利用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变色范 围变窄,在终点时颜色变化敏锐。
万用指示剂
还有一种混合指示剂是由几种指示剂按一 定比例混合配制的,这种指示剂能在不同的 pH值下显出不同的颜色,通常称为万用指示 剂。 将纸条浸在这种指示剂溶液中,再取出晾 干,就可制成pH试纸,用来测定pH值。
和标定 (二)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

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 (1)指示剂法 定义:指示剂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颜色的突 然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 原理: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弱碱, 当溶液中pH值改变时,指示剂由于结 构的改变而发生颜色的改变。 指示剂的选择:在分析化学中,将化学计量点(也 可称为等当点)前后±0.1%相对误差范围内pH的 变化称为滴定的突跃范围。指示剂的选择就是以此 为依据。

滴定:进行滴定分析时,把标准溶液装在滴 定管中,然后滴加到试液中,直到反应恰好 完全,这一操作过程中滴定。 标准溶液滴加到与被测物质恰好反应完全的 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在实际操作中加入指示剂,借助指示剂颜色 的变化作为终点,此点为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一致,由此引 起的误差为滴定误差。

M为重铬酸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 为克/摩尔[M(1/6K2Cr2O7]
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滴定溶液的物质,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物质必须有足够的纯度即含量大于99.9% ( 2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若含结晶水, 其含量应与化学式相符。 (3)化学性质稳定。

2、间接法

有些试剂纯度达不到或容易吸水,只能粗略 称取或量取一定量的物质或溶液,配制成接 近于所需浓度的溶液。因其准确浓度还是未 知的,必须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物质的标准 滴定溶液来测定它们的准确浓度,这种确定 浓度的操作,称为标定。
间接标定法

有一部分标准溶液,选不到合适的基准试剂, 只能用其它己知浓度的溶液来标定。因为它 经过两次标定,所以这种方法的系统误差比 直接法要大些。

四、标准滴定溶液配制的一般规定
(见GB/值小于0.5g 时,应用十万分之一的天平,精确到 0.01mg。数值大于0.5g,用万分之一天 平,精确到0.1mg。

标准滴定溶液基础知识
一、标准滴定溶液的定义
用于滴定分析的己知准确浓度的
溶液称为标准滴定溶液
二、标准滴定溶液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酸碱滴定用 2 氧化还原反应用 3 沉淀滴定用 4 络合滴定用 5 有机功能团测定用
一、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方法:
1、直接法 2、间接法
1、直接法
指示剂 变色范围 pH 百里酚蓝1.2~2.8 甲基黄 2.9~4.0 甲基橙 3.1~4.4 溴酚蓝 3.0~4.6 溴甲酚绿4.0~5.6 甲基红 4.4~6.2 溴百里酚蓝6.2~7.6 中性红 6.8~8.0 酚红 6.8~8.4 酚酞 8.0~10.0 百里酚蓝 8.0~9.6 百里酚酞 9.4~10.6
(4) 间接滴定法 对不能与滴定剂起反应的物质,可以通 过另外的反应间接测定。 如:Ca2+离子的测定,先使它形成 CaC2O4(草酸钙) 沉淀后,再用H2SO4溶解, 就可以用标准KMnO4溶液直接滴定与Ca2+相 结合的草酸根离子,从而间接算出钙的含量

5.
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2. 滴定分析的分类(根据化学反应类型) (1)酸碱滴定法(又称中和法):这是以质子 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可用 来测定酸、碱。 H++OH-→H2O (2)沉淀滴定法(又称容量沉淀法):这是以 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可用 来对卤素等离子进行测定。 Ag++Cl-→AgCl↓

(3)络合滴定法:这是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一 种滴定分析法,可用来对金属离子进行测 定。 Zn2++EDTA→ (4)氧化还原滴定法:这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 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可用来对具有氧 化还原性质的物质及不具有氧化还原性质 的物质进行测定 Na2S2O3+氧化剂→


3. 滴定反应的条件 (1)反应定量的完成,既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 进行,无副反应发生,而且进行完全 (≥99.9%),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速度要快。对于反应速度慢的反应, 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其反应速度。如:加 热或加入催化剂等。 (3)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的终点。 如: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溶液的某些性质 的变化(如电位、电导的变化等)

氮的测定,醋中酸的测定,酱油的氨基酸态氮的测 定,
6.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和分类

(二)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
(三)氧化还原指示剂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和分类
定义: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 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很广泛,可以 直接用来测定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也可以 用来间接测定一些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 定量反应的物质。


(2)电位滴定法 用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操作简便,不需要特 殊设备,因此指示剂使用广泛,但也有不足之处, 如各人眼睛辨别颜色的能力有差异,指示剂法也不 能用于有色溶液的滴定,此外,对于某些酸碱滴定, 变色不敏锐,难于判断终点,而电位滴定法在这些 方面却表现出它的优越性。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


(3)置换滴定法 对于不按一定反应式进行或伴有副反应的反应, 可先加适当试剂与被测定物质起作用,利用滴定反 应产物的办法,就可以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 滴定反应产物的办法,称为置换滴定法。 如:K2Cr2O7与硫代硫酸钠溶液反应比较复杂, 不能直接用标准硫代硫酸钠直接滴定,但是在氧化 剂的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话 ,由于生成与氧化剂 计量关系相当的游离碘,就可以用硫代硫酸钠标准 溶液滴定,这样就可以算出氧化剂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