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有毒的野菜
路边野菜别乱采 小心重金属超标

路边野菜别乱采小心重金属超标导读:春季,万物萌发,庄稼青黄不接,但大自然已经备好各种野菜。
道路边,荠菜和香椿最为旺盛,无论是凉拌还是做饼,不仅美味,还能领略自然的味道。
然而,面对这些自然的恩赐,我们能否毫无春季,万物萌发,庄稼青黄不接,但大自然已经备好各种野菜。
道路边,荠菜和香椿最为旺盛,无论是凉拌还是做饼,不仅美味,还能领略自然的味道。
然而,面对这些自然的恩赐,我们能否毫无顾忌地享用;春天美味的背后,是否都是能够忽略的食品安全?本报生活实验室将深入路边,逐一为您解开野味中隐藏的危险。
草酸要注意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春雨过后,田间地头的野菜开始疯长。
公园里,江滩上,野菜的冒头让出游的市民在休息之余,体会农耕文化的魅力。
野菜,靠风力动物等传播种子自然生长,是大自然的宝藏之一。
纯净的品质,是大自然的美妙馈赠。
然而路边的野菜是否安全,野菜草酸含量到底如何,野菜炖豆腐是否会引起结石?这些疑问,我们以实验来验证。
本报记者分别购买了香椿、枸杞尖、荠菜、苜蓿、马齿苋这5种野菜,同时用草酸含量较高的菠菜作为对比检测样品,检测其中的草酸含量。
通过和菠菜的对比检测,我们发现荠菜和马齿苋的草酸含量比较高。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喜欢吃荠菜、马齿苋的读者,减少草酸危害健康的风险呢?武汉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蔡红琳说,草酸溶于水,建议大家在食用野菜前焯一下水,时间控制在1分钟。
这样既可以减轻草酸的摄入,又不会让维生素流失。
重金属更要小心由于野菜的生命力顽强,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马路边、水沟里,或者垃圾堆旁看见它的身影。
那么它有没有重金属呢?记者在路边采到一些荠菜、香椿、马兰菜,然后将他们送进实验室,进行铬、铅这两种重金属的检测。
我们看到这3种野菜所含的铬、铅重金属,含量全部超出国家安全标准。
对于这一结果,蔡红琳建议市民最好不要吃路边的野菜,长期使用含重金属的食物,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为现在空气污染的原因,一些重金属会附着在野菜上面,这个用清水是无法冲洗掉的。
千万别买这些市场有毒菜

“毒菜”离我们很远吗?许多“毒菜”跟可食用的蔬菜长得很像,大家买菜的时候注意分辨,千万不要混淆了!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教你远离这些毒菜的”坑“!秋葵vs曼陀罗曼陀罗秋葵秋葵,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
与秋葵相似的一种植物,曼陀罗则全株有毒。
若给毒性排序,则是种子>果实>嫩叶>其它。
曼陀罗曼陀罗中毒后,轻者主要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瞳孔散大、心率增快、谵语幻觉、行为异常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误食处理:新斯的明为其拮抗药物,院外可催吐,立即送医,综合治疗。
芋头vs滴水观音芋头芋头,与滴水观音同属一科,常见蔬菜之一,其表面粘液接触皮肤可致过敏,芋头不可生食,烹熟毒性消失。
滴水观音滴水观音,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别名:海芋、野芋头、山芋头、大根芋、天芋等,因开花似观音,潮湿环境常沿叶缘滴水而得名,其球茎及叶有药用价值,多用作观赏。
滴水观音全株有毒,根茎毒性大,含结晶性海芋素、皂素毒苷、草酸钙和植物甾醇等,接触皮肤可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甚至全身症状;接触眼部可引起结膜炎,严重者失明;误食可致流涎、麻木、胃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肝肾功损害、窒息、心衰等。
误食处理:无特效解毒剂,院外可使用食醋加生姜水漱口、催吐,并立即送医。
血皮菜vs假血皮菜血皮菜血皮菜,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称紫背菜,我国多地有栽种,药用或食用,川南地区常见菜肴为血皮菜炒猪肝。
假血皮菜假血皮菜,民间俗称“化儿菜、见肿消、血当归”,既往民间做堕胎用,有活血化瘀功效。
叶边缘有卷齿,比血皮菜更修长,会开花,嘴中咀嚼有苦涩味,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人参vs商陆人参人参,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百草之王”美誉,为“滋阴补肾,扶正固本”之极品。
其成份是人参皂、人参活素、少量挥发油、各种氨基酸和肽类、葡萄糖、果糖、果胶以及维生素B1、B2、烟酸、泛酸等。
商陆商陆,商陆科,又名植物商陆和垂序商陆,别名大苋菜、土人参、野萝卜、花商陆、胭脂等,白色肥大根入药,红根有剧毒,仅作外用。
野菜

《关雎》有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一位妙龄女子在灿烂春光中轻快地采集野菜,这是怎样一幅美景。
野菜,生于野外,长于山野,看似平淡无奇,奈何日日采集天地间之灵气,已然化身成为自然精华。
如今又到春季,不如让我们走出家门,走进野外,看看绿色,访访春意,放松身心的同时再尝一尝野菜,品味一下那些最本真、纯朴的味道。
食用野菜有段古其实,野菜在我国的食用由来已久,从《诗经》中的记载,到《影梅庵记》中所忆董小宛善于腌制野菜,黄者如蜡、绿者如翠。
周作人也著有一篇《故乡的野菜》:“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
”汪曾祺对野菜曾有一番评点:“过去,我的家乡人吃野菜主要是为了度荒,现在吃野菜则是为了尝新。
”字字之间,对野菜的喜爱之情表露无疑。
餐饮界的“食风”也是风水轮流转,吃野菜渐渐地成为一种潮流,差不多的餐厅里都能吃到一两种野菜,益母草、马齿苋、枸杞头、蕨菜……凉拌、清炒、上汤……并不复杂的做法,目的全为保留野菜最原始的鲜美。
而野菜那股淡淡的清香与苦涩,除了让我们在吃腻大鱼大肉之后清理肠胃,也仿佛带我们回到以前那个田园世界。
野菜的营养价值野菜可分为完全野生和家养的两种,其实家养野菜和野生野菜营养相差无多,只是处于野生状态下味道更浓一些。
野菜的种类很多,通常被人们采摘并食用的,少说也有十几种。
益母草、马齿苋、荠菜、蕨菜、枸杞芽、蒲公英和珍珠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野生的。
野菜不仅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而且植物纤维普遍更为丰富,有的野菜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比栽种的蔬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野菜不仅能够丰富餐桌,也有防病治病的功用。
比如,民间有荠菜清肝明目,蒲公英清热解毒,苦菜清热凉血,野苋菜清热利湿之说。
日本甚至有报道说,少量吃野菜可以长寿。
餐桌上的野菜有记载,食难果腹的灾荒年,曾有人用民间八大碗的方式,发明了一个野菜八大碗:油鸡菌、醋泡蕺菜、素炒芭蕉花、清汤薄荷、蘸水甜荞菜、油炸香椿、蚕豆炒蕨菜和木耳炖猪血。
送给长春的挖野菜大军!挖野菜大全!但有些有毒,一定注意辨别!

送给长春的挖野菜大军!挖野菜大全!但有些有毒,一定注意辨别!一到春天就出去挖野菜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拿个小铲子去挖野菜中国人都知道很多野菜是可口又兼具药用价值的食材怎么会放过它们呢?荠菜属于十字花科,也叫荠荠菜、地菜。
叶子细碎有裂纹,开有小白花。
吃荠菜能够降血压、健胃消食,对胃痉挛、胃溃疡等有保健和治疗功效,而且蛋白质、钙、胡萝卜素等含量比较丰富。
蚂蚱菜马齿苋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蚂蚱菜、长命菜,味酸、性寒,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的功效,是治疗肠炎、痢疾的良药,而且蛋白质、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丰富。
苦菜苦荬菜也叫苦菜、苦苦菜、苣荬菜,很多地区都有。
苦菜中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K、膳食纤维及各种矿物质含量丰富。
研究发现,长期吃苦菜及其制品,可预防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苦菜多糖和膳食纤维还有抗便秘的作用。
婆婆丁学名叫蒲公英,性寒,味道甘苦,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舒缓皮肤不适,对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胃炎、肝炎等有缓解作用。
黄花菜黄花菜(学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英文名:Daylily),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果期5-9月。
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马兰头得了咽炎有痰咳不出,咽不下,非常难受,这时可以吃点马兰头。
马兰头性味辛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之功效。
一般患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化脓性炎症时就可以请它来帮忙。
槐花槐花能润肠通便,用于便秘的防治。
以油菜蜜、茶花蜜和枇杷蜜为最佳。
清热凉血,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以及癌术后便血等症。
润肺止咳。
由于肺虚引起的咳嗽,食用蜂蜜有效。
做饼,又可凉拌,炒食,加面粉蒸食。
小根蒜小根蒜又名薤白、野蒜。
它的茎叶长得很像蒜,也有葱﹑蒜的味道。
如何区分有毒植物

如何区分有毒植物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在大自然中区分有毒植物。
无论是在郊外远足、露营还是在家中养花种草,正确辨识有毒植物将帮助我们避免潜在的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些识别有毒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观察植物的外观特征观察植物的外观特征是辨别有毒植物的基本方法之一。
有些有毒植物会展现出独特而醒目的外观,如特殊的颜色、形状或纹路。
一些有毒植物常常带有明显的刺或毛刺,从外表上可以留意这些特征来辨认植物是否有毒。
另外,一些有毒植物在不同季节或生长阶段下的外观也可能有所差异,因此注意观察植物的整体外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认。
嗅觉辨别某些有毒植物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通过用嗅觉来识别植物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有毒植物都会有明显的气味,有时候气味可能会与其他植物混合,因此嗅觉辨别需谨慎对待,最好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判断。
查阅资料和寻求专家意见要想更准确地区分有毒植物,我们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植物专家。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植物图鉴、植物识别App等资源丰富多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如果我们有机会参加植物识别的培训课程或向专业人士请教,也能有效提升我们的辨识能力。
谨慎采摘和接触在野外或自家花园里,如果我们无法确定一种植物是否有毒,最好避免直接接触或采摘。
尤其是对于儿童和宠物,要特别注意避免他们误食或误触有毒植物,以免发生意外。
正确区分有毒植物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植物知识和观察技巧,同时保持谨慎和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观察和咨询专家,不断提升自己的识别能力,确保我们和家人的安全与健康。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区分有毒植物,谨慎防范植物毒性带来的风险。
保护自己,从细节处做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
如何区分有毒植物

如何区分有毒植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植物看起来可能很美丽,但实际上却是有毒的。
因此,了解如何区分有毒植物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识别有毒植物。
首先,有毒植物通常具有明显的警示颜色。
比如,鲜艳的红色、橙色、黄色或紫色通常是有毒植物的标志。
这些颜色在自然界中往往被用来警示其他动物不要靠近或触碰,以免受到伤害。
因此,当我们看到这些颜色的植物时,要保持警惕,避免触摸或食用。
其次,有毒植物的叶子、茎或果实可能具有特殊的气味。
有些有毒植物会释放出刺鼻的气味,让人感到不舒服。
如果你闻到一种奇怪或难闻的气味,那么这个植物很可能是有毒的。
在野外时,要注意周围的气味,以避免接触有毒植物。
此外,有毒植物的形态也可能与普通植物有所不同。
一些有毒植物可能具有刺或毛茸茸的表面,以阻止动物触碰。
有些有毒植物可能具有特殊的形状或纹路,让人一眼就能识别出它们的危险性。
因此,要注意观察植物的外表特征,以便及时辨别有毒植物。
此外,了解当地常见的有毒植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地区的有毒植物种类可能不同,因此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情况来学习有毒植物的特征。
可以向当地的植物园、专家或者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有毒植物。
最后,如果不确定某种植物是否有毒,最好不要随意触摸或食用。
尤其是在野外或不熟悉的环境中,要保持谨慎,避免与植物接触。
如果不慎接触到有毒植物,应立即清洗皮肤,并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要区分有毒植物,需要注意植物的颜色、气味、形态等特征,同时要了解当地常见的有毒植物种类。
保持警惕和谨慎,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与有毒植物接触,确保自身安全。
希望以上方法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有毒植物,避免意外发生。
吃野菜小心中毒

吃野菜小心中毒野菜是指生长在野外或者田野上的野生植物,它们通常没有经过人工种植和施肥,因此很多人都喜欢采摘野菜来食用。
野菜口感鲜美,而且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我们在采摘和食用野菜时,有一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那就是要小心中毒。
野菜中毒是指因为误食含有有毒物质的野菜而导致中毒的情况。
而且,野菜中毒所产生的毒素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有些甚至会危及生命。
大家在野外采摘野菜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确保采摘的野菜是安全的食材。
那么,野菜中毒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野菜中毒呢?野菜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野菜本身就含有有毒物质,另一种是因为野菜受到了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污染。
在采摘野菜前,我们应该尽量了解野菜的种类和属性,切忌误食含有有毒成分的野菜。
由于部分地区的土壤和水源可能受到了污染,野菜在生长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这也会带来野菜中毒的风险。
我们在采摘野菜时一定要选择相对环境清洁的地方,并且要彻底清洗野菜,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
预防野菜中毒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要慎重选择野菜的种类,尽量选择大家熟知的野菜种类,避免采摘未知的野菜。
要注意野菜的生长环境,选择尽量避开有毒物质可能污染的地方。
采摘的野菜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和烹饪,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
我们还要减少采摘未成熟的野菜,因为许多野菜在未成熟时含有更多的有毒物质,而成熟后则含量会减少。
建议大家在野外采摘野菜前,最好先咨询有经验的人士或者野菜专家,以免误食了有毒物质含量过高的野菜。
野菜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现象,由于野菜的来源和生长环境未经严格监管,所以我们在采摘和食用野菜时一定要非常小心。
选择安全的野菜种类、关注野菜的生长环境、充分清洗和烹饪野菜、减少采摘未成熟的野菜、咨询专业人士都是预防野菜中毒的有效方法。
希望大家在享用野菜美食的也能时刻注意食品安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如何区分有毒植物

如何区分有毒植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植物看起来可能很美丽,但实际上却是有毒的。
因此,了解如何区分有毒植物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识别有毒植物。
首先,观察植物的外观特征是识别有毒植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些有毒植物在外观上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颜色鲜艳但带有刺或毛的植物,通常具有毒性。
另外,一些有毒植物可能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或者具有特殊的纹理或形状。
因此,在观察植物时要注意这些外观特征,以便及时识别有毒植物。
其次,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也是识别有毒植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些有毒植物通常生长在特定的环境中,比如湿润的地区、荒野或者草地。
因此,当我们在野外或者户外活动时,要留意周围的植被,避免接触可能有毒的植物。
此外,可以通过触摸植物的方法来判断其是否有毒。
一般来说,有毒植物的叶子、茎或果实可能会带有刺或毛,触摸时会感到刺痛或灼热。
因此,在触摸植物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直接接触可能有毒的植物部位。
另外,可以通过嗅觉来判断植物是否有毒。
有些有毒植物可能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或者具有特殊的气味。
因此,在接近植物时,要留意周围的气味,以便及时发现可能有毒的植物。
最后,如果不确定植物是否有毒,最好避免接触和食用。
在野外或者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周围的植被,避免接触可能有毒的植物。
如果不慎接触到有毒植物,应及时清洗皮肤,并就医寻求帮助。
总的来说,了解如何区分有毒植物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外观特征、了解生长环境、触摸和嗅觉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识别有毒植物,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区分有毒植物,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识别有毒的野菜
现在我们的人都很喜欢吃野菜,在春季野菜发芽的时候,很多人都去采野菜,这时我们就应该多加了解什么样的有毒,所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识别有毒野菜以及外出旅游就餐注意事项。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野菜盛产的季节。
吃腻了大鱼大肉的都市人,春天多吃一点当令的野菜,可以获得很好的保健作用。
我国历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在野菜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或者在野外进行旅行、探险等活动时,在食用了几天方便食品后,多数人便觉得胃口大倒,便往往利用大自然众多的野菜来烹调美味佳肴。
在遇特琳情况,如粮食补给断绝时,野菜就成为了主要的应急食物。
野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其中,多糖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感染性疾病与肿瘤;酋酮则能抵制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皂甙具有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然而常常有许多有毒的野菜混杂在可食野菜中,给采食者带来了极大危险。
有毒野菜幻灯
狼毒草
又名叫断肠草。
高0.5至1尺,根浅黄色,有甜味。
叶片呈线形,花黄色或白色,也有紫红色。
全棵有毒,根部毒性最大。
吃后呕吐、烧心、腹痛不止,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老公银又名叫蛇床子、野胡罗卜。
根在幼苗时为灰色,长大后成浅黄色,像胡罗卜。
叶柄黄色。
老公银的臭味很大,叶和根都有剧毒。
吃后会造成死亡。
苍耳子
又名耳棵。
生长在田间、路旁和洼地。
三四月份长出小苗,幼苗像黄豆芽,向阳的地方又像向日葵苗;成年后粗大,叶像心脏形,周围有锯齿,秋后结带硬刺的种子。
全棵有毒,幼芽及种子的毒性最大,吃后可造成死亡。
曲菜娘子
冬季根不死,春天出芽,长出小苗。
叶狭长较厚而硬,边有锯齿,大部分叶子贴着地面生长,秋后抽茎,高0.5至1尺多。
籽很小,上
有白毛。
幼苗容易和曲菜苗相混,但曲菜叶较宽而软,锯齿也不明显。
吃了曲菜娘子脸部会变肿。
毒芹
又名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
生长在潮湿地方。
叶像芹菜叶,夏天开花,全棵有恶臭。
全棵有毒,花的毒性最大,吃后恶心、呕吐、手脚发冷、四肢麻痹,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野生地又名猪妈妈、老头喝酒。
春天开紫红色花,有的带黄色,花的形状像唇形的芝麻花。
根黄色,叶上有毛,有苦味。
吃后吐、泻、头晕和昏迷。
毒蘑菇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毒伞(又称蒜叶菌、鬼笔鹅膏、绿帽菌)褐鳞小伞、白毒伞、黑包脚伞、内绿菌、褐脚伞、残托斑毒伞、鬼笔。
生长在腐烂的物品上,形状特殊,有的像小笔、小伞。
颜色鲜艳,有白色、红色、黄色,上述8种都含剧毒。
值得一提的是,蘑菇的颜色、外形、生态等特征与其毒素没有必然的联系。
民间有许多关于毒蘑菇和可食蘑菇的识别方法,这些方法经专家鉴别无一条靠得住。
因此广大山友在采食蘑菇时,应分外小心,若有疑虑拿不准是否有毒,则坚决不采、不食,以免发生不测。
此外,还有曼陀罗(山茄子)、毛茛(猴蒜)、天南星(蛇玉米)、红心灰菜(落黎)、牛舌棵子、石蒜(野大蒜)等,都有毒,不能食用。
(汤梦伊)
野菜吃法有讲究
有一些野菜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吃,如山药菜、山蒜等一些野菜,有微毒,不经浸泡,食用后会周身不适。
这类野菜煮前务必要在清水里馒泡两小时大多数叶类野菜有一点涩味,宜先煮去涩味,即将水烧开,放人鲜野菜煮两分钟后立即捞起,再烹调。
树叶类不宜炒着吃。
如刺嫩芽、槐花、榆钱等,这类野菜宜萎吃或做酱吃。
若是炒着吃,既黏又涩,难以下咽。
野菜要趁鲜吃。
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味道很差。
吃野菜最起码要知道所食野菜有毒无毒,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吃。
有些野菜含有剧毒,食后轻者闷、胀、吐,重者则会危及生命。
对那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不宜食用野菜。
平常服止痛药、磺胺药或吃某些食物、接触某些物质易发生过敏者,吃野菜应慎重。
首次应少量静用,食后如出现周身发痒、浮肿、皮疹或皮下出血等过敏、中毒症状,应停食野菜,并到医院诊治,以免引起肝、肾功能的损害,影响身体健康。
生长在化工厂河边或附近的野菜不宜吃。
化工厂所排放的废水中有毒物质含量相当高,生长在河边的野菜相应地含有毒素,食用后会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另外,喷施过农药的庄稼地里的野菜也不要去采摘。
路边的野菜不宜采食。
路上趟起的灰尘、车辆的废气,很容易污染这些路边的野菜。
汽车排放的有毒气体中含有铅,污染了路边的空气,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野菜很容易将汞、铅重叠属吸收并贮存,人们静用不慎或食用过多容易造成重叠属蓄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