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资料图示说明题

合集下载

《油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a

《油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a

20**—20**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班级 资源2003级姓 名学 号开课系室 油气资源系考试日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 分阅卷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5分,共15分)1.油层对比标准层--岩性、电性特征明显,在三级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90%),(用它基本可以确定油层组界线)。

2.孔隙结构--岩石中孔隙与连通它的喉道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其孔喉配置关系 3.测井相--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

4.储集单元--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

5.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所需要的时间。

6.裂缝性储集层--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集层内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7.可采储量--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气量。

8.油层有效厚度--(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油气流的油层厚度。

9.地温梯度--(在恒温带以下,)埋藏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地温增高的度数。

10.井位校正--(为了提高剖面的精度,充分利用剖面线附近的井资料,)把剖面附近的井移到剖面线上的工作。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_钻时录井_、_岩屑录井_、_钻井液录井_、_气测录井_和荧光录井等六种。

2. 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杂乱_或_空白_模式。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单油层_、_砂层(岩)组_、_油层组_、_含油层系_四个级别。

4. 压力降落法利用由__累积产气量__和__气藏压力__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

因此,该储量又称为__压降储量_。

5. 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水动力条件_和__物源供应条件_的影响。

010115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010115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岩石中有机质的演化及生烃作用,主要受细菌、()及催化剂等理化条件的影响。

A.温度、时间B.温度、压力C.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D.压力、时间答案:A2.关于油气二次运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含油气盆地具有分割性强、岩性岩相变化大等特点,运移距离最大仅几千米B.二次运移分为两个阶段,即油气到达圈闭之前在运载层中的运移、油气在圈闭范围内的运移C.石油在运移过程中,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不会发生变化D.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取决于运移通道、区域构造条件、岩性岩相变化条件、上覆盖层与断层的发育以及油气二次运移动力条件等。

答案:D3.关于圈闭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圈闭的有效容积大,则含油面积肯定大B.含油气盆地内所有圈闭中都聚集有油气C.作为圈闭形成要素的遮挡物,可以是盖层本身的弯曲变形,也可以由断层、岩性或物性变化、地层不整合等构成D.同一构造的构造闭合高度与构造起伏幅度必须一致答案:C4.碎屑岩岩心含油级别主要依靠岩石新鲜断面的含油面积、含油饱满程度、含油颜色、油脂感等特征来确定,按含油级别由高到低分为()等6级。

A.饱含油、油浸、富含油、油斑、油迹及荧光B.富含油、饱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及荧光C.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及荧光D.富含油、饱含油、油斑、油浸、油迹及荧光答案:C5.油层对比工作中,关于典型井的选择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选择典型井时,无要考虑地层发育是否齐全B.通常选择非取心井作为典型井C.单井各项资料齐全,测井曲线标志清楚D.无需考虑井位位置答案:C6.关于沉积微相研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沉积微相分析的相标志主要有岩石学标志、古生物标志、地球化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等B.无需考虑前期大相划分情况,直接进行微相划分C.以取心井的单井相分析为基础,无需进行剖面相分析,可直接开展平面沉积微相研究D.测井相与沉积相始终是一一对应的答案:A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复习备考资料(完整版)成都理工大学专用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复习备考资料(完整版)成都理工大学专用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复习备考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指油气田投入生产后,从评价勘探到油气田开发结束全过程中围绕着计算储量、增加产量、提高油气采收率等为中心而进行的地质研究工作。

二、填空整个石油地质工作可以分为勘探地质和开发地质两个部分;油气田开发地质的认识程度是决定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一章、钻井地质一.名词解释:钻井地质是在钻进过程中,取全取准直接和间接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资料数据,为油气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预探井指在油气勘探的圈闭预探阶段,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评价井指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复杂区应在三维地震评价的基础上),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为查明油气藏类型、构造形态、油气层厚度及物性变化,评价油气田的规模、产能及经济价值,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泥浆录井根据钻井液性能的变化及槽面显示,来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录井方法。

岩屑录井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

迟到时间是指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即是岩心的长度与取心的进尺的比值乘以百分数。

%100⨯=取心进尺岩心长度岩心收获率。

岩心录井在钻井过程中用一种取心工具,将井下岩石取上来反映分析地下地质特征的过程。

钻时是指每钻进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min/m。

钻时是钻速(m/h)的倒数。

钻时录井根据钻时的大小,判断井下地层岩性的变化和缝洞发育情况,帮助工程人员掌握钻头使用情况的录井方法。

二.问答题:1、影响钻时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答:岩石性质(岩石的可钻性);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钻井措施与方式;钻井液性能与排量;人为因素。

2、确定取心井段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新探区第一批井,应适当安排取心,以便了解新区的地层、构造及生储油条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田开发地质学 习题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田开发地质学  习题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 田开发地质学 习题1
习题一 圈闭与油气藏分析
一、习题目的
1、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2、学会在构造图和构造剖面图上,
确定 圈闭 及 油气藏类型; 3、学会各项度量参数的确定方法; 4、初步掌握地质剖面图的作图方法; 5、结合理论学习,分析圈闭成因、断层封闭性等。
储层顶面形态--用圆滑曲线连接各投影点可得。 5、根据储层厚度(真厚度),作出底界面构造形态; 6、完善图件:图名、比例尺、图例、
制图日期、制图人 等。
某油田AB方向构造剖面
垂向比例尺:1∶5000
班级:
姓名:
二、要点回顾
圈闭:
溢出点 闭合面积 闭合高度
油气藏:
油/水界面、油/气界面 含油气高度
油柱高度、气顶高度
外含油边界--含油边界 内含油边界--含水边界 气顶外边界/内边界 油水过渡带
断层圈闭 岩性圈闭
背斜圈闭
井 号
油水界面 距储层顶
高度
1 20m
2 40m
3 20m4 20m储来自厚60m某储层顶面构造图
度—简写计算过程; (4) 推断断层性质(开启或封闭)。
图1-4及已知资料

Ⅰ′
图1-4 某储集层顶面构造图(储层厚50m)
● 对图1-4进行分析,要求:
⑴ 确定图中存在几个圈闭及各圈闭的溢出点; ⑵ 确定各圈闭闭合高度、闭合范围及圈闭类型
--数据标注到图框外侧合适位置。
⑶ 分析断层的封闭性; ⑷ 作出通过Ⅰ-Ⅰ′的构造剖面图;
三、习题要求
图1-3及已知资料
井 油水界面距 号 油层顶高度
10
20m
11
25m

油田开发地质学

油田开发地质学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烃源岩2、盖层3、岩性标准层4、沉积旋回5、地温梯度6、含油气盆地7、油气藏8、异常地层压力9、岩心收获率10、断点组合11、圈闭12、石油13、油气田14、孔隙结构15、折算压力16、干酪根17、油气初次运移18、储集单元19、压力系数20、可采储量21、滚动勘探开发二、填空题1、石油主要由等五种化学元素组成,通常石油中烷烃含量、溶解气量、温度,则石油的粘度低。

2、形成断层圈闭的基本条件是断层应具有,并且该断层必须位于储集层的方向。

3、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特征;4、压力降落法是利用由________和_______两个参数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的方法。

因此,利用压力降落法确定的天然气储量又称为________。

5、我国常规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分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大阶段。

6、油气有机成因论认为,生成油气的原始沉积有机质随埋深的增加、古地温的升高进一步转化成大分子的_______,当达到_______时,大量生成液态烃。

7、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和产出油气,其原因在于具备_____和_____两个基本特性。

8、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藏中,原始油层压力的分布规律为:构造顶部压力_____,翼部压力_____;对油层中部海拔相同的井,钻遇流体性质不同时,流体密度小的压力_____,密度大的压力____。

9、圈闭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10、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阻力是______、 _______ 和______。

11、在钻井过程中,如果井下出现泥浆漏失现象,可能预示着钻遇______和______。

12、石油的非烃类化合物组成分为、、等三类。

13、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分布位置在不整合面,裂缝性油气藏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图三某背斜油藏的剖面示意图
10、试述有机质是如何向油气转化的?其演化阶段有何特点。
四、论述题
1.何谓含油气盆地?论述含油气盆地内大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2.试述油层对比的依据、方法步骤及对比过程中井下断层的识别标志。
3.试述碎屑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影响其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
4.何谓异常地层压力?试分析异常高压的形成原因及其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的作用。
3、绘制地质剖面图时,选择剖面线的原则是什么?
4、简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5、简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
6、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含油面积参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7、试对井下地层的重复与缺失进行地质分析。
8、压力降落法计算天然气储量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9、油层对比的依据是什么?简述油层对比方法及其步骤。
2
20
22.882

1.0
3
20
18.8984

0.8
4
20
19.80

1.0
图一1、2、3、4井钻穿地层剖面图
图二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
5.指出图一中1—8的油气藏类型。(4分)
6.根据断面构造图(构造等高线距为50米)和各井同一套地层顶面标高,绘该地层顶面构造图(构造等高线距为50米),完成断点组合,见图二。(6分)
18、岩石的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岩石的性质有关,而且与流体的性质有关( )
19、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实质是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的体积。( )
20、促使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 )
三、简答题
1、简述压力降落法计算天然气储量的应用条件。
2、何谓油气初次运移?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哪些?

油矿地质学重要习题图

油矿地质学重要习题图

某构造钻遇A、B两口井,实测得两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油水界面 标高,并以油水界面为折算基准面,求A井的折算压力。(注: g=9.8m/s2) A井 项目 井口海拔(m) 油层中部井深(m) 油层中部原始地层 压力(×106Pa) 流体密度 (×103Kg/m3) 100 1675 16.072 0.8 50 1750 17.15 1.0 B 井
如下图所示,表示某断块内各井钻遇某一单油层的厚度特征(分子表 示有效厚度,分母表示砂层厚度)。请在图上绘出:① 砂岩尖灭线, ② 有效厚度零线,③ 有效厚度等值线(等值线间距1m)。
新1、新2、新3井钻遇的砂体,靠近砂体顶部有一薄层螺 化石层,是研究区对比标准层。据新2井岩心观察表明, 薄层螺化石层下部厚砂岩体呈三个明显的正韵律,如图二 所示。试进行井间单砂层对比,绘制对比剖面图。
流体性质
油层厚度(m)

20
水20Βιβλιοθήκη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含图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含图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1煤层气、束缚水(吸附水、毛细管水3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底水油藏边水油藏)边水(2)底水(1 矿化度类: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 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图示说明油气藏的基本分类。

简述井斜校正的任务并图示说明利用图解法进行井斜校正的步骤。

答案及评分标准:⑴1分,⑵5分⑴井斜校正的任务:求取斜井段沿地层走向投影到剖面上的井斜角和井斜段长度。

⑵图解法进行井斜校正的步骤:①D为井口,做水平线DM,通过D作井斜方位线,截取DB=水平投影;②过B点作地层走向线,与剖面线DM交于C点,过C点作垂线,截取CA′=垂直投影;③ 连接DA ′,即为斜井段在剖面上的投影L ′,L ′与H 之间的夹角为校正后的井斜角δ′。

五、分析、作图题(共20分)1、下图为各井所钻遇的地层顺序(连续英文字母表示连续沉积),通过地层对比,绘制地质剖面图。

(6分)答案及评分标准:断层线3分,地层界面连接线3分 2、根据断面构造图和各井钻遇B 层顶面标高(井旁数据),绘制断层上盘B 层顶面构造等值线(等值线间距50米)及断层线。

(7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构造等值线4分,断层线3分。

700800900600500-2700-2650-2650-2650-2650-2605-2600-2600-2740-2700-2650[0]-2700-2700-2700-2653、如下页图所示,表示某断块内各井钻遇某一单砂层的厚度分布(分子表示有效厚度,分母表示砂层厚度)。

请在图上绘出:① 砂岩尖灭线,② 有效厚度零线,③ 有效厚度等值线(等值线间距1米)。

(7分)答案及评分标准:岩性尖灭线2分;有效厚度零线2分;有效厚度等值线3分1、根据断面构造图(下页顶部)和各井钻遇M 层顶面标高(井旁数据),绘制下盘M 层顶面的构造等值线(等值线间距100米)及断层线。

答案及评分标准: 断层线3分; 构造等值线5分1井2井3井4井A2、根据油层顶面构造图(右图)和A 、B 两口探井资料(表1),确定油水界面标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重力加速度g=10m/s 2),绘制M-N 方向油藏剖面示意图。

表1 A 、B 两口探井资料井号 油层厚度 油层中部原始油层压力 流体性质 流体密度A 井 20m ×105 P a 油 g/cm 3B 井20m×105 P a水g/cm 310))590((10)510(⨯---=⨯--+X P X P w B o A ρρ+800×(-510-X)×10=×(X+590)×101、经对比发现某一口井中缺失某套地层,试问是否可以确定该井钻遇了正断层,为什么?请图示说明。

答案及评分标准:文字2分,图4分某一口井中缺失某套地层,不一定就是钻遇了正断层。

因为,除了正断层可能导致地层缺失外;不整合(沉积间断)及某些逆断层也可能导致地层缺失(如下图)。

2、在所给图1中标出:饱和度中值压力、喉道半径中值、束缚水饱和度,并根据图2判断分选性及歪度。

A BMN-500-540-580I HGCB答案及评分标准:图1--3分; 图2--3分1. 根据断面构造图(构造等高线距为100米)和各井同一套地层顶面标高,绘该地层顶面构造图,完成断点组合,见图一。

图一 断面构造图和各井钻遇的某地层顶面标高2. 已知油层顶面构造图(图二)和A 、B 两口探井资料。

要求:1)在图中圈出含油面积,并绘制Ⅰ—Ⅰ`油藏剖面示意图。

2)试说明A 探井是否为自喷井。

g=s 2 井号 油层厚度(米) 井口海拔(米)油层中部原始油层压力(106Pa )流体性质 流体密度(kg/m 3) A 20 630油 ×103 B2053012水×103解:1)A 井油层中部海拔高度为H A =500+20/2=510m ,B 井油层中部海拔高度为H B =590m 。

设油水界面海拔高度为h ,则 P A +ρ.(h- H A ) =P B -ρ.(H B -h) 代入数据:图2 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示意图分选好粗歪度分选不好略显细歪度×106+×103××(h-510)=12××103××(590-h)计算得油水界面海拔高度h=550m。

(需要计算过程)投影至顶面构造图中,并绘制剖面图。

2)由静水压力公式求油层中部起液柱上返高度H=×106/(×103×)=A井井深为630+510=1140m<,故A井能自喷。

图二某油层顶面构造图3.图三是某井组地层对比曲线,1井为对比骨架井(k1 k2为标准层),通过地层对比,绘制对比剖面图。

图三某井组地层对比曲线1、根据要求填写油气藏的描述参数(8分)。

A、含气高度;B、含油高度;C、油水过渡带;D、油气过渡带;E、纯含气带;F、纯含油带;H溢出点、G、含油气高度。

2、下图为几种生储盖的组合类型剖面图,请指出其类型(5分)。

图A——连续的生、储、盖组合或正常的生、储、盖组合。

图B——间断的生、储、盖组合或新生古储。

图C——自生自储自盖生储组合。

图D——侧变式生储盖组合。

图E——连续的生、储、盖组合或顶生式的生、储、盖组合。

3、指出圈闭A——G的类型(7分)。

A——断层型(或潜山型,或潜山-断层复合型)B——潜山型(或断层型,或潜山-断层复合型)C——滚动背斜型D ——断层型E——与古地形和差异压实有关的背斜型F ——砂岩透镜体G——上倾尖灭型4、指出圈闭A——F的具体类型(6分)A——褶皱型背斜B——基底差异升降作用形成的背斜圈闭C——与古地形和差异压实有关的背斜型D——与柔性岩体和差异压实有关的斜圈闭E——刺穿性圈闭F——滚动背斜型5、A层的油水分布如图,且断层是开启的,问B层中能否聚集油气,为什么(6分)?答:B层中能聚集油气。

因为断层开启,则不具备封闭性,而A、B层应为同一压力系统,且A层中的油水界面低于B层的高点,故B 层中的油水界面应与A层相同。

6、A层的油水分布如图,且断层是开启的,问B层中能否聚集油气,为什么(6分)?答:B层中不能聚集油气。

因为断层开启,则不具备封闭性,而A、B层应为同一压力系统,且A层中的油水界面高于B层的高点,故B 层中不能聚集油气。

7、指出下图所示的圈闭类型(6分)A——地层超覆型B——砂岩透镜体C——与物性变化有关的圈闭D——古潜山型E——水动力圈闭F——岩性上倾尖灭型8、如图所示,A、B、C点的海拨高度分别为H A=1000米、H B=990米和H C=960米,压力分别为P A=20兆帕、P B=兆帕和P C=兆帕,求油水界面的海拨高度和压力(地层水的相对密度为(10分)。

解:设原油的相对密度为γ0,则γ0=100(P B-P A)/(H A-H B)=100×10=设油水界面压力为P W,海拔为H W,则有P W=P C-γW(H W-H C)/100= P B+γ0(H B-H W)/100即-(H W-960)/100=+(990-H W)/100得H W=980(米)P W=(MPa)9、如图所示,1、2井为同一压力系统,1井井口海拔H1=250米,油层中部海拔H A=-850米,压力P A=;2井井口海拔H2=500米,油层中部海拔H B=H A。

是问1、2井在理论上能否自喷(γ0=0.9)(10分)?解:由于1、2井为同一压力系统,H A=H B,则有P A=P B。

1井井深=H1-H A=250-(—850)=1100(米)21井井深=H2-H B=500-(—850)=1350(米)在静止状态下,设压力P A能举升的油柱高度为H,则:H=100P A/γ0=100×=(米).。

因为H大于1井井深而小于2井井深,所以1井可以自喷,2井不能自喷。

10、下图(平面图中的等高线为海拔高度)所示能否形成圈闭(盖层存在、断层封闭)?并说明理由(8分)。

图A不能形成圈笔,上倾方向和侧向无遮挡条件;图B、图C能形成圈闭,上倾方向和侧向有遮挡条件;图D靠近断层一边可形成圈闭,断层遮挡。

11、下图(平面图中的等高线为海拔高度)所示能否形成圈闭(盖层存在、断层封闭)?并说明理由(8分)。

图A下盘能形成圈笔,上倾方向断层遮挡;图B不能形成圈闭,上倾方向无遮挡条件;图C、图D可形成圈闭,断层遮挡。

12根据矿物的颜色、透明度、条痕、光泽四种光学性质的相互关系,完成下表(10分)。

颜色非金属色矿物金属色矿物透明度条痕色光泽颜色非金属色矿物金属色矿物透明度透明透明-半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不透明条痕色白色浅彩色深彩色黑色光泽玻璃光泽金刚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属光泽13、请完成下表(10分):相对地质年代表宙隐生宙显生宙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纪宙显生宙代中生代新生代纪宙隐生宙显生宙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纪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宙显生宙代中生代新生代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14、绘制倾斜岩层产状要素图,并加以说明(6分)。

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

图中OD/为倾向线,它与地理北极沿顺时针的夹角为倾向;AB为走向线,OA、OB与与地理北极沿顺时针的夹角均为走向,走向有两个,相差180o;α为倾角,是倾斜线与倾向线的夹角。

15、用地层代号N、E、K绘制背斜及向斜构造剖面示意图(6分)。

16、用地层代号P、T、J绘制直立褶曲和斜歪褶曲剖面示意图(6分)。

17、用地层代号D、S、O绘制倒转褶曲和平卧褶曲剖面示意图(6分)。

18、用地层代号D、C、P绘制复背斜剖面示意图(6分)。

19、用地层代号D、C、P绘制复向斜剖面示意图(6分)。

20、用地层代号P、T、J绘制隔档式褶皱平面图(6分)。

21、用地层代号P、T、J地层代号绘制隔槽式褶皱平面图(8分)。

22、用地层代号P、T、J绘制隔档式褶皱剖面图(6分)。

23、用地层代号绘制隔槽式褶皱剖面(6分)。

24、绘制正断层剖面示意图,并说明其特点(6分)。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25、绘制逆断层剖面示意图,并说明其特点(6分)。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26、绘制地堑构造剖面示意图(6分)。

27、绘制地垒构造剖面示意图(6分)。

28、绘制阶梯状断层示意图(6分)。

29、绘制叠瓦状断层示意图(6分)。

30、绘制对冲式断层组合(6分)。

31、绘制背冲式断层组合(6分)。

32、下图是岩浆岩结晶程度图片,按结晶程度确定其结构类型(6分)。

a为全晶质结构。

b为半晶质结构。

c为玻璃质结构。

33、根据层理形态填写层理类型(8分)。

34、下图是结核构造,确定其结核类型(3分)a、同生结核;b、后生结核c、成岩结核。

35、根据下表给出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填写岩石名称(8分)。

岩石类型方解石含量(%)白云石含量(%)90—100 小于1075——90 10——2550——75 25——5025——50 50——7510——25 75——90小于10 90——100岩石类型方解石含量(%)白云石含量(%)石灰岩类石灰岩90—100 小于10 含白云质灰岩75——90 10——25 白云质灰岩50——75 25——50白云岩类灰质白云岩25——50 50——75 含灰质白云岩10——25 75——90 白云岩小于10 90——10036、根据下表给出的岩石名称,填写矿物含量(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