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和工作原理介绍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真空泵是一种用于抽取气体并产生真空的设备。
它在许多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和常见类型。
一、真空泵的基本原理:1.1 分子撞击抽气原理:真空泵通过在泵腔内部产生高速运动的转子或活塞,使气体分子与转子或活塞相撞,从而产生气体分子的动量传递,将气体抽出。
1.2 压缩抽气原理:真空泵通过减小泵腔的体积,使气体分子被压缩,从而增加气体分子的密度和压力,进而将气体抽出。
1.3 扩散抽气原理:真空泵通过在气体分子之间施加电场或磁场,使气体分子产生扩散运动,从而将气体抽出。
二、真空泵的工作过程:2.1 吸入气体:真空泵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进气口吸入气体。
气体进入泵腔后,根据不同的抽气原理,经过一系列的过程进行抽气。
2.2 压缩气体:在泵腔内部,真空泵通过转子或活塞的运动,将气体分子进行压缩,使气体的密度和压力增加。
2.3 排出气体:经过压缩后,气体被排出泵腔,进入排气管道或容器中。
排出的气体可以被进一步处理或利用。
三、真空泵的常见类型:3.1 机械泵:机械泵是真空泵的一种常见类型,它通过机械运动产生抽气效果。
常见的机械泵包括旋片泵、涡旋泵和螺杆泵等。
3.2 扩散泵:扩散泵利用扩散抽气原理,通过施加电场或磁场使气体分子扩散,从而实现抽气效果。
3.3 分子泵:分子泵利用分子撞击抽气原理,通过高速旋转的转子或活塞,将气体分子与转子或活塞相撞,从而实现抽气效果。
四、真空泵的应用领域:4.1 科学研究:真空泵在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等。
它可以提供高真空环境,满足实验的需求。
4.2 工业生产:真空泵在工业生产中用于抽取气体,如真空冷冻、真空干燥和真空包装等。
它可以提供稳定的真空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4.3 医疗设备:真空泵在医疗设备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医用吸引器和血液透析机等。
它可以提供强力的吸引力,帮助医疗操作和治疗。
真空泵工作原理

真空泵工作原理真空泵是一种用来排除系统内气体并创建真空环境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科学实验、工业生产和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一、真空泵的基本原理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过程,即排气过程和压缩过程。
1. 排气过程真空泵通过机械或分子运动将气体从系统中抽出。
排气过程中,真空泵会增加气体分子的流动速度,使其逐渐离开系统,并形成真空。
排气过程主要依靠真空泵内部的旋转叶片、活塞或螺杆等机械装置,通过转动或振动来产生负压,将气体吸入并排出。
2. 压缩过程排除气体后,真空泵会进入压缩过程。
在此过程中,真空泵会持续增加压力,将气体分子推向泵的出口。
通过增加气体分子的密度,真空泵将气体压缩并排出系统。
二、真空泵的类型和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的原理和结构,真空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机械泵机械泵是使用回转或振动的机械装置来排气和压缩气体的真空泵。
常见的机械泵包括旋片泵、螺杆泵和涡轮分子泵。
- 旋片泵:旋片泵内部有一对旋转的叶片,当叶片旋转时,气体被吸入并压缩排出。
它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中等真空。
- 螺杆泵:螺杆泵内部有一对互相螺旋的螺杆,通过旋转将气体从进口处吸入并排出。
螺杆泵适用于高真空和高气体流量的环境。
- 涡轮分子泵:涡轮分子泵通过涡轮的高速旋转将气体分子推向出口,以实现排气和压缩效果。
它适用于高真空系统。
2. 扩散泵扩散泵通过增加气体分子的速度来扩散和稀释气体,从而实现排气和压缩。
它主要由扩散机构和冷却系统组成。
扩散泵适用于高真空和高气体流量的环境,如半导体制造等领域。
3. 分子泵分子泵利用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和散射来排气和压缩气体。
它将气体分子推向泵的出口,并利用排斥效应将气体排出系统。
分子泵主要用于超高真空和高纯度环境。
三、真空泵的应用真空泵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科学实验在科学实验中,真空泵被用于创建稳定的真空环境,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例如,在物理学实验中,真空泵用于控制实验室中的气氛,以排除干扰和外部杂质。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一、引言真空泵是一种用于抽取气体并创建真空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其组成部份和工作过程。
二、真空泵的组成部份1. 主体结构:真空泵通常由泵体、机电和控制系统组成。
泵体是真空泵的主要部份,通常由铸铁或者不锈钢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腐蚀性。
2. 叶轮:叶轮是真空泵内部的旋转部件,通常由铝合金或者不锈钢制成。
叶轮的旋转运动通过机电驱动,产生负压并抽取气体。
3. 导叶:导叶位于叶轮周围,用于引导气体流向出口,并增加真空泵的效率。
4. 机械密封:机械密封用于防止气体泄漏,通常由硬质合金或者陶瓷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密封性能。
5. 冷却系统:真空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冷却系统用于降低泵体温度,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基于负压原理和离心力原理。
1. 负压原理:真空泵通过旋转叶轮产生离心力,使气体份子在叶轮的作用下从进口处进入泵体。
随着叶轮的旋转,气体份子被迫向外挪移,形成低压区域。
在低压区域内,气体份子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作用,从而被抽取到泵体内部。
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真空泵可以将气体抽取至所需真空度。
2. 离心力原理:真空泵的叶轮通过机电驱动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
离心力使得气体份子受到向外的推力,从而被抽取到泵体内部。
同时,离心力也将气体份子压缩,增加气体份子之间的碰撞频率,进一步促进气体的抽取。
四、真空泵的工作过程真空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启动阶段:当真空泵启动时,机电开始驱动叶轮高速旋转。
在启动阶段,泵体内部的气体被迅速抽取,形成较低的压力。
2. 压缩阶段:随着叶轮的旋转,气体份子被压缩并进一步抽取。
在这个阶段,真空泵会产生较高的真空度。
3. 稳定阶段:当真空泵达到所需真空度后,泵体内部的压力保持稳定。
在稳定阶段,真空泵持续抽取气体,保持系统处于所需真空状态。
4. 住手阶段:当工作完成或者需要住手真空泵时,机电住手驱动叶轮旋转。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作为一种常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和医疗等领域。
它主要用于抽取容器或系统中的气体,从而产生真空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
一、真空泵的基本组成真空泵主要由排气口、活塞、柱塞、凸轮、机壳和电机等部分组成。
排气口是气体排出的通道,活塞和柱塞构成泵腔,凸轮通过电机驱动活塞和柱塞的运动,机壳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二、真空泵的工作原理1. 排气过程当电机启动后,凸轮开始旋转,带动活塞和柱塞一起向上运动。
此时,泵腔内的压力降低,使泵腔与进气口之间产生差压。
外部气体通过进气口流入泵腔,随后随着活塞和柱塞的继续上升,泵腔内的气体被排出泵体,进入排气口,并被泵出系统。
2. 吸入过程当活塞和柱塞达到最高点后,开始向下运动。
此时,泵腔与进气口之间产生差压,外部气体通过进气口流入泵腔。
随着活塞和柱塞的继续下降,泵腔内的气体被进一步压缩,同时泵腔的体积减小。
当活塞和柱塞接近最低点时,泵腔内的气体压力继续升高,达到一定数值后,气体无法回流,被迫排出泵腔。
3. 循环过程随着凸轮的旋转,活塞和柱塞不断地上下运动,形成排气和吸入的循环过程。
每次运动都可以排出一部分气体,使泵腔内的压力不断降低,最终实现产生真空环境的目的。
三、真空泵的分类及应用真空泵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离心泵、容积泵、磁悬浮分子泵、旋片泵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真空泵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1. 离心泵离心泵通过快速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气体抛出泵体,达到抽取气体的目的。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工业和化工等领域。
2. 容积泵容积泵依靠容积的变化实现气体的抽取。
常见的容积泵有活塞泵和螺杆泵。
活塞泵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改变泵腔的容积;螺杆泵则通过螺杆的旋转运动改变泵腔的容积。
容积泵适用于实验室和科研领域。
3. 磁悬浮分子泵磁悬浮分子泵采用气体分子撞击旋转子的方式进行气体抽取。
它具有无摩擦、无磨损和无油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光伏产业和超高真空系统等领域。
真空泵和工作原理的介绍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者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者设备。
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
由于真空应用部门所涉及的工作压力的围很宽,因此任何一种类型的真空泵都不可能彻底合用于所有的工作压力围,只能根据不同的工作压力围和不同的工作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真空泵。
为了使用方便和各种真空工艺过程的需要,有时将各种真空泵按其性能要求组合起来,以机组型式应用。
随着真空应用的发展,真空泵的种类已发展了不少种,其抽速从每秒零点几升到每秒几十万、数百万升。
随着真空技术在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对其应用压强围的要求越来越宽,大多需要由几种真空泵组成真空抽气系统共同抽气后才干满足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的要求。
常用真空泵包括:干式螺杆真空泵、水环泵、往复泵、滑阀泵、旋片泵、罗茨泵和扩散泵等,这些泵是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真空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力泵种。
近年来,伴有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真空泵相关下游应用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同时在真空泵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等因素的共同拉动下,我国真空泵行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地快速的发展。
真空泵的泵体的布置结构决定了泵的总体结构: 1)、立式结构:进、排气口水平设置,装配和连接管路都比较方便。
但泵的重心较高,在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差,故这种型式多用于小泵; 2)、卧式结构:泵的进气口在上,排气口在下。
有时为了真空系统管道安装连接方便,可将排气口从水平方向接出,即进、排气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此时,排气口可以从左或者右两个方向开口,除接排气管道一端外,另一端堵死或者接旁通阀。
这种泵结构重心低,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好。
普通大、中型泵多采用此种结构。
泵的两个转子轴与水平面垂直安装。
这种结构装配间隙容易控制,转子装配方便,泵占地面积小。
但泵重心较高且齿轮拆装不便,润滑机构也相对复杂。
真空泵的两个转子是通过一对高精度齿轮来实现其相对同步运转的。
主动轴通过联轴器与机电联接。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一、概述真空泵是一种用于抽取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将其压力降低到较低的真空度的设备。
真空泵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工业生产、医疗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包括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过程。
二、工作原理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基于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和压力差的作用。
当真空泵开始工作时,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将气体从高压区域(通常是大气压)抽取到低压区域(真空度)。
以下是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的详细步骤:1. 压缩气体真空泵的第一步是将气体压缩到较高的压力。
通常,真空泵会使用活塞、螺杆或回转式叶片等压缩机制来实现这一步骤。
当气体被压缩时,其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压力增加。
2. 排出气体在气体被压缩后,真空泵将其排出到低压区域。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阀门或排气口来实现。
气体在经过阀门或排气口时,会遇到较低的压力,从而被迫流向低压区域。
3. 重复循环真空泵会不断地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将气体从高压区域抽取到低压区域,直到达到所需的真空度。
为了提高真空泵的效率,通常会采用多级抽气系统,其中每个级别都具有不同的压缩机制和排气方式。
三、主要组成部分真空泵由多个关键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共同协作以实现抽气过程。
以下是真空泵的主要组成部分:1. 压缩机压缩机是真空泵的核心部件,用于将气体压缩到较高的压力。
常见的压缩机类型包括活塞式、螺杆式和回转式叶片式压缩机。
不同类型的压缩机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2. 排气阀排气阀用于控制气体的流动方向,将压缩后的气体排出到低压区域。
排气阀通常由可调节的阀门或排气口组成。
3. 冷却系统由于压缩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真空泵通常需要配备冷却系统来降低温度。
冷却系统可以采用水冷却或风冷却方式,以确保真空泵的正常运行。
4. 控制系统真空泵通常需要配备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压力、温度和其他关键参数。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真空泵的稳定性和效率。
四、工作过程真空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启动、抽气和停止三个阶段。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真空泵是一种用于抽取容器内气体,从而形成真空环境的设备。
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一、真空泵的基本原理1.1 体积排气法真空泵通过不断减小抽气室的体积,使气体分子在泵内产生连续碰撞,从而增加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自由程,最终将气体排出。
1.2 高速流体抽气法真空泵利用高速流体将气体带走。
高速流体通过喷嘴或旋转装置产生,并通过与气体分子的碰撞将其带走。
1.3 分子撞击法真空泵利用分子撞击的原理将气体分子从容器中抽出。
它通过在泵内产生高速运动的转子或活塞,使气体分子与转子或活塞发生碰撞,并将其抽出。
二、真空泵的工作过程2.1 压缩过程真空泵通过压缩气体,使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自由程变小,从而增加气体分子间的碰撞频率。
这样,气体分子就会被迫靠近泵的抽气室,从而形成真空。
2.2 排气过程真空泵在压缩气体后,通过合适的排气系统将气体排出。
排气过程通常包括冷却、减压和分离等步骤,以确保气体被完全排出。
2.3 循环过程真空泵在排气后,会继续进行循环过程。
循环过程中,真空泵通过不断重复压缩和排气的步骤,使容器内的气体逐渐减少,直到达到所需的真空度。
三、真空泵的分类3.1 机械泵机械泵是真空泵的一种常见类型,它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真空。
机械泵通常包括旋片泵、涡旋泵和离心泵等。
3.2 分子泵分子泵利用分子撞击的原理将气体分子从容器中抽出。
分子泵通常由转子和静子两部分组成,通过高速旋转的转子将气体分子抽出。
3.3 涡流泵涡流泵是一种无油真空泵,它通过涡流的产生将气体分子抽出。
涡流泵通常由电磁铁和转子组成,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场,使转子产生旋转运动。
四、真空泵的应用领域4.1 科学研究真空泵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真空泵被用于制备高纯度材料和进行实验室实验。
4.2 工业生产真空泵在工业生产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电子、半导体和光学等行业中,真空泵被用于制造和加工产品。
真空泵工作原理

真空泵工作原理一、引言真空泵是一种用于抽取气体,从而创造真空环境的设备。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和常见类型。
二、基本原理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基于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
气体分子在真空泵内运动时,会受到泵的作用力,从而改变其运动状态。
真空泵通过不同的机制,将气体分子从被抽取的空间中排出,从而降低该空间的气压,创造真空环境。
三、工作过程1. 压缩真空泵的工作过程通常从压缩开始。
当真空泵启动时,气体被进入泵的工作腔室。
泵的工作腔室内部通常有一个活塞或旋转叶片,通过运动将气体压缩并推向出口。
2. 排气在压缩过程中,气体被推向泵的出口。
出口通常连接到真空系统或大气环境中。
气体通过出口排出,从而降低了被抽取空间的气压。
3. 冷却真空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冷却系统来保持泵的正常工作温度。
冷却系统可以是空气冷却或水冷却,具体取决于泵的类型和应用场景。
四、常见类型1. 旋片真空泵旋片真空泵是一种常见的真空泵类型,其工作原理基于旋转叶片的压缩和排气过程。
旋片真空泵通常由一个旋转的叶片和一个固定的壳体组成。
当叶片旋转时,气体被压缩并排出。
2. 涡旋真空泵涡旋真空泵利用离心力将气体压缩并排出。
该泵类型通常由一个旋转的叶轮和一个固定的壳体组成。
当叶轮旋转时,气体被离心力推向壳体的出口。
3. 分子泵分子泵是一种高真空泵,其工作原理基于气体分子的撞击。
分子泵内部有许多小孔,当气体分子进入小孔时,会与其他分子发生碰撞并被排出。
这种泵通常用于需要极高真空度的应用。
五、应用领域真空泵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1. 科学研究:真空泵在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用于制备高真空环境,以便进行实验和研究。
2. 工业生产:真空泵在半导体制造、食品加工和化工等行业中用于抽取气体和创造真空环境,以便进行生产和加工。
3. 医疗设备:真空泵在医疗设备中用于抽取气体和液体,如血液透析机和呼吸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空泵及其工作原理介绍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
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
由于真空应用部门所涉及的工作压力的范围很宽,因此任何一种类型的真空泵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工作压力范围,只能根据不同的工作压力范围和不同的工作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真空泵。
为了使用方便和各种真空工艺过程的需要,有时将各种真空泵按其性能要求组合起来,以机组型式应用。
1、真空泵的种类
随着真空应用的发展,真空泵的种类已发展了很多种,其抽速从每秒零点几升到每秒几十万、数百万升。
随着真空技术在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对其应用压强范围的要求越来越宽,大多需要由几种真空泵组成真空抽气系统共同抽气后才能满足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的要求。
常用真空泵包括:干式螺杆真空泵、水环泵、往复泵、滑阀泵、旋片泵、罗茨泵和扩散泵等,这些泵是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真空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力泵种。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真空泵相关下游应用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同时在真空泵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等因素的共同拉动下,我国真空泵行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地快速的发展。
2、真空泵的总体结构式与传动方式
真空泵的泵体的布置结构决定了泵的总体结构:1)、立式结构:进、排气口水平设置,装配和连接管路都比较方便。
但泵的重心较高,在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差,故这种型式多用于小泵;2)、卧式结构:泵的进气口在上,排气口在下。
有时为了真空系统管道安装连接方便,可将排气口从水平方向接出,即进、排气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此时,排气口可以从左或右两个方向开口,除接排气管道一端外,另一端堵死或接旁通阀。
这种泵结构重心低,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好。
一般大、中型泵多采用此种结构。
泵的两个转子轴与水平面垂直安装。
这种结构装配间隙容易控制,转子装配方便,泵占地面积小。
但泵重心较高且齿轮拆装不便,润滑机构也相对复杂。
真空泵的传动方式:真空泵的两个转子是通过一对高精度齿轮来实现其相对同步运转的。
主动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联接。
在传动结构布置上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是电动机与齿轮放在转子的同一侧如图。
从动转子由电动机端齿轮直接传过去带动,这样主动转子轴的扭转变形小,则两个转子之间的间隙不会因主动轴的扭转变形大而改变,故使转子之间的间隙在运转过程中均匀。
这种传动方式的最大缺点是:a.主动轴上有三个轴承,增加了泵的加工和装配难度,齿轮的拆装及调整也不便;b.整体结构不匀称,泵的重心偏向电动机和齿轮箱一侧。
所具有的特点:1)、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有较大的抽速;2)、转子具有良好的几何对称性,故振动小,运转平稳。
转子间及转子和壳体间均有间隙,不用润滑,摩擦损失小,可大大降低驱动功率,从而可实现较高转速;3)、泵腔内无需用油密封和润滑,可减少油蒸气对真空系统的污染;4)、泵腔内无压缩,无排气阀。
结构简单、紧凑,对被抽气体中的灰尘和水蒸汽不敏感;5)、压缩比较低,对氢气抽气效果差;6)、转子表面为形状较为复杂的曲线柱面,加工和检查比较困难。
3、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1)、水环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水环式真空泵叶片的叶轮偏心地装在圆柱形泵壳内。
泵内注入一定量的水。
叶轮旋转时,将水甩至泵壳形成一个水环,环的内表面与叶轮轮毂相切。
由于泵壳与叶轮不同心,右半轮毂与水环间的进气空间4逐渐扩大,从而形成真空,使气体经进气管进入泵内进气空间。
随后气体进入左半部,由于毂环之间容积被逐渐压缩而增高了压强,于是气体经排气空间及排气管被排至泵外。
2)、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旋片式真空泵(简称旋片泵)是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
其工作压强范围为101325~1.33×10-2(pa)属于低真空泵。
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它高真空泵或超高真空泵的前级泵。
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冶金、机械、军工、电子、化工、轻工、石油及医药等生产和科研部门。
3)、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
罗茨泵的工作原理与罗茨鼓风机相似。
由于转子的不断旋转,被抽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0内,再经排气口排出。
由于吸气后v0空间
是全封闭状态,所以,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胀。
但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冲到空间v0中去,使气体压强突然增高。
当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
真空泵的好坏决定于其机械结构和油的质量,使用真空泵时必须把它保护好。
如果蒸馏挥发性较大的有机溶剂时,有机溶剂会被油吸收结果增加了蒸气压,从而降低了抽空效能,如果是酸性气体,那就会腐蚀油泵,如果是水蒸气就会使油成乳浊液而抽坏真空泵。
4、真空泵的使用选择
真空泵的抽气效能可以将泵分为三类:1)、一般水泵,压强可达到1.333 ~ 100 kPa (10~760mmHg)为'粗'真空;2)油泵,压强可达0.133 ~ 133.3 Pa (0.001 ~ 1mmHg)为'次高'真空;3)扩散泵,压强可达0.133Pa以下,(10-3mmHg)为 '高' 真空。
若要较低的压力,那就要用到油泵了,好的油泵能抽到133.3Pa(1mmHg)以下。
在有机化学实验室里常用的减压泵有水泵和真空泵两种,若不要求很低的压力时,可用水泵,如果水泵的构造好且水压又高,抽空效率可达1067 ~ 3333 Pa(8~25mmHg)。
水泵所能抽到的最低压力理论上相当于当时水温下的水蒸气压力。
例如,水温25℃、20℃、10℃时,水蒸气的压力分别为3192、2394、
1197Pa(8-25mmHg)。
用水泵抽气时,应在水泵前装上安全瓶,以防水压下降,水流倒吸;停止抽气前,应先放气,然后关水泵。
5、真空泵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真空泵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真空泵使用注意事项:1)、在蒸馏系统和真空泵之间,必须装有吸收装置;
2)、蒸馏前必须用水泵彻底抽去系统中有机溶剂的蒸气;3)、如能用水泵抽气的,则尽量用水泵,如蒸馏物质中含有挥发性物质,可先用水泵减压抽降,然后改用油泵;4)、减压系统必须保持密不漏气,所有的橡皮塞的大小和孔道要合适,橡皮管要用真空用的橡皮管。
磨口玻璃涂上真空油脂。
影响因素包括:
1)、润滑油:在真空泵中真空泵油不仅作为获得真空的介质,还对机械摩擦点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
真空泵腔内容积不断变化而形成排气作用,要求润滑油应具有合适的粘度和粘温特性。
由于真空泵要求真空度很高,一般使用石蜡基窄馏分伴随真空泵不断向高转速度发展,滑片和泵体的高速摩擦使油温升高,油品很容易氧化分解,尤其扩散泵往往处于很高的温度环境下工作,使系统内蒸气压升高,真空度降低,因此,要求真空泵油具有良好的热氧化稳定性。
与此同时,真空泵使用过程中可能吸入腐蚀性气体或者水汽,这就要求真空泵油具有良好的抗腐蚀和抗乳化性。
真空泵油要求纯度高不携带轻质组分,以免影响油品饱和蒸汽压。
2)、电机温度高:某公司的300MW机组,每台机组配备2台机械真空泵,其中1台运行,1台备用。
真空泵用于机组启动时抽真空,正常运行时用于抽出凝汽器中未凝结的气体。
该泵配备电机160kW,转速590r/min,额定电流330A,
电压380V,B级绝缘,正常运行时电流220~230A。
每年夏季,电机温度都会超限,被迫加装临时冷却风机,但收效不大。
电机长期高温运行会造成绝缘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
真空泵电机温度高的原因:1)、电机功率大,工作电流大,发热量大;2)、风扇转速低,风压,风量小;3)、风扇叶片数较少,产生的风量小;4)、电动机附有灰尘、油污,降低了散热能力;5)、真空泵电机所在母线电压为380V,由于电缆压降及负荷分配不均,电机实际所加电压只有365V,电压偏低造成运行电流大。
真空泵电机温度高解决方法:电机功率、转速是和真空泵相匹配的,不能更改。
风扇安装于电机主轴上,电机转速决定了风扇转速,也不可更换。
增加风扇叶片数量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叶片数量增加后,动平衡不容易找,如找正不好,会引起电机振动增加。
方法如下:1)、将原风扇罩加长40cm,在里面加装一个与风扇罩同直径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电机功率850W,转速1489r/min,电压380V。
原风扇继续保留。
轴流风机另设一路电源控制,轴流风机与主电机不设连锁。
真空泵启动后及时启动轴流风机运行,真空泵停运后30min停运轴流风机,以使主电机得到充分冷却;2)定期清除电机上灰尘,保持电机散热片清洁,增加其散热能力;3)将真空泵所在母线电压调整为400V。
真空泵电机温度高解决效果:1)、由于轴流风机转速高,风压风量大,冷却效果大大增强,在相同的环境温度、负荷电流下,主电机温度下降了12℃。
夏季主电机温度未再超限;2)、轴流风机可人为控制,主电机停运后,轴流风机仍可运行,可以使主电机得到充分冷却;3)、尽量使2段母线负荷分配平衡,以防
某段母线因负荷过重造成电压下降过多;4)、电压调整后,真空泵运行电流降为210A,发热量相对减小;5)、减缓了主电机的绝缘老化速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