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神经调节复习课用

神经调节复习课用
(
5、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 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B
6、用PET技术对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进行定位的研究中,应用的示
踪剂通常是葡萄糖,这主要是因为 ( C )
• Content A.葡萄糖在大脑皮层的含量高
D.实验中离体的腓肠肌连一段坐骨神经,用电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
肠肌收缩 【解析】反射是一种高级应激性,是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对外界刺激
作出的反应。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D项不具备完整的反射
弧结构,故不属于反射。A、C项为条件反射,B项为非条件反射。
3、[2010年上海高考题]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明了 生物电存在 二、膜电位 的事实。
及其变化情况,证
1.概念: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 电位差
2.产生原因 ⑴细胞膜内外的 离子浓度不同 。 ⑵离子的 跨膜运输 。

3.产生机理 ⑴静息电位: K+通道 开放,K+从 膜内 流向 膜外 ,使膜内带 电,膜外带 正 电。 负 ⑵动作电位: Na+通道 开放,Na+从 膜外 流向 膜内 ,使膜内带 电,膜外带 电。 负 正 三、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的传导:细胞的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会向该细胞的 其他部位 不衰减地传送或扩展。 2.原理:兴奋区和静息区之间形成 局部电流 。 3.传导方向 ⑴神经冲动由 兴奋区 传向 静息区 。 ⑵电流在膜内由 兴奋区 传向 静息区 ;在膜外,由 静息区 传 向 兴奋区 。 生理完整性 双向传导 非递减性传导 4.特征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
清醒 状态下,刺激开颅后 大脑皮层 病人表述的感觉或感受等所做出的判断。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课件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课件
第3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
K+外流
内负外正 Na+内流
易混易错 K+外流后,细胞膜内K+浓内度正仍外大负于膜外;Na+内流后,膜外Na+
浓度仍大于膜内。
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3.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思考题:若某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 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_停__止__传__导__。
突触后膜发生_电__位__变__化___,下个神经元__抑__制____。
思考 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 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 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那么,
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_____抑__制__性__突__触_____(填“兴
乙为、丙、丁、。甲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实验探究
结合反射弧模式图进行探究 (1)探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观察A的反应 方法设计:电刺激①处
测量②处电位变化
A有反应,②处电位改变→双向传导 结果分析 A有反应,②处无电位变化→单向传导
(2)探究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先电刺激①处,测量③处电位变化 方法设计 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电位变化
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224
A.t1时的刺激强度过小,无法引起神经纤维
上Na+通道打开 B.适当提高细胞内K+浓度,测得的静息电位
可能位于-65~-55 mV
√C.t2、t3时的刺激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自主梳理
K+ 内负外正
Na+
内正外负
正 正 电信号 兴奋 电位差
负 负
动作电位
(1)若刺激离体神经纤维的一端,产生的兴奋只能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若刺激离 体神经纤维的中部,产生的兴奋可以向两端双向传导; (2)兴奋的传导方向总是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而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3)由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中,跨膜移动的K+和Na+的量是非常有限 的,所以无论是静息状态还是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K+的浓度都比 膜外高、Na+浓度都比膜外低。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比较
联想质疑 ★电位变化原理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何种形式传导的?兴奋的传导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兴奋的传 导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因为K+的外流。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因为Na+的内流。
[应用示例] 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某一神经纤维的中部,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膜 电位、局部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的是( )
解析 受到刺激的兴奋区域,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相邻的未兴奋区域, 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在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之间,就形成电位差,进 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内由兴奋区域流向未兴奋区域,膜外 由未兴奋区域流向兴奋区域。 答案 B
1.静息电位 (1)静息电位的本质是一种K+平衡电位,其绝对值的大小与膜内外K+浓度差呈 正相关; (2)当膜外K+浓度适当升高(仍低于膜内K+浓度)时,膜内外K+浓度差变小,静 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反之,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 (3)静息电位绝对值的大小,与膜外K+浓度呈负相关,与膜外Na+浓质是一种Na+平衡电位,其绝对值的大小与膜内外Na+浓度差呈正 相关; (2)当膜外Na+浓度适当降低(仍高于膜内Na+浓度)时,膜内外Na+浓度差变小,动 作电位的峰值变小;反之,动作电位峰值变大; (3)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与膜外Na+浓度呈正相关,与膜外K+浓度无关。

第05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

第05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

第05讲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学习目标】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实现,其传递具有单方向传递的特点。

3.关注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并能够向他人宣传这些危害,拒绝毒品。

【任务驱动】在蛙坐骨神经上(神经纤维膜外)放置两个微电极,并将他们连接到同一个电流表上,引导学生观察神经不受刺激或不同部位受到刺激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

请同学们思考,坐骨神经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外是正电位还是负电位?坐骨神经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外是正电位还是负电位?在神经纤维膜外,刺激产生的兴奋是以什么方式传导的?【问题思考】1.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

现在世界田径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

思考下面的问题:①从运动员听到枪响到作出起跑的反应,信号的传导经过了哪些结构?经过耳(感受器)、传入神经(听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等结构。

②短跑比赛规则中关于“抢跑”规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人类从听到声音到作出反应起跑需要经过反射弧的各个结构,完成这一反射活动所需的时间至少需要0.1s。

2.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

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原因是什么?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而与Na+无关,故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改变不影响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与神经元外的Na+内流相关,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值下降。

3.若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该在何种溶液中测定?为什么?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在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

因为体内的神经元处于内环境之中,其钠钾离子具有一定的浓度,要使测定的电位与体内的一致,也就必须将神经元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体内相同的环境中。

8.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8.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多条神经纤维汇集成束, 外面在包裹一层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神经纤维
神经
3、神经调节基本方式: 反射
(1)概念: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 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思考:
1.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 垂,这属于反射吗?
2.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觉到了疼痛,
这属于反射吗?
(2)类型:
①__非__条__件____反射:生来就有的,通 过_遗__传__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如 _眨_眼__反_射__、_缩__手_反__射、膝跳反射 ②___条__件_____反射:在生活中通过 _学__习__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 ___望__梅__止_渴_____
B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
B神经元 突触前膜
神经 递质 突 突触间隙 触
突触后膜
(2)传递方向: 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 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原因: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信号的转化: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突触小体
+++++ +++++++++++++++++++++++
细胞膜上的电位 局部电流方向
膜外 膜内 膜外 膜内
静息时 兴奋时
+


+
未兴奋→兴奋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023年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023年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当堂检测
2.脊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纤维也有传出神经纤维。在给予脊神经适 宜电刺激后,会检测到相应肌肉电位变化(先出现M波,再出现H反 射波,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图中结构②处能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B.电刺激脊神经会引起神经纤维的Na+离子通道开放 C.电刺激产生M波的途径是电刺激→③→②→①→肌肉 D.H反射波与M波间隔时间可用于诊断相应神经中枢是否病变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原来,在两个神经之间有个结构,叫——突触
突 触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8-29页相关内容,画一个
突触,并标明突触中相应结构 传递的结构——突触
突触小体
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 受体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的常见类型
传 导
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 抑制性递质 如甘氨酸

放神经递质
释放方式: 胞吐

2.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
生物膜的流动性
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
3.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结合
特异性受体 Na+或Cl-通道
4.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 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
引起下一个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
5.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
2.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_双__向__传_导____ 思考:为什么?
+++ - - - - ++++
-+- - - +++ -+- - - -
-+-+-++
+-++-+-+-

高中生物 3.1.3.1、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

高中生物 3.1.3.1、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
第十三页,共76页。
【思维判断(pànduàn)】 1.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 ) × 【分析】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损伤,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仍能反 应,但该过程不叫反射。 2.传出神经元末梢构成效应器。( )
【分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
第十四页,共76页。
结构破坏对功 能的影响
既无感觉又无 效应
既无感觉又无
效应
既无感觉又 无效应
第十八页,共76页。
兴奋传导
结构特点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
功能
将兴奋由神经中
枢传至效应器
结构破坏对功 能的影响
只有感觉
无效应
效应器 相互联系
运动神经末梢 和它所支配 (zhīpèi)的肌
对内外界刺激 (cìjī)发生相应 的活动
的______构成,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突触
胞体
第七页,共76页。
(2)三元反射弧:反射中枢在____传__入__神__经__与_______传__出___神__经__之间增 加(zēngjiā)了一中个间__神__经__元______(,ch如uá缩nrù手-反射的反射(c弧h。uánchū(3)多元反射弧:具有多个中间神s经hé元nj,īn具g)有元多个___s__h_é突_n_j触联īn系g)。元
第二十一页,共76页。
【典例训练1】(2011·上海高考)如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 动传导的可能(kěnéng)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 阻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二十二页,共76页。
【解题指南】 1.知识储备:(1)有感觉无效应原因: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 (2) 明确产生感觉的部位(bùwèi)是大脑皮层,产生运动的部位 (bùwèi)是效应器。 2.题眼:“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据此推测兴奋不能传到手 部肌肉。 【解析】选C。病人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正常,但手 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至效应器,故阻断的位置是③传出 神经。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 新课课件(共4课时)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 新课课件(共4课时)

知识点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兴奋剂定义:原是指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如今是 运动禁用药物的统称。兴奋剂具有增强 人的兴奋程度 、提高 运动速度 等 作用,为了维护比赛的公平,保护参赛者的身心健康,运动比赛 禁止 使用 兴奋剂。
2、兴奋剂与毒品作用原理:其作用位点往往是 突触 。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三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需4课时)
2024-9-26日修改
学习目标
第三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方向、静息与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2,理解神经表面电位差测定和神经内 外电位差测定的原理。
3,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传递方 式、方向及原因。
① 促进 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 ②干扰神经递质与 受体 的结合。
●还可以减少突触前 膜对神经递质的回收。
③影响 分解神经递质的酶 的活性。
3、可卡因成瘾机理:知识点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正常情况下, 多巴胺 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 转运蛋白 从突触 间隙回收。
(2)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 失去 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 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 持续 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 减少
4,传导模式图
②兴奋状态
●信号传导具有 不衰减 性。
兴奋传导方向
③局部电流
④恢复静息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 位之间由于 电位差 的存 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 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方向与兴 奋传导方向关系:膜 外相 反,膜内相 同 。
知识点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5、传导方向:可以 双 向传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物电的发现 (1)蛙腿论战的开始阶段,不管从实验设计还是到实验结果的解释 都不合理、不确切,最终通过“无金属实验”证明了生物电的存 在。 (2)证明生物电存在的事实并测量到膜电位差及其变化情况的科学 家为英国剑桥大学霍奇金和他的同事,所用材料为枪乌贼巨大神 经纤维。
2.膜电位产生的基础 生物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在细胞膜上的钠 —钾泵和离子通道的 作用下,离子跨膜运输,从而导致膜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同。 (1)钠—钾泵:钠 —钾泵实际上是横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 Na +—K +ATP 酶。细胞内的钠离子可与该酶结合,并运出膜外,随之将 钾离子从膜外运至膜内,在这一过程中要消耗 ATP 。每消耗一分 子ATP ,向细胞内运输 3个钾离子,排出 2个钠离子。由于钠 —钾 泵的不断工作,细胞内液中的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液,而钠离 子浓度则低于细胞外液,使细胞内外保持着一定的浓度差。
第三章 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
第一、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
1.生物电的发现 (蛙腿论战 )
2.膜电位 (1)概念: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 电位差 。 (2)产生 ①静息电位:静息状态下, K+通道 开放, Na+通道 关闭,K+ 从浓度高的膜内向浓度低的膜外运动,导致膜外带 正电 ,膜内 带 负电 。 ②动作电位: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 Na+ 通道开放, K+ 通道 关 闭 , Na + 从 浓 度 高 的 膜 外 向 浓 度 低 的 膜 内 运 动 , 导 致 膜 外 带 负电 ,膜内带 正电 。
3.类型 (1)非条件反射 ①概念:通过遗传而获得的 先天性 反射。 ②举例:吮吸反射、膝跳反射 (2)条件反射 ①概念:在 非条件反射 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 形成的 后天性 反射。 ②意义: 大大提高了动物 适应 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
1.反射: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
解析: 由题图可知 a是传入神经, b是突触、 c是传出神经,而反射弧 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故 A错。 刺激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会引起兴奋,发生反射活动,故 B错。兴奋 只能由传入神经 (a) 传到传出神经,故 C错。b是突触,由于递质只能 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只能单一方向传递,故 D 正确。 答案: D
结构
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无效应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 既无感觉又
神经中枢
无效应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 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 析与综合
既无感觉又 无效应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 只有感觉无
出至效应器
效应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 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 只有感觉无
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应的应答
类反射比较如下:
形成 时间 刺激 神经 中枢 神经 联系
意义
举例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
非条件刺激 (直接刺激 )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 固定,反射不消退 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
条件反射
后天获得
条件刺激 (信号刺激 )
大脑皮层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 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 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 环境的能力
1.神经调节一般是通过生物电实现的,生物电现象 ( )
A.仅存在于神经组织
B.仅存在于神经和肌肉组织
C.仅存在于动物体内
D.在动植物中普通存在
解析: 生物电不仅存在于动物和人的肌肉及神经组织中,而且也
存在于植物中。
答案: D
2.用新鲜保持生物活性的青蛙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进行下列实 验,哪一组观察不到肌肉收缩 ( )
效应
特别提醒 :反射活动的进行除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外,还需要有适宜 的刺激。
3.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
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解析: 注意审题,该病人的受伤部位在腰椎部,故受损的部位可
(2)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专供离子进出细胞的一些跨膜蛋白质。离 子通道上有闸门一样开放和关闭的结构,控制离子的跨膜运动,使 膜内外的某些离子的浓度不同。常见的离子通道有钠离子通道和钾 离子通道,当这些通道开启后,会有大量的钠离子或钾离子快速通 过通道进出细胞。 【深化拓展】 1.钠—钾泵的本质为主动运输,消耗 ATP 且需载体协助。 2.离子通道:不需消耗能量,不需载体的离子运输过程。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 维。 (2)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2.神经元的功能及分类
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神经冲动 ),并传导兴奋。 可分为以下三类神经元: (1)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把神经冲动从外周传到神经中枢。 (2)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到外周。 (3)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在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之间起联 系作用,位于脑和脊髓内。
能为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不可能是效应器。
答案: A
4.(新题快递 )如图是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 是( ) A.a、脊髓、 b、c四种结构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 B.在d处施加任一强度的刺激,都将引起膝跳反射 C. 膝跳反射发生是兴奋将沿 c→b→a的方向传导 D.b 处的结构决定了兴奋只能向单一方向传递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特别提醒 :条件反射的形成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将无关刺激和 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转能稳定,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退。
2.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反射弧 结构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 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 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 既无感觉又
解析: 与神经和肌肉相连的都是铜片,无法形成 “双金属电流 ”, 不能产生对神经和肌肉的相应刺激,所以肌肉不能收缩。 答案: A
1.反射的概念 在 中枢神经系统 的参与下,人或动物对 体内和外界环境 的各种 刺激所产生的 规律性 的应答。
2.结构基础 反射弧: 由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和 效应器 五部分组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