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上钢琴师》赏析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这部由才华横溢的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电影,自1998年上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在《海上钢琴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影片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艺术意境。

本文将通过对影片音乐的分析,解读电影音乐如何与影像相结合,共同塑造出一个令人陶醉的音乐世界。

我们将从电影音乐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逐步揭示音乐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剧情、人物和导演的艺术构思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部视听盛宴。

本文还将关注电影音乐对于影片情感表达的作用,分析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将角色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以及导演的情感倾向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以及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二、影片音乐概述《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以音乐为灵魂、大海为背景的感人至深的电影。

该片通过描绘一位从未踏足陆地的天才钢琴师“1900”的传奇人生,让观众在音乐与画面的交织中感受到生命的深沉与广阔。

影片的音乐部分,无疑是整个作品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故事叙述的重要元素。

影片的音乐由导演与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共同创作,他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情感,将音乐与影片完美融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音乐世界。

莫里康内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将爵士乐、古典乐和民间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影片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音乐内涵。

在影片中,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情节的推动。

它时而激昂热烈,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时而柔情似水,如同月光般洒落人间。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一、导言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于1998年执导的一部剧情片。

该片改编自作家亚历山大·巴拉吉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友谊和爱的故事。

电影中的原声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科内创作,成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二、电影背景本章节将重点介绍电影的背景设定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

2.1 电影背景设定《海上钢琴师》的故事设定在20世纪初的法国,并在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中展开。

例如,电影中描绘了法国沙田大桥的建设过程,这象征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兴起。

背景设定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2.2 故事情节故事以比斯托利亚的回忆为线索,展示了一个关于音乐家威廉·斯泰尔的传奇经历。

威廉在海上船上通过弹奏钢琴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并与同船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威廉的音乐才华和对音乐的热情感染了每个人,并成为故事发展的核心。

三、原声音乐赏析本章节将对电影中的原声音乐进行详细的赏析,包括曲目解析和音乐情感表达等方面。

3.1 曲目解析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原声音乐包含了多首经典曲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主题曲《想象》。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动人,充满悲伤和温暖的情感。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配乐曲目,如《沙田大桥的春天》、《告别》等。

3.2 音乐情感表达电影中的原声音乐通过简洁而深情的旋律,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音乐随着剧情的发展,将观众带入电影的世界。

其中,主题曲《想象》饱含了对爱与友谊的思念与回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其他曲目也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传达了各种情感,如悲伤、欢愉和温暖等。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1、《海上钢琴师》电影海报图片2、电影原声音乐CD封面3、威廉·斯泰尔的钢琴演奏视频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章节将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并提供相关注释。

5.1 版权法版权法是保护作品的创作者或拥有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海上钢琴师鉴赏

海上钢琴师鉴赏

电影《海上钢琴师》鉴赏《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电影,该电影于1998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和记忆的故事,深入探讨了人类情感和文化的力量。

电影以镜头设置独特而闪耀眼,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通过巧妙运用明暗对比和颜色鲜明的场景,电影中的画面充满了戏剧性和表现力。

特别是在海上,钢琴漂浮在海面上,与碧蓝的天空和宁静的海洋映衬下,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唯美的画面。

影片中的音乐是整部电影的灵魂。

主人公通过他的钢琴演奏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感动。

音乐在电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钢琴曲的旋律如波浪般扑来,在观众的耳边荡起涟漪,使人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个海上钢琴师,以他的钢琴演奏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和爱戴。

他的钢琴演奏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技巧,更多的是一种情感表达和心灵愉悦的方式。

在他的演奏中,观众们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热情,这种情感传达了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也赢得了观众们的共鸣。

除了音乐,电影还涉及到了一些社会问题和政治背景。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意大利,意大利面临着极权主义政权的统治和战争的恐惧。

电影中展现了人们如何通过音乐来寻找力量和希望,以抵抗压迫和痛苦。

影片通过展现主人公和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音乐的力量如何在困境中振奋人心,激发人们的勇气和力量。

总的来说,《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充满了情感和力量的电影。

通过其精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和深情的故事情节,电影向观众传递了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它提醒人们音乐的力量和文化的意义,同时也展示了人类情感和勇气的伟大。

这部电影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和欣赏。

《2024年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及其应用分析》范文

《2024年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及其应用分析》范文

《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及其应用分析》篇一一、引言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部讲述一个天才钢琴师传奇一生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独特的视角,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一生。

本文将对电影中钢琴作品进行深入赏析,并对其在电影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电影背景及钢琴作品概述《海上钢琴师》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讲述了1900年一位在海上长大的钢琴师传奇般的生平。

这位名为1900的钢琴师从未离开过大海,却以一艘巨大的客轮为舞台,用钢琴演绎了他精彩绝伦的人生。

电影中的钢琴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电影的灵魂。

三、钢琴作品赏析1. 音乐与情感的交融电影中的钢琴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欢快的旋律还是悲伤的旋律,都能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喜怒哀乐。

这些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了传递情感、烘托气氛的作用。

2. 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电影中的钢琴作品与画面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在关键时刻,音乐为画面增添了情感色彩,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

同时,音乐也成为了电影的视觉元素之一,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享受。

四、钢琴作品在电影中的应用分析1. 主题表达电影中的钢琴作品是主题表达的重要手段。

通过音乐,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

这些音乐不仅展示了主人公的才华和情感,还体现了电影的主题——用音乐演绎生命。

2. 情节推动在电影中,钢琴作品还起到了情节推动的作用。

音乐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使故事更加紧凑、引人入胜。

同时,音乐也成为了情节转折的信号,让观众能够提前预知到故事的发展方向。

3. 人物塑造电影中的钢琴作品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音乐,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性格、情感和经历。

这些音乐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才华和魅力,还让观众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结论《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将音乐与情感、画面紧密结合,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一生。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 推动作用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 推动作用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演奏的鉴赏分析与剧情推动作用分析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贾科莫·托纳多利执导,于1998年上映的一部意大利电影。

电影讲述了一位天才钢琴师与他的朋友之间的故事,以及他们之间在海上的冒险经历。

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和深刻的情感而备受观众喜爱。

在电影中,钢琴演奏不仅是故事情节的一部分,更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电影中的钢琴演奏进行鉴赏分析,并探讨钢琴演奏在推动剧情发展中所扮演的作用。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演奏极具情感表达力。

主人公格利诺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钢琴演奏技艺高超,能够将深沉的情感通过琴键表现出来。

在电影中,他的琴声如泣如诉,仿佛是他内心深处的呐喊和诉说。

当他演奏时,观众可以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对生活、对爱情、对友情的热爱和执着。

在片中格利诺的演奏《海上婚礼》一曲,他用琴声描述了自己对海上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激情,使人感受到了他内心世界的独特情感。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演奏在推动剧情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电影中,钢琴演奏不仅是展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手段,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

格利诺的钢琴演奏成为了与其他角色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成为了改变剧情走向的关键力量。

他通过一曲《雷德姑娘》打动了女主人公的心,引发了两人之间爱情的萌芽;他也通过自己的琴声改变了周围人的看法和态度,影响了他们的命运。

电影中的钢琴演奏直接影响了剧情的走向,使得故事更加动人和引人入胜。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演奏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电影中,格利诺和他的钢琴在海上航行,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他的琴声与海浪声、风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对他的回应和陪伴。

他的钢琴演奏使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神秘,也使得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钢琴演奏不仅是一种音乐表演,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也是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音乐传记片。

这部影片于1998年上映,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和精妙绝伦的音乐让人们至今难以忘怀。

本文将从音乐的角度对《海上钢琴师》进行深入浅析,探讨其中的艺术之妙和情感之美。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一生。

故事从他的童年开始,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触及到他在二战期间成为钢琴手和世界著名乐团成员的经历。

阿米尔是个技艺高超的钢琴师,他用音乐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情感和世界的感受。

而正是这种独特而深沉的音乐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影片中的情感风暴。

影片的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恩尼奥·莫里科内创作并指挥,莫里科内曾多次获得奥斯卡奖和其他国际音乐奖项,他以其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手法闻名于世。

在《海上钢琴师》中,莫里科内展现了他卓越的音乐才华,将音乐与影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独特的旋律和和声引领观众进入阿米尔的内心世界。

影片开场的主题曲《海上钢琴师》就是一首扣人心弦的钢琴独奏曲。

这首曲子旋律悠扬、动情而又富有变化,仿佛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随着琴声一点点被唤起。

音乐中的音符在阿米尔的指尖间跳跃,既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又抒发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追求。

通过这首主题曲的演奏,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主人公,与他一起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影片中的另一首经典配乐是《初恋的标志》,它是阿米尔回忆起童年时代的小提琴独奏。

这首曲子旋律悲伤而又温暖,如同一缕微风拂过童年的记忆。

在片中,阿米尔回忆起他童年时代的恋人,通过这首曲子,观众能够感受到他对逝去岁月的思恋和悲伤。

音乐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将情感转化为声音,激发观众内心更深层次的共鸣。

除了这些个别的曲目,《海上钢琴师》的整个配乐都无与伦比,多样而又统一。

莫里科内采用了交响乐的形式来呈现音乐,使得电影中的音乐更加宏大而壮丽。

托纳托雷导演《海上钢琴师》影片分析

托纳托雷导演《海上钢琴师》影片分析

音乐美学的灵性呈现——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分析一个弃婴、一架钢琴、一艘游轮、一片大海,法国导演托纳多雷在《海上钢琴师》中,以其浪漫、写意、传情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位音乐天才传奇而又悲剧的人生。

这部电影最吸引人之处在于音乐的运用,导演用音乐表达着主人公的人生境遇,将音乐作为整部影片的审美价值体现,促使音乐与其他语言元素相互融合,增添了影片的艺术美感和人文内涵。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将音乐融入主人公的性格和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被染上了一种浓厚的氛围,艺术的感染力逐渐增强。

影片中整部乐曲的旋律非常优美,给人一种无比清澈的体验与感觉,使得音乐的表现力达到极致,从而更佳出色的表现出电影作为视听艺术的魅力,细致入微地为影片营造一种背景氛围,对电影主题进行刻画。

一、音乐塑造人物形象《海上钢琴师》中,主人公1900在船上生活,并与钢琴为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他所弹奏的钢琴曲也正是这种自由生活的写照,独特的音乐作品彰显出主人公的个人风格。

如1900与马克思相识时,海上的狂风卷着惊涛,船身一直在颠簸,尽管如此,主人公1900依然坐在钢琴前忘我弹奏,虽然轮船在不停地摇晃,但他手指的动作却并未停止。

画面中这一系列来回摇动的视觉元素,被导演融入到了一连串的摇镜头中,放大了颇具叛逆色彩的音乐本身的魅力。

在影片所有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中,音乐是效果最佳的,它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

二、音乐营造情感氛围在《海上钢琴师》中,导演把人物对话、旁白及情节发展均充分的进行设计,融入到音乐节奏与情感之中,给观众以精神愉悦、美的体验,也使观众产生深刻的人生感悟。

影片主人公1900的孤独、大海的沉寂以及钢琴的无言,全部用钢琴乐进行烘托,通过音乐来代替语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他第一次尝试录音的场景中,特意安排的特殊环境让他没有什么心情,也就没了任何灵感。

在随意的弹奏几个音符后,从窗外走来了一位年轻白皙的女孩,1900立刻被她纯真的容颜和随意自然不加修饰的小动作吸引住了,顿时让他情愫大发,弹奏出了柔情似水的美妙篇幅。

《海上钢琴师》教案(大全5篇)

《海上钢琴师》教案(大全5篇)

《海上钢琴师》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海上钢琴师》教案《海上钢琴师》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电影《海上钢琴师》分析人物形象,解读人物心理。

2、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主人公心理,并运用心理学知识提出解决办法,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3、联系大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学重点:分析主人公心理,解读主人公1900始终不肯下船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人物心理,并提出解决办法。

2、联系实际,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四、使用教具:多媒体五、教学内容:1、导入:(1)什么是心理电影?2、放映电影前对电影做简单的介绍,让同学们了解故事梗概。

故事从一个潦倒的小号手麦克斯的独白中娓娓道来,一段唱片中的钢琴独奏沟沉起了他脑海中的无限往事。

1900年1月1日,黑人船工丹尼在Virginian号游轮一等舱舞厅的钢琴上捡到了一个弃婴,他将这个小孩起名叫1900。

丹尼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后,1900一次无意间鬼使神差地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1)1900为什么始终不肯下船?(2)你怎样看待他的选择?(3)如果是你,你该如何面对?4、放映电影,放映过程中对精彩片段做简要介绍。

5、放映电影后对主人公1900的形象进行分析。

(1)孤独的天才被抛弃在弗吉尼亚号的一架钢琴上的1900,生来就是和这船、和音乐分不开的。

在肮脏闷热的锅炉房生长,变成整个弗吉尼亚号的一部分。

因此,这样看来,1900的一生只是寂寞地在自己的身体里游戏。

影片中有一个片断,三等舱的旅客正开心地围绕在1900身边,听他即兴演奏钢琴。

这时,突然有个人喊:美国!所有人“轰”的一下跑光了,留下一脸落寞的1900。

轮船上的旅客都怀着理想和抱负,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地。

但1900没有,他没有目的地,他就像一片叶子一样,到处漂泊。

他也有与人交流的渴望,他会打电话给陌生人,随便谈上点什么。

或许他是想通过电话与外界形成某种联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agic Waltz 》
舷窗外是风云激荡,大厅 内却是翩翩起舞,完美的 舞台由此而生。同时画面 浮现出海浪的景象,如同 三角钢琴是惊涛骇浪上的 一艘邮轮,而钢琴键则是 一层层的骇浪。1900他将 海浪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 中,音乐透露的潇洒自如 的气息,体现出他安之若 素的心态。这样的音画结 合,以双重感官的冲击之 下,将1900那种洒脱,悠 然淡定的味道,渲染得淋 漓尽致。
电影《海上钢琴师》赏析
电影简介
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个人生都已经是一场悲剧了。他是一个被 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好人 不得好报,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8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 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 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 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迷失自我。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 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 远地留在船上了,就算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 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 的1900殉船于海底。 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没有留下一点 痕迹就在人间蒸发,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样,渺无踪影了。
影评: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 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 处。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引 起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 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影片的缺憾 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 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 他。如果能把心态调离愤青阶段,该片则 有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琴键的传奇。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Playing love》
电影里,正在录制钢琴曲的1900第一次见到他初恋的女孩, 当1900注意到窗外的女孩时,他所弹奏的音乐的节奏也从开 头的较快突然转为较慢且抒情。
电影里的音乐柔和浪漫,此事电影里的画面是1900深 情地看着窗外这在整理仪容的女孩,音乐很好地反映 了1900对女孩的爱慕之情,渲染了宁静而美好的气氛。
获奖情况
1999年意大利电影金像奖(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 最佳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最佳 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颜尼欧.莫利克奈 ennio morricone)、最佳艺术指导等5项奖 scholars jury david奖(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获得) 1999年欧洲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 1999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丝带奖:最佳导演(朱塞 佩.托纳多雷)、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制片人、最佳剧本( 朱塞佩.托纳多雷)、最佳艺术指导等5项奖;另,颜尼欧. 莫利克奈因本片原创配乐的创作和研究工作而获得特别银丝 带奖。 2000年德国艺术院电影公会(guild of german art house cinemas):公会电影奖-银奖最佳外语片 。 2000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原创电影配乐(颜尼欧.莫利克奈 )
1900弹奏的第一首乐曲(平安夜)让爵士乐 始祖Jelly感到羞辱。
第二首乐曲(The Crave),1900虽则照搬 Jelly,然而第一次听却完 整弹奏出来,明显技胜 一筹。
第三首(Enduring Movement) 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华丽的演 奏技巧,直接震撼了全场观众, 呆住无法反应过来的Jelly。
作曲家简介
• 埃尼奥·莫里康(Ennio Morricone),1928年生 于罗马,毕业于著名的圣切契里亚音乐学院, 迄今 为止已经参与制作了各国电影配乐作品400多部, 是意大利最多产,最有建树的作曲家,他多次获得过 奥斯卡奖的提名,并于2007年被授于第79届奥斯卡 终身成就奖。Ennio大师的旋律由于乐思宽广,质 朴流畅,极富歌唱性,而具有在一瞬间就渗透人心的 强大感染力;他的配器由于构思独特,选材广泛,不 落窠臼,而使观众闻而不忘,回味无穷;他的配乐手 法由于体裁多样,富于独创性,而使电影音乐的语汇 获得极大丰富,从而使听众(包括专业人士)的电影 音乐思维大大拓宽.
我们的观后感
• 什么是影片中的"land"?看过片子的每个人或许都对它有自我的理解。 事实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ocean,也都有一个land。 对于1900, 他的land是人性的欲望。他害怕,当欲望弥漫空气,当他的心中只剩 下金钱和爱情--音乐的源泉还会存在吗? "欲望没有尽头"--这是1900 下船时突然止步,继而终于回身的真实原因。如果下了这个船,他将 会拥有一切:金钱,名望,地位,巨大豪华的房子,美丽高贵的妻 子……种种种种。但他将失掉灵感,失掉他赖以驱动敲击琴键的灵敏 手指的灵魂的敏感。作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处身于无尽而不可知的 欲望深渊之中,便失掉了真实的自己,也失掉了真正的音乐。于是便 失去了其作为钢琴师的价值。这正是除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恋旧情结之 外,他不惜决定与船共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唯有悲剧才是永恒之美。在丹尼死的那一刹那,生命的车轮已然开始 转动,1900已经踏上了不归之途。

此曲之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疲惫的奔波在纸醉金迷中,
但愿艺术和音乐还能使人冷静,发人深省。

看这样一部电影,就好像让生命做一次长足的旅行,好像让心灵
经受一次凝炼的洗涤。

这是一部黑白的传奇,黑白年代的传奇,黑白时光的传奇,黑白
主要音乐
关于配乐 影片的配乐出自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 ,他以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又一次虏获 观众与乐迷的心。《海上钢琴师》被誉为 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 并众望所归地荣获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 奖。
斗琴
1900和当时的知名黑人音乐家较量琴技, 双方互相交错弹奏钢琴曲,于是音乐便自 然地在电影中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