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沙现状及我国对策

合集下载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1.由中国南海主权问题你所想到的前段时间,听的最多的一些词应该就是南海争端了,菲律宾,越南频频活动,妄图强占我国的南海领土,严重挑战着我国的主权权威。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

越南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海域抓扣我国渔民之后,又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我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

对此,我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当然,我国政府也一再申明在南海问题上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那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

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刚柔并济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让我看到了中国近百年来的飞跃发展。

百年前的屈辱历历在目: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外交政策上,那时的中国完全没有自主权,被外国列强踩在了脚底,可以说得上是毫无外交地位和国家尊严。

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日渐成熟与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也是分不开的,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让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基于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我国的外交地位不断上升,世界不得不聆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中国人民的感情不可侮,中国的主权不容侵犯。

形势与政策 论文

形势与政策 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题目:中国南海主权年级:2012级专业:工程管理1209班学号:026120936姓名:马海晨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美国国务院两次对中国海军的动向都做了表态,用词或轻或重,保持了美国可以随时介入南海问题的姿态。

美国新换了国务卿,希拉里个人咄咄逼人风格带来的一些附加东西在凋谢。

但美国仍是美国,其在南海对中国的挤压不会有南辕北辙的变化。

中国明里同菲律宾、越南摩擦,实则与美国在南海博弈,这样的复杂性和紧张感都不会消失。

经过希拉里用巧实力外交在南海4年的搅和,也经过菲越同中国几次摩擦,南海的各种风险都涌上表层。

各方彼此更加熟悉,更清楚对方的力量和决心。

中国通过对菲越挑衅的强有力反制,改变了以往的被动。

中国一直非常担心南海摩擦会恶化周边环境,损害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这一轮博弈帮助中国打消了大部分顾虑,也磨炼了中国对摩擦尺度的把握。

黄岩岛等危机捅破了中国与菲越之间的一层窗户纸:这毕竟是力量极度悬殊国家之间的较量,如果南海问题变成实力对抗,菲越承受不了,也无获胜希望。

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也没有变,比如中国没有一举夺回菲越等非法侵占所有岛屿的打算。

但中国对菲越挑衅的反制变得果断而坚决,中国变得“强硬”了。

而南海局势总体上对中国的“强硬”出现了适应。

中国对南海问题的控制力在增强,深层原因还是中国国力的稳步发展,其抵制美国插手南海的底气越来越足,可用资源越来越多。

菲越可以在南海上同中国作对的空间都在不断收窄,美国南海政策受到的牵制则在增多。

只要中国继续保持南海基本政策的延续性,就会在这一地区有不断增长的战略宽裕,逐渐扩大在南海的主动权。

得了教训的菲越将忌惮做新的大动作挑衅,如果他们再敢胡来,中国回击挑衅的舆论风险将更小。

中国需要对南海的事做出实事求是的总结。

中国的得分证明我们不需在任何力量面前苟且求安,但它也不应造成我们可以放纵自己,我们所有愿望都应实现的印象。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是“忍”了的。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南海争端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南海争端

浅谈南海争端摘要: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与重要的海上地位而越来越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进一步复杂化、国际化的南海争端已经逐渐陷入了既打不得,又谈不拢,更拖不起的被动局面。

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及在网上查询的资料,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南海争端的由来、影响因素和解决的方法。

由此使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肩负着建设强大中国,贡献自我力量的历史责任感。

关键词:南海争端由来依据解决方法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

近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所有中国人忽略海防将导致怎样的结果。

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

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

放眼南眺,祖先留下的蓝色海洋现在还好吗?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争议的有150万,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丢失的海洋国土面积相当于上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总和。

一半海疆被明抢,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唐僧肉?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诸岛。

一、南海争端的由来大量翔实的史实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5年,国际社会开始建立大陆架制度,当时主要是指水深200米以内的海底区域,这是美国提出的。

1958年,联合国制定了《大陆架公约》。

与此同时,拉美国家又提出了200海里海洋权的要求。

1973年开始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讨论了大陆架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大陆架按照大陆的自然延伸原则确定,同时,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专属经济区位于领海以外,不是沿海国领土的一部分,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及对海洋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建设人工岛等事项的管辖权,被认为是沿海国管辖海域的一部分。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探析》摘要:可以说,南海争端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是“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南海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主要围绕南海问题的复杂成因、当前南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应对南海问题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南海问题;成因;现状;对策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

随着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南海问题的热潮。

南海问题形势复杂,研究南海问题的成因、当前现状及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南海问题的成因自20世纪70年代起,围绕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六国七方的争端局面,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

可以说,南海争端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被称为“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

南海问题的出现,成因复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然资源丰富。

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20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岛上生长的植物耐盐、耐旱,生长茂密;鱼类资源丰富,有1500多种,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等,产量很高,经济价值极大,是中国渔民远海捕鱼的主要品种;海鸟种类多样,栖息繁衍在各个岛屿上,多年以来,南海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景象。

然而,在1968年,南海的风平浪静被一份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报告打破了,南沙海域成为东南亚国家目光聚焦地,海上岛礁不断遭到周边国家蚕食。

可以说,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南海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

2.国际海洋法不健全。

二战后,在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斗争。

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

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

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导读:南海问题涉及国家多,关切的国家利益复杂,近年来有持续升温的发展趋势。

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地区,越南、菲律宾将问题国际化、多边化的举措,加剧了南海的不稳定性。

面对复杂的南海问题,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需要我国在南海问题上,一是要坚持南海群岛及其海域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主张;二是坚持和平解决的战略方针;三是强调南海问题不应国际化,区域外势力的介入无益于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

一、新时期南海问题所面临的挑战我国是海洋大国,日益突显的海洋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主张管辖的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在广泛的海洋利益背后,面临着严峻的海洋问题。

南海问题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五国六方”的海洋争端。

虽然南海局势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近年来,区域外势力的干涉,不稳定因素的增多,让南海问题的不可控性增加。

因此,维护南海稳定、和平是新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海洋利益冲突加剧,周边国家强化了南海主权声索南海问题出现以来,南海岛礁一直处于争议的状态。

各当事国家纷纷发布主权声索,宣誓南沙岛礁主权。

并且,随着海洋战略利益的日益凸显,南海争端的“争议”状态也逐步发生转变,转而以“管辖权”的争议发展。

无论是2012年的“黄岩岛事件”,还是2012年越南将“南海”纳入所谓的主权范围,都说明南海问题越演越烈。

各周边国家对南海岛礁及附近海域的主权声索,甚至是主权管辖,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南海局势的不稳定性。

(二)美、日等的介入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近年来,南海问题有升温的趋势,特别是美国等区外势力的介入,让区域性的南海问题国际化。

美国区域战略的调整,同盟战略关系的缔结,无形中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

美采取“分而治之”的亚太政策,在防范与排挤中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亚太的军事影响力,进而使南海问题成为牵制并制约中国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

到2020年,美国60%的军力将部署于亚太地区,通过与菲律宾、越南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部署前沿军事,进而对中国形成包围的政治态势。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摘要:“南海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定义,但都很难全面地反映“南海问题”应有的内涵。

只有从“原发性”和“诱发性”两个因素深入分析南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才能很好地破解“南海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南海问题”;“原发性”;“诱发性”随着南海局势的不断升温,“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于“南海问题”的成因也已达成某些共识,比如利益说、主权说、地区话语权争夺说等。

但是,关于“南海问题”却没有形成一个明白的、清晰的共识性的定义。

本文力图在厘清“南海问题”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对“南海问题”深层原因做出分析。

一、“南海问题”的定义及内涵所谓“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周边国家围绕中国南海海域的领土、资源、海域划界、海上航行等方面的利益进行争夺而产生的问题(“原发性”),以及由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带着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介入这一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诱发性”),而“南海问题”是这两类问题的“和”。

“南海问题”涉及的面较广,在现有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关注的是“南海问题”的第一层面(“原发性”层面),即围绕南海周边国家的主权争端、海域划界、资源争夺等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则主要从“南海问题”的第二层面进行研究(“诱发性”层面),即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介入南海战略层面进行研究。

对于这些学者来说,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大国关系,“南海问题”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大国之间的问题。

而笔者认为,“南海问题”不仅关乎大国因素,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南海周边国家因素,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它首先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

要想真正厘清“南海问题”的成因,就必须全面的把握“南海问题”,分别从“南海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原发性”的“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周边国家的性质及结构而必然产生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

南海争端问题个人信息:摘要:目前,就我国海洋政治形势而言,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复杂的历史变迁、激烈的资源争夺、海上航路的维护、长期无法落实实权等原因造成南海问题不断升级。

为了抑制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发展趋势,笔者提出几点意见,希望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尽快圆满解决南海争端问题。

关键词:南海国际越南近年来,作为世界上具有战略、经济地位的南海成为周边各国和某些大国争抢的对象,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和趋向国际化。

南海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安全问题。

能否快速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已成为中国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南海问题的产生南海问题主要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争议。

南沙群岛的归属是南海问题的核心。

1、复杂的历史变迁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南沙群岛。

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委派员接管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然而,日本当时公开表示的是放弃南沙群岛“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但却没有明确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

后南越在国际会议上声明其对西沙南沙群岛的“权利”。

此后,使得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

2、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越菲马等国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马来西亚则在南海大肆开采石油,鼓吹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成立南沙集团,增加与中国的谈判筹码。

另外,区域外大国如美国、日本以保护航路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怂恿越菲马等国不断挑战中国战略底线。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导致南海问题矛盾重重《公约》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

据此,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取“先占岛后圈海”策略和“先圈海后占岛”策略,同时,都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应对措施论文2000字

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应对措施论文2000字

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应对措施论文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应对措施论文2000字南海问题是一个长久的问题。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南海问题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但近年来东南亚几国对南沙各岛屿问题的争议成为南海问题的焦点,中国主权问题受到严重的损害。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南海诸岛的考古发现还是从历史典籍,都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

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中国队南海诸岛的主权。

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质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相关的周边国家开始蚕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岛礁。

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

这些国家利用《海洋法公约》中的某些对其有利的条款,在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公然抗争,大大提高了南海问题解决的难度,从而逐渐造成了今日南海的局势。

目前,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在中国政府管辖之下。

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中国,但189个已有命名的岛、礁和暗滩、暗沙中,中国仅控制着9 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大部分岛屿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

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国家无视我国主权,开始分别在所占据的`岛礁上修建飞机跑道,建渔港、灯塔和旅游观光点,并纷纷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

一些国家自从涉足这一海域后,短短十几年时间,已从南海获取了重大经济利益,有的甚至从贫油国变成了油气资源出口国。

各国对中国渔业资源的掠去是惊人的,并且还经常抓捕中国渔民。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南海问题事关国家安全。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缘价值,它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沙,在那几颗五角星的周围,是更多的其它色彩。

于是“蓝水海军”成为广大国人的期待,航母、“神盾”成为中国海军迷最关注的武器。

但是仅仅有了航母、舰载机、相控阵、垂发,就可以了吗?海战全都是航母编队、核潜艇、反舰反导之间的对抗吗?让我们先看看现代海洋上发生更多的另类“海战”。

1974年1月19日,西沙保卫战,南越海军出动了3艘驱逐舰、1艘护航舰,我国先后出动了2艘猎潜艇、2艘扫雷艇、2艘高速护卫艇。

虽然当时我们已经有了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但数量尚少,也来不及赶往西沙。

1988年3月14日,赤瓜礁海战。

越南为1艘登陆舰,2艘武装运输船,我国为3艘护卫舰。

虽然我们有2艘最新服役的导弹护卫舰。

但只动用了舰炮。

从1999年开始,朝鲜、韩国爆发多次海上冲突,但双方都未动用上千吨的主力舰艇。

朝鲜甚至把坦克炮塔装到巡逻艇上,搞出了强火力、重装甲的“坦克艇”,在2002年击沉一艘韩国护卫艇扳回一局。

韩国则以阵亡艇艇长的名字尹永夏,来命名2007年6月28日下水的最新一级400吨级现代化护卫艇。

2005年,韩国渔船“神风”号遭2艘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艇扣留。

接警赶到的韩国遐逻艇把自己绑在渔船旁,结果日本巡逻艇如法炮制。

最后,十几巡逻艇和渔船组成的“三明治”在海上漂了30个小时。

1988年2月12日,美国遐洋舰“约克城”号进入苏联海域,苏联海军护卫舰“米尔卡”号发出“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信号,然后干脆利落地完成了任务。

从上面的战例我们可以看到,当事者的海军都没有把自己的主力舰艇派出来,也没有拿出看家本领。

出场主角都是护卫舰、护卫艇,甚至巡逻艇。

枪来炮往的虽然火爆,但大家都按着导弹不放。

为什么?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主力舰、撒手锏还不如护卫舰、小木棍好用。

在南沙,不只是航母、宙斯盾才有威胁。

只有火炮、机枪的护卫舰、护卫艇、登陆艇,也是一种威胁,一种实实在在、时时存在的威胁!近代史以前,“金戈铁马”曾是强大帝国的代称。

1840年后,沿海国门的多次洞开,国人在“塞防”与“海防”之争的杂音中开始关注海洋。

蓝色世纪的到来,蓝色国土理念早已被浇灌得根深蒂固。

放眼南眺,祖先遗赠的蓝色南沙现在还好吗?一、南沙群岛概况南沙群岛位于南海中南部,是我国南海诸岛中距离大陆最远、分布范围最广、拥有岛礁最多的一个群岛。

南沙群岛西北与越南遥遥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紧密相接。

它北起雄南礁,南至亚西南暗沙,东自海马滩,西迄万安滩。

分布在南北宽1000余千米、东西长1200余千米、总面积约8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区,约占南海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一。

若是以永署礁为中心,向北距榆林港1050千米,距湛江港1360千米,向东距马尼拉1100千米,向西距金兰湾485千米,向南至新加坡1370千米。

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点,它是潜伏在水下的一个珊瑚礁滩,最浅处仅17.5米,礁丘面积2.12平方千米,北距海南岛榆林港约1500千米。

南沙群岛散布在南海南部多山的海底高原上,共由550多个岛屿、沙洲、暗礁、暗沙、暗滩组成。

其中高潮时露出水面的岛、洲、礁一共有36个(岛屿及沙洲16个、礁20个),其中较大的有13个岛屿和沙洲,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南子岛、北子岛、鸿庥岛、南钥岛、西月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景宏岛、马欢岛、费信岛。

这些岛屿、沙洲的面积很小,地势低平。

其中最大的太平岛,面积也仅仅有0.43平方千米,海拔最高的为鸿庥岛,仅6.2米。

二、南沙群岛现状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目前南沙问题十分复杂,已经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

除我国占据8个岛礁(含台湾方占据1个)之外,目前已有42个岛礁被侵占,其中越南29个,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5个,文莱、印度尼西亚也对部分岛屿和海域提出了主权要求。

周边国家在强化对已占岛礁及海域实施军事管控的同时,又加紧了“主权”宣示和资源的开发与掠夺。

美、日及印度等区外大国积极介入南海事务,强化军事存在,使南沙群岛问题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明显。

三、南沙群岛驻军现状我国1988年初,根据联合国的有关要求,我国组织有关人员进驻南沙群岛永暑礁建立海洋观测站,至今已进驻永暑礁、美济礁、渚碧礁、南熏礁、东门礁、赤瓜礁、华阳礁7个岛礁,为了守卫和建设这些岛礁,我海军建立了“南沙巡防区”,以定期轮换方式驻守。

台湾海岸巡防署在太平岛设立了南沙指挥部,总兵力约110人,下辖的岸巡中队战时根据命令纳入台湾军事作战体系,遂行各项作战和支援任务。

越南1975年,北越趁南越溃败之际,乘机袭击和“接管”了南越侵占的南威岛、鸿庥岛等6个岛屿,并不断扩大侵占无人沙洲和礁滩,迄今已侵驻29个,驻军约2 000人,指挥部设在南威岛。

目前,越南在南沙驻军最多,侵占我南沙海洋国土最多。

菲律宾菲律宾最早入侵南沙群岛,1948年开始,菲律宾多次组织“探险队”、“远征队”入侵南沙群岛进行侦察勘测活动。

1970年,菲律宾公然派军队侵占了距其海岸最近的马欢岛、费信岛,至今已侵驻中业岛、司令礁等9个岛礁,驻军约100人,指挥部设在中业岛。

马来西亚1970年,马来西亚在菲律宾、越南等国扩张行径的影响下,开始入侵南沙群岛南部海区进行钻探活动。

1977年开始派舰船入侵南沙群岛南部海区,先后对弹丸礁等10余个礁滩树立“主权标志”,1983年,先后派兵侵占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等5个礁滩,驻军120多人,指挥部设在弹丸礁。

四、南沙军事活动现状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方承诺在南海问题上保持自我克制,不单方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行动。

自《宣言》签署以来,南海周边地区安全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但是南沙地区军事对峙态势并没有改变,越、菲、马针对南沙的军事活动仍在继续。

强化岛礁军事设施2003年以来,越军重点加强了对南子岛、敦谦沙洲、鸿庥岛、染青沙洲和南威岛等核心岛礁的建设,并对南沙西南部部分高脚屋进行了翻修,目前正进行南威岛机场扩建和渔业后勤保障中心建设。

菲军对中业岛机场进行了整修,安装和维修了部分岛礁的通信设施,并;隹各在主要岛礁修建永久性设施。

马来西亚海军对弹丸礁机场跑道进行了翻修,新建停机坪和栈桥式小型码头,并对部分岛礁的雷达、通信设施进行了维修。

加大海域管控力度自《宣言》签署以来,越、菲、马继续频繁出动舰机赴南沙活动,加紧进行海区测量,并重点监视无人礁滩,以防止别方占据。

2005年越南派出多艘测量船对30多个岛礁进行了海区测量,菲方的2艘测量船也赴巴拉望以西海域实施了水文和海洋勘测。

此外,菲军继续派舰机前往黄岩岛侦察巡逻,并图谋占领该岛。

2002年,菲在该岛秘密修建了7个“主权”标志物。

近年来,菲海军每年都组织菲军事学院学员乘舰艇赴南沙海区训练,熟悉海区环境,此举目的昭然若揭。

强化军事控制力量周边国家为加大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控制能力,正在积极通过采购和自制等手段,更新武器装备。

2003年以来,越南与俄罗斯签署了引进“闪电”级导弹艇和新型“猎豹”级护卫舰的协议。

马来西亚接收了2艘德制近岸巡逻舰,并计划自行建造4艘同型舰艇,此外,还从俄罗斯引进了18架苏-30MKM战斗机。

印尼和菲律宾也先后从国外采购和引进先进装备,到位后将大幅度提高周边国家军队的制空制海能力。

举行以南沙为背景的演习2003年以来,越军共进行以支援南沙作战为背景的演练4次。

菲军与美军先后举行了以支援南沙作战为背景的“卡拉特2003”、“肩并肩2004”等联合演习。

马海空军在西马东部至南沙一带海域举行了代号为“金剑”的年度例行性海空联合演习。

五、资源被盗掠现状近年来,南海周边国家把我在南海问题上的宽宏视为软弱,片面理解与盗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积极推行海洋经济战略,疯狂掠夺南海资源。

油气资源盗采越、菲、马、印尼、文莱等国凭借临近南沙海域的地理优势,同西方国家合作,加强南沙海域的油气勘探、开采,现有油气井500余口,其中100多口在我南海断续线内,越、菲、马、文莱及印尼等国已从南海油气开发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石油出口已经成为越南强国支柱;菲律宾已经从贫油国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

周边国家每年从南海开采石油多达5000余万吨。

相当于我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目前,南沙海域被周边国家各自划分了彼此重叠的招标矿区,不断扩大勘探范围,且大部分区域在我传统疆界线之内,在南海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有约200多家。

水产资源掠夺目前,越南经常在南沙海域作业的渔船达400余艘。

2007年4月,越开始在西礁施工建设码头、货场和海产加工设施,拟将该礁建成南沙渔业资源开发的后勤供给中心,使越南渔民在南沙海域捕获的海产品可以就地进行初步加工和交易。

近年来,马来西亚在加大力度驱离在南沙南部海域作业的外国渔船同时,大量批准本国渔船的作业,2000年以来,马海军共批准136艘本国渔轮在南沙海域作业,菲律宾每年也组织大批渔船赴南沙海域作业。

旅游资源开发继2001年马来西亚开辟南沙旅游线路以后,2007年4月,越南首次组织130人乘军舰赴南沙旅游。

越南还计划在今后每年4~7月组织更多旅游团至南沙,将南沙旅游活动制度化,并计划将游客扩大至国外游客,还将开辟胡志明市至南威岛的旅游航空专线。

2003年5月,马来西亚在弹丸礁海域举行了“拉布安国际海上挑战赛”娱乐竞技活动,并首次批准27艘钓鱼船和1艘游艇在榆亚暗沙经营旅游休闲项目。

六、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南沙群岛不仅有可观的经济地位,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可观的经济地位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不仅拥有巨大的水产资源、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贸易通道。

南海地处低纬热带,雨量充沛,南部岛礁密布,海底由陆架、陆坡、深海盆地阶梯式构成,海洋生物繁殖生长,是我国海洋渔产种类最多的地方。

现已发现的鱼类有10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余种,大宗的水产主要有金枪鱼、马鲛鱼、红鱼、海龟、海参、石斑鱼、旗鱼、鳐鱼、飞鱼等。

南海地区是封闭状态的环陆海,共形成24个沉积盆地,利于各种物质的沉淀,总面积达120万多平方千米,初步估计油气总储量达630亿吨。

经多年的勘探和实际开采表明,确属世界上除波斯湾、墨西哥湾以外的又一个蕴藏巨大油气资源的海域。

其中在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区分布有10个油、气盆地,面积约有41万多平方千米,油、气储量可达350亿吨,而且基本位于水深200~1000米之间的大陆架向大陆斜坡的过渡带上,开采条件十分理想。

我海疆线内盆地面积约有25万平方千米,油、气储量约225亿吨,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储量的8倍,海底油田单产高,质量好,比重轻,含硫量低,在我国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其价值尤显珍贵。

南海的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已掌握的有20余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