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姓名班级学号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教研室编2006.10一、课程设计目的《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是为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完有关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2、巩固、扩充“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4、初步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
二、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内容及步骤1、内容与要求说明书应以计算内容为主,要求写明整个设计的主要计算及简要的说明。
对于计算过程的书写,要求写出的公式井注明来源,同时代入相关数据,直接得出运算结果。
在设计计算说明书中,还应附有与计算有关的必要简图,如压力中心的计算中应绘制零件的排样图;确定工艺方案时,需画出多种工艺方案的结构图,以便进行分析比较。
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在全部计算及全部图样完成之后整理编写,主要内容有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毛坯的展开尺寸计算,排样方式及经济性分析,工艺过程的确定,半成品过渡形状的尺寸计算,工艺方案的技术和经济分析比较,模具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分析,模具主要零件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公差配合和技术要求的说明,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与公差的计算,冲压力的计算,模具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压力中心的确定,弹性元件的选用与核算及冲压设备的选用依据等。
具体概括如下:1) 目录(标题及页次)2) 设计任务书3) 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工艺规程制定)4) 工艺计算5) 模具结构设计6) 模具零部件工艺设计7) 参考资料目录8)结束语2、设计步骤1)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了解零件的用途,所用材料和生产批量,分析冲压件成形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它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
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冲模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2014年一、课程设计目的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借助于图册和相关的设计资料培养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得到:(1)巩固和扩大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2)掌握设计冲压模的一般程序;(3)学习制定中等复杂冲压件的工艺规程;(4)学会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5)培养设计、计算、制图(包括计算机绘图)、查阅资料的能力。
二、任务依据一张给定的冲压件零件图,完成如下工作:(1)分析冲压件的生产工艺过程,选择最佳的工艺方案;(2)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3)设计所给零件的冲压成形模具一套,给出总装配图一张,主要零件图若干张;(4)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5)填写工艺卡片一份。
三、要求(1)工艺分析要合理,方案选择即要满足技术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效益;(2)图纸设计要采用计算机绘图,按国标设计,图纸规范、清晰;(3)设计说明书要计算机打印,层次清楚,语句通顺,计算数据要完整、准确;(4)工艺卡填写完与说明书一起装订(放在最后一页)。
四、设计过程(一)工艺设计过程:1、工艺性分析:包括对零件图分析(零件形状,尺寸精度,材料要求等)、工艺性分析;2、对总体工艺方案分析:基本工序分析,工序顺序与数目分析,工序组合及模具型式选择分析,进行方案比较;3、工序设计和工序尺寸计算(画出必要的工序简图);4、工艺计算:(1)材料排样和裁板宽计算;(2)弹性元件计算;(3)冲压工艺计算;(4)压力中心计算;(5)冲模工作零件尺寸计算;(二)确定模具总体结构1、确定模具结构形式;(1)模具类型选择;(2)操作方式选择;(3)材料送进、定位方式选择;(4)卸料、推件、压边装置选择;(5)导向装置选择。
2、确定压力中心位置;3、初步确定模具外形尺寸。
(三)选用设备选出设备型号,写出主要计算参数(四)分析模具结构特点,并说明操作、使用、维修等注意事项(五)填写工艺卡片五、时间安排总设计时间:2周1、工艺过程设计、计算 2~3天;2、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天;3、装配图设计 3~4天;4、零件图设计 2天;5、写说明书 2天;6、答辩 1 天。
冷冲模课设说明书

第1章工艺分析1.1 77件的工艺分析制件名称:77件料厚:2mm材料:40钢零件技术要求:制件表面不得有划痕;孔及轮廓的边缘不得有毛刺。
零件图如图1.1所示图1.1 77件该零件为双弯板件,形状较为简单,直边高度H=6mm>2×t=2×2=4mm,满足弯曲工艺性要求,可用弯曲工序,成形类似于U型弯曲。
弯曲圆角半径为r=1.5mm,大于该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0.3t =0.6mm,满足了弯曲对弯曲角的要求。
1.2 工艺方案该零件所需的冲压工序为:落料,冲孔,弯曲。
可拟定以下三套工艺方案:方案一:用简单的模具,即为三套简单的模具分别完成落料、冲孔和弯曲三个工序。
方案二:用复合模,即用一套复合模完成落料、冲孔、弯曲三个工具。
方案三:用复合模和简单模具相结合,即用一套复合模完成落料和冲孔,用一套简单模具完成弯曲工序。
分析比较几套方案的优缺点: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模具的制造加工和装配较为容易,并且修模容易,但是由于采用三套模具造成制件的累计误差较大,而且需要投入的人力较多,操作复杂,成本高且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方案二:复合模,模具结构复杂,模具的生产制造和装配较为苦难,更主要的是由于结构复杂,因而导致修模较为困难,并且复合模具较为笨重,但是复合模生产的产品精度高,适合制件精度要求较高的大批量生产,生产率很高,并且操作方便,节省劳动力。
方案三:两套模具相结合的方案,将简单与复合模具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很好的克服了简单模具生产精度低,操作困难,复合模的生产制造和修模困难的缺点,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简单操作的大批量生产。
综上所述,选取方案三,复合模与简单模具相结合,复合模完成落料冲孔,简单弯曲模实现。
第2章 工艺计算2.1 排样有关的计算2.1.1 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由 《冲压手册》 表3.2得40钢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0.3t (2.1) r=0.3×2=0.6mm由于R=1.5mm 所以相对弯曲半径R/t= 1.5/2=0.75因此查《冲压手册》表3.9中性层位移系数x=0.29 所以中性层弯曲半径ρ=r+x ×t (2.2)ρ=1.5+0.29×2=2.08mm 中值法求弯曲件的展长 零件中间不弯曲部分长度为L 1 ;设圆角部分的中性层弧长为L 2; 弯曲直边中性层长度最短L 3和最长L 4; 展开后最短边为min L 最长边为max L 。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一模具安装与冲裁间隙实验二典型结构模具拆装三最小弯曲半径测定和弯曲件回弹四拉深变形金属流动实验五最小拉深系数测定及拉深件起皱、拉裂实验六模具装配及试模实验一模具安装与冲裁间隙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模具安装过程。
2.了解间隙大小、凸凹模刃口状态对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影响。
3.了解间隙大小对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⒈ 在压力机上安装与调整模具,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冲件质量和安全生产。
因此,安装和调整冲模不但要熟悉压力机和模具的结构性能,而且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制度。
冲模安装的一般注意事项有:检查压力机上的打料装置,将其暂时调整到最高位置,以免在调整压力机闭合高度时被压弯;检查模具的闭合高度与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否合理;检查下模顶杆和上模打料杆是否符合压力机的打料装置的要求(大型压力机则应检查气垫装置);模具安装前应将上下模板和滑块底面的油污揩拭干净,并检查有无遗物,防止影响正确安装和发生意外事故。
⒉ 冲裁间隙是指冲裁模中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差值。
间隙值对冲裁件质量、冲裁力和模具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是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
间隙大小合适,则可得到好的断面质量;同样,刃口锐利,也可得到好的断面质量;间隙大小合适,得到的冲裁件尺寸精度高,即零件的实际尺寸和冲模工作部分的尺寸之间的偏差小。
三实验用设备、工具和材料1.设备:25T曲柄冲床。
2.工具:冲裁模一套千分尺放大镜钢皮尺固定模具的工具等。
3.材料:A3钢板t=3(mm)四实验步骤1.冲裁模的安装(1)根据冲模的闭合高度调整压力机滑块的高度,使滑块在下极点时其底平面与工作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冲模的闭合高度。
(2)先将滑块升到上极点,冲模放在压力机工作台面规定位置,再将滑块停在下极点,然后调节滑块的高度,使其底平面与上模座上平面接触。
带有模柄的冲模,应使模柄进入模柄孔,并通过滑块上的压块和螺钉将模柄固定住。
冷冲模具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审核周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总结与评价
设计计算说明 书的完整性: 是否包含了所 有必要的计算
和设计步骤
设计计算说明 书的准确性: 计算结果是否 准确,是否符
合实际需求
设计计算说明 书的规范性: 是否符合行业 标准和规范, 是否易于理解
和执行
设计计算说明 书的创新性: 是否有创新性 的设计或计算 方法,是否具 有实际应用价
值
对未来设计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审核,确保设计质量 提高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准确性,避免错误和遗漏 注重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创新性,提高设计水平 加强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实用性,提高设计效率 关注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可读性,便于理解和交流 展望未来,设计计算说明书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高
模具制造成本估算方法与实例
材料成本:根据模具材料种类和用 量进行估算
加工成本:根据模具加工工艺和加 工时间进行估算
设计成本:根据模具设计难度和设 计时间进行估算
装配成本:根据模具装配工艺和装 配时间进行估算
维护成本:根据模具维护频率和维 护时间进行估算
实例:以某汽车模具为例,详细说 明模具制造成本估算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冷冲模具课程设计计算说
明书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设计计算说明书概述
模具设计参数 模具材料的选择与计算
模具结构设计与计算 模具制造工艺与成本估算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设计计算说明书概述
编写目的和意义
明确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设计计算提供指导 提高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设计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垫板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摘要:本设计为一垫板的冷冲压模具设计,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构造方案,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定排样和裁板,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对压力机进展校核,绘制模具总装草图,以及对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展编制。
其中在构造设计中,主要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紧固件等进展了设计,对于局部零部件选用的是标准件,就没深入设计,并且在构造设计的同时,对局部零部件进展了加工工艺分析,最终才完成这篇毕业设计。
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凸模;凹模;凸凹模;Abstract: The design for a plate of cold stamping di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design components, materials, mass production, etc.,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blank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di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and then through the process design calculations, determine the nesting and cutting board, calculate the pressure and pressure washed centers, primary presses, computing convex and concave Die Cutting Edge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the final design selection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to press for checking, drawing die assembly drawings, as well as M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main parts to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In which the structural design, primarily to the punch and die, punch and die, positioning parts, unloading and out of pieces of equipment, mold, pressing equipment, fasteners, etc. has been designed, for the selection of some components are standard parts , there is no in-depth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while some parts for the process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ultimately to complete this graduation project.Key words: mold; stamping parts; punch; die; punch and die;1 前言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别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冷冲模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同时是第一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模具设计训练。
其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冷冲模课程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模具设计问题,并使所学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2)学习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模具整体设计、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总体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常用简单冲压零件的冲模设计,具体题目见每组的分组名单。
其具体内容如下:(1)模具整体方案设计,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模具类型的确定、压力中心计算、刃口尺寸计算、压力机选择等;(2)模具整装配图和模具重要零件设计;(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要求每个学生完成:模具整体装配图1 张,凸模、凹模、凸凹模等零件图3-5张,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不少于20页)。
三、设计成绩课程设计单独计算一门课程成绩,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t mm+0.3空心铆钉 t=0.6 材料:纯铜 大批量盒 t=1mm 材料:08钢材料:20F料厚:0.8mm材料:20F料厚:1mm材料:20F(低碳钢)料厚0.5mm材料:20F料厚:0.5mm未注圆角R0.5 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08F料厚:1mm未注圆角R0.4 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08F 料厚:1mm材料为Q235钢,板料厚度t=3mm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为08钢,板料厚度t=1 mm 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为Q235钢,板料厚度t=1.5mm 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为Q235钢,板料厚度t=1.5mm 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为Q235钢,板料厚度t=1.5mm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为08钢,板料厚度t=1mm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为08钢,板料厚度t=1 mm 生产批量:大批量注:合同范本有风险,使用需谨慎,法律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范本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律师起草或审核后使用,谢谢您的关注!。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典型构造冲模拆装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对模具的拆装,进一步熟悉模具的构造;2、通过对所拆模具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掌握各类模具的构造、各零部件的作用、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及拆装关系。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模具的能力;3、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并绘制模具装配图以一些主要模具零件图。
提高快速绘制模具草图的能力。
二、冲模的分类及冲模的主要零部件1、冲模的分类冲模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冲模按导向方式可分为:无导向模、导板模、导柱导套模〔1〕单工序模单工序模是指在一次冲压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
单工序模按工序性质分类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弯曲模、拉伸模、胀形模、翻边模等等。
〔2〕级进模级进模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依次在几个连续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级进模又称连续模或跳步模。
级进模根据定位装置的不同,有四构造:〔a〕由导料板、挡料销、始用挡料销、导正销组成定位局部的导正销级进模.〔b 〕由导料板、侧刃组成定位局部的侧刃级进模。
〔c〕由导料板、侧刃、导正销组成定位局部的级进模。
〔d〕由导料板、自动送料机构、导正销组成定位局部的级进模。
〔3〕复合冲模复合模是指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在同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复合模按构造可分为:正装复合模、倒装复合模。
2、冲模的主要零部件可分为工艺构件和构造构件两局部。
三、实验仪器1、实验设备:冲压设备;2、实验模具:冲压模具假设干副;3、实验工具及量具:游标卡尺、直尺、扳手、螺丝刀、铜棒、手锤、零件盒。
四、实验步骤1、认真观察实验模具,并推测模具的种类、工作原理;2、将模具上、下模局部分开,确定模具的种类及组成模具各零件的作用;3、由工作零件推测制件形状和毛坯形状,并按比例绘制制件草图和毛坯草图;4、拟定模具拆装工艺过程。
对于模具零件间的过盈配合局部和局部过渡配合局部,拆卸到组件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书
1
2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
题目: 铁芯冲片冲压模具设计
姓名 : xx
班级、学号 :
系 (部) :
专业 : 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教师 :
开题时间:
完成时间:
20年月日
目录
3
一.冲裁件的工艺分
析 (3)
1.1制件的冲压工艺分析
1.2 尺寸精度分析
二、工艺方案的制定 (3)
2.1基本工序
2.2各种方案的比较
三、模具类型的选择 (4)
3.1,模具的选择
四、压力机的选择 (5)
5.1 各工序压力的计算
5.2压力机的选择
5.3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
五、排样 (5)
4
4.1排样方式的确定
4.2条料宽度,导料间距
4.3材料的利用率
七、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9)
7.1定位方式及定位零件的选择
7.2 导向方式及导向零件的选择
7.3卸料方式及卸料零件的选择
八、模架的架构形式和相关尺寸
九、模具工作零件设计 (6)
6.1凹凸模的间隙
6.2刃口尺寸计算
6.3外形尺寸计算
6.4压力机校核
十、模具的安装、调整和安全措施 (10)
十一、冲压工作的其它事项 (10)
5
6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t=0.5mm 材料为
Q235
图1
上图产品属于结构简单的板状制品,材料为Q235, 属于普通碳素钢,查表可知其屈强比小,延伸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几何形状:该冲裁件简单对称。
尺寸精度:17.030±,尺寸公差为IT13级。
孔德中心距为10.020±,尺寸精度为IT12,其余尺寸为50、10、35、
7.5、15、8,均按IT14级进行加工 ,查表能够得未注公差的尺寸偏差为62.0050- 36.0010-、62.0035-、36.005.7-、43.0015- 、036.08+ 以上符合冲裁件的经济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