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2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理工大学大物A2-7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作业答案

上海理工大学大物A2-7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作业答案

1
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作业答案
严非男
【答】此题属杨氏双缝干涉。 (1)遇到光被反射时,一定要关注是否有半波损失。 (2)P 点是明纹还是暗 纹取决于光程差。 放一高折射率介质反射面 M 后,S1 发出的光与 S1 经 M 反射的在 P 点相遇干涉。 而 S1 经 M 反射后到达 P 点的光路程与原 S2 到 P 点的光路程相同,但反射后将出现半波损失,因此,两束 光的光程差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 / 2 ,使得原来为明纹的 P 点处,现在变成了暗纹。
[ B
]5.(自测与提高 9)如图 16-25a 所示,一光学平板玻璃 A 与待测工件 B 之间形成空气劈尖,用波 长=500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的反射光的干涉条纹如图 16-25b 所示,有些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 好与其右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则工件的上表面缺陷是 (A)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 500 nm A (B)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 250 nm B (C)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 500 nm 图a (D)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 250 nm
【基础训练:2、8;11、17、19;20、24;自测提高:4、8、9、10;13、16、18;19、21、23;24(附加题) 】
一. 选择题 [ C ]1.(基础训练 2)如图所示, 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 经上下两表面 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 e,并且 n1 < n2 > n3,1 为入射光在折 射率为 n1 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2n2e /(n1) (B)[4n1e/ ( n2)] + (C) [4n2e/ ( n1)] + (D)n2e ( n1) 【答】薄膜干涉。先写出光程差,然后利用相位差与光程差的关系式。注意真 空中的波长与介质中波长的关系。 因为 n1<n2>n3,所以附加光程差为 / 2 ,光程差为 2n2 e 其中λ为真空中的波长, n11 ,代入即得答案 C.

大学物理2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2习题参考答案

题1-3图第一章 流体力学1.概念(3)理想流体:完全不可压缩又无黏性的流体。

(4)连续性原理:理想流体在管道中定常流动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流体在管道内既不能增 多,也不能减少,因此单位时间内流入管道的质量应恒等于流出管道的质量。

(6)伯努利方程:C gh v P =++ρρ221(7)泊肃叶公式:LPR Q ηπ84∆=2、从水龙头徐徐流出的水流,下落时逐渐变细,其原因是( A )。

A. 压强不变,速度变大; B. 压强不变,速度变小;C. 压强变小,流速变大;D. 压强变大,速度变大。

3、 如图所示,土壤中的悬着水,其上下两个液面都与大气相同,如果两个页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R A 和R B (R A <R B ),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α,密度为ρ,则悬着水的高度h 为___)11(2BA R R g -ρα__。

(解题:BB A A A B R P P R P P gh P P ααρ2,2,00-=-==-) 4、已知动物的某根动脉的半径为R, 血管中通过的血液流量为Q , 单位长度血管两端的压强差为ΔP ,则在单位长度的血管中维持上述流量需要的功率为____ΔPQ ___。

5、城市自来水管网的供水方式为:自来水从主管道到片区支管道再到居民家的进户管道。

一般说来,进户管道的总横截面积大于片区支管的总横截面积,主水管道的横截面积最小。

不考虑各类管道的海拔高差(即假设所有管道处于同水平面),假设所有管道均有水流,则主水管道中的水流速度 大 ,进户管道中的水流速度 小 。

10、如图所示,虹吸管的粗细均匀,略去水的粘滞性,求水流速度及A 、B 、C 三处的压强。

221.2 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2gh v C =∴222121'CC D D v P v gh P ρρρ+=++0,0≈==D C D v P P P 练习5:如图,虹吸管粗细均匀,略去水的粘滞性,求管中水流流速及A 、B 、C 三处的压强。

大学物理2课后习题答案.docx

大学物理2课后习题答案.docx

解:回路磁通=BS = Bn r 2感应电动势大小:£— = — (B TI r 2) = B2n r — = 0A0 V At dr dr10-2^-Bcosa2同理,半圆形ddc 法向为7,则0”2鸟与亍夹角和另与7夹角相等,a = 45°①和=Bn R 2 cos a10-6解:0/z? =BS = 5—cos(^ + 久)叫一加&sin (血+久)dr _2Bit r~O) Bn r~2 _ 2 2 2Bf2n f =兀 2『BfR R 解:取半圆形"a 法向为Z ,dt — HR? ABcos a —— dt -8.89 xlO'2V方向与cbadc 相反,即顺时针方向. 题10-6图(1)在Ob 上取尸T 尸+ dr 一小段71 同理•• • r 1 9 % - 3 ca^BAr = 一 Bco, °"」) 18 1 2 1 , £ab - £aO +% =(一花' + 石)广=(2)・・・£ah >0即U a -U h <0 :.b 点电势高.10-11在金属杆上取dr 距左边直导线为r ,则(2) |nj 理, £dc = 碇・d7>0U d -U c v0即 / >U d10-15 设长直电流为/ ,其磁场通过正方形线圈的互感磁通为%蓄绘/警5210-16Q)见题10-16图Q),设长直电流为/,它产生的磁场通过矩形线圈的磁通为丛(丄+丄)d- I 2龙 r 2a-r •:实际上感应电动势方向从g T A , 即从图中从右向左,71 a-b10-14•d5 知, 此吋E 旋以。

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1) V ab 是直径,在〃上处处E 旋与ab m§E 旋• d7 = 0• • £亦也 U Q =Ub心 2n r 2TI 由样旋• M -/z 0/v a + b71 a-b(a (b12-4解:⑴由0 =—,务=£_知,各级条纹向棱边方 2/ 2向移动,条纹间距不变;(2)各级条纹向棱边方向移动,H.条纹变密. 12 5解:工件缺陷是凹的.故各级等厚线(在缺陷附近的)向棱边方向弯曲・按题意,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与左邻的直线部分连线相切,说明弯曲部分相当于条纹2向棱边移动了一条,故相应的空气隙厚度差为Ae = -,这也是工件缺陷的程度.2 12-6 ・・・ A/ = ^^- = A^^ln2 = 2.8xlO~6 H1 2JI(b)・・•长直电流磁场通过矩形线圈的磁通*2 = 0,见题10-16图(b)・・・ M = O10-17如图10-17图所示,取dS = /dr①二U(如+ ^_炖=做 广「丄)做(In 厶-In 丄) 2〃r 2兀(d-r)2兀 “ r r-d 2K a d-a = ^Il_Xn d-a_7i a:.L / =如1门上£I TI a10-18•・•顺串时厶=厶+厶2 +2M反串联时//二厶+厶2-2M・•・ L_L f = 4MM = --------- = 0.15 H 412-1 y 不变,为波源的振动频率;A,n =— 变小;u = A n v 变小. n 12- 2由心=三久知,(1)条纹变疏;(2)条纹变密;(3)条纹变密;(4)零级明纹在屏幕上作相反方向的上下移动;(5)零 a级明纹向下移动.12- 3解:不同媒质若光程相等,则其儿何路程定不相冋其所需吋间相同,为&€・因为△中已经将光在介质中的路程折算为光在真空中所走的路程。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重理工资料库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重理工资料库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电压与照度无关,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光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说明光具有拨动性。从光电效应现象上分析,光又具有粒子性,由爱因斯坦方程来描 述:hν=(1/2)mv2max+A。 2. 可否由 Us′ ν曲线求出阴极材料的逸出功?答:可以。由爱因斯坦方程 hυ=e|us|+hυo 可求出斜率Δus/Δυ=h/e 和普朗克常数,还可以求出截距(h/e)υo,再由截距求出光电管阴极材料的红限 υo ,从而求出逸出功 A=hυo。
替的同心圆环——牛顿环。透镜的曲率半径为: R = Dm2 − Dn2 =
y
4(m − n)λ 4(m − n)λ
实验步骤
(1) 转动读数显微镜的测微鼓轮,熟悉其读数方法;调整目镜,使十字叉丝清晰,并使其水平线与主尺平行(判断的
方法是:转动读数显微镜的测微鼓轮,观察目镜中的十字叉丝竖线与牛顿环相切的切点连线是否始终与移动方向平行)。
级光谱线的位置,两位置的差值之半即为实验时k取1 。 ② 为了减少分光计刻度盘的偏心误差,测量每条光谱线时,刻度盘上的两个游标都要读数,然后取其平均值(角
游 标 的 读 数 方 法 与 游 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基本一致)。 ③ 为了使十字丝对准光谱线,可以使用望远镜微调螺钉12来对准。 ④ 测量时,可将望远镜置最右端,从-l 级到+1 级依次测量,以免漏测数据。 数据处理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2【精选文档】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2【精选文档】

实验7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1、本实验所用分光计测量角度的精度是多少?仪器为什么设两个游标?如何测量望远镜转过的角度?本实验所用分光计测量角度的精度是:1'.为了消除因刻度盘和游标盘不共轴所引起的偏心误差,所以仪器设两个游标。

望远镜从位置Ⅰ到位置Ⅱ所转过的角度为2)_()('1'212ϕϕϕϕϕ+-=,注:如越过刻度零点,则必须按式)(120360ϕϕ--来计算望远镜的转角。

★2、假设望远镜光轴已垂直于仪器转轴,而平面镜反射面和仪器转轴成一角度β,则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0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应是怎样的?此时应如何调节?试画出光路图。

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o 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是一上一下,此时应该载物台下螺钉,直到两镜面反射的十字像等高,才表明载物台已调好。

光路图如下:★3、对分光计的调节要求是什么?如何判断调节达到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好? 调节要求:①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均垂直于仪器中心转轴;②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即望远调焦于无穷远);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④待测光学元件光学面与中心转轴平行。

判断调节达到要求的标志是:①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的判定标志;②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转轴垂直的判定标志;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的判定标志;④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的判定标志。

调节方法:①先进行目测粗调;②进行精细调节:分别用自准直法和各半调节法进行调节。

4、在分光计调节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事项?①当轻轻推动分光计的可转动部件时,当无法转动时,切记不能强制使其转动,应分析原因后再进行调节。

旋转各旋钮时动作应轻缓.②严禁用手触摸棱镜、平面镜和望远镜、平行光管上各透镜的光学表面,严防棱镜和平面镜磕碰或跌落。

③转动望远镜时,要握住支臂转动望远镜,切忌握住目镜和目镜调节手轮转动望远镜。

④望远镜调节好后不能再动其仰角螺钉。

5、测棱镜顶角还可以使用自准法,当入射光的平行度较差时,用哪种方法测顶角误差较小?ϕ21=A 的成立条件是入射光是平行的,当入射光的平行度较差时,此公式已不再适用,应用自准直法测三棱镜的顶角,用公式ϕ-=1800A 来计算,误差较小。

大学物理第二册习题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第二册习题答案详解
解: 仅对点电荷成立,当 时,带电体不能再视为点电荷,再用上式求场强是错误的,实际带电体有一定形状大小,考虑电荷在带电体上的分布求出的场强不会是无限大.
8-2在真空中有 , 两平行板,相对距离为 ,板面积为 ,其带电量分别为+ 和- .则这两板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有人说 = ,又有人说,因为 = , ,所以 = .试问这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到底应等于多少?
解:球壳内表面将出现负的感生电荷-q,外表面为的感生电荷Q+q.
(1)按电势叠加原理求电
导体球的电势为
=3.297×102V
导体球壳的电势为
=2.698×102V
(2)两球连接起来时,球壳外表面的电荷Q+q.
=2.698×102V
(3)外球接地时,球壳内表面将出现负的感生电荷-q,外表面的电荷为0.
答:场强改变。公式Ε=σ/ε0仍然成立。σ是导体表面附近的电荷密度,受导体电荷分布的影响,但仍然用高斯定理可得出Ε=σ/ε0形式不变。
9-2将一个带正电的导体Α移近一个接地导体Β时,导体Β是否维持零电势?其上是否带电?
答:接地导体Β始终是零电势。但当带正电的导体Α移近时,其上会感应出异号电荷。
9-3用电源将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1)若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减小,两板上电荷、两板间场强、电势差、电容器的电容以及电容器储能如何变化?(2)若电容器充电后仍与电源连接,再回答上述问题.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应用于光电效时认为光子的能量只能传递给金属中的电子在作用过程满足能量守恒定律即光强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乘以每个光子的能量即inhv1在保持入射光频率不变的条件下光强i增加1倍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入射的单位面积的光子数也增加1倍结果饱和光电流将增加1倍截止电压不变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题答案【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 (2)】txt>一、转动惯量:1.由于采用了气垫装置,这使得气垫摆摆轮在摆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粘滞阻尼力矩降低至最小程度,可以忽略不计。

但如果考虑这种阻尼的存在,试问它对气垫摆的摆动(如频率等)有无影响?在摆轮摆动中,阻尼力矩是否保持不变?答:如果考虑空气粘滞阻尼力矩的存在,气垫摆摆动时频率减小,振幅会变小。

(或者说对频率有影响,对振幅有影响)在摆轮摆动中,阻尼力矩会越变越小。

2.为什么圆环的内、外径只需单次测量?实验中对转动惯量的测量精度影响最大的是哪些因素?答:圆环的内、外径相对圆柱的直径大很多,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时,相对误差较小,故只需单次测量即可。

(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小)实验中对转动惯量测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周期的测量。

(或者阻尼力矩的影响、摆轮是否正常、平稳的摆动、物体摆放位置是否合适、摆轮摆动的角度是否合适等)3.试总结用气垫摆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方法有什么基本特点?答:原理清晰、结论简单、设计巧妙、测量方便、最大限度的减小了阻尼力矩。

三、混沌思考题1.有程序(各种语言皆可)、k值的取值范围、图 +5分有程序没有k值范围和图 +2分只有k值范围 +1分有图和k值范围+2分2.(1).混沌具有内在的随机性:从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演化过程看,它们在混沌区的行为都表现出随机不确定性。

然而这种不确定性不是来源于外部环境的随机因素对系统运动的影响,而是系统自发产生的(2).混沌具有分形的性质(3).混沌具有标度不变性(4).混沌现象还具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对具有内在随机性的混沌系统而言,从两个非常接近的初值出发的两个轨线在经过长时间演化之后,可能变得相距“足够”远,表现出对初值的极端敏感,即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答对2条以上+1分,否则不给分,只举例的不给分。

四、半导体pn结(1)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电流一电压变换器测量10?6~10?11a电流,有哪些优点?答:具有输入阻抗低、电流灵敏度高、温漂小、线性好、设计制作简单、结构牢靠等优点。

上海理工 大学物理 第十二章 波动光学(二)

上海理工 大学物理 第十二章 波动光学(二)

一. 选择题[ D ]1. 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为准确? (A) 双缝干涉. (B) 牛顿环 . (C) 单缝衍射. (D) 光栅衍射.注:光栅分辨率最高[ B ]2.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 =4 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个. (C) 6 个. (D) 8 个.注[ 上,因而实际上不出现,那么此光栅每个透光缝宽度a 和相邻两缝间不透光部分宽度b 的关系为 (A) a=21b . (B) a=b . 3 b .注[ 将单缝宽度a 稍梢变宽,同时使单缝沿y 轴正方向作微小平移(透镜屏幕位置不动),则屏幕C 上的中央衍射条纹将(A) 变窄,同时向上移;(B) 变窄,同时向下移; (C) 变窄,不移动; (D) 变宽,同时向上移;(E) 变宽,不移.注: λθ=sin a[ D ]5. 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 ,则S 的前方某点P 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 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 点的 (A) 振动振幅之和. (B) 光强之和.(C) 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D) 振动的相干叠加. 注:惠更寺原理[ ]6. 某元素的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分别为λ1=450 nm 和λ2=750 nm (1 nm =10-9 m)的光谱线.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λ2的谱线的级数将是 (A) 2 ,3 ,4 ,5 ...... (B) 2 ,5 ,8 ,11......(C) 2 ,4 ,6 ,8 ...... (D) 3 ,6 ,9 ,12...... 注:同一角度对应同一种光栅2211sin λλθk k d ==∴找最小公倍数即可.λ[ B ]7. 设光栅平面、透镜均与屏幕平行.则当入射的平行单色光从垂直于光栅平面入射变为斜入射时,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高级次k(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的改变无法确定. 注:公式从λθk d =sin 变成λφθ')sin (sin k d =+[ B ]8.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 =4 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A) 2 个. (B) 4 个. (C) 6 个. (D) 8 个. 二. 填空题1.在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暗纹对应于单缝处波面可划分为个半波带,若将缝宽缩小一半,原来第三级暗纹处将是____明_______纹.2.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设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很小,若钠黄光(λ1≈589 nm) 中央明纹宽度为4.0 mm ,则λ2=442 nm (1 nm = 10-9m)的蓝紫色光的中央明纹宽度为___3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