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工程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可行性报告

人工湿地可行性报告

人工湿地可行性报告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其设计旨在改善水质、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

本报告将探讨人工湿地在当前环境背景下的可行性,评估其对水质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1. 背景1.1 环境问题当今社会,水质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工业化等人类活动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加速了湿地的消失。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手段,备受关注,被认为可能成为改善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1.2 人工湿地概述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湿地自然过程构建的一种系统,主要包括植物、土壤和水体。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湿地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对生态系统更友好的形式。

2. 人工湿地的优势2.1 水质改善人工湿地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废水中的重金属、营养物质等。

这有助于维护水质,降低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2.2 生态系统服务人工湿地不仅仅是水质改善的手段,还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

例如,它们有助于保持水源、提供栖息地,甚至有助于防洪。

这使得人工湿地成为一个全面改善环境的工具。

3. 可行性分析3.1 技术可行性人工湿地的建设和维护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各种案例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管理,人工湿地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技术上实施人工湿地是可行的。

3.2 经济可行性从经济角度来看,人工湿地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尤其是考虑到其长期效益,比如改善水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等,人工湿地的经济可行性显而易见。

3.3 社会可行性在社会层面,人工湿地的建设可能涉及土地使用、生态保护等问题。

通过与当地社区的密切合作和充分的社会沟通,可以解决这些潜在问题,提高人工湿地的社会可行性。

4. 挑战与应对尽管人工湿地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气候变化可能影响湿地的运作,而人为因素可能导致湿地的污染。

通过采取科学管理、定期监测等手段,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

5. 结论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手段,在当前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显示出明显的可行性。

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目的本研究报告旨在对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背景城市污水处理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因此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是一个紧迫且必要的任务。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分析法,结合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对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进行评估。

4. 报告内容4.1 技术可行性评估通过对现有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分析,评估各种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4.2 经济可行性评估对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营费用和收益进行经济评估,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回报周期。

4.3 环境可行性评估评估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质改善、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效果。

5. 研究结果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技术可行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采用某种特定的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

- 经济可行性: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投资回报,但需要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营费用的平衡。

- 环境可行性: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能够显著改善水质,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

6. 建议基于研究结果,向决策者提出以下建议:- 推动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实施,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污水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7. 结论本研究报告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得出该项目在技术、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可行性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这些信息可以为决策者在推动城市环境卫生改善和水资源利用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2)1.3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2)1.4可行性研究范围 (2)1.5项目概况 (3)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2需求分析 (5)2.1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 (5)2.2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排水规划 (5)2.3项目需求分析 (6)2.4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 (6)3建设规模 (9)3.1项目设计规模 (9)3.2建设内容及规模 (9)4厂址选择 (10)4.1厂址选择 (10)4.2场区自然状况 (10)4.3配套条件 (12)5项目建设方案 (13)5.1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13)5.2总体目标 (13)5.2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14)5.3污水水质 (14)5.4工艺设计要求 (15)5.5处理工艺 (15)5.6 工艺方案参数设计 (16)5.7平面设计 (18)5.8结构设计 (18)5.9植被选择 (19)5.10总图布置 (21)5.11建筑工程 (22)5.12厂内供水工程 (23)5.13 消防 (23)5.14供电工程 (24)5.15采暖工程 (25)6配套管网工程设计 (26)6.1排水体制 (26)6.2污水管网设计 (26)6.3管材及接口 (26)6.4施工方法 (26)7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27)7.1环境保护 (27)7.2劳动安全卫生 (32)7.3消防 (33)8节能 (34)8.1编制依据 (34)8.2项目节能概述 (34)8.3能耗分析 (34)8.4节能措施 (34)9 日常管理与劳动定员 (36)9.1组织机构 (36)9.2日常管理工作重点 (36)10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管理 (37)10.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7)10.2工程管理 (37)11 项目招标方案 (39)11.1项目的招标 (39)11.2项目招标内容 (39)11.3项目招标组织形式 (39)11.4项目招标方式 (39)11.5项目招标具体方案 (39)12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12.1投资估算 (41)12.2资金筹措 (41)13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42)13.1 结论 (42)13.2 建议 (42)附表:项目投资估算表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某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单位名称:某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4项目提出背景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某镇位于某县城南14.5公里处,濒临黄河,与东平县、平阴县隔河相望,与铜城街道办事处、刘集镇、姜楼镇为邻,辖区内有铜(城)鱼(山)路与单(庄)王(营)路贯穿南北东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 (2)1.3编制原则及目的 (3)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5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 (5)第二章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8)2.1项目建设背景 (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6)第三章项目地址及建设条件 (29)3.1项目地址 (29)3.2建设条件 (37)第四章设计方案及建设内容 (41)4.1总平面布臵及设计指导思想 (41)4.2项目设计方案 (42)4.3项目建设的目标 (46)4.4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 (47)4.5项目建设内容 (53)第五章环境保护 (57)5.1环境现状 (57)5.2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 (57)5.3环境保护措施 (58)第六章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 (66)6.1项目组织机构 (66)6.2项目施工管理 (67)6.3项目运营管理 (69)6.4项目进度计划 (69)第七章项目招标方案 (72)7.1招标投标的基本原则 (72)7.2招标 (73)第八章劳动安全 (76)8.1设计依据和原则 (76)8.2劳动保护措施 (76)第九章节能 (79)9.1节能法律法规 (79)9.2能耗的构成 (80)9.3节能措施 (80)第十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2)10.1投资估算 (82)10.2资金筹措 (86)第十一章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88)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 (89)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河流域XX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1.1.2项目地址XX市湖南路东段,XX河东岸附近1.1.3承办单位XX市XX县XX政府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1.1.4可研报告编制单位1.1.5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市区湖南路东段,XX河东岸,为XX市XX县许营乡辖地,在XX市区规划范围内,属XX河流域前油坊断面。

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XX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中等规模城镇,人口密度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城镇污水处理问题,我对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一、项目背景分析XX城镇目前的污水处理设施较为落后,主要依靠生态湿地和简易处理设施来处理污水,处理效果较差。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严重污染了周边的水环境。

因此,实施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势在必行。

二、项目前期工作1.环境影响评价:对XX城镇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污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技术可行性分析:对目前污水处理技术进行调研,选择适合XX城镇的先进技术方案。

三、项目实施方案1.建设规模: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管网及配套设施,总投资约XXX万元。

2.技术选型:采用生物处理工艺为主的污水处理技术,结合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达到排放标准。

3.建设周期:预计项目建设周期为XX年,分为设计阶段、建设阶段和试运营阶段。

四、项目投资回报分析1.投资收益:实施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将改善城镇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有利于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技术选型和建设规模的合理设计,可保证项目运营成本在可控范围内,达到合理的成本效益。

3.投资回报:预计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污水处理效果显著提升,同时为城镇经济发展创造较为稳定的回报。

总之,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明显的可行性。

通过科学的项目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城镇污水处理问题,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该项目,积极推动项目的实施。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处理单元)
3.园区污水处理厂
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于2006年12月底
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工程设计处理能力
20000m3/d,工艺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
+CASS+深度处理”工艺,由于各种原因,
污水厂出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现状:修建氧化塘储存。 70万m3
30万m3
90万m3 总占地约1000亩
5.排放标准与受纳水体水质要求
托县污水处理厂的出 水将排入什拉乌素河,最 终汇入黄河。由于托县地 处黄河流域水环境敏感区 域,作为饮用水源,黄河 的水质要求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水体。所以托县排入 什拉乌素河的出水水质应 该控制在V类水以上。
标准比较
指标 COD
Cr
单位 出水一级B mg/L mg/L mg/L mg/L mg/L
活性炭吸附 膜法(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 生物滤池
自然生态处理
(1)臭氧氧化
(2)活性炭吸附
(3)膜法(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
(4)生物滤池
2.污水的自然生态深度处理工艺
生态塘系统 人工湿地系统
(1)生态塘系统
优点:基建投资少; 运行维护简单; 可综合利用,形成复合生态系统, 产生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有机物去除机理:
Sunlight Photosynthesis
Organics
O2+Biofilm
H2O+CO2
人工湿地中除氮机理:
Air NH3 immobilization N2+N2O volatilization ammonificatio Organic N NH4+ nitrification n denitrification assimilation NO2- NO3NH4+ diffusion NO3Settling matter Water

人工湿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湿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湿地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人类工业、农业等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导致了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严重加剧,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峻的挑战。

一种广泛应用于水体净化的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而建造的人工构筑物,可以搭建起不同层级、种类和功能的湿地系统,对水体的除污和水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人工湿地的优势2.1 高效除污:人工湿地的作用是通过湿地内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来除污,而湿地内的植物和微生物是其核心,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

2.2 成本低廉:相对于传统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都要低得多,且效果更佳。

2.3 水资源利用:人工湿地可以在净化污水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浪费。

2.4 生态修复:人工湿地的建设还可以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修复。

3. 可行性研究3.1 研究区域为验证人工湿地技术的可行性,本次研究选择了位于某省市农村山区、河流水质较差,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某河流作为研究区域。

3.2 设计方案选取了对周边环境影响强烈的一个污水排放点,将这个排放点的污水引入到人工湿地,进行净化处理。

设计方案包括了湿地的规划设计、材料选用、植物配置等方面。

3.3 操作过程在施工完成后,开始了有完整的监测和数据记录的两年的操作周期。

实验过程中,周期性地对湿地水质进行采样和监测,同时记录环境因素和天气变化等情况。

结果数据的整理,分析表明,湿地的净化效果显著。

3.4 结果分析3.4.1 湿地净化效果显著:湿地对于COD、NH4-N、TP等关键指标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3.9%。

3.4.2 生态效益显著:人工湿地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具有很好的生态修复效益,对于提升周边环境的生态质量、促进生态教育具有很好的作用。

3.4.3 经济成本低廉:与传统污水处理方式相比,人工湿地在建设和运营成本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无需更换低折旧、低耗费的设备、低人工投入,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项目提出的理由 (5)1.3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8)1.4可行性研究结论 (10)1.5存在问题与建议 (11)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2.1项目的背景 (12)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9)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3)3.1 项目选址 (23)3.2 建设条件 (23)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36)4.1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36)4.2建设布局及规划协调性 (37)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40)5.1人工湿地实施区相关概况 (40)5.2技术路线 (42)5.3污水水量、水质及设计标准 (43)5.4人工湿地类型与工艺流程 (44)5.5基本技术参数确定 (50)5.6人工湿地设计参数 (51)5.7水质净化系统建设方案 (55)5.8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方案 (62)5.10陆生园林植物配置 (77)5.11服务与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79)第六章节能 (83)6.1编制依据 (83)6.2项目区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83)6.3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84)6.4节能评估 (85)6.5节能分析 (85)6.6节水分析 (86)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87)7.1 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和依据 (87)7.2 工程概述 (87)7.3 建设场地布置 (87)7.4 劳动安全及卫生防护措施 (88)7.5 消防措施 (89)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90)8.1编制依据 (90)8.2人工湿地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90)8.3项目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环保措施 (92)8.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94)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95)9.1组织管理机构 (95)9.2工程管理 (95)9.3资金管理 (96)9.4湿地运营管理 (97)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及安排 (98)第十一章招标基本情况 (99)11.1 招(投)标依据 (99)11.2 招投标原则 (99)11.3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100)11.4 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101)第十二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3)12.1投资估算说明 (103)12.2投资估算 (104)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106)13.1编制依据 (106)13.2运营成本 (106)13.3财务评价 (107)13.4生存能力分析 (107)第十四章效益分析 (108)14.1生态效益分析 (108)14.2社会效益分析 (108)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10)15.1 结论 (110)15.2建议 (110)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建设单位:某某湿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罗某某3、项目建设主管部门某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4、项目建设地址某某凡河新城北部,凤冠山景区西北处,紧邻某某湿地公园一、二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XXX城市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工程2、项目建设单位海韵生态纸业有限公司3、可研编制单位单位名称:XXXXX研究设计院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XXXX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建设规模本工程建设规模1.5万m3/d,占地面积约200亩。

5、建设地点XXXX6、设计水质本工程进、出水水质指标如表1-1所示。

表1-1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进、出水指标7、处理工艺XXX城市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采用生态稳定塘+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9、生态环境效益人工湿地的建设有益于增加大气湿度,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进一步净化。

同时能增加人工湿地植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3、《省环境保护条例》;4、《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省环保局2000.3);5、《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6、《XXX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1.3 编制围依据《XXX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就XXX城市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建设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工程进行完整的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容具体包括:人工湿地建设规模的确定、建设方案比较和确定、厂址选址论证、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设计及配套工程设计、工程投资估算等。

1.4 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本工程设计以水质净化为首要目标,在达到处理规模与处理程度要求的基础上,从降低项目投资,改善周边环境角度出发,水质净化对湿地进行优化设计。

工程设计思路是:根据湿地建设区地形图,针对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结合当地治污规划、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及水位高程,依据人工湿地处理能力与项目投资最优化原则,合理确定工程规模与项目投资。

在湿地满足环保要求的基础上,提升其景观功能,使其成为XXX的标志性湿地工程。

1.5 采用的规和标准➢设计《泵站设计规》(GB/T 50265-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50268-200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修定)《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 31-8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室外给水设计规》(GB50013-200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2008年版)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GB5004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GB50332-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7-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1)➢土建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02)《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1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3-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J253-2003)➢设备安装《工业自动化仪表施工及验收规》(GB50093-2002)《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9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GB50231-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GB50236-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54-96)第二章城市概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1社会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及社会环境概况XXX位于XXXXX东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渤海湾南岸,东部由北向南与东营市河口区、利津县为邻,南连XXXXX,。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5′~118°21′,北纬37°34′~38°11′。

县境东西宽53.75 km,南北长68.99 km,总面积2214.57 km2。

XXX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公路交通十分发达,滨孤路、新海路从南、北穿过全境,与东营、滨州、无棣相接,永馆路横穿东西,东连东营、胶东半岛,西接京、津、唐,滨州、、等地,随着德东铁路滨州沾化支线与威乌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XXX的交通将更加便利。

富国、大堡两个1000吨级和2000吨级泊位港口可与天津、、通航,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XXX现辖12乡镇、办事处、443个行政村,版图面积2217.221平方公里,人口38.82万人。

XXX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底蕴深厚,物产丰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冬枣之乡”,胜利油田的主采油区。

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试验区”、“全国绿色农业示区”、“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示县”、“全国养殖用海执法示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示县”、“全国科普示县”、“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全省国土资源执法模县”等省部级荣誉称号。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17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20.58:47.69:31.73。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0.92亿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亿元,冬枣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总产超过7亿斤。

全县自然养猪法、网上养鸭等标准化示场达到468个。

发展名优特水产品养殖1万亩。

建成县级以上示村100个。

建成农村社区68处,农村社区覆盖率达到82%,荣获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县。

接待游客3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7亿元。

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2.75亿元。

2.1.2 地形地貌县境域属于鲁西北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滩涂以上海拔1.6~8.4米(黄海高程),坡降约为1/7000。

在外力作用下,形成6种微型地貌:缓岗、浅平洼地、微斜平地、河滩高地、海滩地、滩涂。

河滩高地系古河道漫滩发育而成。

滩涂系泥质,河叉密布,由海湾伸向陆。

海岸线曲长170.5 km,滩涂面积5.64万公顷,-15米以上浅海面积18.97万公顷。

2.1.3 水文状况1、地表水沾化境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徒骇河、钩盘河、秦口河、潮河、傅家河、营河6条。

徒骇河、钩盘河、秦口河、潮河为主干河流。

沾化河流流向受地势影响,自西南向东北直接或间接流入渤海。

河流补给以雨水为主,其次为黄河水。

水位随降雨量大小而变化。

徒骇河:境最主要的自然河道。

古河道有流钟口入县境,自坝上村东行由大洋铺入海,境河段长约65公里。

现行河道由大高镇进XXX境,先后流经大高镇、黄升乡、泊头镇、冯家镇、滨海乡,在滨海乡南侧与秦口河汇合,经套儿河注入渤海。

境河段长约48.5公里,流域面积533.5平方公里,河道下底宽160米,1970年于坝上村东建闸,挡潮蓄淡,提供农田灌溉和县城生产、生活用水。

秦口河:该河从下洼镇山村西起,经下洼镇、冯家镇、滨海乡,在滨海乡南与徒骇河相汇于套儿河入渤海,长约39.3公里,经过治理,1970年建下洼闸,挡潮蓄淡,为沿岸人民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潮河:起于XXXXX西沙河。

县境流经泊头镇、富国镇、下河乡、滨海乡,由洼拉沟入海。

境河段长约67.47公里,流域面积354.3平方公里。

潮河为咸水河,潮流可达滨孤公路潮河桥。

由于今年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河道污染严重,鱼类已不能食用,叩待解决。

思源湖水库:该水库面积约8平方公里,设计最高水位10.20米,水库容量为4260万立方米。

水库水源主要为黄河水和徒骇河。

黄河水取水口为韩墩引黄灌区的渠首引黄闸,引水经韩墩总干渠,过徒干渠至营河,再由水库泵站提水入库;徒骇河年径流量8亿m3,最小4亿m3,最大流速为 1.77 m/s,最小 1.03m/s,平均 1.77 m/s,最大流量为1180m3/s,该河在县城以南3公里处建有坝上闸,是徒骇河下游挡潮蓄水的重要闸口,闸上游为淡水,闸下游为潮汐海水,蓄水量为1575万m3。

清风湖水库:该水库为XXX城北工业园区的淡水水源,水质控制目标为Ⅲ类,水体使用功能为沾化城北工业园区生活及工业用水。

该水库位于园区西北3km处,为中型水库,库容2600万m3,兴利库容2300万m3、死库容300万m3,主要为黄河客水供给。

根据XXX水务局提供的有关水利资料,清风湖每年引黄河水2至4次,可引黄河水量在4600万m3/a 至9200万m3/a。

2、地下水县境地表新生代第四纪堆积层巨厚,贮水条件良好,地下水贮量丰富,但受海相母质积聚盐分和海水侧渗作用的影响,矿化度较高。

境90%以上区域无浅层地下淡水,深层淡水埋深约500米以下,而沿海潮滩在2800米的深度无淡水分布。

县境浅层潜水埋深平均2.28米,变幅0.5~4.84米。

XXX地下水深1.0米左右,属于第四系潜水。

由于受海相成土母质和海水侧渗的影响,浅层地下淡水分布面积仅14平方公里,且储量少,不具有大量开采价值。

深埋于300~500米的深层地下淡水由于含碘、氟量过高,人畜不能饮用,又因含水层由粉沙、粉细沙构成,水量小开采困难。

沿海潮滩地2800米深以无淡水分布。

2.1.4 地质条件XXX土壤以黄河沉积泥沙为主要成土母质,发育于退海之地,成土年龄晚,受海洋作用强烈,具有土体厚、类型少、盐化程度高、矿物养分含量高的特点。

县土壤分为两个土类;潮土和盐土。

潮土土类直接发育在黄河沉积物上,境分布面积1227687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9.6%。

盐土由海相沉积物与陆相沉积物交错叠合而成。

由于地势平坦,潜水排泄不畅,加之海水顶托,浸渍严重,地下潜水矿化度高,占土壤面积的40.4%。

滩涂及浅海底平坦,均为泥质。

县境土壤分为2个土类,3个亚类,4个土属,82个土种,总面积13.72万公顷。

潮土土类:分为潮土和盐化潮土两个亚类。

滨海潮土系潮土亚类的唯一土属,包括15个土种,土体构型多有厚粘层。

分布于富国以南徒骇河沿岸和秦口河中游东侧海拔5米以上的地段,面积2.96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