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关于我国汽车销售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计量理论的我国汽车销量分析

基于计量理论的我国汽车销量分析

P值都是在O.1以下,即都是显著的,并且
F检验与R2检验都可以通过。因此该模型 是个比较理想的模型。
方程的F检验值为:919.0141.对应的 P值为O.0001: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值
R2:0.9986。
2张占斌.比较优势——中国汽车产业的政策、
模式、战略[M].北京:清隼大学出版社,2008
由以上数据可知.此模型的拟合程度
差性等不良影响.最终得到一个比较合理 的模型。
一状况的以上各因素的有关数据。 正如在经济学上研究影响供给与需求
的一系列因素那样.在假设其它因素不变
再建立在大量数据上作数理统计分析.研 究一个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是一种 将先验经济理论与数据论证相结合的方 法。由于有较严密的理论基础和较成熟的 计算分析力一法.而且研究的是预测对象 与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抓住了预测对象
为:0.1479,0.7666,O.5863,O.000l。0.195l,
0.1726.O.1129。
的P值为:O.000l: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值
R;=0.9978。
义.因此在建模时是个不显著的变量。
参考文献 l刘平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从此模型的结果可知.所有的变量的
110.2 109.3 99.1 100.9 l 15.4 100.2 100.1
高.则人们存款增加而贷款买车减
少。在一些中国人眼里。外国产品 的质量比国产的要好.进口增加购
买量应相应增加.进口关税则与进
口量成反比。再次。一个国家的产 量越大,则销售量也应相应提高。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因素.现在将影 响我国汽车销售的因素归纳如下:
是相当好的,但是从T检验值发现.我国每

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私人汽车量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私人汽车量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私人汽车量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姓名:彭思威学号:2120150316班级: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私人汽车量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高层收入者开始购买小汽车,从而带动我国私人汽车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每年的汽车销量高速的增长。

私人的汽车拥有量自90年代中期开始飞速提升(据相关数据表明,深圳市的私人汽车拥有量更为明显的大幅度提高)。

也正因为汽车业的发展,从而拉动一整条产业链上的其他行业发展,对国内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论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从资料中采集到从1995年—2010年16年的时间内(考虑到16年时间长度较能充分说明私人汽车量的影响分析),把私人汽车拥有量及其重要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为样本,分析了我国平均工资水平、城乡居民存款、货币供应量、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物价指数和汽车产量对我国汽车私人拥有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字:私人汽车拥有量平均工资城乡居民存款货币供应量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物价指数汽车产量一.模型设定根据对我国私人汽车量的数据(下表1)分析,判断可能的影响因素,从定性的分析出发,确定出决定私人汽车量的几个因素,并设定模型。

模型设定如下:Y=b0+b1X1+b2X2+b3X3+b4X4+b5X5+b6X6+uiY表示私人汽车拥有量(万辆),X1表示平均工资水平(元),X2表示城乡居民存款(亿元),X3表示货币供应量(亿元),X4表示恩格尔系数,X5表示物价指数,X6表示汽车产量(万量)。

b0、b1、b2、b3、b4、b5、b6是待定系数,u i是随机误差项。

表—1为由中国统计局网站得到1995-2010年的有关数据:表—1 1995—2010年相关数据二.参数估计运用最小二乘估计(OLS),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Eviews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回归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20/12/12 Time: 14:17Sample: 1995 2010Included observations: 16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831.258 574.6463 -3.186758 0.0111 X1 -0.002299 0.040145 -0.057269 0.9556 X2 -0.006985 0.005869 -1.190144 0.2644 X3 0.011286 0.004931 2.288597 0.0479 X4 26.88352 10.08885 2.664677 0.0258X5 0.943801 7.875980 0.119833 0.9072 X6 0.316304 0.775604 0.407817 0.6929R-squared 0.998995 Mean dependentvar 1749.632Adjusted R-squared 0.998325 S.D. dependentvar 1692.257S.E. of regression 69.25385 Akaike infocriterion 11.61307 Sum squared resid 43164.86 Schwarz criterion 11.95108 Log likelihood -85.90456 F-statistic 1491.242Durbin-Watson stat 2.396327 Prob(F-statistic) 0.000000从回归结果可得出,系数b0、b1、b2、b3、b4、b5、b6分别为:-1831.258、-0.002299、-0.006985、0.011286、26.88352、0.943801、0.316304。

计量经济学论文 关于我国私家车拥有量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关于我国私家车拥有量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计量经济学双学位期末考试2012~13学年第二学期专业:姓名:学号:成绩:关于我国私家车拥有量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摘要:本文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1 – 2010年共10年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选择一些相应的影响因素利用Eviews7.2软件对模型进行计量分析。

并对最后结果进行经济意义分析。

主要描述了各种相关因素对我国私家车拥有量的影响,以及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私家车拥有量;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分析;Eviews7.2一、引言2012年,我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良好成绩:全国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4.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8和1.9个百分点,增速稳中有进。

产销突破1900万辆创历史新高,再次刷新全球记录,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

从数据上看,我国汽车产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800万辆,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工业已进入总量较高的平稳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随着国内市场汽车价格的持续下降和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汽车虽然作为高档消费品,却已经逐步走进了普通家庭。

同时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私人购车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同样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分析对我国私家车拥有量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对保证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里,本文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1 – 2010年共10年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描述并分析城市居民人口数量,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国民总收入这三个因素对我国私家车拥有量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1、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为:C=α+β*Y,式中C为现期消费,Y为现期收入,α为收入无关的那部分消费,即自发性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

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计量分析

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计量分析

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计量分析摘要: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延展了人类的脚步。

本文以分析我国汽车销量数量为主要目的,并提出个人可支配收入、GDP、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指数、石油消耗量、汽车产量等指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汽车销售数量变化背后的原因。

汽车销售数量的上升,进一步说汽车在国民生活中普及,也说明国民生活质量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之良好势头。

关键词:汽车销售量、影响因素、计量分析、政策提议1. 引言1901年,第一辆进口汽车登陆上海。

从此,中国有了汽车的概念。

但也有人说,慈禧乘坐过的一辆汽车是我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现还有实物陈列在颐和园内。

[1] 1953年,解放CA1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下线,这里程碑式的时刻意味着中国自主制造的第一款汽车诞生,它的诞生不仅给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划上句号,也将中国的名字浓墨重彩地写入世界汽车工业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的汽车工业是在50年代起步,但是到了90年代汽车这一“新鲜”的事物才逐渐走入老百姓的生活中,也是从那个时候汽车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汽车工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流力量,是国家工业的顶梁柱。

2001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仅为14台, 2008年汽车千人保有量为49台; 2001年轿车千人保有量仅为7. 8台; 至2008年上升到34台。

2002年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私车普及年, 其标志是轿车产销量占汽车市场的比例跃升到34%的高位, 结束了轿车发展连续5年徘徊在30%左右的局面。

从2002年轿车占汽车比例突破30%的平台到2006年突破50%的平台仅用了四年。

[2]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增长令人刮目相看,在世界的汽车销售份额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市场向来就是各大汽车厂商的必争之地。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分析模型,分析各个提出的解释变量对汽车销售数量的影响。

2. 指标选择2.1 影响因素概述GDP:汽车的销售量反映了我国整体的经济走向,与经济走向具有一致性,可反映出我国宏观国民经济的情况。

计量论文我国私家车拥有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计量论文我国私家车拥有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我国私家车拥有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我国私家车拥有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一.问题的提出私家车,私人自己买的,拥有使用支配权的,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的使用支配。

2013年,私家车取消了以前15年必须报废的规定,改为60万公里引导报废。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加。

尤其是2002年以来,私人购车占整个市场的份额迅速提升,汽车市场进入私人购车阶段。

根据国际通用车价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较系数计算,未来5~10年中国有购车能力的人口可达5亿,约1.5亿个家庭。

未来2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而且全世界范围内千人汽车保有量128辆,按照6月末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测算,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大约为63辆,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半。

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如此低的汽车保有量,已经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城市挥之不去的梦魇,汽车对能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继北京对汽车实行限购限行措施后,国内还有一些城市也准备采取相关措施,缓解交通拥堵。

在一些大城市,汽车过快增长和道路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正因为私人汽车逐渐占据了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又引发诸多矛盾,并直接反映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现状,所以私人汽车消费市场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

二.理论综述多重共线性:所谓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

一般来说,由于经济数据的限制使得模型设计不当,导致设计矩阵中解释变量间存在普遍的相关关系。

一般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都是采用逐步回归法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先用被解释变量对每一个所考虑的解释变量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

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情形:①若新变量的引入改进了adjustR^2和F检验,且其他回归参数的t检验在统计上仍是显著的,则可考虑在模型中保留该变量。

计量经济学(庞浩)第三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

计量经济学(庞浩)第三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

矩阵X的秩为K(注意X为n行K列)。
Ran(X)= k
Rak(X'X)=k
即 (X'X) 可逆 假定6:正态性假定
ui ~ N (0, 2 )
u ~ N (0, 2I)
12
第二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一、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原则:寻求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参数估计式 min : ei2 (Yi Yˆi )2
1
X 22
Xk
2
2
u2
Yn
1 X 2n
X
kn
k
un
Y
X
βu
n 1
nk
k 1 n1
9
9
矩阵表示方式
总体回归函数 E(Y) = Xβ 或 Y = Xβ + u
样本回归函数 Yˆ = Xβˆ 或 Y = Xβˆ + e
其中: Y,Yˆ,u,e 都是有n个元素的列向量
β, βˆ 是有k 个 元素的列向量
多重可决系数:在多元回归模型中,由各个解释
变量联合起来解释了的Y的变差,在Y的总变差中占
的比重,用 R2表示 与简单线性回归中可决系数 r的2 区别只是 不Yˆi 同
多元回归中
Yˆi ˆ1 ˆ2 X2i ˆ3 X3i ˆk Xki
多重可决系数可表示为
R2 ESS TSS
(Yˆi Y )2 (Yi Y )2
0
2
X 2i
Yi
(ˆ1
ˆ2
X 2i
ˆ3
X 3i
ˆki
X ki )
0
(i 1, 2, n)
( j 1, 2, n)
ei 0
X2iei 0
2

计量经济学案例

计量经济学案例

计量经济学案例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理统计和数学工具来分析经济现象,验证经济理论和检验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计量经济学常常通过案例研究来展示其理论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说明计量经济学的应用。

某国家的一家汽车制造商希望了解汽车价格与销量之间的关系,以便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们收集了过去几年的汽车价格和销量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首先,他们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汽车价格和销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销量是因变量,而价格是自变量。

通过回归分析,他们得到了汽车价格对销量的影响程度,以及其他可能影响销量的因素。

接着,他们进行了统计检验,验证了他们建立的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通过检验结果,他们确认了汽车价格对销量的影响,并排除了其他因素对销量的影响。

这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最后,他们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预测和模拟。

他们可以通过调整汽车价格,来预测不同定价策略对销量的影响,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这些预测和模拟结果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计量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和消费者行为,还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当然,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不仅局限于汽车制造业,它在其他行业和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计量经济学案例的研究对于理论的验证和实证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

计量经济学关于我国汽车销售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关于我国汽车销售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关于我国汽车销售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的汽车市场开始蓬勃的发展,汽车销量每年以高速增长,私人的汽车拥有量自90年代中期开始飞速提升,汽车由昔日的奢侈品变为了进入千家万户的必需品。

也正因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拉动产业链上的其他行业发展,对国内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根据我国1995年-2022年的汽车销售量及其重要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为样本,分析了国内平均工资水平、城乡居民存款、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物价指数和汽车产量对我国汽车私人销售量的影响。

进而可以更好的预期未来年份汽车的销售量,并为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引言随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以及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对外开放,汽车产业也在迅猛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消费需求的增加,汽车市场也由以前的公车消费为主转变为私人消费主导,国人对汽车消费的需求由潜在转变为现实。

纵观人类近代发展史,汽车产业早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没有任何一种工业产品可以像汽车一样渗透到社会大众生活的各个层面。

正因为如此,在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后,美国的汽车销量大幅萎缩并逐步下滑。

庆幸的是,作为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中国虽然也遭受到巨大的冲击,但也只是增速放缓,并未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而且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居民够买汽车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然而,除了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外,中国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以及信贷的发展也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的总销量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们用EVIEWS软件来分析影响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基础。

研究背景一、汽车产业的地位汽车工业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汽车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工业,乃至整个GDP的增长都具有决定性,2005年,汽车业产值达到1.2万亿元,汽车行业向国家纳税超过2000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的汽车市场开始蓬勃的发展,汽车销量每年以高速增长,私人的汽车拥有量自90年代中期开始飞速提升,汽车由昔日的奢侈品变为了进入千家万户的必需品。

也正因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拉动产业链上的其他行业发展,对国内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根据我国1995年-2010年的汽车销售量及其重要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为样本,分析了国内平均工资水平、城乡居民存款、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物价指数和汽车产量对我国汽车私人销售量的影响。

进而可以更好的预期未来年份汽车的销售量,并为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引言随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以及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对外开放,汽车产业也在迅猛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消费需求的增加,汽车市场也由以前的公车消费为主转变为私人消费主导,国人对汽车消费的需求由潜在转变为现实。

纵观人类近代发展史,汽车产业早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没有任何一种工业产品可以像汽车一样渗透到社会大众生活的各个层面。

正因为如此,在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后,美国的汽车销量大幅萎缩并逐步下滑。

庆幸的是,作为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中国虽然也遭受到巨大的冲击,但也只是增速放缓,并未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而且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居民够买汽车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然而,除了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外,中国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以及信贷的发展也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的总销量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们用EVIEWS软件来分析影响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基础。

研究背景一、汽车产业的地位汽车工业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汽车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工业,乃至整个GDP的增长都具有决定性,2005年,汽车业产值达到万亿元,汽车行业向国家纳税超过2000亿元。

汽车产业的产业链很长,作为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对社会的贡献并不仅仅局限于产销量或GDP数值的增加,其辐射效应也很重要。

在德国,每7个从业者中就会有一个与汽车行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在日本,汽车产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650万人,其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11%。

如果通用公司关门,250万人就会下岗,会影响到30多个行业。

汽车产业,不禁汽车产业的辐射范围广,而且其增长速度迅速,成为我国GDP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据专家预测,中国在未来10年汽车产量增长率将是我国GDP增长率的倍,正在成为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

二、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现状1.汽车市场结构较合理我国汽车需求市场仍呈现车型结构合理化的特点。

第一,轿车销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车型。

轿车是我国未来汽车结构中增长最快的车型。

在载货汽车销量中,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呈现出两头快、中间慢的格局。

重型载货汽车保持超高速增长的趋势,轻型载货汽车一改下降的势头。

重型载货汽车的发展使重、中、轻、微型汽车的比例更趋合理。

2.经济型轿车占据主体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我国购车数量有了大步的提高,但是纵观所有汽车市场,近几年车市的热销车型还是集中在经济型轿车, 中高档轿车的受关注程度有所增加, 但不会马上成为车市的主导车型,,据统计, 全国汽车交易市场中近70 % 甚至占更大比例的人群在关注10 万元以下的车型。

三、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汽车量有了飞速的提高,但拥有量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市场空间依然很大,我国汽车市场目前400多万的销量仅仅相当于上世纪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并且我国的人口基数要比美国大得多,从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收入水平来看,中国的汽车消费还远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市场潜力依然存在;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价格大战等几次沉浮之后,中国汽车市场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逐渐成熟,这种成熟会推动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发展。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中国汽车市场会保持一个较大的增长势头稳步上升。

随着国际油价的日益高涨,成品油价格对汽车销售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同时国家及部分地区相继出台了有关限制汽车,尤其是家用车购买的政策,这对汽车销售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考虑到上诉几个因素,预计在外来的一段时期内,小排量经济型轿车仍然会是汽车销售的主力车型,同时节能型与新能源汽车将日益抢占汽车销售市场研究意义及问题提出汽车工业发展呈现较明显的周期性。

在需求的高峰期,厂商主要工作是加大产量,增加利润;而在周期性的低谷,厂家需要改变生产,为下一个高峰期的到来做好准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释放出了对汽车的巨大需求。

可以说是处在周期性的上升期,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我们看到目前,在与日俱增的汽车销量数据下,仍然隐藏了很多问题。

一方面,汽车生产产家忽视市场情况,盲目生产,造成我国汽车市场泡沫严重。

当前,盲目新建汽车项目的势头依然存在,重复建设严重,散乱局面没有彻底改变,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1999年底,全国厂商共有2391家,其中整车企业118家,改装车企业546家,摩托车企业136家,发动机企业51家,零部件企业1540家。

政府批准的轿车规模为112万辆,已验收的轿车生产能力91万辆。

汽车产销量在1万辆以上的有16家企业,其中,三大汽车集团上汽、一汽和东风资产占有率为%,市场占有率为%,利润占有率为%。

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汽车生产能力迅速放大,引起厂商之间反复的价格战,而价格战又让消费者选择驻足观望。

就价格战而言,除了生产的增长过剩外,汽车产业自主能力不强,满目的模仿与跟风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汽车生产产家,也出现了供应不足造成市场流失的现象。

某种热销车型往往会出现排队提车,甚至是加价提车的现象,同时一侧是其他车型的销售惨淡。

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120多家整车生产厂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两家,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企业达95%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汽车的需求也将会不断的增长。

只有对我国汽车市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的汽车生产量有一个较好的规划,以解决生产过度和资源的浪费现象。

所以对影响我国汽车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从而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汽车生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本文准备研究的问题,一,影响我国汽车销售的因素有哪些,二,更因素对汽车销量的影响程度有多少,三,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什么样的建议促进汽车销量的增加,汽车产业的发展定量部分一、变量的选择本文定量部分,首先需要确定解释变量。

变量的选取既要考虑其代表性和可度量性,同时又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

选定的变量为:1995-2010年间,汽车销量作为因变量。

选择国内平均工资水平自变量之一,体现居民收入对汽车销量影响;选定城乡居民存款,以体现可供居民支出财产对汽车销售的影响,选用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体现除生活支出外的支出对汽车销量的影响,选用物价指数,表现价格变化对汽车销量的影响,选用汽车产量的变化销售量的影响提供基础。

基于上述分析,汽车销售中各方面的因素已经考虑较周全。

各变量的原始数据二、模型的建立考虑到个因素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先做相关性分析。

设=y i u x b x b x b x b x b b ++++++55443322110 y 表示汽车销售量(万辆),1x 表示平均工资水平(元),2x 表示城乡居民存款(亿元),3x 表示恩格尔系数,4x 表示物价指数,5x 表示汽车产量(万量)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0/13 Time: 01:03 Sample: 1995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6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X1 X2 X3 X4 X5R-squared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Hannan-Quinn criter.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y i u x x x x x ++++++543210.940.250.330.00030.000349.31- t-Statistic :() () () () () () Prob :() () () () () ()2R = F-statistic= DW=三、模型检验拟合度检验:因为2R =,因此数据拟合度非常好x外都不显著。

T检验:在自由度为14,置信水平在5%的水平下,临界值为,处5怀特检验:Heteroskedasticity Test: WhiteF-statistic Prob. F(5,10)Obs*R-squared Prob. Chi-Square(5)Scaled explained SS Prob. Chi-Square(5)在自由度为14,置信水平在5%的水平下,Obs*R-squared为小于,所以不存在异方差。

结论由实例分析可以得出汽车产量与汽车销售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可见为了保持我国汽车销量的稳步快速增长,汽车工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更多的投入。

另外,恩格尔系数越低,居民的够买意愿越强烈,因此国家应致力于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性收入,降低生活必须成本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从实际来看,汽车工业的发展在稳步向前,汽车的价格在逐渐降低,居民的存款以及工资水平则在不断提升,这说明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也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稳定的大环境。

通过对于汽车销量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以找出于汽车销量提高的突破口,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数据依据,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信息,有助于更好的发展汽车产业,发挥其“火车头”产业的带动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