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数学二次分类PPT课件

对未来学习方向展望
深入学习二次分类的应用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二次分类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如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以拓展自己 的视野和思维。
掌握更高级的分类方法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可以学习更高级的分类方法,如多元分类、聚类分析等,以提升自 己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二次分类等数学知识,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 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数学二次 分类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二次分类基本概念 • 图形与颜色二次分类 • 数字与数量二次分类 • 时间与空间二次分类 • 逻辑思维训练与拓展景
适应幼儿认知发展规 律,提高幼儿数学思 维能力
为幼儿后续数学学习 打下基础,如加减法 、图形认知等
时间与空间综合应用
01
时间与空间交叉分类
将活动或事件按照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点进行分类,如“早晨在室外的活
动”或“晚上在室内的活动”,帮助幼儿综合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02
时间与空间在游戏中的应用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模拟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进行分类和排序,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水平。
03
时间与空间在艺术中的应用
02
二次分类基本概念
二次分类定义
01
二次分类是指在一级分类的基础 上,对同一类别下的物品或概念 进行更细致、更具体的划分和归 类。
02
通过二次分类,可以更深入地了 解事物的属性和特征,提高思维 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二次分类与一次分类区别
一次分类是对事物进行初步的、大致 的划分,而二次分类则是在一次分类 的基础上,进行更细致、更具体的划 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测量》PPT课件

演示使用皮尺测量曲线长度的方法
03
将皮尺贴合被测曲线,读取皮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宽度和高度测量技巧
宽度测量技巧
将被测物体平放在桌面上 ,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物 体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
高度测量技巧
将被测物体竖直放置,使 用直尺或卷尺测量物体上 下两端之间的距离。
注意事项
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直 尺或卷尺与被测物体表面 垂直,以获得准确的测量 结果。
。
重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克与千克
介绍克和千克两种重量单位,通过称 重的方式让幼儿感受物体的轻重。
实践活动
设计称重、比较轻重等实践活动,让 幼儿亲手操作,感受物体的重量,培 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换算关系
详细讲解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如1千克等于1000克,通过实例加 深幼儿对换算关系的理解。
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
在使用前进行校准,确保测量 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被测物体的特性和要求选 择合适的测量方法,避免不必
要的误差。
PART 03
长度、宽度和高度测量实 践
长度测量方法演示
演示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01
将直尺的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读取另一端对应的刻
度值。
演示使用卷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02
拉出卷尺至被测物体长度,读取卷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设计简洁明了的图表
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设计,突出数据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添加必要的标注和说明
在图表中添加必要的标注和说明,以便于观众理解和分析数据。
结果分析与讨论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 准差等。
结果解释与讨论
幼儿园大班数学《比轻重》PPT课件

16
游戏规则与玩法介绍
规则说明
2024/1/30
1. 游戏分为多个关卡,每个关卡都有不同的任务和挑战。
2. 小朋友们需要通过比较物品的轻重,找到正确的答案,才能顺利过关 。
17
游戏规则与玩法介绍
•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小朋友将获得奖励 。
2024/1/30
18
游戏规则与玩法介绍
1. 选择关卡
2024/1/30
让孩子们使用测量工 具验证之前实物比较 的结果,确保准确性 。
13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 一个任务,如比较不同水果的 重量、找出最重的玩具等。
2024/1/30
小组成员需共同讨论、协作完 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 沟通能力。
鼓励孩子们分享小组的成果和 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完成课后练习 ,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必要 的指导和帮助。
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将所学知识应用 到实际生活中,如比较不同水果的轻 重、购物时比较不同商品的重量等。
通过亲子共学,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 的感情,同时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 心和支持。
2024/1/30
23
拓展延伸,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2024/1/30
25
回顾本次课程内容
介绍了比较轻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实物比较和天平实验,让幼儿直观感受轻重差异
学习了使用简单的计量工具进行轻重比较
2024/1/30
26
总结学习成果与收获
幼儿掌握了比较轻重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判断 两个物体的轻重关系
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的 实验技能
8
பைடு நூலகம்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ppt

减法运算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过程。例如,5-3=2,表 示从5中去掉3得到2。
02
图形与空间认知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010203 Nhomakorabea圆形
理解圆的概念,知道圆的 特点,如没有棱角、所有 点到中心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 的三个边和三个角,区分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和等边三角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
• 数的认识与计数 • 图形与空间认知 • 时间与钟表认知 • 货币与购物认知 • 数学思维训练游戏
01
数的认识与计数
数的概念及分类
整数概念
整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 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正整 数和负整数都是无限的。
数的分类
按照数的性质,可以将数分为正 数、负数和零。正数包括1、2、 3等,负数包括-1、-2、-3等,零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时间的比较
比较两个时间的大小,确定先后 顺序。
时间的应用
将时间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如安 排作息时间、计算时间差等。
04
货币与购物认知
货币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货币的种类
介绍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包括纸币和硬币,并展 示不同面值的货币图片。
货币的单位
解释元、角、分等货币单位,并说明它们的换算 关系。
货币的使用
空间方位的判断与描述
上、下、左、右
理解上、下、左、右的基本概念 ,能够判断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关系。
前、后
理解前、后的基本概念,能够判断 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里、外
理解里、外的基本概念,能够判断 物体在空间中的范围关系。
03
时间与钟表认知
时间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过程。例如,5-3=2,表 示从5中去掉3得到2。
02
图形与空间认知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010203 Nhomakorabea圆形
理解圆的概念,知道圆的 特点,如没有棱角、所有 点到中心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 的三个边和三个角,区分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和等边三角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
• 数的认识与计数 • 图形与空间认知 • 时间与钟表认知 • 货币与购物认知 • 数学思维训练游戏
01
数的认识与计数
数的概念及分类
整数概念
整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 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正整 数和负整数都是无限的。
数的分类
按照数的性质,可以将数分为正 数、负数和零。正数包括1、2、 3等,负数包括-1、-2、-3等,零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时间的比较
比较两个时间的大小,确定先后 顺序。
时间的应用
将时间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如安 排作息时间、计算时间差等。
04
货币与购物认知
货币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货币的种类
介绍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包括纸币和硬币,并展 示不同面值的货币图片。
货币的单位
解释元、角、分等货币单位,并说明它们的换算 关系。
货币的使用
空间方位的判断与描述
上、下、左、右
理解上、下、左、右的基本概念 ,能够判断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关系。
前、后
理解前、后的基本概念,能够判断 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里、外
理解里、外的基本概念,能够判断 物体在空间中的范围关系。
03
时间与钟表认知
时间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2024年度幼儿园大班《5的加减法》PPT课件

做差。
减法运算规则
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 差;被减数减去差,等 于减数;减数加上差,
等于被减数。
13
示例
5 - 2 = 3,5 - 3 = 2, 2+3=5
加减法互逆关系阐述
2024/3/24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一个加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等于和,被 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那么和减去一 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差加上减数 等于被减数。
兴趣和好奇心。
26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3/24
27
家长参与孩子学习建议
2024/3/24
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
01
家长应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孩子对5的加减
法的掌握程度。
鼓励孩子多练习
02
通过提供丰富的练习材料,鼓励孩子多进行5的加减法的练习,
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03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孩子对数学的
21
Hale Waihona Puke 其他生活场景中加减法应用温度计
在观察温度计时,孩子们可以通过加法运算 将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或者通过减法运算 将华氏度转换为摄氏度,了解不同温度单位 之间的转换方法。
身高体重测量
在测量身高体重时,孩子们可以通过加减法 运算比较自己与同龄人的身高体重差异,了 解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食谱制作
在制作食谱时,孩子们可以通过加法运算计 算出所需食材的总重量或总体积,并通过减 法运算确保每项食材的用量准确无误。
2024/3/24
22
06
总结回顾与课后作业布置
2024/3/24
23
课程重点内容总结回顾
减法运算规则
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 差;被减数减去差,等 于减数;减数加上差,
等于被减数。
13
示例
5 - 2 = 3,5 - 3 = 2, 2+3=5
加减法互逆关系阐述
2024/3/24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一个加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等于和,被 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那么和减去一 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差加上减数 等于被减数。
兴趣和好奇心。
26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3/24
27
家长参与孩子学习建议
2024/3/24
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
01
家长应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孩子对5的加减
法的掌握程度。
鼓励孩子多练习
02
通过提供丰富的练习材料,鼓励孩子多进行5的加减法的练习,
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03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孩子对数学的
21
Hale Waihona Puke 其他生活场景中加减法应用温度计
在观察温度计时,孩子们可以通过加法运算 将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或者通过减法运算 将华氏度转换为摄氏度,了解不同温度单位 之间的转换方法。
身高体重测量
在测量身高体重时,孩子们可以通过加减法 运算比较自己与同龄人的身高体重差异,了 解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食谱制作
在制作食谱时,孩子们可以通过加法运算计 算出所需食材的总重量或总体积,并通过减 法运算确保每项食材的用量准确无误。
2024/3/24
22
06
总结回顾与课后作业布置
2024/3/24
23
课程重点内容总结回顾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ppt课件

以生活中的物品为例,如大小不同的球、不同颜色的积木等,让幼 儿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按照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知识目标
幼儿能够理解什么是规律,什 么是排序,并能够发现物体中
的规律。
能力目标
幼儿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对物 体进行排序,培养其观察、思
考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 心,培养其耐心和细致的品质
在探索不同排序规律的过程中, 幼儿需要思考、判断、推理,这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幼儿可 以逐渐掌握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 序的方法,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
力。
提高观察力
学习规律排序需要幼儿仔细观察、发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 察力。
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观察、分析事物,这有助 于培养他们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
实例三:数字的顺序
总结词:抽象思维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数字1-10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数字的顺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按照数字的大小进 行排序,让幼儿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这种实例能够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为 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06
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的收获
知识掌握
思维能力
合作精神
学生掌握了按规律排序 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 和创造简单的排序规律。
总结词:形象生动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彩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七种颜色顺序,即红、橙 、黄、绿、青、蓝、紫。这种顺序是按照波长从长到短排列的,符合自然规律。 通过这种实例,幼儿可以直观地理解顺序的概念,并学习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
实例二:动物排队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知识目标
幼儿能够理解什么是规律,什 么是排序,并能够发现物体中
的规律。
能力目标
幼儿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对物 体进行排序,培养其观察、思
考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 心,培养其耐心和细致的品质
在探索不同排序规律的过程中, 幼儿需要思考、判断、推理,这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幼儿可 以逐渐掌握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 序的方法,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
力。
提高观察力
学习规律排序需要幼儿仔细观察、发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 察力。
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观察、分析事物,这有助 于培养他们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
实例三:数字的顺序
总结词:抽象思维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数字1-10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数字的顺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按照数字的大小进 行排序,让幼儿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这种实例能够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为 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06
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的收获
知识掌握
思维能力
合作精神
学生掌握了按规律排序 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 和创造简单的排序规律。
总结词:形象生动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彩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七种颜色顺序,即红、橙 、黄、绿、青、蓝、紫。这种顺序是按照波长从长到短排列的,符合自然规律。 通过这种实例,幼儿可以直观地理解顺序的概念,并学习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
实例二:动物排队
2024版《比较宽窄》PPT课件大班数学

04 实践活动与案例 分析
教室物品宽窄比较
书本宽窄比较
选取不同宽度的书本,让小朋友们观 察并比较它们的宽窄差异。
桌子椅子宽窄比较
门窗宽窄比较
带领小朋友们观察教室的门和窗,让 他们比较它们的宽度,并理解宽窄的 概念。
引导小朋友们注意桌子和椅子的宽度, 让他们指出哪个更宽、哪个更窄。
操场场地宽窄测量
物品造型
物品的宽窄造型可以影响 使用体验和美观度,如宽 口杯和窄口瓶的不同。
宽窄与数学关系探讨
长度与宽度的关系
在数学中,长度和宽度是 描述物体尺寸的两个重要 参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 关系。
面积计算
物体的面积可以通过其长 度和宽度计算得出,即面 积=长×宽。
宽窄比较与排序
在数学中,可以对不同物 体的宽窄进行比较和排序, 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逻 辑思维能力。
估算测量
通过估算物体的宽度,判断其宽窄。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测量工具时,但准确 度可能较低。
排序法比较宽窄
排序比较
将多个物体按照宽度从宽到窄或从窄到宽进行排序,从而判断 它们的宽窄关系。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个物体之间的比较。
分组比较
将物体分成不同的组,每组内的物体宽度相近,通过比较不同 组的宽度来判断宽窄。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物体之间的比较, 可以提高效率。
03 比较宽窄方法及 技巧
观察法比较宽窄
直接观察
通过直接观察物体的宽度,判断其宽 窄。这种方法适用于宽度差异较大的 物体。
重叠观察
将两个物体重叠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宽 度是否一致,从而判断宽窄。这种方法 适用于宽度差异较小的物体。
测量法比较宽窄
使用测量工具
使用尺子、卷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宽度,通过比较宽度数值来判断宽窄。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需要使用测量工具。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ppt文档全文免费预览(2024)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ppt文档全文 免费预览
2024/1/30
1
目录
• 数与量的基本概念 • 图形与空间认知训练 • 加减法初步接触与运用 • 逻辑推理能力训练 • 测评与反馈环节
2024/1/30
2
01
数与量的基本概念
Chapter
2024/1/30
3
认识0-10以内数字
0-10数字的基本认知
22
05
测评与反馈环节
Chapter
2024/1/30
23
定期进行数学能力测评
2024/1/30
设计科学合理的测评题目
结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目标,设计涵盖数、量、形、空 间等各个方面的测评题目,确保题目难度适中,能够真实 反映孩子的数学能力。
定期开展测评活动
每个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数学能力测评,以便及时了解孩子 的数学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左右等空间关系的理解。
2024/1/30
7
02
图形与空间认知训练
Chapter
2024/1/30
8
平面图形认识及特点
认识基本平面图形
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三角形等,了解它们的 基本特点和属性。
2024/1/30
图形辨识与分类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 学会辨识不同的平面图形 ,并能按照形状、大小、 颜色等进行分类。
图形组合与拆分
引导幼儿通过组合、拆分 等方式,感知图形之间的 变化和关系。
9
立体图形感知与区分
2024/1/30
认识基本立体图形
01
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和
属性。
立体图形辨识与分类
02
2024/1/30
1
目录
• 数与量的基本概念 • 图形与空间认知训练 • 加减法初步接触与运用 • 逻辑推理能力训练 • 测评与反馈环节
2024/1/30
2
01
数与量的基本概念
Chapter
2024/1/30
3
认识0-10以内数字
0-10数字的基本认知
22
05
测评与反馈环节
Chapter
2024/1/30
23
定期进行数学能力测评
2024/1/30
设计科学合理的测评题目
结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目标,设计涵盖数、量、形、空 间等各个方面的测评题目,确保题目难度适中,能够真实 反映孩子的数学能力。
定期开展测评活动
每个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数学能力测评,以便及时了解孩子 的数学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左右等空间关系的理解。
2024/1/30
7
02
图形与空间认知训练
Chapter
2024/1/30
8
平面图形认识及特点
认识基本平面图形
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三角形等,了解它们的 基本特点和属性。
2024/1/30
图形辨识与分类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 学会辨识不同的平面图形 ,并能按照形状、大小、 颜色等进行分类。
图形组合与拆分
引导幼儿通过组合、拆分 等方式,感知图形之间的 变化和关系。
9
立体图形感知与区分
2024/1/30
认识基本立体图形
01
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和
属性。
立体图形辨识与分类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