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趣味语文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趣味语文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3)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成语解释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
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3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
形容当面错过4.失张失智: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
5;失魂落魄: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6.失惊打怪: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
也形容大惊小怪。
7.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8.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9.上智下愚:智:聪明;愚:笨。
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
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10.足智多谋: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
富有智慧,善于谋划。
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11.足音跫然跫:脚步声。
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
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12.八音迭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
八类乐器轮番演奏。
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13.骈肩迭迹形容人多拥挤。
同“骈肩累迹”。
14.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人多拥挤。
15.摩厉以须磨快刀子等待。
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16.蹈厉之志蹈厉:踏地猛烈。
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
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17.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
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18.色若死灰面目惨白。
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
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19.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20坐薪悬胆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
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21.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22.刺刺不休刺刺:多话的样子。
初中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初中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初中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1.为了更加了解小令、中调、长调在字数上的相关规定,佳燕依照国文老师的推荐,到图书馆借《草堂诗余》这本书来当参考。
请问佳燕应该往哪一类的书架上去找,才能找到这本书 A.近体诗 B.词 C.曲 D.新诗答案:B2.慧禅创作了一首五言绝句投稿《东峰青年》,已知稿费是以每字5元来计算,请问慧禅一共可以获得多少稿费元元元元答案:A,5言*4句*5元=100元3.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 A.玄端章甫 B.羽扇纶巾 C.拖鞋汗衫 D.云鬓花黄答案:D。
A祭典礼服,B诸葛亮专用,C邋遢男专用4.去年暑假,冠云与家人到大陆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四面荷花三面柳B.绿树村边合C.古道西风瘦马D.三更画舫穿藕花答案:D,因为其他都是正常现象。
5.在《中国历代女作家》这本书里,“找不到”哪位女作家的相关作品 A.李清照 B.刘侠 C.潘希珍 D.彭端淑答案:D,他是男的。
6.就你对孔子的认识,你认为他的星座应该是属于: A.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牡羊座B.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金牛座C.公正无私,博爱仁慈的天平座 D.处处桃花,风流文雅的射手座答案:C。
A子路,B徽钦二帝,D那是段誉他爸7.信延决定上高中后一定要加入学校最热门的国乐社。
请问他在社团里,可以学到哪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 A.胡琴 B.钢琴 C.小提琴 D.风琴答案:A,认为BCD是国乐的请举手,教室后面有墙壁,手放下后自己去撞。
8.老师要每位同学选读一本小说,开学后上台发表读书心得。
请问下列哪一位同学的报告,不但让一旁的老师听了摇头,还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A.《论语》读后感B.《三国演义》读后感 C.《老人与海》读后感D.《世说新语》读后感答案:A,能把《论语》当小说读的学生,应该向他膜拜,而不是摇头。
9.做下列哪个动作时,左手和右手并不会交叠相碰A.“攀”上月台 B.为子“祈祷”C.“抚掌”而笑D.“揖”让而升答案:A10.为了自然科报告的需要,婉容上《鸟类百科大全》网站搜寻资料。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不是以历史人物命名的?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指鹿为马D. 卧薪尝胆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苏轼《水调歌头》C.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 杜甫《春望》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诗意味着什么?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花朵吸引人们前来观赏。
C. 桃李无言,但它们的美丽让诗人赞美。
D. 桃李不言,但它们的果实吸引了人们。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安石D. 杜甫5.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马致远6.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将进酒》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王维《山居秋暝》D. 李清照《如梦令》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王维《山居秋暝》D. 李清照《如梦令》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9.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赠汪伦》B.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杜甫《春望》D. 王之涣《登鹳雀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 “____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13. “______,______”是《道德经》中的名句,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语文趣味知识试题及答案

语文趣味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杯弓蛇影:形容人心虚多疑,无中生有。
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C. 一箭双雕:比喻一次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D. 马到成功:形容事情一开始就非常顺利。
答案:D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作品?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围城》答案:D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比喻有德行的人,即使不自夸,也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果实很甜。
D. 比喻有才能的人,即使不自夸,也会得到人们的赞赏。
答案:B二、填空题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
答案:离骚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诗句。
答案:孟浩然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宋代文学家________的《题西林壁》。
答案:苏轼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答案:李白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诗句。
答案:王勃三、判断题11.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是杜甫的诗句,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鲈鱼的热爱。
()答案:错误(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1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月亮。
()答案:正确1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王之涣的诗句。
()答案:错误(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1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题带答案_语文趣味知识竞赛题

一、字词大闯关(一)某公司招聘经理用五个读音相同的“go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5%(每空1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ong( )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ong( )字;书写漂亮突出一个gong( )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ong( )字;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ong( )字。
(二)趣味成语填空。
16%(每空1分)( )然( )( ) 有( )无( ) 贼( )( )贼 ( )讹( )讹( )然( )( ) 有( )无( ) 防( )( )防 ( )老( )老( )然( )( ) 有( )无( ) 神( )( )神 ( )德( )德( )然( )( ) 有( )无( ) 痛( )( )痛 ( )计( )计(三)成语谜,根据谜面猜成语。
10%(每题1分)1、种瓜得瓜不卖瓜。
( )2、朝辞白帝,暮至江陵。
(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4、鲁智深当和尚( )5、百花齐放( )6、哈哈镜( )7、无病的呻吟( ) 8、黄莲做笛子( )9、孔夫子门前卖《论语》( ) 10、清水下杂面( )二、名句大比拼(一)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8%(每题1分)1、( ),不以己悲。
5、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 )。
2、世有伯乐,( )。
6、( )是最强者的本能。
3、醉翁之意不在酒,( )。
7、勿以恶小而为之,( )。
4、( ),败絮其中。
8、( ),( )。
(二)根据语境,填诗句。
16%(每题2分)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的心灵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的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们的心抛到万丈深渊。
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呀!3、中秋佳节,皓月当空,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32道趣味语文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32道趣味语文知识竞赛题1、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A、杨玉环B、貂蝉C、赵飞燕D、西施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2、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木兰诗B、木兰辞C、琵琶行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A、八月B、九月C、十月5、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A、唐代一位诗人B、唐代一位高僧C、一种官职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A、倒拨垂阳柳B、汴京城卖刀C、醉打蒋门神8、“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女子非常美丽B、花艳丽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9、“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A、拜访B、请罪C、道谢D、辞别10、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A、半截剑B、半段枪C、半面D、半瓶醋1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12、“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13、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A、青衣B、花旦C、彩旦14、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
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A、一种树木的名称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C、与树木无关1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16、“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口吃B、好说谎C、喜欢骂人D、喜欢无病呻吟17、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A、头脑聪明B、活得长久C、与人长得相似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18、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A、男女平等B、一夫一妻C、婚姻自由19、“东床快婿”原本是指()A、司马相如B、王羲之C、刘邦D、诸葛亮20、“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A、曹操B、刘备C、谢安D、孔子21、“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A、席勒B、雪莱C、歌德D、徐志摩E、舒婷2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A、鬼节B、死节C、冥节D、聪明节E、寒食节2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E、淝水之战24、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E、舞蹈25、“心比天高,身为下*”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A、晴雯B、袭人C、黛玉26、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A、武侠B、言情C、战争D、伦理E、历史27、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A、东林书院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书院E、应天书院28、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E、赵飞燕29、有一个很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题.doc答案

语文趣味知识竞赛题(部分参考答案)一、按要求填空。
1、按要求写成语。
①写出四个由寓言得来的成语。
(杞人忧天)(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四面楚歌)②写出四个含数字的成语。
(成千上万)(一目十行)(一言九鼎)(四分五裂)③写出四个含动物的成语。
(叶公好龙)(猴年马月)(鸡飞狗跳)(画蛇添足)④写出四个含植物的成语。
(移花接木)(柳暗花明)(藕断丝连)(指桑骂槐)2、写出下列动物表示“叫”的词。
5分狮吼犬吠猿啼狼嚎虎啸羊咩马嘶牛哞鸡鸣龙吟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
12分初次见面叫(久仰)好久不见叫(久违)请人批评叫(指教)求人原谅叫(包涵)求人帮忙叫(劳驾) 求给方便叫(借光)麻烦别人叫(打扰)向人祝贺叫(恭喜)求人看稿叫(斧正)求人解答叫(请教)求人指点叫(赐教)托人办事叫(拜托)4、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___状元_,第二名叫__榜眼,第三名叫__探花。
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弱冠之年,三十岁为而立之年,五十岁为知命之年,六十岁为花甲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一百岁为期颐之年。
9分5、猜谜语。
8分①巧夺天工(打一字)(人)②斧头(打一字)(父)③孔雀收屏(打《三国演义》人名)(关羽)④山东快电(打现代作家名)(鲁迅)⑤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打一小动物)(羊)5、在下面的括号里你能填上表示声音的叠词。
(呼呼)的风声(咚咚)的鼓声(嘻嘻)的笑声(琅琅)的书声(哗哗)的雨声(汩汩)的水声6、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物名。
(1)像(狮子)般咆哮(2)像(麻雀)般叽喳(3)像(狐狸)般狡猾8、写出下面的惯用语。
①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②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③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④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⑤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⑥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8、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他穷,不想留他,但又不好开口。
小学四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一、火眼金睛(请你从方格里的某一个字开始,一次经过格子里所有的字,并不重复已经走过的路线,使沿途经过的字连接起来,成为首尾相接的八条四字成语。
)(8分)八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搜肠刮肚(先填空,组成成语,使所填的的相邻的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16分)甜言蜜_____ _____质彬彬见仁见____ ____害攸关死里逃_____ _____斟句酌无恶不_____ _____过饰非心心相____ ____日如年自怨自____ ____出于蓝气壮山_____ _____辕北辙生花妙_____ _____蛇添足擒贼擒____ ____妙维肖下里____人 ____碧辉煌万古长____ ____底捞月饱食终____ ____末倒置倚老卖____ ____己救人十全十____ ____计民主见多识____ ____山再起至高无____ ____枯石烂三、分门别类(将上题中相所填邻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分类。
)(8分)中国的省名:国家名:中国作家名:语文名词:四、指点迷津(读谜面,猜名著人名,把上面的人名填在相应的谜面后面。
)(9分)孔明关羽张飞鲁智深宋清元春袭人迎春时迁凿壁偷光――( ) 花香扑鼻――( ) 粗中有细――( )斗换星移――( ) 孔雀收屏――( ) 正月初一――( )展翅凌空――( ) 爆竹除旧――( ) 元前明后――( )五、约定俗成(把下面歇后语补充完整)(8分)1、手机不可以掉到马桶里——( )5、无头苍蝇――( )2、蜜蜂停在日历上——( )6、杀鸡取蛋――( )3、老鼠指路——( )7、六月天穿皮袍——( )4、下雨天出日头――( )8、苦瓜拌黄连――( )六、耳熟能详(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16分)1、一张一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语文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型测试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的《》。
6.“天下第一关”指()。
“二”型测试题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和陆云。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三”型测试题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中道三
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
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3.“三皇”通常指伏羲、()、神农。
24.“三教”指儒教、()、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28.“三省”指中书省、()、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会试、殿试
的第一名解元、()、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
南岳阳的岳阳楼。
“四”型测试题
33.“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
34.“北宋文坛四大家”指黄庭坚、()、苏轼、王安石。
35.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指陆游、()、范成大、尤袤。
36.“苏门四学士”指得到苏轼培养、奖掖和荐拔的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
37.“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
39.“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的主要
经典。
40.“四史”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和()的《三国志》。
41.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42.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曹雪芹的《红楼梦》。
43.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指()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
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曾朴的《孽海花》。
45.“四部”,又称“四库”,指我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的经、史、()、集四类。
46.“四大”指道家所称的()、天、地、王。
47.“四难”,又称“四美”,指良辰、美景、()、乐事四件难
以同时得到的事。
48.书法“四体”指正、草、()、篆四种主要字体。
49.“孔门四教”指文、行、忠、()。
50.“文房四宝”指笔、墨、纸、()。
51.“文人四友”指()、棋、书、画。
52.“花中四君子”指梅、()、竹、菊。
54.“京剧四行”指生、旦、()、丑。
55.“战国四君子”指魏国的()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
国的()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56.我国古代“祥瑞四灵”指龙、凤、()、龟。
57.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纸、印刷术、()和火药。
58.“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虞舜。
59.“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60.“五常”通常指仁、()、礼、智、信。
61.“五伦”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五种伦理关系。
62.“五谷”通常是指稻、黍、()、麦、菽。
63.“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五种毒虫。
65.“五彩”指青、黄、()、白、黑五种颜色。
66.“五味”指酸﹑辛﹑()﹑苦﹑咸五种滋味。
67.“五音”,亦称“五声”,指我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羽五个音级。
68.“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北岳恒山和中岳
嵩山。
69.“五岭”指()、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70.“五经”指《诗》、《书》、《礼》、《》、《春秋》五种
儒家经书。
“六”型测试题
71.“六艺”:①指《诗》《书》《礼》《乐》《》《春秋》六
种儒家经书。
②指礼、乐、射、御、书、()等六种科目。
72.“六义”:①指《诗经》中的()、雅、颂、赋、比、兴。
②
亦称“六书”,指古人归纳出来的象形、指事、()、形声、转注、
假借等六种汉字的造字方法。
73.“六礼”在《礼记·王制》中指()、婚、丧、()、乡、相见。
74.“六部”是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吏、()、礼、兵、()、工各部的总称。
75.“战国七雄”指战国时魏、()、韩、齐、秦、()、燕七大强国。
76.“建安七子”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
77.“竹林七贤”指魏晋间的嵇康()、山涛、()、阮咸、王戎、刘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