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文学类文本复习--小说叙事特点及答题模板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情节赏析题答题技巧

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情节赏析题答题技巧

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情节赏析题答题技巧(一)叙述方式的特点及作用1.顺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作用: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行文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代。

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岩起伏;突出人物形象;有助于表达主题。

5.平叙: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作用:使情节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二)线索小说的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全文结构的脉络。

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中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

(1)一条线:线索可能是一条线,一条线上面有几个结,作为作品的情节与场景,其实都是由线索串联或并联起来的一个个故事。

(2)两条线:线索也可能是两条线,它们之间往往有各自运行的轨迹,各有自己的故事,但偶尔又会汇合,产生交集,最后则全部集合,以顺应矛盾冲突集中爆发的要求。

(3)多条线:线索还可能是多条线,如通过一组人物的故事来归纳反映作品的主题的情况。

(4)明线: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作明线,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更集中、突出。

(5)暗线: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作暗线,暗线能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三)结构特色1.承上启下:凸显文章层次感,前后呼应,上下衔接,过渡自然。

2.起承转合:“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文章的结尾。

3.伏笔:指文学作品前面为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揭示或暗示,以达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

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考案6 叙事特征(解析版)

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考案6 叙事特征(解析版)

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考案6 叙事特征【考点再讲】一、叙述人称回答叙事方式或叙事特点,几乎所有题目,首先要考虑到这一点。

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内还是局外的依据。

采用第一人称时,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采取的是有限视角;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他”全知或有限视角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使用第二人称“你”,则是叙述者“我”对着故事里的“你”进行倾诉、交谈。

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二、叙述角度(视角)叙述角度又可称为叙事视角,它是小说叙述的立足点。

叙事人称和叙事视角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二者是紧密相关的,但侧重点不同。

叙事人称是指什么人称;叙事视角是从谁的眼里来看故事的。

叙述角度包括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是有限视角,第三人称是上帝视角、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中,叙述人对整个故事都了如指掌。

有限视角中,叙述人所知受自身的视、听、想限制,读者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故事。

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比较喜欢采用全知视角,而现代小说中有限视角运用得多一些,当然也不乏两者结合或相互转换的情况。

叙事视角,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故事由谁来讲?他是谁(年龄、身份、性别、职业、经历、性格等)?和小说以及小说中的人物是什么关系?二是为什么是他来讲?他对故事或故事中的人物持何种态度?小说中有叙述视角的转换,有时并不是一个人一叙到底。

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以及整理

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以及整理

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以及整理小说叙事是指小说中所采用的叙述方式。

小说在叙述过程中,必须具备较强的叙事能力,才能让读者沉浸在故事中,感受到小说的情感和内涵。

因此,小说叙事也成为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针对小说叙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叙事特点、答题技巧以及整理方法。

一、叙事特点小说的叙事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时间和空间的描写小说中经常使用时间和空间的描写来创造气氛和情境。

在叙事过程中,小说家要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写,来使读者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内涵。

2. 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小说家通常采用视觉和听觉的描写,来将读者引入到故事情节中,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 语言和形式的运用小说家在叙述故事时,必须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内容。

同时,还要灵活运用小说的形式,比如设定角色、描绘场景等。

二、答题技巧小说叙事的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熟悉小说的基本元素在答题前,需要熟悉小说的基本元素,比如时间、空间、主题、情节、人物等。

只有明确了小说的基本元素,才能更好地展开答题。

2. 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小说家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小说。

在解析小说时,需要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比如叙述方式、语言运用、形式等,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审美观点。

3. 从细节入手小说中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细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因此,在答题过程中,可以从细节入手,发掘小说隐藏的深层意义。

三、整理方法小说叙事的整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记录读书笔记在读小说时,需要记录读书笔记,将自己的感想和理解记录下来。

在面对小说叙事的答题时,可以从读书笔记中找到对应的答案。

2. 总结类比小说中的情节和主题经常类比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因此,在整理小说叙事时,可以将小说中的内容和生活中的类比进行总结和整理,找到共性和区别。

3. 拓展思路小说叙事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叙事特色及真实与虚构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叙事特色及真实与虚构

另一件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 (2)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
更加清晰完整。
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
平 叙
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 (1)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
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 来龙去脉。
一枝”,因此又叫作分叙。
(2)拓展作品容量。
类别
第一人称 (有限视角)
特点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叙述时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 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 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 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 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 叙述人称 • 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 • 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
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 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 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 便于客观叙述,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有距离感。小说家选择何 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 孰劣。
插 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 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叙 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 (2)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深化
响主要事件的表达。
文章主题。
类别
释义
特点
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 (1)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

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和整理

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和整理

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和整理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常常被用于描述故事和人物的情感状态。

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作者往往遵循一定的叙事特点和技巧,以便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分析小说,本文将围绕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和整理展开说明。

一、小说叙事特点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其自身的一些叙事特点。

这些叙事特点是由小说体裁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背景所决定的,下面将对其中几个比较常见的小说叙事特点进行介绍:1.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小说作为一种讲述故事的文学体裁,其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是跌宕起伏的。

作者通常会在引导读者正常的叙述逻辑下,通过各种手段引导读者的情感,营造出一些悬念和波澜起伏的情节。

这种叙事手法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读者的故事参与感,也是小说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2.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小说作为一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体裁,在叙事过程中也常常会注意到人物形象的丰满性和生动性。

作者通常通过人物对话、心理描写、行为举止等方式来呈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感状态。

通过这些手法,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产生共情和情感共鸣,也是小说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3.情节刻画具有主题色彩小说作为叙述故事的文学体裁,往往能够在故事情节中表达出某种主题色彩。

作者通常会通过情节的组合方式、人物的描写方式、对话的内容等方式,来呈现出某种思想主题或者社会现实。

通过这种方式,作者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某种问题的观点,同时也触动了读者的思考和感受,促使其对某种问题产生共鸣和思考。

二、小说叙事答题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正确把握小说叙事特点对于考试十分重要。

因此,本文将针对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进行一些介绍,帮助考生更好地完成考试答卷。

1.整体理解对于一篇小说而言,要想更好地解答题目,最重要的是要先掌握整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态度。

只有细致深入地理解了小说的整体情节,才能更有实力回答各种题目。

2.分析物象小说中的人物、情节、言论等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愿,而这些意愿则通过一些比喻、典故、隐喻等方式呈现出来。

新高考语文小说叙事特点题型及答题模板

新高考语文小说叙事特点题型及答题模板

新高考语文小说叙事特点题型及答题模板【设问方式】1. 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2. 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3. 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题角度】一、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二、叙述人称及视角: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

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

视角:1、全知全能视角(也叫“上帝视角”、“0视角”)。

2、有限视角(也叫“凡人视角”、“内视角”)。

3、儿童视角,如《吉祥如意》。

4、动物视角,如《我是猫》)。

三、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等等。

四、叙述安排上的技巧:1.对话、2.心理、3.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4.回忆与现实交织、5.时空集中。

【具体作用清单】【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需具体阐释)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需具体阐释)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摇摆】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结尾”):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

【突转】: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

在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发推动,所谓“柳暗花明”“风波骤起”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与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

【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无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和模板整理

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和模板整理

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和模板整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说叙事特点答题技巧和模板整理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叙事特征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ppt教学课件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叙事特征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ppt教学课件

省略:在叙述中省略某些信息, 让读者自己去猜测和推理
运用留白与省略的好处:增加 故事的神秘感和吸引力,激发
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运用留白与省略的技巧: 根据故事的需要,合理 选择留白与省略的地方, 避免影响故事的连贯性
和可读性
创新叙事手法在小说中的应用与效果
创新叙事手法:如多线叙事、意识流、蒙太奇等
20XX
2024届高考小说阅读:叙事 特征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
制作人:xxx
目录
01
小说叙事特 征概述
02
小说叙事结 构分析
03
小说叙事语 言的特点
04
小说叙事方 法的运用与 创新
05
高考小说阅 读答题技巧 与策略
1
小说叙事特征概述
叙事的概念和重要性
叙事:通过讲述故 事来传达信息、表 达情感、传递价值
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总结
概括题: 提取关键 信息,简 洁明了地 概括出主 要内容
理解题: 理解文中 重要词语、 句子的含 义,结合 上下文进 行分析
赏析题: 从语言、 结构、主 题等方面 赏析文章 的特点和 优点
探究题: 深入思考 文章的主 题和内涵, 提出自己 的见解和 看法
比较题: 比较不同 文章的异 同点,分 析其原因 和意义

叙事语言:口语、 书面语、文学语 言
叙事时间:顺序、 倒叙、插叙
叙事技巧:悬 念、铺垫、象 征、隐喻、对
比、反讽
2
小说叙事结构分析
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
线性叙事: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展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非线性叙事:打破时间顺序,事件发展无明确的因果关系 线性叙事的优点:易于理解,逻辑清晰
非线性叙事的优点:创新性强,富有悬念,增加阅读趣味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二轮】文学类文本复习--小说叙事特点及答题模板姓名:班级:【设问方式】1. 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2. 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3. 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题角度】一、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二、叙述人称及视角: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

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

视角:1、全知全能视角(也叫“上帝视角”、“0视角”)。

2、有限视角(也叫“凡人视角”、“内视角”)、3、儿童视角,如《吉祥如意》,4、动物视角,如《我是猫》)。

三、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等等。

四、叙述安排上的技巧:1、对话、2、心理、3、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4、回忆与现实交织、5、时空集中。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吉祥如意郭文斌五月是被香醒来的。

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

五月就醒了。

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

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

娘说,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

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

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

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甜醅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

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

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地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

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

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

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

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

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

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

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

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

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

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

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

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

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

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

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

五月就红着脸打娘。

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

五月就练。

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

因为他看见了蛇。

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

六月说,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

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

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

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

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

五月疼得龇牙咧嘴。

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

即使那些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

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

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齐伏在地上割艾了。

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

这太阳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他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

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蛋。

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

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

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

一颗颗玛瑙一样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崽子。

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什么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

一刃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

姐姐又笑了,说,你觉得他们可怜,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躺到地里慢慢睡去。

这一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

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

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

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

六月开始采艾。

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的问题都忘了。

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

那就是采。

刃子贴地割过去,艾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等着他似的。

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潮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的怀里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

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①以上供、戴香包、避蛇、采艾等端午民俗活动为叙述内容,极具地域特色。

②以儿童为视角,写出儿童对于民俗民情的感受和纯真无邪的心理,也很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③现实与回忆穿插的叙述手法。

在采艾途中,穿插了六月对姐姐缝香包的回忆,丰富了小说内容,也舒缓了情节节奏。

【典型例题2】问题形式——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6分)水底的微光任紫钰他试了试水,温的。

一群孩子聚集在浅水区,水汽笼着他们,只能听见他们说笑的声音,像哗哗的流水。

这个游泳馆有些年头儿了,暗沉的池水映着斑驳的墙壁,到处都雾蒙蒙的。

来这里的多是周边在社会底层讨生活的工人,像他和他的工友们。

这是个星期二,深水区空无一人,他对自己说:“很好,很完美。

”此时在他的心里,游泳就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只有在无人之处,安静时分才显出意义。

只几秒的时河,水便淹没了他,从脚趾到头顶。

在润滑的温暖里,他想起了四面环山的故乡,想起了大海。

现在,他北上打工,离海更远了。

他只能偶尔来这池水里想象大海,想象自己抓住了海的一片衣角。

他将头深埋进水里。

水淹没了他的五官,阻断了他与世界那细若游丝的联系。

拍拍耳廓,能听见孤独的声音。

在这回声里,他不断下沉。

终于,他的脊梁接触到池底,他的身体微微发颤。

他竟然想起了社区的图书室。

图书室不大,十几平方米的样子,里面逼仄地挤着几排书架。

闲时,他总爱去那里看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阳光透过窗棂,照着空气中悠闲翻飞的尘埃,他竟觉得很美,美得如他的梦境。

在那无数次出现的梦境里。

他是一个手捧诗集的白衣少年。

把他从梦境中惊醒的总是他那些粗鲁的工友、整日骂骂咧咧的食堂师傅、颐指气使的工头儿。

就是在那间图书室里,他遇见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

才翻上两页,他就觉得像腿上刚结痂的伤口瘙痒难耐。

他边读边想,所谓的字字珠玑,说的就是这样的文字吧。

读到一半,他用袖子遮住了满脸的泪水,在人们诧异的眼神中匆匆离开。

他开始攒钱,两个月后,他买下了《人间失格》。

他用干净的细白棉布把书包好,珍重地放好。

过了几个月,工头儿开始拖欠工资。

他和工友急了,追着讨要。

又怕因此丢了饭碗。

他和几个人商量,要告,联名书签了好几页,到了站街那天,却只剩了他。

他挥舞着名单,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他说:“你们一起来啊!这是我们应得的!”工友们纷纷别过脸去,不看他。

他感到有口气憋在嗓子里,憋得他胸口闷疼。

他跑出了工棚,陪着他的只有身后的风。

他终归是无处可去。

天黑了。

他回到工棚。

屋里人头攒动,地上一片狼藉。

包书的细白棉布躺在地上,一片污浊。

工头儿扭头看着他,半笑不笑地说:“还知道回来,能耐了啊?!”说着,他从一个工友手里拿过那本《人间失格》一撕两半,扔在地上。

工头儿又环视工友们,吆喝着:“都愣着干嘛?”工友们互相看看,又看看他,看看工头儿。

终于,有几个工友对他动手了。

拳头落在他的背上,手掌推搡在他的臂上。

说实话,并不重。

可他,承受不了。

他再次转身跑了,跑进了这个游泳池。

水继续淹没着他。

他的胸膛感受到了压力,他体验到了一种生命的快感。

他的耳边想起了太宰治的话:“幸福感,就是沉入悲哀之河的河底的那些闪着微光的金砂。

就是那种感觉吧,经历过悲伤的极服,心情不可思议地,朦胧地明亮起来。

”他的胸腔撕裂般疼痛,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他口鼻全张,水一股脑灌下去,顺过气管刀枪一样呛入。

他的身子开始抽搐,水恣意地从四面八方挤进毛孔……黑暗应该如约而至了。

就在黑暗来临前的瞬间,他看到了水底的微光。

在水底的微光中,他看见了工友们的脸孔,那些他再也不想见到的脸孔。

他能感到工友们粗糙的手,一双一双锤在他的背上,按在他的胸前。

说实话,这力道比在工棚打他的时候重多了。

他甚至还听见他们透着痛惜的骂声:“这个闷憨书生,就知道他心里不痛快了会来这里,万没想到他会寻死!”“这个憨货要真见阎王了,我们这些人这辈子也别想安生了。

”他努力睁开眼,透过工友们的肩膀,看到了浅水区的孩子们。

那些孩子都惊讶地站立在水中,他们明亮的面孔犹如开在晨雾中的新鲜花朵。

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6分)①运用插叙手法,插入主人公读书、讨薪等内容,交代事件的起因、人物的遭际(使情节的发生发展更合理)。

②现实与回忆交织,把主人公在泳池里真实的感受与对故乡、大海、社区图书馆的回忆巧妙融合(巧妙推进故事情节,有利于展现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

③时空集中,故事发生在“泳池”这一地点,“他”准备轻生到被工友救起这一时间段(情节紧凑)。

④前后照应,如开头结尾都有对浅水区孩子们的描述,之前只能听见他们的说笑,后来看到了他们“明亮的面孔”。

(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拓展训练1】雅盗孙方友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

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

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

穿着整齐,一副风雅。

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

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

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

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

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

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

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