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及科技统计简介
2023年我国及部分省市实体经济相关政策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科技领域
中国政府
投入
“互联网+”
新基建
数字经济
科技、我国及部分省市实体经济相关政策
其他主题科技:涵盖多个领域的科技发展
科技驱动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ຫໍສະໝຸດ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我国及部分省市实体经济相关政策
4.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经有超过1,500个区块链项目落地应用,涉及金融、物流、医疗等多个领域。
--------->
实体经济相关政策
1. 基础设施投资: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据统计,2020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9%,远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这表明政府在实体经济领域投入的力度正在加大。
2.中国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
3.中国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增长4.中国大力支持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实体经济相关政策
2023/9/13
kitty
TEAM
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0万亿元,增速全国领先
3.江苏省发布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到2025年数字产业增加值达5万亿元以上
1.其他主题:科技
2. 科技研发投入:近年来,我国政府在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0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达到2.3万亿元,同比增长9.5%。
3. 人工智能产业:截至2020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34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人工智能核心制造业增长21.1%,人工智能服务业增长23.9%。
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软科学类)

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成果名称:第一完成单位:(盖章)研究起始日期:□□□□年□□月研究终止日期:□□□□年□□月推荐单位:批准登记单位:批准登记号:□9□6□2□□□□□□□□□批准登记日期:□□□□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八年制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134号表号:CG-001有效期至:2010年12月科技成果登记表附件一: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登记材料一览表附件二:“成果简介”、“成果完成人员名单”和“评价委员会名单”填报格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
成果完成人员名单(此表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由填报单位负责)按贡献大小排序填写(如表格空间不够,可另附纸)。
其中:职称: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分别填写。
如完成人具有院士资格,加填院士,并写明是中科院院士还是工程院院士。
文化程度: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本、大专、中专、其他分别填写。
是否留学归国:按“是”、“否”填写。
工作单位:按本成果研发期间完成人所属的工作单位填写。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根据完成人在成果研发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做出的主要贡献填写。
评价委员会名单指在以验收、评审等形式对本成果进行评价过程中发挥咨询、评价作用的专家委员会的成员。
其中:评价委员会职务:按在评价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择一填写。
工作单位:按本成果评价期间专家所属的工作单位填写。
所学专业:接受高等教育期间专家学习的专业。
从事专业:专家工作现从事的专业。
职称: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分别填写。
如评价专家具有院士资格,加填院士,并写明是中科院院士还是工程院院士。
附件三:社会经济目标陆地、海洋和大气的开发与评价:主要涉及对地壳与地幔、海洋和大气层的开发和评价。
它不包括以农业为目的的土壤研究和以渔业为目的的海洋学的研究与发展活动,也不包括有关原料、燃料、能源资源的经济开发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
科技成果登记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2]163号有效期截止时间:2004年10月8日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成果名称:第一完成单位:(盖章)研究起始日期:□□□□年□□月研究终止日期:□□□□年□□月推荐单位:批准登记单位: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日期:□□□□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ΟΟ二年制封面填写说明基础理论成果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
其目的是提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其中包括基础理论类图书。
软科学成果是指为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取得的为解决各种复杂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方案。
它包括发展战略、规划、预测、项目评价、可行性论证、对策分析管理方案和理论方法等。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
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按如下格式填写:XXX(地方、部门代码,三位)+XXXX(年份,四位)+R;J(软科学R;基础理论J,1位)+XXXX(流水号,四位),共12位。
填报说明一、登记目的通过科技成果登记,对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工作,掌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状况,避免重复立项,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科技宏观管理服务。
对我国科技行政部门科技统计机构建立和发展的若干思考

科技统计人员待遇低 , 缺少对高素质人才的 吸引力 , 不利于科技统计 队伍 的长期稳定。
4 .体系不完善
当前科 技 统 计 机 构 的成 立 一 般 只停 留 在省 级行 政 区 , 有个别 省份 将这 项工 作 向 只
技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并使他们专心致 志地干工作 , 于科技统计机构长期发展和 对
部 发展计 划 司牵头 ,以科技 统计 分析 中心 、 科 技 统计 信 息 中心 和科 技 指标 研 究会 为支
时间较短 , 理论研究和工作基础较为薄弱。 随着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和 政府机构改革职能的转变 , 深化科技统计体
制改 革 , 力推 动科技 行政 系统科 技统 计机 大 构建 立和 发展 , 得尤 为迫 切 。 显
计改革和建设 , 建立科学、 可靠 、 高效的现代 统计体系 , 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
确性 , 统计 工作 提高 到一个 新 的水平 。科 把 技统 计相 对 于 社会 、 济统 计 , 我 国开展 经 在
面对这一形势 , 从国家和地方都在不断 调整科技统计工作 的思路和工作重心。 目 前, 科技部科技统计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科技
部门加强科技宏观管理, 提高科技统计工作
8 一
维普资讯
银川科技 20 年第 4 07 期
水 平 和科 技 统 计 事业 的发 展无 疑 是 非 常 有 利 的 , 在发 展 中也存 在着 一些 不容 我们 忽 但
视 的 问题 , 主要表 现在 :
编制 ,通常设在该事业单位 的一个业务部 门, 并兼任机构负责人 , 工作副职 由该单位 分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担任 , 机构 H 常工作
经费 通 常 以课 题 的 形式 在 科 技 三项 费 中列 支, 由此可 以看 出这种 机 构根本 不是 一个 完 整 独立 的统 计组 织 ; 技统 计机 构在 有统 计 科
福建与沿海其它省市科技实力对比分析

福建与沿海其它省市科技实力对比分析王富川;黄铁庄;张明火【摘要】以2000-2009年科技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科技实力综合指标体系,比较分析福建省与沿海部分省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科技实力的差异.基于差异分析,探讨福建省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提升福建科技实力的对策建议.%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ex for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of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tween Fujian province and other coastal provinces based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ta in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from 2000 to 2009. The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curbing the devel-opment of Fujian Province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2(032)012【总页数】4页(P71-74)【关键词】科技实力;指标体系;对比分析;福建【作者】王富川;黄铁庄;张明火【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002;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42009年海峡西岸经济区被列为国家战略后,福建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一项国家统计制度,由国家统计局对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提出综合要求。
这一制度主要是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以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需要。
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统计内容包括科技机构和人员、科技经费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等方面。
通过这些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了解科学技术活动的规模、结构和效益,评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为制定科技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的实施主体包括各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
各部门和各地区应按照制度规定,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统计数据。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部门和地区的统计需求,各部门和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统计内容和统计口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统计报表制度。
在数据报送方面,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规定以年度报表为主,同时针对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企业、农业及地质水利企事业单位、医疗
卫生机构、软件开发等企事业单位实施五年为一周期的滚动调查。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科技活动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科技投入的现状及成因

第1卷 第1期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Vol.1 No.1 2002年4月Journal of G uangdong Vocational C 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pr.2002我国科技投入的现状及成因郑振涛Ξ(广东省财政厅,广州510030)摘要: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投入不足,这种现状是由我国生产力不高、劳动力素质低以及体制性障碍等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科技投入;现状;成因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我国在200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GERD/G NP)要达到1.5%。
随后,重庆、广州、广东等省市也将1.5%的指标写进了有关条例和规定。
但据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对2000年度全社会R&D资源清查(从2000年9月至2001年底历时一年三个月)结果表明,2000年我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897.7亿元,占当年G DP总量89404亿元的1.0%,与1.5%相差0.5个百分点,按绝对量计算少了443亿元。
表1 1995-2000年GERD/G DP情况表年 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R&D(亿元)349.0404.7481.9551.1678.9897.7G DP(亿元)58,47867,88574,77279,39682,05489,404GERD/G DP(%)0.600.600.650.690.83 1.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从投入总量看,表1充分反映了近5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G 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R&D年递增率20.8%,高于G DP年递增率8.9%达11.9个百分点,说明科教兴国战略在投入上是有体现的,但仍未能达到规定的预期目标。
从国际比较看,近年这一指标日本为3.0%,美国为2.7%,韩国为2.6%,芬兰为2.9%,瑞典为3.9%。
02 国内综合资源系统介绍

国内外综合资源系统介绍
二、数据库特色 1.种类繁多的文献类型:学术期刊、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 学位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年鉴、专著、报纸、专利、标 准、科技成果、工具书、知识元、古籍等;还可与德国
SPRINGER公司期刊数据库等外文资源统一搜索。
2. 所有的数据库产品都分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文献和人文与 社会科学文献两大类。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文献分为基础 科学、工程科技I辑、工程科技II辑、农业科技、医药卫生 科技、信息科技六个大专辑,人文与社会科学文献分为哲
还收录了某些国家的行业标准,如美国保险商实验所数据 库、美国专业协会标准数据库、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数据库、 日本工业标准数据库等。
10
国内外综合常委会颁布的法律、条 例及其他法律性文件;国务院制定的各项行政法规,各地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
构、高等院校情况的重要窗口。
17
国内外综合资源系统介绍
(5)科技成果数据库 该库主要收录国内的科技成果及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该库由 《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等十几个数据库组成,收录的科技 成果总记录约50 万项,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
(6)中外标准数据库
该库综合了相关行业的各类标准题录,包括中国标准、国际标 准以及各国标准等数据库,20 多万条记录。该库每个季度更 新一次,保证了实用性和实效性。目前该库已成为广大企业 及科技工作者从事生产经营、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宝贵信息
市及高校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建成的,收录了中科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技界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工程师/科 技管理者、政策制定人及企业科技负责人的全面信息,包 括《中国科技名人数据库》和《全国一级建筑师数据库》,
收录了中国总计上万位科技名人与专家的详细信息。该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统计
• 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调查统计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科技计划进度、资源投入规模和分布、以及
产生的效果;反映科技计划实施进展,展现成效;反映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为改进科 技计划管理提供参考;发挥科技统计的监测与引导作用;为科技计划评估和科技项目 评估提供依据。包括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对象:历年立项且报告期仍在实施的国家863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国家级火炬项目或验收 不满两年的国家级火炬项目,立项不满三年的国家级星火项目。
•
政策引导类计划 主要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
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软科学计划等。 各计划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措施,重点是对企业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化
、面向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国际科技合作等的引导和支持。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二)重大专项:
重大专项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由政府支持并组织实施的重大战 略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或重大工程建设,通过重大专项的实
至省科技厅创新服务中心。
科技统计
• 贵州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
贵州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计算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也就是科技进步
贡献率,统一了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标准指标,采用同一种算法,使该指标能 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统计对象:13家省级相关单位、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 )、17所高等院校、47家省级科研院所、120家产业园区及221家重点企业。 县(市、区、特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表由县区市科技部门组织科技、 知识产权、统计、经贸、人社、环保、工商、农业、林业9个部门在网络直报 系统内填写,并审核各部门填报数据,收集各部门数据纸质版后报送市科技 局。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计算方法等省科技厅领导审批后发布。2012年度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 科技支撑计划 着力解决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 的重大科技问题,以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突 出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公益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着力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以建成国
家层面上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的系统化的支撑体系为目标,突出资源的 整合、共享、完善和提高;
6、科技合作计划(对外科技合作等2个)
7、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系统集成、整合资源,突出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的凝练,推进产 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着力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中的关键 的、共性的重大科技瓶颈问题,促进产业发展)
省科技计划项目体系
• • 科技支撑计划 工业攻关、农业攻关、社会发展攻关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与创新能力建设计划 创新人才团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省长专项资金、重点实验室 (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院士工作站(6个) • • 基础研究计划 省科学技术基金、 软科学研究、博士基金 成果应用及产业化 星火、制造业信息化、中药现代化、成果推广、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际科技合作、 火炬计划 • • 科技合作计划 省市科技合作、省市县合作(5个)、省市校合作等 其它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园区
构和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和 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这两大类又简称为政府独立科研机构);全日制普通
高等学校;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
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 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 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由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科技活动单位安装调查系统填写提交,打印纸 质版报送省科技厅计算机中心。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快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协议框架下有 石斛、茶叶、辣椒、装备制造等分项合作。2012年实施55个科技项目
(不含省市县合作),组织实施5个重大项目。
遵义市科技项目申报及管理
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
•
适用于由市科技局主管的各类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等管理工作。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一) 基本计划 :
基本计划是国家财政稳定持续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重点基 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即863计划)、科技支撑 计划(即原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等四大主体计划和政 策引导类科技计划。 • 973计划 着眼于事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略性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以为国家 未来发展提供源头创新和科学支撑为目标,突出在世界科学发展主流方向上的 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技术的原始性创新; • 863计划 着眼于几个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高技术领域,以 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前沿性高技术的自主创 新;
发展与计划科(重大专项办公室)
• 主要职责:
负责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制定全市科技发展规划、计划;提出科技 计划经费宏观配置意见,协调有关规划和各类计划的实施;拟订科技重大专 项实施办法,审核实施计划,提出综合平衡、方案调整和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跟踪和监督实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组织评估和验收;提出科技基础条 件平台、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建议,负责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规划和建议;负责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发布,项目 申报、审查、立项管理;管理市级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组织推荐国家( 省)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省科学技术基金项 目;负责市级科技项目评估和科技统计;负责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已完成,等省小康办审核后发布。
敬请关注:
• 国家科技部: • 贵州省科技厅: • 遵义市科技局: ----遵义市科技资源信息平台
谢 谢 大 家!
施,在若干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实现科技创新的局部跨越式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16 个类别的重大专项,将按照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明确实施的目标,
根据需要和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三)其它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国家(省、市)科技计划 体系及科技统计简介
二〇一三年八月
遵义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
• 内设机构
(1)办公室 (2)发展与计划科(重大专项办公室)(创新基金、创新平台,科技统计等) (3)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 (工业攻关、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等) (4)农村科技科 (农业攻关、星火计划,农业园区等) (5)社会发展科技科(社发攻关、中药现代化,中药办等) (6)科技成果转化与管理科(成果推广、科技特派员,创新型企业等) (7)知识产权科 (专利补助、知识产权专项等) (8)地震办公室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对象:完成不满三年的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 项目承担单位安装调查系统、清单系统后,根据清单密码进入系统填写,打印纸 质版报送省科技厅计算机中心。
科技统计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科技活动单位调查
各级各部门(县及县以上)所属国有独立核算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
科技统计
• 创新基金项目监理信息调查
年报每年1月份开始,半年报每年7月份开始。调查对象:已经 立项并签订合同且尚未验收的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位
进入“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栏目,用申报项目时的用户名、密码
登陆后进入监理工作系统。网上填写后提交、打印纸质版,附上本年 度最新月份的相关附件(如:销售凭证、各类证书复印件等),报送
科技统计
•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调查
政府财政科技拨款是当前我国科技经费(包括R&D经费)的重要
来源,它对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财政拨款按支出 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对应7位科目编码。政府财政科技拨 款只填报财政收支科目206科学技术功能支出科目内的数据,对应财 政决算科目填写。一般情况下,都有科学技术管理事务费(及科技管 理部门的行政运行支出和科学基建支出)。注意与往年进行比较,数 据波动不能太大。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调查由县区市科技部门联合财政部门填写纸质 版,报送至市科技局汇总至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调查系统。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
生产力促进中心(4个示范) 自然科学基金
大学科技园区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 科技富民强县(14个)
省科技计划项目体系
• 七类25个计划(按性质)
1、基础研究计划(科学技术基金等3个) 2、科技攻关计划(工业攻关等3个)
3、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10个)
4、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计划(科研基础平台等3个) 5、人才队伍建设及科研院所转制专项(科技培训等3个)
遵义市科技计划构成
计划类别:
• 重大科技项目
•
• •
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农业、社发等攻关计划)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计划 中药现代化专项资金计划
• 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 • 星火计划 平台建设(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团队、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的 培育)
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构成
• 省市科技合作项目
项目申报实行属地管理单位推荐申报的原则。项目申报通过所在地的县(市 )教科局、区科技局或科技管理服务中心等归口管理单位推荐申报,签署推
荐意见并盖章。
• 项目实施管理采取由市科技局、项目归口管理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分级管理 的方式。
•
项目验收时辖区科技管理部门审查验收资料, 签署审查意见后, 将项目验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