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格言
第一章观察学者品

萨迦格言(智慧的结晶)作者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281—1251年),著名学者第一章观察学者品学者要掌握知识宝库,必须汇集珍贵的格言;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
人们是不是有学问,在于能否明辨是非;与尘土混合的铁粉,只有磁石才能分开。
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学者勇于改正过错,愚者怎能做到这点;大鹏能啄死毒蛇,乌鸦则不敢如此。
智者如受挫折,也能更加奋力;雄狮一旦饥饿,也能杀伤大象。
智者不经过考问,怎能了解学问的深浅;乐鼓不经过敲击,怎能区别音质的好坏。
即使明晨就要死去,今天仍要坚持学习;虽然今生成不了学者,但知识仍归来世已有。
只要是知识渊博的学者,自然会有人汇集在你周围;只要是香气四溢的鲜花,自然会有成群的蜜蜂飞来。
学者研究所有的知识,精通后就能造福世界;庸人虽然了解很多,只不过是一丝星光。
即使具有渊博的学问,仍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就会通晓所有的知识。
学者用智慧保护自己,敌人再多也不能把他伤害;乌仗那婆罗门的儿子,只身一人降服了所有之敌。
当愚人间不和而争吵时,只有学者才能使他们安宁;当河水混浊不清的时候,只有澄水宝才能使它澄清。
学者无论处于什么困境,也不会去走庸人的道路;燕子无论渴到什么程度,也不会去喝地上的脏水。
学者即使遇到欺骗,也不会上当受蒙蔽;蚂蚁虽然没有眼睛,却比有眼虫走得快。
两个学者一起商量,就会有更好的主张;姜黄和硼砂配合好,会变成更美好的颜色。
英明而福德俱全者,只身也能战胜一切;勇猛之狮和转轮王,均无需别人的帮助。
善于使用智慧和计谋,征服大人物也很容易;鹏鸟飞翔的本领虽大,却成了黄衣仙人坐骑。
欲得今生来世幸福,就要靠自己的智谋;聪明智慧的国王达瓦,救了晨桑的今生来世。
虽有本领有胆量,没有智慧难成就;虽有金银和财物,没有福气难保全。
是非本来就清楚,如果相混只有学者才能明辩;水奶本来就分明,如果相融只有水鸭才能分开。
萨迦格言节选

萨迦格言节选圣士观察自过失,劣者观察他过失,孔雀观察自身体,鸱鸮给人起恶兆。
有时实话成过失,歪曲之语成功德,笔直道中亦遭难,右旋海螺成吉祥。
弱者仅提强者名,他人亦会守护彼,如人唯说指鬘名,众多邪魔保护之。
积集财物过多者,彼财即为索命鬼,富翁往往遭祸害,乞丐岂非常安闲。
若于劣塘灌满水,定有一处会崩溃,何人具有财富时,其之种族极难旺。
有子之时无财富,有财之时受敌害,若此一切圆满时,往往众人速死亡。
智者虽办极小事,亦经协议方为之,其事成功何堪言,若遭失败亦为妙。
众生种种意乐故,诸众满意极难为,设使自己具学问,诸众欢喜并亲近。
即使十分衰老时,也要广学而博闻,闻慧有益于来世,布施亦无如是益。
有些说后复办事,有些不说而干事,恶犬见敌即狂吠,鱼鹰猫儿潜伏击。
虽是弱者若谨慎,强者亦难以消灭,虽是大者若放逸,亦被弱者所摧毁。
劣者隐瞒不密事,该密之事处处说,高士不隐非密事,宁死亦隐应密事纵有智慧具财富,懒汉难以得高位,如耳虽是先长出,岂能高超角顶矣?既不享受又不施,彼财若当成富裕,则可将山视黄金,此为富裕垂手有即使现量见过患,若非合境不应说,世间众说见恶兆,最终见者自遭殃。
即使无力虚弱者,若依强者亦成事,如同水滴虽渺小,汇入大海永不涸。
倘若自己无理智,应当询问余智者,如手不能杀敌时,此人岂非取武器。
怨敌说得再悦耳,智者亦不应轻信,鱼鹰猫儿虽温柔,时常竭力杀余生。
竭力隐藏自诸行,公之于众会遭殃,猴子设若不演戏,何必其颈系绳索。
劣子反而抗父母,耗尽诸财游如犬。
父母极为慈爱子,子女并非如是待,父母竭力养子女,一旦衰老受子辱。
藏语格言道德智慧树

藏语格言道德智慧树
在藏族格言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就藏族传统的伦理思想进行阐发。
以下就对三部具有代表性的格言诗进行分析:
(一)《萨迦格言》。
《萨迦格言》于藏历第三个绕迥之水虎年(公元1182年)生在后藏萨迦地方,为萨迦第四代师祖。
《《萨迦格言》共分九章:第一章,辨别智者;第二章,辨别君子;第三章,辨别愚者;第四章,辨别各色人;第五章,辨别恶行;第六章,辨别性情;第七章,辨别悖理;第八章,辨别事业;第九章,辨别佛法。
《萨迦格言》的写作缘由,应该从作者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由于十三世纪藏族社会正处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迫切需要一个新的伦理来协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萨迦格言》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出现,他直接规范着人们的言行,起到了习惯法的作用。
在这部作品中,主角以圣人、国王、贫民、王臣贵族、学者、高士、愚人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各个章节中逐一登场,进而对各类人物进行比较,从而做出价值判断,很显然,在诗中对智者是绝对肯定的,对愚人是绝对否定的,这种善恶分明、赏罚清楚的道德准则像一把利刃在当时的社会起到道德约束的作用。
萨班把诚信、智慧、忠贞、谦和的品德寄予藏族人民自身的修养准则中,把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作为区别智慧与愚昧的界限,他的格言用智慧和知识的无穷力量充实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萨迦格言——精选推荐

萨迦格⾔只要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然会有⼈汇集在你周围格⾔是可以作为⼈们⾏为规范的⾔简意赅的语句,是⼈们机智的精华、众⼈汇成的睿智、是指导⼈⽣⾛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取得进步。
下⾯⼩编给⼤家整理了⼀些萨迦格⾔请笑纳!萨迦格⾔1声学者要掌握知识宝库,必须汇集珍贵的格⾔;⼤海要成为⽔的宝库,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
⼈们是不是有学问,在于能否明辨是⾮;与尘⼟混合的铁粉,只有磁⽯才能分开。
格⾔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
学者勇于改正过错,愚者怎能做到这点;⼤鹏能啄死毒蛇,乌鸦则不敢如此。
智者如受挫折,也能更加奋⼒;雄狮⼀旦饥饿,也能杀伤⼤象。
学者不经过考问,怎能了解学问的深浅;乐⿎不经过敲击,怎能区别⾳质的好坏。
即使明晨就要死去,今天仍要坚持学习;虽然今⽣成不了学者,但知识仍归来世⼰有。
只要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然会有⼈汇集在你周围;只要是⾹⽓四溢的鲜花,⾃然会有成群的蜜蜂飞来。
萨迦格⾔2学者研究所有的知识,精通后就能造福世界;庸⼈虽然了解很多,只不过是⼀丝星光。
即使具有渊博的学问,仍要吸取别⼈的长处;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就会通晓所有的知识。
学者⽤智慧保护⾃⼰,敌⼈再多也不能把他伤害;乌仗那婆罗门的⼉⼦,只⾝⼀⼈降服了所有之敌。
当愚⼈间不合⽽争吵时,只有学者才能使他们安宁;当河⽔混浊不清的时候,只有澄⽔宝才能使它澄清。
学者⽆论处于什么困境,也不会去⾛庸⼈的道路;燕⼦⽆论渴到什么程度,也不会去喝地上的脏⽔。
学者即使遇到欺骗,也不会上当受蒙蔽;蚂蚁虽然没有眼睛,却⽐有眼⾍⾛得快。
两个学者⼀起商量,就会有更好的主张;姜黄和硼砂配合好,会变成更美的颜⾊。
萨迦格⾔3英明⽽福德俱全者,只⾝也能战胜⼀切;勇猛之狮和转轮王,均⽆需别⼈的帮助。
善于使⽤智慧和计谋,征服⼤⼈物也很容易;鹏鸟飞翔的本领虽⼤,却成了黄⾐仙⼈坐骑。
欲得今⽣来世幸福,就要靠⾃⼰的智谋;聪明智慧的国王达⽡,救了晨桑的今⽣来世。
《萨迦格言》英译译本印象研究

《萨迦格言》英译译本印象研究本文旨在探讨英译译本《萨迦格言》(TheSayingsofSechaje)对国内学术界的影响,以及它的英译过程中的特点。
《萨迦格言》(The Sayings of Sechaje)是一部以古埃及有着悠久历史的“萨迦格文明”的圣言为背景的古典文本,历时几千年。
《萨迦格言》以普遍的逻辑、清晰的行文风格和凝练的文句著称,引发了文学史上的一场狂潮,成为古希腊、罗马、埃及文学史上的瑰宝。
自上世纪末以来,《萨迦格言》受到众多国内学术界的普遍青睐,几乎成为研究古埃及文学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纷纷受其芳泽所吸引,并以其在历史文化和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荣耀。
此外,由于其伟大的文化和学术价值,《萨迦格言》也受到了英译译本方面的重视。
1958年,英国著名译者威廉莎士比亚贝克(William Shakespeare Baker)凭借对古埃及文化和文学的深入研究,首先将《萨迦格言》译成英文。
他在译本中凭借出色的英译能力,以及对原文的精确理解和句法把握,将《萨迦格言》中的神秘技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元素精确翻译出来,使其在更高层次上得以呈现。
首先,贝克注重译本的精准性,在翻译时仔细校对原文,全面把握原文意思,使其译文保持较高的准确度。
其次,贝克在译文中加入了非常流畅的行文风格,使译本的表达更加自然,更具有可读性。
此外,贝克还结合了对古埃及神秘主义和宗教经典的深入研究,在英文译本中准确地表达出《萨迦格言》中的神秘元素、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
从以上可以看出,贝克的英译译本有助于推动国内学术界对《萨迦格言》的研究,为国内学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古埃及文学史的重要窗口。
贝克的英译译本不仅丰富了国内学术研究者对《萨迦格言》的理解,而且也是一份对古埃及文化和思想发展的印象深刻的贡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译译本《萨迦格言》对国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贝克的英译译本格外显著,将古埃及神秘主义、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等元素准确翻译出来,丰富和拓展了国内学者对《萨迦格言》的理解。
《萨迦格言》做人的道理

第二章观察贤者品贤者高尚的品德,靠贤者替他传颂;摩罗耶檀香气味,靠和风替它散布。
委任贤者做官办事,百姓就能得到安康;宝贝供在经幢上,自然会造福迎祥。
被暴君统治的百姓,特别想念慈祥的法王;被瘟疫缠身的牲畜,特别渴望纯净的雪水。
被暴君残害的百姓,法王就会特别护佑;被邪魔纠缠的众生,只有密宗才能解除。
贤者有点过失也会改正,小人罪孽再大也不在乎;奶酪沾点灰尘也要去掉,酿酒还要特意放进曲粉。
正直的人即使贫困,品德也会显得高尚;尽管火把朝下低垂,火舌仍然向上燃烧。
贤者虽然身居远方,也能关照他的亲友;雨云虽然飘在高空,却使庄稼获得丰收。
活在世上名声要好,死了以后福德要全;若无两者纵有钱财,绝不会使贤者欢悦。
对未来要远见卓识,受阻难要忍让宽心;如此努力坚持不懈,仆役也能变成大臣。
乐善好施的美名,像风一样吹遍四方;如同乞讨的穷人,召来了更多的施主。
布施了的东西不再索回,小人的轻侮也甘心领受;别人的好处永记不忘,这就是高尚人的标志。
贤者若将学问隐藏,他的名声仍在世上传扬;把兰花装在净瓶里,它的香气还是飘往十方。
国王只能在本地显示威风,贤者却到处受到尊敬;鲜花只是当天的装饰,顶饰珠宝却永远都是珍品。
低垂的果树总是果实累累,温驯的孔雀总有漂亮翎尾;只有贤者才具谦逊美德,只有骏马才能行走如飞。
贤者与常人作为虽然相同,得到的结果则大不一样;撒在地里的种子虽然相同,得到的收成则大有差异。
为贤者办事那怕再小,也能得到优厚的报答;仅仅献上了一颗酸楂,就获得太子般的赏赐。
高贵的身分靠德行保持,行为堕落就失去了高贵;芬芳的檀香人人喜爱,烧成了灰还有谁稀罕。
贤者暂时遇到困难,人们不必为他担忧;月亮若被天狗吃了,很快就会得到解脱。
贤者对敌仁慈,敌人也会被他征服;谁对众人施恩,众人就会立他为王。
高尚的人再艰难,也决不取违义之财;兽王狮子再饥饿,也决不吃肮脏食物。
贤者即使在生死关头,也不会失去高贵的品德;纯金无论怎样烧炼,也不会改变本来的颜色。
论《萨迦格言》第一首诗句诸汉译本中有关比喻的错误

论《萨迦格言》第一首诗句诸汉译本中有关比喻的错误《萨迦格言》是藏传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其第一首诗句是整部作品的开篇,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内涵。
在《萨迦格言》的译本中,有关比喻的表达不当,导致了一些错误的诠释。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原因,并从汉译本的角度提出修正建议。
让我们先来解读《萨迦格言》第一首诗句的原文:"blonde"Ki lip, Ki lhunpo ki ni shing,ma tokpa ki tak beken du,dak ma shiwo ki dema sang,to gu lo dangthin lo len.这首诗句以富有韵律的藏语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比喻的意象。
当这些诗句被翻译成汉语时,一些译者在理解和表达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了对比喻的错误解读。
我们来看一下其中的一些例子。
“blonde”在英语中通常指的是头发颜色较浅的人,但在藏语中的含义却是“明亮”、“光芒四射”的意象。
有些汉译本中将“blonde”直译成“金发碧眼”,这样的表达虽然符合字面意思,但却丢失了原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翻译不仅未能传达出作者的真正意图,还可能导致读者对作品的误解。
诗句中还出现了“ma tokpa ki tak beken”和“to gu lo dangthin lo len”的比喻表达,然而在某些译本中,这些比喻被翻译成了直白的描述,失去了比喻的隐喻性和意味。
这种失真的翻译不仅令原义遭到破坏,也使作品失去了原有的艺术魅力。
由于对藏传佛教文学的特殊性和丰富性的不了解,一些译者可能会在翻译过程中失去原有的艺术感和文学表达。
对于《萨迦格言》这样具有深刻宗教内涵和文学价值的作品,译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文学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
那么,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翻译,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修正呢?译者需要对藏语和汉语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只有对原文有着清晰的认识,才能够做到真正贴合原意进行翻译。
萨迦格言资料

萨迦格言第一章观察学者品学者要掌握知识宝库,必须汇集珍贵的格言;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
人们是不是有学问,在于能否明辨是非;与尘土混合的铁粉,只有磁石才能分开。
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学者勇于改正过错,愚者怎能做到这点;大鹏能啄死毒蛇,乌鸦则不敢如此。
智者如受挫折,也能更加奋力;雄狮一旦饥饿,也能杀伤大象。
学者不经过考问,怎能了解学问的深浅;乐鼓不经过敲击,怎能区别音质的好坏。
即使明晨就要死去,今天仍要坚持学习;虽然今生成不了学者,但知识仍归来世己有。
只要是知识渊博的学者,自然会有人汇集在你周围;只要是香气四溢的鲜花,自然会有成群的蜜蜂飞来。
学者研究所有的知识,精通后就能造福世界;庸人虽然了解很多,只不过是一丝星光。
即使具有渊博的学问,仍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就会通晓所有的知识。
学者用智慧保护自己,敌人再多也不能把他伤害;乌仗那婆罗门的儿子,只身一人降服了所有之敌。
当愚人间不和而争吵时,只有学者才能使他们安宁;当河水混浊不清的时候,只有澄水宝才能使它澄清。
学者无论处于什么困境,也不会去走庸人的道路;燕子无论渴到什么程度,也不会去喝地上的脏水。
学者即使遇到欺骗,也不会上当受蒙蔽;蚂蚁虽然没有眼睛,却比有眼虫走得快。
两个学者一起商量,就会有更好的主张;姜黄和硼砂配合好,会变成更美的颜色。
英明而福德俱全者,只身也能战胜一切;勇猛之狮和转轮王,均无需别人的帮助。
善于使用智能和计谋,征服大人物也很容易;鹏鸟飞翔的本领虽大,却成了黄衣仙人坐骑。
欲得今生来世幸福,就要靠自己的智谋;聪明智慧的国王达瓦,救了晨桑的今生来世。
虽有本领有胆量,没有智慧难成就;虽有金银和财物,没有福气难保全。
是非本来就清楚,如果相混只有学者才能明辩;水奶本来就分明,如果相融只有水鸭才能分开。
若经常鞭打和教训,就是牲畜也会听话;不用驱使而能自悟,就是聪明人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观察学者品学者要掌握知识宝库,必须汇集珍贵的格言;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
人们是不是有学问,在于能否明辨是非;与尘土混合的铁粉,只有磁石才能分开。
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学者勇于改正过错,愚者怎能做到这点;大鹏能啄死毒蛇,乌鸦则不敢如此。
智者如受挫折,也能更加奋力;雄狮一旦饥饿,也能杀伤大象。
学者不经过考问,怎能了解学问的深浅;乐鼓不经过敲击,怎能区别音质的好坏。
即使明晨就要死去,今天仍要坚持学习;虽然今生成不了学者,但知识仍归来世己有。
只要是知识渊博的学者,自然会有人汇集在你周围;只要是香气四溢的鲜花,自然会有成群的蜜蜂飞来。
学者研究所有的知识,精通后就能造福世界;庸人虽然了解很多,只不过是一丝星光。
即使具有渊博的学问,仍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就会通晓所有的知识。
学者用智慧保护自己,敌人再多也不能把他伤害;乌仗那婆罗门的儿子,只身一人降服了所有之敌。
当愚人间不和而争吵时,只有学者才能使他们安宁;当河水混浊不清的时候,只有澄水宝才能使它澄清。
学者无论处于什么困境,也不会去走庸人的道路;燕子无论渴到什么程度,也不会去喝地上的脏水。
学者即使遇到欺骗,也不会上当受蒙蔽;蚂蚁虽然没有眼睛,却比有眼虫走得快。
两个学者一起商量,就会有更好的主张;姜黄和硼砂配合好,会变成更美的颜色。
英明而福德俱全者,只身也能战胜一切;勇猛之狮和转轮王,均无需别人的帮助。
善于使用智能和计谋,征服大人物也很容易;鹏鸟飞翔的本领虽大,却成了黄衣仙人坐骑。
欲得今生来世幸福,就要靠自己的智谋;聪明智慧的国王达瓦,救了晨桑的今生来世。
虽有本领有胆量,没有智慧难成就;虽有金银和财物,没有福气难保全。
是非本来就清楚,如果相混只有学者才能明辩;水奶本来就分明,如果相融只有水鸭才能分开。
若经常鞭打和教训,就是牲畜也会听话;不用驱使而能自悟,就是聪明人的标志。
对智者不用多指点,看表情他就能明了;红果的味道怎样,看颜色就能知道。
学者在自己的家乡,不如在外地更受尊敬;珠宝到处被人珍视,在海岛上算得了什么?求学就得历尽艰辛,贪图安逸成不了学者;迷恋眼前安乐的人,永远得不到长远之福。
有智谋的人那怕再弱小,强大之敌也无法征服他;勇猛的狮子是兽中之王,却被小兔子送掉了性命。
有德操修养的人,能与众和睦相处;同一种类的牲畜,都能够聚集成群。
即使事情肯定成功,事前也要再三考虑;事后再去左思右想,那就是愚蠢的表现。
通晓智者研究过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学者;老牛小牛傻瓜也能分辩,那能算得上是学问。
大海不会嫌水多,王库不会嫌宝多;人们不会嫌财富多,学者不嫌知识多。
为了能学到有益的知识,那怕是小孩子的话也要听;为了能得到奇异的香料,哪怕是野兽的肚脐也要取。
第二章观察贤者品贤者高尚的品德,靠贤者替他传颂;摩罗耶檀香气味,靠和风替它散布。
委任贤者做官办事,百姓就能得到安康;宝贝供在经幢上,自然会造福迎祥。
被暴君统治的百姓,特别想念慈祥的法王;被瘟疫缠身的牲畜,特别渴望纯净的雪水。
被暴君残害的百姓,法王就会特别护佑;被邪魔纠缠的众生,只有密宗才能解除。
贤者有点过失也会改正,小人罪孽再大也不在乎;奶酪沾点灰尘也要去掉,酿酒还要特意放进粬粉。
正直的人即使贫困,品德也会显得高尚;尽管火把朝下低垂,火舌仍然向上燃烧。
贤者虽然身居远方,也能关照他的亲友;雨云虽然飘在高空,却使庄稼获得丰收。
活在世上名声要好,死了以后福德要全;若无两者纵有钱财,绝不会使贤者欢悦。
对未来要远见卓识,受阻难要忍让宽心;如此努力坚持不懈,仆役也能变成大臣。
乐善好施的美名,像风一样吹遍四方;如同乞讨的穷人,召来了更多的施主。
布施了的东西不再索回,小人的轻侮也甘心领受;别人的好处永记不忘,这就是高尚人的标志。
贤者若将学问隐藏,他的名声仍在世上传扬;把兰花装在净瓶里,它的香气还是飘往十方。
国王只能在本地显示威风,贤者却到处受到尊敬;鲜花只是当天的装饰,顶饰珠宝却永远都是珍品。
低垂的果树总是果实累累,温驯的孔雀总有漂亮翎尾;只有贤者才具谦逊美德,只有骏马才能行走如飞。
贤者与常人作为虽然相同,得到的结果则大不一样;撒在地里的种子虽然相同,得到的收成则大有差异。
为贤者办事那怕再小,也能得到优厚的报答;仅仅献上了一颗酸楂,就获得太子般的赏赐。
高贵的身分靠德行保持,行为堕落就失去了高贵;芬芳的檀香人人喜爱,烧成了灰还有谁稀罕。
贤者暂时遇到困难,人们不必为他担忧;月亮若被天狗吃了,很快就会得到解脱。
贤者对敌仁慈,敌人也会被他征服;谁对众人施恩,众人就会立他为王。
高尚的人再艰难,也决不取违义之财;兽王狮子再饥饿,也决不吃肮脏食物。
贤者即使在生死关头,也不会失去高贵的品德;纯金无论怎样烧炼,也不会改变本来的颜色。
小人向贤者大发雷霆,贤者决不会计较;狐狼发出傲慢的叫声,狮子可怜它无知。
显赫者常常受到挑剔,卑贱者有谁会去注意?红玛瑙总是被人鉴赏,拔火棍有谁会去评议?对赞扬不表示高兴,对轻蔑不表示愤怒;专心致志追求学问,才是学者应有风度。
用卑劣手段得来的财富,谁能说它是真正的财富;猫和狗吃饱了肚子,还会做出丢丑之事。
使自己的百姓得到幸福,难道不是首领的荣耀?将骏马装饰得光彩夺目,难道不是主人的骄傲?君王对自己的臣民,施以仁慈和护佑;臣民对自己的君王,也必定尽忠效力。
圣人所在的地方,有谁重视其它学者?天空太阳升起的时候,有谁会看见星星的光芒?第三章观察愚者品恶人得到了财富,会变得更加可恶;瀑布无论怎样引导,决不会向高处奔流。
恶人有时也变得温顺,但那却是伪装的行动;玻璃涂上宝石的光泽,遇见水就会暴出本色。
蠢人办点好事,那是偶然的巧合;春蚕能够吐丝,那是生就的本领。
贤人努力得来的成果,恶人瞬息就能破坏;农夫辛勤种植的庄稼,冰雹刹那就能摧毁。
恶人总把自己的过失,往别人身上推诿;乌鸦总把弄脏的嘴喙,往干净的地方磨蹭。
托蠢人办理事情,不仅事情败坏自己也要遭殃;让狐狸作了国王,不仅臣民受苦自己也要身亡。
蠢人为了寻求安乐,往往召来更大痛苦;被病魔缠身的人们,常常用自杀来解脱。
性格过于耿直者,对人对已都无益;树直遭人砍,箭直易伤人。
平常不为别人利益着想,这样的行为和畜生一样;成天只知道为衣食奔走,不是连禽兽也办得到吗?是非不辩好坏不分,脑袋不想耳朵不闻;只知填饱肚皮,就是无毛之猪。
和蠢人相亲相爱,对贤者畏而远之;虽然脖子没肉峰,只能算头大黄牛。
那儿有吃往那儿跑,让他做事他就远逃;虽然会说也会笑,不过是条无尾狗。
蹄印痕容易被雨水灌满,小仓库里容易被财物装满;小田园里容易被种子撒满,无大志者有点知识就自满。
承诺一切的傲慢蠢人,有了权势也会丧失;退让了一步的多旦,结果失掉了三域。
心胸狭窄的人见到仇敌,报仇之前就变了神情;没有出息的狗看见生人,没咬之前就汪汪叫了。
蠢人集财真痛苦,该享用的舍不得享用;还要提心吊胆地守护,就象那守财的老鼠。
在愚昧无知的人们面前,耍猴的比学者更受尊敬;宁肯把钱丢给猴子,却让学者空手而去。
没有学问的傻瓜,对学者特别嫉妒;雪山上冬天长出了禾苗,却被当作不祥之兆。
专搞邪门歪道的人,对正派的人百般挑剔;就象某些荒僻的岛上,少了项瘤反被认为是缺陷。
道德败坏的人,对正直的人进行嘲讽;就象在祖丹地方,两只脚的人被看成怪物。
违背礼仪的人,对遵守礼仪者进行谴责;长着狗头的怪物,对把自己说成美女。
用不正当行为致富的人,对贫困的学者进行嘲弄;就象一群猴子抓住了人,讥笑他为什么没有尾巴。
被命运捉弄的智者,再聪明也会堕入蠢人行列;被风吹落的茉莉花,再馨香也会掉进垃圾堆里。
蠢人总是袒护自己的缺点,却把知识远远抛弃;就象茶滤子抓住了残渣,却把精华白白扔掉。
既没有分辨好坏的才智,又不肯向学者虚心请教;专门寻求吃喝玩乐,只能算是两只脚的牲畜。
庸人聚集成堆,也干不了大事;茅草捆得再粗,也做不了房梁。
不经考虑把事情做好的人,不能说他是一个聪明人;小虫子在地上爬出的字迹,不能说他是一个书法家。
愚者的狂言,笨拙的劣马;战场上失落的宝剑,最终归属难以断定。
没有智慧的傻瓜再多,也会被敌人所降伏;成群结队的猛象,被一只聪明的兔子作弄。
没有智慧空有财富,对自己并没有好处;如意宝牛的乳汁虽好,小牛却很难吃到。
毫无知识的蠢人,不一定对学者尊敬;太阳温暖又光明,妖魔见了却要逃遁。
愚蠢的人财富再多,很难想到自己的亲友;富有者总是哭穷叫苦,象贪婪的老鼠一样死去。
在坏人集聚的地方,贤者得不到尊敬;在毒蛇盘踞的洞穴,松明也放不出光芒。
有财富而吝啬不用,是没有享受的福气;当葡萄成熟的时候,乌鸦却害了嘴疮。
依靠别人扶持的人,总有一天要垮台;依靠乌鸦腾空的乌龟,终于跌落在地上。
不识好歹忘恩负义,箴言宝训他置之不理;亲眼所见还要追问,胆小盲从都是愚蠢的表现。
庸人都是嘴巴上的英雄,远离敌人时喊得最凶;真正交锋只会磕头求饶,回到家中又自吹有功。
懦夫只在会上才是英雄,遇事首先考虑个人得失;需要他上阵时他就装病,冲锋时只是在远处叫喊。
愚者满足于点滴胜利,一旦失败就怨天尤人;商量的时候箭拔弩张,私密事情又到处泄露。
在战场上他临阵磨枪,遇见敌人躲进人群里;甚至把武器送给仇敌,这种人比敌人还危险。
前进时他在队尾押后,后退时他队前带头;见到酒肉就拚命吃喝,遇到困难就设法溜走。
卑劣者虽然能说会道,聪明人谁也不会上当;肮脏的井水谁会去取,嚼过的食物谁会去尝。
用嘴巴打信号,说话时眨眼睛;听故事大惊小怪,这都是下流习气。
第四章观察贤愚间杂品卑贱者享受的财富虽多,穷困的贤者能把他压倒;饥饿的老虎吼叫的时候,猴子吓得从树上掉下来。
浅薄的人把知识挂在嘴上,饱学的人把学问埋在心里;麦草总是在水面上漂浮,宝石却沉入深深的海底。
知识浮浅者总是骄傲,学问渊博者反而谦虚;山间的小溪总是吵闹,浩瀚的大海从不喧嚣。
卑劣的人总是嘲弄贤者,高尚的人却从不如此;狮子对狐狸加以保护,狐狸之间却互相嫉妒。
贤者的烦恼容易劝解,小人生气愈劝愈糟;金银再硬也能熔化,狗屎燃烧只能化为臭气。
博学的人知识俱全,愚蠢的人毛病甚多;有了宝贝万事如意,养了毒蛇灾害无穷。
恶人隐居森林还是作孽,贤者身在闹市仍然积善;森林里的野兽特别凶猛,闹市中的骏马格外温驯。
贤者经常检点自己的不足,恶人专门搜寻别人的差错;孔雀经常剔洗自己的羽毛,鸱袅总是给人们带来凶兆。
贤者善良对人对已都有益,恶人作恶对人对已都有害;丰硕的果树会使人获益,枯木一旦燃烧也会成灾。
富有时处处都是亲友,穷困时亲友也成仇敌;万宝山中人来人往,干海滩上谁会光临。
小人自己富有了就满足,贤者布施了一切才喜欢;癞子搔痒自身痛快,常人见了远远跑开。
得罪了贤者还能成为朋友,得罪了小人就会受到报复;风能使林火愈烧愈旺,又能使小小灯火熄灭。
谁是朋友谁是是敌人,狭隘者把他们绝对分开;宽厚的人则谁都亲近,结果如何哪能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