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大学《概论-2》复习提纲
概论下复习提纲

概论专科复习大纲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依据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体现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及作出经济体制改革决议的会议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九章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的国体及政体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活动原则
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及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科学内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第十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广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
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一纲四目的科学内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第十三章
正确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及基本目标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力量
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正确理解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概论之二》课件

TED 演讲视频网站
探索TED演讲如何运用概论理念 来凸显演讲者讲话主题与相关 观点。
总结
概论对我们的作用和启示
概论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和启示?如何更好地运用其原理和方法?
如何学好概论
如何学好概论?应该如何理解概论的方法和深层次意义?
对未来的展望
概论对未来的意义和潜力是什如何从社会与人文的角度看待与解释事物。通过社会学与人文学科的角度解 释概论的作用与意义。
概论的案例分析
Google 搜索引擎
探讨如何利用概论的方法与原 理来分析并解释Google的搜索 引擎。
Airbnb 共享经济平台
研究Airbnb如何将概论理念运 用到公司的管理和发展。了解 其成功实践中的概论思维。
概论的抽象方法和原理。 学习如何把问题抽象化, 更加深入地研究问题。
3 比较原理
概论的比较方法和原理。 了解如何对比不同的学科、 商品、产品、国家或文化 等。
概论的应用领域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探讨计算机技术和概论的关系。了解计算机科学如何应用概论的思维模式。
2
经济学与管理学
研究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与概论。探讨如何用概论思想优化决策。
概论概述
定义
什么是概论?探究概论的本质和 定义。
发展历程
概论的演变与发展,从历史角度 透析其发展轨迹和特点。
作用与意义
概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揭示概论在科技、商业及其他领 域中的影响。
概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 分类原理
概论的分类方法与原理。 了解概论如何从分类的角 度来探究研究问题。
2 抽象原理
概论之二: 探索概论的奥秘
了解概论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应用和案例。欢迎来到我们专业的概论 课程!
大二概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二概论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概论的基本概念概论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提供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它包括了人类历史、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二、概论的学科范围1. 人类历史与文化:概论研究人类历史的演进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包括宗教、哲学、艺术等。
2. 社会科学:概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3. 自然科学:概论研究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发展史,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三、概论的重要性及作用1. 综合性知识:概论提供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
2. 思维方法:概论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
3. 实践能力:概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其能够在职业生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概论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 深入阅读:通过阅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学术论文,了解并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 讨论与交流:参与讨论和与他人交流,可以拓宽思路,深化对概论知识的理解。
3. 实践与应用:将所学的概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概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1. 教学目标:明确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传授、思维方法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
2. 教学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概论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作业、小组讨论和实际项目等形式。
评价应注意综合能力的考察。
六、概论对职业生涯的影响1. 就业竞争力:概论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的知识基础,使其在跨领域的工作岗位上具备竞争力。
2. 职业发展:概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职业发展和晋升。
3. 跨学科工作:概论使学生具备了综合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适应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工作。
21版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21版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概论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育同砚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学科跨越性思维,反映了现代教育的进步需求和人才培育目标。
本文将以“”为题,对21版概论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和概述。
一、概论的起源和进步在本节中,我们将对概论学科的起源和进步进行概述。
概论学科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现代高校的进步而逐渐确立其地位。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和学科需求的推动,概论逐渐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高校,并得到了广泛的进步。
二、概论的基本观点和内涵在本节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概论的基本观点和内涵。
概论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主要任务是培育同砚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以及熟识和理解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和现象。
三、概论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在本节中,我们将逐一介绍概论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伦理等。
而概论的主要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历史探究法等。
四、概论的学科特点和进步趋势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概论学科的特点和进步趋势。
概论学科具有跨学科性、应用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它将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为同砚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熟识和分析能力。
概论学科的进步趋势包括信息化、国际化、学科交叉等方面。
五、概论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概论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概论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评判方式的改革等。
概论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教学试验、综合实践、案例教学等。
六、概论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利用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概论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利用。
概论教材的选择应符合学科进步的需求,并依据同砚的进修水平宁学科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电子图书、在线课程和学术期刊等。
七、概论老师的培育和进步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概论老师的培育和进步。
概论老师应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结壮的教学技能和较强的教学素养。
2024年天津高职升本科考试大纲 (2)

2024年天津高职升本科考试大纲引言概述:2024年天津高职升本科考试大纲是指考试委员会制定的一份规定考试内容和要求的文件,旨在明确高职学生升本科考试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和考试评分等五个大点,详细阐述2024年天津高职升本科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考试科目1.1 专业基础知识科目1.1.1 涵盖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1.1.2 考察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1.3 考试内容包括专业理论、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
1.2 通识教育科目1.2.1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通识教育科目。
1.2.2 考察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1.2.3 考试内容涵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
2. 考试内容2.1 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内容2.1.1 涵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考察。
2.1.2 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2.1.3 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2.2 实践技能考试内容2.2.1 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2.2 考试内容包括实验操作、工程设计和实践技能等。
2.2.3 考试形式包括实际操作、实验报告和技能演示等。
2.3 通识教育考试内容2.3.1 考察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知识。
2.3.2 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应用题和阅读理解等。
2.3.3 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作文等。
3. 考试形式3.1 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形式3.1.1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基本掌握程度。
3.1.2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
3.1.3 简答题: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实践技能考试形式3.2.1 实际操作: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2.2 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能力。
3.2.3 技能演示: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技能应用能力。
3.3 通识教育考试形式3.3.1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职业教育课程概论考试重点

教育史上,学术界公认第一部专认课程著作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巴比特教授于1918年出版的《课程》。
从实体的角度看,课程的基本构件是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是一种方案(课程定义的内涵或者本质)、课程是一个系统(从课程定义的外延或者形式)、课程是一种手段(课程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者功能、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课程的“多元互动”的特征)“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它是教育机构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要实施的一切活动及其安排的总体规划,其表现形式主要是根据各种客观要求(社会和个人需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方案和文件。
职技教育课程的特点一、职技教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定向性、直接性、兼容性二、职技教育课程内容的特点:职业导向性、技能主导性、内容适应性三、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多样性、应变性、共适性四、职技教育课程运行的特点:昂贵性、开放性、个性化课程开发是指在一定教育宗旨及课程观的指导下,系统完整地规划、编制一个或一类课程的一连串作业过程,它是课程工程的第一个领域。
开发过程一般分析、设计和编制三个阶段。
职技教育课程分析指为开发新课程而汇集各种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评估,从而规划专业设置并获得课程设计编制根据的工作过程。
职技教育课程分析分为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教学分析三个阶段。
行业分析指详细分析社会某一职业界的真实工作,系统地列出从事该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过程。
职技教育课程设计是根据课程分析获得的资料,遵循一定的教育课程观,确定课程的目标、内涵、结构等总体构想的工作过程。
它是课程开发的中心,具有总体的多层面的综合构思特征。
按设计逻辑分为观念设计、原理设计、方案设计。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内容的范畴和序列,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合乎规律排列组合的有机体系。
包括学科和活动各种划分组合,学科与活动的内部成分的排列组合,各种教材内部各要素成分的组合。
课程类型是一定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的组合,是课程结构的基本形态。
《概论》复习提纲及思考题

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为单选15道,多选5道,材料题、论述题、写作题、简答题,题型会因A卷、B卷的不同,有局部的差异。
对于大题的复习不需要死记硬背。
《概论》复习提纲及思考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提纲及思考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最先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
什么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
对象、动力、领导者、性质和前途。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依据和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过渡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
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意义。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
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如何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内容。
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三农问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我国的国体、政体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概论A2复习大纲答案(五篇模版)

概论A2复习大纲答案(五篇模版)第一篇:概论A2复习大纲答案2011春“概论”课复习大纲1.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以及基础。
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含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2.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方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民生与社会建设。
5.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三通”的内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6.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建国初毛泽东提出哪三大外交方针。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新安全观的核心。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有哪些。
新时期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当前我国出现哪些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的原因?“四个尊重”指什么?其核心是什么?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是什么?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论-2》复习提纲
第八章:
一、英汉互译
Market economy 市场经济
Planned economy计划经济
Public ownership system 公有制
Private ownership 私有制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按劳分配(p192)Innovation country创新型国家(p204)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简答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什么?(p183)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p184)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p191-192)
4.何谓创新型国家?(p204)
5.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p206)
6.什么是按劳分配?(p192)
三、思考题
1.怎样深化分配制度改革?(p195-200)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3. 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九章:
一、英汉互译
Politics 政治
Democracy民主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The System of people's Congress)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224)
Ruling the country by law 依法治国(the rule of the law)(p236)
二、简答题
1. 何谓国体?我国的国体?(p222)
2. 何谓政体?我国的政体?(p222)
3. 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p237)
4. 何谓政治体制?(p240)
5. 我国政党制度有什么特征?(p230)
三、思考题
1. 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第十章
一、英汉互译
Culture 文化(p248)
Civilization文明
Advanced culture 先进文化
Harmonious culture 和谐文化
Socialism outlook for honor and dishonor 社会主义荣辱观(p261)
二、简答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p251)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53)
三、思考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p256)
第十一章
一、英汉互译
harmonious Society 和谐社会(p276)
Lawfuland democratic 民主法治
fairness, justice and equality 公平正义
honest 诚信
Liveharmoni-ously with nature and environment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简答题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p276)
2. 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p276-277)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p276)
三、思考题
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如何作为?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一、英汉互译
Peaceful reunification 和平统一
One country, two systems一国两制
Peace and development 和平与发展
二、简答题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p302-303)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p303)
三、思考题
1.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 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